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引沱濟九項目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30頁).doc

  • 資源ID:571016       資源大小:515.54KB        全文頁數:3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引沱濟九項目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30頁).doc

1、資陽市“引沱濟九”項目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 目錄資陽市“引沱濟九”項目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4一、工程概述4二、執(zhí)行的主要測量技術標準及規(guī)范4三、控制測量43.1前期準備53.1.1資料收集53.1.2現(xiàn)場踏勘53.1.3測量儀器的檢查和校核53.1.4復測53.2施工控制網的布設53.2.1 加密網等級的選取53.2.2 加密施工控制網的布設方案63.2.3 觀測前準備73.2.4 全站儀控制測量注意事項:73.2.5 測量操作83.2.6 水平角重測注意事項83.2.7 垂直角觀測注意事項93.2.8 測距注意事項93.2.9 原始數據內業(yè)處理103.2.10 控制測量內業(yè)計算11四

2、、貫通誤差114.1控制點點位精度預估114.2貫通誤差限差134.2貫通誤差預計134.2.1 4#暗涵至2#斜井貫通中誤差144.2.2 2#斜井至5#暗涵貫通中誤差144.2.3 5#暗涵至臨時斜井貫通中誤差154.2.4 臨時斜井至3#斜井貫通中誤差154.2.5 3#斜井至4#斜井貫通中誤差164.2.5 4#斜井至5#斜井貫通中誤差164.3實際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16五、監(jiān)控量測175.1監(jiān)控量測的重要性175.2量測項目和設備185.3量測方法及頻率195.3.1方法及要求195.3.2監(jiān)控量測作業(yè)流程圖205.3.3量測頻率215.4量測數據整理、分析215.5監(jiān)測實施及管理

3、225.6量測中的注意事項235.7量測質量控制及檢驗23六、施工測量放樣246.1放樣程序246.1.1施工放樣方法的選擇及放樣數據的準備246.1.2施工測量放樣作業(yè)的流程246.1.3內業(yè)整理256.2放樣精度預估256.2.1水平角觀測誤差266.2.2垂直角觀測誤差266.2.3測距精度27七、施工區(qū)原始地形及斷面測繪28八、竣工測量28九、測量質量保證措施299.1測量制度保障299.2人員及儀器設備配置309.2.1組建一支具有豐富經驗、良好職業(yè)素質的測量隊伍309.2.2測量儀器的配置31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一、 工程概述資陽市九曲河綜合整治水環(huán)境引水工程位于資陽境內,工程

4、目的從資陽城區(qū)附近的沱江河段引水充灌九曲河,改善城鄉(xiāng)環(huán)境。工程主體建筑物由岸塔式進水口、引水隧洞和引水暗涵等組成,引水線路全長14.17km,其中隧洞主線長13.13km,12段暗涵總長1.04km。隧洞、暗涵縱比降1/3200,橫斷面均為城門洞型,底寬2.4m,凈高3.2m,采用C20砼襯砌。沿途設6個施工、檢修斜井。線路長,斜井總長0.91km。隧道斷面比較小,施工開挖難度大,洞外控制測量線路較長,洞內測量布設困難,施工控制網需要提高測角精度,以保證隧道順利貫通。引水隧道在5#暗涵與3#斜井之間,里程K6+779-6+797處需要下穿新建成渝高速鐵路橋,引水隧道與鐵路線路正交,鐵路橋兩個承

5、臺間距24米,寬20米,為保證高速鐵路與引水隧道的安全運行,引水隧道從跨越高鐵處相兩端各延伸50米,增加支護強度,提高砼襯砌等級,同時埋設永久觀測儀器,對跨高鐵處圍堰應力,深層位移,孔隙水壓力進行監(jiān)測,確保隧道安全。二、 執(zhí)行的主要測量技術標準及規(guī)范組織設計遵循下列技術標準及規(guī)范編制: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98-91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DL/T 5173-2003光電測距高程導線測量規(guī)范DZ/T00341992國家三角測量規(guī)范GB/T179422000以及設計圖紙、修改通知、監(jiān)理部門提出的其它技術要求。三、 控制測量資陽九曲河綜合整治水環(huán)境引水工程坐標系:1. 平面系統(tǒng)1954

6、北京坐標系2. 高程系統(tǒng)采用85國家高程基準。根據現(xiàn)場的地形條件和當前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利用GPS點已知坐標數據,布設四等導線網。我部將本著“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測量原則,圍繞著工程施工的整體部署,及時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加密、各級控制點的引測工作。3.1前期準備3.1.1資料收集收集監(jiān)理工程師(業(yè)主)提供的建設區(qū)域原有的測繪資料。主要包括建設區(qū)域控制網(平面、高程)、成果表及標點位置和原始地形圖。在此基礎上對各類資料和數據進行復核計算,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向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匯報。3.1.2現(xiàn)場踏勘測量人員根據監(jiān)理工程師(業(yè)主)提供的控制點到現(xiàn)場逐一確認,檢查其保存的完好性、可靠性及可利用性。3.

