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目錄1 前言.12 總則.22.1 編制原則.22.2.編制依據.22.2.1 政策法規.22.2.2 技術規范、標準.32.2.3 其他參考資料.32.3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程序.33 企業概況與環境風險識別.53.1 企業信息.53.1.1 企業基本情況.53.2 企業主要原輔材料.63.3 企業主要生產設備.63.4 產品方案.63.5 生產工藝.63.5.1 生產工藝環節.63.5.2 污水處理措施.83.5.3 廢氣處理措施.83.5.4 固體廢物處理措施.83.6 企業所在地區狀況.83.6.1 地理位置.83.6.2 地形地貌.83.6.3 水文.93.6.4 氣候特征.93.
2、6.5 交通.93.6.6 自然資源.93.6.7 周邊污染源情況.103.7 本廠所屬環境功能區規劃.103.8 環境受體情況調查.113.9 環境風險性物質情況.124 現有環境風險應急資源.184.1 應急救援物資.184.2 應急組織機構.205 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225.1 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225.1.1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因素、危害分析.225.1.2 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225.2 突發環境事故類型分析.225.2.1 天然氣泄漏引發的中毒事件情景分析.235.2.2 火災和爆炸事故情景分析.235.2.3 其他突發事件情景分析.235.2.4 次生/伴生污染
3、.245.2.5 情景源強分析.245.2.6 后果分析.255.3 環境風險物質擴散途徑、防控措施、應急資源分析.255.3.1 天然氣的泄漏.255.3.2 火災、爆炸.265.3.3 廢水泄漏.286 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296.1 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的差距分析.296.2 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差距分析.296.3 環境風險應急資源的差距分析.306.4 歷史經驗教訓總結.316.5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內容.317 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337.1 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337.2 進一步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和能力建設.338 企業環境
4、風險等級.358.1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358.1.1 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358.1.2 環境風險控制水平(M).358.1.3 環境風險受體敏感性判別(E).378.1.4 環境風險等級評估.388.1.5 環境風險等級表征.3811 前言前言天然氣是一種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瑞昌市近年來經濟建設得到全面發展,配套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對能源需求總量不斷增長,尤其對是清潔能源的需求。為保障瑞昌市城市、碼頭
5、工業園區域天然氣供應,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特建設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項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其中包括湓城門站(天然氣調壓站)、天然氣長輸管網(天然氣市政主管網),主要接收來自西氣東輸二線省天然氣總公司輸氣管網的天然氣,經過濾、計量、加熱,調壓、加臭后外輸,本站設計輸氣能力 45 萬立方米/日。湓城門站位于瑞昌市瑞碼大道東側,具體地理位置為:東經 E1154125.44,北緯 N29427.77。項目占地面積 18畝,約 12000m2,主要為通過對天然氣進行調壓便于管道輸送;天然氣長輸管網服務范圍主要為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工業園區,沿城市主干道路鋪設
6、。本項目于 2010 年 10 月 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通過九江市環保局審批(九環審201036 號),于 2015 年 4 月通過了安全竣工驗收,于 2018 年 3 月通過了竣工環保驗收。企業依法履行環保和安保手續,并按照規范生產運營,在最近三年未有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情況。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為了更好地應對項目環境風險,委托中政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承擔本企業的環境風險評價,經過實地考察,查閱相關資料文獻制定了本環境風險評估,從環保風險角度論證項目的風險可接受程度。為建設項目和環境管理部門決策提供依據。為了進一步了解在企業生
7、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對外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的潛在的不利影響,及企業突發環境事故對環境和生命安全造成的短期不利影響,健全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機制,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危害,企業組織編制本環境風險評估報告。22 總則總則2.1 編制原則編制原則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是基于公司生產管理過程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等情況下,所造成的污染和對外環境以及人體健康帶來的影響程度,以此提出防范措施和應急對策。報告編制遵循科學性、規范性、客觀性和真實性的原則,全面分析評估企業環境風險物資、風險單元及風險等級和受體范圍,以此作為環境管理與風險防范決策依據。2.2
8、.編制依據編制依據2.2.1 政策法規政策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1.1 施行);(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法(2007.11.1 施行);(3)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12.1 施行);(4)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12.7 施行);(5)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 號);(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10.26 施行);(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
9、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修正);(10)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2015.1.9 施行);(11)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2015.6.5 施行);(12)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2015.3.1 施行);(13)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保部令第 17 號)(2011 年 5 月 1 日);(1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16 年 7 月 1 日修訂);(15)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環發201320 號);(16)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2016 年 7 月 13 日);(17)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 版);(
10、18)關于印發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201434 號);(19)中國石化環境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修訂版,2016 年);(20)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環辦應急201883號)。2.2.2 技術規范、標準技術規范、標準(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T2.3-2018);(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6
1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8)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9)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34330-2017);(10)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83-2009);(11)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2012);(12)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12)。2.2.3 其他參考資料其他參考資料(1)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環境影響報告表;(2)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環境影響報告
