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X工程 監 理 細 則 編制 審核 批準 XXXX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xxxx工程主體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工程概況 1.1 小區規模及建筑概況xxxx工程分A、B兩個區,共28個子項,其中包括幼兒園、會所及門房、住宅和地下車庫。A區為花園洋房、兩個地下車庫及其他配套設施,建筑面積為71638.37 m2,B區為3棟12層小高層及地下車庫,建筑面積為52700.2m2。總建筑面積為124699.59 m2。墻體:地下車庫內墻采用200厚頁巖空心磚;公共建筑框架結構+0.000標高以上的外墻采用200厚頁巖空心磚;頁巖空心磚墻體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住宅部分框架結構墻體采用200厚頁巖空
2、心磚,M5水泥砂漿砌筑。抗震設防烈度:六度,建筑耐火等級:I級(地下車庫),II級;屋面防水等級:II級。1.2建筑結構工程概況本工程A區為短肢剪力墻結構,現澆鋼筋砼樓板。挖孔樁砼強度:C25,地梁砼為C30,梁、板、柱、剪力墻砼為C25、C30,構造柱及過梁砼為C20。其中A1棟申報“三峽杯”優質結構獎。區為短肢剪力墻結構,挖孔樁砼強度為25,地梁及各層梁、板、柱、剪力墻砼為C30,構造柱及過梁砼為C25,擋墻C45。其中棟申報“三峽杯”優質結構獎。2、主體工程質量控制依據及驗收采用的規范標準2.1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法律、法規,項目審批文件,設計文件。2.2監理合同、施工合同以及與工程建設項目
3、有關的其它合同文件。2.3xxxxx工程監理規劃。2.4質量驗收采用的規范標準(1)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2)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4)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5)其它與工程有關的規范及技術標準3、主體工程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3.1主體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的劃分按照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要求,建議將各棟建筑的主體分部工程劃分為砼子分部工程和砌體子分部工程。3.2分項工程的劃分分項工程是分部(子分部)工程驗收的依據,施工
4、單位應按照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進行劃分,報監理審批。3.3檢驗批的劃分檢驗批是分項工程驗收的依據,由施工單位按照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要求,根據各棟號建筑具體情況,在施工方案中確定檢驗批,報監理審批。3.4熟悉設計圖紙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標準,做好設計圖紙會審工作,把圖紙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地在施工前發現并得到解決。3.5審批施工單位上報的資料。主體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上報主體施工方案、主體工程測量方案。方案中應有施工企業技
5、術標準,該標準應高于現行施工質量驗收標準。3.6主體工程施工前,基礎分部工程必須驗收合格。4、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4.1質量控制點質量控制要點控 制 內 容控制方法備注材料1、水泥、河砂、石子、磚抽驗合格見證取樣送檢2、有水泥、鋼筋、磚的質保書、合格證查驗資料3、有砼試配報告見證取樣送檢4、有砂漿試配報告見證取樣送檢測量1、基礎頂面標高、軸線記錄資料完整,現場施工測量標記準確無誤。查驗資料、現場抽檢2、工程定位軸線、測量控制網、各層測量控制網的投測滿足規范標準要求查驗資料、現場抽檢3、剪力墻肢垂直度、梁柱軸線偏差、各層層高符合規范要砌求。查驗資料、現場抽檢基礎驗收1、砼強度等級達到施工主體結
6、構要求查驗試塊報告2、標高、軸線偏差符合規范及標準要求抽檢3、構件幾何尺寸、預留插筋符合設計及規范、標準要求抽檢4、質量控制資料完整查驗砼子分部工程1、軸線、標高及垂直度測量2、模板尺寸及支護量測、現場檢查3、鋼筋質量、規格、型號、位置、接頭、數量、現場檢查、量測、抽檢4、保護層厚度檢查、剝離檢驗5、后澆帶的施工旁站6、施工縫處理旁站7、砼攪拌、澆筑旁站、實配量測8、砼強度配比試驗、標養及同條件試塊取樣檢驗9、預埋件、管線、孔道位置、數量現場檢查、量測砌體子分部工程1、砌塊(磚)規格、質量抽檢2、砂漿強度配比試驗、砂漿取樣抽檢3、灰縫、錯縫、砌筑工藝旁站4、門窗孔洞位置大小、標高量測5、預埋件
7、及預埋管線現場檢查、量測4.2施工測量放線質量控制4.2.1檢查施工單位是否按照施工測量方案進行測量工作。4.2.2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和施工測量專職人員對各層軸線投測放線進行復測,檢查合格后,提交監理驗線檢查。4.2.3各層軸線驗線內容:全數檢驗控制軸線,抽查其余軸線。 檢驗工具:經緯儀、重錘、水準儀、鋼尺、廣線等。 符合設計及規范標準要求后,允許該層結構施工。4.2.4質量控制原則:要求主控項目、一般項目符合規范設計要求,其中的允許偏差項目80%以上的抽查點位應在規范標準范圍內,且最大偏差不得大于國家標準規定的允許偏差的1.5倍。對A1、B3棟申報“三峽杯”優質結構獎的應按“三峽杯”的要求
8、進行質量控制。4.3鋼筋制作安裝質量控制4.3.1材料質量標準4.3.1.1主控項目(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規定。(2) 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3) 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它專項檢查。4.3.1.2一般項目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4.3.2鋼筋加工 4.3.2.1主控項目(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GB50204-2002中5.3.1條規范規定。 (2)制作鋼筋箍筋時,其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
9、要求時按GB502042002中5.3.2條規定.4.3.2.2一般項目(1) 鋼筋的調直符合GB50204-2002中5.3.3條規定。(2) 鋼筋的加工形狀、尺寸應符合GB50204-2002中5.3.4條。鋼筋加工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5.2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表4.3.2項 目國家標準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4.3.3鋼筋的連接4.3.3.1主控項目(1)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
10、試件作力學性能試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4.3.3.2一般項目(1)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2)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3)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并符合GB50204-2002中5.4.5條。(4)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
