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泉州晉江機場改建工程現有航站樓改造項目不停航施工安全措施 泉州晉江機場現有航站樓改造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有:1、邊運行邊施工地對現有航站樓進行改造;2、對原服務車道下的地下管道進行改造。為了確保泉州晉江機場改建工程現有航站樓改造工程不停航施工期間的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根據民航局關于 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CCAR-140)的要求,結合本工程特點,與民航相關的內容有:在現有航站樓空側砌筑隔離圍墻,在原有建筑門窗上增加隔離防護網,劃出施工區域,并調整機場運行保障路線作為施工期間臨時過渡方案;增設臨時水電(給排水、強電、弱電)專線專門用于保障機場日常運行,減少與施工用電交叉使用而產生的故障率;在改造
2、的航站樓內按保障航班運行的需求,劃分兩階段施工區域進行施工,施工區域間用輕質防火隔墻隔開,涉及到旅客通道的加設防墜安全棚。具體措施如下:一、 組織機構和職責 1、成立不停航施工領導小組,負責研究解決不停航施工與民航飛行保障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確保不停航施工和航班保障順利進行,督促落實民航和機場的不停航施工制度。 組 長:方慶強 副組長:林光榮、黃志雄、李龍新、吳謹欽、王衛東成 員:李祖植、丁煌續、陳文森、許東權、許杏海、邱華、施清該、林宏芳、朱惠瑛、陳明燈、方海山、黃評評、許燕紀、楊永建、鄭志陽、曾凌、董福憲、李志松(工程項目經理)、徐衛東(工程項目總監)。下設現有航站樓不停航施工管理辦公室。負
3、責現有航站樓不停航施工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實領導小組議定的事項,負責施工的日常檢查監督,負責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不停航施工進行安全評估。主 任:林宏芳副主任:李祖植、許燕紀、丁煌續成 員:林阿全、莊劍、駱青燕、陳建江等 2、相關部門職責 (1)改建工程指揮部職責為加強施工技術指導力量,從建設管理部、開發公司、電子公司等相關部門各抽調一名專業技術骨干充實到基建組和設備組,協助分管工程強電專業、機電專業和弱電、電信專業,借調人員參加改建辦每周工作例會和工地例會。改建辦基建組:負責改造工程日常施工組織管理工作,負責與設計、施工、監理溝通協調,丁煌續為舊航站樓改造項目負責人。改建辦設備組:負責改造工程甲供
4、機電設備、弱電系統等專業的技術指導和現場管理。改建辦綜合組:協調工作中的交叉問題,與機場運行部門、保障總值班室的溝通銜接等,與通信運營商、國安局、公安、交警等對外協調;負責任務的梳理、下達、監督。財務組:負責改造工程資金保障,準備開工預付款700萬元,春運后進場施工前需要,根據施工方案和進度準備好資金。 施工單位(五建公司):負責現有航站樓施工工作。監理單位(天正監理):負責現有航站樓施工的監理工作。 (2)機場其他部門職責 安質部:負責施工及運行安全的監管和問題整改的督辦及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資產管理部:負責施工過程中資產的遷移報廢和辦公、生產場所的安排。保障總值班室:負責航班運行保障的總
5、協調,與綜合組對接。 指揮中心:負責舊樓空側停機位停止線、滑行線調整,做好消防控制室停用后舊航站樓的消防巡查、消防滅火器材的添置和值勤工作。牽頭協調保障車輛的停放、活動區域。運輸部:負責遠機位、行李分揀靠近候機樓一側的臨時大門的管理和監控,確保行李安全。建設管理部:負責不停航施工的管理和安全監督,將安全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通知改建辦督促施工單位整改,并報送安全質量部備案,由安全質量部督促改建辦落實整改。公安:負責空防安全監管、治安管控和人員通行證件的辦理。交警:負責施工期間交通的組織疏導及臨時管制,辦理臨時施工車輛通行證。安檢站:負責遠機位、行李分揀與施工交叉過道及其他施工區域的管理和監
