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合福鐵路閩贛段隧道防排水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6頁).doc

  • 資源ID:580840       資源大小:292.04KB        全文頁數:3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合福鐵路閩贛段隧道防排水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6頁).doc

1、目 錄1、工程特點及技術、質量標準11.1工程特點11.2工程技術質量標準42、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53、監理工作流程84、監理工作控制要點及目標94.1洞口防排水94.2洞內排水溝(槽)114.3檢查井124.4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管144.5施工縫防水144.6變形縫防水224.7涂料防水層防水234.8 卷材防水層防水244.9防水板防水254.10徑向注漿294.11盲管305、監理工作手段315.1方案審查與批準315.2隧道關鍵部位及工序旁站315.3過程檢查與控制315.4見證試驗與平行檢測325.5影像采集與留存331、工程特點及技術、質量標準1.1工程特點 新建合肥至福州鐵路(

2、以下簡稱“合福鐵路”)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江西省東部、福建省東北部地區,線路自合肥引出,經長臨河至巢湖市以南,經無為后與廬銅線共建長江大橋越江至銅陵,經南陵、涇縣、旌德,績溪、黃山至江西省,經婺源、上饒越武夷山山脈至福建省,經武夷山、建陽、建甌、南平、寧德(古田)、閩清,引入福州樞紐福州站,正線全長809.919km。其中:江西省境內183.22公里,福建省境內283.605公里,包括上饒聯絡線、福州樞紐及配套工程;閩贛段項目投資總額562.27億元。 監理標管段為閩贛省界至上饒段,主要為低山丘陵區,山勢延綿,起伏較大,植被發育,相對高差150300m,局部地段為中低山區、二級階地壟崗區及孤峰河

3、、青弋江、富資河、豐樂河、新安江、信江等河流一級階地;中低山區山勢陡峻,相對高差300500m;二級階地壟崗區崗地坳谷相間,地形較開闊,地勢略有起伏,地面標高45175m;一級階地多呈狹長條帶狀,地勢平緩,起伏不大,地面標高34142m不等。1.1.1 工程地質特點 (1)地層巖性線路所經地區地層巖性復雜,出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積巖及變質巖、各時期的巖漿巖和第四系松散地層。主要沉積巖系有石英砂巖、泥質砂巖、頁巖、泥巖和灰巖等,及火山沉積巖系凝灰巖、凝灰熔巖和凝灰質砂巖等,以及變質巖系板巖、千枚巖、片巖和片麻巖等。巖漿巖主要為花崗巖和閃長巖等。第四系地層主要為全新統粘性土、粉土、砂類土及碎石類土等

4、,淤泥及質土主要分布在河流階地、谷地和閩江三角洲平原,厚550m;上、中更新統主要為黏土,具弱膨脹性。(2)地質構造沿線經歷了多個構造旋回時期,橫跨多個大地構造單元,合肥以南至上饒屬揚子準地臺,上饒至福州屬華南褶皺系。本段沿線地質構造類型主要為斷裂及褶皺。其中主要深、大斷裂有: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豐城婺源深斷裂、遂川德興深斷裂、葛源(橫峰)樟村(玉山)大斷裂、港邊(橫峰)雙明(玉山)大斷裂、萍鄉廣豐深斷裂等5條深大斷裂;主要褶皺有:樂平婺源復向斜、武夷山復式背斜、上饒復式向斜、龍村中堡弧形構造帶等(3)水文地質本段線路所經地區的地下水主要為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巖溶水。孔隙水賦存于各類松散巖類中,

5、主要分布在河流階地、丘間及山間谷地等,埋深較淺,一般12m,水量豐沛,受大氣降水及地表徑流補給,隨季節變化較大,局部地段具有承壓性;谷地區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潛水為主,埋深13m,以砂層、卵礫石層為主要含水層,水量較為貧乏,隨季節變化顯著。基巖裂隙水主要賦存于低山丘陵區巖石的層間裂隙、風化裂隙以及構造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以泉的形式出露排泄。層間裂隙以及風化裂隙地下水一般水量不大,多為潛水;在基巖構造盆地、斷層破碎帶、節理裂隙很發育帶、侵入巖接觸帶、褶皺核部裂隙密集帶及揉皺強烈發育帶等儲水構造中,水文地質條件復雜,補給源遠,多呈脈狀及帶狀分布,水量較豐富,多具承壓性。巖溶水地下水類型主

6、要為潛水和承壓水,賦存并循環于沿線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等可溶巖的溶洞、溶腔和裂隙中,呈脈狀及帶狀分布,水量豐富,尤其河谷地段及構造破碎帶巖溶發育劇烈,水量較大。 1.1.2 工程設計特點 1正線標準為客運雙線,行車速度為350KM/h。正線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圖1.0.6 高速鐵路建筑限界輪廓及基本尺寸”,隧道襯砌內輪廓采用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圖8.2.5-2 300km/h、350km/h雙線隧道內輪廓” ,隧道內軌頂面以上凈空有效面積為100.2、隧道暗洞均采用復合式襯砌,明洞采用整體式襯砌。復合式襯砌由初期支護、防水隔離層與二次襯砌組成,級圍

7、巖采用曲墻加底板結構型式;襯砌結構全部采用曲墻帶仰拱型式,對級圍巖襯砌結構的底部進行適當加強。起拱線以上的系統錨桿采用普通中空注漿錨桿,其他采用藥包式錨桿或普通砂漿錨桿,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工藝。 3、隧道的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對于在地下水發育且水文環境有嚴格要求的隧道及覆蓋層較淺的隧道采用“以堵為主,限量排放”或“不排水”的原則。在裂隙水較發育地段,采用超前帷幕注漿或開挖后徑向注漿封堵大面積淋水或股流,減少地下水流失。二次襯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8,防水混凝土摻入具有補償混凝土收縮功能的抗裂高效防水劑。 4、隧道拱墻和明洞拱墻鋪設復合式

8、防水板,隧道暗挖段防水板鋪至邊墻底部,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每8m設一道襯砌施工縫,采用可維護橡膠止水帶防水。在洞口段地質或結構斷面變化較大處設置變形縫,變形縫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加背貼式橡膠止水帶防水。襯砌背后設環向及縱向盲溝,另外在環向盲溝與洞內水溝相連接處,兩邊各設一道縱向盲溝,使環向盲溝在底部相連洞內設雙側水溝,隧道按雙側設置淺排水溝,并與洞外路基水溝相接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g的隧道洞口、淺埋和偏壓地段按抗震設計,設計參數參照有關規范執行。隧道兩側設置貫穿整個隧道的救援通道,有效救援通道寬度1.5m,并設應急照明設備及簡易消防設備等。 5、洞口位于軟弱、松散地層或堆積層時,

9、根據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情況地層為斷層破碎帶、砂礫(卵)土、砂土時宜采用地面注水泥漿或超細水泥漿加固,有水地段止水注漿宜采用水泥水玻璃漿液。 6、明洞位于軟弱土層地帶,如第四紀的沖(洪)積層、殘積層及人工填土等時,可采用邊仰坡刷方減載后植被防護、掛網噴錨、地表錨桿、108鋼管樁、樁板或抗滑樁(嚴重壓地段)等結合洞口超前小導管、超前管棚、超前錨桿對開挖的邊、仰坡地段進行預加固,必要時采用高壓旋噴法(垂直噴射或水平噴射)或深層攪拌法加固以及反壓回填。1.1.3 工程施工特點1、施工前必須根據設計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質資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制定完整的施工技術方案。監理工程師必須把好工程開工

