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改建工程(*段)第*合同段水泥攪拌樁軟基處理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公路改建工程(*段)第*標段,起點樁號為 K10+25,向南經過前吳,終點位于上洋村附近,樁號為K28+48,采用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為26m,雙向四車道,路幅布置為:中央分隔帶寬度為 2 米,行車道寬度為2*2*3.75 米,路緣帶寬為 2*0.5 米,硬路肩寬為 2*3.5 米,土路肩寬為2*0.5 米。橋梁凈寬 211.5m,涵洞與路基同寬,設計荷載:公路級,本項目的建設可改善和恢復公路全線公路功能及服務水平,減輕國道、省道等公路的交通壓力,完善公路網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本合同段路基清表
2、25 萬 m2,挖方 15.07 萬 m3(包括非適用性材料挖方及改河、改渠、改路挖方),填方 45.03 萬 m3(包括改河、改渠、改路填筑及挖除淤泥后的清宕渣回填、軟基處理的清宕渣墊層、擋土墻墊層及墻后回填宕渣等),軟基處理路段總長度約6.8km,占全線約 96.1%。因此,路基基本上全線填筑,普遍填筑高度在2.0m 左右,局部橋頭地段路基填筑高度大于等于 3.0m。本標段位于溫黃平原,局部分部有丘陵,地貌類型為海積平原和丘陵,軟土路段地基地表分步:黃色可塑狀黏土層(俗稱“硬殼層”),除河塘及人工破壞路段外均有分部,厚度0-3.1m;其下為流塑狀、高壓縮性軟土層,厚度在 5.3-20.3m
3、;淤泥層下分布為淤泥質粉質黏土,厚度6.2-28.2m,物理力學性質一般,本項目沿線軟土深度均在12 米以上。各軟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見下表:測區軟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一覽表巖土名稱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淤泥質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天然含水量W(%)41.2 47.5 53.4 36.5 27.5 天然孔隙比e 1.03 1.341 1.517 1.035 0.787 液性指數IL 1.33 1.30 1.45 1.29 0.74 壓縮模量ES 4.02 2.85 2.48 4.08 12.46 壓縮指數Cc 0.55 0.84 1.04 0.51 0.15 有機質含量3.58 4.25/2.
4、35 本標段針對軟土路基,采用了如下幾種處理方法:對于填土高度小于1.5m 的軟土路段,不作處理;對于填土高度大于1.5m 小于 2.0m 的軟土路段,用鋪設土工格柵+欠載預壓處理;對于填土高度大于2.0m 小于 2.5m 的軟土路段,用鋪設土工格柵+等載預壓處理;對于填土高度大于2.5m 小于 3.0m軟土路段,用鋪設土工格柵+超載預壓處理;對于填土高度大于3.0m 的軟土路段,一般處理原則是采用水泥攪拌樁+土工格柵+等載預壓處理;當填土高度大于 3.0m,但路基處于河塘路段時,由于水泥攪拌樁較難實施,在此情況下,應對河塘清淤換填后采用堆載預壓處理。另外,所有橋頭路段均采用水泥攪拌樁+堆載預
5、壓處理;預壓時間1012個月不等,具體時間見設計要求。對于沿線河塘路段采用清除河塘底淤泥,施工時需要先圍堰,其次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對塘底進行拋片石處理后再填宕渣或土石混合料,對于河塘位于橋頭范圍,且橋頭需要采用水泥攪拌樁處理的,要求清淤后河塘采用粘土換填,方便水泥攪拌樁等打設。根據設計方案,本標段水泥攪拌樁軟基處理具體工程數量如下表:水泥攪拌樁軟基處理工程數量表序號起訖樁號處理長度(m)宕渣墊層(m3)水泥攪拌樁間 距深 度(m)根 數長 度(m)1 K10+500 K10+610 60 666 1.5 48 1140 8915 2 K14+450 K14+49444 755 1.2 4
6、101210 10104 3 K16+800 K16+84545 765 1.2 4101227 10289 4 K17+362 K17+41250 918 1.2 4101472 12577 5 K17+452 K17+50250 925 1.2 4101484 12680 6 K18+900 K18+95252 946 1.2 4101518 13058 7 K18+982 K19+03452 946 1.2 4101518 13058 8 K20+361 K20+40342 727 1.2 4101165 9638 9 K20+435 K20+47742 714 1.2 4101145
7、9471 10 K22+668 K22+71850 903 1.2 4101447 12372 11 K22+749 K22+79344 807 1.2 101295 12949 12 K25+793 K25+940147 2742 1.5 482815 22307 合計678 11814/17436 147418 第二章編制依據1、*公路改建工程(*段)第*標段施工圖設計;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5、粉體噴攪法加固軟弱土層技術規范(TBl0113
