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資料管理辦法1目的為進一步規范公司各項目工程資料收集、編制、組卷、發放管理,明確文件資料的管理內容和范圍,確保滿足工程施工、移交和歸檔的要求。根據國家、地方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和標準,結合、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特編制本標準。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下屬的所有開發項目。3 職責3.1公司工程技術部3.1.1負責本細則的制定、實施、運行和改進;3.1.2督促、檢查和指導工程口的資料管理工作;3.1.3不定期檢查項目工程部的工程資料存檔情況。3.2項目工程部3.2.1設立資料管理員負責本部門的文件傳遞、管理工作;3.2.2保管本部門的指定范圍的文件資料;3.2.3對變更、作廢的文件及時做好標識,
2、工程結束后統一移交工程資料。4資料分類和歸口管理部門4.1項目前期資料,項目前期與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各類報告、批復、證明、協議、許可證等文件資料的歸口責任部門為項目公司工程部資料室,經辦人取得文件資料后即移交辦公室。其他部門有需要的,留復印件備查。4.2工程設計文件資料,項目公司工程部(設計部)為過程管理責任部門,過程管理期間設專人負責。各類設計招投標文件在招標結束后移,交項目公司工程部資料室歸檔,圖紙發放至項目成本部、工程部等相關部門。4.3工程管理資料(包括工程技術資料、工程簽證資料、監理資料等),項目工程部為過程管理責任部門,設工程部資料室,并由資料員負責。在項目竣工交付后統一移交項目工
3、程部資料室歸檔。其他部門有需要的,留副本(復印件)。4.4工程招投標資料,項目成本部為過程管理責任部門,單項招投標結束后統一整理歸類,在項目竣工交付后統一移交項目工程部資料室歸檔。其他部門有需要的,留副本(復印件)。4.5工程竣工文件資料,其中結算及決算文件資料,項目成本管理部為過程管理責任部門,結算、決算完成后移交項目公司工程部資料室歸口;其他部門有需要的,留復印件備查。4.6安全生產管理資料,其中安全應急預案、檢查整改紀要、自查報告及日常安全管理臺帳等,項目工程部為過程管理部門,歸口部門為項目公司工程部資料室。4.7過程管理責任部門對各自過程管理中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負責。根據工程展開的各
4、相應階段向項目公司工程部資料室辦理歸口移交。移交后歸口部門對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負責。4.8建立文件收文、發放登記本,填寫檔案號、流水號、頁數、名稱、性質等。各部門、經辦人向工程部資料室移交的資料必須整理完整,編制目錄,并經過移交核對簽收程序。5 歸檔資料、文件的質量要求5.1歸檔的工程資料應為原件,其內容必須真實、準確,與工程實際相符。工程資料應字跡清楚、圖樣清晰,不得采用圓珠筆或其它易褪色的墨水書寫和繪制,且圖表整潔,簽字蓋章手續完備;5.2歸檔的工程資料要求收集完整、整理系統,編有卷內目錄和移交目錄;對于檔案的形成過程和完整、準確狀況要有簡要說明;要有立卷人的簽字等;5.3工程資料中文字
5、材料幅面尺寸規格為 A4 幅面。不同幅面的工程圖紙應統一折疊,圖標欄露在外面。移交給當地的城建檔案館(室)的資料,必須與其制作的卷盒統一,組卷成冊;5.4工程資料的紙張應采用能夠長期保存的韌性大、耐久性強的紙張。圖紙采用藍圖;5.5照片(含底片)和聲像材料,要求圖像清晰,聲音清楚,解說與畫面同步,照片與聲像材料的文字說明準確精煉;電子檔案(軟盤、光盤等)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6 基本規定 6.1工程資料應真實反映工程質量的實際情況,并與工程進度同步形成、收集、整理、歸檔。6.2工程資料應字跡清晰并有相關人員及單位的簽字蓋章。6.3工程建設各方應確保各自資料的真實有效、完整齊全。6.4工程資料應使
6、用原件。當使用復印件時,應加蓋資料提供單位的公章。6.5工程建設各方應及時對工程資料進行簽字、確認,保證工程資料與工程進度同步形成。6.6工程竣工驗收后應依法將歸檔資料移交城建檔案館。6.7由建設單位采購供應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建設單位應提供所供物資的質量證明文件并滿足設計文件及合同的質量要求。6.8工程資料實行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的管理原則,參與工程建設的有關各方應各自對本單位產生的工程資料負責并保證工程資料的可追朔性。6.9由建設方直接發包的專業施工工程的經監理驗收合格后,工程資料交建設方歸檔保存;經總包單位發包的專業施工工程,專業承包單位應對專業施工資料簽字負責并按本規程的要求收集和整
7、理后移交總包單位,總包單位負責全部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6.10工程建設各方應將工程資料的形成、收集、歸檔等工作,納入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管理。7 工程資料的形成 7.1基建文件是建設單位從立項申請并依法進行項目申報、審批、開工、竣工及備案全過程所形成的全部資料。7.2 監理資料監理單位在工程建設監理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全部資料。7.3施工資料是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所形成的全部資料。施工資料的形成按其性質和施工順序分九個部分。分別是:施工技術、施工物資、施工測量、施工紀錄、施工試驗、施工管理、檢驗批驗收、竣工驗收資料及工程變更資料的形成。8 工程資料分類與編號 8.1分類工程資料按照形成、