12、表審批意見;(3)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文件;(4)其他相關文件。2.3 企業環境風險評估程序企業環境風險評估程序企業環境風險評估,按照資料準備與環境風險識別、可能發生環境事件及風險分析、現有環境風險防控和環境應急措施差距分析、制定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劃定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五個步驟實施。具體步驟如下:453 企企業業概概況況與與環環境境風風險險識識別別3.1 企企業業信信息息3.1.1 企企業業基基本本情情況況項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其中包括湓城門站(天然氣調壓站)、天然氣長輸管網(天然氣市政主管網),主要接收來自西氣東輸二線省天
13、然氣總公司輸氣管網的天然氣,經過濾、計量、加熱,調壓、加臭后外輸,本站設計輸氣能力 45 萬立方米/日。湓城門站位于瑞昌市瑞碼大道東側,具體地理位置為:東經 E1154125.44,北緯 N29427.77。項目占地面積 18畝,約 12000m2,主要為對天然氣進行調壓;天然氣長輸管網服務范圍主要為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工業園區,沿城市主干道路鋪設。項目調壓站建于瑞碼大道東側,進站壓力 1.6MPa,中壓部分 0.4MPa。設有調壓裝置、過濾器、計量裝置、閥門、等工藝設備。市政主管網建設項目部分管道由調壓站接出,天然氣壓力由 4.0MPa 調壓至 0.4MPa,該部分管道首先由瑞碼大道接入至縣城
14、內,北環路、東環路等主要大道布置,中壓管道布置長度約為 50km。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根據環保、安全生產等要求先后執行并完善了環保、安評手續,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竣工驗收、安全評價等,具體包括:2010 年 10 月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通過九江市環保局審批(九環審201036 號),于 2015 年 4 月通過了安全竣工驗收,于 2018 年 3 月通過了竣工環保驗收。企業依法履行環保和安保手續,并按照規范生產運營,在最近三年未有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情況。公司基本情況見表 3.1-1、表 3.1-2。表表 3.1-1企企業業基基本本情情況況表表
15、單單位位名名稱稱組組織織機機構構代代碼碼單位地址所在市法人代表劉邑職工人數66 人郵政編碼332200占地面積12000m2企業規模設計日加氣 45 萬 m3所屬行業D4511 天然氣生產和供應業主要原料天然氣、LNG經度坐標1154125.44主要產品天然氣緯度坐標29427.77聯系人廠區地形地貌平地聯系電話/6表表 3.1-2企業環保手續情況企業環保手續情況序號序號項目名稱項目名稱批復文件(號)批復文件(號)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情況情況1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瑞昌市天然氣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審201036 號2015 年 4 月通過了安全竣工驗收,2018 年 3 月通過了竣
16、工環境保護驗收評審注: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依法履行環保手續,并按照規范生產運營,在最近三年未有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情況。3.2 企業主要原輔材料企業主要原輔材料表表 3.2-1項目產品一覽表項目產品一覽表序號原材料名稱及規格年耗用量來源成分備注1天然氣約 16425 萬方中石油西氣東輸二路甲烷-2臭劑3425.8Kg上海匯菲化工有限公司四氫噻吩3.3 企業主要生產設備企業主要生產設備企業建立了完善的設備檢修制度,定期對廠區、沿線設備進行巡查、檢修,并做好相關記錄,確保設備正常運轉,有力保證了生產和安全管理,確保產品產量和質量的穩定。本公司主要設備情況見表 3.3-1。表表 3.3-1主要設
17、備一覽表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序號設備名稱設備名稱型號型號/規格規格數量(數量(個個)備注備注1天然氣調壓站12-01-3981圖號TE-RX22000/4.0EM12市政主管網建設項目(管材管件)DE200、160、90約 50km3.4 產品方案產品方案表表 3.4-1項目產品一覽表項目產品一覽表序號序號名稱名稱設計產能設計產能備注備注1天然氣、LNG45 萬 m3/d天然氣管道輸送,服務瑞昌市城市和碼頭工業區3.5 生產工藝生產工藝3.5.1 生產工藝環節生產工藝環節本項目主要為天然氣輸送供應,其工藝主要涉及天然氣管道的鋪設和天然氣的調壓過程。具體如下:7管道鋪設工藝:縣城區域管道;該部分管
18、道由調壓站接出,天然氣壓力由4.0MPa調壓至0.4MPa,該部分管道首先由瑞碼大道接入至縣城內,北環路、東環路等主要大道布置,中壓管道布置長度為90km。天然氣調壓工藝:調壓站工藝說明:從市分輸站到來的天然氣,進站壓力為4.0MPa,經過濾后,進入計量裝置,計量后進入匯管一調壓至1.21.7MPa,在進入匯管二,經計量調壓至0.250.4MPa,在經加臭后出站,進入市政的中壓管網。計量裝置共設置2路,為1開1備,可以根據不同時期的負荷要求來調節供氣量;圖圖 3.5-1天然氣輸送管道鋪設工藝流程圖天然氣輸送管道鋪設工藝流程圖圖圖 3.5-2天然氣調壓工藝流程圖天然氣調壓工藝流程圖8調壓裝置也設
19、置2路,1開1備,可根據負荷情況控制。備注:天然氣具有無色無味和易燃易爆之特性,因此,當天然氣漏氣時,為易于被人們發覺,進而消除漏氣,要求對沒有臭味的天然氣加臭。加臭在密閉的管道中進行,并無臭氣泄漏的發生。3.5.2 污水處理污水處理措施措施本項目排放的廢水經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設備檢修產生的過濾廢水經隔油池+砂濾處理后排入收集池,不外排。3.5.3 廢氣處理措施廢氣處理措施集輸工藝采用先進的密閉集輸清管,產生的泄漏的天然氣量較小。3.5.4 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固體廢物處理措施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過濾時產生的少量過濾廢渣量暫存后委托具有相應資質單位定期處置。3.
20、6 企業所在地區狀況企業所在地區狀況3.6.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瑞昌市位于江西省北緣,九江市西側,長江中游南岸。東經 115611543,北緯29232951之間。東連九江縣,南鄰德安、武寧縣,西毗湖北陽新縣,北與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全境東西長 65.5km,南北寬 51.5km,總面積 1423.11km2。瑞昌交通便捷,北濱長江水道,東距開放港口城市九江 32km,水上運輸通漢達滬,并直開日本、香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航線。南武鐵路貫穿全境,連通鷹廈線和浙贛線,直接京廣線和京九線。九界公路、九武公路兩條省道分別與 316、315 國道交織貫通。距九江機場 45km。3.6.2 地形地貌地形地
21、貌瑞昌市總體地貌為低山丘陵,境內以低山、丘陵構造地貌為主,近江、濱湖有小塊沖積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幕阜山脈分支的青山、大德山屹立中部,秦山、梅山等屏障西南,構成全市中間高、四周低和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地表水系亦以青山為分水嶺,以東、西、南三個方向流出,分別注入長江、修河和湖北富水。全市總面積中,海拔 500 米以上的低山占 37%,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占 46%,海拔 100 米以下的平原占 12.3%,水面占 4.7%。城區地處長河北岸河谷沖擊平原上,“崗丘-沿江濱湖平原”地帶,其西部逐漸過度至低丘帶,北部有丘陵余脈插入,東部向賽湖傾斜,地勢較低,總體成因為侵蝕堆積型地貌。市區海拔
22、高度為 16-35 米,其間可分為 15-18 米,20-25 米,30-35 米三個夷平面。地面坡度呈連續舒9緩狀,坡度在 1-3 之間。市區所在地處于賽湖至桂林橋、范鎮斷陷盆地的中段,東南城區出露第四系全新統亞沙、亞沙土,城北出露地層為第三系砂礫巖,城區東北部低山露有花崗長巖,城區第四系下伏地層為第三系紅巖。3.6.3 水文水文瑞昌市境內河流眾多,以青山為分水嶺,向東、南、西分別流經德安、陽新和市北濱江地區注入長江。3.6.4 氣候特征氣候特征瑞昌地處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 17.3(其中一月最冷、七月最熱)。極端最高氣溫 41.2;極端最低氣溫-13.3;
23、多年平均降水量為 1583.9 毫米;多年平均蒸發量為 1468.7 毫米;年日照時數平均為 1619.3 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 43%;年平均無霜期為 254.3 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 75%;風向:全年盛行風向為東北風,次盛行風向為西南風,夏季主導風向為南風;風速:年平均風速為 1.4 米/秒。3.6.5 交通交通瑞昌交通便捷,北依長江黃金水道,水路上通漢渝、下達寧滬,鐵路有國家一級干線武九復線穿境而過,連接京九、京廣兩大動脈;公路四通八達,九武、九界兩條省道與316、105國道交織貫通,瑞九、雙瑞公路與昌九、九景以及湖北黃黃高速互聯成網;已通車的杭瑞高速、九碼快速通道,即將動工的武九
24、客運專線以及武穴長江大橋,使瑞昌在國家新一輪鐵路、公路大提速中占據先機,交通優勢將更加突出。3.6.6 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土壤:市區所在地處于賽湖至桂林橋、范鎮斷陷盆地的中段,東南城區出露第四系全新統亞沙、亞沙土,城北出露地層為第三系砂礫巖,城區東北部低山露有花崗長巖,城區第四系下10伏地層為第三系紅巖。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礦產地 146 處,查明礦種有 7 類 31 種,即:貴金屬礦、有色金屬礦、黑色金屬礦、化工原料非金屬礦、能源礦、非金屬礦、水溫類礦等 7 類,金、銀、銅、鉛、鋅、鎢、鉬、鐵、硫、磷、煤、鋁土礦、化肥用灰巖、冶金用白云巖、飾面大理石、方解石、硅灰石、熔劑用石灰石、水泥用灰石、
25、水泥配料用砂巖、水泥配料用頁巖、陶粒頁巖、水泥配料用粘土、鎂質粘土、石榴子石、重鈣粉體原料礦、建筑石料、建筑用砂、磚瓦粘土、礦泉水、溫泉等 31 種,其中水泥配料用砂巖、冶金用白云巖的保有儲量和品質均居九江市首位,水泥用灰巖的保有儲量和品質在全省名列前茅。旅游資源:瑞昌市山水秀麗,境內旅游資源富饒。峨嵋溶洞群幽險奇特,規模宏大,被專家稱為“江南第一洞”;青山省級森林公園天然麗質,景跡繁多,樹木蔥郁,登上峰頂,北望長江,東呼廬山,好一幅廣闊景象。青山自古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休閑避署的理想處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嶺殷商銅礦遺址,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有木枝護的采冶遺址,可以開發成集考古與旅游