8、-96);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 F80/1-2004);7、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 017-96);8、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第三章施工部署一、施工前準備1、平整(修建)臨時施工便道,確保施工機具、材料進場道路暢通。2、架設施工電纜,確保工點施工用電正常。3、清除施工范圍內的地下及空中障礙物。對地下管線進行拆遷或采取穩妥的保護措施。4、根據復測合格的線路中心樁放出水泥攪拌樁處理路段的路堤坡腳線(含護道);并在征地紅線內側挖設臨時排水溝,疏導地表水。采用推土機推挖清除種植土,碾壓整平。5、機具根據設計,本工程水泥攪拌樁樁徑為50cm,慘灰量 50kg/m,采用
9、PH-B5型水泥攪拌樁機及其配套的自動監控設備進行施工。6、材料水泥攪拌樁加固材料采用 R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量為 50kg/m,水灰比為 0.450.5,施工時,水泥種類、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具有質量合格證,出廠日期不超過三個月,受潮、結塊、變質的水泥不得使用。二、施工組織機構設置在水泥攪拌樁施工過程中,我部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并組織技術、質檢、安全、材料有關人員參與水泥攪拌樁的施工管理,對施工中的技術、質量、安全控制要貫穿于施工全過程。施工組織體系框圖如下頁:對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進行編號,設立施工組織標志牌。配備專職現場質檢員一人,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
10、督,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在施工中現場質檢員要認真做好樁距、樁徑、豎直度等技術指標的記錄,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對施工方法不當的應責令其糾正。三、總體施工安排攪拌樁的施工根據施工總體計劃安排,地面整平完后即開始打樁。針對本合同段水泥攪拌樁軟基處理工程量大的特點,安排素質好、施工力量強的專業施工隊伍,選配性能精良的設備機具,采用先進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確保本合同段軟基路基段工程按期完成,確保工程竣工達到優良工程的質量目標。安排 3 個水泥攪拌樁施工班組,配置相應的施工機械,同時展開施工。施工主要采用機械化施工,考慮下一道施工工序情況,施工安排上以確保質量工期為重點,盡量避免施工干擾。施工組織機構框圖
11、第四章施工技術措施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檢科*水泥攪拌樁各施工班軟基施工處*技術科*機料科*安全科*一、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說明:施工中應嚴格按預定的配合比拌制,并控制注漿量,保證攪拌均勻,同時泵送必須連續。由攪拌葉片將水泥漿與深層處的軟土攪拌,邊攪拌邊噴漿直到提至地面,即完成一次攪拌過程。)二、施工方法1、施工前清理施工現場的地下、地上的一切障礙物(清除表層雜填土),以利安全施工。場地平整符合要求,以利鉆機快速就位和調平,以利加快施工進度。2、根據圖紙設計樁號,放出地基處理范圍,橋臺處斜度同于橋梁與路線的夾角,然后依據設計圖紙,做好現場平面布置,繪制平面布置
12、圖,每根樁具體位置用竹簽標記,安排好打樁施工流程順序,布置施工用料儲存棚和施工機具設備。3、樁機對位場地平整攪拌樁機就位預攪下沉制配水泥漿噴漿攪拌、提升重復攪拌下沉重復攪拌提升至孔口移至下一根樁水泥泵標定提升速度標定實驗確定水泥漿配合比將樁機移動至所施工位置,移動中堅持一人指揮,一人操作,保持樁機固定、平穩,鉆頭中心對準樁位中心,確保樁位準確及樁身垂直度。單樁中心偏差小于 50mm,垂直偏差不超過1.5h。對每排樁依次施工,不能遺漏。4、樁徑及樁長設計水泥攪拌樁直徑50cm,間距 1.2m 和 1.5m 兩種,按等邊三角形梅花型排列,樁長為 4.010.0m。材料采用 R42.5 級普通硅酸鹽
13、水泥,水泥摻入量為 50kg/m,水灰比為 0.450.5,同時,在制作水泥漿液時,摻入12%的石膏和 0.2%的木質素硫磺酸鈣。樁體設計強度(90d 無側限)為 0.9Mpa,并要求 28d強度大于 0.6Mpa。路基填筑須在水泥攪拌樁施工完成養護一個月后進行。為確保有效樁長,自原地面進尺深度要大于設計深度50cm,施工時在上部 50cm處停止噴漿。噴漿量及攪拌深度必須采用計量部門認證的檢測儀器進行自動記錄并打印。5、施工中嚴格控制鉆進提升速度,根據試驗樁試驗數據確定鉆機鉆進速度在 1.5m/min 左右,提升速度小于1.2m/min 左右,灰漿泵壓力表讀數在0.5 以上。配套檢查進場鉆機和
