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35頁).doc

  • 資源ID:564669       資源大小:374.50KB        全文頁數:3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35頁).doc

1、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單位名稱: 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預案編號: 實施日期: 二一三年二月 簽 發 人: 目 錄術語、符號和代號- 1 -1 應急預案簡介- 1 -1.1 應急預案編制目的- 1 -1.2 應急預案適用范圍- 1 -1.3 應急預案文本管理及修訂- 1 -2 單位基本情況及周圍環境綜述- 2 -2.1 單位基本情況- 2 -2.2 危險廢物及其經營設施基本情況- 4 -2.3 周邊環境狀況- 6 -3 應急預案的啟動- 7 -3.1 危險廢物溢出- 7 -3.2 火災- 7 -3.3 爆炸- 7 -4 應急組織機構- 8 -4.1 應急

2、組織機構、人員與職責- 8 -4.2 外部應急/救援力量- 11 -5 事故發現及報警- 11 -5.1 內部事故信息報警和通知- 11 -5.2 向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報警和通知- 12 -5.3 向鄰近單位及人員報警和通知- 12 -6 事故控制- 12 -6.1 響應分級- 12 -6.2 警戒與治安- 13 -6.3 應急監測- 13 -6.4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4 -6.5 應急響應終止程序- 19 -7 后續事項- 20 -7.1 污染監測和治理- 20 -7.2 生產恢復- 20 -7.3 事故總結和責任認定- 20 -8 人員安全救護- 20 -8.1 現場急救- 20 -8

3、.2 人員撤離- 21 -8.3 危害區域內人員防護- 22 -9 應急裝備- 23 -10 應急預防和保障措施- 24 -10.1 制度保障。- 24 -10.2 應急裝備的保障- 24 -10.3 應急培訓保障- 24 -10.4 演習方案- 25 -11 事故報告- 26 -12 事故的新聞發布- 26 -13 應急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 26 -附件- 27 -應急組織機構名單- 27 -組織應急響應有關人員聯系通訊表- 28 -外部應急/救援單位聯系通訊表- 29 -組織應急響應有關人員聯系通訊表- 30 -術語、符號和代號 (1)危險廢物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

4、的危險廢物鑒定標準和鑒定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廢物特性的廢物。(2)危險廢物事故 指由一種或數種危險廢物或其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 (3)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4)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的或臨時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5)危險目標 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和設施。(6)預案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

5、,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7)分類 指對因危險廢物種類不同或同一種危險廢物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發生危險廢物事故而劃分的類別。 (8)分級 指對同一類別危險廢物事故危害程度劃分的級別1 應急預案簡介 1.1 應急預案編制目的 最大限度降低我司在危險廢物經營活動中,因火災、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發或非突發事件導致的危險廢物或危險廢物組分泄漏到空氣、土壤或水體中而產生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并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發生事故能夠及時搶險和救援。 1.2 應急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處置過程中發生的下列事故災難的防范和應對工作。1.

6、3 應急預案文本管理及修訂 本預案需發放到我司的各個危險廢物經營場所的生產班組,必須保證每個班組一冊。每年修訂一次,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和人員、危險廢物經營類別、危險廢物經營場所和危險廢物處置設施發生重大改變,或在執行中發現存在問題時,由綜合部及時組織修訂。 2 單位基本情況及周圍環境綜述 2.1 單位基本情況表2-1 單位基本情況一覽表單位名稱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單位注冊地址江西省廣昌縣工業園內郵編生產設施地址江西省廣昌縣工業園內法定代表人王凌云注冊資金1000總投資5000萬元產品銷售額3億占地面積103畝職工人數150環保部門負責人聯系人聯系電話傳真電話電子信箱單位網址

7、主要原輔材料消耗量序號原輔材料名稱年消耗量(噸)序號原輔材料名稱年消耗量(噸)1電鍍廢水處理污泥50008蝕刻液90002鎳銅合金33459氫氧化鈉(固體)7013退鍍液600010堿式碳酸鎳26004硫酸593711萃取劑(合計)35鹽酸4012水(合計)84886雙氧水72013電787廢線路板600014煤6200主要生產設備及數量序號設備名稱數量(臺)序號設備名稱數量(臺)1反應槽168硅整流器22壓濾機109中頻感應電爐23儲槽2010電解槽1504搪瓷反應釜411鍋爐15蒸發結晶器112圓錐式破碎機16廢水處理裝置213搖床17泵若干14整流變電設備22.1.1 單位的空間格局江西

8、xx公司的廠區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緊急集合區分別見附件 公司平面布置圖。 2.1.2 單位人員江西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及服務人員采用8小時工作制,技術及操作人員采用“四班三運轉”工作制,每班8小時,共有人員150名,其中管理人員6名,技術人員20名,服務人員4名,操作工人120名,具體人員構成情況見下表2-2所示表2-2 公司人員情況一覽表名稱工作區域數量危害接觸備注管理員公司辦公樓12名偶爾技術員公司生產區14名少服務人員公司生活區4名無操作工原料車間24名經常操作工蝕刻液加工車間12名經常操作工凈化車間16名經常操作工電解車間24名經常操作工錫酸鈉生產車間12名經常操作工硫酸銅生產

9、車間16名經常操作工廢線路板回收車間8名經常其它8經常2.2 危險廢物及其經營設施基本情況 2.2.1 所經營主要危險廢物情況。主要危險廢物經營情況見表2-3所示。表2-3 主要危險廢物經營情況序號廢物名稱廢物類別廢物描述(類型、來源、危險性和主要化學成分)接收量特性形態1電鍍廢水處理污泥HW17在電鍍行業產生的廢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主要成分是含銅鎳鋅的氫氧化物5000浸出毒性S2褪鍍液HW17從鍍件上將電鍍廢品表面的金屬以酸溶解后得到的廢酸液,退鍍液是一種含有重金屬的廢酸,其中H+占2-6%,含銅2-4%,含鎳1-3%(均為重量比,下同),主要成分是游離酸(硫酸、硝酸)以及溶解的金屬6000