10、關,2、洞口施工前,應先檢查邊、仰坡以上的山坡穩定情況,清除懸石、處理危石。若采用噴錨或砌石護面,坡頂、坡腳宜綠化處理,以防止仰坡范圍內地表水下滲和減少對坡面的沖刷。3、隧道門端墻、擋翼墻基礎的基底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承載力采用靜力觸探試驗或標準貫入試驗檢測,必要時采用載荷試驗檢測。端墻、擋翼墻基礎位于軟硬不均的地基上時,除按設計要求處理外還應在分界處設沉降縫。4、開挖方法宜采用臺階法。全斷面一次開挖。中隔壁法(CD或CRD工法)。制定搶險應急預案和應急保證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5、進洞方向為線路下坡時,應在明、暗洞分界處設環向背貼式止水帶,明洞拱墻背后的滲水不得順坡滲入洞內。墻后

11、的排水設施應與填土同時完成,并保證出水口通暢當端墻頂部水溝置于填土上時,必須將填土夯填密實。6、對實際情況遵守先預報、再治水、管超前、短進尺、控爆破、早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必須加強量測工作,并及時反饋量測結果隧道施工前,應采用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及時調整施工方案。7、隧道的施工應針軟弱破碎圍巖隧道的支護應宜采用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鋼架、鋼筋網、噴射混凝土等多種支護手段,構成強支護體系。8、隧底混凝土施工前應清除基底虛碴、淤泥、積水和雜物仰拱應先仰拱后再進行仰拱回填,仰拱與回填應分開澆筑澆筑。仰拱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在不好圍巖中采用先支護。仰拱全環雙層鋼筋(20)。9、隧道通過巖溶地區時

12、,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結合施工現場情況,探明溶洞的分布范圍、類型、規模、發育程度、填充物及地下水的情況等,及時正確地制定施工方案。巖溶地區隧道的施工,可采用下列技術措施進行處理:隧道巖溶發育級圍巖均采用級B鋼筋砼襯砌。級圍巖采用有仰拱襯砌。ll-lv級圍巖采用臺階法為主,v級一般段以臺階法加臨時橫撐為主斷層及物探顯示極破碎及軟弱地段以中隔壁法為主。當不能排水,或由于溶洞規模大且溶洞填充物為含水量較大的巖溶泥時,可采用封堵的方法。當溶洞在隧道底部時可采用旋噴,在邊墻及拱部時可采用注漿、管棚等,形成堵水墻(邊墻)和防水帷幕(拱部)。對已停止發育、跨徑較小,且無水的中、小型溶洞,可根據其與隧道相交的位

13、置及其填充情況,采用干砌片石、漿砌片石或低等級混凝土進行填充。溶洞僅在隧道底部且較大較深,或者填充物松軟不能承載結構物時,可采用梁或拱跨越,梁的兩端或拱的拱座應置于穩固可靠的巖層上,必要時可用混凝土和石砌體加固。10、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連續3d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應采取夏季施工措施。11、隧道工程需加強巖溫監測和通風,對可能發生的硬巖,巖爆與軟巖變形進形相應的處理。12、襯砌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耐腐蝕性、抗滲性及抗凍性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拱腳水平收斂小于0.2mm/d,拱頂下沉收斂速度小于0.15mm/d施作二次襯砌前的累計位移值,已達

14、到相對位移值的80%。1.2工程技術質量標準合福客運專線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客運專線。正線數目:雙線。速度目標值: 350km/h。正線線間距:5.0m。最小曲線半徑:4000m。最大坡度: 20 。到發線有效長:650m。牽引種類:電力。機車類型:動車組。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運輸調度指揮方式:調度集中。2、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2.1監理工作范圍合福閩贛監理二標監理范圍為施工二、三標,里程分別為DK438+883.24DK468+553.99、 DK472+902DK528+450,其中隧道總計21.5座,長32.871公里。隧道工程項目及所在里程長度如下表所示:表2-1 合福鐵路閩

15、贛段JL-標隧道概況表序號隧道名稱中心里程全長(m)洞門形式不良地質或特殊工程概況1陳山塢DK439+401.6510帽檐斜切式洞口(斜切面1:1.25,仰坡1:1.25)出口喇叭口倒切式洞門沉凝灰巖,DK439+297-DK439+327F1斷層破碎帶2棋盤山DK441+581.51783進出口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黑云母花崗巖、鈣質頁巖、灰質頁巖、灰巖、粉砂巖,級圍巖所占比例大,開挖工法轉換頻繁。3馮家DK444+296.5181進口喇叭式洞門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鈣質頁巖,洞口段圍巖地質差,長管棚支護措施。4樓村DK446+175.52341進出口帽檐斜切

16、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主要以鈣質頁巖為主,洞口段圍巖地質差,長管棚支護措施,開挖工法轉換頻繁。5徐家棚DK447+852.5159進口喇叭式洞門出口型洞口緩沖結構洞門圍巖主要以鈣質頁巖、花崗巖為主,6曹家DK451+494.5143出口喇叭式洞門進口緩沖結構洞門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圍巖主要以鈣質巖、含碳鈣質泥巖為主,全部是級圍巖,雙側壁導坑法開挖。7蘑菇山DK454+412.53841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喇叭口倒切式洞門圍巖主要以粉砂巖、凝灰質粉砂巖、玄武巖為主,DK452+520-DK452+550 F1斷層破碎帶、DK452+645-

17、DK452+710、DK456+218-DK456+292、F2斷層破碎帶影響;開挖工法轉換頻繁。8三棚塢DK439+401.5272單壓式明洞門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圍巖主要以粉砂巖為主,全部是級圍巖。9東塢DK473+157.01003喇叭口倒切式洞門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主要以花崗閃長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級所占比例大,開挖工法頻繁。10牌樓DK475+196.01438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圍巖主要以凝灰質砂巖、凝砂巖為主,地質情況較差,級所占比例大;DK474+890-D

18、K474+930存在F1斷層破碎帶,開挖工法頻繁。11巖山塢DK490+197.51379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圍巖主要以凝灰質砂巖、凝砂巖為主,地質情況較差,級所占比例大;DK490+490-DK490+540存在巖性接觸帶,開挖工法頻繁。12陳家DK492+954.5125進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圍巖以泥灰巖為主,圍巖全部級。13張屋嶺DK501+252.5865進出口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主要以砂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級所占比例大,開挖工法頻繁。14梅樹嶺DK503+330.0760進口帽檐斜切式緩沖結構

19、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主要以花崗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級所占比例大,開挖工法頻繁。15三保山一號DK503+997.5105進出口喇叭口倒切式洞門主要以花崗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全部級圍巖。16三保山二號DK504+504.5737進口喇叭口倒切式洞門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5)主要以花崗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大部級圍巖,DK504+490-DK504+550存在F斷層破碎帶。17甘溪嶺DK509+187.51815進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5)主要以花崗巖、粉砂巖為主,DK508+859-DK508+

20、889 F1斷層破碎帶、DK509+040-DK509+065 F2 斷層破碎帶。開挖工法轉換頻繁。18周家DK514+010.51319進口喇叭口倒切式洞門,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主要以粉砂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大部級圍巖,開挖工法轉換頻繁。19應際DK514+156.0576進出口帽檐斜切式洞門(斜切面1:1.25,仰坡1:1.25主要以石英砂巖為主,圍巖地質較差,大部級圍巖,開挖工法轉換頻繁。20天龍崗DK517+417.03586喇叭口倒切式洞門主要以石英砂巖局部夾砂礫巖、二長花崗巖、凝灰熔巖為主,DK516+450-DK516+495 F1斷層破碎

