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工程概況12試驗目的23施工布置23.1道路布置23.2用水布置33.3施工用電布置33.4加工廠及其它設施布置34施工程序35施工方法35.1路基整理35.2級配碎石墊層55.3石灰穩定土基層75.4混凝土面層115.5排水系統施工155.6路肩施工166資源配置166.1機械設備配置166.2人員配置177施工計劃178質量保證措施178.1一般措施178.2雨天施工措施188.3高溫季節施工措施18南北岸管理公路試驗路段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南水北調中線一期總干渠穿漳河交叉建筑物工程(以下簡稱“穿漳工程”),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施家河村與河北省邯鄲市講武城之間。東距京廣線漳河鐵路橋
2、約2km,距107國道約2.5km,南距安陽市17km,北距邯鄲市36km,其上游11.4km處建有岳城水庫。南北管理公路連接107國道與南北岸渠道,是穿漳倒虹吸與外部聯系主要道路。南岸管理公路起點連接北豐村東鄉村公路,終點與安陽九標跨渠生產橋引道連接,全長2243.66m。北岸管理公路起點位于107國道,漳河橋北端,終點位于北岸上閘路坡頂點,全長2139.89m。南北岸管理公路為三級混凝土路面,公路行車道寬6m,路肩寬20.75m,行車道和路肩橫坡均采用2%。公路斷面分層自下而上依次為路基、10cm厚二級配碎石墊層、15cm厚石灰穩定土底基層、20cm厚C25混凝土,混凝土路面內配置網孔40
3、cm的6鋼筋網片,鋼筋保護層3cm(距下表面),公路斷面結構見圖1。圖1 南北岸管理公路斷面圖管理公路兩側設置漿砌石路沿石與排水溝,路沿石寬25cm,高出路面15cm,排水溝寬25cm,深14cm,具體形式見圖1。管理公路排水系統包含排水管、排水溝、集水井,在路沿石中按照10m間距布置孔徑5cm PVC排水孔,在公路兩側排水溝位置按照20m間隔對稱布置集水井,集水井采用紅磚砌筑,兩側集水井通過路基中埋設直徑8cmPVC排水管連接。管理公路根據地形決定向外排水方向。南北岸管理公路各主要材料用量見表1-1。表1-1 南北岸管理公路材料表序號項目單位南岸管理公路北岸管理公路備注1混凝土m2692.3
4、9 2567.87 2鋼筋t15.40 14.69 3集料m1665.92 1588.87 壓實方4石灰m555.31 529.62 壓實方5級配碎石m1682.75 1604.92 壓實方6塊石m852.59 813.16 7砂礫石m789.77 753.24 壓實方8紅磚m26.92 25.68 95cmPVC管m121.70 116.09 108cmPVC管m905.46 863.96 11土方回填m11218.310699.4512土方開挖m184.5176南北岸管理公路施工前,先進行試驗段施工。試驗段長150m,選擇在南岸管理公路臨時營地圍墻東南平直段進行。2試驗目的(1)驗證混合料
5、級配碎石、石灰穩定土的質量和穩定性;(2)驗證采用的機械能否滿足備料、運輸、攤鋪、拌和和壓實的要求和工作效率;(3)驗證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和適應性;(4)確認壓實方法、壓實機械類型、工序、壓實系數、碾壓遍數和壓實厚度、最佳含水量等。3施工布置3.1道路布置場內臨時道路連接拌合站、鋼筋加工廠與南北岸管理公路,臨時道路為泥結碎石路,滿足日常生活生產交通要求。3.2用水布置項目部在臨時營地東南角與混凝土拌合站各有一口水井,臨時營地東南角水井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用水與施工現場用水,拌合站處水井可以滿足混凝土拌合用水需求。3.3施工用電布置項目部在2號變電室布置有1臺315KVA變電室與1臺150K
6、VA發電機滿足日常生活生產用電需求。施工現場布置1臺150KVA的發電機,滿足現場施工用電需求。3.4加工廠及其它設施布置鋼筋加工廠布置在臨時營地西南角,鋼筋調制、切斷在加工廠進行。設備車輛停放場與油庫布置在加工廠北側。拌和樓布置在臨建場地東北角。拌和樓設置2座HZS90型自動強制式攪拌機,整體額定生產能力為180m3/h,規范規定生產能力115m3/h,保證生產能力為11560%=69m3/h,滿足出口漸變段混凝土生產能力要求。4施工程序管理公路施工程序為:路基整理級配碎石鋪設、摻拌級配碎石碾壓石灰穩定土鋪設、摻拌石灰穩定土碾壓、養生鋼筋綁扎混凝土路面澆筑混凝土路面刻槽、切縫、養護排水系統施