6、控,確保隔離區安全;按規定對施工人員、機械、車輛、工具、材料等進入隔離區的檢查,對隔離區內撤離后的施工現場進行清場。開發公司:負責機電、設備、水電、暖通等正常運行保障;協助改建辦做好水、電、氣、機電設備的施工管理。電子公司:確保施工期間民航弱電設備的正常保障。3、施工單位組織機構和職責(1)組織機構:施工方不停航施工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 張志清 常務副組長: 李志松 郭聰彬 副 組 長: 蔣聰杰、葉坤明、萬坤忠、陳振源 成 員:李楷專、孫嘉慶、黃俊東、莊錦陽、孫釗祥、鄭小剛、張宗兵、莊伙元、莊振陽、曾志平(2)職責 根據民用機場不停航施工管理規定制定不停航施工管理實施細則,承擔施工期間的安全
7、管理責任,與機場管理機構簽訂安全保證責任書,落實施工安全措施。 服從機場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和管理,并對不停航施工安全負責,確保施工安全,減少對航班保障的影響。 負責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不停航施工的安全教育;加強對施工人員和車輛的管理,嚴格落實飛行區及其他限制區域通行制度。 負責辦理進入機場隔離區施工人員和車輛通行證件,持證通行,共同維護機場運營安全,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制訂并嚴格落實各專業施工隊伍不停航施工安全措施。 開展安全工作的檢查評比。 (3)領導小組成員分工組長(項目經理):作為施工單位不停航施工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施工現場的全面協調及指導施工。主要與建設單位、空管單位及其他相關部
8、門聯絡,簽訂不停航施工安全協議,聯合制定不停航的組織管理方案,全面指揮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管理。副組長(技術負責人):配合項目經理編制不停航施工方案,并組織實施,與建設單位、空管單位及其他相關部門聯合制定不停航具體施工方案及應急預案,并向現場各級人員進行全面不停航施工及安全技術交底。副組長(項目副經理):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及施工過程全面協調工作,并與業主代表和監理工程師處理現場相關事宜。組員(施工員):負責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協調建設單位、空管單位及其他相關部門、監理單位的現場管理人員在不停航施工中的現場管理。組員(安全員):組織施工機械設備、人員按指定的路線規定的時間進出不停航施工現
9、場,檢查監督不停航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負責施工現場所有機械設備的運行,保證機械設備不得有拋錨現象發生,確保開航前,所有機械設備清點及時撤離出現場及完成清理工作。二、 施工順序 為需要滿足機場現有航站樓改造“雙同時”運作要求,結合本項目實際,擬分階段分區域順序施工,以保證在滿足航班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施工。分階段分區域施工順序如下: 第一階段:一層:先進行B-14B-21軸舊國際廳區域的施工;B-4B-6軸“行李轉盤區”改造;B-1B-2軸(國內到達迎客廳)廁所改建,改建完畢立刻投入使用。本層其他區域保留正常運作。旅客到達“行李運送通道”暫由新航站樓提供。(詳見后附圖1“一層第一階段改造平面示意
10、圖”)二層:在改造一層的同時,二層也同時施工。二層僅保留“樓梯”和“通往新航站樓的登機通道”。(詳見后附圖2“二層第一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本階段改造旅客“出行”方式不變,仍由一樓辦理登機手續,經二樓通道到達新航站樓登機。旅客“到達”由新航站樓一樓“行李運送通道”到達B-C交B-2B-3 軸出口。(詳見后附圖1“一層第一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附圖2“二層第一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箭頭標注) 第二階段:一層:進行B-1B-14軸區域的施工,僅留置一條旅客進港通道和國內出港通道。并對第一階段改造完成的B-4B-6軸 “行李轉盤區”和B-1B-2軸廁所以及B-14B-21軸旅客辦理登機區域投入使用。(
