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馬莊礦班組作業應急及現場處置方案掘一區目 錄第一章 頂板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第二章 瓦斯超限、爆炸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4第三章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7第四章 主要通風機儲運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0第五章 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3第六章 火災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5第七章 大面積停電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0第八章 輔助運輸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3第九章 水災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5第十章 觸電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9第一章 頂板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
2、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
3、。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 工作面的局部冒頂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的局部堵塞和人員傷亡;大型冒頂事故易造成工作面的大面積垮落,工作面出現大面積的嚴重堵塞或整體垮面并且造成人員較大傷亡。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根據現場情況,判斷頂板事故發生的地點、災情、原因、影響區域,進行現場處置。如無二次大面積頂板動力現象時,立即組織對受困人員進行施救,防止事故擴大。(3)現場救援人員必須在首先保證巷道通風、后路暢通、維護現場頂幫的
4、情況下方可施救,施救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進行頂板觀測、監護。(4)當大面積來壓等異常情況發生時或通風不良、瓦斯濃度急劇上升有瓦斯爆炸危險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到安全地點,等待礦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5)對現場受傷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救助工作,對于輕傷者應現場醫療;而對于骨折人員不要輕易挪動人員,要先采取固定措施;對出血者要先止血,等待救助人員到來。3、處理事故的注意事項(1)處理冒頂事故的主要任務是搶救遇險人員及恢復通風等。搶救遇險人員時,首先應直接與遇險人員聯絡或用呼叫、敲打、使用探聽器等方法來判定遇險人員所在的位置和人數,與他們保持聯系,并鼓勵他們配合搶救。(2)若遇險人員所在地點通風不好,必
5、須設法加強通風;若因冒頂遇險人員被堵,應利用救生艙、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系統及開掘巷道、打鉆孔等方法,向遇險人員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3)在清理冒落矸石時,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傷害遇險人員。在接近遇險人員時嚴禁用鎬刨、錘砸等方法。要首先清理遇險人員的口鼻堵塞物,暢通呼吸系統。(4)搶救出來的遇險傷員,要用毯子保溫,并迅速運送到安全地點進行救護。(5)做好災區現場保護,除救人和處理險情緊急需要外,一般不得破壞現場。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
6、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二章 瓦斯超限、瓦斯爆炸事故作業現場 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
7、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 根據瓦斯爆炸的特點和波及范圍,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可分三類:局部瓦斯爆炸、大型瓦斯爆炸和瓦斯連續爆炸。瓦斯爆炸事故有十分嚴重
8、的危害性和破壞性,可造成群死群傷,甚至造成礦毀人亡。爆炸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和高溫高壓氣體,使人員中毒、燒傷、破壞井巷設施與設備、引發礦井火災,有時可引起連續爆炸。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井下發生瓦斯爆炸事故時,一般有較大聲響和較強的沖擊波以及煤塵。一旦發生事故,立即采取措施。發現事故的人員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并詳細說明沖擊波的方向及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立即通知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盡快沿避災路線撤離。工作面發生事故時,受災人員要以事故區為中心,分別由上、下順槽撤退,轉入安全的進風巷道。(3)若災區人員無法迅速