7、工路肩施工。5施工方法5.1路基整理路基整理的施工流程為:原始地面整平、碾壓第一層土方鋪筑碾壓下一工序檢測檢測不合格合格根據設計圖紙要求,路基碾壓達標部分厚度為50cm。5.1.1測量放線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使用全站儀放出管理公路軸線、路面高程。施工人員根據軸線位置、路基碾壓寬度標示出碾壓邊線。南岸管理公路北豐村南部分路段坡度較陡,施工時,坡頂高程保持不變,拉長斜坡,使坡度不大于1:10。5.1.2路面整平與回填料攤鋪為增加路基承載力,南北岸管理公路在修筑過程,選擇使用砂礫石填筑。根據測量人員放線高程與管理公路斷面結構,換算出路基第一層碾壓面高程,根據換算高程對路面整平。超高部位使用推土機推
8、平,高程不足部位使用粘土進行回填。路基第二層使用砂礫料填筑,虛鋪厚度35cm。砂礫料使用20m自卸車運輸,根據路寬、砂礫料鋪設厚度換算出每車砂礫料鋪設長度,嚴格照此控制卸車位置。使用推土機推平砂礫料,使用插釬法抽查虛鋪厚度,對局部超欠厚度位置進行人工進行清理、填補。5.1.3路基碾壓路基碾壓按照已批準的砂礫石回填施工方案執行,碾壓機械選擇柳工622碾壓機,靜碾4遍,行走速度(1.52)km/h,搭接寬度(0.30.5)m。5.1.4路基檢測路基第一層為粘土回填,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碾壓密實度大于97進行檢測,對于檢測不合格部位,重新進行碾壓。路基第二層為砂礫石回填,按照相對密度不小于75進行檢測,
9、對于檢測不合格部位,重新進行碾壓。路基外關檢測項目及頻率見表5-1。表5-1 公路各施工項目外觀檢查項目、頻度和質量標準值工程類別項 目頻 度質量標準路基高程(mm)每200m4點+10,-20寬度(mm)每200m4個斷面不小于設計值平整度(mm)每200m2處,每處連續10尺(3m直尺)20級配碎石墊層高程(mm)每200m4點+5,-20厚度(mm)均值每200m每車道1點-12單個值-30寬度(mm)每200m4個斷面+0以上平整度(mm)每200處,每處連續10尺15石灰穩定土基層高程(mm)每200m4點+5,-15厚度(mm)均值每200m每車道1點-10單個值-20寬度(mm)
10、每200m4個斷面+0以上平整度(mm)每200m2處,每處連續10尺12路基檢測合格后進行后續工序施工。5.2級配碎石墊層5.2.1材料選用與檢測根據設計(2012)長漳設(水)字第006號通知單要求,同時結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的規定,我部級配碎石選用直徑為37.519mm 、199.5mm、9.54.75mm的破碎卵石與4.75mm以下的石屑組配組配而成。進場的級配碎石在施工路段附近空地集中堆放。進場碎石中針片狀顆粒的總含量應不超過20。碎石中不應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石屑使用碎石場的細篩余料。級配碎石顆粒組成和塑性指數應滿足表5-2中的規定。表5-2
11、級配碎石基本參數表 項 目通過質量百分率(%)篩孔尺寸(mm)37.510031.59010019.073889.549694.7529542.3617370.68200.07507液限(%)28塑性指數9壓碎值405.2.2級配碎石施工級配碎石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流程如下:測量放樣未篩分碎石運輸和攤鋪灑水濕潤碎石運輸和撒布石屑拌合并補充灑水整形碾壓路基檢測合格后,開始級配碎石墊層施工。(1)施工放樣:在路基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級配碎石邊緣的設計高。(2)備料:碎石墊層鋪設寬度至路肩邊緣。根據
12、表5-2計算未篩分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施工中按照碎石:石屑=5:2控制。根據碎石墊層的寬度、厚度、壓實干密度及配合比計算每延米的未篩分碎石和石屑的數量,并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3)運輸和攤鋪級配碎石:級配碎石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由遠到近卸置集料(以堆放場地為基準)。卸料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料不夠或過多,先運送碎石。級配碎石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應過長,宜只提前數天。按照松鋪系數1.251.35施工,鋪料厚度為13cm。人工將碎石均勻地攤鋪路肩邊緣線以內,表面應力求平整。檢查松鋪材料層的厚度,必要時,應進行減料或補料工作。級配碎石攤鋪平整后,灑水濕潤。在其較潮濕的情況下,將石屑
