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公路工程檢測中心實驗大廳改造工程安徽省公路工程檢測中心實驗大廳改造工程加固工程監理實施細則編制人:審核: 工程概況3二. 監理監控重點4三. 編制依據4凹、工程質量控制過程與評定5五. 冬期施工的監控:14六. 施工安全的監控:14七. 需要說朗的幾個問題:14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安徽省公路工程檢測屮心實驗大廳改造加同工程,該改造工 程位于包河工業西寧路,2003年原天路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檢測中心建造的 輕鋼結構廠房,根據建設單位(安徽省公路工程檢測屮心)要求,經合肥市 建筑設計研究冇限公司,對該建筑物進行改造加固。加固的主要內容如下:原結構部分構件的拆除,如在原圖-軸柱間之間支撐移除,
2、在- 和軸柱間增設柱間支撐,規格同原柱支撐等;鋼結構加同,如連接發的加固與加同件的連接、焊接施工、加大截而法 等;粘鋼加固、如鋼柱、鋼梁的加固;基礎鋼筋混凝土加固施工,包括植筋、鋼筋制安、混凝土澆筑等;采用碳纖維片材加固法,如鋼柱、鋼梁的加固;結構增層改造(一層局部增層改造為二層結構人(-)工程材料及設計參數:1、植筋主要參數:規格植入結構層深度(mm)設計拉力(KN)原位試驗拉力(KN)異位試驗拉力(KN)備注01420047.738.18破壞非膨脹類結構膠2、碳纖維片主耍力學性能指標如下型號單位面積重(g/m底層樹脂性能指標:正拉粘結強度2.8MPa; 找平層樹脂性能指標:正拉粘結強度2.
3、8MPa;)單層設計厚度(m)抗拉強度標準值(KPa)彈性模量Ect (MPa)伸長率(%)碳纖2000.1140002.6 X10521.56維布3000.16742152.15 X10521.93、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主要性能指標如下:(3) 類或二類環境下使用年限為50年。4、碳纖維布粘結膠主要性能指標如下:性能拉伸剪切強度(MPa)拉仲強度(MPa)壓縮強度(MPa)彎曲強度(MPa)正拉粘結強度(MPa)仲長率(%)指標要求234887992.821.5本圖JGL采用200g/m2碳纖維貼片,鋼板Q235B5、墻體材料及砌體砂漿強度等級均同原設計;改建部分混凝土強度等級:基礎、 梁及柱
4、為C35;墊層為C15;6、本圖補強用鋼板的強度等級為Q345B;焊條為E53XX型;高強螺栓強度等級 為8.9級;7、所有結構材料均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專門的試驗報告或批次試驗報告,嚴禁 使用不合格的材料。1、核查分包單位的營業執照、企業資質等級證書、專用許可證、崗位證書; 審批其施工方案;2、建筑結構膠廠家的資質、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鋼板、焊條及螺栓的材 質報告,操作人員上崗證外,更應對作業者操作要點采取巡視、旁站、平行檢驗 等方法,全而監控工序過程從而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施工合同約定的標準。三、編制依據1. 安徽省公路工程檢測小心實驗大廳改造加固工程招標文件;2. 施工圖紙3. 鋼筋混凝土結
5、構外粘鋼板加固技術規程(DB42/2003-2000)4. 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5. 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 906妊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0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2001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JGJ81-91)CECS146: 2003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2007版)CECS77: 96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00既有建筑地基礎加固技術規范CECS77: 96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102: 2002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范JGJ18-200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
