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48頁).doc

  • 資源ID:586093       資源大小:1.77MB        全文頁數:4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48頁).doc

1、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二OO五年十二月目 錄1 概述21.1編制目的21.2編制依據42 建設項目所在地基本情況62.1 自然地理概況62.2 社會經濟概況123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概況133.1工程名稱133.2工程性質143.3工程建設地點143.4工程占地情況143.5工程建設規模143.6工程供水對象153.7用水保證率和水質水量要求154 天水市城市用水合理性分析154.1城市供用水現狀154.2城市中長期需水預測174.3城市用水合理性分析205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225.1 水資源及其特點225.2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265.3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

2、題286 地表取水水源論證296.1 依據的基本水文資料296.2 牛頭河水文站水文特性306.3 取水可靠程度分析337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利用水資源對水資源狀況及其他取水戶的影響387.1對流域水資源狀況影響分析387.2對其他取水戶的影響分析397.3對環境的影響分析398 水資源保護措施408.1 工程施工階段污染防治418.2地表水資源保護419 水資源論證結論429.1建設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非常必要和迫切429.2天水市城市取用水合理429.3地表水取水保證程度分析439.4牛頭河地表水質良好,符合城市用水要求449.5工程取水不會產生環境問題449.6對其他取水戶的影響

3、459.7建議45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1 概述1.1編制目的天水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及風景名勝眾多,是甘肅省的重點旅游城市之一。建國以來,天水形成了以機械制造、電子電器、輕紡工業三大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崛起使天水市工業化不斷加快,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城市規模日益擴大,人口密度也在逐年增加。至2004年全市總人口347.78萬人,居全省第一,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占全省總人口的八分之一強,人口密度為242.9人/平方公里,其中農村人口265.92萬人,占總人口的76.5%,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5

4、%。耕地面積573.3萬畝,人均1.65畝,其中山地占91%;糧食總產量79.17萬噸,財政收入14.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40元.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5.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第一產業總產值22.46億元,第二產業總產值49.29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53.72億元,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協調快速發展,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17.939.342.8,全市經濟運行穩定,顯現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良好局面。根據天水市中、遠期用水量預測,其中期(201O年)用水量為5911萬m3(16.2m3d),遠期(2020年)用水量為10978萬m3(30.1m3d)。到200

5、4年城市自來水日供水能力為8.67萬m3,年可供水量為3164.55萬m3,上磨水源地建成后城市日供水能力為9.9萬m3,年可供水量為3613.55萬m3,仍不能滿足天水市中、遠期發展的用水需求。為了解決天水市社會經濟中、遠期發展對用水量的增長需求,根據天水市現狀供水形式,天水市政府決定建設“牛頭河水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利用牛頭河地表水資源,以解決天水市城市供水問題。牛頭河為渭河的一條較大支流,牛頭河水利樞紐的開發利用符合甘肅省渭河流域開發治理初步規劃中該流域開發規劃及水資源分配原則。工程區位于天水市麥積區社棠鎮以北約10.4km的牛頭河上,305省道(天水清水段)從攔河閘右岸通過,交通十分便利。

6、牛頭河水量較為充足,水質良好,是城市供水的良好水源地。2003年7月委托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2004年5月省發改委以甘發改農經200484號文對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了批復。目前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工作,該項目計劃年凈調節水量為2555萬m3,每天向天水市提供生產及生活用水7萬m3。 根據水利部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年3月聯合下發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第15號令,要求直接從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請取水許可證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建設項目業主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編制建設項

7、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而且建設項目開發利用當地水資源,必須遵循合理開發、節約使用、有效保護的原則;符合江河流域或區域綜合規劃及水資源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遵守經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協議。為了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能源保障,天水市水電勘測設計院受天水市水利局委托(見附件),論證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取水可靠程度,水資源開發利用對城鎮生活、農業灌溉、農村人畜用水的供需影響,以及工程用水對周邊地區環境、水土保持及生態的影響,并依據工程規模和技術參數,參照有關基礎資料、技術報告、實測水文氣象數據及相關政策文件規定編制了此報告書,為水

8、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取水許可提供科學依據。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1993年6月11日國務院第五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令第119號發布施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2002年3月水利部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15號令)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衛生部200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水資源評價導則(SLT2381999)防洪標準(GB5020l一94)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國家環保局、衛生部、建設部、水利部、原地礦部,(1989年7月10日)2002年甘肅

9、省水資源公報,甘肅省水利廳,20032004年天水市統計年鑒,甘肅年鑒編委會,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甘肅省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省水文局)2004年天水市水利統計年報(天水市水利局)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有關基礎資料、技術報告與文件歷年水文氣象資料2 建設項目所在地基本情況2.1 自然地理概況2.1.1地理位置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東臨陜西省寶雞市,南接隴南市,西與定西市毗鄰,北與平涼市接壤。天水居西安至蘭州兩大城市中間,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界于東徑10435至10644,北緯3405至3510之間,東西長約197公里,南北寬約122公里,處在六盤山地、隴中黃土高原和秦嶺山地的交

10、接處,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總土地面積1431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15%,人口347.78萬人,人口密度為243人/平方公里。天水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北部地區為黃河流域渭河水系,面積為1169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81.7%,其人口密度為274.2人/平方公里;南部地區為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面積為262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的18.3%,其人口密度為103.3人/平方公里。全市行政區包括秦州區、麥積區、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1.2地形地貌 本市在隴中黃土高原與隴南山地之間,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

11、02100米之間。最高峰天爺梁,高達3120米;最低點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在地質上屬祁呂弧形構造帶與秦嶺緯向構造帶的復合部位,由于緯向壓性斷裂和張性斷裂發育產生地質構造破碎帶,地貌區域分異明顯。東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層褶皺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質沉陷和紅、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丘陵地貌,海拔12002300m,地域切割嚴重,面蝕、溝蝕、山洪、瀉溜、崩塌等時有發生。中部小部分地區因受緯向構造帶的斷裂,形成渭河地塹,經第四紀河流分育和侵蝕堆積,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渭河及其支流橫貫其中,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土壤在河流和溝谷區為沖積、洪積物形成的淤淀土、草

