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GK2014040801工程名稱:XXXXXXXX勘察院二0 一四年四月XXXX孵化器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院 長:審 定:審 核:項目負責:編 寫:XXXX勘察院勘察資質等級:甲級資質證書編號:XXXX營業執照:XXXX聯系電話:XXXX單位住址:XXXX郵政編碼:XXXX 外業見證單位:XXXX附勘察資質1概述41.1擬建工程概況41.2勘察任務及勘察依據41.2. 1勘察任務4勘察依據及執行的技術標準51.3勘察階段及勘察等級51.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61.4. 1勘察方法6完成工作量71.5勘察質量評述72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82.1.地形地貌及環境條件82.2地
2、質構造82. 3地層巖性及其工程地質特性82. 3. 1地層巖性82. 3.2工程地質特征82.4地下水92.5不良地質作用93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63. 1巖土參數的分析確定63.2巖土參數的建議值63.3場地地震效應評價73.4場地穩定性、適宜性73.5持力層選取及基礎型式建議73. 5. 1持力層選取73. 5.2地基基礎型式建議83. 5.3樁基參數建議8成樁的可能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93. 5.5樁基礎施工注意事項93.6基坑開挖與支護方案建議93.61程施工及使用期間可能發生的巖土工程問題及監控、預防措施104結論與建議114.1結論114.2建議12附圖附圖1、建筑設計總平面圖1張2
3、、勘探點平面布置圖1張3、工程地質剖面圖14張4、鉆孔柱狀圖47孔附表1、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表1份2、土工試驗成果表1份3、土樣腐蝕性報告1份4、水質分析報告1份1概述本院受業主委托,對XXXX電子商務產業園孵化器擬建場地進行巖土工程詳細勘察, 要求查明擬建建筑物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地層結構,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地 下水的埋藏條件等,為地基基礎設計及施工提供依據。1.1擬建工程概況擬建場地位于XX電子商務園坐落于XXXX高鐵產業園區,原為空地四周空曠,由規 劃道路分為南北兩個地塊,地塊東西兩側及兩個地塊Z間均臨規劃路,南地塊南側及北 地塊北側為其他產業用地,該地段路網齊全,交通便利。擬
4、建規劃總用地面積22721.02 冊,總建筑面積54267. 97 m2,地下建筑面積5774.61 m2,地上計容面積48493. 36 其中,公租房面積19435. 84 m2,商務辦公面積26332. 58 m2,商務網點面積486. 1 m2,倉儲 中心建筑面積1944 m2,電信IDC而積294. 84 m2o場地整平標高101. 55-102. 45m,擬建 工程情況如下表:擬建工程基本情況一覽表表1建筑物名稱層高結構類型單柱最大荷載擬用基礎形式1-2樓(含裙樓)17F框剪結構6000KN樁基礎3磁5F框架結構樁基礎4=樓及電信IDC5F框架結構獨立基礎5-6樓6F框架結構樁基礎地
5、下車庫單層框架結構板底標高-5. 5m樁基礎1. 2勘察任務及勘察依據1. 2. 1勘察任務根據設計單位要求,本次勘察的任務如下:(1)搜集附有坐標和地形的建筑總平面積,場地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規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2)查明場地和地基的穩定性,地層結構、持力層的工程特性,土的應力作用,分 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3) 查明場地內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 出整治方案的建議;(4) 查明建筑范圍內巖土層的類型、成因、分布、工程特性;(5) 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濱、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