10、腐蝕性L3廢線路板HW49廢線路板生產企業產生的線路板廢料,主要成分是玻璃纖維、樹脂等,不含電子元器件(電容器、集成塊、二極管等),金屬原料主要是覆銅板帶入的銅以及線路板生產時帶入的銅、鎳、錫等,6000浸出毒性S4蝕刻廢液HW17在線路板生產過程中用氨水和氯化銅將線路板線路圖形之外未鍍上抗蝕刻錫層的銅剝蝕掉后產生的廢堿性溶液,主要成分是銅氨絡合物,此外還有鎳9000腐蝕性L2.2.2 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相關設施情況危險廢物處置設施見表2-4所示.表2-4 危險廢物處置設備設施一覽表序號設施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建設狀況1反應槽25-30m316完成2壓濾機30-60m210完成3儲槽1

11、0-20m320完成4搪瓷反應釜5m34完成5蒸發結晶器10m3/d1完成6廢水處理裝置50m3/d2完成7泵1.5-11Kw若干完成8硅整流器1800A/3000A,150V2完成9中頻感應電爐1t2在建10電解槽2000*900*1100mm150完成11鍋爐2t/h1完成12圓錐式破碎機PYD600-30KvA1在建13搖床LS型(6-S)1在建14整流變電設備1250KvA2完成2.2.3 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及最終物質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及最終物質見表2-5所示.表2-4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廢一覽表名稱中間產物及最終產物備注電鍍廢水處理污泥利用、處置電解

12、鎳板、硫酸銅、氯化鋅等產品;含鐵鈣鎂的污泥、廢水廢水經處理回用褪鍍液利用、處置電解鎳板、硫酸銅、氯化鋅、錫酸鈉產品;含鐵鈣鎂的污泥、廢水廢水經處理回用廢線路板利用、處置銅、鎳、錫混合金屬等產品;廢纖維樹脂廢料、廢水廢水循環,階段性經處理回用蝕刻廢液利用、處置硫酸銅產品;氯化銨-氨水溶液氯化銨-氨水溶液返回廠家利用2.2.4 危險區域在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六個區域中,易燃易爆的危險廢物沒有,不易造成爆炸性安全事故。但在凈化車間涉及到用電高溫熔煉,有可能造成高溫廢氣泄漏;在原料車間多為液體原料,可能造成液體泄漏,所以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危險區域為凈化車間和原料車間。2.3 周邊

13、環境狀況 2.3.1地理位置所在地位于江西省廣昌縣工業園內,南距廣昌縣城約5公里。,地理位置:東經116203.5,北緯265312.2。2.3.2地形、地貌、地質 廣昌縣位于江西東南部,武夷山西麓,為中國白蓮之鄉。廣昌建縣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因“道通閩廣,郡屬建昌”而得名。又因盛產白蓮,而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縣境四面環山,東與閩屬建寧、寧化縣接壤,西連寧都,南界石城,北毗南豐,是撫河的發源地,居贛、閩、粵之交通要沖。縣境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5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廣昌地勢順盱江河谷走向,呈東西高、中部低、由南向北傾斜的箕形盆地。屬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占13%

14、,平原占10%,具有“一畝半水七五山,一分道路和莊園”特點。牙梳山(武夷山支脈)雄踞于東南,雩山山脈綿亙于西北。其間層巒聳翠,海拔高度千米以上的山峰9座。境內紅層丘陵廣泛分布,易發生散流,暴流沖蝕。2.3.3氣候、氣象 廣昌縣地處華南氣候區與華中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農業氣候條件比較優越;四季分明,春季多陰雨,夏季高溫,多大到暴雨,秋季多晴少雨,氣候干燥,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常有冰雪和凍雨。年平均氣溫為17.3。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5。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8.7。由于各地山脈走向、坡度、地形、起伏、河流分布、植被覆蓋和

15、海拔高度的影響,導致氣溫高低不一。常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平均風速1.3m/s,該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74.6mm,年平均無霜期為27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27.5小時,實際日照時數僅占可照時數的36%。2.3.4 水文 廣昌縣河流屬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盱江。盱江為撫河廣昌段,又名南河,發源于廣昌縣血木嶺,過南城縣城后,在東岸匯合黎灘河,向北流經潭江、廖坊潭,進梁家峽入臨川縣境后,稱撫河(古稱汝河)。平均河寬200500m。最大洪水流量4160 m3/s (1962年),最小枯水流量4.2 m3/s (1963年),多年平均流量50.09m3/s。最高水位70.97米(1962年),河床為

16、細砂,其主要直流由南至北有14條。2.3.5 植被土壤廠址是山林地,沒有農田,已根據園區建設需要對場地進行平整。2.3.6 敏感對象 建設用地的區域沒有國家保護的珍稀陸生動植物、水生生物、名樹古木和具有開采價值的礦藏資源。2.3.7 周圍主要危險源公司東面為機械制造廠,西面為荒山,北面為包裝廠,南面為機械制造廠。周邊廠企都按規經營,有良好的防護措施,且與本公司有一定間距,對本公司不構成危險威脅。3 應急預案的啟動 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以下事故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3.1 危險廢物溢出(1)危險廢物溢出導致有毒液體或氣體泄漏;(2)危險廢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廠區內,導致廠區外土壤污染或者水體污

