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堤防部分)建設管理工作報告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錄1 工程概況11.1工程位置11.2立項、批復情況11.3 工程建設任務及設計標準11.4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和總工期21.5 工程投資32 工程建設簡況42.1 施工準備42.2 工程參建單位42.3 工程開工報告及批復42.4 主要工程開完工日期52.5 主要設計變更52.6 施工期防汛度汛64 項目管理74.1 主要機構設置及工作情況74.2 工程建設完成情況84.3 工程概算與投資計劃完成情況84.4 合同管理94.5 資金管理與合同價款結算95 工程質量105.1 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監督105.2 質量事故處理
2、情況106 安全生產與文明工地117 工程運行管理情況137.1 管理機構137.2 工程移交138 經驗及建議149 工程建設大事記、附件161 工程概況1.1工程位置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位于景寧縣梧桐鄉,涉及地域為梧桐鄉梧桐坑村,工程位于小溪支流梧桐坑上。工程施工現場有公路直達,交通十分便利。1.2立項、批復情況2010年7月29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0112號發函至縣發改局(景寧畬族自治縣水利局關于要求將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給予立項的函),2010年8月2日,縣發改局以編號為【2010】18號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進行立項;2010年7月29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
3、010】0113號發函至縣發改局(關于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意見的函),2010年8月6日縣發改局以景發改基綜201010號文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批復;2010年8月17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125號文至函縣發改局關于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審查意見,2010年8月25日縣發改局以景發改基綜201012號文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批復。1.3 工程建設任務及設計標準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是根據梧桐鄉梧桐坑村自然地理情況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涉及流域河段情況確定本工程建設的任務進行防護堤的修建、場地平整、山
4、體開挖、河道整治以及交通橋和人行橋(含廊橋)建設,以滿足景寧縣梧桐鄉防洪綜合規劃的要求,實現梧桐鄉梧桐坑村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建筑物的防護安全,通過場地平整整理出可利用土地作為下山移民安置的建設用地,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和旅游發展要求。本工程設計新建設堤防961.44m,實際新建堤防987.6 m,其中右岸堤防從梧桐坑村頭小橋下游165m處至梧桐坑與小溪匯合口,并延伸至梧桐大橋右岸,全長548.16m;左岸堤防從梧桐坑村村頭小橋處至梧桐坑與小溪匯合口附近,部分堤防與山體相交,全長439.44m。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結合地方政府對防洪的要求,確定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設計。按水利水電
5、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工程等別為等。防洪堤工程按照防洪堤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的規定為4級建筑物。1.4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和總工期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批復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防洪堤961.44m,將河道截彎取直,回填整理以及山體開挖等可開發土地面積約40305.91 m2,其中A塊場地面積為11742.9m2,B塊場地面積28563.01m2。具體工程總體布置為:堤軸線布置根據梧桐坑村段河道地形及有利于規劃移民安置區布置的原則進行,上游段加大河道轉彎半徑、下游段截彎取直,堤防結構采用重力式、二階復合式防洪堤相結合的方案。河道上游段采用重力式擋墻結構,堤
6、身采用C15埋石砼(40%)澆筑外設M7.5漿砌卵石面層,堤高2-5.5m,堤頂寬0.8m,迎水側坡度為1:0.2,背水側坡度為1:0.3,基礎采用C15砼,厚度1.0-1.5m;堤頂采用C15砼壓頂,厚度0.10m。河道下游段采用二階式護堤結構,堤身下階為重力式擋墻,擋墻頂延伸形成人行道路,寬3m,擋墻頂寬為0.8m,迎水面坡比1:0.2,背水面坡比1:0.3,墻身采用C15埋石砼(40%)澆筑外設M7.5漿砌卵石面層,基礎采用C15砼,厚度1.0-1.5m;堤頂采用C15砼壓頂,厚度0.10m;上下階堤防高度差為3.5m,采用干砌石護坡,坡比為1:1.5,上階采用土質堤壩。合同工期為365
7、日歷天(2011年1月16日2012年1月16日);實際施工期為684日歷天(2011年1月16日2012年12月15日)。1.5 工程投資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批復概算總投資為1904.52萬元,中標價為1015.6644萬元,其中堤防部分合同造價為312.8683萬元,實際完成堤防部分約350萬元,具體完成投資額以工程結算審計報告的審定造價為準。2 工程建設簡況2.1 施工準備2010年9月,縣水利局委托景寧縣水利電力勘測設計所承擔本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編制工作;2010年6月,我局會同發改局、梧桐鄉等單位對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審查。2010年9月麗水市萬源水利水電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出具了景寧