7、1.3測量儀器的檢查和校核控制測量采用科利達RTS442全站儀,標稱精度測角為2,測距精度為(2mm2ppm)。在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對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測量儀器按照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DL/T 5173-2003)規(guī)定逐項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備案,對于超出限差要求的測量儀器進行校準,使之符合規(guī)范要求。所使用的儀器將定期到檢測部門進行檢定。3.1.4復測對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的測區(qū)范圍內的所用控制網點、水準點進行復測,復測控制網的等級與原控制網的等級相同,以檢驗所提供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及時提交復測成果,如果復測結果與監(jiān)理單位的成果相差較大,則應與監(jiān)理工程師協(xié)商處理。3.2施工控制網的布設3.2

8、.1 加密網等級的選取 根據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DL/T 5173-2003)規(guī)定,梯級布網其最末級平面控制點相對于同級起始點或鄰近高等級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大于10mm。對于本工程地面控制網,應滿足水工規(guī)范施工的精度要求,同時隧洞相鄰洞口點的點位中誤差應滿足其貫通面的誤差要求。考慮后期混凝土施工要求精度較高,擬定平面采用四等導線網,高程采用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準測量作為洞內高程控制。 3.2.2 加密施工控制網的布設方案控制測量分別采用業(yè)主提供的資陽市九曲河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引水工程GPS測量控制網作為起算點,分為洞外平面控制,洞內控制。本標段實施4+450至10+000段,隧道線路總長

9、5.55km,2,3,4,5#斜井總長0.64km,跨高鐵處施工斜井長0.12km。根據隧道線路以及導線網形,5#暗涵的控制測量以YS13,YS14點作為導線起點,布設加密點y03,y04點,閉合至YS18,和GX22點。4#斜井以YS18,GX22為起算邊布設四等附合導線附合至GX14,GX15,5#斜井以GX14和GX15作起算邊長布設加密網附和GX11,GX10.跨高鐵處施工斜井控制由5#暗涵導線中Y04,CP21控制隧道方向與高程。洞口加密點觀測注意事項1)因洞口加密點距貫通點最遠,測角誤差對貫通的影響值最大。2)洞內控制點應布設在便于施工放樣、聯(lián)測洞外控制點以及向洞內測設導線之處。向

10、洞內傳算方位的起算邊長度不宜小于300米。投點樁的埋設高程應與施工底面高程相適應,樁點應穩(wěn)固可靠。3)每個洞口應測設不少于3個平面控制點和兩個高程控制點。4)為減小洞口設點測角誤差的影響,測量時選在氣溫穩(wěn)定的天氣進行。洞內平面控制,布設三等直伸導線,均采用支導線延伸形式。洞內施工導線點隨開挖掘進布設,每隔數點至基本導線點附合。洞內導線獨立進行兩組觀測,導線點兩組坐標值較差,不得大于洞內測量貫通中誤差的2倍。合格后取兩組座標值的平均值作為最后成果。洞內高程測量采用水準測量或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洞內高程應由洞外高程控制點向洞內測量的傳算,結合洞內施工特點,每隔200m或500m設立兩個高程

11、點以便檢核;為便于施工使用,每隔100m在拱部邊墻上設立一個水準點。洞內水準測量時,往返觀測,視線長度不宜大于50m,采用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時,進行對向觀測。限差要求與洞外高程測量的要求相同。洞內高程點作為施工高程的依據,必須定期復測。當隧道貫通之后,求出相向兩支水準的高程貫通誤差,并在襯砌地段進行調整,所有開挖、襯砌工程應以調整后的高程指導施工。導線點的埋設形式采用洞壁鋼支架強制對中標,見圖1。 圖1 控制點埋設形式示意圖施測流程如下:施工控制測量工藝流程圖檢查驗收編寫技術總結報告整理成果資料技 術 設 計踏勘、選點、建標、埋石外業(yè)觀測(測角、測距)數據預處理、平差計算儀器設備檢校觀測原始

12、記錄檢查 日常注意巡視基本導線點,及時恢復被破壞的控制點,定期復測基本導線點。3.2.3 觀測前準備資料準備:觀測計劃、人員分工、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觀測設備:全站儀、連接螺絲、腳架照準設備:照準桿或覘牌、基座、腳架通訊及交通工具:對講機或無線電話、車輛。輔助工具:小鋼尺、溫度計、氣壓表、計算器、探照燈、測傘(視天氣備用)。記錄工具:記錄本、筆等3.2.4 全站儀控制測量注意事項:用于控制測量的全站儀的精度要達到相應等級控制測量的要求。測量前要對儀器按要求進行檢定、校準;出發(fā)前要檢查儀器電池的電量。必須使用與儀器配套的反射棱鏡測距。在等級控制測量中,不能使用氣象、傾斜、常數的自動改正功能,應把這些功

13、能關閉,而在測量數據中人工逐項改正。測量前要檢查儀器參數和狀態(tài)設置,如角度、距離、氣壓、溫度的單位,最小顯示、測距模式、棱鏡常數、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雙軸改正等。可提前設置好儀器,在測量過程中不再改動。手工記錄以便檢核各項限差,內存記錄用作對照檢查。3.2.5 測量操作 在測站上安置全站儀,對中、整平(激光對中、電子整平時要先啟動儀器),量記儀器高。在各鏡站上安置棱鏡,對中、整平,量記棱鏡高,鏡面對向測站。打開全站儀電源,上下轉動望遠鏡、水平旋轉儀器進行初始化,設置為角度測量狀態(tài)。測站讀記測前氣壓、溫度。盤左望遠鏡十字絲照準1號方向的反射棱鏡覘牌縱橫標志線,水平方向設置為0030左右,讀記水平

14、角、天頂距,測記斜距、平距、高差。盤左依次照準2N號方向,同法測記。盤右望遠鏡十字絲照準N號方向的反射棱鏡覘牌縱橫標志線,讀記水平角、天頂距,測記斜距、平距、高差。盤右依次照準N-11號方向,同法測記。 測站讀記測后氣壓、溫度。上面(4)(9)為第一個測回的觀測,照準第1方向,設置水平度盤,同法測完全部測回。水平角觀測左右角各3個測回,垂直角3測回,往返斜距、平距、高差測2測回。3.2.6 水平角重測注意事項 重測一般應在基本測回(即規(guī)定的全部測回)完成以后,對全部成果進行綜合分析,作出正確的取舍,并盡可能分析出影響質量的原因后再進行。切忌不加分析,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觀測成果的表面上合格,以致

