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苑煤業大型固定設備事故應急措施 華苑煤業大型固定設備事故應急措施總 工 程 師:生 產 副 經 理:機 電 副 經 理:安 全 副 經 理:機電副總工程師:安全副總工程師:生 產 技 術 部:調 度 室:安 全 監 察 處:通 風 區:機 電 管 理 部:機 電 隊:運 輸 隊:機 修 廠:編 制:日 期: 華苑煤業大型固定設備事故應急措施一、概況我公司現擁有大型固定設備主斜井固定式膠帶輸送機1臺,副斜井雙滾筒纏繞式提升機1臺,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裝置1臺,空壓空氣壓縮機4臺;主通風機2臺;主排水泵3臺。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2.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成 員總經理黨委書記黨
2、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生產經理安全經理總工程師機電經理生活經理工會主席各專職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生產管理部部長安全監察處副處長機電管理部部長地質測量部部長通風區區長信息管理部部長后勤管理部部長供應部部長財務部部長綜合管理部部長人力資源部部長保衛部部長黨群工作部部長工會副主席基建管理部部長企管部部長環保部部長運銷部部長綜采一隊隊長綜采二隊隊長機電隊隊長運輸隊隊長通風隊隊長瓦斯隊隊長監控隊隊長探水隊隊長水電隊隊長機修廠廠長輔助救護隊隊長晉中救護大隊隊長搶險救災小組技術決策小組通信保障小組警戒保衛小組醫療救護小組物資供應小組后勤保障小組交通運輸小組信息報道小組事故調查小組安全接待小組2.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2.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1、在集團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具體負責統一指揮、協調、管理各類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總 指 揮: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指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生產經理、安全經理、總工程師、機電經理、生活經理、工會主席成 員:各專職副總工程師、調度室、生產管理部、安全監察處、機電管理部、地質測量部、通風區、信息管理部、后勤管理部、供應部、財務部、綜合管理部、人力資源部、保衛部、黨群工作部、工會、企管部、環保部、運營部、綜采一隊、綜采二隊、機電隊、運輸隊、通風隊、準備隊、水電隊、機修廠等主要負責人。2、常設機構常設辦公室:設在公司調度室辦公
4、室主任:公司調度室主任3、指揮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職責 發布應急搶險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 組織指揮應急搶險及救護隊實施應急救援行動; 向上級匯報,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向公眾發布搶險救援的進展情況; 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及家屬的安撫工作; 實施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公布于眾; 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對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修訂、補充、完善。4、救援指揮部成員主要職責 總指揮:全面負責礦井各類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組織、協調、實施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在總指揮的統一領導下,負責分管工作范圍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成員:根據指揮中
5、心領導指示和有關規定,組織協調本系統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應急搶險救援并參與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發生大型固定設備事故時,按照專項措施的指揮機構設置,及時有效地處理事故。發生大型固定設備事故后,應急救援指揮部需分析判斷事故性質及程度,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召集指揮部成員到達指揮現場;協調各職能部室、隊組救援工作的開展;批準現場搶險救援方案,組織指揮現場救援;負責事故上報;負責組織本企業事故應急演練。三、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目前運行的大型設備主要有:副斜井提升機、主斜井膠帶機、行人斜井架空乘人裝置、壓風機、主通風機、主排水泵等。大型固定設備可能造成的事故主要有:機械傷害事故、電氣及其控
