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網工程施工方案1管網施工工藝流程開挖式管網工藝流程為:測量放線溝槽開挖管道基礎施工管道鋪設管道塢膀溝槽回填非開挖式(拖拉管)管網工藝流程為 : 設計軌跡線導向孔施工各級預擴孔清孔回拖管材2施工準備2.1管材選用 :本工程采用的HDPE管,防腐蝕性好 、流體阻力小 、化學性能穩定等特性的HDPE管。 HDPE管抗外壓能力強 (能承受較大拉力) 、柔韌性好 (能較好地適應沉降 ,抗震能力強) 、單位質量輕 ( 在牽引過程中可減小與孔壁的摩擦力) ,非常適合牽引施工 。2.2施工測量測量按質完成本工程的首要保證條件之一。正確無誤地做好施工測量工作,在施工測量中不能出現差錯,各項測量誤差必須在允許值
2、以內,決不能產生由于測量出現差錯造成返工或工程隱患。為了達到上述要求,在工程測量中按如下嚴格控制:(1)做好現場交接導線點和水準點的復測工作,以書面形式報建設方批準后方可實施各項施工放樣和測量。為施工需要所增設的加密控制點、輔助基線及臨時水準點必須經監理復核無誤后才可使用。對所有控制樁、水準點應進行有效的保護,并定期復測。(2)恢復管道中心線并設置護樁。(3)導線方位角閉合差、水準點閉合差、管道軸線與高程必須滿足相應的測量質量標準與檢測頻率。(4)在施工測量中,若遇設計圖與現場情況有出入,應會同監理方將情況報建設方,并及時通知設計方。3 開挖式管網溝槽開挖(1)開挖前應摸清開挖面附近地下管線情
3、況,對地下管線和各種構筑物應盡可能臨時拆遷,如無法移動,必須挖樣洞使其外露,并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必要時要事先通知有關單位進行現場監護,對挖機駕駛員作詳細交底,如無把握,應用人工開挖。(2)槽邊單向堆土高度不大于1.5m,離溝槽邊的距離不得小于1.2m,挖機一般離溝槽邊不得小于0.8m。(3)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開挖深度,防止超挖或擾動基底土層,在挖至槽底標高20cm時,再用人工挖除、修整槽底,邊挖邊修并立即進行基礎施工。4 管道基礎(1)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管道基礎施工前必須復核高程樣板(一般稱為龍門板)標高。然后在溝槽底部每隔4M左右釘上一個樣樁,并用標尺檢查槽底標高,以控制開挖底層
4、土、礫石砂墊層面的施工作業。(2)管道基礎的礫石砂墊層為15cm厚,再以5cm厚中粗砂找平,按溝槽寬度滿堂鋪筑,并攤平。5 管道鋪設5.1鋪設前的準備工作(1) 管道采用熱熔焊接和法蘭連接,焊接操作者具有多年管道焊接經驗,有充分的資格。管道的切割采用專門的塑料管切割機,不得利用砂輪切割機進行切割。(2)PE管管道系統電熱材料對焊接操作步驟:A檢查加熱板的溫度是否控制在工藝要求的范圍內。B用潔凈的綿織物將加熱板處理干凈。C對于由液壓系統驅動的焊接設備預算系統的焊接壓力。D將管材(件)與管材(件)在焊接機上同步夾緊,并保證端面對齊。E用銑刀銑銷待熔兩端面,銑銷完畢后立即開始熔接。F將加熱板就位,使
5、管材(件)兩端面和加熱板貼緊,并施加一定壓力,同時開始第一階段的計時。G待熔融環的高度達到標準高度時,使施加的壓力只保留拖動力施壓,同時開始第二階段計時。H時間達到標準要求時,進入第三階段,撥動進給手柄,松開兩端管材(件),取出加熱板。J平穩閉合管材(件),當壓力升至規定值時開始第四階段計時。K第四階段完成后,若有需要可減小壓力并重新開始第五階段(冷卻階段)計時。L冷即結束后,拆卸下夾具,焊接結束。(3) 閘閥部位、拖拉管部位、三通、四通部位以及部分九十度彎頭處采用法蘭連接。5.2管道鋪設管道鋪設前應復核基底高程及中心線,確認無誤后用可靠的軟帶吊具將管段吊裝至基坑。6、溝槽回填6.1管道敷設后
