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城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指導檢查方案為進一步做好全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更加規范科學、及時有效地開展,白城市疾控中心擬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指導檢查,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導檢查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03年5月9日);(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2003年11月7日衛生部第37號部長令);(四)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06年5月19日);(五)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衛生部第41號部長
2、令);(六)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2005試行版);(七)全國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2009年4月30日);(八)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操作手冊(2009年9月28日);(九)吉林省醫療機構法定管理傳染病漏報調查方案(2010版)(2010年4月21日)。二、指導檢查目的(一)了解、掌握全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二)規范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提高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水平;(三)各地相互借鑒、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三、指導檢查對象(一)疾控機構各縣(市、區)疾控中心。(二)醫療機構1、每縣(市、區)隨機抽查縣級以上醫療機構2家
3、;2、每縣(市、區)隨機抽查鄉鎮衛生院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3、每縣(市、區)隨機抽查個體醫療機構2家。四、指導檢查內容及方法(一)疾控中心1、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監測管理工作(1)動態監視本轄區報告傳染病疫情信息,及時完成報告卡的審核、查重等各項工作;重點建立對異常監控信息的快速反應流程(包括快速對異常信息確認、處理應對等環節),異常信息主要包括: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疫情、可能的傳染病暴發與流行、不明原因肺炎以及本地罕見傳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發病、死亡等。檢查方法:以書面監控記錄及相關檢查核實報告為準。(2)定期對轄區傳染病零缺報情況、報告及時性、審核及時性、重復報告等質量進行檢查
4、核實與綜合評價,查找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檢查方法:以文字資料為準。(3)開展傳染病監測資料周期分析。每月初要及時、準確對上月疫情監測情況進行全面的闡述分析,疫情數據要當月三備份(計算機、光盤、移動硬盤),還需對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報告信息的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并反饋至各網絡直報單位。當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或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開展相關的流行病學分析或專題分析報告。檢查方法:以實際可查的反饋形式為準,如正式發文或網絡直報系統反饋。2、傳染病防控指導檢查開展情況(1)本年度是否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與管理工作指導檢查與評估。要求有方案、檢查原始記錄、發現的主要問題及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等總結文件。針
5、對所發現的問題是否開展二次指導檢查。檢查方法:以文字資料為準。(2)本年度是否對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及托幼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對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及托幼機構在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要及時給予解決或答復,對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出并督促整改。檢查方法:以電話記錄或檢查指導記錄為準。3、培訓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情況本年度對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監測資料分析利用、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等業務技術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對本單位以及屬地醫療機構相關人員,注重培訓知識與內容的更新,是否及時將上級部門下發的有關工作要求進行培訓落實。檢查方法:以文字資料為準。4、網絡直報設備配置
