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救援第一節 煙花爆竹事故類別及發生原因一、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類別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大多為燃燒和爆炸,二者的發生必須有熱能、光能、機械能、電能、化學能和其他能等點火源的存在。根據這一原理,煙花爆竹安全事故的類別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自燃自爆事故這類事故是一種不需外因作用的化學反應,其原因如下:(1)原材料問題。原材料純度不夠、含雜質高,或材料超過保質期等。(2)原材料或藥物受潮濕等。(3)配伍不當或輔助材料(如米湯、漿糊等)變質等。(4)煙火藥散熱不徹底、干燥不徹底等。2機械能作用事故機械能作用事故是一種物理因素的反應,足外力(機械能)作用產生的結果,其原因如下
2、:(1)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時摩擦、撞擊、拖拉、用力過猛;不使用專用的工具等。(2)干燥方法不當。干燥(日曬、烘房)時超過規定的溫度、倒架、使用明火烘烤、藥架離熱源太近等。(3)處理銷毀廢品方法不當。3自然災害事故自然災害事故指由山火、山洪、地震、雷擊等難以抗拒的自然因素所導致的事故。4其他事故這類事故是由靜電積累、火源、電源、小動物啃咬等引發的,既與自燃自爆事故和機械能作用類事故有相似之處,又有別于它們。二、煙花爆竹事故擴大原因事故擴大的主要原因如下:(1)廠房布局。安全距離不夠;未按照“五分開”設置和使用廠房;未將藥物庫室和危險性大的廠房布置在廠區邊緣等。(2)人為改變廠房用途。(3)超過核
3、定儲存量儲存藥物、產品。(4)人員擁擠、集中,疏散通道不暢。三、發生煙花爆竹安全事故的原因發生煙花爆竹事故的原因可從客觀、主觀兩個方面分析。客觀原因大多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工作條件、設備、原材料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些不安全狀態,也是第一類危險源。主觀原因大多是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主觀方面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當事者的責任。1、事故的客觀原因(不安全狀態方面)(1)工作條件和環境工作條件和環境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方面,有許多事故就是由于忽視工作條件和環境造成的。例如,機械設備、工具不符合要求,電器開關防爆不良,工作場地通風不良,光線不足,操作場所堆積物多造成疏散通道不暢,出入通道太窄,工作
4、空間擁擠,地面不清潔,廠房布局不合理,甚至野生、家養動物的活動引起的碰擊都可能引起事故發生。(2)明火造成的事故所有易燃、易爆物質遇到明火都會發生燃燒或爆炸。(3)接觸火源、摩擦、沖擊容易引起事故接觸火源、摩擦或沖擊是煙火藥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據事故統計分析,上述原因導致的事故占90。如果在操作過程中避免接觸火源、摩擦和沖擊,事故就可以大大減少。原材料中如果帶進砂石和其他雜質,遇有摩擦,都會導致事故發生。凡藥物車間,沒有將藥物清掃干凈時,不允許對車間機械、工具和房屋進行維修。(4)靜電引發煙火藥事故在煙花爆竹企業中,下面一些工序和設備容易產生靜電:傳動設備、裝置容易產生靜電。例如:機械的傳動皮
5、帶和運輸機的皮帶轉動時,由于與皮帶輪摩擦產生靜電。藥物沿管道流動時,由于藥物與管道摩擦,會產生靜電。煙火藥在攪拌、混合時也會產生靜電。化工原材料在粉碎、篩選、混合和液體噴成霧狀時,都會產生靜電。傾倒煙火藥,從溜槽中溜下煙火藥或用瓢舀取煙火藥時會因摩擦產生靜電。煙火藥被壓緊、裝藥、壓藥、筑藥時,都會產生靜電。操作人員穿化纖衣服、塑料鞋底和橡膠鞋操作或走路時都會產生靜電。2、事故的主觀原因(不安全行為方面)(1)企業負責人履行職責不到位煙花爆竹企業的法人代表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懂業務,重安全,既有懂安全生產管理的才能,又有行政組織的才能,既有滿腔熱情,又有冷
6、靜科學的頭腦。如果經理不具備這些素質,煙花爆竹企業的生產是搞不好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2)安全部門和人員履行職責不到位企業安全保衛部門是煙花爆竹生產安全的管理部門。它的責任是保證安全生產的技術實施;監管生產部門不能隨意改變生產任務、生產品種,控制投料量;發現錯誤指令及時糾正;檢查生產、儲存、運輸是否符合安全規定,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安全保衛人員一定要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和維護安全操作規程。對事故的發生應有預見性和防范措施。同時,還應該經常對本廠(公司)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努力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3)當事者的不安全行為煙花爆竹安全