14、噴漿系統,合格后方能使用。為便于施工,樁中心由孔邊所設的控制樁交叉拉線確定。用水平尺檢查鉆機底座水平;用錘球校正鉆架的垂直度,使其偏差在 1.5%以內。施工中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底座上的水平尺來調節底座水平。現場技術員對鉆機直徑進行檢查,并認真填寫檢驗記錄。現場施工人員須明確樁位編號及所對應的樁長,并作好記錄。6、預攪下沉(1)啟動攪拌機電機,放松起重機鋼絲繩,使攪拌機沿導向架攪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電機的電流監測表控制,施工時應嚴格控制下沉速度,密切觀察動力頭工作負荷,其工作電流不應大于額定值,以防燒毀電機。開始時應慢速鉆進,鉆進的同時觀測鉆機的鉆桿位置有無偏移,當鉆進深度達到 1.5m 左右
15、時,緩慢加速鉆進。如遇到較硬地下層鉆進速度太慢時,可從輸漿系統壓入少量稀漿使土體濕潤,從而加快下沉速度。(2)為了保證樁的直徑,樁機攪拌頭直徑不小于設計樁徑的95。(3)在水泥攪拌樁施工中,設專人負責對施工過程進行記錄,并隨時和標定的工藝參數進行對照,監控成樁質量,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研究決定。7、提升噴漿提前將輸灰管內充漿,鉆頭到達設計深度后開始噴漿,水泥漿到達噴漿口后,噴漿攪拌30 秒,使水泥漿與樁端頭土體充分攪拌后開始提升,提升到原地面下 3050cm時,不停漿原地攪拌30 秒后再下沉攪拌。水泥用量根據現場自然土的濕容重計算而得,用量按照15%計算。(1)施工時應有專人負責成樁記錄。詳細
16、記錄每根樁位置、編號、噴漿深度、停灰面標高、鉆進速度和提升速度及噴漿量。原始記錄應詳細、完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采取補救措施。(2)配制好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水泥漿時不允許發生斷漿現象,在進灰口設置網篩,以防水泥硬塊堵輸灰管道;水泥使用前,須抽樣檢查,實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方能使用。(3)嚴格控制噴漿量和提升速度,以保證樁體內每一深度都得到充分拌和。每延米平均水泥用量與設計值誤差不得大于1。(4)施工中須檢驗鉆架的垂直度和平臺的平整度,確保成樁質量。8、復攪為保證樁體強度,按設計要求對樁全范圍重復攪拌。將鉆頭提升到離地面 0.3 0.5m處停噴。重復攪拌下沉,鉆頭下沉到設計位置后,按噴漿要
17、求的速度提升鉆頭,直至離地面 0.30.5m 處,持續攪拌約 1 分鐘后停止攪拌,緩緩地將鉆頭提出地面。9、樁頭處理鉆機移走后,在樁頭處回填碎石墊層并夯實。為促進樁體凝固提高強度,在樁處灑水養生,不能擾動樁處土。當樁體施工完成至少14 天后方可進行路基的原地面清理和填前的壓實工作。攪拌樁施工完成后去掉上部浮漿后再進行上部施工。10、攪拌樁施工要點 施工準備了解現場電力供應情況,查明地下有無障礙物、施工場地條件等。做好配合比的試驗工作,確定最佳摻入量和施工工藝。首先應挖除耕植土及建筑垃圾等雜填土,攪拌樁停灰面為地面清表線下30cm。施工結束后,應挖除樁頂浮土,回填50cm碎石材料,碾壓密實后作為
18、墊層。施工期應做好場地排水工作。施工工藝要求根據設計要求,每個施工點施工前必須先打不少于5 根的工藝試驗樁,以檢驗機具性能及施工工藝中的各項參數,攪拌次數不應少于4 次,噴漿次數不應少于 2 次。a、對正樁位,調整鉆機機身,保證鉆桿的垂直度,啟動鉆機下鉆,待攪拌鉆頭接近地面時,啟動空壓機送氣,開始鉆進。b、鉆到設計孔深時,關閉送氣閥門,噴送固化劑漿液。c、確認固化劑漿液已到樁底時,提升攪拌鉆頭,為便于控制成樁質量,一般不得使用擋提升。d、提升到設計樁頂標高時,停止噴漿。e、打開送氣閥,關閉送漿閥,但空壓機不要停機,攪拌鉆頭提升到樁頂時停止提升,在原位轉動2min,以保證樁頭均勻密實。f、鉆頭再
19、鉆到設計樁底,進行再次攪拌。g、將攪拌鉆頭提出地面,停止主電機、空壓機,填寫施工記錄。h、移動到下一個樁位。質量要求a、單根樁開鉆后應連續施工,嚴格控制起噴及停噴高程,不得間斷,以保證樁長度。如遇停機或機械故障停噴,應及時記錄中斷高程,待恢復正常后立即進行復攪,復攪重疊長度不小于1m,如中斷時間超過12 小時,則應采取補樁措施。b、控制攪拌機噴漿下沉和提升速度,并詳細記錄其中深度,記錄誤差不得大于 5cm,時間誤差不得大于5S。c、為保證樁底施工質量,當漿液到達出漿口后,應噴漿坐底30S,使漿液完全到達樁底端。根據設計要求,需對全樁身進行復攪。當噴漿口到達樁頂標高時,宜停止提升,攪拌數秒,以保