21、帶、DK517+160-DK517+220 F2 斷層破碎帶、DK517+610-DK517+680 F3 斷層破碎帶、DK517+974-DK518+050 F4 斷層破碎帶、DK518+350-DK518+420 F5 斷層破碎帶開挖工法轉換頻繁。21石羅DK519+635.5735喇叭口倒切式洞門圍巖以凝灰巖為主,圍巖大部級,開挖工法轉換頻繁。22北武夷山DK527+603.08170喇叭口倒切式洞門主要以凝灰熔巖、黑云母花崗巖為主,存在多處斷層和節理密集帶的影響,開挖工法轉換頻繁。注:本表中數據和描述與施工圖不一時,以施工圖為準2.2監理工作重點1、監理工作的一個重點是對重點控制隧道施

22、工的監理,管段內3座重點控制隧道為棋盤山隧道、蘑菇山隧道、北武夷山隧道。2、監理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是其他隧道的軟弱圍巖段施工的監理。3、對隧道防排水工作堅持防,截,排,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做到施工防排水與永久防排水設施相結合。對隧道兩端洞口排水系統施工嚴格監理,對邊坡,仰坡頂的天溝,截水溝施工絕不可忽視。4、正洞順坡地段,洞內水可經設置在兩側的排水溝自然排出;斜井和正洞反坡地段,設置集水坑,用水泵逐級排出洞外。水泵的排水能力要充分,在水量較大時也能排凈洞內積水,以免影響施工。5、巖溶發育地段的注漿止水:(1)超前預注漿:在石質破碎的巖層、斷層帶、向斜的核部等地方多富水,當水壓水量小時

23、,采用小導管超前注漿,既可止水又可加固圍巖;當水壓水量大時,采用大管堋帷幕注漿。注漿材料主要為水泥漿或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水量較大時采用抗分散型的特種材料。(2)徑向注漿:在巖體較完整,圍巖穩定性可保證開挖安全,水壓低水量不大時,可先開挖巖徑向注漿堵水。(3)巖溶發育地段的平導也應注漿堵水加固。6、二次襯砌防水排水(1)嚴格按前節控制二次襯砌混凝土質量和澆筑工藝,是搞好隧道防滲防漏的關鍵.(2)對隧道防水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堅決不準使用.(3)鋪設防水層段,初期支護表面要平順,不得有鋼筋、鐵絲等尖銳突出物,以防刺穿防水層。(4)掛鋪防水層應有松馳度,防水層粘接部分應粘接嚴密,不得有漏

24、粘現象,保證防水層封閉連續。二次襯砌中有鋼筋時,在架設鋼筋和焊接時要防護,不得刺穿和烤焦防水層。在隧道內防水層起火是無法撲滅的。(5)要求施工單位安裝施工縫橡膠止水帶的作業人員必須定人定崗,責任落實到人,監理按隱蔽工程嚴格檢查。(6)嚴格按設計要求設置襯背軟式透水管和縱向排水管,尤其是初期支護呈點,線滲漏的地方,該加設的必須加設排水管。(7)嚴格控制洞內水溝的施工質量和坡度。(8)切實做好一些特殊部位的防水,對某些構造細節的防水施工實行旁站監理。3、監理工作流程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監理單位施工方案編制原材料檢驗和試驗,選定配合比,查明水源,人員設備到位施工準備審批施工方案,批準配合比。 原材料驗收

25、 現場準備工作檢查洞外,洞頂,洞內形成完整防排水系統。帷幕注漿或注漿防水初期支護防排水現場檢查,驗收檢查施工記錄防水板檢查,試驗環,縱向盲管連接。巖面處理。焊接檢查水平施工縫處理防水板鋪設環,縱向排水管安裝現場檢查,符合設計要求。隱蔽工程檢查臺車檢查,測量控制。止水帶檢驗,試驗。施工縫處理。變形縫處理安裝止水帶安裝注漿管現場檢查確認,臺車驗收,安裝符合設計要求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輸送泵就位,砼運輸。制作試件,振搗。施工檢查灌筑混凝土現場開盤檢查,全過程旁站見證取樣檢測試塊強度檢驗,外觀質量檢查驗收。排水系統檢查申請驗收工程質量檢查驗收排水系統檢查試驗報告,見證檢測,外觀質量檢查,質量驗收簽證,4

26、、監理工作控制要點及目標4.1洞口防排水4.1.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1.1.1洞頂地表水的處理應滿足以下要求:1、結合現場地形,洞口邊、仰坡應及早做好坡面防護,確保洞口穩定。若采用噴錨或砌石護面,坡頂、坡腳宜綠化處理,以防止仰坡范圍內地表水下滲和減少對坡面的沖刷。2、洞頂如有溪溝或排水溝槽應加強養護、整治,確保水流暢通,若巖層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滲漏到隧道內時,應用漿砌片石或混凝土鋪砌溝底,漿砌片石應用砂漿抹面。3、洞頂邊、仰坡周圍的排水系統宜在雨季前及邊、仰坡開挖前完成。4.1.1.2明洞的防排水施工應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外模拆除后應及時施作防水層及排水盲管,保證排水暢通。2)明洞施工應

27、和隧道的排水側溝、中心水溝的出水口及洞頂的截、排水設施統籌考慮,即明洞施工完成后,洞內的排水應形成順暢的出水口,洞頂排水系統達到完善、暢通。3)墻后的排水設施應與填土同時完成,并保證出水口通暢。4.1.1.3隧道洞口的截、排水系統應與路基排水系統順接,不得沖刷路基坡面、橋涵錐體、農田房舍。4.1.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1.2.1隧道、明洞、輔助坑道等洞內排水系統與洞外排水系統的連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查對設計圖,現場觀察。4.1.2.2隧道、明洞、輔助坑道的洞口邊坡排水溝、仰坡坡頂截水溝結構型式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結合永久排水系統盡早修建

28、。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查對設計圖,現場觀察。4.1.2.3隧道覆蓋層較薄和地層滲透性強的洞頂地表水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1、洞口附近和淺埋地段洞頂地表應平整,不積水。 2、坑洼、鉆孔、探坑等應回填不透水土,并分層夯實。 3、黃土陷穴和巖溶孔洞等特殊地質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 4、洞頂原有排水溝(槽)應防滲良好,水流暢通。 5、洞頂水池應有防滲措施,水池溢水有疏導設施。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查對設計圖、施工方案,觀察。4.1.2.4 水溝混凝土外觀質量應符合(TB 10753-2010 J1149-2011)第8.4.30條規定,在填

29、土上的水溝的基底土應夯實。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3 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1.3.1排水溝、截水溝排水順暢,無淤積阻塞。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3.2 洞口排水溝、截水溝的設置范圍、高程和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1.3.2的規定。表4.1.3.2 排水溝、截水溝混凝土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 號項 日允許偏差 (mm)檢驗方法1設置范圍士200測量每條水溝不少于2處2溝底高程土203水溝縱坡設計坡度的0.5%,且無積水4水溝寬度十30 0測量每條水溝不少于4處5水溝高度-106水溝厚度-10檢驗數量:施工

30、單位全部檢查。4.2洞內排水溝(槽)4.2.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2.1.1模板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1.1節、第4.2.1節的規定。4.2.1.2鋼筋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3.1節、第4.4.1節、第4.5.1節、第4.6.1節的規定。4.2.1.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7節、第4.8.1節、第4.9.1節的規定。4.2.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2.2.1洞內水溝布置、結構形式、溝底高程、縱向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