12、甸土,經過開墾耕種熟化而形成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的耕作土壤。土層深厚,山塬開闊,是糧、油、菜、果主要生產區。中東部為秦嶺、關山山區。以西部為西秦嶺山地,東部為小隴山、隴山山地。本市地形的主要特點表現為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地形破碎,分秦嶺山地、六盤山地、隴西黃土高原三大地貌區域。2.1.3氣候條件本市地處溫帶中熱量較充裕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明顯的地區,生產季節光、熱資源較豐富,能種植多種作物和發展多熟制。但由于干旱是主要自然災害、干旱年份出現頻率大,且易連年發生。氣候屬大陸性氣候。秦嶺以北為溫帶半濕潤區,秦嶺以南為溫帶濕潤區。但由于境內地形復雜,形成了不同的小氣候區,市境內光熱充足,四季分明。年平

13、均降水量510.1毫米,降雨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中東部山區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時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降水量的年際差異也較大,常有干旱發生。本市多年平均氣溫在711,無霜期141185d。年均日照2100小時,渭北略高于關山山區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兩季分別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升溫快,秋多連陰雨。年太陽輻射量5334.48MJ/m25583.66MJ/m2,全市平均為5454.36MJ/m2。年日照時數在20002300h,平均為2114.3h。自然植被

14、年蒸發量667.4863mm。平均750.6mm,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冰雹、暴雨、霜凍和低溫連陰雨。本市大面積的山地多無灌溉之利,干旱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威脅。2.1.4河流水系天水市河流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西秦嶺為界。 (1)黃河流域:市境內的黃河流域都是渭河水系。本市渭河水系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海拔12002200米。渭河干流迂迥東去,橫貫市中,全長269.1公里,河谷地表平坦,海拔8001600米。整個渭河水系總面積11695平方公里,占全市總土地面積的81.7渭河支流發育,年徑流量大于l000萬立米的一、二級支流22條。其中一級支流有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聶河、散渡河、藉河、葫蘆

15、河、牛頭河、馬鹿河(通關河)、永川河、東柯河、東岔河等12條;二級支流有清溪河、南溝河、清水河、顯清河、西小河、南小河、后川河、樊河、湯浴河、白駝河等10條。其中年徑流量大于1億立米的河流有四條,即:榜沙河、藉河、葫蘆河、牛頭河。天水臺氣象站氣象要素統計表項目單位月 份全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平均氣溫一2.40.46.412.316.720.722.621.616.2LO.84.4-1.310.7平均最高氣溫3.26.412.819.023.427.428.427.621.516.59.94.316.7平均最低氣溫-6.9-3.81.76.811.014.717.717012.26.8

16、0.4-4.96.1極端最高氣溫13.119.326.331.833.937.235.435.731.528.121.214.737.2極端最低氣溫-19.2-16.6-10.0-6.41.85.511.18.41.2-4.0-10.1-16.5-19.2降水量mm4.15.95.941.254.467.198.984.792.847.915.32.9531.0蒸發量mm36.655.8110148.7168.4185.5179.1162.994.270.346.232.61290.5相對濕度%6262606063647273797874 ,6968最大積雪深度cm61511120000O79

17、1015最大凍土深度cm3152230000000124452平均風速m/s1.21.51.81.81.41.21.21.2l0.91.11.11.3最大風速m/s2012172l14l22020lO101210.32l平均日照時數h159.1145.3160.1185.3203.7218.8207.7203.9130.0135.4133.7149.22032.1降雪日數及初、終期d4.35.12.8O.4000000.32.32.918霜日數及初、終期d23.116.88.72.30.40O(J0.25.617.923.985.6備 注為20cm蒸發皿觀測資料天水縣氣象站氣象要素統計表項 目

18、單位月 份全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一平均氣溫-2.40.46.412.317.121.023.022.116.511.24.2-1.4l0.9平均最高氣溫4.36.913.219.624.128.129.228.322.117.510.85.017.4平均最低氣溫-7-4.21.16.110.713.917.416.711.96.5-O3-5.75.6極端最高氣溫14.819.527.732.133.838.336.237.232.228.321.514.838.3極端最低氣溫一14.5-14.7-7.6-8.70.94.39.99.92.5-3.0-11.0-18.2-18.2降水量m

19、m2.74.214.839.849.958.596.680.1100.346.412.22.2507.6蒸發量mm34.753.8117.1155.5187.6212.5200.8186.910882.150.131.21420.2相對濕度65646163646472727877746969最大積雪深度Cm8671300000l6513最大凍土深度Cm3732105000(r05153337平均風速ms1.31.82.22.11.91.71.61.61.31.21.11.21.6最大風速ms1013131312998l l89913平均臼照時數h156.7141.2L59.6190.8211.

20、4232.8220.22l2.0136.3145.3143.3149.12098.7降雪日數及初、終d2.93.32.1O5000000.11.31.912.1霜日數及初、終期d20.413.742.40.400003.916.121.685.6備 注 蒸發量為20cm蒸發皿觀秒0資料。(2)長江流域:市內長江流域各河流均屬嘉陵江水系。本市嘉陵江水系,大都在分水嶺附近,為西秦嶺山地,海拔17002500米,總面積262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土地面積的l8.3,流域內年徑流量大于1000萬立方米的河流有5條,即:白家河、花廟河(兩河均系永寧河上游段)紅崖河(楊店河)、西漢水、蘇城河(西漢水支流)。

21、其中年徑流量在l億立米以上的有白家河、花廟河和紅崖河3條。2.2 社會經濟概況天水市現轄秦州、麥積兩區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個縣,有113個鄉鎮、2947個行政村、10個街道辦事處、9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47.78萬人,居全省第一,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占全省總人口的八分之一強,人口密度為242.9人/平方公里,其中農村人口265.92萬人,占總人口的76.5%,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5%。耕地面積573.3萬畝,人均1.65畝,其中山地占91%;糧食總產量79.17萬噸,財政收入14.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40元.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

22、5.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占全省總量的8.1%,第一產業總產值22.46億元,第二產業總產值49.29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53.72億元,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協調快速發展,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17.939.342.8,隨著“工業強市、旅游富市”戰略的實施,二、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社會經濟發展的相對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相對區位優勢,由于地處陜、甘、川交界地帶,隴海鐵路穿越全境,310、316國道橫貫東西,是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甘肅段東起點、隴東南地區經濟文化物流中心,對周邊地區有一定的輻射力,帶動力,區位優勢明顯.二是加工工業優勢,天水經濟開發較早,是西北地區的重要

23、工業城市,也是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以加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結構,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三是旅游資源優勢,天水市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景區景點數量繁多,布區集中,文化品位較高,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四是農林土特產品優勢,由于土壤、氣候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有糧食作物10多種,經濟作物20多種,是西北農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北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五是勞動力資源優勢,天水是甘肅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城鄉剩余勞動力多,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開展勞務輸出具有一定優勢。全市經濟運行穩定,顯現了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良好局面。3 天水

