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況遼陽市弓長嶺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行政區域劃分均隸屬于遼陽市弓長嶺區,共劃分為七個項目區。鞍鋼弓長嶺附屬企業公司破產工業公司排巖場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區為第一項目區(第一標段),該項目區緊鄰安平鄉陳家北面。該段地理位置見圖1。圖1鞍鋼弓長嶺附屬企業公司破產工業公司排巖場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區地理位置 本項目區治理面積為33.5238公頃,通過削坡整形后,斜坡面積23.3438公頃,安全平臺面積0.5184公頃,平臺面積4.6747公頃,石壁治理面積3.6101公頃,道路面積1.3768公頃。該工程由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研究院負責設計,由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負責施工監理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施工任務由山東正元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二、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三、應急策劃1、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根據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項目部人員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制定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
3、,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應急預案指揮部組建搶險隊進行評審、修訂配備應急物資、設備 未發生 發生定期評審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實施應急預案 圖1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2、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工程現場施工的重大危險源是:1) 臨
4、近火車鐵路邊施工危險;2) 土方車輛行駛造成人員傷害;3) 火災;4) 雨季山體滑坡;3、應急資源分析1)應急指揮部的組成: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安全員及項目部全體成員。2)應急設備、物資準備:現場備有挖掘機、裝載機、值班車輛滅火器等,項目部全體人員手機24小時處于開通狀態。3)上級救援機構: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業主、監理。情況緊急時可與遼陽市110、120等地方應急資源求助。4、法律法規要求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四、應急準備1、機構與職責成立應急預案指揮部。一旦發生施工安全事故,總指揮、副指
5、揮、各救援組組長及現場有關人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參與現場搶險。應急預案指揮部的職責:研究、確定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訊聯系,及時發布現場信息。項目應急預案指揮部及其人員組成總指揮:黃成友副指揮:張國祥下設:通訊聯絡組 組長:林峰技術支持組 組長:劉濤安全保衛組 組長:李海搶險搶修組 組長:馮大勇醫療救護組 組長:孟凡玉后勤保障組 組長:李娜緊急通訊聯絡電話:報警電話:110 火災電話:119 急救中心電話:120監理商澤濤:弓長嶺區安監局電話:58弓長嶺中心醫院電話:04總指揮(黃成友):公司安全副經理: 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
6、總指揮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可能存在的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選擇適當時機恢復受影響地點原秩序,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指揮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
7、)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指揮、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安全保衛組職責1)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
8、正常運作。2)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3)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的解除指令。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醫療救治組職責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
9、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資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3)車輛保障。確保車輛隨時處于待命狀態。2、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根據潛在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急救藥箱和生活保障物資等。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備 注1挖掘機輛1WY4.2斗容量0.5m33裝載機輛1LG952505值班車輛1捷達11滅火器臺33、教育、訓練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項目部對應急預案指揮部成員進行本與案的學習,熟悉各救援小組的職責,進行必要的應急知識教育,包括應
10、急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效果評估等。4、有關協作應急預案指揮部與弓長嶺區中心醫院(電話0419-5808141),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救援路線圖:沈環線蘇安大街出門向西北礦山工地(現場)弓長嶺中心醫院 安平橋左轉 安平路安平路五、應急響應1、預案的起動時機: 當施工過程中有人員受到人身傷害時應立即起動應急預案?,F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危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項目應急指揮部、監理和上級主管部門。由通訊聯絡組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指揮部及時傳遞,由總指揮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
11、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自行直接及時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則由應急指揮部向業主、監理和公司進行請示,請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 緊急事故發生 上報公司安全部 人員傷亡 應急救援指揮部 上報監理、業主 現場處置搶救方案確定 送醫院搶救 物質、設備到位進行搶救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圖2 應急響應處理流程圖2、項目部值班時間和人員如下:7:0019:00李海,電話:。3、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人員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負責,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總指揮
12、,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要在征得總指揮許可后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4、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通訊聯絡組在30分鐘內電話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5、遇到緊急情況,項目部全體員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所有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的原則,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
13、況的處理。6、在整個施工階段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迅速投入到搶險工作中。7、對于雨季施工,要及時了解天氣信息,遇到暴雨天氣要委派專人值班,掌握施工現場情況并及時匯報。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接警與通知:工程施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以后,現場人員以最快速度報告項目應急預案指揮部,并立即逐級報告至業主、監理、公司安全部,在了解事故準確位置、事故性質、傷亡人數及其它有關情況后,立即報告公司分管經理、經理,全過程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2、指揮與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進一步擴大。在事故處置過程中,必須安排專業人員對事態的發展進行24小時監測,對任何
14、可能產生的危害,必須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手段、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將預警信息傳達給職工,采取有力措施,保護職工安全。同時,采取必要手段遏制事態發生和發展。 對可能的二次事故、受損資源進行監測控制。在組織有關技術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保護措施,組織專業人員妥善處置。 必須對可能的二次事故進行分析,明確人員躲避、撤離等措施妥善處置。 為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指揮部命令,結合實際情況,立即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必要范圍的警戒區域,實施合理的交通管制,指揮、調度撤出危害區的人員,對重點目標實施保護,維護社會治安。 警戒范圍根據事態發展及時進行相應調整。 現場安全與維護穩定由警戒保衛組負責。 必要時,
15、可請求屬地政府公安、交通、武警部門支援。 緊急救援的一般原則: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其次是控制財產少受損失。緊急救援關鍵是速度,因為大多數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時間就是生命。培養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快速撤離并呼喊。緊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應急救援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并服從應急救援組成員的指揮。急救知識與技術:鑒于機械傷害,雨后山體坍塌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或硬物砸傷,因此應急救援組成員日常應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3、通訊項目應急預案指揮部各成員手機必須24小時開通。有
16、關對外通訊聯絡事宜均有通訊聯絡組負責。同時注意信息的收集與確認,并及時與總指揮和副指揮溝通。4、警戒與治安安全保衛組應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5、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由應急預案指揮部人員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避免人員的次生傷害。6、公共關系通訊聯絡組負責項目應急預案指揮部各信息收集和發布,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及時進行修正,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各工區、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業主、監理等單位的報道。七、現場恢復充分辯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八、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根據施工環節的變化及預案演練中暴露的問題,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使應急預案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