6、應立即進行溝槽回填。在密閉性檢驗前,除接頭外露外,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采用中粗砂回填,回填高度不宜小于管頂以上0.1m。6.2從管頂基礎至管頂0.1m范圍內,沿管道兩側必須采用人工對稱、分層回填壓實,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管道分層壓實時,宜采取臨時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6.3回填時溝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塊、磚及其它帶有棱角的雜硬物體。6.4控制所有回填土的含水量在其最佳含水量附近(其差值不超過40%)。6.5工程完工后迅速、仔細地復原所有施工地面,使其恢復施工前的狀態,達到業主的認可,7、拖拉管布管(1)沿作業帶將管道順序擺放、首尾錯開,以便組對連接。(2)管道
7、連接采用熱熔法連接。(3)管道連接的施工環境為常溫。管材連接處表面的灰塵和臟物應清理干凈,并使之對接無縫。(4)在管道連接完畢后,根據長度用12mm圓鋼筋做四條加強筋與管子拖拉頭及管尾封堵頭連接,并且在每根管子連接部位用鋼板做一個抱箍與加強筋連接,(抱箍寬50mm、厚5mm)以增強管道的抗拉力及抗壓力。(5)在施工中,為防止地下水、雨水進入管內,每天收工后,必須將管末封口,防止泥漿、雨水、雜物進入管內。8、導向孔軌跡設計 (1)定向鉆孔軌跡線段由造斜直線段、曲線段、水平直線段等組成 (2)入土造斜段與管道直線段之間及管道直線段與出土造斜段之間,至少應有一根鉆桿長度達到管道直線段坡度要求。(3)
8、入土角不宜超過 15,出土角按導向鉆桿及拖拉管材允許曲率半徑較大值確定,一般不宜超過 20。(4)相鄰兩節鉆桿允許轉向角根據土質條件,鉆桿長度、材料等因素確定,土質越軟弱,角越小,角取值一般在 1.53.0。(5)定向鉆進敷管穿越公路、鐵路、河流時,最小覆土厚度應符合有關專業規范要求;當專業規范無特殊要求時,管道敷設最小覆土厚度應符合規定。(6)待敷設管道與建筑物和既有地下管線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敷設在建筑物基礎以下時,與建筑物基礎的水平凈距必須在持力層擴散角范圍以外,尚應考慮土層擾動后的變化,擴散角不得小于 45;在建筑物基礎以下敷設管道時,必須經驗算后確定深度;與既有地下管線平行敷設時,
9、擴孔與地下管線水平凈距不得小于 0.6m;從既有地下管線下部交叉敷設時,擴孔與地下管線垂直凈距應符合下列要求:a.粘性土不得小于 0.5m;b.砂性土不得小于 1.0m;遇可燃性管道和特種管線及彎曲孔段應考慮加大水平凈距和垂直凈距。達不到上述距離時,應增設有效的技術安全防護措施。HDPE 管材的彎曲半徑應大于管材外徑的 40 倍。控制的最小曲率半徑可按以下公式計算:Rmin=ED/(2p) 鉆桿的曲率半徑應由鉆桿的彎曲強度值所確定。根據經驗一般 Rz1200DZ。9、定向鉆孔與回拖水平定向鉆穿越入、出土角按設計確定,確保管道在地下的深度要求和施工安全。根據不同土質選取不同的鉆進速度,選配不同性
10、質的泥漿(泥漿粘度在45秒至50秒之間)。本次穿越工程為確保鉆機正確就位;開鉆前應認真進行參數標定,確保穿越控向數據的準確,嚴格控制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之內。9.1鉆機安裝牢固后方可開鉆,根據穿越管徑的大小、長度和鉆具的承載力調整回拖拉力。9.2預擴孔質量控制措施(1)擴孔直徑要達到管道外徑1.3倍,為了保證成孔質量及路面安全,我們將采用以下措施進行施工:施工中加大泥漿配比,增加泥漿粘度的方法來維護鉆孔的穩定。具體為:回擴孔時泥漿的馬氏粘度值必須保證在4555秒之間,泥漿比重應大于1.03,泥漿注入土中與粘土混合后產生的泥漿比重應大于1.10(根據土質情況而定);選用進口高度膨潤土,增加泥漿的