8、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意見。2.2 工程參建單位依據麗水市萬源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的審核結果,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于2010年12月2日,在景寧縣招投標中心公開招投標,在縣公證處、縣招管辦的監督下,按程序對工程的施工進行了開標和評標,經評標小組評審,確定施工單位為縉云縣水電建設工程公司,本工程中標價10156644.00元,承包方式為單價承包,工程的質量標準為合格,合同工期為365日歷天。2010年11月24日,在景寧縣招投標中心,在縣公證處、縣招管辦的監督下,按程序對工程的監理進行邀請招標,經評標小組評審,確定監理單位為麗水萬源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2.3 工
9、程開工報告及批復施工單位縉云縣水電建設工程公司在完成項目部組建及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后,2011年月16日,麗水萬源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為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簽發本工程開工令,該項目2011年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2.4 主要工程開完工日期工程于2011年月16日開工,于2012年月16日完工。2.5 主要設計變更1、應當地村民要求,為了保護改河段的樟樹,調整原堤0+166.00堤0+439.94段堤軸線,調整后堤軸線變更為堤0+166.00堤0+440.80,堤軸線長度增加0.86米。堤頂高程從185.92米漸變至178.20米,堤型結構及高度與原施工圖一致。(詳見01號設計聯系單
10、)2、在樁號堤0+264.39-堤0+266.89樁號位置布置一人行便橋;調整原堤0+330.34堤0+440.80段堤軸線,調整后堤軸線變更為堤0+330.34堤0+457.26,堤軸線長度增加16.46米。堤0+330.34堤0+447.86堤頂高程從181.29米漸變至177.98米,堤型結構及高度與原施工圖一致,堤0+447.86堤0+457.26段設置為下河踏步,踏步坡度為1:2,每個臺階高0.2米,寬0.4米,長1.9米。材料為M7.5漿砌卵石。由于施工已將原軸線堤0+330.34堤0+377.14段基礎已澆筑完畢,堤軸線調整后,需對0+330.34堤0+377.14段基礎進行加寬
11、,加寬寬度為03.05米;將原內徑DN800鋼筋砼排水管調整為內徑DN1200鋼筋砼排水管,坡度調整為1%,進水口增設一個集水井及攔水跌坎。(詳見02號設計聯系單)3、對大均坑廊橋以上左岸有松散堆積物河段進行疏浚清理,疏浚高程根據現場實情而定,以不影響公路擋墻穩定為原則;為了減少對廊橋左岸邊墩的沖刷,在廊橋上游新增一個下河踏步和親水平臺。為了保護廊橋橋墩基礎,在廊橋下游30米的位置新建一座堰壩,同時在右岸靠近堰壩位置采用大卵石堆砌形成下河踏步。(詳見03號設計聯系單)2.6 施工期防汛度汛縉云縣水電建設工程公司組建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項目部后,及時上報 了“汛期防汛及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監
12、理單位和業主單位審閱并通過審查后批復執行。按照預案項目部組建了應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負總責。制定了防汛、防洪、抗臺的相關制度,成立了現場指揮組、搶救組、現場搜救組、責任落實到專人。同時項目部配備了雨具、電瓶燈、手電等搶險物質和機械設備。于此同時,項目部加強人員教育,增強防范意識。嚴格執行預案,確保了工程的安全度汛。3 項目管理4.1 主要機構設置及工作情況1)項目業主縣水利局作為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建設項目業主,具體負責工程建設工作。于此同時縣水利局成立了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建設管理協調小組,具體事務由質監站負責。協調做好工程建設地上青苗、附著物補償及施工區水泥桿遷移農戶補償等工作。
13、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整個工程建設,嚴把工程質量關,以保證工程按時、按質地完成。2)設計單位由于該工程啟動時間相當短,綜合考慮時間、成本等因素,經討論研究決定,將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設計工作委托景寧縣水利電力勘測設計所承擔。景寧縣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所分別進行了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工作。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單位積極配合業主做好了設計交底、工程招投標、設計變更處理、工程驗收等各種設計服務工作。3)監理單位本工程通過公開招標,經評審確定麗水市萬源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為本工程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設置機構和派駐人員,履行合同和監理職責,全過程參與該工程的建設管
14、理,按“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 的原則全權負責施工管理、質量控制、計量及支付審查、合同管理、文檔信息管理等施工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施工期常駐監理人員1人。4)質量監督單位受景寧縣水利局委托,縣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站承擔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5)施工單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為縉云縣水電建設工程公司。按合同規定,施工單位及時組建了項目經理部,并按規定及時組織了人員、機械設備進場,按批復的施工組織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工程施工。在安全生產,嚴把質量的前提下,抓好工程進度,確保了各項工程按期順利完成。4.2 工程建設完成情況本次驗收實際施工完成包括以下