9、撤離時,應考慮下述方法避災。避災人員要戴上自救器或用濕毛巾堵住嘴和鼻子,以隔絕火焰和防止高溫有害氣體的傷害,并臥倒,待爆炸沖擊波過去后,迅速撤到安全地點。不能撤離的人員迅速轉入避難硐室或救生艙,等待救援。在避災地點,可設法打開壓風管路,向避難人員輸送新鮮空氣。(4)掘進巷道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在一般情況下,通風設施通常被破壞,災區處于停止供風狀態,救護隊伍到達現場后,要全面偵察,查明火源、溫度和瓦斯濃度情況。如果需要開啟局扇供風時,必須請示后再確定,不能貿然行事。(5)當探明事故發生地點、范圍,可在不威脅救災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迅速組織人員修復被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防止事故擴大
10、。(6)根據事故的變化情況,由指揮部決定及時改變處理方案。(7)嚴格執行停送電措施,防止事故擴大。(8)醫院急救人員迅速進行現場急救。(9)需要礦井反風時,由總指揮下達反風命令。3、處理瓦斯爆炸事故注意事項(1)佩戴自救器呼吸時會感到稍有燙嘴,屬正常現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夾,以防中毒。(2)救援人員進入災區探險或救援時必須佩戴呼吸器,必須偵查災區有無火源,避免引發再次爆炸。(3)救援人員進入災區探險或救人時要時刻檢查氧氣消耗量,保證有足夠的氧氣返回。(4)搶險救援期間不得停止井下壓風、供水。(5)掘進工作面發生爆炸,正在運轉的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停止,對已停止的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啟動。(6)做好
11、災區現場保護工作,除救人和處理險情等緊急情況需要外,不得破壞現場。如確需移動,要做好記錄。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三章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
12、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
13、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 煤與瓦斯突出是在瓦斯壓力和地應力的共同作用下,煤與瓦斯瞬間向采掘空間大量涌出和噴出,嚴重時可破壞井下巷道支護、通風設施。突出的瓦斯可能順風流沿回風流動,大型突出時可逆轉風流向進風井方向流動,使井下大范圍內充滿高濃度瓦斯,可造成人員缺氧窒息,還可能引起瓦斯燃燒或爆炸,造成傷亡。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掘進工作面發現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時,必須向外迅速撤至反向風門之外,關閉反向風門,然
14、后繼續外撤。如果自救器發生故障或配用自救器不能安全到達新鮮風流時,應迅速到避難硐室、救生艙或利用壓風自救系統進行自救,等待救護隊救援。(3)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打開自救器外殼佩戴好,迅速外撤。礦工在撤退中,如果退路被堵,迅速進入避難硐室或救生艙。3.處理突出事故時的注意事項(1)采掘工作面發生突出后,沒有被突出煤掩埋的人員要迅速佩戴自救器向進風巷道撤退,或在壓風自救裝置處打開壓風自救裝置等待救援。(2)人員撤出巷道時要隨手關閉反向風門,防止瓦斯進入進風巷道。(3)遇險人員在撤退途中,若退路被突出煤矸堵塞,不能到達避難硐室、救生艙或進風巷道時,可尋找壓風自救裝置暫避,并設法與外界取得聯
15、系。(4)在采掘工作面現場,發現有突出預兆時,不要猶豫不決,必須立即撤出,防止延期突出。(5)掘進工作面發生突出事故后,救護隊應進風側進入事故地點。(6)在災區必須設專人定時定點用0100%的甲烷檢測儀檢查瓦斯濃度,并及時向指揮部報告。(7)當發現突出點有異常情況,可能發生二次突出時,要立即撤出人員,有可能時,要在突出堆積物外面打密集支柱和防護板。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
16、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四章 主要通風機停運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
17、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主要通風機停運,井下采掘工作面可能因停風而造成瓦斯積聚、瓦斯超限,甚至可能引發瓦斯爆炸等惡性事故。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主要
18、通風機停運事故初期,現場班組長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現場,首先撤到進風巷道內,等待命令。(3)及時向礦調度室、所在單位報告。(4)積極展開互救,及時處理受傷和窒息人員。(5)礦調度室接到事故警報告后,應根據事故的地點、性質、規模等,立即通知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盡快沿避災路線撤離。并啟動應急預案。3、處理主要通風機停運事故的注意事項(1)屬于機械設備故障時,以礦機電隊維護人員為主,組成搶修突擊隊進行搶修;需要搶險隊伍支援的,由礦調度室向焦煤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請求增援。(2)供電事故處理:凡屬供電線路及上級供電系統發生事故的,由供電處負責搶修與恢復;凡屬機房配電或啟動設備發生事故,以礦機電隊