31、:觀察、儀器量測、尺量。4.2.2.2底板和仰拱填充表面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儀器測量,尺量。4.2.2.3進水孔、泄水孔、泄水槽的位置、間距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4.2.2.4水溝外墻距線路中心線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儀器量測、尺量。4.2.2.5水溝溝身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能應符合(TB 10753-2010 J1149-2011)第8.4.13條和第8.4.14條的規定。4.2.2.6 水溝溝身的鋼筋應符合(TB 10753-

32、2010 J1149-2011)第8.3. 1 條第 8.3. 13條的規定。4.2.2.7 水溝蓋板應采取工廠化預制生產,其規格和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蓋板應鋪設平穩順直。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檢查5%、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20%的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和檢查試驗資料。4.2.2.8 盲管、水溝和孔槽組成的排水系統應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做到洞內排水順暢,無積淤堵塞,進水孔、泄水椿、泄水孔暢通。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2.2.9 隧道內兩側水溝與中心排水管(溝)通過橫向引水管連接,橫向引水管的坡度不應小于 2%。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

33、檢查。 檢驗方法:測量。4.2.2.10瓦斯隧道排水系統中水氣分離裝置結構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4.2.3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2.3.1水溝斷面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2.3.1的規定。表4.2.3.1 水溝斷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 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斷面尺寸10尺量2壁 厚53高 度0204溝底高程20儀器測量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100m隨機檢查3處。4.2.3.2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嚴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拆模后每澆筑段蜂窩深度不大于5mm,長度不大

34、于10mm,最多不超過5處。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一澆筑段檢查一次。 檢驗方法:尺量和觀察。4.3檢查井4.3.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3.1.1模板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1.1節、第4.2.1節的規定。4.3.1.2鋼筋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3.1節、第4.4.1節、第4.5.1節、第4.6.1節的規定。4.3.1.3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4.7節、第4.8.1節、第4.9.1節的規定。4.3.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3.2.1 檢查井數量、位置和結構形式應符合設計

35、要求,檢查井設置的縱向間距不得大于30m,并距變形縫及不同結構銜接處不小于2 m。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測量。4.3.2.2 檢查井的井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10,0mm。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個檢查井任意抽查 3個斷面,每個斷面檢測4個點。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測量,監理單位見證測量。4.3.2.3 檢查井井蓋的規格、強度符合設計要求。井蓋應鋪設齊全平穩。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見證檢驗,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試驗資料。4.3.2.4 檢查井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的檢驗應符合(T

36、B 10753-2010 J1149-2011)第8.4.13條和第8.4.14條的規定。4.3.3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3.3.1檢查井的尺寸、高程、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3.3.1的規定。表4.3.3.1 檢查井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斷面尺寸20尺量2平面位置(縱、橫向)50儀器測量3井底高程20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4.3.3.2 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嚴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拆模后每澆筑段蜂窩深度不大于5mm,長度不大于10mm,最多不超過5處。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一澆筑段檢查一次。

37、 檢驗方法:尺量和觀察。4.4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管4.4.1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4.1.1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所用材料的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10%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4.4.1.2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肓溝的構造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4.1.3 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溝身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能應符合(TB 10753-2010 J1149-2011)第8.4. 13條和第8.4. 14條的有關規定。

38、4.4.1.4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的預制節段的內徑和壁厚不得小于設計厚度。上部進水孔的位置、間距、數量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一節段檢查兩個斷面,每個斷面檢查三個點。 檢驗方法:尺量。4.4.1.5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節段拼裝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4.1.6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的回填材料除應滿足保溫、滲水性好的要求外,還應防止石屑、泥砂滲入水溝引起淤積,其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砂、石試驗報

39、告,見證檢驗。4.4.1.7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的縱向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測量。4.4.2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4.2.1結構下縱向保溫排水盲溝平面位置允許偏差為20mm,底面高程允許偏差為10 mm。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100m任意檢查3點。 檢驗方法:測量。4.5施工縫防水4.5.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5.1.1二次襯砌結構混凝土施工應連續一次澆筑完成,宜少留施工縫,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縱向施工縫。4.5.1.2施工縫設置與施工應遵守下列規定:1、墻體縱向施工縫不宜留設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壁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頂面不小

40、于30cm的墻體上;2、墻體有預留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cm;3、縱向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和雜物,用水沖洗干凈,保持濕潤,可鋪上一層厚2530mm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4、設止水條的環向施工縫施工時,在端面應預留淺槽,槽應平直,槽寬比止水條寬12mm,槽深為止水條厚度的1/2;5、施工縫內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時,應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6、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保證待貼止水條或預設止水帶的混凝土界面潔凈。4.5.1.3橡膠止水帶產品外觀質量應符合下表規定:橡膠止水帶產品外觀質量要求序號缺陷名稱A部分B部分1氣泡直徑不大于1mm的氣泡

41、,每米不允許超過3處直徑不大于2mm的氣泡,每米不允許超過4處2雜質面積不大于4mm2的雜質,每米不允許超過3處面積不大于8mm的雜質,每米不允許超過3處3接縫缺陷不允許有裂口及“海綿”現象。高度不大于1.5mm的凸起每米不超過2處不允許有裂口及“海綿”現象。高度不大于1.5mm的凸起每米不超過2處4凹痕不允許允許有深度不超過0.5mm,面積不大于10mm2每米不超過4處5中孔偏心中心孔周邊對稱部位厚度差不超過1mm/4.5.1.4橡膠止水帶物理機械性能及檢驗標準見下表:序號項目指標試驗標準B型S型J型1硬度(昭爾A)(度)605605605GB5312拉伸強度(MP)151210GB528;

42、采用I型試樣3扯斷伸長率(%)3803803004壓縮永久變形7072h(%)353535GB7759;采用B型試樣;壓縮率2523168h(%)2020205撕裂強度(N/m)302525GB/T5296脆性溫度()-45-40-40GB16827熱空氣老化7072h硬度變化(邵爾A)(度)+8+8GB3512拉伸強度變化率(降低)(%)1210伸長率變化率(降低)(%)3003007096h硬度變化(邵爾A)(度)+8拉伸強度變化率(降低)(%)9伸長率變化率(降低)(%)2508臭氧老化(50pphm;20%;48h)2級2級0級GB7762;矩形試樣注:1 B型適用于變形縫用止水帶;S

43、型適用于施工縫止水帶;J型適用于有特殊耐老化要求的接縫用止水帶。2 本表參照GB18173.2制定。其中壓縮永久變形指標反映了橡膠止水帶的使用性能,是重要的指標項目。4.5.1.5鋼邊橡膠止水帶的物理力學性能見下表:項目性能指標硬度(邵爾A)625拉伸強度(MPa)18扯斷伸長率(%)400壓縮永久變形(7024h),%35撕裂強度(N/mm)35熱老化70168h硬度變化(邵爾A)+8拉伸強度(MPa)16.2扯斷伸長率(%)320拉伸永久變形(7024h,拉伸100)20橡膠與金屬帶粘合試驗破壞類型橡膠破壞(R)粘合強度(MPa)64.5.1.6止水帶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1、止水帶埋設位

