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施工監測方案第一節 監測方案設計和測點布設原則18.1.1 監測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監測測量班班長張輝孫良生李毛紡王暖堂梁竹敏李強蔣明輝18.1.2 設計原則1、本工程項目監測方案以安全檢測為目的,根據不同的工程項目如(明挖、暗挖、盾構)確定監護對象(建筑物、管線、隧道等),針對監測對象安全穩定的主要指標進行方案設計。2、本工程項目監測點的布置能夠全面地反映監測對象的工作狀態。3、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和監測技術,如計算機技術、遙測技術等。4、各監測項目能相互校驗,以利數值計算,故障分析和狀態研究。5、方案在滿足監測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檢測頻率,減少檢測元件,以節約監測費用。18.
2、1.3 測點布設原則1、觀測點類型和數量的確定應結合工程性質、地質條件、設計要求、施工特點等因素綜合考慮。2、為驗證設計數據而設的測點布置在設計中最不利位置和斷面,為結合施工而設的測點布置在相同工況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時反饋信息、指導施工。3、表面變形測點的位置既要考慮反映監測對象的變形特征,又要便于來用儀器進行觀察,還要有利于測點的保護。4、除埋測點不能影響和妨礙結構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結構的變形剛度和強度。5、在實施多項內容測試時,各類測點的布置在時間和空間上應有機結合,力求使一監測部位能同時反映不同的物理變化量,找出內在的聯系和變化規律。6、深層測點應在施工前30 天布置好,以便
3、監測工作開始時,監測元件進入穩定的工作狀態。7、測點在施工過程中遭到破壞時,應盡快在原來位置或盡量靠近原來位置補設測點,保證該點觀測數據的連續性。18.1.4 主要監測儀器在本標中,若我局中標將采用由中國地震局第一地形變監測中心研制的“隧道形變自動化監測系統”用于本標監測控制。該自動化監測系統是對整個被監測區域進行多點同時快速掃描式測量,測試的頻率可根據實際情況來設定,因此所取得的每一瞬時觀測值更真實、更可靠的反映當時被測目標的變形狀態。1、BOY1 型臂式傾斜儀該儀器具有傳感器體積小,安裝簡單靈活,既能分散單個觀測,又能多臂組合成隧道變形監測系統。該儀器可用來監測隧道縱向傾斜(沉降)、環縫變
4、形錯位及隧道收斂變形等。主要技術指標靈敏度: 0.005mm0.01mm(12 角秒)測量范圍: 5或10(臂的最大傾斜度)采數頻率: 自由選擇平均日漂移: 小于0.05mm/d測量精度(單臂): 0.017mm適宜環境溫度: 045適宜環境濕度: 90%電源: AC200V 50HZ 0.15W DC9V 20Ma2、激光水平位移監測儀利用激光發散小,能量高的特性,使用激光束做為位移監測的參照系(基準線),用裝有硅光電池的光電轉換板對激光聚焦中心進行自動跟蹤,光電轉換板與一個精密位移傳感器相連,這樣就可以測量出接收端相對激光束的水平位移變化量。主要技術指標靈敏度: 0.05mm測量動態范圍:
5、 50mm采數速度、頻率: 2 分鐘以上自由選擇日漂移: 小于0.05mm/d測站精度: 0.1mm非線性誤差: 小于2%電源: AC220V 50HZ3、數據采集及處理軟件為了使監測儀采集的數據使用電腦來分析處理,采用相應的軟件和建立數據庫。本次處理軟件是在windows 下進行數據處理和操作,使用微軟公司開發的Visual Basic 6.0 軟件,Visual Basic 6.0 可以支持使用多種數據庫,Access 是Visual Basic 6.0 的內部數據庫,其操作方便,安全性強,因此選擇Access 作為數據處理的數據庫。計算機接口采用DC1054A/D 轉換器和DC1070A
6、/D 轉換器,前者用于激光位移儀,后者用于臂式傾斜儀。本次采用的軟件主要有下述幾方面的功能:A、實時采集數據并同時顯示各監測目標點的觀測數據和連續變化的圖形;B、對觀測數據儲存和各種形式的輸出;C、打印數據報表和繪制輸出觀測圖形(全部數據、小時值、日均值、五日均值、月均值);D、對監測到各項目各組數據(任意時間區段)進行精度計算統計和分析;E、對觀測數據進行相關的數學處理:(1) 滑動濾波(圓滑觀測曲線);(2) 低通濾波(去掉高頻躁聲);(3) 傅立葉周期分析、回歸分析(消除周期變化影響和線性漂移)。F、按預顯條件進行報警。第一節 監測點的布置18.2.1 監測目的1、了解地鐵明挖段、暗埋段
7、、盾構施工過程中地表隆陷情況及其規律性。2、了解施工過程中地層不同深度的垂直變位和水平變位情況。3、了解施工過程中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4、了解圍巖與結構物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管片的變形情況。5、指導現場施工,保障建筑物、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安全。18.2.2 監測內容1、地面沉降監測對盾構試驗段、a-b 區間隧道上部地表均進行沉降觀測。2、地面建筑物下沉及傾斜監測對隧道施工影響范圍以內的所有建筑物及構筑物進行下沉及傾斜監測,以便當建筑物的某一部位或構件變形過大時,迅速采取有效的維修加固措施,確保建筑物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3、地下管線監測對隧道施工影響范圍內地層不同程度的沉陷,可能回引起地下管線的變形
8、、斷裂而直接危及使用安全。因此要對地下管線進行嚴密監測、確保地下管線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和地下工程順利施工。4、樁基托換監測在托換樁基過程和盾構掘進到該部位時對下部樁基礎和承臺進行沉降及傾斜監測。5、聯絡通道及泵房施工監測對a-b 區間聯絡通道和泵房進行地面沉降、拱頂下沉、水平收斂等進行監測。6、地中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監測在離始發井約50 米范圍的監測試驗段內進行該項監測。7、地下水位的監測在離始發井約50 米范圍的監測試驗段內進行該項監測。8、巖土與隧道結構相互作用監測在離始發井約50 米范圍的監測試驗段內進行該項監測。9、管片變形監測在盾構隧道全范圍內進行該項監測。18.2.3 測點布置1、
9、地面沉降監測點根據隧道埋深和洞身的地質條件,沿隧道中線方向的間距,橫斷面方向測點間隔為8m,每個監測斷面設7 個測點,見表18.1。聯絡通道處根據具體情況每隔8m 設一個監測點,每1530m 建立一個監測斷面,每個斷面上布設1012 個測點,詳見圖18.1。對軟弱土層、或埋深較淺的區域將加密監測斷面和測點。地面沉降監測斷面的間距 表18.1埋置深度間距(m)H2B2050BH2B1020HB10圖18.1 地面沉降監測點布置圖在試驗段始發的100 米初始掘進段內,監測斷面間距為8 米,以確定掘進參數和地面沉降的關系曲線。2、地面建筑物的監測點布設在隧道施工影響范圍內根據沿線地面建筑物的詳細調查
本文(地鐵、隧道施工監測方案(12頁).docx)為本站會員(正***)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