6、規范GB50550-2010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2-1起實施)四、工程質量控制過程與評定1. 技術準備與控制1.1. 熟悉圖紙及說明、設計變更和設計修改通知等冇關內容。1.2. 根據工程特點,編制出有的放矢的施工方案。項ri較大必須報總包和 監理審批。貝體問題,貝體分析,切實可行。13 要求總包組織對專業分包進行書而技術交底,并報監理備案。b. 施工前對施工方所采購的各種材料包括結構膠、鋼材、螺栓、碳纖維 片材及相應樹脂膠等主要原材的材料合格證、出廠質量證明、復試報 告等報監理部簽認。c. 對新材料、新產品要核查鑒定證明和確認文件報監理。主要指非規范 推薦的建筑結構膠。
7、d. 監理工程師檢驗核對上崗人員與所持證件是否相符。e. 加強原材料的進場驗收工作,核查每批材料產品合格證和出廠證明是 否相符。按規定隨機抽樣檢驗、復試,凡不合格杜絕使用包括鋼、膠、 鋼材,碳纖維等,同時進行見證取樣試驗包括鋼筋、鋼材、碳纖維等。f. 施工方應及時認真收集、整理技術檔案資料。做到記錄真實、數據準 確、分類歸檔、準時填寫隱、預檢等驗收資料上報總包及監理予以確 認,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g. 制定好成品保護措施,認真落實執行。2. 新III基礎結構連接采用植筋施工操作的監控要點:2.1鉆孔規格本工程按照設計圖紙標注的孔徑(d+4mm, d為鋼筋直徑)、鉆 孔深度按照設計要求為16d,
8、圖紙設計為20d,因此取其大者為20do2.2按設計圖紙在構件上放出孔洞位置線,經核查后方可鉆孔。用雷達探 測儀探明原結構主筋位置或剔除原保護層的方法確認,鋼筋是否與鉆 孔位置孑盾,否則通知設計單位協商解決。2.3清孔:釆用高壓空氣吹射,清除孔內粉塵和細小顆粒。用電熱棒烤干 孔內積水。植筋前用棉絲浸泡丙酮液對孔底、孔壁擦除殘留污漬。最 后用棉絲封堵洞口。2.4用鋼絲刷刷除去鋼筋或錨桿表而的污銹、污物。并用棉絲浸泡丙酮擦 洗其表面,清除油污、粉塵等異物。處理后的鋼筋,涼置于清潔支架 上 35mino2.5用專用工具將喜利得結構膠注入清洗過的孔內,注膠量以鋼筋插入 后,膠充滿鉆孔為宜,一般注到2/
9、3孔深。2.6垂直植筋:把膠灌入孔內,再插入鋼筋至孔底,順時針旋轉鋼筋使膠 混合均勻。旋轉約1 2分鐘,調整好鋼筋位置準確并加以固定。 水平植筋:鋼筋插入后,孔口封堵。由灌膠孔及排氣孔壓力灌膠。2.7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固化,在固化時間內保護鋼筋不受擾動3. 粘鋼加同施工操作的監控要點:3.1粘鋼加固均需設置M12脹栓,板寬小于200mm,脹栓間距300mm, 板寬大于200mm雙排梅花型布置,間距300mm以上或按圖紙設計 本工程加同為板寬為250mm和320mm,周強螺栓為2M12500(89 級)。3.2鋼板加工采用等離了切割機,按設計圖及實際尺寸現場下料。3.3水平向鋼板粘貼,釆用粘
10、鋼工藝;垂直向鋼板粘貼,或冇焊接部位采用壓力灌膠工藝。3.4粘鋼工藝工藝流程:鋼構件裝配制作一被粘碗而和鋼板表面處理一粘結劑配制一涂 膠(灌膠)與粘貼一固定加壓一膠固化(拆支撐夾具)鋼構件裝配制作:根據設計圖紙對被粘碗構件應放線鉆孔(按規定選用鉆頭)。根據設計圖紙對被粘鋼板鉆孔(于磴構件對應)并按耍求彎 曲或焊接成型(鋼板拼裝焊接采用45。斜角拼焊)。預埋螺栓或錨桿生根。對配制后的鋼構件進行校直、校平處理,平直度2mm/m被粘妊而和鋼板表而處理 被粘碗表面處理:a. 先進行鑿毛、打磨、打平、除去2-3mm厚表層,直至完全 露出新右。鑿毛紋路與梁軸心線傾斜45,鑿毛點2-3個/cmb. 在鑿毛過
11、程注意用平尺找平不垂直度允許偏差V2mm。c. 用鋼絲刷去掉鑿毛、打磨過程中松散浮渣,再用氣壓機去處 粉塵,用棉絲浸入丙酮擦拭表而,手摸無粉塵即可。d. 濕度較大的殮結構,尚需進行人工干燥處理。 鋼板表面處理:a鋼板粘結前,必須進行除銹和粗糙處理。可用噴砂、平砂輪 打磨。直至出現金屬光澤。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紋路應與 鋼板受力方向垂直。b.用棉絲浸泡丙酮擦拭鋼板表而。建筑結構膠配制:按說明書進行,因各施工環境、條件溫度等不同,粘貼施工 前現場應按規定配比。再次進行試配同化試驗,觀察其同化狀況是否正常。包括有效期一個月以上的原料。涂膠(灌膠)與粘貼 涂膠用毛刷粘清膠,對已處理的殮構件表而均勻