7、事故具有突發性和爆炸性,多數當事者都在事故中死亡或受傷,給事故的調查分析帶來了一些困難。但歸納起來當事者在事故發生之前,不外乎有以下某方面的表現:違反操作規程。不使用或不適當地使用工具和設備。工作不嚴肅或不認真。沒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或指令。晚上睡眠不足,工作時思想不集中。安全生產技術不熟練。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不合適。3事故發生的其他原因(1)心理狀態人們的心理處于不正常狀態時,例如情緒緊張,思維和行動都可能發生某種錯誤,容易導致事故發生。因此,保持職工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之一。(2)其他有色盲的人不適宜從事煙花爆竹生產工作。聽力差、視力差的人員更不適宜安排在危險工序作業。在工
8、作中記憶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第二節 煙花爆竹防火防爆與雷、靜電預防一、火災事故預防措施1建筑防火首先,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是為了保證火災時建筑物內人員安全撤離的逃生之路,絕對不能堵塞;其次,建筑物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應當根據建筑物的特點和有關消防法規要求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消防設施的管理人員和值班人員,并落實管理措施;再次,倉庫保管員必須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嚴格遵守倉庫的入庫、保管、出庫、交接班等各項制度。保管員不得在庫房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對外來人員要嚴格監督,防止將火種和易燃品帶入庫內。下班前,應仔細檢查庫房內外,拉閘斷電,關好門窗,上好門鎖。2電氣
9、防火加強對火源、電源的檢查管理,是防止火災發生的先決條件。電氣線路發生火災,主要是線路的短路、過負荷運行以及導線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生電火花和電弧或引起導線過熱所造成。電氣線路室內外布線的防火措施如下:(1)合理設計在室內外布線時,要盡量走近路,走直路,避免曲折迂回,減少交叉跨越。同時,在選擇導線時,通常應考慮到防濕、防潮、防熱、防腐等因素。(2)嚴格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保證施工質量。比如導線穿墻,必須穿套管,否則極易發生磨損,造成漏電、短路,引發火災。(3)布線要符合要求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電氣設備所處的環境不同,要求使用的導線、電纜類型也不同,安裝敷設方法也要與其相適應。(4)導線連
10、接要牢固導線相互連接或導線與電器設備的連接處,是造成接觸電阻過大,產生局部過熱起火的主要部位。因此,導線連接要牢固,反之會發生接觸面的松動、氧化等。(5)定期檢查如果線路接頭有松動打火現象,必須對陳舊老化的導線重新加固或更換。同時,對于臨時接拉的線路要及時拆除,以免發生火災事故。3電熱設備防火工業用大型電熱設備,應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內,小型電熱設備應單獨設在非燃材料的室內,并采取良好通風、排風和防爆泄壓措施。電熱設備功率比較大,應防止線路過載,最好采用單獨的配線供電,并應采用耐火或耐熱電纜配線,并裝設熔斷器保護。小型電熱設備和電熱器具(如電烤箱、電飯鍋、電暖氣等)在通電使用時,人員不
11、能離開。電熱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配備適量的滅火器材,要派專人進行管理,并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執行。4化學危險品防火生產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場所,應當根據危險物品的種類、性能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火、防爆、監測、報警、降溫、避雷、防靜電、隔離操作等消防安全設施,但使用汽油、煤油、乙醇、苯等易燃的溶劑時,場所內不應有良好的通風,所用工具應為不產生火花型的,所有機械設備均應良好接地,操作人員不能穿化纖料的工作服,也不得用化纖紗擦。生產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嚴格用火管理制度,在生產和使用時必須有消防安全防護措施和用具。易燃易爆化學物品運輸
12、和裝卸過程中引發的火災因素比較多,要做好易燃易爆化學物品運輸和裝卸過程中的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就必須汲取運輸、裝卸過程中發生火災的教訓。易燃易爆化學物品裝卸作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輕裝輕卸,不準摔碰、撞擊、重壓、倒置。裝卸過程中,還應根據危險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溫度的變化對化學物品的安全儲存有著顯著的影響,環境溫度越高,不安全因素越多,火災危險性也就越大。夏季高溫時期,在作業時間上應進行控制,防止化學危險物品受高溫、曝曬。二、爆炸事故預防措施從總體來說,預防爆炸事故的技術措施有以下幾種:首先,在消除可燃物這一基本條件方面,通常采取防止可燃物(可燃氣體、蒸氣和粉
13、塵)的泄漏,即防止跑、冒、滴、漏。這是化工、煉油、制藥、化肥、農藥和其他使用可燃物質的工礦企業,甚至居民住宅所必須采取的重要技術措施。又如,某些遇水能產生可燃氣體的物質如碳化鈣遇水產生乙炔氣體,CaC2+2H20C2H2+Ca(OH)2+Q,則必須采取嚴格的防潮措施。這是電石庫為防止爆炸事故而采取一系列防潮技術措施的理論依據。凡是在生產中可能產生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的廠房,必須通風良好。其次,為消除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通常采取防止空氣進入容器設備和燃料管道系統的正壓操作、設備密閉、惰性介質保護以及測爆儀等技術措施。再次,控制著火源。例如,采用防爆電器、靜電防護,采用不產