6、制系統傷害事故、非人為自然災害事故等。3.1、提升機事故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主要發生在電機與減速機對輪處等轉動和運動部位。其原因是提升機檢修人員,不注意自我防護或不按規定操作,其肢體、所穿衣物、攜帶的物品與提升機轉動或運動部件直接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卷人等形式的傷害。機械傷害事故可能造成人體的傷害。 2、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主要發生在供電線路、電控柜、按鈕、電機等部位。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規定操作電氣設備;檢修電氣設備不停電;誤操作引起短路;人體過于靠近帶電體;電纜絕緣老化,造成電弧燒傷、電流灼傷、電烙印、電光眼等。 3、鋼絲繩跳起事故 鋼絲繩跳起事故主要發生在
7、上下物料處、巷道變坡點處,提升機運行時在上下物料處、巷道變坡點處易造成鋼絲繩繃緊、跳起現象。致使鋼絲繩附近人員被跳起鋼絲繩掛傷。 掉繩事故發生的原因有提升機司機未按信號操作提前、信號工打信號不準確、把鉤工在完成工作后未撤離至安全位置、過往行人不注意觀察行走、人員越繩等造成。 4、斷繩事故 斷繩事故的原因:鋼絲繩接頭固定不牢固;鋼絲繩不按規定進行檢查或維護保養不到位,斷絲、斷股較多;由于提升機過載、上下配重不合理;提升機操作人員、信號工未按規程操作,出現磴繩現象,致使鋼絲繩局部受力過大,導致斷繩事故。 斷繩事故在提升機鋼絲繩全線均可發生,可造成跑車事故,且鋼絲繩可沿斜巷快速下滑而甩傷人員。 5、
8、齒輪故障 齒輪故障主要原因是由于減速器產品質量或頻繁起動。機械力沖擊對齒輪加大消耗造成;事故會引起停機、跑車等綜合事故。6、斷軸事故斷軸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提升機長時間運行過程中主要軸承磨損或損傷造成;事故會造成停機、跑車等綜合事故。3.2、大傾角膠帶機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主要發生在電機與減速機對輪處、滾筒等轉動和運動部位。其原因是膠帶機檢修人員,不注意自我防護或不按規定操作,其肢體、所穿衣物、攜帶的物品與膠帶機轉動或運動部件直接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卷人等形式的傷害。機械傷害事故可能造成人體的傷害。 2、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主要發生在供電線路、電控柜、按鈕、電機等部位
9、。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規定操作電氣設備;檢修電氣設備不停電;誤操作引起短路;人體過于靠近帶電體;電纜絕緣老化,造成電弧燒傷、電流灼傷、電烙印、電光眼等。 3、火災帶式輸送機道、電氣設備集中區等。火災可能發生的環節和造成的危害程度:(1) 輸送帶負荷過大、皮帶打滑摩擦、燒焊作業防護不當等原因有可能引起火災,輕者毀壞設備,重者造成人員窒息傷亡。(2)電氣設備失爆、電纜不阻燃、老化、短路或電火花等可引起電氣火災,可能造成電氣設備毀壞或人員傷亡。 4、煤塵膠帶機轉載點等作業場所會產生大量的煤塵,如無降塵裝置或沒起作用等容易形成煤塵積聚或空氣中煤塵含量超標,遇有明火,可能引起煤塵爆炸事故,造成設備設
10、施毀壞和人員傷亡。人體長期吸入粉塵后,也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5、膠帶機膠帶撕裂事故 膠帶機膠帶磨損、損壞可能會造成膠帶撕裂事故,膠帶撕裂造成原煤、膠帶延斜巷飛落造成機械事故、人員損傷等。3.3、架空乘人裝置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主要發生在托繩輪、電機與減速機對輪處、機頭與機尾驅動輪等轉動和運動部位。其原因是架空乘人裝置乘坐人員或檢修人員,不注意自我防護或不按規定操作、乘坐,其肢體、所穿衣物、攜帶的物品與架空乘人裝置轉動或運動部件直接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卷人等形式的傷害。機械傷害事故可能造成人體的傷害。 2、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主要發生在供電線路、電控開關、按鈕、電機等
11、部位。造成觸電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規定操作電氣設備;檢修電氣設備不停電;誤操作引起短路;人體過于靠近帶電體;電纜絕緣老化,造成電弧燒傷、電流灼傷、電烙印、電光眼等。雖然架空乘人裝置不涉及,但屬于導電體,防止間接傷害。 3、掉繩事故 掉繩事故主要發生在架空乘人裝置的機頭與機尾驅動輪、巷道變坡點的托繩輪處,易造成吊座拖地運行、鋼絲繩夾在拖繩輪與支架間或鋼絲繩打在托梁上,致使吊座聚集、掉座,影響架空乘人裝置的正常運轉和造成乘坐人員的摔傷等。掉繩事故發生的原因有鋼絲繩張緊力下降、托繩輪安裝偏離鋼絲繩中心、壓繩輪安裝不到位、吊座受外力作用翻翹。 4、掉座事故 掉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座抱索器松動、損壞或抱索器
