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塔作業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 瀾郡華府小區施工圖紙。1.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1.3高處作業分級1.4起重吊車指揮信號1.5起重機司機安全技術考核標準1.6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1.7 塔吊公司提供的相關資料;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瀾郡華府小區2、工程地點:昌黎縣京山鐵路以北、站北街以南。3、建設單位:昌黎縣潤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4、設計單位: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責任有限公司。5、勘察單位:秦皇島市科興巖土工程有限公司。6、監理單位:昌黎縣城鄉建設監理有限公司7、施工單位: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結構形式:1#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5.
2、6,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2#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5.9,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3#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5.9,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4#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6.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5#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6.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6#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6.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7#樓:地上18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58.1m,絕對高程16.1,現澆鋼筋
3、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8#樓:地上8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33.05m,絕對高程16.1,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1商業:2層商業,建筑高度6.2m,絕對高程15.6,框架結構。2-3商業網點:2層商業,建筑高度6.2m,絕對高程15.9,框架結構。本工程地下1、2層為地下室儲藏間,地上1、2層為小型商業網點,3頂層為普通住宅;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二類高層住宅,地上部分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部分耐火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II級。方案編制參考塔吊的說明書和過去成功的技術方案。三、施工安排3.1 塔吊安裝情況及塔吊編號情況:序號塔吊安裝單位塔吊編號臂長首次安裝高度使用樓號1秦皇島市鵬凱建筑機械
4、設備有限公司1#42米首次30米1#樓及部分車庫2秦皇島市鵬凱建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2#42米首次30米7#樓及部分車庫3秦皇島市啟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3#55米首次40米2#3#樓及部分車庫4秦皇島市啟程機電設備有限公司4#42米首次30米6#樓及部分車庫為避免多臺塔吊相互碰撞,相互干擾,消除安全隱患,現編制多塔施工方案。3.2危險源辨別與分析:1、共性危險源辨始與分析(1)作業時在回轉半徑局部交叉處出現大臂相撞;(2)作業時在回轉半徑局部交叉處出現吊鉤相纏繞或吊物相撞;(3)在作業時在回轉半徑內碰的建筑物;回轉半徑內有臨時建筑、施工人員;(4)人為因素,誤操作、錯誤指揮等;(5)機械因素,限位
5、失靈、回轉失效等故障均會出現塔機碰撞;(6)大臂及吊鉤停止位置不正確,風力推動塔機會出現塔機碰撞;(7)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疏于管理;2、個性危險源辨別、分析與措施塔吊編號危險源辨別分析擬采用安全措施1#塔吊1、回轉半徑局部與2#塔吊有交叉,交叉處出現吊鉤相互纏繞或吊物相撞。1#塔吊與2#塔吊采取高低差錯開。在回轉半徑交叉范圍內作業的塔吊班組取得聯系,必須錯開交叉區域作業時間。2、作業區內覆蓋臨時道路、鋼筋加工區。在臨時道路、鋼筋加工區上搭設安全通道、安全防護棚。在吊物通過時通過小車水平位置避開臨時道路、鋼筋加工區。2#塔吊1、回轉半徑局部與1#、3#、4#塔吊有交叉,交叉處出現吊鉤相互
6、纏繞或吊物相撞。與1#、3#、4#塔吊采取高低差錯開,1#4#塔可以高度相同,因為兩塔吊不交叉。在回轉半徑交叉范圍內作業的塔吊班組取得聯系,必須錯開交叉區域作業時間。2、作業區內覆蓋臨時道路、生活區。在吊物通過時通過小車水平位置避開臨時道路、生活區。3#塔吊1、回轉半徑局部與2#、4#塔吊有交叉,交叉處出現吊鉤相互纏繞或吊物相撞。3#塔吊與2#、4#塔吊采取高低差錯開。在回轉半徑交叉范圍內作業的塔吊班組取得聯系,必須錯開交叉區域作業時間。2、作業區內覆蓋道路、鋼筋加工區在鋼筋加工區上搭設安全通道、安全防護棚。在吊物通過時通過小車水平位置避開道路、鋼筋加工區。4#塔吊1、回轉半徑局部與2#、3#
7、塔吊有交叉,交叉處出現吊鉤相互纏繞或吊物相撞。4#塔吊與2#、3#塔吊采取高低差錯開。在回轉半徑交叉范圍內作業的塔吊班組取得聯系,必須錯開交叉區域作業時間。2、作業區內覆蓋臨時道路、生活區。在吊物通過時通過小車水平位置避開臨時道路、生活區。3.2 塔吊協調因1#、2#、3#、6#、7#樓塔吊有同時施工階段,因此存在四塔協調施工的問題。相鄰塔機臂在平面位置錯不開的情況下,采取豎向位置錯開的辦法,即將相鄰塔機的高度拉開一定的距離,1#、4#塔吊(高度可以相同)始終比2#塔吊高10m。3#塔吊始終比2#塔吊高出10米。在塔機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相鄰塔機的動態。信號員在發出啟動信號之前要觀察相鄰塔機臂