17、染。 3.2 火災(1)火災導致有毒煙氣產生或泄漏;(2)火災蔓延至廠區外;(3)使用水或化學滅火劑可能產生被污染的水流。 3.3 爆炸(1)存在發生爆炸的危險,并可能因產生爆炸碎片或沖擊波導致安全風險;(2)存在發生爆炸的危險,并可能導致有毒材料泄漏;(3)已經發生爆炸。4 應急組織機構 4.1 應急組織機構、人員與職責 4.1.1 應急組織結構設置組織機構如圖4-1所示。應急指揮組環保組安全組保衛組生產組設備組衛生組后勤保障組圖4-1 應急組織機構圖4.1.2應急救援成員應急指揮組成員:總指揮:王凌云(13922445488)副指揮:羅天貴(13387945111)環保組成員:譚笑天(15

18、387783609)保衛組成員:毛小農(13677944689)、楊燕平生產組成員:張立龍(13307049333)、 楊暢設備組成員:楊乾華(13517948156)、廖金發衛生組成員:謝玲玲(13030585655)、楊愛榮后勤保障組成員:毛先飛(13387945222)安全組成員:毛勇(18928582298)王新華當公司區域發生安全事故啟動應急預案時,應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負責全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領導組組長任現場總指揮(以下簡稱總指揮)。當總指揮不在時,由在場的指揮領導組副組長任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其次依次由安全組、保衛組、生產

19、組、設備組、衛生組、后勤保障組、環保組具體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直到上一級人員到達現場后,指揮權自動向上移交,以保證應急救援工作有秩序的順利進行。4.1.3 職責分工在發生事故時,各應急小組按各自職責分工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通過平時的演習、訓練,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各應急小組成員組成及其主要職責職下: (1)應急指揮組應急指揮組由王凌云擔任組長,公司主要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應急指揮小組主要職責如下:1) 在日常工作中,負責制訂和管理應急預案,配置應急人員、應急裝備,對外簽訂相關應急支援協議,并制定應急演習工作計劃和組織應急演習等;2) 在事故發生時,負責應急指揮、調度、協調等工作,包括就是否

20、需要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做出決策。3) 第一時間接警,啟動緊急聯絡網,對整體行動進行指揮并保持聯絡,并根據事故等級,下達啟動應急預案指令,同時向地方政府和上級應急處理指揮部報告; 4) 負責制定危險廢物事故的應急方案并組織現場實施,做好事故處置、控制和善后工作,消除事故影響; 5) 落實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的指令。6) 當緊急情況解除后,發出解除警報的信息。7) 組織事故調查,評估事故損失情況,總結經驗教訓。8) 督促做好重大緊急事故的預防措施和緊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安全組1) 組織現場救援隊伍, 并采取行動, 控制現場局面。2) 協調現場資源, 利用現場器材或設施進行現場應急處理

21、。3) 負責指揮部門內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貴重物品、文件以優先順序搬出,危險品搬到安全地帶。4) 負責事故現場調查取證;調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種類、污染程度和范圍,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 5) 進行環境污染事故經濟損失評估,并對應急預案進行及時總結,協助領導小組完成事故應急預案的修改或完善工作; 6) 負責編制環境污染事故報告,并將事故報告向上級部門匯報。 (3)保衛組1)聽到疏散信號后,指揮人員疏散。2)保證所有人(員工/參觀者/承包商/其他外來人員)已經從工作區域疏散。3)疏散后負責各部門列隊站,指揮各部門負責人清點人數后匯總。4)將疏散結果向指揮部報告。5)在事故現場設置警戒線,不允許不必要人員

22、和車輛進入,對事故現場外圍區域進行保衛,建立應急救援“綠色通道”。6)外來救援組織到來時引導救援組織進入現場。7)配合醫療救護組或外來組織搶救被困傷員。(4)生產組1)負責給指揮部或外來救援組織提供災害原材料或廢物類別,現場生產設備設施布局情況、工藝流程等,為指揮現場救援提供必要信息。2)災害發生后,調整設備的生產運行情況,決定是否停止生產運行。3)負責監督和指揮現場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5)設備組1)災害發生時負責機械設備和電氣設備的緊急處理,設備搶修,切斷電源和恢復供電等。2)事故消除后,盡快組織力量搶修廠內的供電、供水等重要設施,盡快恢復功能(6)衛生組1)轉移傷員至安全區域,并對傷員進

23、行緊急處理。2)必要時向指揮部申請請求外部120支援。3)護送傷員到相應醫院搶救,并向指揮部隨時報告傷員病情變化情況。(7)后勤保障組1) 準備應急防護用品,放置在應急物資室,并定期清理和維護。2) 在事故發生時及時將有關應急裝備、安全防護品、現場應急處置材料等應急物資運送到事故現場; 3) 負責廠區內的治安警戒、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廠內交通秩序; 4) 負責廠內車輛及裝備的調度。(8)環保組1) 承擔與當地區域或各職能管理部門的應急指揮機構的聯系工作,及時將事故發生情況及最新進展向有關部門匯報,并將上級指揮機構的命令及時向應急指揮小組匯報; 2) 編制新聞發布

24、方案,決定新聞發布內容,負責新聞發布,接受記者采訪,管理采訪的中外記者;3) 收集、跟蹤輿論,及時向上級或有關部門匯報、通報情況;4) 通過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4.2 外部應急/救援力量 外部應急救援力量見表4-1所示。表4-1 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序號名稱支持方式/能力裝備水平到達時間聯系人聯系方式1廣昌縣環保局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一般快李江偉36108462廣昌縣工業園環保科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一般快謝文波36300073廣昌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重傷和死亡事故的調查好一般巫科龍36178134廣昌縣消防中隊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理好快1195廣昌縣工