12、與吊座之間的連接螺拴脫落,掉座事故易造成乘坐人員摔傷,空乘人裝置全線均可能發生掉座事故。 5、抱索器松動 抱索器松動的主要原因是鋼絲繩由于受力直徑變細或抱索器卡爪頂松動.抱索器松動容易造成吊座沿鋼絲繩方向向下滑動,致使多個吊座擠在一起或掉座,在傾角較大的巷道內,吊座下滑速度較快,會造成人員驚慌,在下跳過程中可能會摔傷。6、吊座翻翹吊座翻翹的原因:乘坐人員在上下車或乘車途中動作不規范,致使吊座前后或左右擺幅過大,吊座立桿與托繩輪碰撞,將吊座翹起;乘坐人員違反規定攜帶超長、超寬、超重物件,物件在巷道狹窄處觸碰巷幫或底板,將乘坐人員和吊座頂起,引起翻翹;吊座通過安裝不合格托輪時;易造成吊座上翹。吊座
13、翻翹事故是架空乘人裝置較為常見的事故,也是最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的事故。吊座翻翹事故還可引起掉繩、造成吊座和托繩輪等設施的損壞,嚴重時可能引起斷繩事故。 7、斷繩事故 斷繩事故的原因:鋼絲繩接頭搭接長度不夠或接頭工藝不合格;鋼絲繩不按規定進行檢查或維護保養不到位,斷絲、斷股較多;由于掉座、掉繩、吊座翻翹事故引起的吊座聚集,致使鋼絲繩局部受力過大,導致斷繩事故。斷繩事故在架空乘人裝置全線均可發生,可造成乘坐人員的摔傷,且鋼絲繩可沿斜巷快速下滑而甩傷人員。 8、過速飛車 過速飛車事故發生其主要原因是架空乘人裝置下行側乘坐人員人數遠遠大于上行側人數,在停車時制動閘不能有效制動,在重力作用下鋼絲繩會產生下
14、滑,并且速度會逐漸加快。過速飛車會造成人員驚慌,在下跳過程中易造成摔傷事故。 9、過乘事故 過乘事故主要發生在機頭,機尾的驅動輪處,其原因是乘坐人員不按規定在下車位置下車。由于離心力的作用,吊座在機頭、機尾處向外擺動幅度較大,可造成乘坐人員摔下,嚴重時可能造成驅動輪處的掉繩事故。10、齒輪故障齒輪故障主要原因是由于減速器產品質量或頻繁起動。機械力沖擊對齒輪加大消耗造成;事故會引起飛車、掉繩、掉座等綜合事故。 3.4、主通風機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故障 主通風機軸承、電機、葉片等出現磨損、損壞等機械故障,會造成主通風機停機、停風事故。 2、供電故障 主通風機供電電源、配電柜、控制回路、
15、電纜老化、絕緣下降、雷擊等現象,會造成主通風機停機、停風事故。 3、檢測故障在發生電壓過高、過低、電流超限、軸承溫度過高等現象時,在線檢測裝置發生故障,未能進行檢測或誤檢測。會造成未能及時發現故障或誤報警,致使主通風機停機、停風事故。3.5、空壓機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故障 空壓機軸承、電機、附屬設施儲氣罐、安全附件等出現磨損、損壞等機械故障,會造成空壓機停機事故。 2、供電故障 空壓機供電電源、配電柜、控制回路、電纜老化、絕緣下降等現象,會造成空壓機停機事故。 3、安全附件故障 空壓機油氣桶、儲氣罐中的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等出現故障時,會造成空壓機故障停機,人員在附近時可能會被噴
16、出的氣流沖傷。3.5、主排水泵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機械故障 主排水泵軸承、電機、閥組等出現磨損、損壞等機械故障,會造成主排水泵停機事故。 2、供電故障 主排水泵供電電源、配電柜、控制回路、電纜老化、絕緣下降等現象,會造成主排水泵停機事故。四、事故預防 為了預防大型固定設備的上述各類事故的發生,在各大型固定設備日常運行中,應注意以下事項:4.1、提升機事故的預防 1、強化司機素質教育,一要膽大心細,遇事不慌,二要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當遇到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 2、備品、配件必須按規定進行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認真核查,質量合格、登記造冊、專人管理。 3、要保證通訊暢通,機房備有應急燈。
17、 4、事故搶修人員要保證能在事故發生后15分鐘內趕到現場。 5、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 6、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無損探傷、性能測定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 7、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 8、每班必須配備至少兩名培訓合格的專職提升機司機,必須堅持主司機操作、副司機監護的制度。 9、提升機的各種保護、信號裝置、閉鎖裝置齊全、靈敏、可靠,每天由專人試驗,并做好記錄。 10、提升裝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連接裝置、天輪和
18、鋼絲繩。以及提升提升機各部分,包括滾筒、制動裝置、防過卷裝置、調繩裝置、傳動裝置、電動機和控制設備以及各種保護和閉鎖裝置等。每天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查1次,每月還必須組織有關人員檢查1次。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都應留有記錄。提升機必須定期進行性能測定。 11、制定提升“四超件”專項技術措施,針對所提物件的性質明確規定,在不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應制定專門的安全措施,方可進行提升。12、 提升鋼絲繩由專人每天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應備用有新繩,“三證”齊全,妥善保管。4.2、大傾角事故的預防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單位管理者及員工的責任感和自覺性,普及和提