24、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概況3.1工程名稱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3.2工程性質以城市供水生態環境供水為主的水利樞紐工程。3.3工程建設地點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擬建于天水市麥積區石嶺寺上游約2km,距下游社棠水文站10.4km的牛頭河上,距天水市秦州區約30km,麥積區約13km。3.4工程占地情況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建筑物、管理區和道路占地,共占地70畝,其中樞紐占地60畝,管理區和道路占地10畝,無性均為荒地。另外,水庫淹沒耕地300畝,其中果園91畝、農田209畝;淹沒荒地573畝。3.5工程建設規模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在上游來水保證率為P=90時,水庫年凈調節水量

25、為2555萬m3,每天可向天水市城區提供生活及生產用水7萬m3,加上其它水源地日均9.9萬m3的供水能力,則每年可向天水市城區提供6168.55萬m3的水量,可滿足受水區中期(2010年)的用水需求(5911萬m3)。同時在上游來水保證率為P=-75時,水庫年凈調節水量為2840萬m3,除向天水市城區提供生活、生產用水2555萬m3,(日供水7萬m3)外,為牛頭河下游提供用水285萬m3,其中每年提供農村人畜飲水7萬m3;還可為農業灌溉提供用水278萬m3。但不能解決天水市城區長期(2020年)的用水需求(10978萬m3),還需尋求其它途徑或水源來解決。 經對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條件綜合分

26、析論證、比較,確定該樞紐采用攔河閘工程為主的布置方案。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攔河閘工程的等別,根據其過閘流量確定。牛頭河水利樞紐攔河閘工程過閘流量為2570m3s,在1000 m3s5000 m3s之間,屬II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2級,次要建筑物為3級,臨時建筑物為4級。 在上游來水保證率P=90時,本次可行性研究階段推薦的上閘址方案總庫容為390萬m3,興利庫容為335萬m3,相應正常蓄水位為l 147.00m,閘壩項高程為1 148.50 m。3.6工程供水對象天水市中遠期城市供水和牛頭河流域人畜飲水、農業灌溉用水等。3.7用水保證率和水質水量

27、要求城市供水保證率為P=90。日供水量7萬m3/d,水質符合城市生活供水地表水源地水質標準。4 天水市城市用水合理性分析4.1城市供用水現狀4.1.1城市供水現狀目前,天水市城區供水水源全部為淺層地下水。據2004年調查統計:規劃區總供水量為4010萬立方米。供水工程設施主要由:天水市自來水公司公共供水(自來水)、各單位自建供水設施(自備水)兩部分組成。天水市自來水公司公共供水共有水井82口,有水廠3個,設計供水能力12.5萬立方米/日(秦州銀坑三十甸子水源地設計供水能力每日5.5萬立方米, 秦州官泉設計供水能力每日0.8萬立方米, 秦州天水郡設計供水能力每日0.2萬立方米;麥積慕灘水源地設計

28、供水能力每日5萬立方米, 麥積峽口及橋南設計供水能力每日1萬立方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目前實際供水能力8.67萬立方米/日(秦州銀坑三十甸子水源地實際供水能力每日3.67萬立方米,省儲委批準值;麥積慕灘水源地實際供水能力每日5萬立方米),2004年實際供水量1315.45萬立方米,占規劃區供水總量的33%。單位自建設施供水(自備水)共有水井149口,據統計自備水供水能力為15.21萬立方米/日,2004年實際供水量2694.55萬立方米,占規劃區總供水量的67%。4.1.2實際用水量2004年現狀規劃區總取用水量4010萬立方米。其中:工業占51.5%,城市居民生活占39%,三產用水占8.9

29、%,生態環境用水占0.6%。 (1)工業用水量規劃區2004年工業增加值265319萬元,總取用水量2064萬立方米,平均萬元增加值取水量78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45%。 (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規劃區2004年有城市人口51.43萬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564萬立方米,實際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3升/人.日。 (3)第三產業用水量2004年規劃區第三產業增加值320705萬元,總取用水量356萬立方米,平均萬元增加值取水量10立方米/萬元。 (4)生態環境用水量2004年規劃區有城市澆灌綠地50.78,有灑水道路面積58.4公頃,城市澆灌綠地定額2250立方米/公頃, 道路灑水

30、定額200立方米/公頃, 城市澆灌綠地用水量23.1萬立方米, 道路灑水用水量2.4萬立方米, 兩項共計生態環境用水量為25.5萬立方米。4.2城市中長期需水預測4.2.1工業需水預測天水市市區工業2010發展速度為13%,2020發展速度為12.5%;工業需水在深入開展節約用水,提高重復利用率,降低單位用水消耗的同時,確定2010年、2020年的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分別為60%、75%,用重復利用率提高法預測2010年、2020年凈工業用水萬元增加值取水量分別為51立方米/萬元, 32立方米/萬元,則城市工業需水量2010年為3062萬立方米,2020年為6106萬立方米。4.2.2城鎮居民生

31、活需水量預測到2010年、2020年城區人口分別達到62萬人、80萬人,考慮人口(含流動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的需求,并結合天水市水資源短缺的現實和逐步推廣的各項節水設施建設及水價改革確定, 2010年、2020年凈居民生活用水綜合定額分別為90升/人.天、110升/人.天。經計算2010年、2020年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分別為2214萬立方米、3417萬立方米。4.2.3第三產業需水量天水市區第三產業近期發展速度為11%,遠期發展速度為10.2%;在不斷提高用水水平,深入開展節約用水的同時,參照兄弟城市用水定額,確定2010年、2020年凈第三產業用水萬元增加值取水量分別為9立方米

32、/萬元,8立方米/萬元,則城市工業需水量2010年為578萬立方米,2020年為1348萬立方米。4.2.4生態環境需水量預測2010年、2020年規劃區城市澆灌綠地分別為176公頃、345公頃;灑水道路面積分別為293公頃、690公頃。城市澆灌綠地定額2250立方米/公頃, 道路灑水定額200立方米/公頃, 2010年、2020年城市生態環境用水量總量分別為48萬立方米、106萬立方米。4.2.5規劃區不同水平年總需水量預測到2010年、2020年城區人口分別達到62萬人、80萬人時,2010年、2020年城區總需水量分別將達到5911萬立方米、10978萬立方米。城區不同水平年總需水量見下