25、業園派出所現場治安、刑事調查一般快馬志斌36311866撫州市環境監測中心應急監測、處理后現場監測好一般82332737120急救中心傷員的救治好快1208南昌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一般一般0791-883196385 事故發現及報警 5.1 內部事故信息報警和通知 發現緊急狀態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時,應當按照以下步驟操作:(1)第一發現事故的員工應當初步評估并確認事故發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險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員),立即電話通知現場應急協調人(張立龍13307049333),必要時(如事故明顯威脅人身安全時),立即啟動撤離信號報警裝置等等應急警報。其次,如果可行,則應控制事故

26、源以防止事故惡化。但在儲存、運輸中,如操作人員通過報警裝置或巡檢時發現危險目標發生泄漏,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操作人員無法控制時,才執行以上流程。(2)現場應急協調人接到報警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做出初始評估(如事故性質,準確的事故源,數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確定應急響應級別,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通知單位可能受事故影響的人員以及應急人員和機構(如應急領導機構成員、應急隊伍或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則應當呼叫有關應急救援部門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必要時,應當向周邊社區和臨近工廠發出警報。(3)各有關人員接到報警后,應當按應急預案

27、的要求啟動相應的工作。 5.2 向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報警和通知 泄漏事故為I級的,指揮部成員應按專業對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門等上級領導機關(消防、公安、環保、醫療衛生、安監等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和地址;事件發生時間或預期持續時間;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泄漏等);主要污染物和數量(如實際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當前狀況,如污染物的傳播介質和傳播方式,是否會產生單位外影響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據風向和風速等氣象條件進行判斷);傷亡情況;需要采取什么應急措施和預防措施;已知或預期的事故的環境風險和人體健康風險以及關于接觸人員的醫療建議;

28、其他必要信息。 5.3 向鄰近單位及人員報警和通知 在事故可能影響到廠外的情況下,應急指揮組應立即向周邊鄰近單位、社區、受影響區域人群發出警報。 警報采用緊急廣播系統與警笛報警系統相結合的方式。緊急廣播內容應當盡可能簡明,告訴公眾該如何采取行動;如果決定疏散,應當通知居民避難所位置和疏散路線。6 事故控制 6.1 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的影響范圍和可控性(所處理危險廢物的類型,發生火災、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對人體健康和安全的即時影響,事故對外界環境的潛在危害,以及事故單位自身應急響應的資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將響應級別分成如下三級: I級:完全緊急狀態 事故范圍大,難以控制,如超出了本

29、單位的范圍,使臨近的單位受到影響,或者產生連鎖反應,影響事故現場之外的周圍地區;或危害嚴重,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極端威脅,可能需要大范圍撤離;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專家、資源進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險廢物大量溢出并向周邊區域快速擴散。 II級:有限的緊急狀態 較大范圍的事故,如限制在單位內的現場周邊地區或只有有限的擴散范圍,影響到相鄰的生產單元;或較大威脅的事故,該事故對生命和財產構成潛在威脅,周邊區域的人員需要有限撤離。例如:液態污染物在以面狀方式擴散;儲罐、管線起火,有較多的危險廢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離。 III級:潛在的緊急狀態 某個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應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

30、涉及的設施及其鄰近設施的人員外,不需要額外撤離其他人員。事故限制在單位內的小區域范圍內,不立即對生命財產構成威脅。例如:某一生產裝置發生固態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撲滅的小型火災;可以很快隔離、控制和清理的危險廢物小型泄漏。 6.2 警戒與治安 在I級相應和需外部支援的II級相應狀態下,當外部救援的公安或武警到達應急現場前,由警戒疏散組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和治安。當公安或武警到達應急現場后,由警戒疏散組向公安或武警匯報現場的警戒和治安情況,并將警戒、治安指揮權交由公安或武警,警戒疏散組協助公安或武警的現場警戒和治安工作。6.3 應急監測 由生產組負責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必要時,委托專門機構負責對

31、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應急監測,對事故性質、參數與后果進行評估,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6.3.1 水環境監測監測因子為:根據事故范圍選擇適當的監測因子,以pH、Ni2+、Cu2+、Zn2+、Cr3+泄漏危險廢物作為監測因子。 監測時間和頻次: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每小時取樣一次。隨事故控制減弱,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測點布設:共布設2個斷面,具體位置見表6-1。 表6-1 水質監測斷面布設斷面編號位 置監測項目W1雨水排口pH、Ni2+、Cu2+、Zn2+、Cr3+泄漏危險廢物及有關水文要素6.3.2 大氣監測監測因子為:根據事故范圍選擇適當的監測因子

32、,選擇泄漏危險廢物作為監測因子。 監測時間和頻次: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特征因子每小時監測1次,隨事故控制減弱,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測點布設:按事故發生時的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考慮區域功能,設置2個監測點,具體見表6-2。 表6-2 大氣環境監測點位監測點編號位 置監測項目W1事故源下風區100米泄漏危險廢物、燃燒和爆炸可能產生的有毒物質W2事故源下風區300米在實際發生事故時,若已知污染物類型,則可立即實施應急預案中的應急監測方案。若污染物類型不明,則應當根據事故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判斷該污染物可能的類型,確定應急監測方案

33、。對于情況不明的污染事故,則可臨時制定應急監測技術方案,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來判明污染物的類型,進而監測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圍等。監測的布點,可隨著污染物擴散情況和監測結果的變化趨勢適時調整布點數量和檢測頻次。在進行數據匯總和信息報告時,要結合專家的咨詢意見綜合分析污染的變化趨勢,預測污染事故的發展情況,以信息快報、通報的方式將所有信息上報給現場應急指揮部門,作為應急決策的主要參考依據。6.4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6.4.1 區域設定(1)危險區的設定1 發生級事故,以事故地為中心,將半徑100 米以內區域劃分為危險核心區,將距事故點中心周邊300 米以內的區域劃分為危害邊緣區。 1 發生II級事故,