26、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3.6.7 周邊污染源情況周邊污染源情況項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其中包括湓城門站(天然氣調壓站)、天然氣長輸管網(天然氣市政主管網),設計日供氣量45萬m3。湓城門站位于瑞昌市瑞碼大道東側,具體地理位置為:東經E1154125.44,北緯 N29427.77。項目占地面積18畝,約12000m2,主要為對天然氣進行調壓;天然氣長輸管網服務范圍主要為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工業園區,沿城市主干道路鋪設。項目區域涉及工業區與居住區,周邊涉及污染源主要為生產廢水、廢氣、固廢等。3.7 本廠所屬環境功能區規劃本廠所屬環境功能區規劃以項目湓城門站(天然氣調壓站)考慮,門站所在區域環境功
27、能區見表 3.7-1。表表 3.7-1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功能屬性表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功能屬性表編號編號項目項目功能屬性功能屬性1環境空氣屬二類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2地表水環境地表水為長河,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3地下水環境地下水為不宜開采區,執行 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類標準4聲環境屬 3 類功能區,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 3 類標準5是否基本農田保護區否11編號編號項目項目功能屬性功能屬性6是否名勝風景保護區否7是否飲水水源地保護區否8是否污水處理廠集水范圍否9是否
28、環境敏感區否10是否人口密集區否11是否生態敏感與脆弱區否12是否生態紅線區否3.8 環境受體情況調查環境受體情況調查環境風險受體分為大氣環境風險受體、土壤環境風險受體和水環境風險受體。其中,大氣環境風險受體主要包括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辦公、重要基礎設施、企業等主要功能區域內的人群、保護單位、植被等,按人口數量進行指標量化;土壤環境風險受體主要為企業周邊是否基本農田保護區、居住商用地等區域;水環境風險受體主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來水廠取水口、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特殊生態系統、水產養殖區、魚蝦產卵場、天然漁場等區域,可按其脆弱性和敏感性進行級別劃分。本項目為天然氣管道輸送服
29、務,服務于瑞昌市城市以及碼頭工業區,包括湓城門站(調壓站)以及天然氣長輸管網,因此,本次風險評價環境風險受體包括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鎮區域,以門站考慮,其環境風險受體如下:表表 3.10-1門站門站 5km 范圍內范圍內主要主要環境風險受體情況一覽表環境風險受體情況一覽表環境環境要素要素保護目標保護目標方位方位與場界與場界距離(距離(m)規模規模(人)(人)環境功能環境功能空氣環境(周邊居民區)賽湖醫院東南340200二類區九江歐文新建材有限公司東面22060曹家凹西南150120南昌鐵路局貨物快運辦理點西南40030合計合計/410瑞昌市城區(東南面片區)/75000鄧家村東面1150120茶
30、嶺新村東北250090胡家坂新村東北3500120花湖東北440080桂家村東北424090寺泉壟東北200060周家北面90075蔡家東北205012012熊家村東北344045胡西堡東北424060樟樹下西北1750130肖家埠西北380060咀上王西北476080王家村西北447060大屋余西面363070劉家村南面410080桂家村南面481060熊家灣東南382090黃家村東南451070王家湖西南4530120汪家埒西南468090合計合計/77180水環境(環境風險)長江東北11.3km大河類赤湖北面5.3km中湖考慮項目除門站外還有天然氣管道,因此報告以項目門站 5km 和天然
31、氣服務管道 200m 范圍內敏感目標作為項目環境風險受體,及主要為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工業片區,根據查閱,瑞昌市城區人口數約 10 萬人,碼頭鎮人口數約 4.8 萬人,項目主要環境風險受體具體分布圖詳見附圖。3.9 環境風險性物質情況環境風險性物質情況參照中國石化環境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修訂版,2016 年)“附件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及臨界量清單”,項目所涉及的原輔材料、產品等物質中,本公司風險物質分析如下:表表 3.9-1環境風險物質識別結果一覽表環境風險物質識別結果一覽表序號序號物質名稱物質名稱是否為附錄是否為附錄 A 風險物質風險物質CASS 號號最大存儲量(噸)最大存儲量(噸)臨界量
32、(噸臨界量(噸)1天然氣是74-82-813.7752臭劑(成份四氫噻吩)否/0.003/最大存儲量以最大管道內天然氣存量計算。其主要理化性質如下:13標標識識中文名:天然氣;沼氣英文名:Natural gas分子式:分子量:0CAS 號:RTECS 號:UN 編號:1971危險貨物編號:21007IMDG 規則頁碼:理理化化性性質質外觀與性狀:無色、無臭氣體。主要用途: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用作制造炭黑、合成氨、甲醇以及其它有機化合物,亦是優良的燃料。熔點:沸點:-160相對密度(水=1):約 045(液化)相對密度(空氣=1):飽和蒸汽壓(kPa):溶解性:溶于水。臨界溫度():臨界壓力
33、(MPa):燃燒熱(kj/mol):燃燃燒燒爆爆炸炸危危險險性性避免接觸的條件:燃燒性:易燃。最大爆炸壓力:(100kPa):68建規火險分級:甲閃點():無資料自燃溫度():引燃溫度():482632爆炸下限(V%):5爆炸上限(V%):14危險特性: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氟、氯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穩定性:穩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現禁忌物:強氧化劑、鹵素。14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
34、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包裝包裝與儲與儲運運危險性類別:第 21 類 易燃氣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4包裝類別:儲運注意事項:易燃壓縮氣體。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庫房。倉溫不宜超過 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氧氣、壓縮空氣、鹵素(氟、氯、溴)、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若是儲罐存放,儲罐區域要有禁火標志和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槽車運送時要灌裝適量,不可超壓超量運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毒性毒性危害危害接觸限值:中 國 MAC:未制訂標準
35、前蘇聯 MAC:未制訂標準美國 TLVTWA:未制訂標準美國 TLVSTEL:未制訂標準侵入途徑:吸入毒性: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時,可有頭昏、頭痛、嘔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中尚可出現精神癥狀,步態不穩,昏迷過程久者,醒后可有運動性失語及偏癱。長期接觸天然氣者,可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急急救救皮膚接觸:眼睛接觸:吸入:脫離有毒環境,至空氣新鮮處,給氧,對癥治療。注意防治腦水腫。食入:防防護護措措施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呼吸系統防護:高濃度環境中,佩帶供氣式呼吸器。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防護服: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必要時戴防護手套。
36、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泄漏處置:切斷火源。戴自給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護服。合理通風,禁止泄漏物進入受限制的空間(如下水道等),以避免發生爆炸。切斷氣源,噴灑霧狀水稀釋,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漏氣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經過技術處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氣體。15標標識識中文名:四氫噻吩英文名:Tetrahydrothiophene分子式:C4H8S分子量:88.17CAS 號:110-01-0RTECS 號:XN0370000UN 編號:2412危險貨物編號:32111IMDG 規則頁碼:3283理理化化性性質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液體。主要
37、用途:用作溶劑、有機合成中間體。熔點:-962沸點:119相對密度(水=1):100相對密度(空氣=1):無資料飽和蒸汽壓(kPa):無資料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臨界溫度():臨界壓力(MPa):燃燒熱(kj/mol):無資料燃燃燒燒爆爆炸炸危危險險性性避免接觸的條件:燃燒性:易燃建規火險分級:甲閃點():128自燃溫度():無資料爆炸下限(V%):無資料爆炸上限(V%):無資料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引著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
38、氧化碳、硫化氫、氧化硫。穩定性:穩定16聚合危害:不能出現禁忌物:強氧化劑。滅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包裝包裝與儲與儲運運危險性類別:第 3.2 類中閃點易燃液體危險貨物包裝標志:7包裝類別: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倉溫不宜超過 30。防止陽光直射。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應注意流速(不超過 3ms),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廢棄:處