13、計算的距離卸置其上,人工將石屑均勻攤鋪在碎石層上,攤鋪均勻。(4)拌合與整形:級配碎石采用人工進行拌和。用人工拌和級配碎石時,應隨時檢查調整翻耙的深度,摻拌應充分均勻。拌和過程中,應保持足夠的水分。拌和結束時,混合料的含水量應均勻,并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時應沒有粗細顆粒離析現象。人工對拌和均勻的混合料進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過程中,應注意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5)碾壓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用15t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用2.02.5kmh。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一般需碾
14、壓68遍,應使表面無明顯輪跡。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兩作業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與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進行碾壓。5.2.3檢測級配碎石墊層外觀檢測按照表5-1進行。5.3石灰穩定土基層5.3.1石灰穩定土材料按照設計圖紙與招標文件要求,石灰穩定土由石灰與粘土按照1:4比例摻拌制成。土料采用粘性細粒土,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其塑性指數為1218,有機質含量5,硫酸鹽含量0.8。當土料含有礫石時,礫石含量不得超過20,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3mm,其壓碎值30
15、。對土中的雜草、樹根以及各種有害物質必須清除。石灰采用質量符合GB1594規定的級的生石灰,進場石灰按照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057-94)進行試驗,檢驗其各項指標。石灰選擇公路兩側寬敞、臨近水源且地勢較高的場地集中堆放。當堆放時間較長時,覆蓋封存。拌合水使用井水。5.3.2石灰穩定土施工石灰穩定土采用路拌法進行施工,施工流程為: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備料、攤鋪土灑水悶料整平和輕壓卸置和攤鋪石灰拌和與灑水整形碾壓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養生(1)準備下承層級配碎石墊層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石灰穩定土基層施工。(2)施工放樣放樣方法同級配碎石放樣,石灰穩定每側較路面寬30cm。(3)備料采
16、集土前,應先將樹木、草皮和雜土清除干凈。土中的超尺寸顆粒應予粉碎或清除。應在預定的深度范圍內采集土,不應分層采集。計算材料用量根據石灰穩定土層的寬度、厚度、虛鋪系數及運料車輛噸位,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根據石灰穩定土層的厚度和預定的干密度及石灰劑量,計算每一平方米石灰穩定土需要的石灰用量,并確定石灰擺放的縱橫間距。在預定堆料的下承層上,在堆料前應先灑水,使其表面濕潤,但不應過分潮濕而造成泥濘。土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土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應過長。運送土只宜比攤鋪土工序提前12d。石灰應在用于工程之前7天,充分消解成能通過10mm篩孔的粉狀,并盡快使用。消解后的石灰應保持一定的濕
