1、專業資料目錄一、工程概況 .3 二、方案編制依據.4 三、施工總體布署.4 3.1 質量目標.5 3.2 安全目標.5 3.3 環保目標.5 四、施工準備 .5 4.1 場地準備.5 4.2 技術準備.6 4.3 材料要求.7 4.4 主要機具.8 4.5 施工人員.9 五、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9 5.1 施工程序.9 5.2 施工工藝流程.11 5.3 其余施工要點.11 六、施工質量控制與監測 .12 6.1 施工質量允許偏差.12 6.2 施工質量控制.12 6.3 冬雨期施工.13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環境保護.14 專業資料7.1 安全文明措施.14 7.2 環境保護措施.15專業
2、資料路基強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昆明市滇池東岸關停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工程暨土地一級開發整理項目13 條支次道路工程位于清水黃土坡片區中部,北至規劃 A-4 號市政道路,南至安石公路,西鄰嶺東紫郡和東郊垃圾填埋場,東至規劃中的長昆鐵路,占地面積約6600 畝。本項目包括2 條次干路(A-6、B-7,道路紅線寬 30 米),11 條支路(其余道路,道路紅線寬 15、20 米兩種),地處礦區,地形地質復雜。因建設場地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均不能滿足要求,故設計采用強夯進行局部路基處理。具體如下:序號道路名稱強夯面積M2單擊夯擊能KNM 1 A-4 7005.53 2000/3000 2 A-5
3、18638.41 2000/3000 3 A-6 6978.94 22000/3000 4 A-7 6581.93 2000/3000 5 A-8 4638.64 2000/3000 6 A-9 8245.76 2000/3000 7 B-4 8647.83 3000 8 B-5 5180.4 3000 9 B-8 18638.41 2000/3000 10 C-18 2883.57 2000/3000 11 C-19 3991.42 2000 專業資料序號道路名稱強夯面積M2單擊夯擊能KNM 12 C-23 5745.45 2000/3000 二、方案編制依據1、本項目工程施工圖設計;2、施
4、工圖紙會審記錄;3、施工組織設計;4、強夯地基處理技術規程CECS 279:2010;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7、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三、施工總體布署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過程中與場平單位工作面交叉較多的特點,做到先計劃后安排,先準備后施工?,F階段工作面并未完全移交我方,前期具備施工條件的路段為C19、C18 局部、A5 局部,我方先行施工 C19。過程中與監理、業主、場平單位積極溝通,爭取剩余工作面早日移交我方,后續施工順序以場平單位移交順序為準。場地設置測量控制網,建立現場坐標平面控制點和高
5、程控制點,并采取一切安全、質量和施工保證措施,做到按時、按量、優質、高效地完成路基強夯的施工任務。專業資料3.1 質量目標嚴格按國家現行有關施工規范、標準組織施工,符合現行國家質量驗收標準,確保工程質量一次性驗收合格。3.2 安全目標強夯施工屬于特種作業,施工過程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貫徹執行特種設備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加強施工作業安全管理,杜絕生產安全發生。3.3 環保目標嚴格執行本項目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相關文件要求,噪聲、振動和揚塵的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切實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四、施工準備4.1 場地準備(1)施工區范圍
6、在強夯處理范圍(具體以各路段強夯平面圖為準)的基礎上再增加向外擴展的用以施工設備支撐、轉移、回轉所需寬度。依據“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確保安全、組織有效”的施工原則,合理地進行施工場地準備。(2)在與場平單位工作面交叉、車輛出入頻繁的路段,施工前合理規劃便道避免影響場平工作開展,并及時通知監理與業主做好相關見證工作。專業資料(3)施工前查明施工區周圍需保護的建筑物、地下構筑物、管線等,如 C18 處高壓線桿、A5 路線下軍纜,強夯時注意保護避免沖擊波對其造成破壞,如有需要可設置隔振溝。無法施工時及時通知監理、業主、造價等單位,制定專項解決措施并及時完善相關資料、手續。(4)及時清除施工范圍內耕植