6、是否配置以下設備:網絡直報專用臺式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帶無線上網卡)各1臺、打印機、傳真機、疫情專用電話。5、規范地處置散發疫情、暴發疫情對疫情判定準確,反應及時,現場調查、傳染病管理與控制有效、合理,有調查方案、個案調查表、指導意見、報告等。6、建立健全全市疾控系統衛生應急組織機構建設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應急組織機構建設,配備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能,完善工作制度,成立領導組織,設立應急辦公室,完善專家組。合理設置應急工作組織和機動隊,應急工作組織可分為疫情信息、現場調查、消毒除害、實驗檢測、宣傳教育、綜合物資等6個專業組,應急機動隊可由傳染病、衛生、消毒、檢驗等專業人員組成。7、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方
7、案體系以實用和可操作為目標,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方案體系,要求預案、方案齊全率100%。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規范,明確疾控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程序、調查處理標準、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8、切實加強全市疾控系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建設(1)開展衛生應急培訓。重點做好衛生應急管理培訓、甲型H1N1流感、人禽流感、霍亂和不明原因疾病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的衛生應急處置技術培訓,全面提高衛生應急專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和應對能力。(2)組織防控技術演練。各地可根據突發事件發生情況和時間特點,定期組織防控技術演練(每年應不少于2次)。通過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8、采樣、消毒、應急處理和安全防護等應急處置工作的演練,鍛煉應急處置隊伍,提高現場應急處置的反應性和應急處理能力。(3)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各地要根據“預防為主、有備無患”的原則,建立科學、經濟、有效的應急物資儲備和運行機制,嚴格按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和防護裝備規定的標準,切實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防護裝備配備。疾控機構重點裝備傳染病控制類:5類88種,儲備的物資要有清單、出入庫賬目,主要包括消殺藥品、疫苗、快速檢驗檢測儀器和試劑、傳染源隔離、防護裝備、后勤保障設備及應急設施等。尤其要做好防護服、防護眼面罩、防護手套、防護鞋靴、呼吸防護器、個人攜行、后勤保障、通訊辦公、微章標志等通用類裝備準備(詳見衛生應急
9、隊伍裝備參考目錄)。(4)規范突發事件處置。對事件判定準確,反應及時,現場調查、傳染病管理與控制有效、合理,有調查方案、個案調查表、指導意見、報告及控制效果評估等。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檢查結果記錄于附表1、附表2。(二)醫療機構1、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開展情況(1)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設置及規范使用情況。門診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初診或復診9項基本內容;應由臨床醫生填寫,病名項目應填寫診斷的病名,不能填寫癥狀。出入院登記至少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
10、日期等)10項基本內容。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感染科、急診、內科、兒科、皮膚科、住院部等與診療傳染病有關科室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記本,檢查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有無漏登和缺項。(2)檢驗部門、影像部門登記及反饋機制。檢驗部門登記項目應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病人姓名、年齡、檢驗結果、檢驗日期5項基本內容。影像部門(含放射科、B超室等)檢查登記應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齡、檢查結果5項基本內容。檢驗部門、影像部門是否建立了異常化驗結果必須返回送檢醫生或科室的反饋機制(包括門診和住院部)。檢查方法:查閱檢驗部門、影像部門登記(包括檢驗室、放射科、B超室電子登記系