15、內容:新建堤防987.6m,堤頂欄桿987.6m、M7.5漿砌卵石下河踏步11座(其中二階堤防4座,左右岸堤防7座)、河道疏浚46316.31m3以及沿堤軸線方向每100米預埋長5米DN600鋼筋砼管作為排水口。4.3 工程概算與投資計劃完成情況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批復概算總投資為1904.52萬元。本工程合同總造價1015.6644萬元,其中堤防部分合同造價為312.8683萬元,實際完成堤防部分約350萬元,具體完成投資額以工程結算審計報告的審定造價為準。4.4 合同管理勘測設計、咨詢服務、監理、測繪、項目審計采用總價合同的形式。建筑工程合同采用總價和單價相結合的方式。景寧縣梧桐坑堤防
16、加固工程目前簽訂合同協議有:設計合同、施工合同、監理合同、測繪合同、施工圖審查技術咨詢合同、工程建設用地礦產資源分布情況調查合同、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合同、輸(配)電安裝工程合同、巖土工程勘察合同、工程質量監督書以及通信線路遷改協議等,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未出現合同糾紛。4.5資金管理與合同價款結算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資金由縣水利局財務科專門負責管理,采取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工程開工以來,財務科嚴格按照現行財務管理制度要求,做到專戶儲蓄、專款專用,并專門制定了工程款支付管理辦法等財務管理制度。工程進度款以單元為單位按月支付,對施工質量不合格或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資料不齊全的單元工程拒絕或推
17、遲簽發計量支付簽證;月支付簽證由施工單位按單元填報匯總、監理審核,資金支付由局領導根據月支付簽證情況和業務科室意見審批。5 工程質量5.1 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監督工程建設中,縣水利局嚴格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等有關條例和規定進行工程的質量管理。在與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合同中都有明確的質量管理條款。在工程開工前按規定向縣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站辦理了質量監督手續,施工中自覺接受質量監督。會同設計部門及時組織設計交底。根據工程進展及時組織工程質量驗收、簽證。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控制全面實行以監理為主的 “開倉制”,按照單元為基礎、工序為重點進行施工,全過程跟蹤監督。首先由
18、施工單位進行“三檢”,并經質量檢測機構抽檢合格、監理簽發開倉證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工作的施工;對質量不合格的工程或部位,施工單位必須無條件返工。針對施工條件差,施工困難因素較多的實際,水利局和監理部多次召開建設各方會議,要求施工單位要先以質量求進度、再以進度求效益,確保建成一個合格工程。5.2 質量事故處理情況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質監、監理等單位嚴加防范、精于管理、工程未造成質量不符合規程規范和合同規定的情況,未出現因質量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的事件。6 安全生產與文明工地1)從工程建設開始,縣水利局就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為了將安全生產落到實處,縣水利局經常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
19、的安全隱患,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被檢查出的情況,對被檢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項目部針對對安全隱患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經監理機構批準后實施。檢查出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的,當場責令改正。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進行跟蹤檢查,保存檢查記錄。2)考慮到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建設實施時安全生產問題的重要性,縣水利局與施工單位簽訂承包合同的同時,也與施工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在這些協議中,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增強雙方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將其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安全生產責任人和有關證件(復印件)報業
20、主核備。3)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施工項目部根據業主制定的安全生產管理總目標,制定了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并建立了項目經理安全總生產負責人的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備了具有安全證的專職安全員;制定了項目經理安全職責、專職安全員職責、施工隊長安全職責、班組長安全職、操作工人安全職責等責任制度,把安全責任目標分解到崗位,落實到人,以保證安全目標的實現。項目部根據項目特點,制定安全生產施工組織設計,根據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等管理缺陷進行相應的安全控制。4)自工程建設開始,縣水利局就提出創安全文明工地的目標,在整個工程建設工程中,施工單位也是圍繞此目標來實施的。縣水利局要求項目部認真搞好施工,安全
