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災害應急篇1.1 洪水洪水1.1.1洪水來臨時,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高地、屋頂、樓房高層、大樹上等高的地方暫避。1.1.2要設法盡快發出求救信號和信息,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1.1.3落水時要尋找并抓住漂浮物,如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1.1.4 汽車進入水淹地區時,要注意水位不能超過駕駛室,要迎著洪水駛向高地,不能讓洪水從側面沖擊車體。1.1.5 不要驚慌失措、大喊大叫;不要接近或攀爬電線桿、高壓線鐵塔;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頂上。1.2 地震地震1.2.1 地震發生后,在室內,要選擇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躲避,可躲到內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衛生間、儲藏室和廚房等處。
2、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1.2.2 在公共場館里,應迅速就近“蹲下、掩護、抓牢”或就近躲在柱子、大型物品旁;身處門口時可迅速跑出門外至空曠場地;在樓上時,要找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1.2.3 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以及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所。1.2.4 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乘客應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車,地震過后再下車。1.2.5 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1.2.6 尋找和開辟通道,朝著有光亮、寬敞的地方移動;不要乘電梯逃生。1.2.7 一時無法脫險,要
3、節省氣力,靜臥保持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多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1.2.8 無論在何處躲避,如有可能應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好頭部。1.3 泥石流、山體滑坡泥石流1.3.1 發現有泥石流、山體滑坡,要迅速向兩邊穩定區逃離,不要沿著山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1.3.2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1.3.3 不要停留在低洼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1.3.4 一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至開闊地帶。1.3.5 應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在山谷和山溝底部扎營。1.4 雷電雷電1.4.1 不要在曠野中、孤獨的小屋中、孤立的大樹下、電線桿旁、高坡上避雷雨。1.
4、4.2 不要赤腳站在水泥地上,不要洗澡或淋浴,不要打固定電話,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或電視機。1.4.3 要遠離鐵軌、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設施,避免站在山頂、制高點等場所。1.4.4 多人一起在野外時,彼此隔開一定距離,不要擠在一起。1.4.5 膠底鞋或橡膠輪胎不能抵御閃電。1.5大雪大雪1.5.1 減少外出活動,及時調整出行計劃。1.5.2 不要待在不結實、不安全的建筑物內。1.5.3 行走時最好穿軟底或防滑鞋,尤其是要做好凍傷、雪盲等的防護。1.6 高溫1.6.1 多喝水,少吃多餐,適當多吃苦味和酸性食物。1.6.2 避免劇烈運動,用涼水沖手腕、溫水沖澡。1.6.3 日間需小睡
5、。1.6.4 注意防曬;攜帶遮陽傘。事故災難應急篇2.1 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2.1.1 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要保護現場,及時報警,并記下肇事車輛的車牌號。2.1.2 遇到撞人后駕車或騎車逃逸的,應及時追上肇事者或求助周圍群眾攔住肇事者。2.1.3 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協商解決的情況下,應立即報警。2.1.4 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救傷,先搶救重傷員后搶救輕傷員。2.1.5 對受傷者進行常識性的受傷部位檢查,及時止血、包扎或固定。2.1.6 注意保持傷者呼吸通暢;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搶救。2.1.7 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不要翻動傷者,要立即撥打 120和
6、110求助。2.2.10 兩人以上跳水逃生,要盡可能擁抱在一起,減少熱量散失,也易于被發現。力逃跑。2.5 火災火災2.5.1 火災發生時,應及時撥打 119報警;小火應立即撲救,如果火勢擴大,應迅速撤離。2.5.2 逃生時應準確識別疏散指示方向,千萬不要擁擠,快速逃離火場。2.5.3 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背后的門;逃出現場后切勿重返屋內取貴重物品。2.5.4 火災發生時,切不可搭乘電梯逃生,更不要盲目跳樓。2.5.5 如果煙霧彌漫,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降低姿勢,沿墻壁邊爬行逃生。2.5.6當衣物著火時,最好脫下或就地臥倒,用手覆蓋臉部并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2.