11、統),檢查項目是否齊全、登記是否完整;反饋機制以反饋記錄或醫生簽字為準。(3)醫院內傳染病疫情分析、通報及處理機制。院內設專門部門及專人負責本院傳染病報告數據的常規分析,分析不同時期醫院接診的主要傳染病,并將分析結果在院內及時通報。院內是否建立對可能的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檢查方法:現場查閱相關分析文檔及反饋記錄、相關的機制與流程。(4)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院內自查。確定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自查組成員(含分管院長及各臨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內容(報告率、及時率、一致率等)及獎懲情況等。發現漏報、不及時報告等方面問題時,能夠提出針對性處理及整改措施。檢查方法
12、:現場查閱有關自查記錄、整改文檔及總結(自查組成員簽字)。(5)醫院是否配置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相關設備(包括網絡直報專用計算機、上網設備、報告專用電話或傳真機),操作系統齊全(有防病毒軟件),并有專人負責管理網絡直報密碼。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查閱相關記錄、直報人員進行現場操作。2、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培訓與考核醫院是否對新進人員開展關于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專業培訓,是否定期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相關培訓,是否及時學習衛生部下發的有關傳染病診斷、報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查閱相關培訓、考核文檔。3、傳染病報告
13、質量抽查評價指標包括:傳染病報告率、傳染病及時報告率、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準確率、完整率、紙質報告卡填寫與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檢查方法:查閱本年度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記錄,核實傳染病報告情況;復印傳染病報告卡,核實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與網絡直報信息的一致性。要求: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從內、兒、感染等科的門診日志及出入院登記本中隨機抽查法定傳染病病例15例(門診病例10例,住院病例5例),鄉鎮級醫療機構抽取5例。若該單位本年度相關記錄中,未查到1例法定傳染病,請注明門診量,并注意查明相關原因。病例分布應注意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抽查的相同病種不能超過50%。病種:僅抽查急性傳
14、染病,應注意抽查呼吸道、腸道、蟲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等不同傳播途徑傳染病。 住院病例需查閱病案資料,填寫病例發病日期、診斷日期。復印10份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從抽查的15例傳染病中查找,不足則另行補充,對補充紙質卡片的要求同上。鄉鎮衛生院復印5份。醫療機構檢查結果分別記錄于附表3、附表4、附表5。五、組織與實施(一)人員安排市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和各縣(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共同組成聯合指導檢查組。(二)時間安排分別于2012年7月和11月各進行一次指導檢查,具體時間另行通知。(三)實施方式查看資料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四)部分備查資料清單1、疾控中心提供資料清單:(
15、1)傳染病防治科(應急辦)半年工作總結。(2)應急物質儲備清單,5類88種,算出齊全率。(3)預案體系清單。(4)對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數據實時監控記錄及異常監測事件反應處理記錄。(5)對轄區醫療機構開展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指導檢查工作記錄、總結。(6)對本單位及轄區醫療機構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相關培訓的工作記錄、總結等。(7)各類傳染病監測數據質量評價及分析利用報告2、醫療機構提供資料清單(1)院內關于傳染病暴發或流行、可疑聚集性癥候群、不明原因肺炎或不明原因疾病發病、死亡等異常事件的處理機制與流程的文檔及相關記錄。(2)院內傳染病疫情常規分析、通報有關記錄。(3)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自查工作