21、有序,整潔衛生,不擾民,不損害公共利益。要求施工項目部懸掛帶有承建單位微標形象的標志。在施工現場懸掛安全生產警示標語、文明施工管理牌;縣水利局把施工現場管理列入經常性的巡視檢查內容,并與日常管理有機結合。由于各個單位各部門措施得力、方案周密細致,加上所有參建人員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因此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能做到無任何安全生產事故。7 工程運行管理情況7.1 管理機構本工程屬政府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程管理機構由梧桐鄉人民政府組建,統一安排管理人員,負責工程建成運行后的日常維護管理。7.2 工程移交工程完工驗收后,移交梧桐鄉人民政府負責管理。8 經驗及建議1)全面實行招標投標制景寧縣梧桐坑堤
22、防加固工程全面實行招投標制度,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2)繼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大質量監督檢查力度要嚴格按照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要求,完善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單位保證、監理單位控制、政府部門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使質量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層層有人抓、處處有人管的局面。加強質量監督工作,一方面是強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作用,各階段驗收必須有質量監督部門提出的質量鑒定意見,對出現的質量事故必須由質量監督部門參加處理,各級質量監督機構及人員不僅要監督檢查工程質量,而且還要檢查督促項目法人單位及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的質量體系及運行狀況,樹立起質量監督部門在質量管理中的權威性。另一方面是加強項目檢
23、查,積極發揮社會輿論對質量監督的作用.同時要向全社會公布水利工程質量舉報電話,使群眾發現的質量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處理。3)建議:1、通過公開招投標制度,有效降低工程造價和相關管理費用,并規范了工程建設程序。2、由“政策處理工作當地政府負責,縣水利局負責工程技術管理”的模式能更加有效的推進工程建設,值得研究推廣。3、工程完工移交后,運行管理部門應盡快落實建后管理制度和設立相關警示標識。4)遺留問題1、因施工現場回填料有限,堤后整理出可利用土地回填未到位,運行管理單位加強日常巡查管理。2、工程完工移交后,運行管理部門應盡快落實建后管理制度和設立相關警示標識,確保工程安全運行。9 工程建設大事記、附件
24、1、2010年7月29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0112號發函至縣發改局景寧畬族自治縣水利局關于要求將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給予立項的函。2、2010年8月2日,縣發改局以編號為【2010】18號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進行立項。3、2010年7月29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0113號文至函縣發改局關于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意見的函。4、2010年8月6日縣發改局以景發改基綜201010號文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批復。5、2010年8月17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125號文至函縣發改局關于景寧畬族自治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審查意見
25、。6、2010年8月25日縣發改局以景發改基綜201012號文對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批復。7、2010年9月麗水市萬源水利水電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出具了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意見。8、2010年11月10日,在景寧縣行政審批中心網站上發布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施工標招標公告。9、2010年12月2日09時30分,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施工標招標在招投標中心開標,經評標確定施工單位為縉云縣水電建設工程公司。10、2010 年11月24日,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監理標招標在招投標中心開標,確定麗水市萬源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為本工程監理單位。11、2010年12月30日,縣水利局以景水2010239號文批準景寧縣梧桐坑堤防加固工程開工申請。12、2010年12月31日,業主、監理、設計等對本工程進行現場技術交底。13、2011年1月16日,監理單位簽發了開工令,2011年1月16日工程正式開工。14、2012年4月6日縣監察局來工地檢查。15、2012年11月20日完成堤防所有工作。16、2012年12月15日完成堤防欄桿及附屬工程。17、2010年10月20日,業主、設計、質監和監理對本工程進行外觀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