19、維修、管理人員為主進行搶修,必要時供電處的相關人員予以支援、配合。(3)出現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時,第一時間向調度室匯報,同時班組長組織人員立即停止施工,趕緊撤人。(4)匯報時要沉著冷靜,內容要準確完整、詳細客觀:地點、類型、影響區域、破壞程度、現場風流變化、作業人員數目、傷亡人員情況。(5)現場班組長、重要崗位人員要承擔本班組人員撤離,自救互救和避災的現場組織指揮責任。(6)如果礦井井下所有回路發生停電,各水平泵房的值班司機應密切監視水倉水位并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匯報。礦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井下有害氣體的涌出情況與泵房水位情況,實時下達泵房值班人員的撤退命令。(7)礦井發生停風,啟動預案
20、后,礦事故應急指揮部要立即組織實施礦井自然通風,以便為井下人員贏得必要的撤離時間。 4、救護與其它(1)屬于供電系統中斷造成礦井停風事故的,礦井保衛、消防部門要做好各項滅火救援應急準備工作,及時撲滅大面積停電期間發生的各類火災。(2)主要通風機停運,還要及時啟動相應停電預案,瓦斯超限預案等,有效防止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3)礦醫院的醫務人員要立即組成現場救護隊,對受傷或遇險人員進行救護。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
21、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五章 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
22、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容易造成瓦斯積聚、超限,引起瓦斯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
23、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后,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人員撤到反向風門以外的新鮮風流中。(3)在反向風門外設置警戒,嚴禁人員入內。(4)當班機電維護工要立即查明停電原因,并立即匯報礦調度室。(5)當出現較大面積停電時,機運科、機電隊必須立即啟動供電應急處置方案。(6)巷道內瓦斯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專項瓦斯排放措施,并按規定排放瓦斯。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
24、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六章 井下火災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
25、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演馬莊礦開采煤層為三類不易自燃煤層,礦井火災威脅主要為外因火災。此類火災人為因素較多,一旦疏忽管理,隨時都會發生。外因火災易于發現,但發展速度快、危害嚴重。進風井筒、井底車場一旦發生
26、火災,對礦井安全威脅較大。(1)產生高溫和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燒毀支架、設備,造成財產損失。(3)產生火風壓,破壞通風系統,使井下風流紊亂,擴大事故。(4)引起瓦斯爆炸。(5)使礦井局部或全部停產。(6)撲滅井下火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7)礦井外因火災事故發生時,將威脅其下風側的所有工作地點,火災擴大甚至威脅全礦井。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火災初期,現場班組長要根據火災性質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正確佩戴自救器,帶領現場人員利用適當工具在現場進行直接滅火,力爭將火災消滅在初始階段。(3)立即向礦
27、調度室、區隊報告。(4)當現場不能在第一時間撲滅火災時,現場班組長要立即組織所有現場人員按最近避災路線撤到新鮮風流巷道。(5)在出口被封堵無法撤退時,應在現場班組長帶領下進行避災,進入采區避難硐室或救生艙,等待救援。 (6)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援人員的注意。(7)積極展開互救,及時處理受傷和窒息人員。(8)礦調度室接到井下火警報告后,應根據事故的地點、性質、規模等,立即通知災區人員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盡快沿避火災路線撤離。3、注意事項(1)要盡可能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范圍和事故區域的巷道、通風系統、風流情況及火災延期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
28、與自己所處巷道位置之間的關系,并根據礦井災難預防及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2)當井下火災規模較大,無法直接滅火或直接滅火無效時,必須采取封閉火區的滅火措施,封閉時應采取在火源的“進回風側同時封閉”的順序。封閉火區時應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火災事故。(3)撤退行動既要迅速果斷,又要整體有序,不得慌亂。撤退中應靠巷道有連通出口的一側行進,避免錯過脫離危險區的機會,同時還要隨時注意觀察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謹防火風壓可能造成的風流逆轉。人員之間要互相照應,互相幫助。(4)如果巷道已經充滿煙霧,也不能驚慌和亂跑,要迅速地辨認出發生火災的區域和風流方向,