6、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提供地下水水位及其變化幅度;(7) 提供各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地基變形計算參數;(8) 初步判定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9) 提供場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對建筑物抗震的影響,并提供有關參數。1. 2. 2勘察依據及執行的技術標準(1) 、勘察合同及勘察任務委托書;(2) 、擬建場地的建筑物總平面圖。(3)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國家標準);(4)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國家標準);(5)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國家標準);(6)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7、GB50011-2010)(國家標準);(7) 、屮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國家標準);(8)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國家標準);(9) 、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 50266-99)(國家標準);(10)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1993)(國家標準);(11) 、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行業標準);(12) 、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94)(13) 、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14) 、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范JGJ722004;(15)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
8、08)(行業標準);(16)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國家標準)1. 3勘察階段及勘察等級勘察階段為詳細勘察,擬建場地為一般工程,判定場地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一級,場 地抗震設防烈度小于6度,不良地質不發育,地形地貌簡單,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三級, 場地巖土種類單一,比較均勻,場地地基復雜程度為三級,綜合判定巖土工程勘察(詳 細)等級為甲級。1. 4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 1. 4.1勘察方法根據勘察合同以及相關規范要求,在收集臨近場地工程地質資料的基礎上,布置了 相應的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鉆探、原位測試(圓錐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室內 土樣測試分析、工程測量等手段。具
9、體如下:1、鉆探(1) 勘探點平面布置:本次勘探共布設鉆孔47個。(2) 勘探深度:鉆孔以進入穩定持力層不小于5ni終孔;當遇到斷層或軟弱夾層時 適當加深;(3) 鉆探工藝:第四系松散層采用沖擊跟管鉆進,基巖采用回轉鉆進;為滿足樣品 釆集的需要,開孔口徑一般為13011UH,終孔口徑不小于91mm。2、采樣及室內試驗本次勘察,依據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 87-2012)(行業標 準)的有關要求選擇合適的取樣方式將巖土樣及吋用密封袋包好、封好,并按搬運過程 減少振動的要求,及時送實驗室試驗。嚴格按照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 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
10、/T50266-99)的測試項目要求對試樣進行試驗,計量器 具檢定合格,操作符合規程耍求,數據可靠。3、原位測試為判定強風化千枚巖承載力,本次勘察對部分鉆孔進行了圓錐重型動力觸探試驗, 等,具體試驗鉆孔及結果可參見重型動力觸探統計表,試驗方法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GB50021-2001)執行。4、工程測量本次勘察平面坐標系為北京54坐標,孔位坐標以xxxx電子商務產業園建筑定位總 平面圖中的 A (X=170835. 247 , Y=503066. 021 )和 B (X=170807. 793, Y=503245. 037)為 測量控制點,所有勘探孔均采用全站儀按其平面布置圖孔位坐標放至實