39、置前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廢物儲存參見“儲運注意事項”。用控制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氣體通過洗滌器除去。包裝方法:小開口鋼桶;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屬桶(罐)外木板箱。毒性毒性危害危害接觸限值:中國 MAC:未制定標準蘇聯 MAC:未制定標準美國 TWA:未制定標準美國 STEL:未制定標準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毒性:LD50:LC50:27000mgm32 小時(小鼠吸入)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健康危害:小鼠吸入蒸氣中毒時,呈運動性興奮、共濟失調、麻醉,最后死亡。慢性中毒實驗中,小鼠體重增長減慢及肝功能變化。對人皮膚刺激的作用弱。急急救救皮膚
40、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誤服者給飲大量溫水,催吐,就醫。防防護護措措施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局部排風。呼吸系統防護:高濃度環境中,應該佩帶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17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泄漏處置: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一
41、般消防防護服。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會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后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后廢棄。法規信息: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1987 年 2 月 17 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化勞發1992677 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危險品規定1996勞部發 423 號)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
42、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 3.2 類中閃點易燃液體。184 現有環境風險應急資源現有環境風險應急資源項目廢氣主要為檢修中產生的無組織非甲烷總烴,集輸工藝采用先進的密閉集輸清管,產生的廢氣量較小,以無組織形式排放;項目廢水主要為過濾中產生的廢水和生活污水,廢水經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設備檢修產生的過濾廢水經隔油池+砂濾處理后排入收集池,不外排,對環境影響較小;噪聲經減震隔聲后可實現廠界達標排放;固體廢物均得到妥善處置。企業已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質和應急裝備,同時配備了相應應急監測儀器和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安全應急、外部救援、醫療衛生等多部門應急救援措施(包括應急物質、應急裝備
43、和救援隊伍等情況)。現有應急資源情況調查分析如下:4.1 應急救援物資應急救援物資表表 4.1-1應急救援器材配置一覽表應急救援器材配置一覽表類型類型應急應急物資物資名稱名稱數量數量存放位置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管理責任人聯系人聯系人聯系方式聯系方式勞保用品防毒面具2 件搶險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安全帽8 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救生繩1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反光衣6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雨鞋6 雙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固定帶1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雨衣6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警示用品雪糕筒10
44、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警示帶4 卷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檢測類工具三合一檢測儀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可燃氣體檢測儀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開挖類工具扁鏟2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軸流風機(防爆)1 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埋地警戒帶450 米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消防千斤頂1 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汽車防火罩1 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干粉滅火器(8kg)6 支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救生急救箱1 支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通訊喊話器1 臺李明義楊婉貞
45、13970268377對講機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照明移動照明燈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19強光手電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電力系統發電機(7.5kw)1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對接電纜1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多用插電板1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2.5 平方的銅芯電纜50 米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抽水污水泵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潛水泵(370w)1 臺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鋼絲塑料水管7 米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測壓工具U 型壓力計(10000Pa
46、)1 個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壓力表(0.6MPa)1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埋地閥門開關工具鋼管2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PE 管1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放散鍍鋅管 DN252 套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五金工具12 寸活動扳手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尖嘴鉗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老虎鉗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平口起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梅花起1 把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堵氣工具:多功能管道連接修補器電熔套筒8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電
47、熔彎頭8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電熔三通8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堵氣工具:多功能管道連接修補器電熔套筒6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注塑彎頭4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注塑三通4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電熔彎頭2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電熔三通2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PE 管PE 管14 件李明義楊婉貞13970268377參照環境應急資源調查指南(試行)附錄以及應急保障重點物資分類目錄(2015年),并從環境應急角度出發,可以看出,企業儲備了一定量的事故應急資源,為更好應對可能突發的環境污染事故,
48、并結合項目特點,建議企業還應配備一定的其他應急資源,如便攜式采樣設備、便攜式檢測設備等環境監測設備等資源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能力,并且各應急物資補充后應有專人負責管理。項目位于瑞昌市瑞碼大道東側處,公司可與周邊企業建立互助關系,應急監測設備、應急交通設施等應急裝備,可以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避免物資的浪費。另建議企業完善規劃應急20物資存放點、種類及存放數量,做好物資管理以及建立管理臺賬。企業指揮機構的應急隊伍要根據本預案要求,建立處理突發環境事件的日常和戰時兩級物資儲備,增加必要的應急處置、快速機動和自身防護裝備和物資的儲備,維護、保養好應急儀器和設備,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確保參加