15、最后得不到良好的結果。 因對錯度盤、測錯方向、讀錯記錯、碰動儀器、氣泡偏離過大、上半測回歸零差超限以及其它原因未測完的測回,都可以立即重測,并不算重測的測回數。 一測回中2C互差超限或化歸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超限時,重測超限方向并聯(lián)測零方向(起始方向的度盤位置與原測回相同)。因測回互差超限重測時,除明顯孤值外,原則上應重測觀測結果中2C值最大和最小的測回。 一測回中超限的方向數大于測站方向總數的1/3時,應重測整個測回。 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或下半測回的歸零差超限,則應重測整個測回。 在一個測站上重測的方向測回數超過測站上方向測回總數的1/3時,應重測全部測回。 基本測回成果

16、和重測成果都要匯總于記簿中,每一測回只取一份合格成果。3.2.7 垂直角觀測注意事項 三角高程測量必須進行對向觀測。 在盤左、盤右兩個位置上用同一根水平絲精確照準目標時,目標像應位于垂直絲附近左、右對稱位置上,以消除水平絲不水平的誤差。使用全站儀時,須將雙軸補償設置為ON狀態(tài)。單獨方向連續(xù)觀測時,同方向各測回同一根水平絲指標差互差不大于13。 觀測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指標差絕對值大于30時,應進行校正。 垂直角互差或指標差互差超限的成果,均須重測。3.2.8 測距注意事項 測線宜高出地面和離開障礙物1.3m以上,以減小折光影響。 測線避免通過發(fā)熱體(如散熱塔、煙窗等)和較寬水面上空。 測站應避開受電

17、、磁場干擾的地方,應離開高壓線5m以外。 測距時避免背景部分有反光物體。 在大氣穩(wěn)定和成像清晰的條件下觀測,霧、雨、雪天氣不宜觀測。 避免爆曬、淋濕儀器,嚴禁照準頭對向太陽。 測站、鏡站不準離人;手機、對講機應遠離測線使用。 同時測量干濕溫度、氣壓。 儀器高和棱鏡高的量取位置一定要正確。儀器高是標面至測距儀示高點的高度;棱鏡高是標面與棱鏡中心(鏡框上有標志線)的高度,不是測垂直角(或天頂距)照準的覘牌標志線的高度。量測儀器高、棱鏡高作為檢核,同時檢查記錄,如有需要重測(或補測)的,應馬上重(補)測。確定無誤后,測站完成,進入下一站。3.2.9 原始數據內業(yè)處理檢查記錄:水平角觀測原始記錄除記錄

18、員現(xiàn)場100%檢查外,內業(yè)必須由第二檢查者100%檢查。邊長改算檢查外業(yè)記錄,摘抄計算數據。傾斜改正:用天頂距和改正后的斜距計算平距:,是天頂距;用垂直角和改正后的斜距計算平距:,是垂直角;f是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改正系數;=206265;K是大氣垂直折光系數,去K0.12;R是地球曲率半徑,R=6369.0km;用高差和改正后的斜距計算平距D=投影改正:按設計文件要求進行投影,一般是投影到測區(qū)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后的平距為: D0-投影后平距D-經過修正后的平距H0-投影面高程R-地面平距曲率半徑,采用6369KM高差計算三角高程計算公式因平面三角網中邊長的投影面而不同,可采用不同方式計算,參考

19、規(guī)范實施。若采用天頂距計算高差公式如下:式中:h-經氣象、加常數和乘常數改正計算后的高差,m;S-經改正后的斜距,m;Z-歸算到測距時的天頂距,;K-大氣折光系數,取K=0.12;R-地球曲率半徑,取R=6369km;I-測距時的儀器高,m;V-測距時的棱鏡高,m;3.2.10 控制測量內業(yè)計算平面控制資料準備畫出平面控制網的示意圖,標上真實點名,并標出已知點、已知方向和固定邊。把已知數據、觀測等級、測距儀精度、水平角方向觀測值、觀測邊的改正后平均邊長標寫在示意圖上。平差計算按準備好的示意圖和數據,以文本格式編寫數據文件。啟動南方平差易平差軟件,按程序要求輸入數據文件名和結果文件名,自動計算。

20、根據提示的出錯信息,修改數據文件,再啟平差程序計算。這個過程可能要重復多次,直到完成計算,然后打開結果文件,檢查驗算結果和平差結果。高程計算 高程計算過程中,需要檢查外業(yè)觀測資料、繪制計算略圖、抄錄計算數據,分別計算往、返測高差、環(huán)線或附合線路閉合差、各邊高差中數,然后進行平差計算。整理資料 整編平面、高程控制測量的原始記錄手簿、測站平差資料、邊長改算資料、展點圖、點之記、驗算資料、精度數據、成果表以及技術設計、技術總結。四、 貫通誤差4.1控制點點位精度預估在2#斜井,3#斜井,4#斜井,5#斜井及暗涵內布設支導線,最弱點均位于貫通面附近,按規(guī)范三等支導線角度觀測中誤差及邊長相對中誤差參數規(guī)