11、詳見后附圖3“一層第二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二層:僅進行第一階段保留“樓梯”和“通往新航站樓的登機通道”改造,其他第一階段改造完成的“安檢”“登機”區域投入使用。(詳見后附圖4“二層第二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本階段改造旅客“出行”由一樓B-14B-21軸辦理登機手續,至二樓“安檢”“登機”。旅客“到達”由B-4B-6軸 “行李轉盤區”到達B-C交B-2B-3 軸出口。(詳見后附圖3“一層第二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附圖4“二層第二階段改造平面示意圖”箭頭標注) 本工程在每一個施工區域內,拆除,擴建,改造可以同時進行,以提高效率,縮短工期。一個施工區域完全后,投入使用,再進行另一個區域的施工。結構
12、工程先地下后地上,先鋼管混凝土結構及鋼結構。施工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工程同時進行。室內拆除,加固和室外拆除,主體工作同時進行,然后再進行室外幕墻安裝,屋頂安裝和室內裝修等工序。土建作業和水電作業互相配合,交叉進行。施工第一階段完成后,須提前報上級民航管理機關進行行業檢查,符合運行條件后,將值機和安檢搬至改造后的區域辦理,試運行一周正常后,并重新提前1個月上報第二階段不停航施工方案,批復后,方可轉入第二階段施工。三、 施工單位不停航施工安全措施1、 乙方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和大型施工車輛應及時分別向機場公安機關(治安大隊、空防大隊和交警)報備,進入隔離區或需要穿行隔離區的人員和車輛嚴格按程序辦理控
13、制區施工人員和車輛通行證。2、 施工現場負責人或專職安全員配備機場專用對講機(3頻道),代號“航站樓施工”,機場指揮中心代號“02”。3、 施工單位應與機場改建工程指揮部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違規施工的處罰措施,確保不停航施工期間保障和施工安全。4、 組織編制施工平面圖及施工組織方案,制定和調整每天的機械、設備、車輛、人員、物資的使用種類、數量計劃。遇有工作范圍變更,須提前24小時上報甲方。經批準后,才準許進入新的工作區域施工。5、 建立施工方現場管理、值班制度,落實責任制。6、 加強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管理教育 對參加本工程施工的全體員工,在進場前進行一次不停航的施工安全教育,針對各不同專業的
14、不同特點,分別進行一次安全知識培訓,平時定期不定期安排有關安全教育培訓,并做好記錄備查。 每天開工前由各工序安全員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工序特點提出安全注意事項。 每周進行一次安全工作總結,每月進行一次施工隊間、工序間的安全工作檢查評比。7、 要求按月、周向指揮部報送相應的月、周施工完成情況及計劃。8、 積極保持與指揮部的聯系,遇有專機或其它重要飛行勤務時,視情況需要調整施工內容。四、 施工過程中具體措施1、 機坪運行保障措施(1) 設置固定式圍墻沿機坪水溝邊(靠近舊候機樓)外砌施工圍墻,采用磚式固定圍墻,靠機坪一側刷上紅白相間間距的警示標志,并標示機位號、標煙標志、限速標志(機坪限速15公里)。
15、圍墻上設置防攀爬鐵絲網,紅色警示燈。圍墻設置位置沿機坪邊設置,并且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排水口加裝篦子引至機坪邊排水溝以解決施工場地排澇問題。(平面位置詳見附圖 5: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圍墻大樣詳見附圖6)(2) 出港行李運行保障處理對于出港行李的運行保障,通過隔離圍墻隔離出行李保障專用通道,設置兩個隔離大門和兩個施工大門,行李保障專用通道至機坪處設置成“喇叭口”,既保證行車視野開闊,又減小了行李的轉彎半徑,便于行李保障(詳見附圖5: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同時,在此處設立門崗,建立值守制度,由機場安檢站護衛中隊派員值守。航班運行期間,關閉施工大門,開啟隔離大門,行李保障按程序運行;有施工人員或車輛進
