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日喀則地區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環境保護監理總結報告二一二年七月目 錄西藏日喀則地區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環境保護監理總結報告前言西藏日喀則地區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是西藏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的通縣油路項目,同時亦是一條邊防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的建設通車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重視。6月9日自治區交通廳洛松書記一行檢查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時強調:該項目的建設必須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充分吸收當地的社會勞動力和資源,做到建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投資環境來。本項目實行了項目法人制,法人為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委派管理機構為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項目管理辦公室
2、,全面負責該工程項目的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項目辦設有項目負責人、總工程師;設有計劃合約部、工程部、綜合部、財務部四個部門。曲亞公路實行施工監理制,監理合同段是具有甲級公路監理資質的。曲亞公路分為3個合同段,通過公開招標選擇了3家施工單位,A合同段是安通建設有限公司;B合同段是西藏喜瑪拉雅工程建設有限公司;C合同段是新疆昆侖路港工程公司。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由西藏自治區交通廳工程質量監督站監督。工程于2011年7月開工,2012年10月竣工。一、總則、工程概況1、工程項目地點及路線情況路線起點接中尼公路G318 線K4919+100處,向南沿現有的砂石路設線,在K3+579.5處利用現有
3、舊橋3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惹曲河后,經日喀則市曲美鄉鄉政府(K4+165K4+820)、曲美鄉熱旦林村(K9+800K10+600),在K14+255處利用現有舊橋5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熱布則雜隆曲河,經日喀則市納爾鄉鄉政府所在地帕沖村(K15+080K15+500)、索東村(K16+795K17+200)、安布村(K26+367K26+700)后,開始設回頭曲線翻越東阿拉山,此段共設4處回頭曲線,其中最小回頭曲線半徑為25.138米,越嶺段山底高程為4133.51米(K26+700),東阿拉山埡口高程為4550.63米(K33+300),共設新線6.6公里,克服417.12米高差,翻越東
4、阿拉山后,路線繼續向南,在K46+081處利用現有舊橋3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帕秋河,經薩迦縣賽鄉帕都村(K45+550K47+100)后,在K49+573拆除重建3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當當曲河后,經薩迦縣賽鄉德吉村(K49+597K50+226)、賽鄉嘎果村(K52+900K53+400),在K54+059處利用現有舊橋4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賽曲河后,經薩迦縣木拉鄉鄉政府(K55+940K56+480),在K57+806.5處利用現有舊橋413米預應力空心板橋跨結曲河,經薩迦縣木拉鄉達江村(K61+500K62+050),至終點(K69+500)亞果村,路線全長69.257公里。沿線主要
5、經過日喀則市曲美鄉、納爾鄉和薩迦縣賽鄉、木拉鄉。主要控制點:G318、惹曲河、曲美鄉鄉政府、熱旦林村、熱布則雜隆曲河、帕沖村、索東村、安布村、東阿拉山、帕秋河、帕都村、當當曲河、德吉村、嘎果村、賽曲河、木拉鄉鄉政府、結曲河、達江村、亞果村。2、設計標準本項目全線采用四級公路標準進行建設,設計速度20公里/小時。路線全長75.495公里,其中主線69.257公里,支線6.238公里。主線路基寬度采用6.5米,斷面布置為23.0米(行車道)+20.25米(路肩);支線路基寬度統一采用4.5米,路面3.5米,斷面布置為3.5米(行豎曲線最小長度:108.03m。車道)+20.5米(路肩)。橋涵設計荷
6、載采用公路級。本項目主要技術標準見表1。依據的技術標準 表1序號號技 術 指 標單位依據的標準采用的標準備注1公路等級四級公路四級公路2設計速度km/h20203路基寬度m6.5/4.56.5/4.54行車道寬度m6/3.56/3.55停車視距m20206圓曲線最小半徑一般值m3035極限值15不設超高最小半徑1507緩和曲線最小長度m20258最大縱坡%989最小坡長m609510豎曲線最小半徑凸形一般值m2001341.372極限值100凹形一般值200744.287極限值10011平曲線最小長度m4046.44712豎曲線最小長度m2058.813大中橋設計洪水頻率1100110014小
7、橋涵設計洪水頻率15015015橋涵設計的汽車荷載等級公路級公路級設計洪水頻率:中橋1/100,小橋及涵洞1/50。地震基本烈度:度。3、開工和完工時間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予2011年8月2日開工至2012年9月份項目完工通車,2012年12月完成交工驗收。、編制依據1、國家級環保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