14、生火花的銅制工具,嚴禁明火,保護性接地或接零以及防雷技術措施等。三、雷電危害預防措施雷電可以導致火災和爆炸、觸電、設備和設施毀壞、大規模停電等嚴重后果。預防雷電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雷電發生時期,留在室內,關好門窗;在野外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屑物品摘掉,千萬不要在離電源、大樹和電桿較近的地方避雨;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小“跨步電壓”;野外最好的防護場所是洞穴、溝渠、峽谷或高大樹叢下面的林間空地。(2)單位應定期由有資質的專業防雷檢測機構檢測防雷設施,評估防雷設施是否符合國家規范要求。(3)單位應設
15、立防范雷電災害責任人負責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項防雷安全工作規范,建立各項防雷設施的定期檢測制度。雷雨后要進行安全檢查,做好設施的日常維護工作。如雷雨過后,應檢查安裝在電話程控交換機、電腦等電器設備電源和信號線上的過壓保護器有無損壞,發現損壞時應及時更換。(4)建設單位在防雷設施的設計和建設時,應根據地質、土壤、氣象、環境、被保護物的特點以及雷電活動規律等因素綜合考慮,采用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設計施工方式。應采用技術和質量均符合國家標準的防雷設備、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標準防雷產品和器件。(5)新增加建設和新增加安裝設備應同時對防霄系統進行重新設汁和建設,如重新鋪設電腦網絡線、室外天線
16、的移位和加高等都應該重新設計和建設防雷設施。(6)雷災發生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上報情況,以便及時處理,避免再次遭受雷擊。四、靜電危害預防措施靜電是在宏觀范圍內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的電荷。當兩種不同性質的物體相互摩擦或接觸時,由于它們對電子的吸力各不相同,在物體間發生電子轉移,使甲物體失去一部分電子而帶正電荷,乙物體獲得一部分電子而帶負電荷,如果摩擦后分離的物體是絕緣體,則電荷無法泄漏,停留在物體表面呈相對靜止狀態。1靜電引起爆炸和火災的基本條件靜電成為引起爆炸和火災的點火源,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有能夠產生靜電的條件。(2)積聚足夠的電荷,達到火花放電電壓的條件。(3)要有能引起火花放電的放電
17、間隙。(4)產生的火花要有足夠的能量。(5)在間隙和周圍環境中有可能被引爆的可燃氣體或蒸氣或可燃粉塵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具備足夠的濃度。只有在以上五個條件同時滿足時,才能引起爆炸或火災的發生。2防靜電的基本措施(1)減少摩擦起電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合理選用生產設備和材料,盡量減少絕緣體間的摩擦、翻滾、碰撞、攪蹲工藝,或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以減少靜電的產生。(2)接地泄漏設備接地是導除靜電最重要的措施。接地可以將帶電物體上產生的靜電,通過接地裝置導人大地,消除了靜電荷的大量積聚,抑制了靜電火花的產生。因此,對能夠產生靜電的物體,如管道、容器、儲罐、設備等都要有良好的接地。(3)降低電阻率對
18、于不導電或低導電性的物質,可加入導電的填料或防靜電劑,就能大大降低電阻率。增加電性,減少靜電的積聚。(4)增加空氣濕度在條件允許時,采用提高設備內部和設備周圍空氣相對濕度的辦法,增加空氣的導電性能,消除靜電的積聚。(5)空氣電離法利用靜電消除電離空氣中的氧、氮原子,使空氣成為導體,從而有效地消除物體表面的靜電荷。第三節 煙花爆竹火災事故的撲救煙花爆竹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而且其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也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等傷亡事故。因此,撲救煙花爆竹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艱巨和危險的任務。由于煙花爆竹種類及其事故情況各有不同,因此采取的撲救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一、撲
19、救煙花爆竹火災總要求(1)先控制,后撲滅。針對煙花爆竹火災的火勢發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采取統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速戰速決的滅火戰術。(2)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3)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的人員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4)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5)正確選擇最適當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后逐步撲滅火勢。(6)對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一的