16、記錄。(4)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技術培訓考核等有關記錄。(5)本年度內、兒、感染等科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傳染病登記簿、傳染病報告卡。(6)化驗室及影像部門的登記本及結果反饋流程。(五)檢查結果反饋指導檢查工作結束后,檢查結果將形成書面材料,通報至各縣(市)衛生局、疾控中心。附表1:2012年白城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指導檢查評分表附表2:2012年白城市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指導檢查評分表(鄉鎮級以上醫療機構)附表3:2012年白城市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指導檢查評分表(個體診所)附表4: 縣/區 醫院/衛生院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檢查登記表附表5: 市(縣、區)醫療機構漏報調查綜合報表附表6:白
17、城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指導檢查現場反饋表附表1: 2012年白城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指導檢查評分表(200分)一、傳染病預防控制(100分) 受檢單位:檢查內容檢查項目滿分評分原則得分1.傳染病常規監測管理相關工作1.1報告卡實時監測審核的頻次:【 】次/天5分無記錄(含審核、查重瀏覽):0分;有記錄:2分;2次/天;3分;4次/天:滿分1.2異常信息的快速反應機制與流程:無 有5分無:0分 ; 有:滿分1.3異常信息實際快速處理工作記錄:無 有5分無:0分 ; 有:滿分1.4轄區按月開展傳染病報告質量評價(以文字資料為準):否 是5分否:0分 ; 是:滿分1.5最近一個月的傳
18、染病報告質量評價綜合率【 】;縣級以上醫院網絡直報率【 】;鄉鎮衛生院網絡直報率【 】5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分1.6本年度傳染病疫情監測資料按照日 周 月 年 分析(可多選);傳染病疫情監測資料是否三備份:否 是;上年度是否開展重點傳染病預警預測分析:否 是5分年分析:1分;月分析:1分;傳染病疫情監測資料是否三備份:2分開展重點傳染病預警預測分析:1分1.7是否及時將各項常規分析報告向轄區報告單位進行反饋:否 是;如是,正式文件:無 有;實驗室檢測結果反饋記錄:無 有5分無反饋:0分;正式發文:3分;實驗室檢測結果反饋記錄:2分2.傳染病預防控制指
19、導檢查2.1本年度是否開展轄區內傳染病報告管理指導檢查:否 是;如是 檢查方案:無 有;檢查工作原始記錄:無 有;檢查工作總結報告:無 有;通報獎懲:無 有;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是否進行二次指導檢查:否 是10分無:0分;有檢查方案:2分;有原始記錄:2分;有檢查總結:2分;有通報獎懲:2分;針對發現問題開展二次指導檢查:2分2.2本年度是否對轄區醫療機構、學校及托幼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否 是;如是,指導次數:【 】;每次是否有指導記錄:無 有;轄區零缺報醫療單位技術指導記錄:無 有5分無:0分;有醫療機構指導記錄:2分;有學校指導記錄:1分;有托幼機構指導記錄:1分;有轄區零缺報醫療單位技術指導
20、記錄:1分;3.傳染病防控專業技術培訓3.1本年度針對傳染病防治、監測、網絡直報管理、監測資料分析利用、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等技術舉辦培訓:否 是;如是,培訓通知:無 有;培訓課件:無 有;培訓人員簽到簿:無 有;培訓次數:【 】次;接受培訓的人次數為:【 】人次;培訓考核成績:無 有;培訓總結:無 有;10分無:0分;有培訓通知2分;有培訓課件2分有培訓人員簽到簿2分培訓考核成績2分培訓總結:2分3.2培訓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法 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規范 衛生部近年下發的部分傳染病診斷防制相關文件 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可多選)傳染病防治5分有傳染病防治法:1分;有傳染病報告管理信息規
21、范:1分;有下發的部分傳染病診斷防制相關文件內容:1分;有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1分有傳染病防治1分2012年白城市傳染病預防控制與衛生應急指導檢查評分表(200分)一、傳染病預防控制(100分) 受檢單位:檢查內容檢查項目滿分評分原則得分4.網絡直報設備4.1專用臺式計算機:無 有2分無:0分 ; 有:滿分4.2專用筆記本電腦:無 有2分無:0分 ; 有:滿分4.3筆記本電腦配置無線上網卡:無 有2分無:0分 ; 有:滿分4.4疫情值班電話:無 有2分無:0分 ; 有:滿分4.5傳真機、打印機:無 有2分無:0分 ; 有:滿分4.6疫情數據三備份:無 有2分無:0分 ; 缺一項扣1分5.
22、重點傳染病監測本年度是否開展轄區內霍亂、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O157:H7、手足口病、流行性血熱、流感等傳染病監測:否 是;如是 監測方案:無 有;監測結果:無 有;監測總結:無 有;監測記錄:無 有;是否按時限內完成:無 有5分每種疾病缺少一項監測指標扣1分6.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本年度是否制定本轄區醫療機構漏報調查方案:否 是;如是轄區漏報率【 】;漏報調查總結:無 有;是否按時限內完成:無 有5分無:0分;有漏報調查方案:1分;漏報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分;有漏報調查總結:2分;按時限完成:1分;7.散發疫情規范處置本年度是否對轄區內散發疫情開展調查:否 是;如是12小時內調查:否 是;個案