21、定,對最弱點點位誤差進行預估。貫通面處對控制隧道掘進掌子面橫向、豎向影響具有現(xiàn)實意義。故對控制點的精度預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最弱點即可代表整條支導線各點的點位精度。導線線路選取最長的線路:最弱點點位誤差與導線傳遞的測角及測距精度有關,由于采用強制對中或三聯(lián)角架法,在此忽略對中及照準的影響。最弱點對于隧道軸線的橫向中誤差按下式計算:導線傳遞測角中誤差對最弱點的影響值:m導線傳遞測距中誤差對最弱點的影響值:m獨立觀測2次,則最弱點相對于隧道軸線的橫向中誤差為:式中:由測角中誤差對最弱點產生的橫向中誤差,m;測角中誤差,取;206265;各導線點至最弱點的距離,m;導線邊長相對中誤差,取1/50000

22、;由量邊中誤差對最弱點產生的橫向中誤差,m;導線邊至過最弱點的隧道軸線的法線上的投影長度,m;導線測量對最弱點相對隧道軸線的總的橫向中誤差,m;n導線獨立測量次數最弱點對于隧道軸線的豎向中誤差按下式計算:用不同邊長的三角形高差閉合差來估算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有經驗公式:Mh=Ps 式中,Mh對向觀測高差平均值的中誤差(m)s邊長(km)P每公里的高差中誤差(m/km),P=0.0130.022,取P=0.025最弱點高程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4.2貫通誤差限差根據規(guī)范、規(guī)程要求,控制測量設計精度取決于隧洞貫通面上貫通誤差的限定,由洞外及洞內控制測量兩部分組成。根據水電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DL

23、/T 5173-2003)規(guī)定貫通限差如下: 向開挖長度(含支洞在內)km限差mm橫向縱向豎向510010050510150150754.2貫通誤差預計前段貫通誤差預計見表4.2.14.2.5,后段貫通誤差見另表。貫通誤差精度要求:對長度小于5km的隧道,洞外、洞內控制測量對貫通面的貫通誤差影響分別為30mm、40mm;高程中誤差分別為18mm、17mm。洞內導線控制測量對橫向貫通誤差的影響: My=my2+ myL2式中 my測角誤差所引起隧道橫向貫通誤差; myL測邊誤差所引起隧道橫向貫通誤差;由于測角誤差而產生在貫通面上的橫向中誤差為my= m/Rx2由于量長誤差而產生在貫通面上的橫向中

24、誤差為 myL =mL/Ldy2洞外高程控制測量對貫通誤差的影響:洞內高程控制測量在隧道貫通面上所產生的高程中誤差按下式計算:mh=ML M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mm)L洞內相鄰兩開挖洞口間高程路線長度(km)4.2.1 4#暗涵至2#斜井貫通中誤差4#暗涵至2#斜井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4+638洞內控制點數量9Rx/dy點號012343210Rx146.48122.8104.7628.7532.2637.28119.9194.8288.751075.72dy670.4520.1394.5240.876.9278.4216.46318.2415.382

25、931.15m2.50 206265.00 mL/L1/50000M10My=my2+ myL26 mM10mh=ML 11.4018 my= m/Rx213 mL1.3mh=ML 11.4018 myL =mL/Ldy258mmh=mh2+mh238.936 mm4.2.2 2#斜井至5#暗涵貫通中誤差2#斜井至5#暗涵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5+865洞內控制點數量7Rx/dy點號0123210Rx40.4326.7111.19014.5737.960.29191.09dy260.79170.1272.9095.74257.95390.121247.62m2

26、.50 206265.00 mL/L1/50000M10My=my2+ myL225 mmM10mh=ML 10.4881 my= m/Rx20.2mmL1.1mh=ML 10.4881 myL =mL/Ldy225mmmh=mh2+mh234.439 mm4.2.3 5#暗涵至臨時斜井貫通中誤差臨時斜井至5#暗涵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6+440控制點數量10Rx/dy點號01234543210Rx62.5340.527.72.280.5023.542.683.1154.9165.2602.81dy272.3246.9213.521.372.616119724

27、8.5327.7358.42118.7m2.50 206265 mL/L1/50000M10.00 My=my2+ myL20.0430 mM10mh=ML 9.381 my= m/Rx20.0073 mL0.88mh=ML 9.381 myL =mL/Ldy20.0424 mmh=mh2+mh2 29.260 mm4.2.4 臨時斜井至3#斜井貫通中誤差臨時斜井至3#斜井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6+900洞內控制點數量6Rx/dy點號0123210Rx60.112.7213.306.0647.6493.09232.91dy245.751.0562.7086.8

28、134.4171.7752.35m2.50 206265.00 mL/L1/100000M10My=my2+ myL20.0153 mM10mh=ML 6.6332 my= m/Rx20.0028 mL0.44mh=ML 6.6332 myL =mL/Ldy20.0150 mmh=mh2+mh217.822 mm4.2.5 3#斜井至4#斜井貫通中誤差3#斜井至4#斜井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7+700洞內控制點數量9Rx/dy點號012343210Rx282226.3150.547.647.674.986.4381.8363.731060.89dy512.74

29、11.2272.290.590.5177.5282.8340.1437.12614.6m2.50 206265.00 mL/L1/50000M10My=my2+ myL20.0538 mM10mh=ML 10.9545 my= m/Rx20.0129 mL1.2mh=ML 10.9545 myL =mL/Ldy20.0523 mmh=mh2+mh236.710 mm4.2.5 4#斜井至5#斜井貫通中誤差5#斜井至4#斜井Rx與Dy關系,貫通橫向中誤差,貫通高程中誤差貫通面里程8+900洞內控制點數量7Rx/dy點號0123210Rx157.2104.937.741.6123.6225.432