17、度,不得產生揚塵,也不可過濕成團。(4)攤鋪粘土采用人工攤鋪,松鋪系數取1.53。攤鋪土應在攤鋪石灰的前一天進行。攤鋪長度按日進度的需要量控制,滿足次日完成摻加石灰、拌和、碾壓成型即可。雨季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攤鋪土。應將土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表面應力求平整。攤料過程中,應將土塊、超尺寸顆粒及其他雜物揀除。如土中有較多土塊,應進行粉碎。檢驗松鋪土層的厚度,應符合預計要求。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在土層上通行。(5)灑水悶料如已整平的土含水量過小,應在土層上灑水悶料,悶料時間為一夜。灑水應均勻,防止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的現象,嚴禁灑水車在灑水段內停留和調頭。(6)整平和輕壓對人工攤鋪的土層
18、進行整平,保持填土面基本平整。(7)卸置和攤鋪石灰按計算所得的每車石灰的縱橫間距,用石灰在土層上做標記,同時劃出攤鋪石灰的邊線。用刮板將石灰均勻攤開,石灰攤鋪完后,表面應沒有空白位置。量測石灰的松鋪厚度,根據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適。(8)拌合與灑水石灰土拌合采用人工拌合,人工使用鐵鍬對石灰土進行3遍翻拌。第1遍翻拌深度到達下承層(嚴禁翻拌深部不足,出現素土夾層),將底部素土翻起,使石灰與粘土初步拌合。然后人工精細拌合兩遍,使石灰土充分拌合,混合均勻。在上述拌和過程結束時,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應用噴管式灑水車(普通灑水車不適宜用作路面施工)補充灑水。水車起灑處和另一端調頭
19、處都應超出拌和段2m以上。灑水車不應在正進行拌和以及當天計劃拌和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過大。灑水后,應再次進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勻。施工人員應緊跟在灑水車后面進行拌和,減少水分流失。灑水及拌和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值1%2%。在灑水拌和過程中,應配合人工揀出超尺寸顆粒,消除粗細顆粒“窩”以及局部過分潮濕或過分干燥之處。混合料拌和均勻后應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即無明顯粗細集料離析現象,且水分合適和均勻。(9)整形白灰穩定土采用人工整形,用鍬和耙先將混合料攤平,進行初步整形。用拖拉機初壓12遍后,根據實測的松鋪系數,確定斷面的標高,并設置標
20、記和掛線。在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10)碾壓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1%+2%)時,先用拖拉機碾壓12遍,然后使用15t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碾壓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進行,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1.7km/h速度,以后采用2.02.5km/h速度。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
21、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加適量的石灰重新拌和,使其達到質量要求。在碾壓結束之前,再次進行整形,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超高符合設計要求。終平應仔細進行,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掃出路外;對于局部低洼之處,不再進行找補,可留待鋪筑面層時處理。(11)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應與前段留下未壓部分一起再進行拌和。拌和機械及其他機械不宜在已壓成的石灰穩定土層上調頭。如必須調頭,應采取措施保護調頭部分,使石灰穩定土表層不受破壞。5.3.3石灰穩定土養生養生期不宜少于7d,在養生期間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應過濕或忽干