12、涂刷底膠一次。對已處理好的鋼板粘結面均勻涂刷底膠一次并來回無規 則抹數次。將己配制好的結構膠用開刀涂抹在鋼板(或檜結 構粘結而上)表而周邊厚2-3mm,中間厚35mm (屮間 厚邊緣薄),然后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 灌膠(壓力)灌膠工藝:碗構件與鋼板粘結后表面處理一拼製或焊接成型 -封縫一壓力灌膠a. 栓構件與鋼板粘結前表而處理同前。b. 拼裝或焊接成型:按圖紙耍求安裝或焊接且與殮構件粘結 面留l-3mm間隙。并與碗構件固定牢靠。C.封縫:對易流失結構膠的冇關部位用膠泥封堵嚴密,以保 證壓力灌膠密實度。d.壓力灌膠:封縫膠泥同化后將配制好的結構膠放于注膠罐內,壓緊罐 蓋。接上輸氣管和貯膠罐,用壓
13、縮空氣(氣壓機或氧氣)將 貯膠罐中結構膠壓力注入殮和鋼板間隙中,保證膠體在各部 位的密實度。壓力灌膠的氣壓力一般控制在0.2-0.3Mpa,注膠口由下 而上依次排列,一般從卜開始每500mm 一個。排氣孔設置在 最高端部,孔徑(PlOo壓力灌膠完成后,取注膠管時應用硬膠泥或木塞封堵進 膠口及有關部位排氣口,防止結構膠流失3.5固定加壓鋼板粘貼好后,立即用卡具支撐或膨脹螺栓固定,并適當加壓。 以使膠液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度,膨脹螺栓一般兼作永久附加錨固措 施。3.6膠固化(拆支撐夾具)一般建筑結構膠在常溫(20C) 24小時固化即可拆除夾具或支撐, 3d可受力作用。若低于20C或冬季,固化時間延長根
14、據試驗決定。4. 碳纖維加固施工4.1碳纖維片材加固施工監理程序施工準備拆除影響工程施工的障礙物搭設腳手架4.2 一般要求(1) 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同修復混凝土結構應由熟悉該技術施工工藝的專業施 工隊伍完成,并應有加固修復方案和施工技術措施;(2) 施工宜在5。C以上環境溫度條件下進行,并應合配套膠粘劑的施工使用 溫度。當環境低于5 C時,應使用適用于低溫環境的配套膠粘劑或釆用升溫處理 措施;(3) 施工時應考慮環境對膠粘劑固化的不利影響;(4) 在表而處理和粘貼碳纖維片材前,應按加固設計部位放線定位;(5) 膠粘劑配制時應按產品使用說明小規定的配比稱量置于容器屮,用攪拌 器均勻攪拌至色澤均勻。
15、攪拌用容器內及攪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及朵質。應根據現場 實際環境溫度決定膠粘劑的每次拌合量,并按使用耍求嚴格控制使用時間;4.3表面處理:a. 應清除被加固構件表面的剝落、疏松、蜂窩、腐蝕等劣化混凝土,露出 混凝土結構層,并用修復材料將表而修復平整。b. 應按設計耍求對裂縫進行灌縫或封閉處理。c. 被粘貼混凝土表面應打磨平整,除去表層浮漿、油污等雜質,直至完全 露混凝土結構新而。轉角粘貼處理進行導角處理并打磨成圓弧狀,圓弧狀,圓弧半 徑應不小于20mm,如圖所示:4.4涂刷底膠(1) 應按產品供應商捉供的工藝規定配制底層膠粘劑,根據現場實際氣溫決 定膠料用量。并嚴格控制使用時間,超過適用時間后不得
16、使用;(2) 用滾筒或毛刷將底層膠粘劑涂抹丁混凝土表面,膠體方度不超過04mm, 并不得漏刷、流淌或冇氣泡產生,在底膠表而接觸干燥后立即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5找平處理(1) 應按產品供應商提供的工藝規定配制找平材料;(2) 應對混凝土表而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補平整,R不應有棱角;(3) 轉角處應用措平材料修復為光滑的圓弧,半徑應不小于20mm;(4) 應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觸干燥后立即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6粘貼碳纖維布(1)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纖維布長度應在3m 以內。裁剪好的碳纖維布應注意防塵與保護,不得污染與彎折;(2) 應按產品供應商捉供的工藝規定配制浸漬