19、高員工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徹底消滅人的不安全行為。 2、備品、配件必須按規定進行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認真核查,質量合格、登記造冊、專人管理。 3、要保證通訊暢通,機房備有應急燈。 4、事故搶修人員要保證能在事故發生后15分鐘內趕到現場。 5、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6、 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無損探傷、性能測定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7、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8、膠帶機的各種保護、信號裝置、閉鎖裝置齊
20、全、靈敏、可靠,每天由專人試驗,并做好記錄。9、帶式輸送機的機頭、機尾等轉動部位設置安全防護罩或欄桿,在機下過人的地方設置安全保護板,傾斜帶式輸送機必須設置防偏、止逆和過載、防滑停機保護裝置。10、所有設備的轉動或傳動部件均須設置防護罩。11、供電系統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固定設備、操作箱外殼必須直接重復接地,電氣設備可能觸及人的裸露帶電部分,均必須設保護罩或欄桿及警示標志。電氣設備按規定時間檢查測定,確保消除觸電隱患。12、煤塵比較集中的地點必須定期清理地面和設備,防止煤塵積聚,所用電器設備、設施必須防爆或采取防爆措施。13、膠帶機必須安設降塵裝置,并確保正常使用。4.3、架空乘人裝置事故的
21、預防1、強化司機素質教育,一要膽大心細,遇事不慌,二要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當遇到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 2、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 3、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無損探傷、性能測定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4、聽從開車預警鈴聲后,乘車裝置即將啟動運行,乘坐人員作好乘坐準備。 5、上車時先將雙手握緊吊椅桿,然后跨上吊椅座上坐穩,雙腳收回放于腳踏上,嚴禁將腳觸及地面。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神注意前方,不得打瞌睡、不得用手抓摸牽引鋼絲繩和托繩以防傷手。下車時待雙腳落地后,迅速避讓到行人側,以
22、免影響后面的人下車。6、乘車人員必須到指定的有明顯標志的區域內上下車,嚴禁越位乘車。7、乘車過程中,不得擺動吊椅,上下乘車人員途中相遇時,不得相互寒暄、握手等,以免發生危險,到了下車點必須下車,禁止越位乘車,以免發生危險。8、乘車過程中,要注意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平穩,若途中發現緊急情況需要停車時,則及時拉動沿線裝置的鋼絲繩拉線急停開關,使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同時下車,使用就近語音信號裝置聯系架空乘人裝置操作人員,然后到就近的避難硐室等待。待故障排除,試運轉正常后方可乘坐。9、在架空乘人裝置正常運行時禁止觸動各類保護開關,否則會造成人為的保護停機,影響架空乘人裝置的正常運行。10
23、、乘車人員隨身攜帶物品不得超長、超重,所帶物品不得拖地運行或橫行,能用挎包攜帶的東西,必須使用挎包,且嚴禁隨身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乘車。11、不允許乘坐吊椅越位乘車,并繞驅動輪和迂回輪,應在規定的上下車地點上下車,否則將導致乘人下墜,落地致傷。12、乘人在乘坐時不允許故意擺晃吊椅,上下乘人互相嬉鬧,握手、玩打,否則會造成鋼絲繩掉下,托繩輪或抱索器卡住托繩輪而發生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立即拉動緊急停車拉線停車,待停車后檢查處理。13、當更換鋼絲繩或松掉重錘重新配重后,重新啟動系統運行時,應按照規定,將鋼絲繩各空載運行,使鋼絲繩內部扭力重新平衡,并對每個托繩輪和壓繩輪的中心與繩索中心
24、偏差調整在規定值內。否則將會掉繩而傷及乘人安全。14、驅動輪、迂回輪和托繩輪的輪襯磨損到原厚度的1/3 須及時更換,否則將會損壞抱索器,甚至掉繩,驅動輪襯塊的過度磨損會引起飛車事故。15、操作人員需離開崗位查找故障時,必須按下控制臺上的 “急停、禁啟”按鈕,并掛上“故障檢修,禁止啟動”的警示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當對系統進行全面檢修時必須斷開總電源開關,掛上“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16、架空乘人裝置在運行中,如果沒有下行人員、全部為上行人員(或沒有上行人員、全部為下行人員)時應間隔乘人,避免全線滿乘。4.4、主通風機事故的預防 1、強化司機素質教育,一要膽大心細,遇事