30、5.41015.8dy390.3229.17278.86228.5413.4594.42006.56m2.50 206265.00 mL/L1/100000M10My=my2+ myL20.0420 mM10mh=ML 11.8322 my= m/Rx20.0123 mL1.4mh=ML 11.8322 myL =mL/Ldy20.0401 mmh=mh2+mh241.121 mm 4.3實際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隧道貫通后,應及時對貫通誤差進行測定及調整,具體做法如下: 貫通誤差的測定可按下列方法進行: 采用精密導線測量時,在貫通面附近定一臨時點,由進測的兩方向分別測量該點的坐標,所得的閉合差

31、分別投影至貫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實際的橫向和縱向貫通誤差,再置鏡于該臨時點測求方位角貫通誤差。采用三角高程測量貫通點的高程,計算豎向貫通誤差。 貫通誤差的調整應按以下的方法進行:1) 用折線法調整隧洞中線。2) 進行高程貫通誤差調整時,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遂道貫通后,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際貫通誤差,應在未襯砌的100米地段內(即調線地段)調整。該段的開挖及襯砌均應以調整后的中線及高程進行放樣。五、 監(jiān)控量測引水工程在里程K6+779-6+797處需要下穿新建成渝高速鐵路橋,引水隧道與鐵路線路正交,鐵路橋兩個承臺間距24米,寬20米,為保

32、證高速鐵路與引水隧道的安全運行,引水隧道從跨越高鐵處相兩端各延伸50米,增加支護強度,提高砼襯砌等級。5.1監(jiān)控量測的重要性 及時掌握、反饋圍巖力學動態(tài)及穩(wěn)定程度和支護、襯砌的可靠性等信息,預測可能出現(xiàn)的施工隱患,防患于未然,保障圍巖穩(wěn)定和施工安全; 根據“新奧法”原理,通過圍巖量測,確定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的合理施作時間; 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結構的變形、應力量測,了解支護構件的作用與效果,及時修改支護參數,優(yōu)化施工方案; 積累第一手資料,為施工中調整圍巖級別、修改支護系統(tǒng)設計、變更施工方法、今后的設計和施工提供參考依據。注:隧道拱頂下沉和凈空變化的量測斷面間距:級圍巖不得大于10m、級圍巖不得大

33、于5m。隧道淺埋、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須設置監(jiān)測網點并實施監(jiān)測。當拱頂下沉、水平收斂速率達5mm/d或位移累計達到100mm時,應暫停掘進,并及時分析原因,采取處理措施。5.2量測項目和設備結合本項目隧道工程特點,本工程開展監(jiān)控量測的項目必測項目、選測項目:必測項目為:洞內外觀察、周邊位移量測、拱頂下沉量測等;選測項目為:地表下沉量測、圍巖內部變形量測、錨桿軸力量測、二襯砼裂縫觀測、孔隙水壓力等。為了監(jiān)測高速鐵路橋運行對隧道周邊圍巖產生的應力,以及隧道開挖引起高速鐵路橋基礎產生的沉降,在6+759,6+819處布設兩個監(jiān)測斷面,埋設多點位移計2套,錨桿應力計2只,壓力盒2只,以及孔隙水壓力計

34、2只。外部監(jiān)控量測主要設備序號監(jiān)控量測項目量測儀器型號產地儀器主要指標1洞內、外觀察現(xiàn)場觀察SONY-W350日本1200像素2下沉水準儀DN03瑞士DS05,0.3mm/km3凈空變化全站儀TCA2003瑞士1,0.5+1ppm4錨桿抗拔力錨桿拉拔計ZX-20中國0200kN5凈空變化收斂計GK1610-30美國0.01mm6溫度計洞內觀察DW-1中國0.17濕度計洞內觀察中國原型觀測儀器設備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儀器設備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多點位移計LN-MD-50套12三點式2錨桿應力計MG支20振弦式3測縫計CF-40支254滲壓計SZ 支125弦式數儀臺16水工電纜YSZW5*0.75m1

35、40007電纜保護管m60008數據采集器MJ-20A臺69數據采集單元LN1018臺15.3量測方法及頻率5.3.1方法及要求洞內、外觀察:全長度開挖過程中及初期支護進行中。A、洞內觀察開挖工作面的觀察,在每個開挖面進行,特別是在軟弱圍巖條件下,開挖后應立即進行地質調查,并繪制出地質素描圖。若遇特殊不穩(wěn)定情況時,應派專人進行不間斷的觀測。 對開挖后沒有支護的圍巖的觀測 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程度及其方向。 開挖后工作面的穩(wěn)定狀態(tài),頂板有無坍塌現(xiàn)象。 滲水情況:有無滲水及涌水的位置等。 對開挖后已支護地段圍巖動態(tài)的觀測: 是否發(fā)生錨桿被拉斷或墊板脫離圍巖現(xiàn)象。 噴混凝土是否發(fā)生裂隙和剝離或剪切破壞。 鋼

36、拱架有無被壓變形情況。 錨桿注漿和噴混凝土,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B、洞外觀察,巡視檢查對開挖前后地表面是否下沉及出現(xiàn)裂縫。周邊水平收斂位移量測:量測點沿隧道周邊左右對稱布置。測斷面根據圍巖情況和規(guī)范要求布設,斷面間距級為50m,級為30m,級為10m,級為5m。 預埋環(huán)采用22鋼筋,長30cm,制環(huán)材料采用6鋼筋,將環(huán)焊接在22鋼筋尾端。按照圍巖級別以相應的間距埋設預埋環(huán),打30cm深風鉆孔,用水泥將直桿部分埋入孔中,環(huán)外露即可。拱頂點應布置在隧道中線上。拱頂點、水平收斂點布設在同一里程斷面上。拱頂下沉:斷面間距級為50m,級為30m,級為10m,級為5m,測點布置盡可能與地面觀測點相