44、置應準確,其中間空心圓環應與變形縫重合。2、止水帶應固定在擋頭模板上,先安裝一端,澆筑混凝土時另一端應用箱型模板保護,固定時只能在止水帶的允許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損壞止水帶本體部分;固定止水帶時,應防止止水帶偏移,以免單側縮短,影響止水效果。3、止水帶定位時,應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膠止水帶翻滾、扭結,如發現有扭結不展現象應及時進行調正。4.5.1.7止水帶安裝完成后應對止水帶的埋設位置進行檢查:1、檢查止水帶安裝的橫向位置,用鋼卷尺量測內模到止水帶的距離,與設計位置相比,偏差不應超過5cm。2、檢查止水帶安裝的縱向位置,通常止水帶以施工縫或伸縮縫為中心兩邊對稱,用鋼卷尺檢查,要求止

45、水帶偏離中心不能超過3cm。3、用角尺檢查止水帶與二次襯砌端頭模板是否正交,否則會降低止水帶的有效長度。4.5.1.8止水帶的長度應根據施工要求事先向生產廠家定制(一環長),盡量避免接頭。如確需接頭,應滿足以下要求:1、橡膠止水帶接頭必須粘接良好,不應采用不加處理的“搭接”。2、粘接前應做好接頭表面的清刷與打毛,接頭處選在二次襯砌結構應力較小的部位,粘接可采用熱硫化連接的方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縫寬不小于50mm。3、冷接法應采用專用粘結劑,冷接法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4、設置止水帶接頭時,應盡量避開容易形成壁后積水的部位,宜留設在起拱線上下。4.5.1.9止水帶接頭應重點檢查

46、以下幾點:1、檢查接頭處上下止水帶的壓茬方向,此方向應以排水暢通、將水外引為正確方向,即上部止水帶靠近圍巖,下部止水帶靠近隧道二次襯砌。2、接頭強度檢查。3、觀察接頭強度和表面打毛情況,接頭外觀應平整光潔。4、抗拉伸強度不低于母材的80%;不合格時重新焊接或粘接。4.5.1.10在澆搗靠近止水帶附近的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澆搗的沖擊力,避免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止水帶,同時還必須充分震搗,保證混凝土與橡膠止水帶的緊密結合,施工中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修補。4.5.1.11二次襯砌脫模后,若檢查發現施工中有走模現象發生,致使止水帶過分偏離中心,則應適當鑿除或填補部分混凝土,對止水帶進行糾偏。4.5.1

47、.12止水條宜選用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其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制品型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物理力學性能序號項 目指 標1硬度(邵爾A),度4272拉伸強度(MPa)3.53扯斷伸長率()4504體積膨脹倍率()2005反復浸水試驗拉伸強度(MPA)3扯斷伸長率()350體積膨脹倍率()2006低溫彎折202h無裂紋7防霉等級優于2級注:硬度為推薦項目,其余均為強制項目;成品切片測試應達到標準的80;接頭部位的拉伸強度不得低于上表標準性能的50;體積膨脹倍率是浸泡后的試樣質量與浸泡前的試樣質量的比率。4.5.1.13遇水膨脹止水條的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1、模板拆除后,鑿毛施工縫,用鋼絲刷清

48、除界面上的浮碴,并涂25mm厚的水泥漿,待其表面干燥后,用配套的膠粘劑或水泥釘固定止水條,再澆注下一環混凝土。2、遇水膨脹止水條接頭處應重疊搭接后再粘接固定,沿施工縫形成閉合環路,其間不得留斷點。3、止水條定位后至澆注下一環混凝土前,盡量避免被水浸泡,必要時加涂緩膨劑,防止其提前膨脹。4、振搗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得接觸止水條。5、檔頭板制作時應考慮預留安裝止水條的淺槽。4.5.1.14帶注漿孔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應符合以下規定:1、安裝止水條界面的處理及止水條的固定方法同上。2、將止水條上的預留注漿連接管套入搭接的另一條止水條連接二通上。3、根據所安裝止水條的長度,約在30m處安裝三通一處,三通的

49、直線兩端有一頭插入止水條內,另一頭插入注漿連接管內。丁字端頭插入備用注漿管內,以備縫隙滲漏水時注漿。4、注漿連接管與三通連接件應粘結牢固,保證注漿管通暢。安裝在三通上的備用注漿管,應引入二次襯砌內側。4.5.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5.2.1施工縫所用止水帶、止水條的品種、規格和性能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橡膠、塑料止水帶的物理力學性能應分別符合表4.5.2.1一1 和表4.5.2.1一2的規定。表4.5.2.1一 1 橡膠止水帶物理力學性能序號項 目性能指標B型S型1硬度(邵爾A)(度)6056052拉伸強度(MPa)15123扯斷伸長率(% )4504504壓縮永久變形(%)70。x24h3

50、03023xl68 h2020續表4.5.2.1一 1序號項 目性能指標B型S型5撕裂強度(kN/m)30256脆性溫度()一45一457熱空氣老化 (70x 168 h)硬度(邵爾A)(度)十6十6拉伸強度(kN/m)1210扯斷伸長率(% )4004008耐堿水Ca(OH)2飽和溶液23xl68 h硬度(邵爾A)(度)十6十6拉伸強度(kN/m)1210扯斷伸長率(% )4004009臭氧老化 50pphm:20%,40,48 h無龜裂10橡膠與金屬粘合R型破壞注:1 僅鋼邊止水帶檢測橡膠與金屬粘合項目。2 B型適用于變形縫用止水帶;S型適用于施工縫用止水帶;R型指橡膠止水帶。表 4.5.

51、2.12 塑料止水帶物理力學性能序號項 目技術指標EVAECB1拉伸強度(MPa)16162扯斷伸長率(%)6006003撕裂強度(kN/m)60604低溫彎折性()一40一405熱空氣老化 (80X 168 h)100%伸長率,外觀無裂紋無裂紋拉伸強度保持率(% )8080扯斷伸長保持率(%)70706耐堿性CaOH)2 飽和溶液xl68 h拉伸強度保持率(% )8080扯斷伸長保持率(% )9090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止水帶的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撕裂強度、壓縮永久變形率和止水條的

52、硬度、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等性能指標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試驗報告,并見證試驗。4.5.2.2止水帶的寬度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厚度不得有負偏差。止水帶的表面不得有開裂、缺膠和海綿狀等影響使用的缺陷。止水帶產品外觀質量應符合表4.5.2.2的規定。表4.5.2.2 止水帶產品外觀質量要求序號缺陷名稱工作面1氣 泡直徑不大于lmm的氣泡,每米不允許超過3處2雜 質面積不大于4mm2 的雜質,每米不允許超過3處3凹 痕不允許有4接縫缺陷高度不大于1.5mm的凸起或不平,每米不得超過2處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查。 檢驗方法:觀

53、察、尺量。4.5.2.3止水條的寬度、厚度和直徑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不得有開裂、缺膠等缺陷。制品型遞水膨脹橡膠止水條應具有緩膨脹性能,其7d的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其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5.2.3的規定。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查。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文件、進行相關指標試驗、尺量。表4.5.2.3 制品型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物理力學性能序 號項 日技術指標1拉伸強度 (MPa)3.52扯斷伸長率 (% )4503體積膨脹率 (% )2004反復浸水試驗拉伸強度 (MPa)3扯斷伸長率 (% )350體積膨脹率 (% )2005低

54、溫彎折性 ( -20x2h)無裂紋6防霉等級2級 注:成品切片測試應達到表中性能指標的 80%;接頭部位的拉伸強度不得低于表中性能指標的50%;體積膨脹率是浸泡后的試樣質量與浸泡前的試量的比率。4.5.2.4 隧道襯砌混凝土施工縫防水構造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檢驗方法:觀察,尺量。4.5.2.5 施工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邊墻縱向施工縫不應留置在剪力和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邊墻的交接處,而應留置在高出底板頂面不小于 30 cm。 2 施工縫距預留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 cm。 3 設置止水條的環向施工縫,宜在