33、表。 城市需水量預測表 單位:(萬m3)行政區水平年居民生活需水工業需水三產需水生態環境需水合 計(萬m3)人 口 (萬人)凈定額水利用系數居民生活需水工業增加值(萬元)凈定額水利用系數工業需水量三產增加值(萬元)凈定額水利用系數三產需水量秦州2004年25.39750.9772148609700.91156180762100.92011321422005年25.99750.9791167928700.91306200646100.92231323332010年30900.921071309397510.92171533810090.923312331402020年381100.9416231

34、004711320.94342089302080.94760505853麥積2004年26.04750.9792116710700.9908139943100.91551318682005年26.96750.9820131882700.91026155337100.91731320312010年32900.921143242985510.92134726175190.922562527712020年421100.941794789049320.94268669136180.94588565124小計2004年51.43750.91564265319700.92064320705100.9356

35、2640102005年52.95750.91611299810700.92332355983100.93962643642010年62900.922214552381510.92306259985190.925874859112020年801100.9434171793760320.946106158438180.941348106109784.3城市用水合理性分析2004年天水市城市規劃區總取用水量4010萬立方米。其中:工業占51.5%,城市居民生活占39%,三產用水占8.9%,生態環境用水占0.6%。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為10%。天水市市區工業萬元增加值凈取水量2004年、2010年、20

36、20年分別為70立方米/萬元、51立方米/萬元、 32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分別為45%、60%、75%。對照水規總院對全國及全省的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現狀及預測值(見下表),天水市由于獨特的行業特點,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現狀及預測值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預測及推薦值 單位:m3行政區實際值模型計算法彈性系數法推薦值2000年2002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全國28824118615313612868421287045甘肅5404323563082842431399225015

37、0100天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2004年、2010年、2020年分別為75升/人.日、90升/人.天、110升/人.天,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標準(GB/T50331-2002)85140升/人.天。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分析,天水市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2004年、2010年、2020年分別為78m3/人.年、95 m3/人.年、137m3/人.年,對照水規總院對全國及全省的人均綜合用水量現狀及預測值(見下表),天水市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現狀及預測值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行政區人均綜合用水量(m3/人.年)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全國155159160161甘肅

38、199184178176天水市城區供水水源全部為淺層地下水。據2004年調查統計:規劃區總供水量為4010萬立方米。供水工程設施主要由:天水市自來水公司公共供水(自來水)、各單位自建供水設施(自備水)兩部分組成。城市供水水源單一,城區地下水超采嚴重,據天水市城區地下水環境調查分析報告城區近80%的區域屬地下水嚴重超采和禁采區,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依據省政府甘政函200584號文批復精神,天水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天水市城區自備水源井關閉實施議案(天政發2004135號),目前正在進行城區自備水源井的關閉工作,自備水源井關閉后,現狀城區供水工程只有秦州銀坑三十甸子水源地日供水能力3.67萬立方米,麥積

39、慕灘水源地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共計8.67萬立方米,年供水量3164.55萬立方米。城市供水形勢將更加嚴竣。因此,必須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工程的建設。5 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5.1 水資源及其特點5.1.1地表水資源狀況地表水資源量計算采用1956-2000年省水文局編制的甘肅省水資源綜合規劃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的成果。天水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為15.1735億m3,其中黃河流域渭河水系9.5639億m3,占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的63%, 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5.6096億m3, 占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的27%。入境水資源量指從市外入境到本市境內的水資源量,我市入境水主要在武山

40、渭河干流、榜沙河,甘谷的散渡河,秦安的葫蘆河入境,全市多年平均入境水資源量為9.4271億m3。出境水資源量指流出市界的實際河川徑流量,我市出境水主要在麥積區渭河、嘉陵江支流及秦州區嘉陵江支流出境。全市多年平均出境水資源量為22.8371億m3。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加入境地表水資源量24.6006億m3,其中: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為15.1735億m3,占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加入境地表水資源量61.7%,入境地表水資源量為9.4271億m3,占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加入境地表水資源量38.3%。黃河流域18.9910億m3,占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加入境地表水資源量的77.2%,長江流域5.6096億m3,占全市多年

41、平均自產加入境地表水資源量的22.8%。牛頭河有南北二源,北源稱后川河,發源于隴山南段西側,南源稱清水河,發源于隴山南段的蘆子灘。兩支河流于紅堡匯合,始稱牛頭河,在天水縣社棠鎮匯入渭河,主河道全長84.6km,流域面積1846 km2,屬渭河水系(見附圖2-1)。后川河張家川以上和清水河清水以上的隴山山地有天然林覆蓋,草類茂密,植被較好。牛頭河白沙以上為上游,上游段有森林分布,植被較好,泉水出露,牛頭河的徑流主要來源于上游;白沙至紅堡段為中游,該區段河道開闊,兩岸階地絕大部分開墾為耕地,清水縣城位于牛頭河左岸的階地上;紅堡至社棠為下游,該區段河道基本穿行于峽谷間,河道彎曲,凸岸有耕地,河道兩岸

42、為石山,表層有黃土覆蓋,山坡長有低矮雜草,植被一般。牛頭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20177萬m3,水資源在時空分布上不均勻,牛頭河地表水量較充沛,水質較好,經取樣分析礦化度0.35mg/l,總硬度10.54 mg/l,PH值8.45,屬HCO3-Mg2+Na+型水,水質良好,符合城市生活、農業灌溉、生態環境建設用水的水質需要。5.1.2地下水資源狀況根據省水文局甘肅省水資源綜全規劃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成果,我市地貌類型全部劃分為山丘區。評價計算中采用基流切割法,河川基流切割站選用了武山、甘谷、秦安、社棠、天水、永寧河站,經計算,我市地下天然水資源量為5.1537億m3/a,其中黃河流域為3.