7、5.7 夜間發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盡量大聲喊叫,提醒其他人逃生。2.5.8 一旦發現自己身處森林著火區域,應準確判斷風向和火災延燒方向,逆風逃生。2.5.9 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要繞開火頭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2.3 擁擠、踩踏事故2.3.1 要保持冷靜,提高警惕,不要受周圍環境影響。2.3.2 服從組織者指揮,有序撤離。2.3.3 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切記不要逆著人流前進。2.3.4 陷入擁擠的人流時,要遠離店鋪、柜臺的玻璃或者其他危險物。2.3.5 若被人群擠倒,則設法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2.3.6 如果帶著孩
8、子,要盡快把孩子抱起來;如果可能,要抓住身邊堅固牢靠的東西。社會安全事件應急篇3.1 恐怖事件恐怖事件3.1.1 及時報警。向就近的工作人員報警或通過報警器向警方報警,并迅速疏散周圍的人員。報警時,避免使用無線電通信工具,以免引爆無線電遙控的爆炸物。3.1.2適當應對。根據恐怖事件的情況及其所在位置要采取不同的緊急處置方法:對于爆炸恐怖,應臉朝下且頭部背向爆炸物就地臥倒,或盡量選擇安全位置躲避;對于生物、化學恐怖,應立即離開污染區域,不接觸可疑物品,要盡快實施自我防護,如利用隨身攜帶的物品遮蔽面部尤其是口鼻部位,遮蓋或減少身體裸露部分;對于劫持恐怖,要沉著冷靜、機智靈活應對恐怖分子。3.1.3
9、迅速撤離。在工作人員或警方的組織下,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按規定的路線迅速、有序地撤離現場。撤離時,不要相互擁擠,以免堵塞出口、發生騷亂或引起踩踏事故。3.2 搶劫搶劫3.2.1保持鎮定,及時作出反應;若無能力制服,可保持距離追趕并大聲呼救,以求援助。3.2.2追趕不及的,應看清作案人的逃跑方向和有關衣著、發型、動作等特征,及時報警。3.3 暴亂3.3.1保持冷靜,沉著應對,保持與暴亂分子的距離,不與其接觸或者答話,不要圍觀。3.3.2被暴亂分子盯上時,應向熟悉的或者人多的安全地帶奔跑。3.3.3在逃跑時,要學會利用和制造障礙物阻滯暴亂分子,把身上多余的東西向后扔。3.3.4不要與暴亂分子拼命搏
10、斗,被擊倒時,雙手重疊捂住后腦,雙肘向內可以護住眼睛、鼻梁。要學會用眼睛“觀察”和用身體“打滾”,找到其薄弱環節,然后迅速地“連滾帶爬”沖出去。3.4 綁架3.4.1學會保護自己,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同壞人周旋。3.4.2在被綁架的過程中,要盡量記住沿途的地方、路名和綁匪的特征,或者留下親人熟悉的標記。3.4.3盡可能拖延時間,尋找各種借口給綁匪制造困難,如說身體不適,或可大哭,或可扭動身體,或作出其他反常的行為,或趁綁匪不注意時制造信號以引起外界注意,或者趁機呼救。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篇4.1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4.1.1 注意飲食、飲水衛生,盡量不要在路邊攤點就餐,少吃、不吃生、冷食物。4.1.2
11、 發現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4.1.3 可采用催吐的方法,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壓舌根部,輕輕刺激咽喉引起嘔吐,以吐出導致中毒的食物。4.1.4 大量喝水,可以是淡鹽水,稀釋毒素。4.1.5 保留好可疑食物、嘔吐物或排泄物,供化驗使用。4.1.6 及時就醫。4.2 霍亂4.2.1 旅行期間,一旦出現劇烈的無痛性水樣腹瀉等類似霍亂的癥狀,應立即到附近醫院的腸道門診就醫。4.2.2 要向醫生如實提供最近就餐的地點、食物的種類和一同就餐的人員。4.2.3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對使用過的餐具、接觸過的生活物品等進行消毒。4.3 禽流感4.3.1 若去禽流感流行國家或地區旅游,應避免接觸活禽和
12、鳥類,尤其是雞;接觸活禽和鳥類后,應用肥皂徹底洗手。4.3.2 不吃未完全煮熟的雞肉和雞蛋,保持均衡飲食,充分休息,以保持良好的抵抗力。4.3.3 旅行回來或接觸禽類后,出現發燒、鼻塞、流鼻涕、咳嗽、嗓子疼、頭痛、全身不舒服癥狀,應及時到當地醫院就診,并向醫生報告您最近的旅行史及與禽類接觸史。4.4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4.4.1 旅行期間(特別是流感流行季節)要勞逸結合,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少去甚至不去擁擠不衛生的公共場所,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清潔。4.4.2 在發生流感大流行時,應推遲非必要的旅行;必要旅行時,易感人群及體弱者,可服用預防藥物或接種流感疫苗。4.4.3 有流感癥狀時,要
13、注意多休息、多喝水。4.4.4 流感病人應自覺與同行游客保持一定程度的隔離(佩戴口罩、分開吃住);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紙和吐痰紙要包好,扔進加蓋的垃圾桶,或直接扔進抽水馬桶用水沖走。4.4.5 若懷疑患有流感應及時就醫,并告知相關旅行史或接觸史,幫助醫生診斷。4.5 瘧疾4.5.1 旅行前向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或專業機構進行健康咨詢,了解所去國家或地區瘧疾流行情況,熟悉瘧疾防治基本知識。4.5.2 提前準備個人防護用品,配備必要的防蚊藥具等物品。4.5.3 注意個人防護,避免蚊蟲叮咬。4.5.4 到瘧疾流行區居住或旅游的旅行者需攜帶一些抗瘧藥物備用,特別是流行季節,一般自進入瘧區前2周開始服藥,持續到離開瘧區 6 8周。4.5.5 一旦出現周期性寒戰、發熱、頭痛、出汗和貧血、脾大等類似瘧疾癥狀,或懷疑患有瘧疾應及時就醫,并告知旅行史。4.5.6 若得不到及時醫治,應服用自己攜帶的備用藥,青霉素衍生物抗瘧藥對于治療有特效,但仍然應該盡早找醫生確診并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