34、以事故地為中心,將半徑40米以內的區域劃分為為危害核區,將距事故地周邊100 米區域內劃分為為危害邊緣區。1 事故危險、危害核心區初步劃定后,應根據現場火勢、環境監測和當時氣象資料,由指揮部確定擴大或縮小劃定危險、危害核心區和危險、危害邊緣區。 1 (2)隔離區的劃定1 對級危險、危害核心區按劃定的危險區邊緣以黃黑帶設置警戒隔離區域,并設警戒哨,限制人員、車輛進入。對II級危險、危害核心區的隔離、警戒由保衛組組織實施。 一旦發生級事故,對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實施交通管制,除救護車、消防車、搶險物資運輸車、指揮車輛可進入事故隔離區內,其它車輛均不得進入事故隔離區內;對原停留在隔離區內的車輛實施

35、疏導。 11 (3)安全區的劃定危險區和隔離區外的區域都可以設為安全區,但一般應設在上風區。6.4.2 事故發生后采取的處理措施(1)危險廢物泄漏A少量泄漏1)確定泄漏物名稱,性質和泄漏量。2)現場警戒,在徹底收集處理前嚴禁他人接近。3)應急人員必須熟悉此泄漏物質的MSDS后處理。4)應急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相應的應急使用的防護用品。5)收集方法:a .氣體泄漏,應急人員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風和噴霧狀水。b .液體泄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切斷泄漏源,使用相應的吸收棉或砂土,鋸末等吸收后妥善處理。c .固體泄漏,使用適當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B大量泄漏 撤離到安全地帶,并佩帶好應急防護穿戴防

36、護用品收集/清理泄漏物受傷者急救召入外部救援組織恢復和清污工作迅速撤離泄漏現場發出泄露警報分析泄漏情況封鎖現場準備行動方案分析危害性用品;通報周圍工作人員,并報告應急小組;回憶泄漏物特征(容器標簽,物理狀態, 氣味等)確定泄漏物;保衛組封閉現場進出口及可能擴散的地帶,防止閑人出入;生產組參考泄漏物MSDS,確定是否會有火災或爆炸危險,是否有中毒危險;應急指揮組決定現場處理的方法(如關閉泄漏的閥門,封閉泄漏點,準備吸收物,中和泄漏物,準備收集容器,用水沖洗地面等);根據物質MSDS要求,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如不確定泄漏物應穿全套防護用品(含自給式呼吸器);封堵泄漏源;收集擴散的泄漏物;防止泄漏物

37、進入排水系統;兩人一組工作,把收集的泄漏物(包括收集材料)收集到專用容器中,標記清楚后同廢物一同送危險廢物處理場;根據MSDS的要求進行急救;將重傷人員送往醫院;在形勢失控的情況下,交與外部救援組織(消防隊:TEL.119,)處理;會同救援組織,不斷更新情況,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用清水沖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順序摘掉防護用品,并清潔保養;人員沐浴,換潔凈的衣服。C發生危險廢物泄漏后的具體預防及應急措施 針對物料泄漏、廢棄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準備好的沙袋、消防等設施,進行覆蓋、攔截、引流等措施,啟動相應的水泵,并對雨水溝和污水溝進行相應的切換,以防止污染范圍進一步擴大;同時采取相應的

38、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事故處理過程中,要重點保護污水處理裝置正常運行,一旦泄漏物料進入污水系統,將事故廢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環境,造成超標排放。 (2)危險廢物發生火災危險廢物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危險廢物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于危險廢物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A.初期、小型火災1)確定泄漏物名稱,性質和可燃危險廢物量。2)現場警戒,在徹底撲滅火災前嚴

39、禁他人接近。3)應急人員必須熟悉此火災物質的MSDS后處理。4)應急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相應的應急使用的防護用品。5)必須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區域的點火源。6)撲救方法: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移動式滅火器、或現場其它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B中后期、大型火災 撤離到安全地帶,并佩帶好應急防護受傷者急救召入外部救援組織恢復和清污工作迅速撤離火災現場發出火災警報分析火災情況封鎖現場準備行動方案分析危害性穿戴防護用品撲滅火災用品; 通報周圍工作人員,并報告應急小組;回憶燃燒物特征(容器標簽,物理狀態,氣味等)確定泄

40、漏物;保衛組封閉現場進出口及可能擴散的地帶,防止閑人出入;生產組參考燃燒物MSDS,確定是否會有爆炸危險,是否有中毒危險;應急指揮組決定現場處理的方法(如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的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等);根據物質MSDS要求,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如不確定燃燒物應穿全套防護用品(含自給式呼吸器);對周圍設施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攔截飄散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用滅火器材滅火;根據MSDS的要求進行急救;將重傷人員送往醫院;在形勢失控的情況下,交與外部救援組織(消防隊:T

41、EL.119,)處理;會同救援組織,不斷更新情況,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用清水沖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順序摘掉防護用品,并清潔保養;人員沐浴,換潔凈的衣服;C滅火注意事項 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 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6.4.3 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 (1)迅速查明泄漏、火災、爆炸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斷泄漏源處理措施而能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指揮組報告并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措施。(2)指揮組成員到達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專業隊立即開展搶救搶險。如事故擴大

42、時,應請求救援。如易燃易爆液體大量泄漏,則命令在發生事故的一定區域內停止一切作業,所有電氣設備和照明保持原來狀態,機動車輛撤離或就地熄火停駛。 (3)應急指揮小組到達現場后,在查明液體外泄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作出應急調整。 (4)應急搶險組到達現場后,應根據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相應的堵漏措施,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減少泄漏,消除危險源。 6.4.4 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1)如發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指揮組成員通知自己所在部門,按專業對口迅速向主管部門和公安、安監、消防、環保、衛生等上級領導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2)由指揮組下達緊急安全疏散命令。(3)一