8、004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若干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1996】3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84號,2000年3月;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53號文,1998年11月;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國家環??偩?4號令,2003年1月1日; 關于加強公路規劃和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環發【2007】184號;2、國家其他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
9、004年8月28日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2004年8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四令,2004年8月28日。3、交通部規章 交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交通部2003年第5號令,2003年6月1日; 關于開展交通工程環境監理工作的通知,交環發【2004】314號,2004年6月; 開展交通工程環境監理工作實施方案,2004年6月。4、其他依據 委托書; 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交通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2003年3月; 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
10、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的評估意見,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7月25日; 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環境評價執行標準的復函,2003年1月7日; 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設計,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04年。、工作目的、原則和重點1、工作目的實施環境監理是為了及時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發現并解決環境問題,有效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強化施工期環境管理,使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完善環境管理制度,并對建設各方都產生正面影響。實施環境監理有利于工程環保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有利于環保部門對項目施工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使業主施工期環境管理更加規范化,施工單位的施工行為更加文明化。2、工作
11、原則環境監理任務主要是管理、協調和控制。管理與監督有關環境、質量和信息的收集、分類、處理、反饋及儲存。監理工作中應理順、協調好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環境監理單位、環境監測單位及政府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等各方面的關系,為做好環境監理工作創造有利條件。按環境監理服務的范圍和內容,履行環境監理義務,獨立、公正、科學、有效的服務工程,實施全面環境監理。為了實施上述目標,在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則: 效率原則效率是組織機構運行的目標。環境監理組織機構模式必須將效率原則放在重要地位,根據工程特點和環境監理工作任務、目標選擇適宜的結構形式,使環境監理工作高效而正確,減少重復和扯皮,并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因
12、此,環境監理組織機構設置要以事為中心,因事設崗,因崗配人,做到人與事高度配合。 責、權、利統一原則環境監理組織機構減持以責任為中心、以權利為保證、以利益為基礎的責權利一致原則,在環境監理組織機構中明確劃分職責權力范圍,賦予環境監理各崗位相應的職責和權力,做到每位成員有職、有權、有責。 分工合作原則分工、合作是提高組織機構效率的要求。環境監理機構的設置要求工程監理和環境監理明確合作關系,相互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專業化的分工,來明確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環境監理同工程監理的分工不同,工程監理負責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費用的監理;環境監理負責承包商在建設期對環境保護措施的
13、落實,監督承包商的施工行為,減輕其對環境的影響。但是二者又必須相互合作,工程監理在監理過程中考慮工程施工的環境影響,環境監理要緊密的同工程監理結合起來。 靈活性原則環境監理組織機構的模式要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又不是一層不變的。應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特點、要求、環境狀況等綜合考慮組織的模式、機構的設置人員配備,使組織機構的管理層次和管理跨度相互協調,并能有效靈活的與其它工作的組織機構相互配合,適應實現組織目標的要求。、工作范圍和重點1、工作范圍根據交通部開展交通工程環境監理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工程環境監理主要包括環保達標監理和環保工程監理。環保達標監理是使主體工程的施工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如噪聲、