25、不慌,二要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當遇到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 2、備品、配件必須按規定進行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認真核查,質量合格、登記造冊、專人管理。 3、要保證通訊暢通,機房備有應急燈,風井應配備交通工具。 4、事故搶修人員要保證能在事故發生后15分鐘內趕到現場。 5、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 6、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無損探傷、性能測定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 7、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8、每班必須配備至少兩名培
26、訓合格的專職司機。 9、主通風機的各種保護、在線檢測裝置齊全、靈敏、可靠,每天由專人檢查。10、一旦發生事故,應將事故情況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并上報集團公司總調度室,并及時積極組織人員進行事故搶救。11、 主通風機必須采用可靠的雙回路供電方式,運行風機線路上不得分接任何負荷,備用回路及電氣保護完好;低壓電控設備風門設施采用可靠的雙回路供電方式,備用回路及電氣保護完好。12、主通風機的供電線路,堅持定期巡回檢查,并制定預防盜竊的專項防范措施。13、備用主通風機及電控設備風門設施、反風設施應保持完好,必須能在10分鐘內起動。14、主通風機及主電機的軸承、電動機定子繞組處,應使用在線監測裝置,有溫度檢測
27、和超溫報警保護功能,且動作靈敏可靠,機房內各項儀表齊全完好,均定期校驗,正壓計、負壓計、全壓計檢測儀器儀表齊全可靠。15、主通風機電源及電控柜每年應進行一次預防性電氣試驗及定期清掃,以保證絕緣性能完好。16、主通風機應每月定期倒換運轉,定期其對電纜、電機絕緣性能進行檢測,反風設施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且每年應進行一次反風演習。17、主通風機必須備有規定的備品、配件。應最少每三年進行一次性能測試。4.5、空壓機事故的預防 1、強化司機素質教育,一要膽大心細,遇事不慌,二要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當遇到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 2、備品、配件必須按規定進行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認真核查,質量合格、登記造
28、冊、專人管理。 3、要保證通訊暢通,機房備有應急燈。 4、事故搶修人員要保證能在事故發生后15分鐘內趕到現場。 5、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 6、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性能測定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 7、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 8、供電電源可靠,并備有電源開關的備品、配件,壓風機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 9、空壓機、儲氣罐的各種保護齊全、靈敏、可靠,每天由專人檢查。 10、保證潤滑油清潔、油量適當、閃點符合要求。
29、 11、壓力表、安全閥應齊全完整、靈敏可靠、定期校驗。 12、安全閥、釋壓閥動作應靈活可靠,動作壓力應符合規定。 13、禁止在儲氣罐附近進行焊接或熱加工等作業。 14、禁止用汽油或煤油清洗空壓機的濾清器氣缸。壓縮空氣管路的零件不得用燃燒方法清除管道油污。4.6、主排水泵事故的預防 1、強化司機素質教育,一要膽大心細,遇事不慌,二要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當遇到事故時做到心中有數。 2、備品、配件必須按規定進行儲備,數量充足、品種齊全,認真核查,質量合格、登記造冊、專人管理。 3、要保證通訊暢通,機房備有應急燈。 4、事故搶修人員要保證能在事故發生后15分鐘內趕到現場。 5、強化巡回檢查職能,司機按照
30、巡檢內容,按時進行逐項檢查,并填寫運轉日志,維護工明確檢查內容,做到不漏檢。 6、除日常檢查外,對關鍵的零部件應定期進行性能測定、聯合試驗等預防性試驗,有針對性地安排組織預防性檢修。7、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 8、開泵前,水泵工必須認真檢查水倉水位;檢查對輪、平衡盤的間隙;檢查軸承潤滑油的油量、油質;盤根的密封;各螺絲的緊固等情況,必須符合標準后方可啟動; 9、水泵工在巡回檢查時,必須檢查各儀表的指示;各運轉部位的溫度;水泵的響聲、震動;水倉的水位變化等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匯報;10、壓力表、真空表,應齊全完整,靈敏可靠,定期校驗