37、一致。洞口和淺埋段洞頂地表沉陷測量:縱向沿隧道中線每1020米左右設一個混凝土樁。橫向在隧道中心、兩側開挖外緣、向兩側20m、埋深度-10m間隔對應設置混凝土樁,每個斷面設511點。橫斷面位置根據襯砌類型并結合實地地形選擇在橫向地形變化較小和不受仰坡開挖影響的部位。并5.3.2監(jiān)控量測作業(yè)流程圖工程結束施工圖設計判別監(jiān)控量測Y施工 理論與數值分析N監(jiān)控量測結果修改設計5.3.3量測頻率凈空變化量測測點布置和初讀數的讀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斷面開挖并施作初期支護后,布設拱頂下沉測點A和三條凈空量測基線AB、AB、BB,在36h內取得初讀數;2) 其它量測項目在開挖后12h內取得初讀數,最遲不得

38、超過24h,且在下一循環(huán)開挖前完成;3) 拱(墻)腳凈空變化、拱頂、地表觀測點布設在同一斷面,便于分析、比較。4) 各測點取得初讀數據后,應按照位移速度和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選擇量測頻率。當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加大量測頻率。見下表: 量測頻率位移速度距開挖面距離位移速度(mm/d)量測頻率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m)量測頻率102次/d(01)B2次/d5101次/d(12)B1次/d151次/23d(25)B1次/23d1mm以下時1次/3d5B1次/7d注:1、B隧道開挖跨度。當按照“位移速度”和“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選擇量測頻率出現(xiàn)較大差異時,宜取量測頻率較高的實施。5.4量測數據整理、分

39、析現(xiàn)場量測數據及時整理,繪制量測數據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及量測數據與開挖面距離的關系曲線,并應進行數據處理或回歸分析。量測數據處理、分析及反饋:依據回歸分析、預測位移、收斂、拱頂下沉的量測數值,以位移時間曲線為基礎,根據位移、位移速率等分析、評定圍巖和支護的穩(wěn)定性。見下圖位移u-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u(mm)u(mm)t(d)t(d)正常曲線反常曲線ab位移u-時間t的關系曲線圖當位移急驟增加,每天的相對凈空變化超過5mm時,重點加強觀測,并密切注意支護結構的變化,此時圍巖處于急劇變形狀態(tài),IV級到V級淺埋圍巖的總相對位移最大值分別不能超過1.54cm,(計算方法為:實測位移值與兩測點間距離之比不能

40、大于0.1%0.3%),否則應加強初期支護系統(tǒng);當位移時間曲線出現(xiàn)反彎點時,同時支護開裂或掉塊,此時盡快采取補強措施以防坍方;當位移、周邊收斂、拱頂下沉量達到預計總位移量的8090,收斂速率小于0.2mm/d,拱頂下沉速率小于0.15mm/d時,可認為圍巖基本穩(wěn)定,可施作二次襯砌;綜合以上綜合分析、評價及時修正設計,調整支護參數,對施工及時提供建議和措施。5.5監(jiān)測實施及管理由項目部組成監(jiān)測小組,由熟悉量測工作的技術人員35人組成,小組負責編制監(jiān)測方案、監(jiān)測項目實施及監(jiān)測技術資料的整理上報工作,負責保護各階段使用的監(jiān)測標志及儀器。根據工程進度及時量測、計算、繪圖、分析量測結果。監(jiān)測工作本著準確

41、、及時的原則實施。將監(jiān)測數據、時間變形曲線、對結果的評估,在24h內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及業(yè)主現(xiàn)場代表審閱。當監(jiān)測數據達到或超過預警值時,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證隧道施工安全。監(jiān)測小組配齊設備、工具及埋入件,以便獨立完成有關工作。監(jiān)理工程師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儀器單獨讀數時,施工單位、監(jiān)測小組隨時給予協(xié)助。量測記錄、計算結果、量測曲線圖、效果分析、反饋記錄、監(jiān)理批示等均列入竣工文件。 變形量測管理等級見下表: 變形管理等級管理等級管理位移施工狀態(tài)U2Uo/3停工,采取特殊措施后方可施工注:U為實測位移值;Uo為最大允許位移值。監(jiān)測工作本著準確、及時的原則實施。在24h內對監(jiān)測數據、時間變形曲線、對測降結果的

42、進行評估,保證隧道施工安全。5.6量測中的注意事項 根據地質條件、量測目的、施工進程,由技術主管編制量測計劃,組織專門檢測隊伍,由具體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實施。 量測點埋設宜盡量靠近開挖工作面,要求不超過5米,并保證開挖24小時內及下一次開挖之前測量初讀數。 準確及時做好各項測量原始記錄、資料整理,及時向設計單位提供有關數據。 采取措施保護好在施工中的各項量測元件、工具及儀器。 在現(xiàn)場進行粗略計算,若發(fā)現(xiàn)變形較大時,應及時通知現(xiàn)場負責人。 與監(jiān)理人員緊密配合,協(xié)調一致,及時研究和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確保施工安全。5.7量測質量控制及檢驗 將監(jiān)測管理及監(jiān)測實施計劃納入施工生產計劃中,作為一個重

43、要的施工工序來抓,并保證監(jiān)測有確定的時間和空間。各施工單位應由工程技術管理中心組成專門監(jiān)測小組,具體負責各項監(jiān)測工作。 制定切實可行的監(jiān)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 施工監(jiān)測緊密結合施工步驟,監(jiān)控每一施工步驟對周圍環(huán)境、圍巖、支護結構、變形的影響,據此優(yōu)化施工方案。 積極配合監(jiān)理、設計單位做好對監(jiān)測工作的檢查、監(jiān)督和指導,及時向監(jiān)理、設計單位報告情況和問題,并提供有關切實可靠的數據記錄,工程完成后,根據監(jiān)測資料整理出標段的監(jiān)測分析總報告納入竣工資料中。 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xù)性。量測儀器專人使用、專業(yè)機構保養(yǎng)、專業(yè)機構檢校。量測設備