20、證樁頭的均勻性密實。d、水泥攪拌樁施工前應進行成樁試驗,確定攪拌機械的灰漿泵輸漿量、灰漿經輸漿管到達攪拌頭噴漿口的時間、預攪下沉速度、提升噴漿速度、攪拌轉速等參數。e、制備好的水泥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拌制漿液的罐數,發現水泥量不足和中斷時應整樁重打。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做好檢查記錄和計量記錄,檢查固化劑和外摻劑,用量及泵送罐漿的時間、制樁過程中有無斷樁現象等。f、整樁噴漿攪拌結束后,為使軟土與水泥攪拌均勻,應再次將攪拌頭邊旋轉邊沉入土中至設計深度,再將攪拌頭邊旋轉邊提升出地面。g、水泥攪拌樁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5%樁長,樁位偏差不得超過10cm。三、水泥攪拌樁施工應注意的問題1、施工前應
21、進行放線,準確定出各孔位中心,打木樁做出標記,并在木樁周圍撒上石灰以醒目,便于施鉆過程中尋找。2、所有樁在制樁過程中,都必須準確測量鉆進深度,確保樁頂及樁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3、必須做好噴漿量試驗,保證按設計規定的摻入比向孔中噴漿漿體,不允許降低噴入量。4、向固化劑鐵罐中送料時,應在罐口裝過濾網,防止紙屑、灰塊、雜物、金屬渣等掉進罐內。5、鉆架必須注意保持豎直,以保證樁體的垂直度。每一孔在開鉆前均須檢查鉆頭是否對準樁位中心,不得偏位。6、制樁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施工情況,避免發生供氣不足、噴漿不夠、斷噴、噴嘴堵塞等不良現象,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7、每根樁體制作應一氣呵成,不得在噴漿過程中間歇中斷。
22、應根據樁長和水泥摻入比計算出一根樁的噴灰量,并裝入灰罐,完成一根樁后,再裝入另一根樁的用灰。每根樁的用灰入罐量應稍高于計算用量,以防因噴灰不均勻造成貯灰量不足。8、樁體強度除與摻入料有直接關系外,要與地層條件相結合,還與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密切相關,施工時應充分結合土層的含水量、粘土粒含量、密度、壓縮系數、塑性指數、松散強度、抗剪指標、土層厚度、地下水埋深等,合理確定鉆進速度、提升鉆頭速度、成樁時間、摻入料用量,以達到最佳的成樁效果。9、鉆入時把握鉆進速度,不宜過快,確保原位土攪拌后疏松透氣。提升鉆頭時應均勻慢速,保證摻入料與原位土充分混合。嚴格控制水泥噴入量,每延米的水泥用量與設計值誤差應小于
23、1。10、對斷樁、缺樁、縮頸、遜徑、強度較低、樁長不夠、偏位事故,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補強處理。13、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記錄各項原始數據。四、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故障)及排除方法問 題原因分析處理措施噴漿阻塞1、水泥受潮結塊2、制漿池濾網破損以及清渣不及時1、改善現場水泥存儲環境。2、加強設備機具維護、檢修。速度失穩1、設備自身速度控制系統問題。2、機組人員操作不規范、不熟練1、不符合要求設備不得進場2、搞好崗前培訓。噴漿不足1、輸漿管彎折、外壓、泄漏。2、輸漿管道過長,沿程壓力損失大1、及時檢查、維護管道2、制漿池位置適當。進尺受阻1、地下存在障礙物。1、及時停機移位,排除障礙。2、障礙難以
24、清除,與設計聯系。五、攪拌樁質量檢測1、開挖檢查:成樁 7 天后,在監理工程師和甲方監督下進行開挖自檢,開挖深度 0.5 2.0m,目測成樁情況及攪拌均勻程度、樁徑、樁位偏差等,檢測頻率 2。2、成樁 7 天內采用 N10輕便觸探檢測。檢測頻率2。3、樁體強度試驗:采用N10輕便觸探檢測。攪拌樁施工質量容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備注1 樁距100 2 樁徑不小于設計3樁長不小于設計4 豎直度15 5 單樁粉噴量符合設計要求6 強度不小于設計第五章質量控制措施一、水泥攪拌樁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工前現場必須清除地面、地下一切障礙物,開機前必須調試、檢查樁機運轉及輸漿管暢通情況。2、施工前應根據現
25、場情況確定施工參數,包括漿液到達噴漿口的時間、提升速度等。3、為保證攪拌樁垂直度,注意起吊設備的平整度和導向架的垂直度,用線錘檢查。4、攪拌機預攪下沉不得沖水,遇到硬土層,下沉太慢時,方可適量沖水。要保證攪拌時間,增加拌和次數,提高攪拌轉數,降低鉆進速度。5、嚴格空時水泥質量及水泥摻量,確保水灰比。后臺攪拌站要掛牌施工(每種樁的樁長、水泥摻量、用水量等必須在牌上注明),水泥必須過磅,拌漿時間 2 分鐘,注漿時要保證單位時間內注漿相等,不得中斷注漿。6、因故停漿時,宜將攪拌機下沉至停漿點以下1/2m 處,待恢復供漿時再噴漿提升。為防止灰漿堵塞導管,停機超過二小時,宜拆洗輸漿管為妥。7、注意隱患的