16、出應盡量安排在航班間隙或航后,先關閉隔離大門,再開啟施工大門,施工人員和車輛才可以通行,最大程度上減少施工對行李運行保障的影響。(3) 遠機位候機廳的運行保障 遠機位候機廳的運行保障同出港行李運行保障方式相同,隔離出旅客專用通道,設置1個機坪隔離大門和兩個施工大門,同時設立門崗。航班運行時,開啟保障大門,關閉施工大門。有施工人員或車輛進出應盡量安排在航班間隙或航后,先關閉隔離大門,再開啟施工大門。(4) 機坪運行保障車輛的路線調整 機場管理機構組織相關部門對施工過程給機坪運行帶來影響進行評估(詳見附件1、現有航站樓改造機坪運行評估報告),并根據評估情況對機坪運行規則進行修訂,以此作為改造期間機
17、坪運行的規定(詳見附件2,現有航站樓改造期間1至6號位機坪運行規則)。因現有航站樓改造及現有航站樓前服務車道地下管線改造要求,在現有航站樓前服務車道不能使用的情況下,將1至6號飛機機位停止線和安全線后撤6米,飛機停放在后一道停止線上;靠近雙黃線臨時劃設行車通道中線,車輛應按道行駛,也可以使用機位后面的保障車道;機坪邊沿雙黃線劃設牽引桿、反光錐、消防滅火瓶等的存放區域,使用單位使用后應放置在劃設的范圍內。(詳見現有航站樓不停航施工平面示意圖)。同時,對1號機位旁的翼尖距外的綠化帶進行適當處理,作為保障車輛作業臨時等待區。2、 現有航站樓內施工圍墻(1) 室內施工區域與航班保障區域的設置室內分階段
18、施工隔離區以及旅客通道的隔墻均采用輕質防火隔墻密封至吊頂面,達到防火、防煙的目的,通道處加設水平安全防護網,并且并建立定期巡檢制度,做好及時封堵工作。(2) 室內旅客通道的留置本工程室內施工留置的旅客通道上應搭設高3.5m,外徑48mm鋼管雙層模板密鋪式防護棚,通道寬4m,通道兩側用防火七夾模板密封至吊頂面(高3m),并且每隔20m加設應急疏散門,連接施工場地的應急通道。地面保留原裝修地面,標識、照明、應急照明、通風、消防等均按民航保障要求設置。(具體:每10M設一排照明燈;每10M設一個照排氣扇;每30m設一個應急疏散燈,遇轉角增設一個;每30m設一個監控器,遇轉角增設一個;每30m設一個廣
19、播,遇轉角增設一個)(具體做法詳見下附圖)。待施工至第二階段,旅客可從通道外行走,施工單位可在通道內處理地面完畢后撤場。3、 強弱電、給排水、供用電保障措施 本工程采用施工用水(給排水)用電(強弱電)與機場運行保障用水用電獨立分開原則,避免因施工用水用電影響機場運行保障。(1) 強電保障措施 第一階段保障供電改造方案在現有航站樓行李轉盤(靠3號空調風機房旁)安裝供電配電柜一組(附保障供電示意圖),從中心變電站站區低壓I段和II段母線分別引一路電源,確保現有航站樓第一階段保留使用區域航班保障的雙回路正常供電,采用YJV22-4*150或相同規格型號的電力電纜兩條,對設置的供電配電柜進行調試至可以
20、正常供電,先對保留區域配電箱的電源線進行核對準確并做好相應的標記,接著在不影響航班保障的前提下將需要割接的線路逐條安裝至新的臨時保障配電柜,分別供給動力及照明用電,把原變電所的所有有用負載切割至該臨時配電所內,分路完成使用區域內的供電及照明、動力線路的改造和保護。針對重要負載(如:安檢設備、行李設備、弱電間、應急照明等)采用兩路供電ATS自動切換,以保證供電可靠性。 改造時,要抓緊對原有的配電室進行改造,現有航站樓配電室的供電改造必須在第一階段改造完成前調試正常并投入運行。要分別設置單獨的配電柜,確保保障用電和施工用電全部分離,同時,增派專職的物業運行維護人員加強該區域的巡查和維護力度,在現場
21、配備基本的應急維修工具一套及相應的配件,臨時設置的配電柜處至少設置應急照明燈兩套。 施工用電方案 由中心變電站站區低壓引一路電源作為施工專用電源,施工用電的配電箱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進行設置,施工單位應配備專業的電氣技術安全員一名,負責對施工現場的用電安全檢查,按照申請的容量使用設備,嚴禁擅自增加用電設備,利用冬春季空調不使用,打樁用電先從舊空調站接電,抓緊施工。(2) 弱電保障措施由于現有航站樓改造第一階段只保留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安檢通道和值機柜臺等。廣播室、動態室、消控室等要拆除,將影響辦公網、離港、安檢、廣播、集成、監控系統、航顯、有線電視等。為確