22、忽濕。每次灑水后,應用兩輪壓路機將表層壓實。在養生期間未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穩定土層上,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在采用覆蓋措施的石灰穩定土層上,不能封閉交通時,應限制車速不得超過30km/h,禁止重型卡車通行。5.3.4檢測石灰穩定土基層外觀檢測按照表5-1進行,同時其7天浸水抗壓強度不低于0.8MPa。5.4混凝土面層5.4.1施工用材管理公路面層結構為20cm厚C25常態混凝土。路面縱向全長配置6圓鋼,間距40cm,橫向按照間距40cm配置6圓鋼,鋼筋位于面層下部,保護層3cm。水泥選用太行山水泥廠生產的散裝R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每批次進場水泥應當附有化學成分、物理、力學指標合格的檢驗證明
23、。粉煤灰選用散裝粉煤灰,進場時帶有等級檢驗報告。骨料選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碎石,級別級,由小石(0.52cm)與中石(24cm)兩種級配組合而成。進場骨料堆高存放,高溫時節對中石灑水降溫。砂選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河砂,級別級,細度模數(2.43.0)。實驗室對進場骨料、砂按規范要求批次進行檢驗,對不符合要求的批次清退出場。拌合用水直接抽取井水,各項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外加劑選用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規范要求的產品,實驗室對進場產品,按批次抽樣送檢。鋼筋選用6圓鋼,試驗室對進場的鋼筋按批次抽樣,進行抗拉強度、扛彎折性能進行檢測。5.4.2混凝土面層施工混凝土面層采取小型機具鋪筑的方法施
24、工,施工流程如下:檢查下承層施工放樣組立模板綁扎鋼筋運輸、澆筑混凝土路面抗滑構造施工拌和與灑水整形碾壓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養生南北岸管理公路是附近村民生活生產主要通道,根據縱縫留設位置,施工中時路面分2個條帶進行澆筑。(1)檢查下承層著手混凝土面層施工前重新對石灰穩定土基層進行檢查,若石灰穩定土基層出現擠碎、隆起、空鼓,對此部位挖除,重填。(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方法同石灰穩定土放樣,路面寬度為6m。放樣時應根據分縫分塊尺寸,放出每倉混凝土起止樁號,保證起始點與終倉點位于分縫位置。(3)組立模板模板采用2015組合鋼模板進行組立,模板接頭部位使用U型卡連接,雙鋼管外楞,保證模板平直度。每塊模板外側
25、訂立2根地錨,使用頂托斜撐固定模板。(4)綁扎鋼筋橫向鋼筋整根布置,長度5.94m,在鋼筋加工廠調制截斷,縱向鋼筋為方便施工,直接在施工現場進行調直截斷。鋼筋使用扎絲綁扎,外側2行鋼筋交叉點全部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間隔交錯扎牢。鋼筋網使用潔凈石塊架離石灰穩定土基層,保證3cm鋼筋保護層。(5)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適量灑水潤濕石灰穩定土基層表面?;炷潦褂?t自卸車運輸,數量以運距、澆筑放量決定?;炷翝仓赃h及近(以拌合站為基準)進行,布料時自卸車直接倒車至倉內,專人指揮卸車,根據路面寬度、厚度、混凝土松鋪系數(1.1)、每車運量來控制卸料距離。人工使用鐵鍬平倉,嚴禁使用振搗棒拖料,造成骨
26、料不均。在待振搗的橫斷面上使用2臺50軟軸振搗器組成橫向振搗器組,沿路橫向連續振搗密實,并應注意模板邊、板頂等部位不得漏振、欠振。每點振搗時間以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表面泛漿時為準,不宜過振。然后使用平板振搗器對面層振搗一遍,橫向進行,每道搭接10cm。振搗插點間距不得大于50cm,距模板邊不得大于20cm。振搗插入深度距基層(35)cm,振搗棒快插慢拔,嚴禁在混凝土中推行或拖拉振搗棒。振搗時,高程不足部位,人工布料,及時檢查模板加固、移位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振搗器振搗結束后,開始振搗板縱橫交錯2遍全面提漿振實。振搗板移動時,搭接(1020)cm,每處持續振搗時間不少于15s。振