20、撤退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撤退信號應格外醒目,能使現場所有人員都能看到或聽到,并應經常預先演練)。(7)火災撲滅后,起火單位應當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協助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管理部門調查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責任,未經公安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二、撲救爆炸物品火災的基本方法爆炸物品一般都有專門的儲存倉庫。這類物品由于內部結構含有爆炸性基因,受摩擦、撞擊、震動、高溫等外界因素誘發,極易發生爆炸,遇明火則更危險。發生爆炸物品火災時,一般應采取以下基本方法:(1)迅速判斷和查明再次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緊緊抓住爆炸后和再次發生爆炸之前的有
21、利時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發生。(2)不能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爆炸時的威力。(3)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安全確有可靠保障,應立即組織力量及時疏散著火區域周圍的爆炸物品,使著火區周圍形成一個隔離帶。(4)撲救爆炸物品堆垛時,水流應采用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5)滅火人員應積極采取自我保護措施,盡量利用現場的地形、地物作為掩蔽體,或盡量采用臥姿等低姿射水;消防車輛不要停靠離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6)滅火人員發現有再次爆炸的危險時,應立即向現場指揮報告;現場指揮應迅速做出準確判斷,確有發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險時,應立即下達撤退命令。滅火人員
22、看到或聽到撤退信號后,應迅速撒至安全地帶;來不及撤退時,應就地臥倒。三、撲救易燃固體、自然物品火災的基本方法易燃固體、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撲救,相對其他種類的煙花爆竹而言是比較容易撲救的廠只要控制住燃燒范圍,逐步撲滅即可。但也有少數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的撲救方法比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黃磷等。(1)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能升華的易燃固體,受熱散發出易燃蒸氣。火災時可用霧狀水、泡沫撲救并切斷火勢蔓延途徑,但應注意,不能以為明火焰撲滅即已完成滅火工作,因為受熱以后升華的易燃蒸氣能在不知不覺中飄逸,在上層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內,易發生爆燃。
23、因此,撲救這類物品火災千萬不能被假象所迷惑,撲救過程中應不時向燃燒區域上空及周圍噴射霧狀水,并用水澆滅燃燒區域及其周圍的一切火源。(2)黃磷是自燃點很低,在空氣中能很快氧化、升溫并自燃的自燃物品。遇黃磷火災時,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途徑,控制燃燒范圍。對著火的黃磷,應用低壓水或霧狀水撲救。因為高壓直流水沖擊能引起黃磷飛濺,導致災害擴大。黃磷熔融液體流淌時應用泥土、沙袋等筑堤攔截,并用霧狀水冷卻。對磷塊和冷卻后已固化的黃磷,應用鉗子鉗人儲水容器中;來不及鉗時,可先用沙土掩蓋,但應做好標記,等火勢撲滅后,再逐步集中到儲水容器中。(3)少數易燃固體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撲救,如三硫化二磷、鋁粉、烷基鉛
24、、保險粉等,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處理。宜選用干砂和不用壓力噴射的干粉撲救。四、撲救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火災的基本方法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從滅火角度講是一個雜類,既有固體、液體,又有氣體;既不像遇濕易燃物品一概不能用水和泡沫撲救,也不像易燃固體幾乎都可以用水和泡沫撲救。有些氧化劑本身不可燃,但遇可燃物品或酸堿能著火和爆炸。有機過氧化物本身就能著火、爆炸,危險性特別大,撲救時要注意人員防護。不同的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火災,有著不同的滅火方式。遇到這種事故時,一般應采取以下幾種基本方法:(1)迅速查明著火或反應的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以及其他燃燒物的品名、數量、主要危險特性、燃燒范圍、火勢蔓延途徑、能否