43、4404億m3/a,長江流域為1.7133億m3/a。地下水凈資源量為0.2911億m3/a全部在渭河流域。天水市地下水資源量表 單位:萬m3年份三級區縣級行政區面積(km2)山丘區地下水總排泄量(地下水資源量)山丘區河川基流量地下水凈資源量多年平均渭河寶雞峽以上清水縣19863772.003499.85272.14秦安縣16053048.372828.43219.93甘谷縣15723971.233650.00321.23武山縣20116992.616376.34616.27張川縣12932455.792278.61177.18秦州區10424572.324151.09421.23麥積區218

44、69592.218708.53883.69黃河流域合計1169534404.5131492.842911.67廣元昭化以上秦州區13508821.588821.58麥積區12728311.898311.89長江流域合計262217133.4717133.47全市總計1431751537.9848626.312911.67牛頭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3506萬m3/a,地下水凈資源量為340萬m3/a。牛頭河流域地下水水質張家川自治縣地下水水質良好,水質類型為HCO3-Ca2+型,礦化度0.50.7gl。清水縣地下水水質良好,水化學類型為HCO3-Ca2+型,礦化度0.5gl。5.2 水資源開發利用

45、現狀5.2.1水資源開發利用2004年根據2004年天水市水利統計年報,參照各縣(區)上報資料,并結合實際調查平衡分析,全市2004年實際供水量40412萬m3,其中蓄水工程供水994萬m3、引水工程供水14208萬m3、提水工程供水8819萬m3,合計地表水供水24021萬m3,占總供水量的59.4%;地下水供水15575萬m3,占總供水量的38.5%;其它水源供水816萬m3,占總供水量的2.1%。各縣區實際供水量詳見下表:天水市現狀供水工程供水量統計表二級區行政區地表水供水工程(億m3)地下水供水工程(億m3)其他供水工程總 計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合計農業工業生活合計黃河流域清水0.

46、0070.08620.06190.15510.03580.02860.06440.0080.2275秦安0.01480.07220.16250.24950.13860.07190.21050.0150.475甘谷0.01210.51140.19570.71920.06190.05840.12030.01450.854武山0.01460.38720.11040.51220.04150.05250.0940.010.6162張川0.04180.01050.04350.09580.06760.03440.1020.00860.2064秦州0.00280.09150.05580.15010.20270

47、.22230.4250.0020.5771麥積0.00460.25270.24960.50690.21780.19620.4140.01550.9364黃河流域0.09771.41170.87942.38880.76590.66431.43020.07363.8926長江流域秦州0.00170.00910.00250.01330.07840.02880.10720.00720.1277麥積0.02010.02010.00080.0209長江流域0.00170.00910.00250.01330.07840.04890.12730.0080.1486全市合計0.09941.42080.88192

48、.40210.84430.71321.55750.08164.0412截至2004年牛頭河流域供水量3449萬m3,地表水供水總量為2224萬m3,占總供水量的64.5%;地下水供水量為1226萬m3,占總供水量的35.5%;農業供水量占總供水量的84.7%,為2920萬m3,工業及城鎮生活占總供水量的15.3%,為529萬m3。 5.2.2 2004年各行業實際用水量根據2004年天水市水利統計年報,參照各縣(區)上報資料,并結合實際調查平衡分析,全市2004年用水總量為40412 萬m3,與全市供水量一致,其中城鎮生活、農村生活、工業、三產、生態、農業(包括農田灌溉含蔬菜及林果)用水分別為

49、2243萬m3、2135萬m3、2757萬m3、597萬m3、38萬m3、32642萬m3。各行業用水量中農業是第一大用水戶,其次是工業,詳見下表。2004年用水統計表 行政區生活用水生產用水生態環境合計城鎮農村小計工業三產農業小計黃河流域清水4523327865231909199712276秦安201408610187683881413644750甘谷93446539122667811799928540武山136301438141435715589936340張川8622130794281634175622065秦州772101874115620135284885135772麥積792249

50、104190815572478310139364小計212619604086267358431725349823639104長江流域秦州115167282661091799321277麥積2910183021031小計1171752928413917101421308全市合計224321354378275759732642359963840412牛頭河流域2004年用水總量為3449萬m3,其中城鎮生活、農村生活、工業、三產、生態、農業(包括農田灌溉含蔬菜及林果)用水分別為131萬m3、434萬m3、159萬m3、51萬m3、3萬m3、2671萬m3。各行業用水量中農業是第一大用水戶5.3 水

51、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5.3.1牛頭河流域水資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牛頭河流域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量20517萬m3,以2004年指標統計,人均占有水資源量564.5 m3, 畝均水資源量186.4m3,屬嚴重缺水地區。5.3.2牛頭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低,地表水、地下水開發程度不平衡,水資源配置不合理。牛頭河流域2004年用水量,占自產水資源量的17%,流域內缺少調蓄手段,蓄水工程供水量僅占自產水資源量的1.3%;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占地下水資源量的35%,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地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量僅占地表水資源量11%,還有較大的開發潛力。5.3.3從供水上看,2004年設計供水

52、能力、實際供水能力均較大,而由于引水口缺少水庫工程調節,河川徑流量年內分配不均,致使地表水供水工程效率低,供需缺口大。城鎮供水、農村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水源單一,受地下水含水層厚度小,補給不足,調節能力差等因素的制約,供水保證率低,遇干旱年份缺水嚴重,供水安全性較差。5.3.4從用水上看,農業用水是第一大用水戶,目前灌溉用水較粗放,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較低,調整產業結構配置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任務非常艱巨。工業、生活等其他用水受產業結構和生活水平的制約,目前用水定額較低,從發展角度看,今后工業、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增長較快。6 地表取水水源論證6.1 依據的基本水文資料6.1.1基本水文資料的收集牛

53、頭河社棠水文站設于河口上游1.5km處,東經105。58,北緯340 。33。是牛頭河唯一的水文站,控制面積1846 km2。資料觀測內容有水位、流量、輸沙率、含沙量,觀測資料自1958年至今。6.1.2基礎資料的選用及代表性分析社棠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846km2。實測資料系列從1958年到2001年,共有43年實測徑流系列,設計斷面以上集水面積1825 km2,占水文站集水面積98.9。壩址集水面積基本接近社棠水文站集水面積,根據規范要求,面積相差不超過3可不予修正。故壩址可直接采用社棠水文站斷面的值作為設計值。6.2 牛頭河水文站水文特性6.2.1徑流量牛頭河徑流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其中

54、以雨水補給為主,雪水補給為輔。12月次年3月為枯水期,45月、11月為平水期,6lO月為豐水期。牛頭河在6、7月份曾多次出現斷流現象,其中有九年最小流量為O,個別年份大洪水也發生在4月份,如1987年4月19日的洪峰流量為1190m3s。 牛頭河流域中游段清水縣境內有引用水量,1979年以前按甘肅省水文總站還原量進行還原,1980年2001年還原量根據天水市2000年水電綜合統計年報中工業、農業、城鎮生活供水的總量按甘肅省水文總站還原量的比例分配到38月、11月、12月份。 社棠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846km2。實測資料系列從1958年到2001年,共有43年實測徑流系列,對還原后的43年天然