26、出現,要做好沉降觀測,一有情況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并報監理、設計、業主。應會同有關人員對處理措施進行周密研究,確保工程質量。8、完善制度,明確責任,排出值班表。9、嚴格控制水泥質量。水泥使用前必須進行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10、對各個工序進行巡視檢查,尤其是對水泥的用量進行嚴格控制,防止少料。二、管理質量保證措施1、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項目部和業務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創優小組,主持和組織項目創優活動。形成技術負責人質量總負責、質量檢驗工程師專職監察的內部質量監督和業主的質量監理控制相統一的組織保證機構,實行各單項工程和施工工序、工藝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質量
27、責任制,使創優落實到人頭和各項具體工作中,做到上道工序不優,下道工序不開工,分兵把關,層層負責。2、運用 QC 方法,切實抓好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開工前即組織技術人員、施工員等有關的管理人員熟悉攪拌樁、底基層土方的設計標準和相關施工規范。在實施過程中制定施工細節和質量的檢查與控制方法,確保工程一次合格,一次創優。3、認真執行質量管理制度,實行施工圖審簽制、技術交底制、技術監督制度、質量“三檢制”(自檢、互檢、專檢)、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制、質量事故報告處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做到認真落實、相互監督、善始善終。4、施工全過程嚴把“三關”。一是嚴把圖紙關,設
28、計變更一律憑設計變更通知單,任何口頭通知均無效;首先對圖紙進行認真反復復核,徹底了解設計意圖,其次嚴格按圖紙和驗收標準要求組織實施,并層層組織技術交底;二是嚴把測量關,校驗平面坐標、高程控制網,確保位置準確,做到定點、定時、定人,責任到位,三是嚴把試驗關,對每批材料認真進行質量鑒定,無合格證及試驗不符合要求者,堅決不予使用。5、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合同規定和有關的規程、規范、標準等要求,確定施工工藝和方法,編制工程施工程序。對插板的主要環節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監督。6、堅持“誰施工,誰對質量負責”的原則。施工生產中,從技術人員到施工工人都要按質量保證計劃的程序內容實行質量自檢、互檢和交接檢查制度
29、。負責施工的技術人員在檢查后,要認真填寫記錄和整理質量文件。7、加強工作質量,提高工序質量,確保工程質量。工作質量與分配掛鉤,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以促進創優工作在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下進行。8、嚴把進場材料質量關,認真執行材料進場檢查、抽樣檢驗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場,從材料的采購、運輸、保存驗收等方面把好施工材料的質量關。9、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教育,在施工的全過程中,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求進度、求效益;10、施工前作好現場調查,按照施工圖紙要求,組織有關人員學習設計文件,明確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熟悉合同規范和質量標準;11、認真做好施工過程中的原始記錄,包括泵送漿液
30、的時間,攪拌下沉的速度和時間,并進行規范化整理,以便進行施工質量分析;12、確定施工質量管理重點:對工程的主要部位,影響質量的特殊工藝,使用的原材料等,作為控制對象-即質量管理重點加以管理,施工前按設計、規范、標準、說明書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和檢查手段、方法、工具,制定成文件,并在管理計劃中注明。施工過程中,發現質量不穩定和出現不合格品較多的環節,立即補充管理重點加強控制,并做好記錄。13、針對各分項工程制訂并實施有針對性的質量實施保證措施,并派專業人員檢查其執行情況。14、新進一批水泥材料都必須抽檢,保證實驗的及時準確,及時把握施工質量情況,便于加強現場的質量管理。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一、安全生