11、且不應小于25mm,應符合GB50204-2002中5.3.4條。(5)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鋼筋搭接長度范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按GB502042002中5.4.7條規定。4.3.4鋼筋安裝4.3.4.1主控項目(1)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4.3.4.2一般項目(1)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 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4.3.4-1 梁、柱、板鋼筋安裝允許偏差 表4.3.4-1 項 目國家標準檢驗方法允許偏差 (mm)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綁扎鋼筋骨架長1
12、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 項 目國家標準檢驗方法允許偏差 (mm)保護層厚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墻、3鋼尺檢查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4.4模板質量控制4.4.1強制性規定(1)模板及其支架安裝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極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砼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4
13、.4.2模板安裝4.4.2.1主控項目(1)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砼接搓處。4.4.2.2一般項目(1)模板接縫處不應漏漿;在澆筑砼前,木模板應澆水潤濕。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2)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 (3)澆筑砼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4)用作模板的胎膜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紋、起砂或起鼓現象。(4)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埋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表4.4.2-1。(5)模板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4.2-2。 預埋件和預埋孔洞的允許偏差 表4.4.2-1序號項 目國家標準允許偏差(mm)1預埋管、預埋孔中心線
14、位置 32插 筋中心線位置 5外露長度 +10 03預留洞中心線位置 10尺寸 +10 0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表4.4.2-2序序號項 目國家標準檢查方法允許偏差(mm)1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2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3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柱 墻 梁+4,-5鋼尺檢查4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4.4.3模板拆除4.4.3.1主控項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砼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設計要求時,砼強度應符合GB50204-2002中表4.3.1的規定。 (2)后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4.4.3.2一般項目(1)模板拆除時的砼強度應能保證
15、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2)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砼裂縫。2)模板支架要有足夠剛度,防止施工荷載(特別是動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而造成開裂。3)拆模時間不能過早,除了滿足構件本身的強度要求外,還應顧及構件上的荷載情況。拆模方法應保證早齡期砼不損壞或開裂。4.5砼澆筑質量控制4.5.1原材料4.5.1.1主控項目 (1)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及其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
16、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檢,并按復檢結果使用。(2)砼中摻用外加劑的質量及應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砼外加劑GB8076、砼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的規定。(3)砼中氯化物和堿的的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和設計的要求。4.5.1.2一般項目(1) 砼所用的粗、細骨料的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 53普通砼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GBJGJ 52的規定。(2)拌制砼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砼拌合用水標準JGJ63規定。4.5.2配合比設計4.5.2.1主控項目(1) 砼應按國家現行
17、標準普通砼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的有關規定,根據砼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2) 防水砼配合比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定。4.5.2.2一般項目 (1)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其工作性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2)砼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4.5.3砼施工4.5.3.1主控項目(1) 結構砼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砼強度的試件,應在砼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a每樣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的同配合比的砼,取樣
18、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c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時,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d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e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2)抗滲砼結構其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3)砼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應符合GB50204-2002中7.4.3條規定。 (4)砼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砼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砼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砼初凝之前將上一層砼澆筑完畢。4.5.3.2一般項目(1)施工縫的位置應在砼澆筑前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