11、高造漿率,保證泥漿具有優良的懸浮能力;為了增加鉆孔的護壁效果,防止塌孔,在泥漿中按比例加入高分子聚合物,使鉆孔壁形成一層保護層達到良好的護壁功能。施工時要連續進行,保證鉆孔中的泥漿粘度適中處于一種粘滯狀態,使泥漿沒有時間沉淀,保證孔壁穩定性。在預擴孔時擴孔速度不能太快,擴孔時間應大于3分鐘/根,并均速擴孔不得忽快忽慢,使孔內泥漿均勻分布,嚴禁回擴器向擴孔方向反推以減少泥漿的不均勻分布。每次預擴孔結束后要根據擴孔情況,合理確定下一級擴孔尺寸和擴孔器水嘴的數量及直徑,保證泥漿的壓力和流速,從而提高攜帶能力,避免泥屑床生成。最后一次擴孔與回拖工序要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個小時。在預擴孔及回拖拉
12、管過程中,孔內將會涌出大量的泥漿,為了觀察孔內土質變化及保護施工環境,泥漿必須及時抽出運走,施工過程中必須配備一臺挖掘機及泥漿泵,進行泥漿清理,以保證回拖拉管工序連續進行。9.3施工前必須利用物探手段結合開樣槽方式對地下原有管線進行詳查,對地下原有管線準確定位,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確保地下原有管線的安全。9.4連接的順序為:9.5在管道焊接擺放過程中,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管道盡量一次性焊接完成。如果場地不允許,我們可分段焊接擺放,在拉管進行過程中逐段焊接以保證交通暢通。9.6泥漿配制:泥漿在各個階段的配制如下(如果地質情況有變化,其配制方案也隨之變化):(1)鉆導向孔
13、階段要求盡可能將孔內的泥沙攜帶出孔外,同時維持孔壁的穩定;其基本配方是:78%預水化鈉基膨潤土+0.20.4%增粘劑+0.3%降濾失劑。(2)預擴孔階段要求泥漿具有很好的護壁效果,防止地層坍塌,提高泥漿攜帶能力;其基本配方為:78%預水化鈉基膨潤土+0.3%0.5%提粘劑+0.4%降濾失劑。(3)擴孔回拖階段要求泥漿具有很好的護壁、攜砂能力,同時還有很好的潤滑能力,減少阻摩力和扭矩;其基本配方如下:78%預水化鈉基膨潤土+0.30.5%提粘劑+0.4%降濾失劑+2%3%的潤滑劑。10拖拉管施工10.1施工機械安裝、調試10.2定向鉆孔拖拉施工鉆機的分類及技術性能可按表10.2選用。表10.2
14、定向鉆機的分類注:城市定向拖拉施工一般選用中型鉆機。10.3定向鉆機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鉆機應安裝在管道中心線延伸的起始位置;(2)調整機架方位應符合設計的鉆孔軸線;(3)按鉆機傾角指示裝置調整機架,應符合軌跡設計規定的入土角,施工前應用導向探測儀復查或采用測量計算的方法復核;(4)鉆機安裝后,起鉆前應用錨桿錨固。土層堅硬和含水率低時,宜用直錨桿;土層較軟時,宜采用螺旋錨桿。10.4導向探測儀的配置應根據機型、穿越障礙物類型、探測深度和現場測量條件及定向鉆機類型選用,使用前應符合以下要求:(1)操作人員必須具有掌握儀器原理、性能、適用范圍、操作方法的知識和技能;(2)導向探測儀在施工前應
15、進行校準,合格后方可使用。10.5導向鉆頭的類型和尺寸應按巖土的類型、土層的造斜能力、造斜配套工具等要求進行確定,鉆頭類型和尺寸可參照表10.5選用。表10.5 導向鉆頭類型選擇10.6鉆桿的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鉆桿的機械性能主要是強度和扭矩,其規格、型號應符合擴孔扭矩和回拉力的要求;(2)鉆桿外徑宜大于73mm,鉆桿的曲率半徑應不小于鉆桿外徑的1200倍;(3)鉆桿的螺紋應潔凈,旋扣前應涂上絲扣油;(4)彎曲和有損傷的鉆桿不得使用;(5)鉆桿內不得混進土體和雜物以免堵塞鉆桿和鉆具的噴嘴。10.7導向孔鉆進應符合下列規定:(1)鉆機開動后,必須先進行試運轉,確定各部分運轉正常后方可鉆進;