8、收集、整理的單位不同分為:基建文件(A類)、監理資料(B類)、施工資料(C類)、竣工圖(D類)。工程資料應進行編號以便整理、歸檔和查詢。基建文件和監理資料分別由建設和監理單位按資料形成時間的先后,順序編號。同一批施工物資用在兩個以上分部、子分部工程中時,其資料編號中的分部、子分部工程代號按主要使用部位的分部、子分部工程代號填寫。不同分部、子分部工程中的同類別資料應分別順序編號施工資料編號應填寫在施工資料專用表格右上角的編號欄中。 工程資料的編號應與其形成同步產生。9 工程資料編制組卷與移交 9.1工程完工后參建各方應對各自的工程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編制組卷。9.2工程資料組卷應遵循以下原則: 組
9、卷應遵循工程文件資料的形成規律,保證卷內文件資料的內在聯系,便于文件資料保管和利用;基建文件和監理資料可按一個項目或一個單位工程進行整理和組卷;施工資料應按單位工程進行組卷,可根據工程大小及資料的多少等具體情況選擇按專業或按分部、分項等進行整理和組卷;施工資料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分項目錄應與其對應的施工資料一起組卷。竣工圖應按設計單位提供的各專業施工圖序列組卷;專業承包單位的工程資料應單獨組卷;7工程系統節能檢測資料應單獨組卷。10 基建文件(A類)內容與要求 10.1決策立項文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建設單位編制并申報。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由建設單位的上級部門或國家
10、有關主管部門批復。項目評估研究資料,由建設單位組織形成。10.2建設用地、征地與拆遷文件(A2)征占用地的批準文件,由市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批準形成。規劃意見書,由各地州市(縣)規劃委員會審批形成。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由合肥市規劃委員會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由合肥市國有土地管理部門辦理。10.3勘察、測繪與設計文件(A3)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由建設單位委托的勘察設計單位勘察形成。水文地質勘察報告,由建設單位委托的勘察單位勘察形成。建筑用地釘樁通知單,由合肥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形成。驗線合格文件,由合肥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形成。審定設計方案通知書,由合肥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形成。人防、環保、消防等部門的審批意見
11、.初步設計圖紙及說明,由設計單位形成。施工圖設計及說明,由設計單位形成。設計計算書,由設計單位形成。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由市消防局審批形成。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知書,由審查機構審查形成。10.4工程招投標與承包合同文件(A4)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投標文件,由建設單位與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形成。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合同文件,由建設單位與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簽訂形成。10.5工程開工文件(A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由合肥市規劃委員會或各區縣規劃分局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由合肥市建設委員會或區縣建委辦理。 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由市、區(縣)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辦理。11 商務文件(A6)
12、11.1 工程投資估算文件,由建設單位委托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形成。11.2工程設計概算,由建設單位委托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形成。11.3 施工圖預算,由建設單位委托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形成。11.4施工預算,由施工單位形成。11.5交付使用固定資產清單,由建設單位形成。11.6 建設工程概況,由建設單位向城建檔案館移交工程檔案時填寫。12 工程竣工驗收及備案文件(A7)12.1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由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負責填寫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12.2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由建設單位形成。12.3 由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準許使用文件,分別由驗收單位形成。12.4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書,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12.5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由建設單位提供。12.6建設工程竣工檔案預驗收意見,由城建檔案館形成。13 具體要求13.1案卷應有案卷封面、卷內目錄、內容、備考表及封底。13.2案卷厚度不宜超過40mm。13.3案卷應美觀、整齊,案卷內不應有重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