7、土、污染土、有機物質、植物、樹木等,有積水的洼地進行排水、清淤。(5)本工程強夯實施范圍為道路填方區,下部路基為場平回填土部分。根據設計圖紙,強夯區域先按路基施工要求施工至路床結構層(60cm 天然級配碎石)以下填方區域,但根據圖紙會審記錄針對場平單位場平時填筑不良情況,由我方反挖 3 米,先進行強夯再正?;靥?。針對此情況整平場地至起夯標高,如整平后的施工場地平整度、密實度無法承受施工機械的重量、無法滿足施工設備行走、運轉和運輸的要求,及時通知監理、業主、造價等單位,制定專項解決措施并及時完善相關資料、手續。4.2 技術準備(1)施工技術人員熟悉掌握圖紙及圖紙會審記錄,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
8、計,熟悉相關國家或行業驗收規范和標準圖等。(2)施工技術人員對強夯區域進行工程地質勘查,比對設計地勘資料,如有不符,及時上報。(3)根據每路段地質情況,布置1-2 個強夯試驗區,每個試驗區面積為 20m 20m。夯擊點間距 5m 5m,成梅花型布置。在此段專業資料路基分層碾壓達到壓實度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強夯(具體數值詳見每路段設計圖紙,一般為K94%),每次單擊夯擊能參照設計為2000/3000 KNM,每一夯點夯擊次數根據試夯確定。試夯時要求第 n 次檢驗貫入度是否與第 n-1 次貫入度之差小于5cm,且周圍土體隆起高度10cm,則取值 n 為每一點的夯擊次數。(4)每路段施工前技術人員繪制強
9、夯布置點平面圖,詳細向施工班組人員進行及時交底,使班組施工人員熟練掌握操作工藝。(5)應用方格網測量夯前場地標高,根據強夯布置點平面圖制定方格網尺寸,一般為20m 20m,并在不受重錘夯實影響地點,設置若干個水準基點。4.3 材料要求(1)對所有強夯區域填料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雜草、樹根等雜物,選擇級配較好的粗粒土為填料。專業資料(2)在加固深度范圍內,每隔一定時間取土樣進行室內試驗,測定土的干密度、壓縮系數等數據。并在現場進行載荷浸水試驗或其他原位試驗,強夯最佳含水量須根據實驗報告取值。4.4 主要機具主要的機具及測量儀器詳見下表: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制
10、造年份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備注1 強夯機YTQH350 2 鄭州2010 179 正常2 履帶起重機W2001 c 1 鄭州2011 85 15t 3 反鏟挖掘機HITACHI ZAXIS 210H 2 上海2009年125 1.3m34 自卸汽車斯太爾1491 3 湖北2008年158 19t 5 推土機T-120 2 四川2008年135 130kN 6 裝載機ZL50 2 上海2008年73.5 1.5m37 壓路機SW850 2 上海2009年90 20t 8 全站儀TOPCOM2 湖南2013/正常專業資料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備注
11、6020 年9 水準儀天津 DS32 6 湖南2013年/正常10 50m 鋼卷尺/9 湖南2017年/正常(1)夯錘重量十七噸,圓形、直徑2.52m,實際施工中選用不同的落距,以便獲得最佳夯擊能,每次夯擊前,檢查落距并做詳細記錄。(2)設備機具進場后,現場施工人員及時進行性能認定,并對夯錘質量、尺寸進行核對和確認,對控制落距的牽引鋼絲繩進行鎖定,做出標記。4.5 施工人員(1)施工前應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測制度。(2)組織設立技術組3 人、質安組 2 人、測量班 2 人。(3)夯擊操作手 2 人,指揮員 1 人、其余普工 5 人等。五、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5.1 施工程序(1)按
12、設計初步確定的夯實參數,在有代表性的場地上進行試夯。通過夯實前后測試數據的對比,檢驗夯實效果,確定各項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專業資料(2)整平清理場地,測量放線,根據各路段強夯平面圖,定出控制軸線、強夯場地邊線,用白灰灑布第一遍夯點(平面圖中標識為1),記錄夯點地面高程。(3)夯機就位,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將吊鉤牽引鋼絲繩固定,鎖定落距。(4)將夯錘平穩提起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5)起吊夯錘至預定高度,夯錘自動脫鉤下落夯擊夯點,過程中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夯坑填平。(6)測量錘頂高程,記錄夯坑下沉量與周邊土體隆起高度。(7)重復步驟 5-6,按照試夯確定的
13、夯擊數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8)夯錘移位到下一個夯點,重復步驟2-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9)推土機將夯坑用新土填平,間隔一周后,用白灰灑布第二遍夯點(平面圖中標識為2),記錄夯點地面高程。(10)重復步驟 3-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點的夯擊,平整場地。(11)間隔一周后,測量場地高程,放線用白灰灑布滿夯基準線。(12)起重機就位,將夯錘置于基準線端,單擊夯擊能 500KN M按照夯印搭接 1/4 錘徑的原則逐點夯擊,完成試夯確定的夯擊數。(13)逐排夯擊,完成一遍滿夯,滿夯后的地表加一遍機械碾壓,以滿足地基土的壓實度要求。并用方格網測量場地高程。專業資料5.2 其余施工要點(1)各路段