55、徑流系列進行頻率分析計算,得多年平均流量為 Q=4.90 m3s,Cv=O.60,Cs=2.OCv,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55億m3。設計斷面以上集水面積1825 km2,占水文站集水面積98.9。徑流年內分配采用當年7月至來年6月水利年度,按典型年的年徑 流量和枯水期的徑流量分別接近設計頻率的徑流量為原則,分別選取社棠站19861987年、19871988年、19941995年為P=50、P=75、P=90的典型年。將各典型年按設計保證率的年平均流量與典型年年平均流量之比值修正典型年的月、旬平均流量得牛頭河水利樞紐各代表年的逐月、旬平均流量。見下表:牛頭河壩址P=50%代表年逐月、旬平均流量表

56、 單位m3/s 旬月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六年平均上旬平均34.44.082.491.642.162.070.910.971.171.372.739.37中旬平均12.5.712.891.782.22.060.841.001.8812.63.205.33下旬平均4.493.012.211.842.032.250.860.762.644.576.019.80月平均16.64.232.681.762.132.130.870.921.936.184.048.174.33注: 表中為設計典型年19861987年天然徑流。牛頭河壩址P=75%代表年逐月、旬平均流量表 單位m3/s 旬月七八九十十一十

57、二一二三四五六年平均上旬平均8.406.152.891.212.521.370.590.731.283.522.484.15中旬平均10.64.463.541.272.461.380.840.741.842.032.911.63下旬平均13.01.821.831.551.671.120.760.591.991.392.171.26月平均10.74.072.751.352.211.280.740.691.712.322.502.352.74注: 表中為設計典型年19871988年天然徑流。牛頭河壩址P=90%代表年逐月、旬平均流量表 單位m3/s 旬月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六年平均上旬平均3

58、.986.944.591.161.631.160.740.771.671.300.890.85中旬平均3.401.592.751.771.391.400.620.701.551.230.760.90下旬平均3.511.821.701.6l1.471.470.640.831.351.230.611.44月平均3.633.403.0l1.521.501.350.670.761.521.260.751.061.7l注: 表中為設計典型年19941995年天然徑流。洪水 牛頭河大洪水均由大暴雨形成。根據社棠水文站實測牛頭河1978年洪峰流量為1430m3s來分析,降水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區,如社棠站1

59、978年7月12日降水量為90.1mm。1987年4月19目實測洪峰流量為1190m3s,降水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區。牛頭河流域暴雨在面上分布不很均勻,造成大洪水陡漲陡落,洪水具有峰型尖瘦、峰高量小的特點。 牛頭河觀測資料自1958年至今。本次設計洪水計算,洪峰資料收集到2001年。將牛頭河社棠站實測洪峰流量43年系列加入1933年歷史洪水資料進行頻率計算,得均值Qm=310m3s,Cv=1.35,Cs=3.0Cv。成果見下表牛頭河壩址洪水成果表 流域面積(km2)均值(m3/s)CvCsCv設計洪峰流量(m3/s)P=0.5P=1%P=2P=3.33P=5P=IOP=2018253l01.3

60、53.02620214016801360111072540l 在實測洪水水文要素摘錄表中分別統計出一、三日洪量,進行頻率計算。成果見下表。設計洪量成果表單位:百萬m3 洪量均值CvCsCv不同頻率設計值P=0.5%P=1%P=2%P=3.33%一日6.40.623,023.020.417.815.8三日11.60683.045.740.334.730.66.2.3泥沙 牛頭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中下游,根據社棠水文站實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450萬t。多年平均侵蝕模數2445tkm2。由于壩址距社棠站較近,區間沒有支流匯入,故社棠水文站的懸移質輸沙量即為設計斷面的懸移質輸沙量。加入10的

61、推移質輸沙量,設計斷面的多年平均總輸沙量為495萬t,推移質輸沙量主要來自較大洪水牛頭河年、月輸沙量月 份年輸沙量(萬t)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0.2l1.096.8416.532.747.015713l79.419.82.490.804956.3 取水可靠程度分析6.3.1年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牛頭河P=90%保證率的來水量為5393萬m3,年平均流量1.71 m3/s。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P=90%保證率年供水量2555萬m3,取水流量0.81 m3/s。因此,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從牛頭河取地表水水量可以保證。6.3.2日平均流量保證程度分析城區供水設計保證率P=90,根據攔河閘工程的運行

62、設計方式,從每年的9月下半月至來年6月底下閘蓄水,工程為有庫調節供水,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上半月為洪水期,攔河閘按閘門全開低水位泄洪拉沙,工程為自流引水。(1)下閘蓄水期9月下半月至來年6底有庫調節時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從每年的9月下半月至來年6月底下閘蓄水,工程為有庫調節供水,設計興利庫容為335萬m3,水庫滲漏損失按水庫月末庫容的1考慮,水庫蒸發量=當地月蒸發深度月內平均庫面積,水庫蒸發深度就近采用天水市氣象資料。根據水庫上游牛頭河P=90的來水及興利調節計算,計算結果見下表。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時供水保證程度分析計算表時段(月)P=90%實際來水量用水量損失水量在保證用水后月末庫容9月

63、下半月248.41052.3141.110372.121714.3284.511263.42101432112242.6217123231141.821710.82492149.919611.3202.43275.321719.7252.34221.221026.9256.35120.321721.7164.86137.32109.8104 從以上分析計算結果可知,在來水保證率為90,攔河閘興利庫容為335萬m3時,水利樞紐全年供水量2555萬m3,日供水量為7萬m3 完全可以保證。(2)開閘沖沙期6月底至9月上半月無調節時日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上半月為洪水期,攔河閘按閘門全開

64、低水位泄洪拉沙,工程為自流引水。選用來水90保證率時的典型年1994年的7月至9月上半月的日平均流量進行分析,水利樞紐全年供水量2555萬m3,日供水量為7萬m3 (日取水流量0.81 m3/s。)的情況下,用實測資料還原后進行日平均流量保證程度計算,典型年1994年7月至9月上半月P=90時的日流量為0.85 m3/s(見下表),因此,供水保證率90時日平均流量完全可以保證。牛頭河P=90%設計代表年(1994年7月1日至9月15日)日平均流量保證程度分析計算表序號保證日期(月.日)天然流量(按大小排列)(m3/s)實際來水量(按大小排列)(m3/s)保證率(P%)序號保證日期(月.日)天然

65、流量(按大小排列)(m3/s)實際來水量(按大小排列)(m3/s)保證率(P%)序號保證日期(月.日)天然流量(按大小排列)(m3/s)實際來水量(按大小排列)(m3/s)保證率(P%)18.630.730.381.28279.142.722.7234.6537.311.751.4167.928.819.4819.142.56287.113.032.6935.9548.111.671.3369.237.815.4815.143.85297.182.932.5937.2558.221.641.370.549.48.738.735.13307.272.932.5938.5568.271.641.3

66、71.859.57.157.156.41317.42.862.5239.7578.131.611.2773.169.67.057.057.69327.122.832.4941.0588.281.591.2574.477.206.315.978.97339.152.492.4942.3598.231.561.2275.689.75.735.7310.26347.172.82.4643.6608.11.471.1376.997.195.915.5711.54357.132.762.4244.9618.291.471.1378.2107.245.865.5212.8367.142.572.2346.