16、(2)第一根鉆桿入土鉆進時,應采取輕壓慢轉的方法,穩定入土點位置,符合設計入土傾角后方可實施鉆進;(3)導向孔鉆進時,造斜段探測控制點設置頻率為每0.51.0m,直線段可按一根鉆桿長度設置。(4)造斜段曲線鉆進時,應按地層條件調定推進力,嚴禁鉆桿發生過度彎曲;(5)鉆孔的軌跡偏差不得大于終孔直徑,超出誤差允許范圍應退回進行糾偏;10.8施工鉆進擴孔的直徑應是設計管道直徑的1.3倍。10.9擴孔的回拉力、轉速、鉆進液流量等技術參數應符合工藝標準的要求。10.10定向鉆進及擴孔應按地層條件配制泥漿,泥漿性能指標的調整應符合下列要求:(1)粘度應能維護孔壁的穩定,并將鉆屑攜帶到地表;(2)泥漿的失水
17、量控制,一般地層30min內泥漿的失水量宜控制1015ml;水敏性易坍塌和松散地層失水量宜控制5ml以下;(3)泥漿的PH值應控制在810之間。中返回的泥漿應妥善處置。10.11鉆進泥漿壓力應視不同擴孔階段分別選用泥漿壓力和流量。10.12回拖管材前應檢查管道連接的熱熔焊接質量,待焊接自然冷卻后,檢查合格方能進行拖管。10.13回拖管材施工中,機操手應密切注意鉆機回拖力、扭矩變化,采取措施盡可能的減少管材與地面的摩擦阻力。11、閘閥井、出水口井施工方法11、1 材料選擇閘閥井、出水口井均采用混凝土實心磚砌筑砌筑砂漿采用M7.5水泥砂漿井基采用C15混凝土墊層井內、外壁抹面采用1:2水泥砂漿11
18、、2 施工要點出水口井壁必須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縫,必須保證灰漿飽滿,灰縫平整抹面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井的各部位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砂漿密實磚壓緊,砂漿在凝固前不得碰撞,更不允許受力,以免造成松動。磚砌圓型閘閥井應隨時檢測直徑。閘閥井底設集水坑,D300砼管直接座入砼底板中。閘閥下設支墩,支墩必須托住閥底,支墩幾何尺寸符合規范要求。井室達到設計高程后,應及時澆筑或安裝井圈,井圈應以水泥砂漿坐漿并安放平衡,井蓋必須完整無損,安裝平穩。12、管道閉水試驗12.1閉水試驗應具備的條件管道閉水試驗時,試驗管段應具備下列條件:1、管道及閘閥井、出水口井外觀質量已檢查合格。2、管道頂部回填土宜留
19、出接口位置以便檢查滲漏處。3、試驗管段所有敞口應封閉,不得有滲漏水現象。12.2閉水試驗程序1、根據現場具體條件將鋪設完畢具備水壓試驗的管道按支管編號分為若干段進行試驗。2、水壓試驗前將管內注水浸泡,時間為24h,灌水時同時打開進水閥和排氣閥,當排氣閥有水流持續流出時緩慢關閉排氣閥,排氣閥全關閉后,關閉進水閥。3、壓力表設置在出水鋼管處,將管道內的壓力降至大氣壓持續60min,期間應確保空氣不進入管道。4、以穩定的升壓速度將壓力提升至試驗壓力并穩定30min,期間緩慢打開排氣閥,觀察是否還有殘余空氣,直至無殘余空氣排出時關閉排氣閥,關閉排氣閥后有壓力下降可注水補壓,但不得高于試驗壓力,當有滲漏現象時應中止試壓,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重新組織試壓。5、在試驗段落中,閥門、三通、法蘭等部位應暴露,以便于檢查是否泄露。6、試壓結束后迅速將管道泄水降壓,降壓量為試驗壓力的10%15%7、每隔3min記錄一次管道剩余壓力,應記錄30min內管道剩余壓力有上升趨勢時,則水壓試驗結果合格。8、30min內管道剩余壓力無上升趨勢時,則應再持續觀察60min,當在整個90min內壓力下降不超過0.02Mpa,則水壓試驗結果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