27、搗板由2人提拉振搗和移動,不得自由放置或長時間持續振動。移位控制以振搗板底部與邊沿翻漿厚度31mm為準。對于缺料部位及時人工布料。然后使用振搗梁振實,振動梁具有足夠的強度與質量,底部焊接4mm粗集料壓實齒。振搗沿著縱向軸線方向進行,往返(23)遍,使表面翻漿均勻平整。振搗過程中,使用混凝土補充,不得使用砂漿補充;多料部位予以鏟除。振動梁振實后拖動滾杠往返2遍提漿整平,第一遍近距離緩慢推滾或拖滾,然后長距離勻速拖滾,將水泥漿始終趕在滾杠前面。多余水泥漿予以鏟除。拖滾后,使用圓盤式抹面機往返2遍壓實整平飾面。抹面機抹平后,使用抹刀將抹面機留下的痕跡抹平,進行精平。精平后的飾面應當無抹面壓痕、致密均
28、勻、無露骨、平整度達到規定要求。(5)路面抗滑構造施工混凝土路面精平后,立即進行拉毛處理。使用4m長鋼管,穿上2層3m寬麻布片,灑水濕潤后做拉毛處理。布片接觸路面長度為1m?;炷谅访娌捎萌斯た滩?,在混凝土泌水20分鐘后進行??滩凵疃龋?4)mm,深度(35)mm,非等間距刻槽,間距(1525)mm。(6)混凝土養生表面防滑構造施工完成后立即開始養生?;炷撩鎸硬扇”砻娓采w草簾保濕養生并及時灑水,保證混凝土路面始終保持潮濕狀態,并由此決定每天灑水次數?;炷撩鎸羽B生初期,嚴禁人、畜、車輛通行,強度達到40后方可通行。混凝土面板養生時間為15天。(7)路面分縫根據設計通知要求,南北岸管理公路沿軸
29、線設置一道縱縫,每4m設置一道橫縫,所有分縫寬8mm,深15cm?;炷撩鎸?m寬,分2次澆筑,故縱縫采取預留。后澆塊施工時,將已澆筑面層下部5cm鑿毛,上部15cm貼8mm厚閉孔泡沫板。橫縫主要是切縫,部分采取預留。預留縫施工如同縱縫。切縫,宜在混凝土強度達到30,不破壞混凝土棱角時進行。切縫使用切縫機進行,鋸片5mm厚,切縫時首先切至設計深度,然后對寬度不足部位進行拓寬?;炷撩鎸臃挚p在面層養生期滿后及時灌縫。灌縫材料為:下部13cm為閉孔泡沫板,上部2cm灌注瀝青。灌縫前首先清縫,使用切縫機清除縫內石子、砂漿塊等雜物(將預留縫內閉孔泡沫板切除2cm),然后使用高壓水槍清除縫內灰塵及其它雜
30、物,保證縫內清潔干燥。清理干凈后,在縫內填入13cm閉孔泡沫板。最后灌注瀝青,瀝青面與混凝土面平齊。5.4.3檢測按照表5-3對成型混凝土面層進行檢查。表5-3 公路混凝土面層檢查項目及標準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彎拉強度 (MPa)在合格標準之內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2004附錄C檢查2板厚度(mm)代表值5每200m每車道2處合格值103平整度s (mm)2.0平整度儀:全線每車道連續檢測,每100m計算s、IRIIRI (m/km)3.2最大間隙h (mm)53m直尺:半幅車道板帶每200m測2處10尺4抗滑構造深度 (mm)(24)mm鋪砂
31、法:每200m測l處5相鄰板高差 (mm)3抽量:每條脹縫2點;每200m抽縱、橫縫各2條,每條2點6縱、橫縫順直度 (mm)10縱縫20m拉線,每200m 4處;橫縫沿板寬拉線,每200m 4條7中線平面偏位 (mm)20每200m測4點8路面寬度 (mm) 20每200m測4處9縱斷高程 (mm) 15每200m測4斷面10橫 坡 (%) 0.25每200m測4斷面5.5排水系統施工排水系統包含路沿石內路緣石內埋管、排水溝、集水井與橫向排水管。路緣石內埋管采用直徑5cmPVC管,間隔10m布置;排水溝采用漿砌石砌筑,與路緣石材料相同,同時施工。集水井采用磚砌,間隔20m對稱布置。橫向排水管
32、使用直徑8cmPVC管,連接路兩側集水井,坡度2,根據地形決定排水方向。5.5.1原材料PVC管采用普通型號。漿砌石采用M10砂漿毛石砌筑。集水井使用普通機制磚砌筑,內側砂漿抹面。 5.5.2排水系統施工路緣石內埋管,在砌筑過程中等間距埋設。橫向排水管在路基壓實整平后,按照20m間距挖槽埋設。槽深(3050)cm,槽底按照2放坡,槽寬12cm(以可以下管為準)。PVC管放入槽底后,使用粘土將管四周填實,然后再用開挖料將槽填滿。排水溝與路緣石采用漿砌石砌筑。鋪漿法施工,塊石分皮臥砌,并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灰縫厚度(2030)mm。漿砌石砌筑1218h后應及時養護,養護14天。砌筑后,及時用水泥砂