23、調查表:無 有;調查報告:無 有;傳染源管理記錄:無 有5分無:0分;有個案調查表:1分;有調查報告:2分;有傳染源管理記錄:1分;在12小時內調查:1分;8.暴發疫情規范處置本年度是否對轄區內暴發疫情開展調查:否 是;如是24小時內判定:否 是;調查方案:無 有;個案調查表:無 有;調查報告:無 有;傳染源管理記錄:無 有;是否開展實驗室采樣:否 是8分無:0分;有調查方案:2分有個案調查表:1分;有調查報告:2分;有傳染源管理記錄:1分;在24小時內判定:1分;有實驗室采樣:1分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100分) 受檢單位:指標內容分值考核方法賦分辦
24、法得分備注1.組織機構建設1.成立應急辦公室2.成立應急領導組織3.成立應急工作組織4.成立應急專家組織5.組建應急機動隊伍5分2分1分1分1分查閱文件、核實現場成立得5分,否則不得分成立得1分,否則不得分成立得1分,否則不得分成立得1分,否則不得分成立得1分,否則不得分2.預案(技術)體系完整率依照本級衛生行政部門、省疾控中心下發的預案或相關衛生應急相關工作方案、工作預案、工作規范等制定本轄區相應工作預案或技術方案、工作規范等10分查閱文件 全部制定得10分,一項未制定扣1分。3.模擬演練指數按績效考核評估量表考核6分查閱資料(文字、聲像等)至少開展一次模擬演練,未開展不得分;演練方案2分,
25、演練腳本2分,評估報告2分4.應急物品儲備齊全率應急物品物類齊全,每個種類抽查5種以上,物品物類對照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參考目錄。14分現場查驗每下降5%扣1分,不足30%不得分5.規范處置指數分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0分查閱報告、聲像資料和日常掌握情況等未按規定及時采集樣品,每起扣2.5分;報告不及時、信息不通暢每起扣2.5分;處置不規范每起扣2.5分;評估不科學每起扣2.5分;扣完為止6.事件報告及時率事件報告及時率=按規定時限報告數/應報告總數*100%10分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系統數據為準突發事件報告及時率100%,每下降5%-2分。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二、突發公
26、共衛生事件處置(100分) 受檢單位:指標內容分值考核方法賦分辦法得分備注7.相關信息網絡直報率相關信息網絡直報率=網絡直報數/接報信息中心應直報總數10分查閱接報信息記錄資料相關信息網絡直報率100%,每下降5%-2分。8.應急值守全市各級疾控機構疫情/應急值守電話24小時值班10分不定期抽查各縣(市、區)應急值守人員漏崗每次扣2分;非業務人員值班每次扣2分;應急電話呼叫轉移每次扣2分;電話無人接聽每次扣2分;扣完為止以日常抽查記錄為評分標準9.專項應急工作國家、省、市指令性專項應急工作5分查閱相關文件、總結資料等一項未保質保量完成扣5分,扣完為止相關文件10.現場應急隊伍拉動與演練隨機拉動
27、一支專業衛生應急隊伍,考核應急反應時限、疫情記錄、應急隊伍人員、裝備情況,對拉動專業隊伍進行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置知識問答。15分現場查驗在20分鐘內到達現場:3分;疫情記錄完整:3分;應急隊伍人員配置合理、齊全:3分;裝備齊全:3分;知識問答:3分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附表2:鄉鎮級以上醫療機構 2012年白城市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指導檢查評分表 檢查內容檢查項目滿分評分原則得分1.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1.1門診日志項目: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 初診或復診;出入院登記簿項目: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
28、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如果有,請在內打)6分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項目設置規范:3分;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填寫使用規范:3分1.2化驗室登記項目:送檢科室、病人姓名、檢驗結果、檢驗日期;與傳染病診斷有關的異常檢驗結果的反饋機制(以反饋記錄或醫生簽字為準):無 有3分登記規范:1分;對異常結果按照要求進行反饋:2分1.3影像部門登記項目:開單科室、病人姓名、檢驗結果、檢查日期;與傳染病診斷有關的異常檢驗結果的反饋機制(以反饋記錄或醫生簽字為準):無 有3分登記規范:1分;對異常結果按照要求進行反饋:2分1.4設專門部門及專人負責本院傳染病報告數據的常規分析:否 是;如是,是否將分析結果
29、及時在院內通報;否 是;是否制定醫院對可能的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否 是8分無疫情分析:0分;專人負責本院傳染病常規分析:2分;分析結果院內及時通報:3分;院內制定針對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3分1.5建立醫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自查機制:否 是;如是,分管院長或臨床科室主任參與自查:否 是;是否有獎懲:否 是;針對發現的問題是否提出針對性處理機整改措施:否 是8分無自查:0分;有自查機制:2分;分管院長或臨床科室主任參與自查:3分有獎懲:2分;有整改措施:1分1.6專用計算機:無 有;殺毒軟件:無 有;寬帶上網:無 有;疫情專用電話:無 有2分專用網絡直報計算