29、俯身摸著鐵道或鐵管有序外撤。(5)如果逆風或順風撤退都無法躲避著火巷道或火災煙氣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采區避難硐室或救生艙,進行避災自救。(6)井下發生火災時,首先采用直接滅火法。只有在火區范圍很大且難以接近或者缺乏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及直接滅火對人員有危險時,才采用隔絕滅火法。采用隔絕滅火法,要先隔絕火區,待火源已基本熄滅時,采取控制火區的措施,由專業救護隊打開防火墻直接滅火。(7)進風井口、井筒、井底車場、主要進風巷道和硐室發生火災時,為搶救井下人員,在進風側人員全部撤離及妥善采取阻止火災蔓延的措施后,組織全礦井反風。也可采取風流短路措施,但必須事先將短路后受影響區域內的人員全部撤出。
30、若對多臺主扇聯合運行的礦井反風時,要做到非事故區域的主扇先反風,事故區域的主扇后反風。(8)回風井筒發生火災時,風流方向不應改變。為了防止火勢增大,在以不引起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危險為原則的前提下,可酌情減少礦井風量。(9)在采區水平巷道中滅火時,一般保持正常通風,根據爆炸性混合氣體濃度決定增大或減少火區供風量。(10)工作面發生瓦斯燃燒時,應用干粉滅火器、砂子、巖粉等,將滅火人員分布開,對整個燃燒線進行滅火。(11)當發火巷道中充滿大量瓦斯,在不需要救人的情況下,不得派救災人員進入火區地點冒險滅火或探險;充滿大量瓦斯的掘進巷道,雖已通風,但瓦斯濃度仍然迅速增加時,也不得入內滅火和在掘進巷道中
31、建造防火墻封閉火區,而要在遠離火區的安全地點建筑防火墻,封閉火區。(12)平巷掘進巷道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不超過2%時,在通風的情況下用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等直接滅火。火滅后,必須仔細清查陰燃火點和隱蔽火源,防止復燃引起火災。(13)火災發生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在通風情況下,瓦斯不超過2%時,可直接進行滅火。如發生在巷道中部,不得直接滅火,應遠距離封閉火區。(14)火災發生在平巷煤巷掘進工作面的中段時,滅火中,必須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嚴禁用風筒把瓦斯排出經過火點,如情況不清時,應遠距離封閉。(15)若火災發生在上山掘進巷道的中部時,不得直接滅火,要在安全地點進行封閉。(16)火災不管發生在
32、上山掘進煤巷的什么地點,如局部通風機已經停止運轉,在無需救人時,嚴禁人員進入滅火或偵察,并立即撤出附近的人員,遠距離進行封閉。(17)在整個處理火災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和煤塵,嚴密監測爆炸氣體的變化,定時采集分析氣樣,觀察災區氣體和風流變化。當瓦斯濃度達到2%以上,并繼續增大,有爆炸危險時,必須把全部救災人員立即撤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險。(18)滅火工作必須從火源進風側進行。用水滅火時,水源要充足,避免滅火時產生大量水蒸氣,引起水煤氣爆炸。水流應先向火源外圍噴射,隨著燃燒物溫度的降低而逐步逼向火源中心,同時,必須有充足的風量和暢通的回風道,以防止水煤氣積聚發生爆炸。(1
33、9)進風上山或下山巷道發火時,因為著火點就相當于一個抽風機,形成向上的火風壓。因此,在撲滅上下山巷道火災時,必須采取防止火風壓造成風流紊亂和逆轉的措施,以保證救災人員安全。(20)在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時,應在維持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的情況下積極滅火,禁止隨意停止風機運轉,以防瓦斯超限造成爆炸事故。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
34、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七章 大面積停電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
35、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主扇風機停止運行;提升系統停止運行;各局部扇風機停止運行;井下各主要泵房及局部排水泵停止運行;除有應急照明的區域外,全部沒有照明。井下空氣質量變差,可能造成人員呼吸困難;井下人員升井和搶險人員下井無機械提升,要走行人安全通道。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
36、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事故發生后,井下變電所工作人員立即通知本單位、礦調度室、機運科、礦變電站人員等。(3)調度室接到匯報后,應立即通知機電副礦長,機電副礦長要到地面變電站親自指揮,及時恢復礦井供電;若無法恢復送電,要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按規定通知有關人員并按指定的程序開展救援工作。(4)如果是因為上一級供電系統故障造成的停電,要立即和焦煤集團公司及供電處(國網為地方供電局)溝通。(5)如果是本礦范圍內造成的事故,由事故點所在采區變電所值班員負責將故障系統6KV電源停電,防止事故繼續擴大,停電范圍應選擇適當,如工作面供電系統發生事故,只需將負