14、廢氣、污水等排放應達到有關的標準等。環保工程監理包括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等地的保護,包括污水處理設施、聲屏障、邊坡防護、排水工程、綠化等在內的環保設施建設的監理。根據環評報告書的評價內容和國家環境保護部、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當時的批復意見,結合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管理的新發展,確定本次施工期監理的主要工作范圍應包括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區與工程直接影響區域,包括主體工程、臨時工程、施工營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渣)場、砂石料場、各類拌和站等。監理的具體內容包括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污染物防治、文物保護等方面。2、工作重點由于施工期環境監理尚未有規范與操作指南出臺
15、,實際工作中施工期監理的重要依據為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國家環境保護部、西藏自治區環保廳的審查批復意見,根據上述文件確定本項目的工作重點為:、沿線受影響的學校和集中居民區受施工中噪聲和環境空氣影響的程度,各種減緩措施是否落實;、施工營地、施工便道、取土場是否實施了相應的環保措施;、對地表擾動較嚴重的施工區域是否進行了相應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瀝青攪拌站、水穩拌和站選址是否合理。、質量管理環境監理制度在縱向上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及其環境后評價制度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建設項目全程環境管理體系;在橫向上與工程監理形成施工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工程質量和環境質量)。公路
16、建設項目施工期已經逐步形成了“政府監督、業主監管、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四位一體”的環境管理體系,以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在這個環境管理體系中,施工期環境管理的主題是“政府有關環保部門、業主、環境監理、承包商”。它們目標一致,共同承擔保護環境的義務和責任,協同工作從而達到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的目標。二、監理組織機構及人員、設備投入、 監理機構設置本項目實行總監理工程師負責制,設二級監理機構,即總監辦和駐地辦。各合同段監理單位接到中標通知書后,依據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以及監理合同條款的規定,立即組織各級監理人員進駐現場,成立了總監理工程師辦公室。總監辦設工程部、合同部、綜合部和中心試驗室。路
17、基工程和路面工程下設駐地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和和駐地試驗室,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工程師擔任駐地監理主任。駐地監理工程師辦公室在總監理工程師及總監工程師辦公室的直接領導下,負責所管轄路段的施工監理工作,所有監理人員均由環保監理的責任和義務。監理組織機構框圖見圖1和圖2。圖1總監理工程師辦公室機構框架圖圖2 駐地監理辦管理機構基本框架圖各駐地辦駐地監理工程師試驗工程師道路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合同計量工程師、監理人員設置本項目各環節都投入了足夠的監理人員和雄厚的技術力量,以滿足項目監理的需要。本項目一路共設1個總監辦,3個駐地辦,共投入人員23人,其中專業監理技術人員15人,后勤管理人員8人。 加強監理隊
18、伍自身建設,提高監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以及監理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是發展監理隊伍、做好監理工作的前提。本項目所有監理人員上崗前都參加了省質量監督站舉辦的培訓班,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同時駐地辦還注重對監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檢查,發現職業道德或業務素質低的監理人員及時進行調換,為圓滿完成工程監理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監理設置配置為滿足正常的監理各項業務活動的需要,總監辦分別投入了先進、完備的辦公、通訊及交通設施,配備了計算機5臺、復印機1臺、激光打印機2臺、傳真機1部等辦公設施及攝像機、照相機等,各監理駐地辦也分別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照相機等設施;各部門設有固定電話保證了通訊的暢道;車輛配備及
19、車況均能滿足工程需要。監理中心試驗室及各級監理試驗室配備了精準、齊全的試驗檢測設備,并且所有檢測設備均由國家指定的計量部門進行了標定,滿足使用要求。所有試驗檢測設備性能穩定、狀態良好,進場后由計量部門檢驗標定合格后投入使用。、監理機構進場及退場時間本項目路基工程總監辦及駐地辦監理人員于2011年6月陸續進場,路基施工階段的監理工作基本于2011年12月結束;路面工程、交通工程和綠化工程總監辦及駐地辦監理人員于2012年3月陸續進場,路面及交通施工階段的監理工作于2012年10月結束。三、環境保護監理的任務和遵循的原則環境保護監理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工