22、保航班保障正常,保障措施如下:網絡部分:用新樓中心機房到原平衡室24芯光纖(此光纖通過施工區域,貼紅白反光標區別),在平衡室架設一臺H3C 5120交換機,從平衡室布兩條主干網線到安檢監控室架設一臺思科2960交換機,再從2個交換機到各個終端。廣播:在舊樓平衡室加一臺功放通過網絡到新樓廣播,從平衡室引兩條廣播線路,一條到“出發”,一條到“到達”接入舊樓廣播。監控:保留一樓監控點位設備不變,從平衡室重新拉線到前端,采用集中供電。1號崗監控在本地架一臺DVR。航管樓四樓監控通過光纖引到平通衡室機房。航顯、有線電視:有線電視改為航顯加工控機,從新樓調用。(3) 通風空調保障措施舊樓中央空調主機房改造
23、期間全部停用,航班保障區域空調從新航站樓接入冷源,部分區域采取單體機。保留使用的衛生間(遠機位、國內到達、國內出發)仍維持通風換氣次數不低于10次/小時。(4) 供排水保障措施舊樓供排水系統進行單獨改造。保障用水:航班保障區域仍使用的衛生間提前鋪設臨時管路以保證供水及排污。施工用水:由機場總供水管接駁一條DN100施工總管供施工專用,帶閥門控制及水表計量。4、 消防保障措施(1) 在現有航站樓運行保障區域(一樓聯檢大廳、迎客廳、遠機位、二樓通道等)增配ABC干粉滅火器。(2) 加強現有航站樓運行保障區域的防火巡查,每天至少4次以上。(3) 在航站樓內和隔離區內施工需要電焊、氣割等動火時,應提前
24、向指揮中心申請動火證,并做好足夠的防火措施后,方可動火,并嚴格按批準的時間執行。5、 施工操作架、防護架(棚)安拆的安全措施根據本項目層高,方便組織吊頂用腳手架施工以及工程特點,內改建裝飾選用工具式門式腳手架,外架采用雙排落地式(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幾個出入口搭設雙層防護棚,內外架與防護棚嚴格按照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以及民航局民用機場安全運行管理規定進行搭設與拆除,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規范規定進行,安全網應按有關規定搭設或拆除,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搭拆腳手架時,周圍應設圍護欄和警戒標志,并有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25、整個施工期間,應保證過往行人和車輛的絕對安全,在人行通道上方防護棚應做到防水防雨。6、 施工人員、車輛和機械設備的安全措施(1) 人員管理由于施工方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為了減少人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的產生,必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所有進入施工區的工作人員,都應該按照機場控制區管理規定執行管理,并向機場公安治安大隊報備。進入隔離區的人員應向機場公安部門申請辦理了施工通行證后,方可進入規定區域工作,并且必須把有效身份證件隨時攜帶在身上備查,應配合安檢人員的檢查,并按規定申報攜帶的工具和材料,在指揮部現場人員帶領下方可進入,施工過程中,應由指揮部現場人員現場監管。每天施工結束退出飛行區后,由指揮部人員
26、帶出,施工方安全員應將施工人員的通行證及時回收齊全,交專人保管并做好登記,次日施工前再由其將通行證發回,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和便于確認身份,所有進入控制區施工的人員都必須身著易于區別的外套,這可以是白天鮮明的紅色、反光的橙色或反光的黃色等各種不同顏色的背心。為了確保飛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施工方應與指揮部簽訂安全生產保證責任書,項目部與施工隊,施工隊與施工人員層層簽訂安全生產保證責任書,確實保證施工中機場飛行保障安全,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施工人員。在實施不停航的施工過程中,要無條件服從機場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和管理,得到批準后才施工。施工方在開工前,應組織項目部全體員工,通過采取板報、圖展等