49、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時救助人員自身安全,及時有效地防止環境污染和擴散。4.2 應急組織機構應急組織機構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聯系方式見表 4.2-1,應急專業組成員及聯系方式見表 4.2-2。表表 4.2-1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一覽表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一覽表組織成員組織成員職務職務姓姓名名手手機機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劉邑13601722712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副總經理葉小鳳18970219377搶險救災組組長經理鄒海龍15297922099警戒疏散組組長經理包佑新18720233334醫療救護組組長經理岳邦欣13576245719物資保障組組長經理郭文15170497898通訊聯絡組組長經理代玉
50、鳳15397829616環境應急監測組組長經理張勇18379606409事故調查組組長經理李明義18770821887表表 4.2-2應急專業組成員一覽表應急專業組成員一覽表搶險救災組成員搶險救災組成員姓姓名名職務職務手手機機鄒海龍經理15297922099李洪喜主任15907025466警戒疏散組成員警戒疏散組成員姓姓名名職務職務手手機機包佑新經理18720233334吳子良主任18770925707醫療救護組成員醫療救護組成員姓名職務手機岳邦欣經理13576245719李立主任18179202329物資保障組成員物資保障組成員姓名職務手機21郭文經理15170497898吳永鋒主任1587
51、0818836通訊聯絡組成員通訊聯絡組成員姓名職務手機代玉鳳經理15397829616李少文隊長13807025246環境應急監測組成員環境應急監測組成員姓名職務手機張勇經理18379606409陳章副經理18770246533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姓名職務手機李明義經理18770821887楊婉貞安全管理員13970268377225 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5.1 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5.1.1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因素、危害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因素、危害分析項目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為天然氣,天然氣泄漏及其導致的火災、爆炸等引起的環境事故,是
52、事故構成的最主要部分。因此,我們收集了近年來發生在國內的關于天然氣的環境風險事故,選取其中一些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表表 5.1-1事故案例事故案例序號序號時間時間/地點地點事故類型事故類型事故后果及影響事故后果及影響12017 年 1 月 11 日上海一四層樓房天然氣泄漏天然氣泄漏導致爆炸,造成四死一傷,樓層坍塌22017 年 2 月 15 日,上海市汶水東路天然氣泄漏天然氣泄漏導致爆燃,導致 3 人死亡根據實例分析,同類企業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天然氣泄漏造成。5.1.2 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通過對國內外天然氣事故統計資料以及天然氣供應行業本身的特點分析,并根據從物質
53、風險性、裝置生產情況、防控措施綜合分析確定事故情景,企業環境事件情景分析見下表:表表 5.1-2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一覽表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分析一覽表序號序號突發環境事件情景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可能引起的或次生突發環境事件可能引起的或次生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風險識別環境風險識別A火災、泄漏等生產安全事故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生廠外環境污染及人員傷亡事故天然氣泄漏引發的火災和爆炸,可能會污染地表水、大氣環境天然氣等B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失靈或非正常操作預警設施異常導致不能及時發現風險,導致事故擴大各風險防控設施,如消防預警設施等C非正常工況(如開、停車等)對本項目影響較小生產環節D污染治理設施非正常運行廢水直接
54、排放造成水體影響廢水處理設施E違法排污廢水、固體廢物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廢水、收集池F停電、斷水、停氣等對本項目影響較小G通訊或運輸系統故障對本項目影響較小,要求及時修復以免影響應急措施的實施H各種自然災害、極端天氣或不利氣象條件極端天氣下對本項目有影響,必要時停車I其他可能的情景電路異常引起的火災等配電間5.2 突發環境事故類型分析突發環境事故類型分析長輸管道的主要生產設施包括輸氣站場和管道。存在的潛在危險性主要為振動造成法蘭連23接松動或接口破裂;分離器、設備故障;閥門松動、銹損失靈;管內超過安全流速或軸承過壓;管道彎頭、焊接點破裂。產生的后果為泄漏,遇明火燃燒、爆炸。根據國內外天然氣事故統計
55、資料以及天然氣供應行業的實際情況,事故發生通常有以下情況:(1)天然氣泄漏及其引發的火災、爆炸污染環境事件;(2)其他突發環境事件。5.2.1 天然氣泄漏天然氣泄漏情景分析情景分析天然氣泄漏將會對環境空氣造成一定影響,在居民區等較密閉環境中,操作不當導致的天然氣的泄漏,可能引起人員中毒事故的發生,天然氣無色無味,通過加臭和安裝報警裝置可及時意識到天然氣的泄漏,及時切斷氣源,避免環境污染人員傷亡。5.2.2 火災火災和爆炸和爆炸事故事故情景分析情景分析火災對周邊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散發的熱輻射。火災輻射熱造成的損害可由接受輻射熱能量的大小衡量,即單位表面積在接觸時間內所吸收能量或單位面積受到
56、輻射的功率大小來計算。如果輻射熱的能量達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其它可燃物燃燒,包括生物。天然氣屬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可引發爆炸,當發生天然氣泄漏時遇明火將可能引起火災或爆炸,對生物、大氣環境、水體等造成影響。5.2.3 其他突發事件情景分析其他突發事件情景分析1)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失效情景分析監控報警系統失效:公司應在各環境風險單元安裝用包括可燃氣體檢測裝置、報警裝置及其他監測設施,在實際運行期間公司應每天安排專人巡檢確保這些設施能夠正常運行。閥門、管線等設備失效:在門站和管線等環節的閥門、管道等出現腐蝕或其他異常時,若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天然氣的泄漏,從而引發環境事故。2)污染物治理設施失效
57、情景分析廢水處理設施失效:當廠區污水站故障無法正常排水,遇泄漏、火災或爆炸事故時,泄漏物、事故伴生、次生消防水量超出事故應急池最大容量,存在未經有效處理通過排放系統直接流入周邊水體,可能會影響地表水體水質。3)人為破壞情景分析第三方破壞:包括沿線違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違章行為、違章施工、重車碾壓、近距離火源、人為的無意識破壞、不法分子的蓄意破壞、恐怖襲擊、犯罪行為發生爆炸、打孔盜氣,可能造成管道發生重大事故,導致的管道破裂和天然氣泄漏,24引發環境或安全事故。4)自然災害情景分析(1)雷電:項目所處區域屬于雷擊多發危險區域,特別是夏季更是雷暴雨頻繁。如因避雷設施故障或存在
58、漏洞,在遭受雷暴襲擊時可能造成環境風險單元(生產、儲存及輸送設施)或環境風險防控設施損毀,則會直接或間接引發環境污染事故。(2)暴雨:在遭遇暴雨時,可能因排澇能力不足造成廠區淹水,此時大量的雨水可能因此進入污水系統致使污水處理系統超負荷,無法及時處理的廢水漫出廢水池進入外環境。(3)暴風:因暴風造成抗風能力不足的設施損毀,因此而發生泄漏的環境風險物質造成周邊環境受到污染。(4)暴雪、冰雹:發生連續暴雪天氣時,如建筑或設備上的積雪未及時清理,則可能造成建筑或設備被壓壞。而冰雹天氣可能直接擊毀生產設施。因設施損毀而造成環境風險物質外泄污染環境。5.2.4 次生次生/伴生污染伴生污染項目生產運營過程
59、中突發的環境事件主要為天然氣泄漏事故中產生的伴生和次生的危害,具體見下表。表表 5.2-1次生、伴生危害一覽表次生、伴生危害一覽表序序 號號事故類型事故類型伴生和次生危害伴生和次生危害1天然氣泄漏污染環境,當密閉環境和空氣不流通時可能造成人員中毒2火災和爆炸原輔料遇明火可能引發火災,產生火災廢氣及消防廢水等進而對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空氣、土壤環境造成影響。5.2.5 情景源強情景源強分析分析項目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主要為天然氣泄漏、火災、爆炸以及其引起的次生/伴生環境事件,其中天然氣泄漏導致的中毒事故多由于操作不當和空氣不流通,通過對天然氣加臭和安裝報警裝置處理便于人員及時發現,在及時關閉閥門和
60、保持空氣流通情況下,突發性中毒事件發生概率較小;天然氣發生泄漏時,遇明火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通過假設報警裝置、加強管理等措施,天然氣泄漏引發的火災和爆炸可做到早預防、早控制。結合項目特點,場站及輸氣管道輸送的介質為天然氣,發生泄漏后遇到火源可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主要破壞形式為非受限蒸氣云爆炸引起的沖擊波超壓破壞、閃火、噴射火熱輻射損傷。天然氣泄漏原因主要包括內因和外因,其中內因包括罐體、閥門及管件腐蝕、老化、年久失修;儀表失靈、管理不善、維護保養不當、誤操作等;工藝過程因素如溫度、壓力、流量、濃度、傳熱等的不正常控制。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故。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在25正常的設備維護條
61、件下,天然氣泄漏事故事故出現機率較小,概率為 0.3 次/年。經過具備評價資質的單位在安全評價中對輸氣管道的管線、輸氣場站、閥室的安全距離和危害及影響距離進行的計算和有資質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對管道爆炸事故的影響范圍進行的計算。管道發生大量泄漏產生火災爆炸事故所造成的最大危害及影響范圍如下:以事故點為中心人員最大輕傷半徑為 200 米;以事故點為中心人員最大安全距離范圍為 800-1200 米;以事故點為中心天然氣擴散影響距離范圍為 3000-5000 米。事故現場可根據可燃氣體檢測儀現場檢測結果參照以上距離確定危險區域范圍。5.2.6 后果后果分析分析項目可能產生的突發環境事故主要為因天然氣泄