11、地,孔位高程由 業主提供的黃海高程點102. 45111 (0. 00)引測。1. 4. 2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共采用XY-100型工程鉆機4臺套勘察野外作業始于2014年04月11 口, 至2014年04月22日完成。土工試驗送樣及吋,計量器具檢定合格,操作符合規程要求, 木次勘察各項工作質量和成果質量良好,完成實物工作量見表lo本次報告中的柱狀圖、剖面圖及總平面圖都采用理正工勘應用軟件成圖,勘探點平 面布置圖1張,柱狀圖是根據單個鉆孔編制,共47張,剖面圖共14張,報告包括正文、 勘探點平面圖布置圖、柱狀圖、剖面圖、及附表。表1 完成實物工作量一覽表工作項目數量單位備注勘探鉆孔數47個總進尺
12、733.5米勘探孔定位及高程測量47點取樣巖樣8組原位測試重型動力觸探試驗63次強風化千枚巖室內試驗巖 樣8組中風化千枚巖土質腐蝕性試驗2項水質簡分析2項1. 5勘察質量評述木次勘察工作依據有關規范要求布置勘察孔47個,勘探點位置和高程根據業主提 供的控制點釆用全站儀測放,其高程為黃海高程,室內土工試驗由江西江匯地質工程勘 察院檢測中心完成。中途我院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場檢查,勘察質量經驗項目組自檢, 院總工辦驗收,確定勘察質量合格能滿足詳勘階段工作要求,勘察成果資料可用于施工 圖設計。1. 6提交成果本次報告中的柱狀圖、剖面圖及總平面圖都提供CAD成果圖,其中柱狀圖采用理正工 程地質勘察CAD
13、8. 5-單機版應用軟件成圖。所提交的勘察成果包括: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包括電子文件; 、提供各鉆孔柱狀圖及工程地質剖面圖。 、提供各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試驗值及巖土參數建議值。2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2. 1.地形地貌及環境條件擬建場地位于XX電子商務園坐落于XXXX高鐵產業園區,場地原地貌屬丘陵地貌單 元,丘陵山包及斜坡地形,勘察期間場地已整平。場地交通便利,其環境工程地質條件 好。2. 2地質構造根據江西省地方區域資料,結合本次勘察資料,場地斷裂構造不發育,場地內地質 構造簡單,未見構造形跡,無不良地質作用。2. 3地層巖性及其工程地質特性2. 3. 1地層巖性在本次勘探揭露深度范圍內,
14、場地上覆土層為第四系人工填土(QJ)、下伏基巖為 震旦系(Z)千枚巖。2. 3. 2工程地質特征根據本次勘察鉆探成果,擬建場地的巖土體按巖土層的成因類型、巖性結構、工程 地質特征等,按自上而下順序描述如下:人工填土 (Qf):雜填土,層底標高95. 15100. 10米,層厚2. 506. 50米,灰 黃色夾灰色,松散,稍濕。主要成份以粘性土、風化巖屑等組成,顆粒成份不均勻,局 部位置含磚塊、碗及中風化千枚巖塊石,屬原建筑物基礎及新近人工堆積而成。I強風化千枚巖(Z):層底標高90. 7098. 55米,層厚1.37. 00米。黃褐色、 青灰色,風化強烈,原巖結構構造己基本破壞,芯上部呈粉沫狀
15、和薄餅狀,往下逐漸變 硬,呈碎塊狀。塊徑一般2-8cmo巖體屬極軟巖,極破碎,巖塊手捏易碎,遇水易軟化。 基本質量等級V級。2中風化千枚巖(Z):深灰色,灰黑色,千枚狀構造,節理風化裂隙發育,節理面具 絲絹光澤,巖芯呈短柱狀、少數長柱狀,局部碎塊狀,巖芯錘擊聲啞。巖體屬軟巖,較 完整,巖塊錘擊易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IV級。鉆探揭露深度內,該層未鉆穿,揭露 厚度為5. 205. 70米,層底標高83. 8091. 40米。2. 4地下水場地存在少量的上層滯水主要賦存雜填土底部,部分鉆孔穩定水位高程可見鉆孔柱 狀圖,根據該場地土樣腐蝕性試驗結果可知(具體數據可見土壤腐蝕性項目檢驗報告 T1445
16、、T1446) 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 對鋼結構具微蝕性,本次勘察選取ZK03、ZK12鉆孔取地下水樣做水質分析,根據分析試 驗結果判定場地地下水質類型展于HC0:-Ca2+型,(具體數據可見水質分析報告水1481、 水1482)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12.2條規定,地下 水對混凝土結構為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及鋼結構具有為微腐蝕性。擬 建場地建議以98. 95m作為抗浮水位。2.5不良地質作用經本次勘察場地未發現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周邊無地下開采礦井,無采空區、軟 弱下臥層、臨空面存在,未見滑坡、