27、各種教育形式,有計劃地進行安全生產教育,認真學習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和機場不停航施工安全規章,切實增強項目部和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制訂相關的安全保障措施,使項目部上下形成一種重視安全,時刻講安全,處處保安全的施工局面。施工方在開工后,應抓好“三級”教育和定期培訓,對工人集中授課,講授安全知識,組織全體員工安全考核,合格者發證掛牌上崗施工,不合格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機場不停航施工管理辦公室和指揮部在開工前,應檢查施工不停航施工培訓落實情況,開工后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施工方不停航施工安全教育培訓情況進行抽查。(2) 車輛管理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車輛,都必須在機場交警報備;進入隔離區車輛,采用固定
28、車輛,并向機場交警中隊提前申請辦理車輛隔離區通行證,司機辦理了內場車駕駛證后,方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入規定區域,所有車輛均按照機場飛行區運行管理的規定執行統一管理。占用通行車道施工時,應提前協調交警同意,并維持交通秩序。 在每天施工結束退出施工區后,乙方安全員應將施工車輛的隔離區通行證及時收回齊全并妥善保管,次日開工前再將其發回,并做好登記。進入飛行區的車輛必須配置黃色蝸牛式移動式警燈和滅火器材,通行證放置于車頭明顯位置,進入時,要服從機場安檢人員的檢查。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機動車輛,必須始終處于安全可靠的可使用狀態,車輛進入控制區應經過沖洗車輪、車幫,保證不帶泥沙進入控制區,并嚴格按照規定的行車
29、路線和速度行駛,服從交警和機場相關管理人員的指揮和檢查。(3) 機械、設備的管理進入隔離區施工的帶輪的機械設備,應按規定辦理內場車輛通行證,駕駛人員要辦理內場駕駛證,機械設備退場后,必須有專人負責維護、保養,保證第二天使用時的設備完好、安全。對于那些移動不便的大型機械設備,白天必須用紅旗幟標定,晚上必須有紅色恒定燈進行指示,施工方應經常維護與更換這些標志。7、 對施工中漂浮物、灰塵的控制措施 施工方應與勞務、物資供方簽訂環保協議,落實施工現場的防塵、降塵和文明施工責任,不得影響旅客通行和航班保障,施工人員必須遵守現場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對違反制度的人員進行處罰。 (1) 松散材料(土方、石子、
30、水泥等)揚塵的管理措施: 水泥必須設置水泥倉庫,下面用木方鋪防水卷材或塑料布墊起30cm,卸貨時嚴浸拋散,或者使用密閉水泥罐。 砂子、石子等松散材料在現場必須用塑料布或帆布進行覆蓋,隨用隨清,卸貨時嚴禁拋散。 回填土施工時,禁止拋散,以免產生揚塵。 施工現場松散材料堆放處及時清理,以減少揚塵。 根據實際進度確定松散材料進場時間應安排在航班結束后。 四級(含四級)以上大風,禁止產生揚塵作業。 (2) 砂漿機攪拌處降塵管理措施 砂漿機進場前,用輕質類心板做好半密閉式攪拌機作業棚,并安裝好噴霧水龍頭,進行定時空中降塵。 砂漿機內及四周操作面、道路,派專人經常灑水濕潤,防止揚塵。 使用袋裝水泥,輕拾輕
31、放,嚴禁摔扔,撞擊地面,引起水泥揚塵,水泥使用時拆口,不得用鐵鍬鏟破包裝袋造成浪費及揚塵。 向砂漿機加入水泥將水泥搬到料斗旁,將拆開的袋口朝下慢慢倒入,不得過高的倒水泥,也不得用鐵鍬向攪拌機內加水泥,水泥袋要及時整理回收。 向砂漿機倒入粉裝外加劑,先提前將外加劑稱量好,裝入塑料袋中,再慢慢倒入。 攪拌站內不得存放多余的水泥,砂子,外加劑等材料,剩余材料及時入庫或歸堆。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3) 施工過程中降塵措施 施工現場制定清掃、灑水制度,配備灑水設備,并派專人負責灑水、清掃。 樓層內的施工垃圾必須用袋裝好,然后用升降機運至樓下垃圾點,不得從樓上或升降機內直接向樓下拋灑。 四級級以