20、程建設過程中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對建設項目配套的環保工程進行施工監理,確?!叭瑫r”的實施。從事工程環境保護監理活動,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確立環境保護監理是“第三方”的原則,將環境監理和業主的環境管理、政府部門的環境監督執法嚴格區分開來,并為業主的環境管理和政府部門的環境監督服務。四、環保監理的工作程序環保監理工作程序見下圖。五、環保監理的工作內容及執行情況環境保護監理是工程監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工作內容不僅僅限于工程本身,還涉及到環保技術,因此具有特殊性和相對獨立性。曲亞公路環保監理人員對施工活動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按照施工進程實施動態管理。工程監理的
21、工作方式以日常巡視為主,輔以必要的環境監測,以便及時調整環保監控力度。、施工準備階段的環保監理工作1、熟悉工程資料,掌握工程整體情況(包括工程環境影響區域)。環境保護監理人員必須掌握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環保要求和措施,熟悉環評和水保批復的內容,對照工程設計文件、圖紙以及現場環境,對施工期的環保情況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并對敏感的保護目標作出標識。2、編制施工環境保護監理計劃。3、根據施工環境保護監理計劃,編制各單位工程的環境保護監理實施細則。4、根據工程情況,配置必需的環境監測設備和儀器。5、建立環保工作網絡,要求施工單位建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6、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
22、對不符合工程環保要求的環節內容提出改正要求,對遺漏的環節和內容要求增補。7、審查?。墸┩翀?、采石場的選址,對生態敏感點和?。墸┩翀?、采石場進行必要的實地踏勘。8、審查施工單位的臨時用地方案,所有便道、便橋,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才能使用。9、參加第一次工地會議,對施工單位進行環境保護監理交底。10、對現場試驗室放射源的處置,監理工程師應全過程旁站監理,保證放射源得到妥善處置。11、施工場地和便道附近有敏感保護對象時,對施工車輛作出限速行駛的規定,并對執行情況進行巡檢。12、對營地、辦公區、試驗室、材料堆場、拌和場、預制場以及取(棄)土場的環保措施執行情況、環保設施運行維護情況,進行巡檢
23、。、施工階段的環保監理工作組織駐地監理對所負責區域進行巡視檢查,對重點工序進行旁站監理。針對發現環保工作疏漏或隱患及時向承包人發出工作指令予以指正。認真檢查承包人的環境保護措施的合理性和成效性。積極協助環保主管部門及業主處理環保突發事件。針對環保監理工作的特殊性及事前預防性,本工程項目監理人員著重對以下地點或施工工序進行控制。1、生活服務區監理和承包商的生活區選址基本上采取了避讓的措施,通過實地踏勘,避開各種生態敏感點,盡可能租用當地的民居;若無現成的房屋可以租用,生活服務區盡可能避開了農、牧等生產用地,并做到:生活服務區污水和洗車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3838-88中所規定的、類
24、水域。生活垃圾堆放點選擇30m范圍內無生活用水的廢棄溝凹或廢棄干塘。堆放點無直通溝道與鄰地相通。不得向垃圾點內排放生活污水。施工人員如自建宿舍,必須配套建設簡易廁所,簡易廁所盡量建成有沖洗水和糞便回收裝置的流動廁所。2、臨時施工便道臨時施工道路的周圍環境的潛在影響主要是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和水土流失及揚塵等污染,主要防治措施有:、 嚴格規劃臨時施工道路的路線走向,按照合同要求建設在征地界以內,并盡量利用現有道路,以減少植被破壞為首要原則。對于因地形限制等原因建于征地線以外的,施工結束后均已進行復耕,回復其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施工便道盡量保持平整,設立施工道路養護、維修專職人員,及時灑水清潔保持運
25、行狀態良好,減少揚塵污染。施工噪聲控制為晝夜間75dB以下,夜間55dB以下,夜間在居民區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業。3、橋涵工程泥漿排放及取、棄土(渣)場鉆孔灌注樁排除泥漿不得隨意排放,必須排放掃專用泥漿池且設置圍擋措施,從而避免泥漿流入附近河流或耕作用地。路基工程外借方取土場、棄方棄土場必須選在遠離公路主體且在可視范圍外,用機械壓實并覆蓋種植土。4、臨時材料堆放場地、攪拌場地和預制場臨時材料堆放場地及拌和場要求必須有明確的邊界,并砌筑圍墻,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場地四周應有疏水溝系,防止雨水浸濕,
26、水流引起物料流失。水泥和混凝土運輸應采用密封罐車。采用敞篷車運輸時,應將車上物料用篷布遮蓋嚴密,并要求:、 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減少拌和站對環境敏感點的粉塵和噪聲及污染。拌和場和預制場地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 dB。不能達標時,夜間應停止作業。、砂石料沖洗廢水其懸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懸浮物進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廢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灑水防塵。5、路面基層為符合工程要求,路面基層拌和站的選址均位于地勢較平坦的地域,涉及草地、荒地。除常見的水、氣、聲影響外,場地平整將對沿線植被及動物棲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壞。夜間拌和場強光照射