37、責該工作面供電的6KV分路開關停電即可,在事故未徹底處理之前,嚴禁再次送電。(6)對電氣開關短路引起的事故,要通過萬用表、搖表等儀表測試進行故障判斷,對電纜短路引起的事故,應通過搖表測試進行相關故障判斷。檢測人員在做檢測工作前,應佩戴絕緣手套,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同時要佩戴便攜式瓦斯監測儀,檢測工作地點周圍20米范圍內瓦斯的濃度,若瓦斯的濃度超過0.8%,不許開工。(7)根據事故性質,由搶修人員做出準確定性判斷,及時制定搶修措施,并經應急救援指揮長同意后方可實施。所需增加搶修人員,運輸材料、配件等均由應急組織機構成員負責完成。3、若工作地點發生停電,造成雙風機停運時,當班機電維護工應迅速打
38、開風機自流風,立即撤出工作地點所有人員,并迅速撤到進風巷道內。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八章 輔助運輸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
39、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
40、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按事故發生性質的嚴重程度分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指:發生掉道、追尾、跑車、撞車時,使車輛、設備輕微受損的事故。重大事故指:發生掉道、追尾、跑車、撞車時,使車輛、設備嚴重損壞、人員傷亡或造成井巷支護破壞、頂板冒落的事故。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現場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3)車輛脫軌復位時,必須有專人負責指揮、協調、監護整個復位過程。(4)將脫軌車輛掩住,先抬一頭上軌,后抬另一頭復
41、位。(5)用鋼軌、撬杠使車輛復位時,應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手握鋼軌、撬杠時,不能夠握滿把,防止壓、擠手。(6)無論何種情況,復位時,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嚴禁探入兩車之間作業。(7)抬道期間嚴禁與抬道工作無關的人員在附近逗留或作業。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
42、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九章 水災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
43、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礦井水害會造成礦井局部和礦井全部淹沒,威脅采掘工作面或礦井安全,影響生產和人員健康。發生礦井水害的兩個基本條件是存在水源和通道。根據煤礦水災事故的特點結合我礦具體情況,水害分為以下幾類:(1)地表水水害:地表水通過采后冒落帶、巖溶塌陷坑、斷層帶及封閉不良鉆孔導入井下;或因工作面超限回采,破壞沖積層下防隔水煤柱,導致沖積層水和
44、地表水潰入工作面。(2)老空水水害:由于預測預報不準或探放老空水不徹底,當采掘巷道接近或遇到老窯積水區時,引發大量老窯水短時間內涌出,由于來勢兇猛,常造成惡性事故。(3)裂隙水水害:水源為砂巖、礫巖等裂隙含水層的水。當煤層頂部有厚層砂巖和礫巖,裂隙發育,若與上覆第四系沖積層或下覆太灰和奧陶系含水層有水力聯系時,極可能導致較大突水事故。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現場班組長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按避水路線安全撤離。(3)撤離前,應設法將撤退的行動路線和目的地報告調度室,到達目的地后通知調度室。(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必須迅速撤往上
45、水平,避免進入突水點附近及獨頭巷道。(5)撤退中,如因冒頂或巷道積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尋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6)在唯一的出口被堵無法撤退時,應在現場管理人員或有經驗人員的帶領下進行避災,以等待營救,嚴禁盲目潛水等冒險行為。(7)積極開展現場自救互救、安全防護: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況下,現場人員應避開出水口和泄水流,按避災路線撤至安全地點。如情況緊急來不及轉移躲避時,可抓住棚梁、棚腿和其他固定物體,防止被涌水打倒和沖走。突水后,嚴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冒險進入災區。否則,不僅達不到搶險救援的目的,反而會造成自身傷亡,擴大事故。來不及撤退人員迅速進入附近較高的硐室避難。必要時,可設置擋墻或防護板,
46、阻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氣體的侵入。進入避難室時,應在硐室外留設文字、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以便于救援人員及時發現,前往營救。重大水害的避難時間一般較長。應節約使用礦燈,合理安排隨身攜帶的食物,保持安靜,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體力消耗和氧氣消耗,采用各種方法與外部聯系。長時間避難時,避難人員要輪流擔任崗哨,注意觀察外部情況,定期測量氣體濃度。其余人中員均靜臥保持精力。避難人員較多時,硐室內可留一盞礦燈照明,其余礦燈應關閉備用。在硐室內,可有規律地間斷地敲擊金屬物、頂幫巖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指示避難人員的所在的位置。在任何情況下,所有避難人員要堅定信心,互相鼓勵,保持鎮定下來