43、旦發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本單位搶險搶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由指揮組立即向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幫助。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由信息聯絡組人員聯絡、引導并告知注意事項。 6.5 應急響應終止程序 6.5.1 事故救援工作結束的確定當事故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現場處置已完成,現場監測符合要求,中毒人員已得到救治,危險化學品泄漏區基本恢復正常秩序,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由現場應急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宣布危險廢物事故應急工作結束,并進行事故現場的善后處理,對廠區進行恢復、重建工作。 6.5.2 事故危險的解除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由應急指揮部通知企業相關部門

44、,事故危險已解除。涉及周邊社區及人員疏散的,由指揮部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后,由上級有關部門確認后,宣布解除危險。 7 后續事項 7.1 污染監測和治理事故等到控制后,由生產組組織對事故現場及周邊進行污染監測,確定現場有無污染物遺留。事故發生部門組織工人處理、分類或處置所收集的廢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并確保不在被影響的區域進行任何與泄漏材料性質不相容的廢物處理貯存或處置活動。7.2 生產恢復級響應后的生產恢復工作由事故發生部門主導完成,級和級響應后的事故現場清理工作由公司應急指揮小組主導完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方可恢復生產。轉移、處理、貯存或以合適方式處置廢棄材料。應急設備設施器材的

45、消除污染、維護、更新等工作,足以應對下次緊急狀態。維修或更換有關生產設備。清理或修復污染場地。7.3 事故總結和責任認定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公司組織人員對事故進行總結和責任認定,總結工作包括:調查污染事故的發生原因和性質,評估出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圍和危險程度,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影響和損失評估、遺留待解決的問題等。應急過程的總結及改進建議,如應急預案是否科學合理,應急組織機構是否合理,應急隊伍能力是否需要改進,響應程序是否與應急任務相匹配,采用的監測儀器、通訊設備和車輛等是否能夠滿足應急響應工作的需要,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是否得當,防護設備是否滿足要求等。 防止以后不發生類似事件,對現有管理、操作等

46、方面進行改進的措施。8 人員安全救護 8.1 現場急救8.1.1 現場救護和醫院救治 中毒患者應迅速脫離現場,防止毒物繼續侵入人體,將中毒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松開扎緊的衣服,脫去被污染的衣褲,防止散發毒氣再吸入,并注意保暖,仔細檢查病人的病情。在搬運過程中,要注意冷靜,注意安全。及時到醫院就診后,由醫師根據病情進行中毒分級。 8.1.2 現場緊急搶救 置神志不清的病員于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具體方法: a.人工呼吸。采取口對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搶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每分鐘16-20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

47、氣。b.按壓術。針對心跳驟停者,方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板床上,搶救者用雙手擠壓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鐘擠壓60-70次,擠壓時不要用力過猛,防肋骨骨折,心跳恢復的可靠指征是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恢復,血壓復升,聽診有心音。c.除立即作心臟胸外擠壓術外,同時作人工呼吸、輸氧、心內注射三聯針(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碳酸輕鈉注射液并輸液、升壓、糾正、酸中毒,為保護腦細胞,用脫水和低溫冬眠療法及腦細胞代謝促進劑。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時,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

48、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鐘內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癥處理;有必要進行洗胃。經現場處理后,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8.1.3 提供受傷人員的信息(1)受傷人員應有單位人員護送,給醫生提供個人一般信息(年齡、職業、婚姻狀況、原病史等資料); (2)所接觸毒物的名稱、接觸的時間、毒物濃度及現場搶救情況;(3)接觸的有毒物質理化性質

49、、中毒機理,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案; (4)必要時提供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信息,以便請求及時救援。 8.2 人員撤離在廠區內員工集中的辦公、休息等重點區域張貼位置圖,標識本地點在緊急狀態下可選擇的撤離路線以及最近應急裝備的位置。對前來聯系工作以及參觀等的非本單位員工,安排專人在進入本單位危險區域前告知注意事項,以及緊急狀態下的撤離路線。當事故明顯威脅人身安全時,任何員工都可以啟動撤離信號報警裝置。8.2.1 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方式、方法 當發生重大危險廢物事故時,由應急指揮組實施緊急疏散、撤離計劃。事故區域所有員工必須執行緊急疏散、撤離命令。應急指揮組應立即到達事故現場,設立警戒

50、區域,指導警戒區內的員工有序的離開。警戒區域內的各班班長應清點撤離人員,檢查確認區域內確無任何人滯留后,向指揮組匯報撤離人數,進行最后撤離。當員工接到緊急撤離命令后,應當關閉設備和對物料進行安全處置無危險后,方可撤離崗位到指定地點進行集合。 員工在撤離過程中,應戴好崗位上所配備的防毒面具,在無防毒面具的情況下,不能劇烈跑步和碰撞容易產生火花的鐵器或石塊,應憋住呼吸,用濕毛巾唔住口、鼻部位,緩緩地朝逆風方向,或指定的集中地點走去。 疏散集中點由應急指揮組根據當時氣象條件確定,總的原則是撤離安全點處于當時的上風向。 8.2.2 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事故警戒區域外為非事故現場。當發生重