31、。五、應急處置 5.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及時匯報發生事故后,在事故地點及附近的人員要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區域發出警報,以爭取地面救護人員盡快到達,使其它區域工作人員盡快撤離。2、積極開展自救和互救災害事故發生時,災區內以及受波及區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以及災情發展,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利用現場的設備材料在保證自身安全條件下全力搶險,及時進行現場救災工作,將事故消滅在初起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現場人員行動要保持統一指揮,嚴禁各行其是、盲目蠻干或驚慌失措,貽誤消除災害的有利時機。當災害嚴重、條件困難或短時難以消除災害時,應盡最大努
32、力將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防止災情擴大。救災要切實注意自身安全,如果災區條件惡化、危及現場人員安全,應及時撤離,防止事故擴大。3、安全撤離當災害發展迅猛,現場不具備事故搶救的條件,無法進行現場搶救,或災區條件急劇惡化,可能危及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離時,現場人員應想方設法有組織的迅速安全地撤離災區。撤離災區時應遵守下列行動準則:沉著冷靜。撤離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鎮定的情緒,做到臨危不亂;同時大家要樹立能安全撤出災區的信心,并在各個方面、各環節上做好充分的準備,謹慎穩妥地行動。認真組織。在場的干部和經驗豐富的老工人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組織帶領其他同志統一行動。現場所有人員要聽從指
33、揮,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各行其是、單獨蠻干。團結互助。所有遇險人員都應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風范,同心協力地到達安全地點。加強安全防護。撤退前,所有遇險人員都要正確使用好必備的防護用品和器具,行動途中不可驚慌亂跑。選擇正確的撤退避災路線。應盡量選擇安全條件最好、距離最短的行動避災路線。切忌圖省事或懷著僥幸心理冒險行動,也不能猶豫不決而貽誤時機。4、妥善避災當安全通道堵塞、有毒有害氣體含量高、能見度低等原因,人員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且災害嚴重危及人員身命安全時,遇險人員應在災區內妥善進行自救和互救,尋找避難場所,努力維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條件,等待救護人員的援救。避災時應遵守以下行動準則:
34、選擇適宜的避難地點;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和信念;加強安全防護;改善避難地點的生存條件;積極同救護人員取得聯系;積極配合救護人員的搶救工作。5、及時救援:發生事故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在接到報告后,及時迅速調動救援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工作。救援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后,首先要盡最大努力保證受傷人員的人生安全。要采取最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對可能受到事故波及的范圍采取最有效的保障。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下,對事故進行處理。現場指揮人員必須對現場的狀況及處理事故進展情況不斷地向指揮部進行報告。如果事故狀態得不到控制,應及時向指揮部提出繼續增援的請示。 5.2、應急處置程序5.2.1、響應程序華苑煤業應急響
35、應的過程可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等步驟。應針對應急響應分步驟制定應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導各類生產事故應急響應。發生級煤礦事故時,啟動應急預案,本預案進入預備狀態并上報靈石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局;發生級煤礦事故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在指定時間上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局;發生煤礦事故災難時,需立即上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5.3處置措施5.3.1、提升機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提升機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6、、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2、當提升機出現故障停車時,提升機司機要及時采取安全措施使提升機處于安全制動狀態。