17、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 質災害,場地穩定。3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3. 1巖土參數的分析確定本報告所列巖土物理力學統計指標,是指按有關規范及試驗、測試要求的方法,對 室內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后所獲得的指標。木次勘察對強風化千枚巖進行重型動力觸探試 驗63次,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經鉆桿桿長校正,其測試結果見附表一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 果表,統計結果詳見下表3-1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計表。表3-1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計表地層編號地層 名稱統計個數取值 范圍修正擊數 平均值(擊)標準差變異 系數擊數標 準值 (擊)1強風化千枚巖638. 920. 013. 022. 0480. 157
18、13本次勘察共取中風化千枚巖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試樣8組,其測試結果見附表 巖石試驗報告,統計結果詳見下表3-2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成果統計表。表3-2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成果統計表地層 編號地層 名稱統計個數取值范圍平均值(MPa)標準差0變異系數8標準值frc(MPa)2屮風化 千枚巖8組& 24-29. 912.82. 1310. 16611. 50備 注:其承載力特征值:屮風化千枚巖5= f.c . 4)= 11.50X 1000X0. 202300KPa3. 2巖土參數的建議值根據地基巖土層的巖性特征、埋藏條件、室內土工測試及原位測試結果,并結合當 地經驗,綜合確定場地地基巖土層承載
19、力特征值fak和地基巖土變形參數,具體見表3-3 巖土層承力特征值建議一覽表。表3-3 各巖土層承載力特征值血及主要指標建議值表地層編號巖土名稱承載力特征值(KPa)壓縮模量(MPa)變形模量(MPa)巖石飽和單軸抗 壓強度標準值 (MPa)雜填土1004.0/1強風化千枚巖400/25/2中風化千枚巖2300frc= 11.5()MPa備注:表中數據是依據試驗結果查表值和本區工作經驗值。3. 3場地地震效應評價根據場地巖土層組合特征及覆蓋層厚度,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2010)(國家標準)綜合評價,場地土性質判定:雜填土屬軟弱土;強風化千枚巖屬中 硬土;中風化千枚巖屬巖石類
20、型。場地類別為II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木區地震 基本烈度小于VI度,地震加速度小于0. 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 35so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33-2008),該工程為標準設防類別。 根據以上資料,場區內地貌類型單一,地形較為平坦,地層穩定,判定該場地屬可進行 建設的一般場地,擬建場地為對建筑抗震有利地段,設計吋應按地震基本烈度VT度進行 抗震設防。3. 4場地穩定性、適宜性場地工程地質條件較為簡單,構造不發育,無不良地質作用,未發現活動性斷裂, 周邊未見埋藏墓穴、防空洞、孤石、軟弱下臥層、臨空面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未發 現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
21、災害,無不穩定邊坡,根據鉆孔資料分析,場 地內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差異不大,場地內巖土層在平面上分布相對較穩定,地層厚 度及層面起伏變化不大,其巖性及力學性質整體差異變化不大,厚度均勻,場地穩定, 適宜本工程的建設。3. 5持力層選取及基礎型式建議3. 5. 1持力層選取1、雜填土 (Q;1):層厚2. 305. 90米,承載力值特征值為lOOKPa,該層在場地內 普遍分布,均勻性差,不宜作為擬建建筑物的天然基礎持力層。2、強風化千枚巖(Z):層底標高95. 8899. 80米,層厚1. 906. 20米,承載力 值特征值為320KPa,巖體完整程度等級屬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承載