51、大危險廢物事故時,應急指揮組應根據當時氣象條件,以煙霧擴散后可能污染的區域、場所內的人員,實施有序疏散。疏散人員應到指定的地點集中,疏散之前做好各生產裝置的停車工作。 8.2.3 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發生重大事故時,可能危及周邊區域的單位、居民安全時,指揮組應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配合政府工作人員引導相關人員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 8.2.4 特殊狀況的撤離如發生以下情況,現場人員必須全部撤離:爆炸產生了飛片,如容器的碎片和危險廢物。溢出或化學反應產生了有毒煙氣。火災不能控制并蔓延到廠區的其他位置,或火災可能產生有毒煙氣。應急響應人員無法獲得必要的防護裝備情況下,發生的所

52、有事故。8.3 危害區域內人員防護檢測、搶險、救援人員進入危害區域應急時,必須事先了解危害區域的地形、建筑物分布,有無燃燒爆炸的危險,危險廢物存在的大致數量和濃度,選擇合適的防護用品。如產生有毒有害氣態污染物的事故,著重呼吸道的防護;產生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的事故,重點明確阻燃防護服和防爆設備;產生易揮發的有毒有害液體的事故,重點明確全身防護措施;產生不揮發的有毒有害液體的事故,重點明確隔離服防護措施等。進入危害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照應。每組人員中必須明確一位負責人作為監護人,各負責人應用通信工具隨時與指揮部聯系。 9 應急裝備 表9-1 應急裝備一覽表類別名稱數量位置備注報警

53、系統固定電話1臺辦公室對講機1部辦公室手機多部辦公室揚聲器1個辦公室消防系統滅火器10組各消防點消防水池1個場地南端消防沙2噸各消防點控制消除污染沙土10噸沙池吸收襯墊(吸化學品C-FL550DD)2個庫房吸收襯墊(吸油3MP-FL550DD )2個庫房中和劑2袋庫房信息采集與應急監測風向標1個庫房采樣瓶50個庫房PH試紙20包庫房取樣器3個庫房應急輔助手電筒1個庫房發電機1臺庫房防腐泵3臺庫房安全防護耐酸堿化學服4套庫房耐酸堿化學靴20雙庫房海員手套(厚)20雙庫房過濾式防毒面具10個庫房防毒口罩20副庫房自給式空氣呼吸器10個庫房橡膠耐酸堿手套30雙庫房化學護目鏡20副庫房安全帽50頂庫房

54、警示牌6個庫房警示帶3卷庫房醫療救護醫療箱1個庫房創可貼80張庫房云南白藥2瓶庫房酒精2瓶庫房其它藥品庫房10 應急預防和保障措施 10.1 制度保障加強江西xx公司原料車間的值班管理和重點區域的巡視檢查,要求全天24小時值班,周一至周五白天由公司現場管理員值班,周末白天由公司安排人員值班,夜間統一由現場保安值班。值班人員必須對危險區域進行巡檢,每小時至少巡查一次,并在現場值守,做好當值的值班記錄,必須本人簽名。公司安排專人負責抽查值班情況,無故缺席者,按公司規定進行處理,并予以通報批評。 值班中遇到緊急情況,應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并及時向有關領導聯系匯報。 10.2 應急裝備的保障 由后勤

55、保障組采購和統一管理應急方案要求所需的應急設施、設備和藥品,由生產組制定應急設施、設備和藥品的發放計劃和布置點位,并形成應急裝備分布圖。由設備組和生產組定期對應急設施、設備和藥品進行檢查和維護,根據檢查情況和現場變更情況及時更換和補充應急裝備。10.3 應急培訓保障10.3.1 生產區操作人員的培訓 針對應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統培訓廠區操作人員,發生各級危險廢物事故時報警、緊急處置、逃生、個體防護、急救、緊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 培訓主要內容:a.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 b.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知識; c.生產過程中異常情況的排除、處理方法; d.事故發生后如何開展自救和互救

56、; e.事故發生后的撤離和疏散方法。 采取的方式:課堂教學、綜合討論、現場講解等。 10.3.2 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對廠區應急救援隊伍的隊員進行應急救援專業培訓。 培訓主要內容: a.了解、掌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內容; b.熟悉使用各類防護器具; c.如何展開事故現場搶救、救援及事故處置; d.事故現場自我防護及監護措施。 采取的方式:課堂教學、綜合討論、現場講解、模擬事故發生等。 10.3.3 應急指揮機構的培訓 邀請省內外應急救援專家,就公司危險廢物事故的指揮、決策、各部門配合等內容進行培訓。 采取的方式:綜合討論、專家講座等。 10.3.4 公眾教育 公司將負責對企業鄰近地區開展公眾教育、

57、培訓和發布本企業有關安全生產的基本信息,加強與周邊公眾的交流,如發生事故,可以更好的疏散、防護污染。針對疏散、個體防護等內容,向周邊群眾進行宣傳,使事故波及到的區域都能對危險廢物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程序、應該采取的措施等內容有全面了解。 采取的方式:口頭宣傳、應急救援知識講座等。 10.4 演習方案10.4.1 演練分類及內容 (1)演練分類 組織指揮演練:由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和各專業小組負責人分別按應急救援預案要求,以組織指揮的形式組織實施應急救援任務的演練; 單項演練;由各專業小組各自開展的應急救援任務中的單項科目的演練; 綜合演練;由應急救援指揮組按應急救援預案要求,開展的全面演練。 (2)

58、演練內容 儲存區發生火災、危險廢物倉庫泄漏的應急處置搶險; 通信及報警信號的聯絡; 急救及醫療; 應急搶救處理; 染毒空氣監測與化驗; 防護指導,包括專業人員的個人防護及員工的自我防護; 各種標志、設置警戒范圍及人員控制; 廠內交通控制及管理; 泄漏污染區域內人員的疏散撤離及人員清查; 向上級報告情況及向友鄰單位通報情況; 事故的善后工作。 (3) 演練范圍與頻次 組織指揮演練由應急指揮小組副指揮每年組織一次; 單項演練由應急指揮小組副指揮每半年組織一次; 綜合演練由應急指揮小組指揮每年組織一次。 10.4.2 預案評估和修正 (1)預案評估 指揮部和各部門經預案演練后應進行講評和總結,及時發