62、漏導致的直接、次生和衍生環境問題,包括天然氣泄漏、火災和爆炸以及廢水事故排放引起的環境污染事件,包括天然氣直接泄漏處置不當導致的大氣污染;火災或爆炸導致的環境空氣、水體環境和土壤環境的污染。通過對天然氣加臭、安裝報警裝置、定期巡檢等預防措施,加強企業搶險等應急措施,加強突發事故的演練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突發環境事故對環境的影響。5.3 環境風險物質擴散途徑、防控措施、應急資源分析環境風險物質擴散途徑、防控措施、應急資源分析5.3.1 天然氣的泄漏天然氣的泄漏在企業正常運行過程中若輸送管道出現異常(包括人為破壞、自然災害、不合格施工等不當行為引起管道破損)或閥門腐蝕或人為操作不當都將導致天然氣泄漏
63、,從而引發突發環境事故。天然氣泄漏對項目涉及區域環境空氣造成影響,火災和爆炸產生的廢氣、消防廢水將對環境空氣、水體環境以及土壤環境造成一定影響。(1)防控措施應保持信息來源渠道的暢通,及時掌握自然災害預警,做到有提前獲知災情,提前布置預防措施。不定期開展各項現場處置應急預案演練。各場站、工作場所準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對重點設備、管段加強巡查。(2)泄漏應急措施一經發現場站管道燃氣大量外泄,應穿戴好防護用品,立即關閉泄漏管道上下端閥門,26發出警報,同時,開啟另一路備用燃氣管道閥門,保證向市區的燃氣供應不中斷。迅速啟動場站防爆風機,迅速擴散泄漏的燃氣,降低泄漏現場的燃氣濃度。迅速向公司調度匯報,視
64、情況決定是否向 119、110、120 報警。總指揮立即組織警戒人員,做好現場的監護,疏散場站周圍人員,在場站周圍 200m 范圍內設置警戒區,嚴禁外來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公司有關人員到來前,場站站長為臨時指揮長。組織好現場無關人員向安全地點(上風方向)撤離。配合相關人員劃定警戒區域,控制一切火源,進行現場監控,保證天然氣安全放散。組織消防人員用防爆風機等驅散環境中泄漏的天然氣,降低險區天然氣濃度。同時應組織人員準備好消防器材,做好隨時進行撲救火災工作。險情控制后,立即排查、處理因事故引起的安全隱思,并清理現場、清查人數,嚴禁發生連鎖事故。當事故有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應停止搶險,迅速撤離到安
65、全地帶,等待再次進入現場的時機。險情解除后,用氣體檢測儀檢測周圍天然氣含量,每隔 20 分鐘檢測一次,連續兩次符合安全要求后,才可讓周圍人員返回各自崗位,并組織人員排除故障維修管道設備。5.3.2 火災、爆炸火災、爆炸天然氣屬于易燃氣體,遇明火將會引發火災,甚至造成爆炸事故,火災、爆炸產生的廢氣對環境有一定影響,產生的消防廢水對水體環境、土壤環境可能造成一定影響。(1)防控措施完善防火組織機構,提高防火意識,加強場站巡檢;管線上的放空管和收球裝置的排污管,必須引出站外;加強輸氣站設備和生產、生活用氣管線的維護保養。所有管線、閥件都應固定牢靠、連接緊密、嚴密不漏;站內禁止堆放易燃物品,如油料、木
66、材、干草等。禁止明火照明。站內管線進行切割或焊接動火時,應有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一切消防工具和材料設備要設專人定期維護保養,并放置在固定顯眼的地方,保證隨時可用;定期檢查管線和其他壓力容器內外腐蝕情況,摸清腐蝕規律,對腐蝕嚴重的部位要按要求及時處理,防止爆炸,加強場站巡檢,做好場站值班和安保工作;27輸氣站的設備、輸氣管線嚴禁超壓工作;安全閥和壓力表要定期校驗檢查,保證準確、靈敏,保持設備和管道通風良好,避免天然氣外漏和聚集;電器設備由于短路、碰殼接地、觸頭分離而引起的弧光和點火花,都可能引起天然氣空氣混合物爆炸,因此,杜絕使用非防爆的電器設備并做好場站避雷和接地工作;當輸氣管線、匯管和容器中
67、存在凝析油時,在動火割焊前,要用蒸汽或堿水清洗干凈,排除殘存的凝析油,防止油蒸汽與空氣混合物爆炸。也可采取不斷向管內和容器內注入氮氣的方法來防止油蒸汽發生爆炸;(2)應急措施發生火災、爆炸時,應首先關閉氣源和有影響的電源;值進人員立即向上級匯報。采取正確流程措施,保護場站主要設備,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報警“119”,請求地方公安消防隊支援;如有消防泵,則啟動消防泵,加大供水量,如有可能關閉通往生活區和行政區的用水閥門,以確保現場有充足的用水;當著火點(泄漏處)形成穩定燃燒后,在公安消防隊沒有到達以前,場站如有消防栓,則義務消防隊首先從消防栓處鋪設水帶,撲滅著火點附近可燃物的明火。然后對著火點
68、附近的管線進行不問斷冷卻。公安消防隊到達現場后,將指揮權交給公安消防隊;規定統一的指揮信號,配帶醒目標志。搶險人員根據需要配備防毒面具、氧(空)氣呼吸器、耳塞、護目鏡、阻燃服、防水服、防塵口罩、防輻射安全帽、便攜式對講機(個人配帶),及其需要防靜電的防護用品;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到達現場后,迅速組成由上級主管部門、地方消防隊伍及本單位領導參加的搶險滅火指揮部,統一指揮滅火搶險工作;搶險人員接到報警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出動,在較短時間內趕到現場,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搶修泄漏處的故障,搶救一些重要的物資和設備,并將其轉移至安全處;注意風向變化,要根據現場情況,發布動員令,動員現場周圍特別是下風
69、向的居民一致行動,迅速隔絕火源。應再現場下風方向設置警戒線,不準有明火出現。禁止機動車輛通行,如有可能與地方交通部門取得聯系,斷絕交通;發生火災后立即與當地醫療部門聯系,請求派救護車與醫護人員到達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做好現場與其他部門和單位的通訊保障工作;28保證搶險人員的生活供給,后勤人員在指揮部領導下,組織好物資及消防器材的供應工作,做好參戰人員的飲食保障工作;做好事件處理過程記錄,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事態的發展,以便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5.3.3 廢水泄漏廢水泄漏項目排放的廢水經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設備檢修產生的過濾廢水經隔油池+砂濾處理后排入收集池,不外排。項目
70、廢水水質較簡單,且排放量較小,因此廢水泄漏主要考慮門站火災、爆炸產生的消防廢水。(1)防控措施:確保門站內導流渠、集水池日常保持空池狀態,并關注事故應急池的狀態,另地面防腐防滲措施必須符合要求。(2)應急措施:保持導流渠暢通,確保消防廢水進入事故應急池,不溢流,若事故池無法完全容納產生的廢水應用容器收集或者設置圍堰,以保證廢水不直接排入外環境,產生的消防廢水需經處理達標。296 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在充分調研企業現有應急能力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企業涉及環境風險物質的種類及數量、環境風險受體等實際情況,結合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分析,從以下四方
71、面對現有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差距,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內容。6.1 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的差距分析的差距分析環境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公司建立環境管理制度情況見表 6.1-1。表表 6.1-1環境管理制度情況環境管理制度情況序號序號具體要求具體要求企業現狀企業現狀差距分析差距分析1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制度是否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人或責任機構是否明確,定期巡檢和維護責任制度是否落實。已建立相應措施制度,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責任人或責任機構明確,巡檢、維護制度落實。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2環評及批復文件的各項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
72、措施要求是否落實。環評及環評批復要求已落實無差距3是否經常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定期對員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培訓。每年組織 12次應急培訓4是否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制度,并有效執行。已建立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制度,企業應急預案已明確。無差距6.2 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差距分析的差距分析表表 6.2-1公司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情況表公司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情況表序號序號相關要求相關要求實際情況實際情況崗位職責及落實情況崗位職責及落實情況1加強事故隱患的排查與監控,建立防控措施公司安排專人巡查,特別是可能發生的環境風險位置,并
73、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建立各個崗位職責,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總經理負責考核,開展污染源日常定期檢測,健全各項制度。2防止事故排水,建立廢水系統防控措施。生活污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生產廢水經處理后暫存收集池交由具資質單位定期處理建議完善事故廢水處理措施3防止廢氣超標排放采用密閉集輸清管,廢氣產生量較小無差別4設置環保安全標識粘貼防火等安全、環保標識按照要求粘貼標識。表表 6.2-2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評估指標評估指標相關要求相關要求公司情況公司情況差距分析差距分析30評估指標評估指標相關要求相關要求公司情況公司情況差距分析差距分析截流措施1)各個環境風險單元設
74、防滲漏、防腐蝕、防淋溶、防流失措施,生產區雨水、消防水(溢)和清凈下水全部收集與生產廢水一并納入污水處理站2)設置廢水切換閥,正常情況下廢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站,非正常情況下切換到事故池。保證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入污水系統。廢水經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設備檢修產生的過濾廢水經隔油池+砂濾處理后排入收集池,不外排應按要求完善項目廢水以及事故廢水的處置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1)按相關設計規范設置應急事故水池、緩沖池等廢水收集設施,2)事故應急池、污水緩沖池等設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確保事故狀態下順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夠事故緩沖容量;3)設抽水設施,并與污水管線連