8、是否在離自己的塔機臂較近的地方或正向自己的塔機臂方向移動,根據情況決定發出啟動信號的時間;在塔機臂移動的過程中,塔機司機也要密切注意相鄰塔機臂的移動情況,一旦發現兩個塔機臂向一個方向靠近,應立即停止移動或向反方向移動塔機臂。塔機臂移動不要太快,以免發現情況后來不及采取措施提升時,應先提升3#塔吊,再提升1#、4#塔吊,最后提升2#塔吊。提升工作由塔吊安裝公司負責,完成后項目部門保存資料。施工過程中,應制定嚴密的作業計劃,兩臺塔吊統一使用,保持高效率。四、施工準備1、項目部專職安全員及塔吊信號司索人員負責對有關聯的塔吊的協調工作,對每臺塔吊的安裝單位資質及安裝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核;對每臺定位、選型
9、、初始安裝高度、頂升時間及頂升高度進行統一管理、實行審批制度。2、對每臺塔吊的定位統一布置,明確各臺塔吊的作業回轉范圍,禁止無組織的超越范圍旋轉作業。3、根據工程的具體位置合理確定單位工程的先后開工的時間,對工程進度統一協調,根據進度情況決定單位工程的塔吊安裝順序和頂升高度。4建立塔吊安全運行保障體系,由項目經理牽頭,工程技術負責人、項目專職安全員塔吊班、塔吊操作人員組成。監理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各自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分解到人。項目經理張玉海擔任項目所有塔吊組織協調總指揮,全權進行總體協調。技術負責人根據各單位工程的塔吊安裝初始高度及頂升高度的確定,對塔吊的加節及頂升高度進行審批。項目部安全員張
10、建利負責安裝、升頂和升頂高度的監督和落實。5、塔吊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操作人員也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嚴格對指揮人員的信號。如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應拒絕執行。避免由于指揮失誤而造成事故。6、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有關各項規定,拒絕執行違反操作規程的各項指令,保護機上各項安全裝置以及監測、指示和報警裝置。7、操作人員必須應主動積極熟悉工程概況、工地環境及施工條件,服從項目部的統一調度。8、遇一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安全事故時,應提高警惕,盡力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上級和有關部門協助處理。9、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 塔機定位(
11、塔吊位置平面圖附后)5.2 塔吊基礎5.2.1基礎形式根據廠家提供的數據,1#、2#、4#塔均采用QTZ40型基礎,3#塔采用QTZ80。基礎墊層施工前必須進行普遍釬探。持力層面至少回填厚度不少于80cm的3:7灰土。墊層采用C20砼,基礎采用C30砼。5.2.2接地用206鍍鋅扁鐵將4個主角鋼預埋件與接地體焊接牢固,接地電阻應低于4。5.3 塔吊的安裝與頂升5.3.1安裝必須待砼達到90%標準強度以上時,方可進行整機安裝。安裝采用40t吊車,其靠近塔吊回轉中心方向的支腿與塔吊回轉中心的距離應不大于8m。每個支腿距坑邊應有不小于1.5m的安全距離。塔吊的部件在坑上逐件安裝。塔吊的頂升方向,即大
12、臂的指向,安裝程序如下:(1) 安裝過渡節(2.625噸)。注意塔機的頂升方向。(2) 安裝頂升套架,包括走道平臺、扁擔梁、油缸。(3.175噸)(3) 安裝加強標準節3節。(4) 安裝回轉裝置(4.93噸),先在地面上安裝好大梁,然后吊裝。(5) 安裝司機室、塔頂總成(4.05噸)。(6) 用手動搖把合理調節回轉,安裝平衡臂總成(8.661噸)。(7) 連接塔機用電線路,并緩慢回轉平衡臂。(8) 安裝起重臂總成(7.30噸)。起重小車的安裝位置應在臂根部的限位處(止動塊)。注意起重臂的重心控制。(9) 裝平衡重,50米起重臂配置形式為1G+4C=16.1噸;55米起重臂配重配置形式為4G=1
13、7.4噸。(10) 調試驗收,合格后投入工作。5.4 塔機拆除塔機拆除本著先盡可能多地自降塔身標準節,然后拆除附著,接著再自降塔身標準節,最后拆除標準塔,拆塔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規范操作。5.5 塔機安裝后基本情況5.5.1 塔機周圍居民區房屋高度均未超過塔機安裝使用的自由高度,塔機司機應預先熟悉塔吊臂幅懸轉范圍內的設施,保證在操作過程中避讓和注意。5.5.2 塔機安裝后應及時檢測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備案。六、多塔作業防碰撞措施 本工程為滿足施工需求,共設置了4臺塔吊,塔吊之間交叉作業,屬多塔施工,為保證施工安全,制定如下措施:1、塔吊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塔吊備案、檢測通過。2、塔吊司機必須
14、持證上崗,且經過三級安全教育,項目部安全組安全施工交底到位。3、塔機指揮必須固定人員,一對一指揮,熟悉多塔作業要求,發布指令要求簡潔明了肯定,塔機指揮員要眼看四方,時刻注意塔機的運轉。4、根據本工程塔機安拆施工方案要求,塔機安裝后,在水平面上相互交叉作業,為防止塔吊吊臂發生碰撞事故,塔吊的安裝高度上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規定互相錯開。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多臺塔吊作業中固定式塔吊:低位塔臂端部與高位塔身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高位塔鉤與低位塔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5、多臺塔吊同時作業,應周密考慮附著前后塔吊的高度差和錨固的時間差,保證主體結構施工全過程保持各塔吊間的高度差。如遇特殊情況或與方案有沖突,應適時調整。6、防碰撞規定及措施1)、多塔作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底塔讓高塔后塔讓先塔動塔讓靜塔輕塔讓重塔客塔讓主塔2)、多塔作業編號,根據建筑樓號分別將4臺塔吊編為:1#塔機對應1#樓、2#塔機對應7#樓、3#塔機對應2#3#樓、4#塔機對應6#樓,并配備專職指揮人員各一個,保持相對固定。各組塔吊配備對講機一對,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后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并要專機專用,不得轉借。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