31、產方針施工工程中,我單位將嚴格按照國家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條例及我單位的安全手冊,始終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對施工全過程中實施有計劃、系統化的安全生產管理,樹立全員安全意思,為確保施工期間的人身、設備及環境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二、制度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條例及當地的有關部門關于施工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和我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制度,確保安全生產。2、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員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根據“管理生產、必管安全”和“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分級管理。層層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3、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和獎懲制度,項
32、目經理部每周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一次抽查,每月一次大檢查,項目經理部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部門的安全監督。對存在的安全事故苗頭和隱患及時處理。并根據安全檢查情況實施獎懲。4、開展安全達標競賽,項目部定期開展安全標準工地建設活動,組織隊與隊、班組與班組之間的安全達標競賽活動,做到100%達標。5、隨時接受業主及監理單位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考評,對提出的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安全生產。6、廣泛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增強安全員生產意思和自我防護意思,使每個職工都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打好安全基礎,形成全員參加、人人有責、全員管理的安全生產氛圍。三、安全生產具體措施1、安全
33、生產設備和器材管理措施(1)安全生產器材包括:交通器材、通訊報警器材、滅火器材、勞保器材、環境保護器材及醫療保健器材等。(2)對上述器材的配備齊全,擺放和使用明確位置和確定管理人員,并使每個人都熟悉使用方法。(3)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安全生產器材的性能,并根據生產及進度需要,經常更換和補充所需器材,確保能正常使用。(4)設備物資部負責上述器材的管理,并將其管理情況作為物資管理報告內容之一。2、施工安全用電措施(1)建立電氣安全管理和經濟責任制度,由專業電工負責電器的安裝和使用規定,專職安全員負責巡視監督檢查。(2)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由專業人員負責編制,內容包括配電裝置及其電容量、供電線路的走向和現場
34、照明的設置、生活、生產設施用電負荷情況,編制有針對性的電器安全技術規定。(3)經常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使之懂得電的基本知識,認識安全用電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方法,從而安全、有效的進行工作。(4)施工現場裝備行業統一規定的標準電源箱。對電氣設備平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用專門設置的接地板進行接地,以防止由于絕緣損壞等原因而造成意外。電器線路和用電設備安裝完成后,由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進行使用。(5)經常對用電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測試,檢查電氣設備絕緣有無破損,絕緣電阻是否合格;設備裸露帶電部分是否有保護,屏保裝置是否合格安全要求,安全間距是否足夠,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是否正確可靠,保護裝置是否
35、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滅火器材是否齊全,電氣安裝是否合格,電氣設備運行中是否有過熱等內容。每周測試一次開關、接地電阻的接觸和安全狀況,并有書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6)專業電工持證上崗。電工有權拒絕執行違反電器安全規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員有權對違反用電安全的行為進行處罰,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3、機械設備安全保證措施(1)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或車、船駕駛員)經過專門的訓練,熟悉機械操作*能,經專業管理部門考核取得操作證或駕駛證后上機(車)操作。(2)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工作時集中精力,謹慎工作,不擅離職守,嚴禁酒后駕駛。(3)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應及時檢修,決不帶