25、用水或泡沫撲救。(2)能用水或泡沫撲救時,應盡一切可能切斷火勢蔓延,使著火區孤立,限制燃燒范圍,同時應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3)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撲救時,應用于粉或水泥、干砂覆蓋。用水泥、干砂覆蓋時,應先從著火區域四周尤其是下風等火勢主要蔓延方向覆蓋起,形成孤立火勢的隔離帶,然后逐步向著火點進逼。由于大多數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遇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如過氧化鈉、過氧化鉀、氯酸鉀、高錳酸鉀、過氧化二苯甲酰等,因此,專門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這類物品的單位和場所對泡沫和二氧化碳也應慎用。五、火災事故時人員的安全疏散1對疏散人員的基本要求火災時,義務消防員首先要正確通報,通知并依
26、照事故現場人員被困位置逐步疏散,同時要發出火警通報,并設法將所有的通道和照明設施打開。通道較少時,可組織人員利用窗口、打洞等方法,開辟新的疏散通道。其次,由于人們急于逃生的心理作用,起火后可能會一起涌向有明顯標志的出口,造成擁擠混亂。義務消防員要設法引導,為人們指明其他疏散通道;同時要以鎮定的語氣不斷呼喊,勸說人們消除猝然臨險后產生的恐慌心理,使人們有條不紊地安全疏散。再次,在火勢較大,影響疏散通道或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時,義務消防員要利用水槍等滅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勢發展,掩護被困人員疏散。如人員較多,聚集在出口時,要派人疏導,向外拖拉。有人跌倒時,要設法阻止人流,迅速扶起摔倒人員,防止出現傷亡
27、事故。2安全疏散及逃生方法(1)睡覺時被煙嗆醒,應迅速下床匍匐爬到門口,把門打開一道縫,看門外是否有煙火。若煙火封門,千萬別出去!應該走其他出口。通過其他房間后,將門窗關上,這樣可以起到隔煙隔火、延緩火勢蔓延的作用。(2)向外沖時,若衣服著火,應及時倒地打滾,用身體將火壓滅。如果衣服著火者只顧驚慌奔跑,別人應將其拽倒,用大衣、被子、毛毯等覆蓋其身體,使火熄滅。(3)撤離火場途中,應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穿過濃煙區的方法;如有條件,應當用濕毛巾口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離。另外,千萬不要急跑,以免加大肺的呼吸量,有可能把人嗆死。第四節 應急救援與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煙花爆竹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是
28、指煙花爆竹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及其他較大社會危害時,為了及時控制危險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清除危害后果而組織的救援活動,一、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在撤離過程中,應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2)迅速控制危險源,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檢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3)做好現場清潔,清除危害后果。(4)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二、應急救援的組織與實施1事故報警事故報警的及時與準確是及時控制事故的關鍵環節。當發生煙花爆竹事故時,現場人員必須根據各自企業
29、制定的事故預案采取積極而有效的抑制措施,盡量阻止事故的蔓延,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2出動應急救援隊伍各主管部門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應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專職隊,趕赴現場。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并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域,組織群眾撤離,疏散,消除煙花爆竹事故的各種隱患。3緊急疏散建立警戒區域,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并將相鄰的煙花爆竹轉移到安全地點,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現場急救現場急救時,應注意如下事項:(1)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一般應設在事故地點的上風向開闊處)。(2)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3)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4)應