30、機:1分;專用疫情電話:1分2.院內新進人員、全員傳染病報告管理培訓2.1培訓通知:無 有;參加培訓人員簽到表:無 有;培訓課件:無 有;培訓總結:無 有5分無:0分;有培訓人員簽到簿:2分;有培訓課件:2分;有培訓總結:1分2.2培訓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法 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規范 衛生部近年下發的部分傳染病診斷防制相關文件 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10分有傳染病防治法:2分;有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規范:5分;有衛生部近年下發的部分傳染病診斷防制相關文件內容:2分;有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1分2.3培訓測試成績:無 有5分無:0分;有:滿分3.傳染病報告質量查閱本年度內、兒、感染等科的門診日
31、志、出入院登記(查看相應住院病例),查出數15例(門診10例,住院5例),不足則查閱全部登記;鄉鎮衛生院查閱5例即可。復印10份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從抽查的15例傳染病中查找,不足則另行補充。鄉鎮衛生院復印5份。3.1報告率:查出傳染病【 】例,進行網絡直報【 】例,報告率【 】%;其中門診:查出傳染病【 】例,進行網絡直報【 】例,住院部:查出傳染病【 】例,進行網絡直報【 】例10分實際率*滿分3.2及時報告率:查出傳染病【 】例,進行網絡直報【 】例,及時報告數【 】例,及時報告率【 】%,其中門診:查出傳染病【 】例,進行網絡直報【 】例,及時報告數【 】例,住院部:查出傳染病【 】例,
32、進行網絡直報【 】例,及時報告數【 】例10分實際率*滿分3.3紙質報告卡填寫完整率【 】%10分實際率*滿分3.4紙質報告卡填寫準確率【 】%10分實際率*滿分3.5醫生填寫報告卡與網上卡片內容的一致情況:一致數【 】例,一致率【 】%;不一致信息主要為【 】10分實際率*滿分被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附表3:個體診所 2012年白城市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指導檢查評分表 檢查內容檢查項目滿分評分原則得分傳染病報告管理1.1門診日志項目: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 初診或復診30分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項目設置規范:10分,缺一項扣2分;
33、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填寫使用規范:20分,登記齊全、字跡清楚、登記連續、填寫準確等每項得5分;1.2是否制定醫院對可能的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否 是20分制定針對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10分;有疫情報告電話:衛生行政部門電話5分,疾控部門電話5分;1.3每季度是否建立傳染病報告管理學習機制15分無學習記錄:0分;每有一次學習記錄:5分;1.4是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10分無報告卡:0分;1.5是否有傳染病登記本5分無傳染病登記本:0分;1.6是否有消毒記錄本5分無消毒記錄本:0分;1.7是否對傳染病病例進行報告15分發現門診日志登記一例傳染病未報
34、告扣5分;被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附表4: 縣/區 醫院/衛生院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檢查登記表序號科室類型(1)患者姓名(2)性別(3)年齡(4)職業(5)疾病名稱(6)病例分類(7)發病日期(8)診斷日期 (9)是否錄入(10)是否及時錄入(11)報告卡填寫是否完整(12)報告卡填寫是否準確(13)報告卡信息與網絡報告信息是否一致(14)備注(1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注:科室類型包括:內科門診 兒科門診 感染科門診 急診 腹瀉病門診 肝炎門診 住院部內科 住院部兒科 住院部傳染科 其它,請注明(如呼內、消化內科) 住院病例的發病日期、診斷日期的信息需查看患者住院病案被檢查單位負責人 檢查員簽名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 醫院名稱門診住院部化驗結果總計調查數漏報數漏報率調查數漏報數漏報率%調查數漏報數漏報率調查數漏報數漏報率附表5: 市(縣、區)醫療機構漏報調查綜合報表上報日期 年 月 日 審核員:附表6:白城市衛生應急與傳染病預防控制指導檢查現場反饋表被指導單位: 縣(市、區) 被指導單位負責人簽字: 指導檢查日期: 年 月 日存在主要問題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