提升機司機和現場維護工應盡快查清故障原因,并對安全回路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立即向現場應急指揮部匯報,根據事故原因制定相應的救援安全技術措施。搶修人員要按搶修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搶修,排除故障,恢復運行。3、當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包括緊急制動等原因在內的猛烈拉動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采取措施了解提升物料的情況,如有物料脫離造成斜井井筒人員傷亡要通知現場搶險指揮部,制定搶險措施,組織搶險專業對人員進行搶救。無人員傷亡時,維護工對提升機的各主要部件特別是鋼
37、絲繩和各部位連接裝置以及制動機構進行詳細檢查,同時要對安全回路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開車。因鋼絲繩或各部位連接裝置以及制動機構存在異常情況,短時間無法恢復運行時,現場指揮部應制定副斜井及井底人員撤離的搶險方案。人員撤離后,對提升機異常部位進行搶修。搶險時使用保險帶等防護用具。4、當發生斷繩、斷軸等重大事故造成跑車事故時,現場指揮部要根據事故情況,制定搶險措施和方案,搶險專業組人員按方案首先組織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其次要積極組織搶修,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5、提升機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切斷事故現場電源,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材料撲滅初期火災或控制災情并及時上報。6、搶險工作
38、完畢,應及時清點人員,檢查各項設施,清理現場,做好記錄。按照事故搶修方案和措施,積極組織人員搶修損壞的設施。5.3.2、大傾角膠帶機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膠帶機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2、當膠帶機出現故障停車時,膠帶機司機要及時采取安全措施使膠帶機處于安全制動狀態。膠帶機司機和現場維護工應盡快查清故障原因,并對安全回路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立即向現場應急指揮部匯報,根據事故原因制定相應的救援安全技術措施。搶修人員要按搶修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搶修,排除故
39、障,恢復運行。3、當膠帶機膠帶在運行中保護動作突然停機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采取措施了解情況,如出現人員傷亡時,立即通知現場搶險指揮部,制定搶險措施,組織搶險專業對人員進行搶救。無人員傷亡時,維護工對的各主要部件以及制動機構進行詳細檢查,同時要對安全回路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開車。4、當發生斷帶等重大事故造成事故時,現場指揮部要根據事故情況,制定搶險措施和方案,搶險專業組人員按方案首先組織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其次要積極組織搶修,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5、膠帶機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切斷事故現場電源,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材料撲滅初期火災或控制災情并及時上報。6、搶險工作完畢
40、,應及時清點人員,檢查各項設施,清理現場,做好記錄。按照事故搶修方案和措施,積極組織人員搶修損壞的設施。5.3.3、架空乘人裝置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架空乘人裝置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2、當出現人身傷害時,現場人員本著先救人的原則,根據人員傷害情況進行救援。3、掉繩、掉座、吊座翻翹造成架空乘人裝置部件損壞時,先拆除或更換損壞的部件,盡快恢復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4、在處理掉繩事故時,用工具將鋼絲繩托至托繩輪槽內。在變坡點處由于鋼絲繩受力較大,必須采用手拉葫蘆等
41、工具,將鋼絲繩拉入托繩輪繩槽內。5、斷繩事故處理時間較長,指揮組通知調度室安排其它運輸工具或其他行走路線。6、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切斷事故現場電源,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材料撲滅初期火災或控制災情并及時上報。7、搶險工作完畢,應及時清點人員,檢查各項設施,清理現場,做好記錄。按照事故搶修方案和措施,積極組織人員搶修損壞的設施。5.3.4、主通風機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主通風機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2、由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統一指揮,迅速開展搶救工作。 3、當運行風機或