32、上大風天氣,禁止產生揚塵的作業施工。 回填土施工時,禁止拋灑,以免產生揚塵。 土方鏟、運、卸等環節設專人灑水降塵,運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時必須使用防塵專用車輛,以防沿途遺灑揚塵。 樓內清理時,提前一天降樓內地面灑水濕潤,盡量減少浮灰飛揚,避免污染空氣,也便于清掃。 攪拌砂漿時,攪拌棚外不得堆放過多水泥,攪拌完畢,應將其他材料、水泥袋綁好后及時回收,道路灑水清掃。 預拌砼的罐車使用完,沖洗干凈,不要將雜物遺灑到道路上。 建筑垃圾裝運時、如果太干,提前灑水濕潤后再裝車,以減少灰塵污染環境。 對裝修中保護材料如門窗保護膜等,要及時清理,并派專人負責管理。建筑工程腳手架外側必須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進
33、行全封閉,并做到定期清洗,對破損安全網要及時更換,鋼管腳手架和施工電梯等機具要定期除銹、刷漆。、本工程拆除量大,有揚塵產生的施工切割、打磨等盡量集中進行,密閉施工或帶水作業,不能集中進行的盡量密閉作業;拆除材料應分類堆放,裝載應輕拿輕放,集中運出。8、 防止道面污染措施(1) 本工程在進行改造區圍墻砌筑時,施工方必須每天對施工區域及道路進行清掃,對砂漿、碎磚以及其他建筑垃圾進行全面清撿。必須設置流動文明施工巡視員,及時清揀現場塑料袋、編織袋、木屑和廢紙屑等雜物。(2) 施工方應在施工現場做好“落手清”工作,現場不得廢棄砂漿和混凝土,樓梯、平臺等處不能堆放材料和雜物,建筑物內外和垃圾渣土及時清理
34、,定點放置并及時外運到指定地點。(3) 施工方應對作業班組下達保潔范圍,明確責任。每天收工前由作業班組進行各自作業區域的清掃,并由專人檢查并經機場管理部門認可后方可撤離。(4) 本工程改造區圍墻封閉后除行李保障區域及其進出通道外的其他區域不涉及此項內容。9、 施工噪音和其他污染控制措施(1) 混凝土的澆注有條件時應盡量調整在白天,以免夜間施工,噪音太大,影響航班保障。如必須晝夜施工,應盡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2) 施工現場廢水應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3) 材料運輸的車輛要申辦通行證方可通行,材料運輸要采取一定的封閉措施,以防建筑材料或垃圾掉落。(4) 現場操作面上建筑垃圾
35、的清理應設置垃圾清理道,嚴禁隨意丟落,以免掉落機坪影響運行保障,并及時運出場外。(5) 做到場內外的環境衛生由乙方指定專人負責,安排人員經常清掃、灑水,基本做到不揚塵、不灑土,減少對航班保障的影響。10、 地下管線保護措施道面開挖和舊樓吊頂拆除前,施工方應報指揮部事先召集相關部門召開協調會,查詢清楚地下管線檔案資料,開挖道面前,施工方應先用人工開挖或進行地下管網的無線探測,探明相應管線并報相關部門采取保護措施后,方可開挖探溝,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應派專人檢查施工區域內的所有管線保護情況。如遇管線損壞情況,及時通知指揮部現場管理人員和機場相關部門。11、 項目部現場管理措施(1) 施工現場主要道路
36、、材料堆放區采用混凝土硬化,混凝土路面厚度250mm,強度等級C30。 (2) 施工道路出進出口處設置洗車場、排水設施,進出車輛必須清洗,不得把泥土帶出工地,造成市政公路揚塵。出入口固定設置2人的專人保潔組,對進出車輛及道面進行保潔。(3) 施工現場必須設置圍擋,封閉作業;本工程工期長,采用固定式圍擋,圍擋高度2500mm。12、 機場運行保障應急預案(詳見附件)(1) 電力保障應急預案。(2) 供電、供排水、機電設備、空調、通風等應急預案。(3) 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保障預案。(4) 航站樓火災應急預案和緊急疏散預案。(5) 廣播、航顯、離港、安檢等弱電系統應急預案。(6) 安檢系統發生故障后應急安檢預案。(7) 值機離港系統故障后應急服務保障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