44、、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經過檢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測試完畢后檢查儀器、儀表,做好養(yǎng)護、保管工作,及時進行資料整理及信息反饋。六、 施工測量放樣6.1放樣程序為保證本工程測量放樣工作的有序進行,嚴格保持所放樣各元素之間存在的幾何關系,應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即直接由等級控制點(首級及加密控制點)進行放線,也可以由細部臨時加密點進行放樣。重要部位采用首級控制點進行放樣。做到“四無”,即無缺測、無漏測、無不符合精度、無違時;“四隨”,即隨時觀測、隨時記錄、隨時計算、隨時校核。6.1.1施工放樣方法的選擇及放樣數據的準備熟悉隧道的總體線路圖和細部結構設計圖,確定隧道,暗涵軸線和主要點線的設計位置,以及

45、各部分之間的幾何關系,并繪制設計參數略圖現(xiàn)場方便查閱。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平面位置的放樣可采用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高程放樣采用水準測量法、三角高程法。在計算放樣數據并核實無誤后,進行施工放樣。對于重要的點線須由控制檢查組檢核無誤后進行施工放樣。引水隧道施工過程中開挖放樣采用全站儀配合卡西歐fx-5800p編程計算器進行,利用施工坐標系可直觀反映超欠挖值,預先編輯好放樣程序,確保放樣精度及工作效率。6.1.2施工測量放樣作業(yè)的流程讀審設計圖紙文件準備放樣儀器、放樣程序、數據施工控制資料放樣通知單檢核測設測站點檢 核輪廓點放樣、測量檢 核填寫測量放樣交樣單或測量驗收單交樣或交底資料整理歸檔6.1.

46、3內業(yè)整理在每次外業(yè)觀測時,做好相應的觀測記錄。每一單元均提交相關的記錄及驗收圖,觀測原始數據要及時收集存檔備查。6.2放樣精度預估引水隧道施工放樣的主要方法采用全站儀坐標法,就兩種方法放樣精度進行估算。 全站儀坐標法放樣精度估算全站儀坐標法放樣的誤差主要來源為水平角測量誤差、垂直角測量誤差及測距誤差。我部目前采用放樣的科利達系列全站儀標稱精度為測角2,測距精度22ppm,水平角觀測誤差來源為望遠鏡照準誤差、讀數誤差、儀器誤差、目標偏心誤差、測站偏心誤差(強制對中標可忽略其影響)及外界條件影響。6.2.1水平角觀測誤差望遠鏡照準誤差m1該誤差與望遠鏡放大倍率有關,取v=30,則m1(60/v)

47、60/302。讀數誤差m2全站儀讀數系統(tǒng)度盤采用絕對編碼技術液晶顯示,當照準目標后自動重復顯示,多次顯示讀數差一般不超過2,故取讀數誤差為m22。儀器誤差m3儀器誤差主要是垂直軸系誤差,全站儀因結構合理,管水準器分劃值小,儀器置平精度高,由儀器結構引起誤差據有關資料顯示,不超過1.5,m31.5。目標偏心誤差m4在放樣過程中多采用手持對中桿或免棱鏡技術,而由對中桿引起的放樣誤差約為5mm,對水平角的影響與放樣點至設站點的距離有關,m40.005/s(=206265)。測站偏心誤差m5測站點儀器對中時所產生的誤差,采用光學對點器及激光對點器一般其誤差不超過2mm,同樣該誤差與放樣點至設站點的距離

48、有關,m50.002/s外界條件影響m6外界條件的影響主要存在與溫度的變化對視準軸的影響,據資料介紹,溫度變化1,測角誤差的變化范圍為0.270.85之間,取m60.5。綜合上述因素影響,半測回方向中誤差為:6.2.2垂直角觀測誤差垂直角觀測誤差的主要來源有望遠鏡照準誤差、讀數誤差、外界條件影響及自動補償誤差。前三項誤差影響基本與水平角誤差相同,分別取m12、m22、m60.5。全站儀垂直讀數度盤讀數指標由傾斜傳感器通過液體補償器修正,在儀器基本置平的情況下,補償器的精度在1范圍內,取儀器自動補償誤差為m71,則垂直角半測回觀測值中誤差為6.2.3測距精度測距誤差來源于儀器誤差、對中偏心誤差等

49、。 儀器誤差mD儀器誤差取其標稱精度值,即mD(2mm+210-6D) 對中偏心誤差對中偏心誤差可產生5mm的誤差,故取mP5mm綜合上述因素,測距中誤差為放樣點的平面位置精度估算假設放樣時全站儀設站于A點,對各放樣點的水平角、垂直角和距離進行測定,獲得放樣點的三維坐標值。對于任意放樣點p的坐標按下式計算:對上式微分并轉化為中誤差關系式,如下考慮測站點點位誤差,則測站點的精度估算公式(忽略垂直角的影響)為:若取測站點為四等導線點,則、,導線點間距離為150m,則。式中ms為測距中誤差,m為半測回測角中誤差,s為距離。放樣距離一般不過100m,當s100m時,放樣點P的點位中誤差為mP7.2mm