67、2628.301.461.1279.5119.105.515.5114.1377.152.492.1547.4638.311.461.1280.8128.75.715.3715.4387.162.422.0848.7648.241.461.1282.1137.235.124.7816.7397.52.342.0050.0659.11.091.1083.3147.254.834.4917.9407.282.281.9451.3669.21.091.0984.6159.114.264.2619.2417.302.261.9252.6678.141.431.0985.9167.254.584.242

68、0.5427.292.081.7453.8688.201.431.0987.2179.94.114.1121.8438.102.071.7355.0698.251.290.9588.5188.94.313.9723.1447.62.061.7256.4708.171.20.8689.7199.123.873.8724.4459.31.611.6157.7718.161.180.8491.0209.83.793.7925.6467.11.921.5859.0728.181.180.8492.3217.264.13.7626.9477.31.891.5560.3738.21.090.7593.62

69、27.213.793.4528.2488.121.861.5261.5748.190.980.6494.9237.223.753.4129.5498.251.811.4762.8758.30.80.4696.2247.103.653.3130.8508.211.791.4564.1768.50.80.4697.4259.133.113.1132.1518.261.791.4565.4778.40.780.4498.7267.73.252.9133.3527.21.771.4366.76.3.3牛頭河地表水質及評價牛頭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20177萬m3,水量較充沛,水質較好,經取樣分析

70、礦化度0.35mg/l,總硬度10.54mg/l,PH值8.45,屬HCO3-Mg2+Na+型水,水質良好,符合城市生活、農業灌溉、生態環境建設用水的水質需要。6.3.4取水口設置及取水條件分析根據工程設計,為了使攔河閘蓄水期取到清水、在敞閘泄洪期間也能取到河水,進水閘取水口設在兩處。一處位于泄沖閘右邊墩上,用該進水閘取正常蓄水期清水,另一處設在消力池右邊墻上游側,該取水口在攔河閘低水位泄洪拉沙期間利用消力池尾坎以下水深取其表層清水。7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利用水資源對水資源狀況及其他取水戶的影響7.1對流域水資源狀況影響分析甘肅省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量20.009億m3,入境水

71、資源量1.088億m3,總水資源量21.097億m3。2002年渭河甘肅境內用水量5.33億m3,占流域水資源總量的25.3%;耗水量3.11億m3,占水資源總量的14.7%。黃河流域分配給甘肅省的允許耗水量為30.4億m3。2002年甘肅省黃河干流耗水量18.12億m3,涇河耗水量2.57億m3,洛河耗水量0.02億m3,渭河耗水量3.11億m3。甘肅境內黃河流域耗水量23.82億m3,且近幾年一直維持這一水平,未超過國家分水方案。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年供水量2555萬m3,僅占甘肅省渭河流域水資源量的1.2%,因此對渭河流域水資源不會產生影響。占牛頭河流域水資源量的12.5%,因此對牛頭河流

72、域水資源也不會產生影響。7.2對其他取水戶的影響分析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取水量不大,且牛頭河下游再無取水工程,因此,不會對周邊地區和其他取水戶產生影響。7.3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工程區屬渭河上游的一條支流,河流全長84.6km,流域面積1846KM2徑流年內變化大,河水平時清澈,洪水期水質渾濁,泥沙含量大,河水水質良好。 牛頭河有南北二源,北源稱后川河,發源于隴山南段西側。南源稱清水河,發源于隴山南段的蘆子灘。兩支河流于紅堡匯合,始稱牛頭河。牛頭河在天水縣社棠鎮匯入渭河。后川河張家川以上和清水河清水以上的隴山山地有天然林覆蓋,草類茂密,植被較好。牛頭河白沙以上為上游,上游段有森林分布,植被較好,泉

73、水出露,牛頭河的徑流主要來源于上游;白沙至紅堡段為中游,該區段河道開闊,兩岸階地絕大部分開墾為耕地,紅堡至社棠為下游,該區段河道基本穿行于峽谷間,河道彎曲,凸岸有耕地,河道兩岸為石山,表層有黃土覆蓋,山坡長有低矮雜革,植被一般。 該工程以解決天水市城區居民生活、工業用水為主,兼有解決供水沿線農村人畜飲水、環保及高效生態農業用水的作用。工程的修建可大大改善天水市城區的供水水質、降低供水成本、保障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工程建設期間,對地方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比如對金融、保險、餐飲、運輸、郵電通信、商品零售等行業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會帶動地方建材業的發展,

74、解決農村部分剩余勞動力問題。 工程建成投產后,可為天水市提供良好的水源,滿足社會用水需求,促進地方工商業的繁榮和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工程建設開挖、埋壓,使得原地貌遭受到不同程度破壞,工程建設中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可通過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加以治理,可避免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8 水資源保護措施 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是一處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工程本身不會對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工程施工階段,會對周邊環境有一些不利影響,應采取保護措施,減少不利影響。同時,要加強壩址上游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劃定水源保護區,制定保護管理辦法,嚴格進行保護。8.1 工程施工階段污染防治 工

75、程區內水土流失類型為水力侵蝕。工程區多年平均年侵蝕模數為2445tkm2.a。依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l90一96),屬中度侵蝕。目前工程區無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施工階段工程建設開挖、埋壓,使得原地貌遭受到不同程度破壞,工程建設中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可通過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進行治理,使建筑料場地開挖后形成的裸露地表,將棄料進行回填、平整;坡面種植與原植被同類的草種,恢復并超過原有的植被覆蓋度。施工結束后,對庫岸兩邊土地進行平整,再進行植樹綠化,減少對庫岸的沖刷,保護庫岸穩定。對生活福利區進行土地平整,并在周圍種草植樹,進行綠化美化,樹種選擇觀賞性較強的樹、花草等。施工結束后,對臨建工程