19、術方案確定。施工縫的處理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2)后澆帶的留置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后澆帶砼澆筑應按施工技術方案進行。 (3)砼澆筑完畢后,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采取措施,并應符合GB50204-2002第7.4.7條規定。 4.5.4外觀質量 4.5.4.1主控項目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報經監理單位審核批準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驗收。4.5.4.2一般項目 現澆結構的外觀不宜有一般缺陷。4.6尺寸偏差4.6.1主控項目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對超過允許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
20、功能的部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4.6.2一般項目現澆結構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7.2。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 表4.7.2 項 目國家標準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軸線位置基礎15鋼尺檢驗獨立基礎10墻柱梁8剪力墻5垂直度層高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m10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標高層高10水準儀、鋼尺檢查全高30 25截面尺寸+8,-5鋼尺檢查 項 目國家標準允許偏差(mm)電梯井井筒長、寬對中心線+25,0+20,0H/1000H/1000鋼尺檢查井筒全高(H)垂直度經準儀、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埋設施
21、中心線位置預埋件預埋管5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5鋼尺檢查4.7砼子分部工程監理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4.7.1各層控制軸線投測錯誤,應對各層控制軸線進行復測。當采用激光經緯儀投測時,應采用重錘等進行復測。 4.7.2計量不準。對現場自拌的零星砼,砂、碎石、散裝水泥過秤、水計量不準,造成水灰比不準確,影響砼強度。施工前要檢查和校正好磅秤,堅持車車(每桶)過秤,每盤砼用水量必須嚴格控制。4.7.3砼存在麻面、蜂窩、孔洞、縫隙夾渣等缺陷。砼澆筑過程中,對砼應認真進行振搗,不得有漏振和過振現象。 4.7.4加強砼的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砼養護時間。在氣溫高、濕度低或風速大的條件下,更應及早進行噴水養護。 4.7
22、.5對鋼筋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檢查;對現場自拌砼,做好碎石,河砂、水泥抽檢試驗,做好砼的試配及資料的整理,在砼澆筑過程中,監理和施工單位質檢員應進行旁站并作好旁站記錄;每澆100盤、100m3砼或一個工班必須做砼試塊一組,并做好施工和簽證記錄。 4.7.6砼同條件養護試塊。試塊必須放置在同時澆筑的砼構件處,進行同條件養護。認真記錄每天的平均氣溫,達到600.d時,立即送檢,試壓合格作為分部工程驗收的依據。4.7.7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關模前應對鋼筋保護層進行嚴格的檢查,特別是剪力墻主筋保護層的控制。模板的支護應牢固可靠。5預制鋼筋砼結構質量控制5.1一般規定5.1.1預制構件應進行結構性能檢驗
23、。結構性能檢驗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不得用于混凝土結構。5.1.2裝配式結構外觀質量、尺寸偏差的驗收及對缺陷的處理應按規范GB50204-2002第8章的相應規定執行。5.2預制構件主控項目5.2.1預制構件應在明顯部位標明生產單位、構件型號、生產日期和質量驗收標志。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5.2.2 預制構件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應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檢查驗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5.2.3預制構件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對超過尺寸允許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部位,應按技術處
24、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檢查驗收。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量測,檢查技術處理方案。一般項目5.2.4預制構件的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經出現的一般缺陷,應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檢查驗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 5.2.5預制構件尺寸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按GB50204-2002表9.2.5。5.3裝配式結構施工主控項目5.3.1 進入現場的預制構件,其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及結構性能應符合標準圖或設計的要求。 檢查數量:按批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構件合格證。 5.3.2已安裝完畢的裝配式結構,應在混凝土強度到達設計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
25、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一般項目5.3.3預制構件碼放和運輸時的支承位置和方法應符合標準圖或設計的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4預制構件吊裝前,應按設計要求在構件和相應的支承結構上標志中心線、標高等控制尺寸,按標準圖或設計文件校核預理件及連接鋼筋等,并作出標志。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5.3.5預制構件應按標準圖或設計的要求吊裝。起吊時繩索與構件水平面的夾角不宜小于45度,否則應采用吊架或經驗算確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6預制構件安裝就位后,應采取保證構件穩定的臨時固
26、定措施,并應根據水準點和軸線校正位置。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6砼結構子分部工程的驗收 砼子分部工程施工完畢后,必須通知市質監站、設計、監理、業主進行檢查驗收,并簽署驗收意見。6.1分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后提出工程驗收申請。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時,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l )設計變更文件;(2) 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和進場復驗報告;(3) 鋼筋接頭的試驗報告;(4) 混凝工程施工記錄;(5) 混凝土試件的性能試驗報告;(6) 裝配式結構預制構件的合格證和安裝驗收記錄;(7)隱蔽工程驗收