50、放樣點高程精度估算放樣高程點采用三角高程,在EDM三角高程測量中,單向觀測的高差公式為:若不考慮測站高程誤差影響,單向高差誤差可視作單向高程的測量誤差,對上式微分得因距離較短,兩差改正和大氣折光這兩項的影響忽略,因此高程中誤差關系式為:作業(yè)中一般采用3m卷尺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可分別產生2mm的誤差,放樣時放樣點的至測站的垂直角不大于45。當及時,所求得的高程中誤差分別為及。七、 施工區(qū)原始地形及斷面測繪引水工程所涉及的原始地形圖測繪主要在各個暗涵,斜井開口位置及各處臨時設施處,開工前我方將按監(jiān)理工程師要求采用監(jiān)理方同我部聯(lián)測的方式,對本合同施工范圍內的原始地貌進行實地測量。并按現(xiàn)場施工的精度

51、及規(guī)范要求采用數字化機助成圖(采用南方CASS7.1成圖軟件)的方法繪制1:500的原始地形圖,待原始地形圖經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后,及時繪制原始縱、橫斷面圖,斷面圖的布置依據設計圖的布置方式在設計斷面間加密布置。斷面中心樁間距按工程結構特征和地形變化情況在5m10m之間選擇。實測原始地形線剖繪完成后,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復核、審批。八、 竣工測量本工程結束后及時進行竣工測量,按照水利水電施工測量規(guī)范(DL/T 517303)的規(guī)定要求進行。并提交如下資料: 施工控制網原始觀測手簿、概算及平差計算資料。 施工控制網布置圖、控制點坐標及高程成果表。 建筑物實測坐標、高程與設計坐標、高程比較表。 施工期變形觀

52、測資料。 隧道軸線控制點與控制網聯(lián)測的平差資料及進洞關系平面圖。 洞內導線和高程計算成果和平面圖。 開挖和混凝土竣工斷面圖、竣工工程量。 貫通誤差的實測誤差和說明。 技術總結。九、 測量質量保證措施9.1測量制度保障為保證測量工作的高效、準確,在施工中,我部在人力、設備及組織制度上提供了積極的保障,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確保施工測量工作規(guī)范化、程序化,避免出現(xiàn)錯誤。編制各種測量管理制度、編定測量措施,使各項目工程的施工測量過程處于受控狀態(tài)。 具有完整的組織機構,人員分工清晰,責任明確。首先制定如下各種管理制度、辦法: 測量專項方案編寫、審批制度 測量儀器管理辦法 測量成果審核、使用制

53、度 測量班組崗位責任制分階段編制、上報有針對性的測量措施,如: 加密控制網布設、施測措施 地下隧道貫通測量措施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平面高程控制點布置,控制點大地坐標以及工程坐標,施測辦法,精度要求,人員、儀器配置情況等。測量人員必需持有上崗證。記錄、計算資料整理規(guī)定 測量記錄嚴格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和格式,作好原始記錄。保證原始測量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內業(yè)整理依據設計圖紙,計算測量放樣數據和工程量,并繪制相應的地形圖、斷面圖。 測量平差用通過鑒定的商業(yè)測量平差軟件,進行測量平差。并作好相應的測量精度評估。9.2人員及儀器設備配置9.2.1組建一支具有豐富經驗、良好職業(yè)素質的測量隊伍截止目前我單位

54、已成功地等多個水利工程和地下工程項目。我隊在長期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對施工測量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較為先進的技術及時應用于實踐,為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測量工作提供了保障。目前十五公司測量部測量人員12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10人,在人力資源上充分保障了現(xiàn)場施工需要。目前我項目部測量隊共劃分為7個小組,各工區(qū)測量小組1個,每組23人,質量控制檢查組3人,共18人。質量檢查組成員: 3一工區(qū)測組成員: 2二工區(qū)測組成員:2三工區(qū)測組成員:2四工區(qū)測組成員:2五工區(qū)測組成員:2六工區(qū)測組成員:2項目部測量人員組織機構如下: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 項目部測量隊隊一工區(qū)測組五工區(qū)測組四工區(qū)測組三工區(qū)測組

55、二工區(qū)測組組監(jiān)測專業(yè)組質量檢查組六工區(qū)測組9.2.2測量儀器的配置測量儀器技術的先進性、精度、工作性能的可靠性是施工測量成果精確無誤的重要保證。目前我部在資陽九曲河引水工程投入全站儀14臺,全站儀以萊卡2003全站儀,拓普康全站儀NTS3000及KTS442系列為主,本工程控制檢查組和施工放樣組將應用以下兩組測量儀器分別進行控制、檢查測量和施工放樣測量工作。 制測量、檢查測量所用測量儀器見表1。 表1 控制測量、檢查測量儀器表儀器名稱型號測角精度測距精度產地數量備注全站儀TCA20030.51mm+1ppm瑞士2 工放樣所用測量儀器設備見表2。表2 施工放樣測量儀器設備表儀器名稱型號精度測距精度(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產地數量備注全站儀NTS300022mm+2ppm日本6全站儀KTS44222mm+2ppm中國6全站儀均按規(guī)定進行每年一次的檢定工作,保證儀器的性能穩(wěn)定,保證施工測量放樣的精度。


注意事項

本文(引沱濟九項目引水工程施工測量專項方案(30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昌县| 赤壁市| 年辖:市辖区| 黎平县| 阿坝县| 永吉县| 彭州市| 哈巴河县| 霍邱县| 阿尔山市| 颍上县| 曲靖市| 修文县| 咸宁市| 高阳县| 宁夏| 定边县| 潼南县| 荆州市| 休宁县| 宜兰市| 贵州省| 庐江县| 宁蒗| 于田县| 通州市| 合江县| 蒲城县| 临颍县| 高阳县| 桓台县| 宽城| 石首市| 太白县| 滕州市| 西昌市| 瑞安市| 革吉县| 怀宁县| 大方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