17、膠粘劑并用特制短毛滾均勻涂 抹于所要粘貼的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3) 用專用的無毛滾筒在碳纖維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復多次滾壓直至膠粘劑 滲出碳纖維布外表而,以支除氣泡,使浸漬膠粘劑充分浸透碳纖維布,滾壓時不得 損傷碳纖維布。(4) 多層粘貼重復上述步驟,應在纖維表面浸漬膠粘劑指觸干燥后立即進行卜一層的粘貼;(5)在最后一層碳纖布的表面均勻涂抹浸漬膠粘劑。4.7表面防護當需要表而防護時,應按有關規范的規定處理,并保證防護材料與碳纖維片材 Z間有可靠的粘結;5、加大構件截面加固法5.1本工程采用連接與焊接綜合方法對原冇鋼構件(鋼梁、柱)進行加固,在 負載的情況下進行加固;5.2采用
18、連接方面(焊接和螺栓連接兩種)耍求:在負載下進行結構力口固時,其加固工藝應保證被加固件的截面應焊接加熱,附 加鉆擴孔洞等所引起削弱影響盡可能地小,為此必須有制定詳細地加固施工工藝過 程和要求的技術,并據此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1)焊縫連接加同時,新增焊縫應盡可能地布置在應力集屮最小、遠離原構 件的變截而以及缺口、加勁肋的截面處;應該力求使焊縫對稱于作用力,并避免使 Z交叉;新增的對接焊縫與原構件加勁肋、角焊縫、變截面等Z間的距離不宜小于 100mm;各焊縫Z間的距離不應小于補加固板件厚度的4.5倍;(2)雙角鋼與節點板角焊縫連接加固焊接時,應按順序進行;(3)用摩擦型高強螺栓連接的板件,其連接
19、接觸面處理應按設計耍求和鋼 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以及鋼結構工程施匸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 要求進行,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征得設計人員同意,進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數試 驗,以便確定是否需耍修改加固連接的設計計算。(4)結構的焊接加固,必須由冇效高焊接技術級別的焊工施焊;施焊鎮靜鋼 板的溫度不大于30mm時,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15 C,當溫度超過30mm時, 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0。C,當施焊沸騰鋼板時應高于5。Co6. 施工的質量標準與驗收。6.1植筋錨桿6.1.1 K寸偏差:鉆孔垂直度V2。鉆孔深度偏差v 5mm鉆孔時不得傷害構件內主筋采用探桿進孔內檢查,必耍
20、時用手電照明確認孔內無異物和顆粒 物。手指摸試孔壁無粉塵,孔壁清潔。鋼筋表面無浮銹、污物,并露出金屈光澤。插入鋼筋后應冇適量膠液溢出,確認不欠缺膠量。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拉拔試驗,應由有資質單位進行。現場檢驗用隨 機抽樣辦法進行,一般選在受力較小部位,非破壞性試驗。拉拔值為設 計值1.1-1.3倍,數量3%oo6.2粘鋼加固:保證項目:鋼材品種、型號、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焊條必須符合要求;建筑結構膠性能滿足設計耍求,建議采用碗結構加固技術規 范CECS25:90中推薦的JGN型建筑結構膠,若采用新型結構膠 應經設計同意,并提供(見審閱意見);膠體配制必須嚴格執行實驗室下達的配合比;焊縫表而
21、不得有裂縫、夾渣、焊瘤、燒穿、咬邊。基本項口:.根據殮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 90標準執行;粘結冇效而積:錨固區90%,非錨固區70%;粘鋼外觀平整、焊縫均勻、無焊渣、無飛濺物。.3碳纖維片加固1. 在開始施工Z前,應確認碳纖維片材及配套膠粘劑類粘結的產品合格 證、產品質量出廠檢驗報告,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要求;2. 采用碳纖維片材及配套膠粘劑類粘結材料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修復 時,應嚴格按施工工藝及流程的冇關條款進行各工序隱蔽工程檢驗與驗收。如施 工質量不能滿足施工工藝及流程的有關條款要求時,應立即有補救措施行或返 工;(3)碳纖維片材實際粘貼而積應不少于設計量,位置偏差應不大丁 10