22、力較好,可作為5”、6口樓樁基礎持力層。3、中風化千枚巖(Z):層頂埋深91.20101. 70米,揭露厚度5.209.60米,承 載力特征值2200kPa,巖體較為完整,屬于軟巖,無軟弱夾層及破碎巖體、洞穴存在,可 作為廣、2 3棟樓及地下室的樁端持力層和4#樓天然地基持力層。3. 5. 2地基基礎型式建議地基基礎型式一覽表3-4建筑物名稱層高結構類型單柱最大荷載擬用基礎形式1-2瘁樓(含裙樓)17F框剪結構6000KN樁基礎3猥5F框架結構樁基礎r樓及電信idc5F框架結構獨立基礎5-6” 樓6F框架結構樁基礎地下車庫單層框架結構底板標高樁基礎地基基礎類型可選擇樁基礎,樁基方案可采用人工挖
23、孔灌注樁。3. 5. 3樁基參數建議根據XXXX地區工作經驗及擬建場地巖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參數,參考高層建筑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及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綜合給岀各巖土層樁基設 計參數建議值(表3-5) o表3-5樁基設計參數建議值表巖土名稱鉆(沖)孔灌注人工挖孔灌注樁樁的極限端阻力 標準值qpk (kPa)樁身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 (kPa)樁的極限端阻力 標準值qpk (kPa)樁身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 (kPa)雜填土/強風化千枚巖22001403500140中風化千枚巖8000/10000/表3-5中的樁基礎設計參數為建議值,實際的樁基礎設計參數及單樁承載力值應通
24、過基樁載荷試驗確定。3. 5.4成樁的可能性及其對環境的影響若采用鉆孔灌注樁,上層軟土層厚度較人,因此鉆孔中要加強泥漿護壁,防止發生 縮孔、塌孔現象,保證成孔和水下碗的澆筑質量,建議通過試沉(成)樁測定施工參數 和確定施工可行性。若采用人工挖孔樁,應注意護壁,當采用人工挖孔樁時應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操 作,并確保施工安全。場地經勘察,未發現有影響基礎施工的地下管道、電力管線等地 下障礙物、洞穴及軟弱夾層分布。樁孔側壁由雜填土、強風化千枚巖組成,其中雜填土 遇水經擾動易松動流失,應注意孔壁坍塌的影響。根據木地區及附近場地施工經驗,從 樁基的安全性、經濟性、合理性方面綜合考慮,釆用人工挖孔灌注樁是
25、可行的。3. 5. 5樁基礎施工注意事項采用樁基方案設計時,應注意下列問題:1、當采用大口徑人工挖孔樁時,建議正式施工前進行試挖,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成孔 和灌注確的質量。2、基礎工程正式施工吋,應進行現場驗槽,以確保基槽已達持力層的嵌入深度。3、大口徑人工挖孔樁基礎施工應進行護壁、降水及排水,并采取措施做好通風工作, 防止危及人生安全。4、工程樁應進行承載力和樁身質量檢驗。3. 6基坑開挖與支護方案建議1基坑開挖的穩定性問題擬建場地需開挖基坑,深度預計為5.5m,基坑開挖時,坑壁主要由松散的回填土組 成,局部位置含強、屮風化千枚巖,坑壁穩定性差,可能造成坑壁垮塌。根據我院收集 到的資料結合基坑周
26、圍環境、開挖深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及鄱陽縣地區作業設備和 氣候條件,建議采取原狀土放坡的支護結構,按坡率:1: 1.2放坡,或土釘墻支護方案, 即按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二、三級支護方案。不要選在雨季施工,或可澆筑50cm厚的混凝土為基坑地面。供支護設計的巖土物理力學指標見表3-5。基坑開挖邊坡土體主要物理力學指標標準值表表3-5巖土層號巖土名稱濕密度P粘聚力C內摩擦角4)靜止側壓力系數Kog/cm3KPaO雜填土1.866180.531強風化千枚巖2.1030252中風化千枚巖2.5040038備注1、各項參數為根據木次勘察各類測試結果并結合地區經驗及相關規范選取:2、基坑支護設計時宜考慮計算公
27、式對本地區的適宜性。2、地下水控制勘察期間場地未見地下水,基坑開挖時受大氣降水及季節影響較為明顯,開挖時基 坑內可能積水,基坑開挖時地下水控制措施可采用明溝排水,即在基坑內設置排水溝和 集水井等,亦可采用淺井或輕型井點降水。因場地大部分均為雜填土,填土較松,應采 用止水措施防止水系的水滲入坑內。3抗浮水位當地下室內設有重要設備或存放貴重物資等時,一旦進水將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 影響或造成重人損失,考慮雨季及管道漏水影響,局部可能形成上層滯水,建議設計進 行合理的考慮。在進行地下室的結構設計屮,須合理確定地下室抗浮和地下室外墻、底 板強度驗算相關的設防水位。根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