42、風機線路在正常運轉或反風運轉時,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機,倒換備用風機和備用風機線路運行,并立即組織力量,制定搶修措施,對故障風機或線路查明故障原因,及時進行搶修。4、當兩臺主通風機或兩條主通風機供電線路同時不能正常運轉時,應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及有關礦領導,打開防爆門,由礦調度室通知所有井下施工人員迅速撤離上井,并及時啟動發電機對主通風機進行供電使主通風機恢復運行;制定搶修措施,并立即組織搶修。造成長時間向井下通風中斷導致瓦斯超限時,應及時啟動瓦斯煤塵事故應急處理預案。5、當兩臺主通風機或兩條主通風機供電線路及發電機供電同時不能正常運轉時,應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及有關礦領導,打開防爆門,由礦調度室通知所
43、有井下施工人員迅速撤離上井,同時切斷井下主供電電源,設置警戒,并制定搶修措施,并立即組織搶修。造成長時間向井下通風中斷導致瓦斯超限時,應及時啟動瓦斯煤塵事故應急處理預案。6、當一臺主風機或風機線路因發生故障或實施大修,短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備用時,必須制定單機運行措施報應急指揮部,準備好必要的備品、配件,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同時安排維護工跟班進行監視維護,直至大修風機恢復正常狀態。5.3.5、空壓機事故應急處置措施1、空壓機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 2、
44、一旦運行空壓機發生異響、異震、電動機冒火等嚴重意外情況,應緊急停機并起動備用空壓機。 3、設備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報告并切斷事故現場電源,疏散人員。正確選擇滅火器材和材料進行初期滅火。當火災事故無法控制時,要及時請求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搶險和救援。由電火花、電流引起的火災,首先切斷電源,再用砂土或干粉滅火器滅火。未切斷電源禁止使用水滅火。4、一旦發生人身觸電事故,相近的人員應立即斷開設備或電纜的電源,同時采取措施使觸電者脫離設備和電纜。具體方法:用干燥木棍挑開,站在絕緣材料上用干衣服包著手單手把觸電者從載流部分拉開。 5、一旦發生風包、風管等爆炸的重大事故時,司機應立即停止所有空壓機的運行。有人員傷
45、亡時,應先組織搶救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其次指揮機構要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對策,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 6、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按照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執行。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防止事故擴大。7、當事故擴大,現場情況惡化,救援力量和消防力量不足時,應及時申請地方政府或上級機關支援。 5.3.6、主排水泵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1、主排水泵發生事故后,值班司機應立即向負責隊組、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問明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范圍和設備類型等,向機電管理部及有關礦領導匯報。2、運行水泵由
46、于自身故障故障無法開啟(1)水泵工立即電話匯報隊值班隊長。 (2)水泵工開備用水泵及工作管路進行排水。 3、泵組運行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機 泵組異常響聲或有故障性響聲;水泵不吸水;泵體漏水或閘閥滋水;啟動時間過長,電流不返回;電動機冒煙、冒火;電源斷電;電壓降明顯超標,水泵電機變聲,電流值明顯超限;其它緊急事故。 4、運行管路發生破裂漏水 (1)停止運行水泵;(2)倒換閘閥切換到備用管路;(3)重開該水泵運行。 5、三臺泵開起,出現涌倉 (1)水位接近警戒水位時,立即匯報調度,停泵; (2)通知變電工,斷開所有供出電源; (3)匯報調度,通知地面35KV變電所停供井下電; (4)所有人員沿泵房緊急通道,迅速撤離。 (5)組織人員啟動強排泵進行排水。 六、應急結束6.1、應急結束的條件1、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傷亡及受困人員搜求完畢,現場環境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已消除。2、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