33、漿勾縫。集水井使用磚砌,集水井尺寸按照圖紙施工。砌筑要求,灰漿飽滿,錯縫砌筑。砌筑完成后,集水井內側使用水泥砂漿抹面。5.6路肩施工路面與路沿石施工完成后,路肩使用砂礫石碾壓回填,砂礫石最大粒徑為10cm,壓實度96?;靥钍┕r,在埋管口處堆放一些粒徑不大于3.5cm的礫石,作為排水管過濾層。砂礫料使用自卸三輪車運輸,卸料距離根據車載梁、路肩每米填料量,虛鋪系數(1.5)確定。砂礫料使用小型夯實機具夯實,夯實遍數以達到密實度要求為準。夯實后,使用灌水法檢測密實度。6資源配置6.1機械設備配置南北岸管理公路施工擬投入的機械設備見表6-1。表6-1 南北岸管理公路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
34、備注1碾壓機柳工622臺12自卸車臺33平地機臺14旋耕犁臺15碾壓機15t振動臺16灑水車臺17壓路機6t、兩輪臺18拖拉機臺19拌合樓HZ90臺210鋼筋切斷機臺111振搗器50軟軸 臺612平板臺313振搗梁臺314磨光機圓盤式臺315拖滾臺316拉毛設備臺317刻槽設備臺318切割機臺11910m卷尺把120全站儀萊卡臺1213m靠尺把16.2人員配置南北岸管理公路人員配置情況詳見表6-2表6-2 南北岸管理公路施工人員配置表序號人員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62測量人員33質檢人員24實驗人員25重機操作手56駕駛員37鋼筋工98拌合站操作手19模板工1210振搗工1511普工307施工計劃
35、根據穿漳工程總施工進度計劃需求,同時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南北岸管理公路施工計劃如下:(1)試驗路段施工:6月1日6月10日;(2)南岸管理公路:6月11日6月25日;(3)北岸管理公路:6月16日6月30日。8質量保證措施8.1一般措施(1)施工前對所有參與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保證所有人員對施工內容、步驟、方法有詳細的了解;(2)對所有進場的水泥、骨料、石灰等原材料,按照相關規范規定進行檢驗,對不合格原材料予以清退;(3)施工前,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放出路面中心、邊緣全部基本樁位,標明控制高程;(4)定期對施工場內的道路、電力、供水、拌合等系統進行維修、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轉,滿足施工需
36、求;(5)進場級配碎石必須質地堅硬、無雜質且級配連續。級配碎石應當,厚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拌制均勻,最優含水率較設計值略大,然后立即碾壓;(6)石灰穩定土養生期間表面散鋪一層砂土,保護石灰穩定土,同時嚴禁重車通行;(7)混凝土面層寬6m,分2次施工,每次3m。第二塊施工時,將接縫下部5cm高度范圍鑿毛,保證鋼筋位于混凝土內;(8)混凝土路面在遇到以下情況時必須停工:現場降雨;風力大于6級,風速大于10.8m/s的強風天氣;現場氣溫高于40,或混凝土溫度高于35;(9)混凝土刻槽應在收面后立即進行,防止混凝土終凝后,操作不便;混凝土切縫應在混凝土有一定強度,切縫不損傷混凝土棱角時立即進行,防止混
37、凝土出現溫度裂縫。8.2雨天施工措施(1)定期檢查砂石骨料倉的排水系統,保證排水通暢;(2)準備足量的帆布、彩條布等防雨材料;(3)石灰穩定土在未進行碾壓之前,遇到陣雨時,應立即使用帆布進行遮蓋;(4)混凝土面層施工中遇到陣雨時,應立即停工,使用帆布整改尚未硬化的路面;(5)雨停后,應對級配碎石墊層或是石灰穩定土基層的含水率進行檢測,超過最優含水率時,應當翻開晾曬,達到要求后,進行碾壓施工;(6)被陣雨沖刷過的路面,時平整度與防滑構造損壞情況采用硬刻槽處理;被暴雨沖刷,平整度嚴重劣化或破損的部位,予以鏟除重鋪;(7)雨后,及時清理骨料倉、道路、車輛內的積水、淤泥。8.3高溫季節施工措施施工現場氣溫高于30,混凝土攤鋪溫度位于(3035),且空氣內濕度80時,混凝土路面按高溫季節施工規定進行。(1)當現場氣溫30時,應當避開中午高溫季節施工,選擇在清晨、傍晚或夜間施工,夜間應有充足的照明設施,保證施工安全;(2)砂石料場采取遮陽措施,中石采取灑水降溫;混凝土加冰拌合;(3)現場加強管理,保證施工流暢進行,縮短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時間;(4)成型混凝土及時灑水,加強養護,保持混凝土濕潤;(5)高溫季節應當較常溫季節提前切縫,特別是在夜間溫降較大,或降雨時,應當提前切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