22、mm;(4)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Z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 片材表面的方法來檢杳,總有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O當碳纖維布的空鼓面積 小于10000mm2時,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貼上等量的碳纖維 片材,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5)必要是可對碳纖維片材和配套膠粘劑類粘結材料進行現場取樣檢驗。6.4加大構件截而加固法(1)鋼結構加固工程的驗收,除應滿足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77: 96)規定外,尚應符合鋼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及其他冇關 規范的要求。(2)鋼結構加固工程的竣工驗收,應在全部在加固施工完畢后進行。當設有 卸載裝置時,應在卸載裝
23、置拆除以后再進行;(3)對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標準和檢驗、實驗方法,凡鋼結構加固技術 規范CECS77: 96冇規定者,應按該標準執行;(4)鋼結構加固工程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備查和歸檔:委托任務書及加固過程有關協議文件;可靠性鑒定報告及冇關文件;鋼結構施工圖、加固設計及修改設計等有關文件;加固所用鋼材、邊接材料(焊接材及緊固件)、油漆等材料的質量證明書 或實驗報告;焊縫外觀質量檢查及無損傷報告;實際要求的莫他相關資料;鋼結構加固工程的竣工驗收報告;(5)托梁換柱加固時,相鄰柱的偏移、基礎沉降、屋架傾斜等不得超過現行冇 關規范的規定。(6)經質量檢驗或試驗,加固工程的質量滿足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
24、CECS77: 96及現行有關規范的規定時,方能認可驗收。五、冬期施工的監控:鑒于植筋與粘鋼結構加固的重要性,故冬期施工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應補充冬施方案報總包與監理審批。加強材料進場驗收工作,特別是建筑結構膠應選擇適宜低溫施工 膠型,并做好固化試驗工作。嚴冬時也應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認真做好保溫和測溫工作,及時掌握天氣變化確保施工質量。 嚴格執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中各項有關六、規定。施工安全的監控:(-)粘結膠方面安全注意事項: 配制粘結劑用的原料應密封貯存,遠離火源,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配制和使用場所,必須保持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防護口罩和手套。工作場
25、所應配備各種必要的滅火器以備救護。()鋼結構加固方面注意事項:鋼結構加固工作開始之前,應按設計要求采取卸荷或支頂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鋼結構加固時,必須保證結構的穩定,應事先檢查連接點是否牢固,必要時可 先加固邊接點或增設臨時支撐,待加固完畢后再行拆除;對于鋼結構加固工程施工時的安全技術、勞動保護、防火防爆等,必須符合冇 關規定;七、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粘貼鋼板被加固結構應進行卸荷,以提高結構加固效果。正式大量加固工作應在混凝土結構強度檢測后進行。 壓力灌膠方法參照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屮附 錄二裂縫修補方法進行。由于本工程完成后不進行荷載試驗,列為特殊分項工程,應采用加強巡視、旁站 等監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