59、現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問題,并從中找到改進的措施。估的內容有: 通過演練發現的主要問題; 對演練準備情況的評估; 對預案有關程序、內容的建議和改進意見; 在訓練、防護器具、搶救設置等方面的改進意見; 對演練指揮部的意見等。 (2)預案修正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經演練評估后,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進行修正、補充、完善,使預案進一步合理化; 應急救援危險目標內的生產工藝、裝置有所變化,應對預案及時進行修正。 11 事故報告 當發生重大危險廢物事故后,信息聯絡組立即以電話通知廣昌縣環境保護局和南昌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并在發生事故后15日內,公司以書面方式報告事故及處理情況,初報的內容包括以下內容:單位

60、法定代表人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設施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事故發生的日期和時間,事故類型;所涉及材料的名稱和數量;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潛在或實際危害的評估;事故產生的污染的處理情況。 書面報告視事件進展情況可一次或多次報告。報告內容除初報的內容外,還應當包括事件有關確切數據、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危害程度及采取的應急措施、措施效果、處理結果等。 12 事故的新聞發布 事故發生后,由環保組制定事故的新聞發布方案,經公司審批后,根據事態進展,信息聯絡組適時對外發布,發布的信息內容必須準確詳實,其它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得擅自對外發布信息,避免錯誤報道,造成不良影響。 13 應急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

61、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江西省xx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2日附件 1應急組織機構名單 應急指揮組(王凌云 羅天貴)綜合協調組黃報遠劉賢兵疏散警戒組毛小農楊燕平工藝生產組張立龍楊暢電氣設備組楊乾華廖金發醫療救護組謝玲玲楊愛榮后勤保障組毛先飛肖玉梅信息聯絡組毛勇王新華環保組成員:黃報遠()劉賢兵保衛組成員:毛小農(13677944689)、楊燕平生產組成員:張立龍(13307049333)、 楊暢設備組成員:楊乾華(13517948156)、廖金發衛生組成員:謝玲玲(13030585655)、楊愛榮后勤保障組成員:毛先飛(13387945222)肖玉梅安全組成員:毛勇(18928

62、582298)王新華附件2組織應急響應有關人員聯系通訊表小 組姓 名辦公電話聯系電話電子郵箱應急指揮組王凌云羅天貴綜合協調組黃報遠劉賢兵疏散警戒組毛小農楊燕平工藝生產組張立龍楊暢電氣設備組楊乾華廖金發醫療救護組謝玲玲楊愛榮后勤保障組毛先飛肖玉梅信息聯絡組毛勇王新華附件3外部應急/救援單位聯系通訊表序號名稱支持方式/能力聯系人聯系方式1廣昌縣環保局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李江偉2廣昌縣工業園環保科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謝文波3廣昌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重傷和死亡事故的調查巫科龍4廣昌縣消防中隊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現場處理5廣昌縣工業園派出所現場治安、刑事調查馬志斌6撫州市環境監測中心應急監測、處理后現場

63、監測7120急救中心傷員的救治8南昌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環境污染處理、事故調查附件4危險廢物相關生產環節工藝流程圖:pH4.5皂化后有機相回萃取反 萃3N H2SO43N HCI30% NaOH反 萃萃余液P204萃取鋅反萃取pH4.0 - 4.5pH4.5退鍍液硫酸銅結晶硫酸銅溶液蒸發結晶水份溶 解過 濾凈化除雜過 濾鈣、鎂渣(與除鐵渣一并處置)LIX984萃取電鍍污泥氫氧化錫NiCO3 和H2O2 氫氧化鐵空載有機相皂化后有機相回萃取皂 化P507萃取鈣、鎂皂 化P507萃取鎳反 萃NiSO4送電解鎳車間皂 化萃余液30%NaOH12%H2SO4萃余液污水處理站硫酸鈣、硫酸鎂4N H2SO430%NaOH萃余液送污水處理站ZnCl2溶液皂化后有機相回萃取圖一電鍍污泥及褪鍍液生產工藝流程圖反萃銅萃余液送蝕刻液產生單位 萃 取硫酸銅 硫酸鎳 180g/L硫酸12%硫酸蝕刻液反萃鎳空載有機相圖二 蝕刻液處理工藝流程圖噪聲含塵廢氣錐式破碎機破碎外購脫錫后廢線路板瀝濾水料 倉二級重選循環水池金屬混合物廢樹脂及纖維瀝濾水圖三 廢線路板處理工藝流程圖四 電解鎳工藝流程電解鎳陽極泥其它工序硫酸鎳鐵渣電解后液送硫酸配制中頻感應爐鎳銅合金廢料爐渣煙氣陽極液除鐵、過濾過 濾雙氧水、堿式碳酸鎳廢線路板回收銅鎳混合料洗滌水萃取脫銅陰極電解 陽極鎳陽極板反 萃有機相3N 硫酸硫酸銅溶液


注意事項

本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35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尉犁县| 西吉县| 崇阳县| 盐山县| 浦东新区| 巴青县| 定西市| 牙克石市| 秭归县| 望都县| 集贤县| 封开县| 张掖市| 和顺县| 集安市| 新安县| 潞西市| 社会| 根河市| 通化县| 安庆市| 延津县| 常德市| 大冶市| 湘阴县| 宿松县| 奈曼旗| 天峻县| 保德县| 吕梁市| 保定市| 许昌市| 宜黄县| 卢湾区| 二连浩特市| 新干县| 齐齐哈尔市| 芦山县| 胶州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