27、會干擾植被和動物的生活節律,嚴重時會導致植物的死亡以及動物生理紊亂而影響其種群敷衍。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對臨時借地范圍要有明確的邊界,以便控制對臨時借地外圍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對農、林等生產用地的占用無法避免,則在施工結束后,必須恢復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嚴格控制影響范圍,不應僅考慮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壞場地以外的植被。、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水穩拌和站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療養院、城鄉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減少拌和站對環境敏感點的粉塵和噪聲污染。、石灰、粉煤灰等路用粉狀材料
28、運輸和堆放應有遮蓋,其混合料集中拌合,減輕對空氣、農田的污染。如有必要,施工結束后,堆置點及其附近被污染的土壤應進行改良,恢復其肥力。、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dB。、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在靠近學校、居民區等敏感地區夜間禁止施工。6、瀝青路面、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廢氣、塵土,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96)。、石灰、粉煤灰等
29、路用粉狀材料運輸和堆放應有遮蓋,其混合料集中拌合,減輕對空氣、農田的污染。、施工單位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噪聲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施工場界排放標準(GB1252390)。該階段施工場界噪聲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dB。、除搶修、搶險作業外,禁止夜間在居民區、文教區、療養區進行產生噪聲污染、影響軍民休息的簡直施工作業。確需連續作業的,應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公告居民。、瀝青混凝土不得設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瀝青拌和站距離學校、醫院、居民區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區不宜小于300m,并應設在當地主導風向下風向一側。設備污染物排放應符合瀝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685)中的一級標準的規定。拌和
30、站應配備瀝青煙氣處理裝置,瀝青混凝土的采購合同中應明確對供貨單位的環保要求。瀝青路面攤鋪時,應確保設備完好,盡可能縮短時間,減輕對周圍人群及施工人員的影響。、交竣工驗收階段的環保監理工作1、參加竣工檢查,確保各項工作達到環保要求。2、評估環保任務及環保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尚存的主要環境問題提出處理方案及建議。3、檢查承包人的環境保護資料是夠滿足竣工驗收要求。4、編制工程環境保護監理竣工資料。六、工程環境保護效果評價、環境保護監理檔案資料全線的環境保護監理檔案資料編制,以總監理工程師為主,由總監辦、中心試驗室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各駐地辦的環境保護監理檔案資料,有駐地辦主任為主的編制小組具體負責本駐
31、地辦的監理檔案資料歸檔、編制工作。目前,各單位的管理性文件、來往信函已歸檔存放,所完成工程的質量證明文件基本完整,并按工程類別歸檔。、環境保護的符合性日喀則曲美至亞果公路監理項目依據國家和相關主管部門制定、頒布的法律、法規、政策、技術標準,以及經批準的設計文件和依法簽訂的監理、施工承包合同,按照環境保護監理服務的范圍和內容,認真履行環境保護監理義務,獨立、公正、科學有效地服務于本工程項目,實施全面環境保護監理,使本工程的施工活動達到環境保護要求,確保了施工期各類污染物排放、施工區域環境敏感點的環境質量基本達到了相應的標準。1、路基、路面工程效果評價本項目路基除永久建筑物占地外,施工裸地都得到平
32、整、綠化。取土場、臨時工程占地在工程結束后也進行平整,自然恢復植被。廢渣場表面經過平整,自然恢復植被。路基路面排水采取綜合措施。邊溝、截水溝、排水溝和自然溝道相結合,形成了統一的排水系統,避免或減輕了新的水土流失。2、橋涵工程效果評價曲亞公路沿線橋梁數量較少。駐地監理人員要求承包商不準隨意亂排泥漿入河,增加河道淤積,必須挖設泥漿池集中排放。施工中開挖的基坑石渣堆積到專門場地,回填利用后剩余廢渣棄至附近棄渣場,并作好防護工作。施工后周圍場地要進行平整。4、綠化工程效果評價本工程氣候為高原溫帶,種樹不易成活,項目辦根據這種情況,組織施工、監理到現場實際考察,施工單位又進行了試種,試種結果不能成活,
33、又請有關技術專家進行了現場考察,并進行了試種,試驗結果都不能成活。小結目前工程已通車試運行。從運行情況看工程質量總體較好。曲亞公路監理項目全體監理人員按照環保工作監理目標對現場施工和工藝進行嚴格控制,從而有效降低施工噪音,減少粉塵影響,避免生活和施工產生的廢水直接流入河流污染環境,影響植被生長。取土和棄土場盡量利用荒山和溝壑,并督促承包商做好恢復和排水工作。但由于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工期緊迫、施工季節等主、客觀因素影響,沿線個別取土場、廢渣場施工跡地未完全平整,需要進一步修整和完善??傊?,監理工作離不開環保主管部門和業主的關心和支持,離不開當地政府和沿線群眾的理解和幫助,更離不開施工單位的配合。在此,對各方在工程實施監理過程中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們將曲亞公路項目的監理工作中總結經驗,找出差距,以更科學的管理,更嚴格的要求,更熱情的服務,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