55、端面預留淺槽,槽應平直,槽寬應比止水條寬1 2mm,槽深應為止水條厚度的1/2。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觀察,測量。4.5.2.6 施工縫的澆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先澆筑的混凝土必須在達到強度后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軟層,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鑿毛應使露出新鮮混凝土面積不低于75%。人工鑿毛時混凝土應達到2.5 MPa,風動機鑿毛時混凝土應達到10MPa。 2 縱向施工縫后澆混凝土前,應在鑿毛的混凝土表面鋪一層不大于30mm 的砂漿或不大于30cm 的混凝土 (粗骨料少10%),并按設計要求設置止水條或止水帶。

56、 3 環向施工縫后澆混凝土前,應去除表面浮漿和雜物,設置制品型遏水膨脹止水條或中理式止水帶,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劑,及時澆筑混凝土。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觀察,監理單位見證。4.5.2.7止水帶的安裝、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止水帶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 2 止水帶安裝徑向位置允許偏差5cm,縱向位置允許偏離中心為3cm。中理式其中心線 (中間空心圓環)應與施工縫 (變形縫)的中心線重合。 3 止水帶接頭連接應采用焊接或設計要求,接縫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4 背貼式止水帶與防水板的

57、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觀察、尺量,監理單位見證檢驗。4.5.2.8 止水條安裝、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止水條不得受潮,安裝前應進行檢查。 2 止水條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3 制品型遞水膨脹止水條接頭應重疊搭接后再黏接固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50mm。 4 制品型遇水膨脹止水條定位后至澆筑下一環混凝土前,應避免被水浸泡。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觀察、尺量,監理單位見證檢驗。4.5.2.9 施工縫防水效果應

58、良好,無滲水。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6變形縫防水4.6.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6.1.1變形縫防水材料的監理工作控制要點見本細則第4.6.1節。4.6.1.2變形縫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變形縫的位置、寬度、構造型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縫內兩側應平整、清潔、無滲水;3、縫底應先設置與嵌縫材料無粘結力的背襯材料或遇水膨脹止水條;4、嵌縫應密實。4.6.1.3嵌縫材料要求最大拉伸強度不應小于0.2MPa,最大伸長率應大于300,且拉、壓循環性能為80時拉伸壓縮率不小于20。4.6.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6.2.1變形縫所用止水條、止水帶等材料的品種、規格

59、和性能等的檢驗應符合(TB 10753-2010 J1149-2011)第11.6.1條第11.6.3條的規定。4.6.2.2變形縫嵌縫材料所采用的嵌縫板、密封料的品種、規格、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當采用密封料時,密封料應采用混凝土建筑接縫用密封膠,不同模量建筑密封膠的物理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嵌縫材料的最大拉伸強度、最大伸長率等性能指標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試驗報告,并見證試驗。4.6.2.3變形縫的位置、寬度和構造形式等應符合設

60、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4.6.2.4變形縫止水帶、止水條防水施工的檢驗應符合(TB 10753-2010 J1149-2011)第11.6.7條和第11.6.8條的規定。4.6.2.5變形縫嵌縫材料嵌填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縫內兩側平整、清潔、無滲水,涂刷的基層處理劑符合設計要求。2 背襯材料的設置符合設計要求。3 嵌填密實,與兩側黏結牢固。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6.2.6變形縫細部構造作法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不得有滲水。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4.6.2.7用

61、做沉降的變形縫應接設計要求設置沉降觀測點并進行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年沉降速率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沉降觀測點的設置采用計數檢查,沉降觀測采用儀器測量。4.6.3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6.3.1變形縫應縫寬均勻、縫身豎直,環向貫通,填塞密實,外表光潔。密封材料嵌填嚴密,黏結牢固,無開裂、鼓包、下塌現象。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7涂料防水層防水4.7.1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7.1.1涂料防水層所用材料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

62、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并至少進行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對無機涂料的抗折強度、黏結強度、抗滲性和有機涂料的可操作時間、潮濕基面黏結強度、抗滲性、浸水168h后拉伸強度、浸水168h后斷裂伸長率等性能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4.7.1.2涂料防水材料應接設計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配合比試驗,監理單位檢查配合比試驗單并見證試驗。4.7.1.3涂料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等細部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

63、.7.1.4水泥砂漿保護層應根據原材料性能和設計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監理單位檢查配合比選定單。4.7.1.5涂料防水層施工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多遍涂刷,涂料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0%。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每100m2抽查一處,每處10m2,且不少于3處。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采用針測法或割取20mmx20mm實樣用卡尺測量,監理單位查檢測報告,見證檢驗。4.7.2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7.2.1涂料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基層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檢驗數量:施

64、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7.2.2涂料防水層應與基層黏結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勻,不得有流淌、皺折、鼓泡等缺陷。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7.2.3水泥砂漿保護層應與防水層黏結牢固結合緊密。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7.2.4水泥砂漿保護層應接設計要求分層鋪抹,備層應緊密貼合并連續施工,終凝后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l4d,養護期間應保持濕潤。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4.8 卷材防水層防水4.8.1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8.1.1卷材防水層所用卷材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

65、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并至少進行一次。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對材料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低溫柔度、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等性能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4.8.1.2粘貼各類卷材必須使用與卷材性相容的膠粘劑,膠粘劑的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并至少進行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對材料黏結剝離強度、浸水168 h后的黏結剝離強度保持率等性能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

66、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4.8.1.3自黏性卷材的基層應采取處理劑處理,對基面潮濕的基層必須采取措施保證粘貼牢固。卷材防水層鋪設及其在轉角處和變形縫等細部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4.8.1.4防水卷材鋪貼時,應順流水方向進行,上部壓住下部,2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50mm,采用雙層卷材的接縫應錯開 1/2 1/3 幅寬,且2 幅卷材不得垂直鋪貼。卷材鋪貼后不得有滑移、翹邊、起鼓和損傷等現象。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抽檢,但至少進行一次。 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4.8.2

67、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8.2.1卷材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4.8.2.2卷材防水層的搭接縫應粘 (焊)接牢固,嚴密,不得有皺折、翹邊和空鼓等缺陷。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4.8.2.3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與防水層應黏結牢固,厚度均勻一致。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查方法:觀察。4.9防水板防水4.9.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9.1.1隧道襯砌背后采用防水板防水時,應對鋪設防水板的基面進行檢查,基面外露的錨桿頭、鋼筋頭等尖硬

68、物應割除,凹凸不平處應補噴、抹平;噴射鋼纖維混凝土的表面鋪設防水板前應補噴砂漿保護層,保證鋼纖維不外露;局部滲水處需先進行處理。4.9.1.2塑料防水板厚度應不小于1.5mm,耐刺穿性好、柔性好、耐久性好;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8.1.2的要求。表4.8.1.2 塑料防水板主要物理性能項目拉伸強度(Mpa)斷裂延伸率()熱處理時變化率()低溫彎折性抗滲性指標122002.520無裂紋0.2Mpa24h不透水4.9.1.3防水板鋪設應超前二次襯砌施工12個襯砌段長度,并設臨時擋板防止機械損傷和電火花灼傷防水板,同時與開挖掌子面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4.9.1.4鋪設防水板前應對初期支護采用簡單