27、記錄;(8)分項工程驗收記錄;(9)混凝土結構實體檢驗記錄;(10)工程的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11)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記錄。6.2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有關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2)應有完整的質量控制資料;(3)觀感質量驗收合格;(4)結構實體檢驗結果滿足規范要求。7砌體結構質量控制7.1砌筑用砂漿質量控制7.1.1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7.1.2配制水泥石灰砂漿時,不得采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7.1.3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漿中。7.1.4拌制砂漿用水,水質應符合國家
28、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CJ63的規定。7.1.5砌筑砂漿應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當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有變更時,其配合比應重新確定。7.1.6施工采用有機塑化劑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必須報經監理同意后,方可實施,不得擅自使用。7.1.7砂漿現場拌制時,各組分材料應采用重量計量。7.1.8砌筑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min; (2)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min; (3)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7.1.9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
29、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 注:砌筑砂漿的驗收批,同一類型、強度等級的砂漿試塊應不少于3組。當同一驗收批只有一組試塊時,該組試塊抗壓強度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 砂漿強度應以標準養護,齡期為28d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 抽檢數量: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抽檢一次。 檢驗方法: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砂漿試塊(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試塊),最后檢查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單。8填充墻砌體質量控制8.1填充墻砌體砌筑前塊材應提前2d澆水濕潤。82主控項目821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
30、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磚或砌塊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8.3一般項目8.3.1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31的規定。 抽檢數量: (1)對表中1、2項,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隨機抽查10,但不應少于3間;大面積房間和樓道按兩個軸線或每10延長米按一標準間計數。每間檢驗不應少于3處。 (2)對表中3、4項,在檢驗批中抽檢10,且不應少于5處。表831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國家規范標準1軸線位移10用尺檢查垂直度小于或等于3m5用2m托線板或吊線、尺檢查大于3m102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門窗洞
31、口高、寬(后塞口)+5-5用尺檢查4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8.3.2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833的規定。 抽檢數量:每步架子不少于3處,且每處不應少于3塊。表832 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砌體分類灰縫飽滿度及要求檢 驗 方 法空心磚砌體水平80采用百格網檢查塊材底面砂漿的粘結痕跡面垂直填滿砂漿,不得有透明縫、瞎縫、假縫833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或網片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或網片應置于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中抽檢2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834填充墻
32、砌筑時應錯縫搭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檢查。835填充墻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空心磚砌體灰縫應為812mm。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檢查方法:用尺量5皮空心磚或小砌塊的高度和2m砌體長度折算。836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 抽檢數量:每驗收批抽10填充墻片(每兩柱間的填充墻為一墻片),且不應少于3片墻。 檢驗方法:
33、觀察檢查。9砌體子分部工程驗收9.1砌體工程驗收前,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1)施工執行的技術標準;(2)原材料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3)混凝土及砂漿配合比通知單;(4)混凝土及砂漿試件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單;(5)施工記錄;(6)各檢驗批的主控項目、一般項目驗收記錄;(7)施工質量控制資料;(8)重大技術問題的處理或修改設計的技術文件;(9)其他必須提供的資料。9.2砌體子分部工程驗收時,應對砌體工程的觀感質量作出總體評價。9.3當砌體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GB50300規定執行。10、主體分部工程的驗收 砼結構子分部工程和砌體子分部均驗收合
34、格,則主體質量合格。11、驗收工作應按下列規定進行1) 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應分別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2) 隱蔽工程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于隱蔽前通知有關人員檢查驗收,并形成中間驗收文件;3) 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驗收,應在分項工程通過驗收的基礎上,對必要的部位進行見證檢驗。12、主控項目、一般項目必須符合驗收標準規定,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直至符合要求,允許偏差項目應有90%控制在規范標準允許偏差范圍內,超出偏差的項目應控制在規范允許偏差的1.5倍范圍內。砼試件強度評定不合格或對試件的代表性有懷疑時,應采用鉆芯取樣,檢測結果符合設計要求可按合格驗收。13、驗收程序(1)施工單位在完成該分部(子分部)工程工作內容后,提出相應資料并經監理審核合格后, 初步確定驗收時間,提前2天通知監理及業主參加驗收。(2)由監理或業主代表通知設計、質監等單位參加,并確定具體驗收時間。(3)由監理做好驗收會議記錄。 附:監理工作程序:1) 隱蔽工程檢驗程序2) 設計變更處理程序3) 工序交接檢驗程序各種材料見證取樣送檢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