30、至少兩人一組進行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5)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須具備防爆功能。三、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煙火藥引起的爆炸、燃燒事故必須及時地、科學地進行現場處置。首先應消除繼發性爆炸和燃燒的基本條件,緊接著對傷員進行臨時的緊急救護,搶救傷病員的生命。現場處置實際應用的基本方法是:(1)迅速將火源附近易燃物質轉移到安全處,斷開“火路”。(2)切斷電源,使用各種工具和滅火物質進行滅火。(3)迅速地將傷員從危險區搶救到安全地點,并進行臨時急救。發生事故后的現場往往圍觀的人多,影響搶救工作的正常開展,延誤搶救時間,甚至造成搶救人員不必要的傷亡。因此,事故的現場處置必須有正確的、統一的,現場指揮和維持秩序的治
31、安人員,疏散圍觀者,讓開通道,協助救護人員迅速、有效地開展工作。四、事故現場中的自救與互救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中,迅速開展自救、互救和搶救,可以減少傷亡和財產的損失。自救分臥倒自救、離開自救、滾地自救、止血自救等,這些都是減少傷亡和痛苦的重要方法。在平時的生產中,帶藥生產工序的職工應隨時注意周圍藥量的滯留情況,以及一旦發生事故的涉及范圍和沖擊波作用、反射及加強作用方向,確定自救的方式方法和行動路線,以便在事故發生后以最快的速度逃生。(1)臥倒自救當煙火藥劑發生燃燒時,首先出現的是火光或閃光。此時,在一定距離內的人應立即就地臥倒,且腳朝炸點方向,盡量選擇躲人桌凳、梯架或其他較堅固的防護屏障之后,
32、一只手放在額前,另一只手蓋住后腦,眼睛注意后方,以防磚塊異物等落下時擊傷大腦。(2)離開自救事故發生瞬間,現場秩序極為混亂,尤其是帶藥作、業場所。一般情況下,初期的小量的燃燒、爆炸可迅速轉化為大面積、大量藥物瞬間爆炸,現場人員應迅速離開現場。即使傷害較重,爆炸停止了,但再出現初期小火,傷員也應全力掙扎逃出危險區,沿難以被沖擊波強力作用摧毀的防護屏障方向行走,以防事故擴大。(3)滾地自救煙火藥由燃燒轉為爆炸,或爆炸后引起猛烈燃燒和高溫熱輻射等,都可能導致現場人員及物品著火。此時,不可驚慌亂跑,以免火借風勢燒得更旺,現場人員應迅速滾離高溫熱輻射及火焰席卷區域。衣服燃燒后,應迅速往安全和有施救人員的
33、地方滾,或用濕衣物、麻袋等迅速披蓋身上,或迅速脫下、撤掉身上燃著的衣物,或就地打滾撲滅身上的火苗。(4)止血自救事故中的爆炸造成的身體撕裂、流血,特別是動脈出血,必須迅速進行止血自救,否則數分鐘內就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不要坐等來人救援,一般應迅速采取指壓法止血,或撕下布條用嘴、手捆扎,壓住出血口上方進行止血。五、事故現場基本急救技術1燒傷救護根據燒傷的不同類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迅速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著火時,應采用各種方法盡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臥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后傷員應立即將衣服脫去
34、,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并對創面進行包扎。(2)防止休克、感染為防止傷員休克和創面發生感染,應給傷員口服止痛片(有顱腦或敢度呼吸道燒傷時,禁用嗎啡)和磺胺類藥,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給口服燒傷飲料,或飲淡捻茶水、淡扯水等。一般以多次喝少量為宜。如發生嘔吐、腹脹等,應停止口服。要禁止傷員單純喝白開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腦水腫等并發癥。(3)保護創面在火場,對于燒傷創面一般可不做特殊處理,盡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為防止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即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服和被單等,給予簡單而
35、確實的包扎。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扎,以防粘連。(4)合并傷處理有骨折者應予以固定;有出血時應緊急止血;有顱腦、胸腹部損傷者,必須給予相應處理,并及時送醫院救治。(5)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傷員經火場簡易急救后,應盡快送往臨近醫院救治。護送前及護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運時動作要輕柔,行動要平穩,以盡量減少傷員痛苦。2炸傷救護(1)迅速降低傷者損傷處組織的溫度,采用涼水沖洗,冰塊、凍肉冷敷等方法處理,以減輕腫脹現象,防止損傷加重。(2)要進行局部消毒,盡快到正規醫院救治。如傷者有分離的肢體,一定要對其妥善處理,一并送往醫院,切勿因慌亂而遺失。(3)若眼睛受傷,應將傷者眼部的污物及砂石顆粒等小心清除,可用清水沖洗創面。若傷情較重,如眼球破裂、眼內容物脫出等,此時不要強行扒開傷者的眼瞼或去除脫出眼外的組織,應以消毒紗布或毛巾覆蓋后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4)如遇面部小血管破裂引發出血不止的情況,可在就診前用于凈的紗布或毛巾用力壓住傷口,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皮膚表面形成水皰,不要將其碰破,更不要挑破。另外,水皰上不要涂龍膽紫等有顏色的藥水、藥膏,以免增加感染的危險,同時也在就診時為醫生減小了清創難度,為傷員減少清創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