69、易行的錘擊聲檢查,必要時輔以其它物探手段;對初期支護的滲漏水情況進行檢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4.9.1.5防水板鋪設宜采用專用臺車鋪設,臺車應具備以下要求:1、防水板專用臺車應與模板臺車的行走軌道為同一軌道;軌道的中線和軌面標高誤差應小于10mm。2、臺車前端應設有初期支護表面及二次襯砌內輪廓檢查剛架,并有整體移動(上下、左右)的微調機構。3、臺車上應配備能達到隧道周邊任一部位的作業平臺。4、臺車上應配備輻射狀的防水板支撐系統。5、臺車上應配備提升(成卷)防水板的卷揚機和鋪放防水板的設施。6、專用臺車上應設有激光(點)接收靶。4.9.1.6防水板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鋪設前進行精確放樣

70、,彈出標準線進行試鋪后確定防水板一環的尺寸,盡量減少接頭。2、防水板鋪設應采用無釘鋪設工藝,宜采用從下向上的順序鋪設,松緊應適度并留有余量(實鋪長度與弧長的比值為10:8),檢查時要保證防水板全部面積均能抵到圍巖。3、用帶熱塑性圓墊圈的射釘將緩沖層平整順直地固定在基層上,緩沖層搭接寬度50mm,可用熱風焊槍點焊,每幅防水板布置適當排數墊圈,每排墊圈距防水板邊緣40cm左右,墊圈間距:側壁80cm,23個墊圈/m2,頂部40cm,34個墊圈/m2。4、防水板之間的搭接縫應采用雙焊縫、調溫、調速熱楔式功能的自動爬行式熱合機熱熔焊接,細部處理或修補采用手持焊槍,單條焊縫的有效焊接寬度不應小于10mm

71、,焊接嚴密,不得焊焦焊穿。5、防水板縱向搭接與環向搭接處,除按正常施工外,應再覆蓋一層同類材料的防水板材,用熱焊焊接。6、三層以上塑料防水板的搭接形式必須是“T”型接頭。7、綁扎或焊接鋼筋時,采取措施應避免對卷材造成破壞。8、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不得接觸防水板,以防防水板受到損傷。4.9.1.7防水板的搭接縫焊接質量檢查應按充氣法檢查,將5號注射針與壓力表相接,用打氣筒進行充氣,當壓力表達到0.25MPa時停止充氣,保持15min,壓力下降在10%以內,說明焊縫合格;如壓力下降過快,說明有未焊好處。用肥皂水涂在焊縫上,有氣泡的地方重新補焊,直到不漏氣為止。4.9.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9.

72、2.1防水板、土工復合材料的材質、性能和規格應符合下列要求,并符合設計要求。1 土工布主要技術性能應符合衰 4.9.2.1一1 的規定。表4.9.2.1一 1 土工布主要技術性能項 目單 位技術指標備 注斷裂能力kN.m-115 (縱橫向)規格按單位面積質量300g/m2,厚度2.2 mmK= 1. 0 9. 9斷裂延伸率%4080 (縱橫向)CBR頂破強力kN2.9垂直滲透系數cm.s-1Kx ( 10 -1 - 10 -3 )撕破強力kN0.42 (縱橫向)化學穩定性生物穩定性按設計要求 2 防水板的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4.9.2.1一2 的規定。表4.9.2.12 防水板的規格尺

73、寸及允許偏差項 目厚 度寬 度長 度規 格1.5,2.0,2.5,3.02.0,3.0,4.020 以上平均偏差不允許出現負值不允許出現負值不允許出現負值極限偏差 (% )-5-1-3 防水板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表4.9.2.1一3 的規定。表 4.9.2.13 防水板的物理力學性能序號項 日指 標EVAECBPE1斷裂拉伸強度(MPa)1817182扯斷伸長率(% )6506006003撕裂強度(kN/m)10095954不透水性(0.3 MPe/24 h)無滲漏無滲漏無滲漏5低溫彎折性()-35-35-356加熱伸縮量(mm)延伸222收縮6667熱空氣老化(80x 168 h)斷裂拉伸強

74、度(MPa)161415扯斷伸長率(% )6005505508耐堿性Ca(OH)2飽和溶液xl68 h斷裂拉伸強度(MPa)171616扯斷伸長率(%)6006005509人工侯化斷裂拉伸強度保持率(%)808080扯斷伸長保持率(% )70707010刺破強度(N)防水板厚度(mm)1.53003003002.04004004002.5500500503.0600600600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每10 000m2檢驗一次,不足10 000m2也按一次計,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并對防水板的厚度、密度、抗拉強度、斷

75、裂延伸率和土工復合材料單位面積的重量等性能指標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4.9.2.2鋪設防水板的基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面應平整、無尖銳物體。 2 基層平整度應符合兩突出物之間的深長比D/L1/10 的規定。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沿隧道長度每 lOm檢查10處。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尺量,監理單位見證檢驗。 注: D初期支護基層相鄰兩凸面凹進去的深度; L初期支護基層相鄰兩凸面之間的距離。4.9.2.3防水板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鋪設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 2 應與基面固定牢固,松緊應適度不得有繃緊和破損現象。 3 實鋪長度與初期支護基

76、面弧長的比值為 10:8,掛吊點設置的數量應合理。 4 防水板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 15 cm,分段鋪設的防水板的邊緣部位應預留至少 60 cm 的搭接余量,允許偏差為- 10 mm;全包式防水應在防水板搭接寬度15 cm左右兩側各留不小于10 cm鋪設雙面自粘式防水板。 5 防水板搭接縫與施工縫錯開距離不應小于 100 cm,允許偏差為- 5cm。 6 環向鋪設時先拱后墻,下部防水板應壓住上部防水板。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一澆筑段檢查一次。 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4.9.2.4 防水板焊縫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水板按設計要求進行雙焊縫焊接時,每一單焊縫的寬度不應小于15mm。 2

77、焊縫應無漏焊、假焊、焊焦、焊穿等現象。 3 焊縫若有漏焊、假焊應予補焊。 4 若有焊焦、焊穿處,以及外露的固定點,應采用同質材料覆蓋焊接。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每一澆筑段環向檢查 1 條焊縫、縱向檢查2條焊縫。 檢驗方法:焊縫寬度施工單位采用尺量,焊縫質量施工單位采用雙焊縫間充氣檢查。監理單位見證檢驗。4.9.3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9.3.1鋪設防水板的基面陰陽角處應做成 R10 cm 圓弧面,轉角 lm范圍內宜布設雙層防水板。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4.9.3.2緩沖層 (土工布)接縫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 cm。緩沖層應平順、無隆起,無皺褶。 檢驗數量

78、: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4.9.3.3防水板鋪設應與開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的距離,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保護防水板。 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4.10徑向注漿4.10.1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10.1.1注漿所用的原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見證檢驗。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見證檢驗。4.10.1.2漿液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對同性能的漿液進行一次配合比選定試驗。當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藝發生變化時,均應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監

79、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監理單位見證配合比選定試驗或平行檢驗并檢查確認配合比選定單。4.10.1.3注漿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0.1.4注漿效果應符合設計要求,每延米每晝夜出水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每一注漿段檢查一次。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采用集水稱量,監理單位見證檢驗。4.10.1.5注漿結束后,應及時將注漿孔和檢查孔封填密實。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0.1.6初期支護背后注漿應在初期支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進行。 檢驗數

80、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4.10.2 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10.2.1注漿壓力、注漿量、進漿速度等注漿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4.10.2.2注漿孔數量、布置、間距、孔深及角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測量。4.11盲管4.11.1監理工作控制要點4.11.1.1,在地下水較大的地段,應根據洞內滲、漏水的實際情況加密設置排水盲管。4.11.1.2縱向集水盲管應與環向排水盲管、泄水管用變徑三通連為一體,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4.11.1.3排水盲管應緊貼滲水巖壁