47、的情緒。被困堵期間斷絕食物后,即使在饑渴難忍的情況下,也應努力克制自己,決不嚼食雜物充饑,盡量少飲或不飲不潔凈的井下水。需要飲用井水時,應選擇適宜的水源,并用衣服過濾,以免造成身體損傷。3、現場搶救注意事項1.應在安全的條件下,迅速觀察和判斷突水地點、突水種類及涌水程度。加強對氣體的檢測,在未確定所在地點的空氣成分能否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時,禁止人員隨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夾。2.突水初期,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現有的人力和物力,迅速組織搶救工作。3.若涌水兇猛、頂幫松散,決不可強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積突水,造成人員傷亡,擴大災情。4.對于受傷的礦工,應迅速搶救搬運到安全地點,
48、立即進行急救處理。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第十章 觸電事故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一、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1、班組應急組織 應急小組組長:班(組)長成 員:當班上崗人員 職責: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承擔自救、互救和避
49、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后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2、班組人員應急職責組長: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并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關鍵崗位業務骨干: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發現避災過程
50、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二、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危險性分析當流經人體電流大于10mA時,人體將會產生危險的病理生理效應,并隨著電流的增大、時間的增長將會產生心室纖維性顫動,以至人體窒息(“假死”狀態),在瞬間或在三分鐘內就奪去人的生命。 當人體觸電時,人體與帶電體接觸不良部分發生的電弧灼傷、電烙印,隨著由于被電流熔化和蒸發的金屬微粒等侵入人體皮膚引起的皮膚金屬化。這些傷害會給人體留下傷痕,嚴重時也可能致人于死命。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1)現場班組長有第一時間處置權,當班上崗人員有第一時間緊急避險逃生權。(2)低壓觸電事故時,立即拉掉開關、拔出插銷,切斷電源;高壓觸電事故時,立即通知有關部
51、門停電。(3)如電源開關距離太遠,用有絕緣把的鉗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斷開電源線。(4)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對癥救護。(5)觸電者傷勢不重,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院。(6)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周圍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時,要速請醫生救治或送往醫院。(7)觸電者呼吸困難、稀少,或發生痙攣,應準備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進一步的搶救。(8)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及心臟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3、注
52、意事項(1)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的構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救護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2)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擴大事故。三、避災路線:現我區隊工作地點為二五煤柱(上)運輸巷,二五煤柱(上)切眼。當發生頂板事故時及時向區隊值班室或調度室匯報。區隊值班電話:6055 調度室電話:9二五煤柱(上)運輸巷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運輸巷車場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 二五煤柱(上)切眼避災路線為:工作人員從二五煤柱(上)切眼掘進工作面二五煤柱(上)車場二五軌道下山東大巷東四進風井或副井升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