75、接,能將所收集廢水送至廠區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站區內設有事故池,事故應急池平時容空,事故狀態下廢水以及泄漏物包括消防廢水可自流到事故池,并安裝水泵可及時將廢水抽到污水處理系統。建議完善事故池,以保證事故池容空雨水排水系統防控措施廠區實行雨污分流,專管專用,防止生產廢水、消防水和泄漏物進入外環境;站區內實行雨污分流無差距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防控措施生產廢水總排口建設在線監視及關閉設施,有專人負責啟閉,確保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不合格廢水不排出廠外。項目無廢水外排/有害氣體防治措施及處置裝置項目廢氣達標排放采用密閉集輸清管,廢氣產生量較小設施建設按環評批復無差距。廠內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針對危險廢物分區
76、貯存、運輸、利用、處置設施和風險防控措施檢修過程產生的廢渣定期交由具資質單位處置。嚴格按要求執行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污染物在采取合理措施下均能得到妥善處理,對環境影響較小;企業門站配備監控系統,監控閥室設置遠程終端裝置 RTU,監視閥室設置截斷閥遠程監視集成設備,通過通信系統將各站場及閥室的工藝參數及設備工作狀態上傳到總調控中心進行集中監視和管理,并且閥門之間配有緊急截斷措施;同時企業配備有應急救援車可隨時應對突發環境事件。6.3 環境風險應急環境風險應急資源資源的差距分析的差距分析表表 6.3-1環境風險環境風險應急物資應急物資差距分析差距分析序號序號具體要求具體要求企業現狀企業現狀差距分析差距
77、分析1是否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已配備部分應急物資和應需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資,由于企31裝備(包括應急監測)急裝備,門站及閥門均設置了報警裝置,門站設置了實時監控系統業不具備監測能力,需委托有監測能力的單位進行監測2是否已設置專職或兼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由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救援隊組成,一旦發生事故由應急指揮部統一調動已設置3是否與其他組織或單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或互救協議(包括應急物資、應急裝備和救援隊伍等情況)是已簽訂救援互助協議6.4 歷史經驗教訓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總結通過分析、總結同類型企業和涉及相同環境風險物質的企業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經驗教訓,建議企業加強日常生產過程的管理
78、,嚴格按照要求生產,杜絕因操作不當引起的突發環境事件;加強對站區及輸送管線天然氣泄漏的防控措施,同時做好收集池的防腐防滲工作,并設置相關警示牌,避免廢水、生產固廢的事故排放等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應急物資不能完全滿足需要,需進一步補充,如應急醫療物資等;公司在日常的生產管理中,常備一定數量的應急物資,包括消防器材、應急搶險器材、個人防護用品等,在事故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響應和搶險救援。通過對公司參與應急救援的人員人數和風險防控設備評價和分析,在物資儲備、登記、管理方面以及應急演練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以便在事故狀態下,及時迅速作出有效反應。建議完善應急物資以應對突發事件。并且 1、完善規
79、劃應急物資存放點、種類及存放數量,做好物資管理以及建立管理臺賬,以及規劃應急小組人員名單。2、注意及時更新應急標識系統,當發現應急標識系統老化、不清晰,應及時更新標識牌上的信息,保證各個關鍵點的標識牌所反映的信息能起到實際的應急作用。3、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向周邊企業、村落提供本單位有關信息、應急措施、救援知識等。4、對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進行定期巡檢和維護工作,對不達標的應急設施進行整治,查漏補缺,明確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機構,落實到人,開展定期巡檢和維護工作。6.5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內容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長期項目內容針對上述排查的差距分析
80、,根據其緊迫性和重要性,提出需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別按短期(3 個月以內)、中期(3-6 個月)和長期(6 個月以上)的時間要求。32長期(6 個月以上):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向周邊企業、村落提供本單位有關危險物質特性、應急措施、救援知識等,定期巡檢,查漏補缺。中期(3-6 個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管理,及時更新并補充需要的應急物資;對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進行定期檢查,應急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短期(3 個月以內):加強生產管理和規范化操作培訓,避免違規現象出現;收集池進行防腐防滲,保證事故池容空。定期巡檢,查漏補缺,明確環境風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機構,落實到人
81、,崗位制度和聯系方式上墻公布。337 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緊緊圍繞“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建設隊伍、提高素質、搞好演練”的總體思路,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并制定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7.1 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2020 年,本公司將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建設工作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狠抓落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抓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工作,全面開展環境風險源調查,加大隱患治理力度,同時,加強環境應
82、急管理的機構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一是健全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對環境應急管理工作體系進行重新梳理,完善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機構,提高應急指揮體系運轉效率;二是認真做好應急值守工作,完善政務值班制度,值班人員堅持 24 小時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保持信息暢通,確保重大、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三是重點加強放射源的管理和監控,門衛室和監控室同時實施 24 小時監控。全面落實防范環境風險的責任和要求,構建全防全控的環境應急管理體系。7.2 進一步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和能力建設(一)完善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健全和完善 江西國發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
83、案,并將預案呈報備案,提高預案科學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建立職責明確、規范有序、高效運行的應急指揮體系和工作網絡,有效預防并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環境事故的危害,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提高對突發環境事故的綜合防范能力。(二二)制定應急演練工作計劃,做好處置演練。科學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加強應急設備定期維護,完善應急處置物資的儲備,確保關鍵時刻應急設施、設備和物資能充分發揮作用。緊緊圍繞本公司環境應急管理工作需要,以保障環境安全最大化為目標,進一步加大環境風險隱34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加強職能部門職責和企業環境應急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環境安全事故的發生,
84、確保不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通過處置演練,查找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及時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增強可操作性。(三)風險防控措施實施計劃以下從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環境應急能力建設等內容制定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管理的目標、責任人及完成時限。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分別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1、定期對職工開展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管理宣傳和培訓,向周邊企業、村民提供本單位有關危險物質特性、應急措施、救援知識等。責任人:劉邑。2、對環境風險防控重點部位進行定期巡檢和維護工作,做好檢查記錄,對不達標的環境隱患和消防設施進行整治。責任人:劉邑。3、明確環境風