81、安設,減小地下水由圍巖進入排水盲管的阻力;排水盲管布置應圓順,不得起伏不平。4.11.1.4排水盲管應固定牢固,并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防止水泥漿竄入、堵塞排水盲管。4.11.1.5排水管路系統的連接應牢固、暢通,縱向排水盲管安裝坡度符合設計要求,通向水溝的泄水管應有足夠的泄水坡。4.11.2監理工作目標主控項目4.11.2.1肓管應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良好的透水性,能沿壁面密貼鋪設,在承受0.5 MPa壓力時耐壓扁平率不大于5%,其規格和其他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縱向盲管每2000m檢查一次,橫向盲管每5000m檢查一次,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10%見證檢驗,但至少進行一次

82、。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對盲管所用原材料的透水率、抗變形、有效孔徑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和試驗報告,見證檢驗。4.11.2.2盲管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鋪設位置和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低于隧道水溝底面高程。 2 盲管固定應牢固、平順,圃定點間距一致。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和檢查。4.11.2.3盲管接頭的連接,縱、環向盲管之間的連接,縱向盲管與排水溝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1.2.4襯砌背后設置的排水盲管應結合襯砌一次施工,施工中應防止混凝土或壓漿漿液浸入盲管堵塞水路。 檢驗數量:施

83、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4.11.2.5盲管的綜合排水效果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11.3監理工作目標一般項目4.11.3.1盲管的成型尺寸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5、監理工作手段5.1方案審查與批準隧道防排水工程,監理應審批以下(專項)方案:1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2隧道工程施工方案3隧道安全施工方案4隧道施工應急預案5.2隧道關鍵部位及工序旁站序號關鍵部位及工序旁站頻率1防排水設施施工旁站5.3過程檢查與控制3.3.1隧道、明洞等洞內排水系統與洞外排水系統的連接必須符合設計要

84、求。3.3.2隧道、明洞的洞口邊坡排水溝、仰坡坡頂截水溝結構型式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結合永久排水系統盡早修建。3.3.3洞內水溝布置、結構形式、溝底高程、縱向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3.4客運專線鐵路隧道正洞和設備洞二次襯砌防水等級應達到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規定的一級防水標準,二次襯砌結構不允許滲水,二次襯砌結構表面無濕漬。 3.3.5重點檢查施工縫、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施工縫防水應同時采用背貼式止水帶與中埋式止水帶或遇水膨脹止水帶的防水措施;變形縫防水應同時采用中埋式止水帶及其他兩種可靠的防水措施。3.3.6隧道工程施工排水應進行處理,達標后排放,并應符合現行污水綜

85、合排放標準(GB8978)的規定。對排、滲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時,應采取隔離措施3.3.7二次襯砌結構混凝土施工應連續一次澆筑完成,宜少留施工縫,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縱向施工縫。3.3.8止水帶的安裝應符合規定、隧防水板、土工復合材料的材質、性能和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3.9道襯砌背后采用防水板防水時,應對鋪設防水板的基面進行檢查,基面外露的錨桿頭、鋼筋頭等尖硬物應割除,凹凸不平處應補噴、抹平;噴射鋼纖維混凝土的表面鋪設防水板前應補噴砂漿保護層,保證鋼纖維不外露;局部滲水處需先進行處理。3.3.10防水板鋪設范圍及鋪掛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防水板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雙焊縫焊接,焊按應牢固,不

86、得有滲漏5.4見證試驗與平行檢測有關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和施工的見證試驗和平行檢測項目詳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監理實施細則第5.4節的有關規定。平行試驗與見證檢測內容質量標準檢測方法和頻率水溝蓋板規格和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蓋板應鋪設齊全平穩順直檢驗數量: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查數量20%的比例抽查。檢驗方法:觀察、尺量和檢查試驗資料。止水帶、止水條原材料所用止水帶、止水條的品種、規格和性能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見證檢驗。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試驗報告,并見證試驗。防水嵌縫材料防水嵌縫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監理單位按

87、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見證檢驗。檢驗方法:監理單位檢查全部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試驗報告,并見證試驗。防水板、土工復合材料材質、性能和規格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見證檢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并見證檢驗。防水板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雙焊縫焊接,焊接應牢固,不得有滲漏,檢驗數量:監理單位每一澆筑段環向檢查1條焊縫、縱向檢查2條焊縫。檢驗方法:焊縫寬度施工單位采用尺量,焊縫質量施工單位采用雙焊縫間充氣檢查。監理單位見證檢查。圍巖注漿注漿防水選用的注漿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進場批次檢驗,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驗次數的20%見

88、證檢驗。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見證檢驗。漿液配合比設計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配合比試驗,監理單位檢查配合比試驗單,見證試驗。盲管原材料盲管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縱向盲管每2000m檢查一次,橫向盲管每5000m檢查一次,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10%進行見證檢驗,但至少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對盲管所用原材料的透水率、抗變形、有效孔徑進行試驗。監理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和試驗報告,見證檢驗。5.5影像采集與留存5.5.1在重要作業工序的檢驗過程中,重要隱蔽工程隱蔽前的施工狀態進行影

89、像采集并留存。5.5.2影像資料拍攝質量要求:1、使用不少于800萬像素的相機拍攝;2,拍攝圖像須清晰。3、影像圖片上必須有拍攝時間(數碼相機設置),時間格式為年月日時分。4、每組照片數量不少于3張,全景和近景照片兼有。5、全景照片應能反映所驗收部位的整體質量狀況。應有監理人員或施工單位技術主管的影像及反應拍攝內容的標牌。6、近景照片能反映說拍攝的質量細節,當拍攝實測尺寸項目時,應立尺標識。5.5.3各隱蔽工程拍攝應包含的元素:單位工程主要拍攝工序照片應反映的問題隧道鋼筋報檢全景照片反映鋼筋綁扎質量;近景照片反映鋼筋間距。防水板報檢全景照片反映防水板的鋪設范圍、松弛程度;近景照片防水板搭接寬度和焊接質量,5.5.4影像資料日常管理 1、拍攝后應及時修改影像資料的標題,標題應有相應文字說明,包括里程、編號、照片簡要描述、拍攝者等內容。2、有聯網條件的,48小時內將影像資料錄入管理系統。無聯網條件的,每半月將圖片資料匯總到監理組、監理項目部,監理項目部整理后導入管理系統。 3、監理項目部、監理組須指定專人對影像資料進行管理。4、拍攝資料應三級留存,拍攝者、監理組、監理項目部分別留存。5.5.5影像資料作為檢驗批的重要補充內容,影像資料記錄內容應與施工日志、監理日記、檢驗批資料的有關內容相對應,相互印證。5.5.6影像資料的采集必須真實,禁止事后補充和弄虛作假。


注意事項

本文(合福鐵路閩贛段隧道防排水工程監理實施細則(36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余江县| 南漳县| 云安县| 绥宁县| 古蔺县| 通化县| 长丰县| 彩票| 滦南县| 海伦市| 磴口县| 栾城县| 平安县| 弥渡县| 邵阳县| 鄂尔多斯市| 阿尔山市| 高碑店市| 西宁市| 新田县| 乌兰浩特市| 济源市| 绥化市| 伊宁市| 清新县| 金湖县| 大关县| 无棣县| 定兴县| 马山县| 东光县| 临湘市| 库尔勒市| 洪江市| 九龙县| 石狮市| 略阳县| 鄄城县| 罗平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