28、2-2004) 8.6.2 條說明“南方的濱江、濱海地區常發生街道浸水現象,抗浮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標高。” 綜合考慮建議該場地以98. 95m作為抗浮水位。3. 6工程施工及使用期間可能發生的巖土工程問題及監控、預防措施1、基坑開挖時宜將填土中的水隔開,尤其是雨季施工時,建議在基坑外側設置排水 盲溝,坑內可采用明溝加集水井法進行排水。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現場觀 測,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防止基礎施工對周圍構筑物的影響。2、基坑施工應進行支護方案設計。3、基礎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開雨季施工,防止坑壁坍塌。4、開挖至坑底標高后應及時清底驗槽,并及時進行滿封閉,減少暴露時間,防止地 表水和雨水浸刷(泡
29、)而破壞地基土的原狀結構。5、基施工過程中,若發現巖土條件與勘察資料不符或發現必須查明的異常情況吋, 應及時聯系勘察單位,如有必要應進行施工勘察。4結論與建議4. 1結論1、本次勘察工作嚴格執行有關規范,通過工程鉆探、原位測試、室內土工試驗等勘 探手段,己查明了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木報告可作為施工圖設計的工程地質依據。2、擬建工程重要性等級一級,場地等級三級,地基等級三級,巖土工程勘察(詳細) 等級為甲級。3、根據場地的環境地質條件及地區經驗,本場地壞境類別為II【類。4、場地存在少量的上層滯水主要賦存雜填土底部,建議以98. 95m作為抗浮水位。5、經木次勘察場地內未發現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周
30、邊無地下開采礦井,無采空 區、軟弱下臥層、臨空面存在,未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場地 穩定性較好,適宜進行擬建工程的建設。6、場地各巖土層包括雜填土、I強風化千枚巖2屮風化千枚巖。擬建場地原始 地貌為丘陵地貌,場地內地勢平坦,根據鉆孔揭露資料及縱橫工程地質剖面圖可知建筑 物基礎平面處于同一地質單元,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差異不大,場地內巖土層在平面 上分布和對較穩定,地層厚度及層面起伏變化不大,其巖性及力學性質整體差異變化不 大。綜上所述,本場地地基巖土層為均勻地基。7、本次勘察結果表明,擬建場地未發現對基礎施工有不利影響的其它地下障礙物。8、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I83
31、062001 )、江西省地震動參數區劃工 作用圖(江西省建設廳、地震局,2003年)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有關條文確定,該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VI度,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 05g,設計 特征周期為0.35s,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土依據其工程特征判定屬軟弱土,建筑 場地類別屬I【類,場地屬可進行建設的一般場地。9、本勘察報告所述內容僅限于建筑范圍內的擬建建筑物,報告中所作的分析和提出 的建議基于各勘探點資料及其相關的測試資料,但并不能完全反應勘探點與勘探點之間 地質條件所發生的變化,事實上場地各勘探點之間的地質條件是有變化的。在施工過程 中,如果發現勘探點與勘探點Z間的地質情況與報告所述及設計文件不一致,應會同有 關部門結合地質條件提出處理意見或進行施工勘察。4.2建議1、根據擬建建筑物特征,結合場地地層巖性,從安全性及經濟性考慮,建議選擇強 風化千枚巖(或中風化千枚巖)作為5序樓作為基礎持力層,建議選擇中風化千枚 巖作為擬建建筑廣、2 3樓及地下室的基礎持力層,基礎類型可選擇樁基礎(或墩), 樁基方案可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或鉆孔灌注樁,建議選擇中風化干枚巖作為4#樓天然地 基持力層,基礎類型可選擇淺基礎如獨立基礎。2、基礎施工時,當發現與勘察報告和設計文件不一致或遇到異常情況時,應結合地 質條件提出處理意見或進行施工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