85、險防控重點崗位的責任機構,落實到人,開展定期巡檢和維護工作。3556.758.37R8 企業環境風險等級企業環境風險等級根據中國石化環境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修訂版,2016 年),根據風險源周邊環境風險受體的 3 種類型,按照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R)、環境風險控制水平(M)矩陣,確定環境風險等級。環境風險等級劃分為一般環境風險、較大環境風險和重大環境風險三級,分別用藍色、黃色和紅色標識。8.1 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8.1.1 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本項目涉及天然氣長輸管道,計算風險源涉及環境風險物質最大可能泄漏量 q
86、(考慮緊急關斷閥門之前的泄漏量與關閉之后的可能泄漏量)與臨界量 Qi比值 R,將 R 值分為:R1;1R10;10R100;R100 四種情況,并分別以 R0、R1、R2 和 R3 表示。企業現設有 300 段管道(兩個閥門之間以一段計),每個管道內有天然氣約 64m3,以管道內天然氣全部泄漏考慮最大泄漏量,密度以 1.97kg/m3(常溫,0.3MPa 情況下)計,則 q=37.8t,則計算:因此,項目R值以R1計。8.1.2 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M)采用評分法對風險源安全生產控制、環境風險防控措施等指標進行評估匯總,確定環境風險控制水平。(1)安全生產及設備質量管理對風險源
87、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管理等涉及安全生產的情況按照下表進行評估。表表 8.1-1環境風險源安全生產及設備質量管理評估分值環境風險源安全生產及設備質量管理評估分值評估指標評估指標評估依據評估依據分值分值得分得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10 分)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未取得經營許可證;100不涉及危險化學品,或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取得經營許可證。0安全評價及專項檢查情況(20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項的:(1)未按規定開展安全評價的;(2)未通過安全驗收的;(3)安全評價提出的環境安全隱患問題未得到整改的:(4)安全專項檢查提出的限期整改(或 A 類)問題未整改完成的。200安全專項檢查提出的環境安全隱患(非含限期
88、整改問題)未整改0-2036完成的,每一項記 5 分,記滿 20 分為止;不存在上述問題的。0設備設施質量控制情況(20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項的:(1)未接規定進行設備設施質量檢測、檢驗的;(2)設備檢驗結果不滿足質量要求的;(3)未按設計標準建設的;(4)未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的;(5)未按規定采取管線保護措施的;200存在下列情況的,每項記 10 分,記滿 20 分為止:(1)設備設施超期使用的:(2)設備設施降等級使用的;(3)質量檢測要求不明確的;(4)設計變更未經主管部門批準的;(5)不按規定巡線的。0-20不存在上述問題的0(2)環境風險控制表表 8.1-2評估管道環境風險控制措施評估
89、管道環境風險控制措施評估指標評估指標評估依據評估依據分值分值得分得分環境風險監測措施(10 分)未按規定設置環境風險物質泄漏監測措施的100存在下列情況的每項計 5 分,記滿為止:(1)安裝不符合規范的;(2)不按規定校驗的;(3)不能正常使用的;(4)監測因子缺項的(每項計 5 分)0-10按規定安裝泄漏監測、監測措施的0環境風險防控措施(20 分)事 故 緊 急關 斷 措 施(10 分)不具備有效的事故緊急關斷措施(關斷閥失效或不能符合緊急關斷時效要求)。105具備有效的手動緊急關斷措施(符合緊急關斷時效要求)。5具備有效的自動緊急關新措施。0事 故 污 染物 處 置 措施(10 分)無事
90、故污染物處置措施。10事故污染物處置措施不完善;或應急物資配置不滿足應急處置要求;0-10具有完善的事故污染物處置措施(吸油氈、圍油欄、收油機等圍控、回收、轉輸設備設施);0建設項目環保要求落實情況(10 分)存在下列任意一項的:(1)建設項目環評手續不完整的;(2)建設項目環境風險防控措施不落實的。100不存在上述問題的。0環境風險源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0 分)存在以下情況的,每項記 5 分,記滿 10 分為止:(1)無風險源事故處置預案的或風險源事故處置預案無環保0-10037內容的;(2)未按要求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并記錄的;(3)未按要求進行備案的。不存在上述問題的。0(3)環境風險控制水
91、平將企業安全生產及設備質量管理評估、環境風險控制措施各項指標評估分值累加為 30分,得出環境風險控制水平值,按照下表劃分 4 個類型。表表 8.1-3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值(值(M)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M30M1 類水平30M45M2 類水平45M60M3 類水平M60M4 類水平本公司環境風險控制水平評估指標總分值為 5 分,屬于 M1 類水平。8.1.3 環境風險受體敏感性判別(環境風險受體敏感性判別(E)根據環境風險受體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由高到低將風險源周邊可能受影響的環境風險受體分為類型 1、類型 2 和類型 3,分別為 E1、
92、E2 和 E3,具體如下表所示。如果風險源周邊存在多種類型的環境風險受體,則按照重要性和敏感度高的類型計。表表 8.1-4周邊環境風險受體情況劃分周邊環境風險受體情況劃分類別類別環境風險受體情況環境風險受體情況類型 1(E1)管道直接經過,或可能影響如下一類或多類環境風險受體的:鄉鎮及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保護區;自來水廠取水口;水源涵養區;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風景名勝區;特殊生態系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紅樹林、珊湖硫等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珍稀、瀕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海洋特別保護區;
93、海上自然保護區;鹽場保護區;海水浴場;海洋自然歷史遺跡;縣級及以上城鎮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包括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及準保護區):管道中心兩側各 200m 范圍內,任意劃分 2km 的范圍內人口總數大于 1000 人;管道和市政管道、溝渠(如雨水、污水等)交叉(包括立面設置),或管道中心兩側5m 范圍內有市政管道、溝渠(如雨水、污水等)。類型 2(E2)管道直接經過,或可能影響如下一類或多類環境風險受體的:水產養殖區;天然漁場;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富營養化水域;基本草原;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天然林;海濱風景游覽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區域;管道兩側各 200m 范圍內,任意劃
94、分 2km 的范圍內人口總數大于 500 人,小于 1000人;縣級以下城鎮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包括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及準保護區);管道中心兩側 5 米-10 米范圍內有市政管道、溝渠(如而水、污水等)。類型 3(E3)管道直接經過,或可能影響的范圍內無上述類型 1 和類型 2 包括的環境風險受體;管道兩側各 200m 范圍內,任意劃分 2km 的范圍內人口總數小于 500 人;38管道中心兩側 10m 范圍外有市政管道、溝萊(如雨水、污水等)。企業主要服務于瑞昌市城區以及碼頭工業園區,對照上表,判定本企業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類型為 E1。8.1.4 環境風險等級評估環境風險等級評估
95、根據風險源周邊環境風險受體 3 種類型,按照環境風險物質數量 Q/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 R、環境風險控制水平 M 矩陣,確定環境風險等級。具體如下表:表表 8.1-5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類型劃分環境風險受體敏感程度類型劃分環境風險物質數量環境風險物質數量 Q/環境風險物環境風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質數量與臨界量比值 R環境風險控制水平環境風險控制水平 MM1 類水平類水平M2 類水平類水平M3 類水平類水平M4 類水平類水平類型 1(E1)Q1 或 R0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Q2 或 R1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Q3 或 R2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
96、險源重大風險源Q4 或 R3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類型 2(E2)Q1 或 R0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Q2 或 R1一般風險源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Q3 或 R2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Q4 或 R3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類型 3(E3)Q1 或 R0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Q2 或 R1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較大風險源Q3 或 R2一般風險源一般風險源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Q4 或 R3較大風險源較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重大風險源8.1.5 環境風險等級表征環境風險等級表征綜上,確定項目環境風險源屬于較大風險源(R1M1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