36、故障運行,不違規操作,杜絕機械和車輛事故。(4)機械操作人員做好各項記錄,達到準確、及時,嚴格貫徹操作制度,認真執行清潔、潤滑、堅固、防腐、安全的十字作業法。4、物資材料安全保證措施(1)工地設物資、配件倉庫,統一進行管理,做到分門別類儲放,標牌清楚,并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2)倉庫設專人負責保管、看護,值班室內設報警器。5、施工作業安全保證措施本工程施工時,自覺服從公安部門或安全監督部門的安全監督,并按照安全監督部門的要求,切實做好工程、車輛機械和施工人員的安全工作。(1)施工時作好各種臨時支撐設施的受力驗算,掛號安全網。(2)所有的現場施工人員佩帶安全帽,特種作業人員佩帶專門的防護用具。(
37、3)對于被允許的參觀者或檢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佩帶安全帽,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4)所有現場作業人員和機械操作手嚴禁酒后上崗。(5)本工程現場周圍配備,架立并維護一切必要而合適的標志牌以便為施工人員和公眾提供安全和方便。標志牌包括警告與危險標志、安全與控制標志、指路標志。所有標志的尺寸、顏色、文字與架立地點,均以使監理工程師滿意為原則。(6)在有風的季節里,施工現場懸掛防火旗,落實防火安全措施。6、生活區安全保證措施(1)所有施工人員的宿舍、辦公室設計合理、牢固穩定,生活區內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洗浴設施,設專人管理。(2)生活用水妥善管理,保證飲水衛生。(3)食堂保持清潔,腐爛變質的
38、食物及時處理,食堂工作人員定期體檢。(4)與當地醫療保健和消防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做到有備無患。四、特種作業安全措施起重施工安全措施:1、起重施工的作業施工前認真作好施工組織方案的研究,起重設備經檢查、維修、試吊、確認達到作業條件后操作。2、起重司機持證上崗,嚴禁非專業人員進入。3、吊運、安裝等施工中設專人指揮,注意相互配合。起重作業區內,設立警戒線及標志,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4、在重物或起重臂下嚴禁站人,不準超力矩起吊重物,也不能仰角超過限度起重施工。5、在風力超過 6 級時,停止作業。6、在起重機作業上方有架空線時,將重臂降低,以免碰撞,并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積極與有供電部門協調,實行斷電
39、施工。7、設專人定期檢查起重設備,及時進行維修和養護,確保機具設備的施工安全。第七章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措施一、環保措施1、盡量減小施工中產生的各種噪音;2、各種機具、用料等廢棄物集中收置處理,嚴禁亂扔亂丟,減少對周邊環境污染;3、施工前挖好臨時排水溝,防止路基范圍內水流沖刷農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及田地受澇;4、施工設備停置有序,材料堆放井井有條,環境衛生專人打掃,施工區、生活營區干凈整齊。二、現場文明施工措施掛牌施工,標明工程項目名稱、范圍、開竣工期限、工地負責人。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生產、生活廢水,不得超標排放,并確保施工現場無積水現象。現場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機具、土方堆放符合要求。組建文明施工小分隊對施工現場、環保、疏導交通、護欄的整理及臨近通道進行監察,以及排除污水及路障,確保平整、暢通、清潔。施工內業資料齊全、整潔、數據可靠,辦公室內按要求布置各類圖表,及時反映現場狀況及工程進度狀況。創建美好環境,在工地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每天清掃處理。施工期間,經常對施工機械車輛道路進行維修,確保晴雨暢通。第八章雨季施工保證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防訊領導小組。2、施工時及時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并將天氣記錄發放到基層。3、物資材料分別放入有防雨的倉庫,周圍挖好排水溝。4、現場機械設備下雨時要停到遮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