14、強夯范圍及單擊夯擊能有所不同,具體詳見每路段強夯平面圖。(2)強夯水平影響范圍約15 米,臨時排水管及涵洞兩側及正上方 15m 范圍內,禁止強夯。(3)強夯時安排專人觀察周邊建筑物的穩定及安全,如有需要設置隔振溝。(4)驗收合格后的強夯場地應及時投入后續施工,不宜久置。(5)強夯竣工面應防止重型車輛碾壓。5.3 施工工藝流程試夯平場夯點定位、測量起重機就位起吊夯錘、自動脫鉤、落起吊夯錘、自脫鉤、落錘首遍夯擊完成、平整場地專業資料強夯工藝流程圖六、施工質量控制與監測6.1 施工質量允許偏差(1)夯點測量定位允許偏差50mm。(2)夯錘就位允許偏差 150mm。(3)滿夯后場地整平平整度允許偏差1
15、00mm。6.2 施工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安排項目技術、安質、實驗人員負責下列質量檢驗和監測工作。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移機至下一點第二遍夯擊完成、平場500KN M滿夯、測量標高、平場、結束專業資料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項目1 路基壓實度K94 試驗2 壓縮模量設計要求試驗3 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試驗4 有效加固深度7m 試驗一般項目1 夯錘落距(mm)300鋼索設標志2 錘重(Kg)100稱重3 夯擊遍數及順序按照試夯確定計數4 夯點間距(mm)500鋼尺量5 夯擊范圍(超出基礎范圍)詳見各路段設計圖紙鋼尺量6 前后兩邊間歇時間不小于一周計數(1)強夯法
16、處理后的地基驗收承載力檢驗,在結束后一定時間進行:碎石土路基間隔時間為7-14 天,粉土、粘性土路基間隔時間為14-28 天。(2)檢測位置選在夯后平面以下0.5-0.8m 進行,檢測采用開挖探坑后實測壓實度的方法,7 米范圍內要求達到路基填筑壓實要求。(3)檢驗頻率:2 處/1000m2。6.3 冬雨期施工(1)強夯區周圍根據地形開挖截水溝,保證外圍水不流入夯區,當天打完的夯坑應及時回填壓實整平。(2)六級以上大風、雨天禁止施工。專業資料(3)當遇暴雨,夯坑積水必須將水排除后,挖凈坑底淤土,使其晾干后或填入干土后方可繼續夯擊施工。(4)昆明地處云貴高原,冬季氣溫宜人,故不做考慮詳細冬季施工方
17、案。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環境保護針對本工程,項目部將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安質部為專職管理部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組織,監督施工中安全生產,實施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職能。7.1 安全文明措施(1)強夯前應對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試夯,施工時指揮員時時觀察周圍車輛是否達到安全距離,未達到安全施工情況下及時停止,一切正常方可施工。(2)起吊夯錘保持勻速,不得高空長時間停留,嚴禁急升猛降、防錘脫落。停止作業時,將夯錘落至地面。夯錘起吊后,臂桿和夯錘下及附近 15m 方位內嚴禁站人,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象。(3)重錘夯實機械設備高大、穩定性差,施工場地應軟硬
18、均勻,不得有坑洞現象。(4)現場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夯擊時所有人員應退出現場以外。(5)隨時檢查機具工作狀態,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起重機各部位是否正常和鋼絲繩有無損傷,隨時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經常維修保養,發現異常和不安全情況及時處理。專業資料(6)施工車輛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杜絕無證、酒后駕駛,嚴禁搶道開快車。注意復雜地段的交通安全。(7)施工時指揮員嚴密觀測周邊高壓線塔及板房,如有異常及時停止。(8)施工區域安全標志醒目,危險區域禁令標志明顯。7.2 環境保護措施為了保證環境,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危害,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當地政府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法律,自覺接受并積極配合國家及地方環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與檢查。(1)強夯施工前做好強夯振動、噪聲和揚塵可能對周圍環工程、設施設備造成的影響和風險評估,并于當地環保部門溝通聯系和備案。(2)加強對施工廢水、污物、生活污水的管理工作,各種垃圾集中堆放,并用汽車運送到當地垃圾場,嚴禁隨便傾倒。(3)嚴格控制粉塵污染。配備灑水車灑水,減少粉塵污染,并設專人進行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