76、區進行土地平整,植樹綠化。樹種可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樹草等。可有效防治施工階段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污染,保護水生態環境。8.2地表水資源保護要加大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力度,采取水量保護、水污染控制、水源地保護、生態系統建設、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資源保護管理等綜合保護措施。加強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加快點、面源污染治理,推進上游張川、清水縣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關閉污染大的五小企業,對大中企業實行達標排放和排污總量控制,加大排污企業與納污河流的水質監測工作,調整牛頭河水功能區劃,組織編制牛頭河水源地保護區劃報告,并經市政府頒發水源地保護區管理辦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有效地保護牛頭河地表水資源。

77、9 水資源論證結論9.1建設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非常必要和迫切天水市城區供水水源全部為淺層地下水。城市供水水源單一,城區地下水超采嚴重,據天水市城區地下水環境調查分析報告城區近80%的區域屬地下水嚴重超采和禁采區,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目前正在進行城區自備水源井的關閉工作,自備水源井關閉后,現狀城區供水工程只有秦州銀坑三十甸子水源地日供水能力3.67萬立方米,麥積慕灘水源地日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共計8.67萬立方米,年供水量3164.55萬立方米。城市供水形勢將更加嚴竣。因此,必須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工程的建設。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為一不完全年調節水庫,興利庫容335萬m3,總庫容390萬m3,樞

78、紐建成后每年可向受水區提供2555萬m3城市生活及工業用水,社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是天水市中、遠期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9.2天水市城市取用水合理天水市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為10%。工業萬元增加值凈取水量2004年、2010年、2020年分別為70立方米/萬元、51立方米/萬元、 32立方米/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分別為45%、60%、75%。天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別為75升/人.日、90升/人.天、110升/人.天,天水市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分別為78m3/人.年、95 m3/人.年、137m3/人.年,對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標準(GB/T50331-2002)85140升/人和水規總

79、院對全國及全省的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人均綜合用水量的現狀及預測值,天水市的上述指標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3地表水取水保證程度分析9.3.1年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牛頭河P=90%保證率的來水量為5393萬m3,年平均流量1.71 m3/s。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P=90%保證率年供水量2555萬m3,取水流量0.81 m3/s。因此,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從牛頭河取地表水水量可以保證。9.3.2日平均流量保證程度分析城區供水設計保證率P=90,根據攔河閘工程的運行設計方式,從每年的9月下半月至來年6月底下閘蓄水,工程為有庫調節供水,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上半月為洪水期,攔河閘按閘門全

80、開低水位泄洪拉沙,工程為自流引水。(1)、下閘蓄水期9月下半月至來年6底有庫調節時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從每年的9月下半月至來年6月底下閘蓄水,工程為有庫調節供水,設計興利庫容為335萬m3,根據水庫上游牛頭河P=90的來水及興利調節計算,在來水保證率為90,攔河閘興利庫容為335萬m3時,水利樞紐全年供水量2555萬m3,日供水量為7萬m3 完全可以保證。(2)、開閘沖沙期6月底至9月上半月無調節時日取水量保證程度分析每年的7月初至9月上半月為洪水期,攔河閘按閘門全開低水位泄洪拉沙,工程為自流引水。選用來水90保證率時的典型年1994年的7月至9月上半月的日平均流量進行分析,水利樞紐全年供水量2

81、555萬m3,日供水量為7萬m3 (日取水流量0.81 m3/s。)的情況下,用實測資料還原后進行日平均流量保證程度計算,供水保證率90時日平均流量完全可以保證。9.4牛頭河地表水質良好,符合城市用水要求牛頭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20177萬m3,水量較充沛,水質較好,經取樣分析礦化度0.35mg/l,總硬度10.54mg/l,PH值8.45,屬HCO3-Mg2+Na+型水,水質良好,符合城市生活、農業灌溉、生態環境建設用水的水質需要。9.5工程取水不會產生環境問題根據國家分水方案,黃河流域分配給甘肅省的允許耗水量為30.4億m3。現狀年甘肅省黃河干流耗水量18.12億m3,涇河耗水量2

82、.57億m3,渭河耗水量3.11億m3,洛河耗水量0.02億m3,渭河耗水量3.11億m3,甘肅境內黃河流域耗水量23.82億m3,且近幾年一直維持這一水平,未超過國家分水方案。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年供水量2555萬m3,僅占甘肅省渭河流域水資源量的1.2%,因此對渭河流域水資源不會產生影響。占牛頭河流域水資源量的12.5%,因此對牛頭河流域水資源也不會產生影響。9.6對其他取水戶的影響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取水量不大,且牛頭河下游再無取水工程,因此,不會對周邊地區和其他取水戶產生影響。9.7建議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是為天水市城區供水的又一水源工程,因此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上游流域環境保護必須依據

83、城市供水水源地保護要求進行嚴格保護,采取水量保護、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護、生態系統建設、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資源保護管理等綜合保護措施。建立水源地保護區,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防止水源的污染。9.7.2為保證水源地能夠長期開采,必須加強牛頭河水資源統一配置管理,擬建水源地上游不能大量攔截牛頭河地表水,進一步完善地表水動態監測工作,著重加強水源地的水量、水質的動態監測;9.7.3堅決實行項目立項、可研、設計、建設及生產各環節的環保全過程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教育、宣傳,建立流域水質、水量監測機構,加強工程管理和水資源的保護,確保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的安全。9.7.4進一步加強城市節約用水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大力推廣節水器具,進行工業節水技術改造,有效降低水消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附圖: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位置示意圖


注意事項

本文(天水市牛頭河水利樞紐工程水資源論證報告(48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广德县| 嘉黎县| 府谷县| 修水县| 儋州市| 彰化县| 七台河市| 尉犁县| 鲁甸县| 山东| 鱼台县| 沽源县| 化州市| 新乐市| 长岛县| 福贡县| 壶关县| 婺源县| 自贡市| 松桃| 霍邱县| 林州市| 铅山县| 滁州市| 衡阳市| 日喀则市| 河西区| 霍林郭勒市| 怀宁县| 五台县| 柳林县| 安国市| 北辰区| 阳东县| 茂名市| 天长市| 麦盖提县| 南丹县| 嘉鱼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