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原市區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目 錄第一章 改造項目基本情況11.1 改造項目概述11.2 改造項目現狀21.3 改造項目匯總4第二章 改造目標及主要內容52.1 改造原則52.2 改造目標72.3 改造主要內容7第三章 改造技術方案93.1 編制依據93.2 改造前建筑節能情況103.3 改造的內容、做法和技術要求103.4 改造工程涉及的基本參數及指標,節能計算14第四章 實施進度和計劃214.1 項目實施進度214.2 項目實施計劃22第五章 改造效益分析225.1 經濟效益225.2、社會效益235.3 環境效益23第六章 工程管理、技術和資金保障情況24
2、6.1 項目工程管理246.2、保障措施266.3 資金保障與投資估算情況29第一章 改造項目基本情況1.1 改造項目概述為了貫徹執行國務院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民用建筑節能辦法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實施意見,全面推進市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結合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實際,特編制本實施方案。 項目名稱:固原市區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建設單位:固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項目建設負責人:李俊國項目建設地址:固原市區編制單位:寧夏固原建筑設計研究院
3、(有限公司)編制依據: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寧夏回族自治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和規范。工程規模:擬對固原市區21個小區進行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結構形式均為磚混結構,建筑層數為五層至六層,擬改造項目總戶數為6784戶,總建筑面積為765699 。項目性質: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建設期:一年(2014年)項目總投資:該項目概算總投資20597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870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1292萬元,預備費600萬元。建設資金來源:1、申請國家財政獎勵資金4211萬元,占總投資20.44%
4、(每平方米獎補55元);2、自治區財政配套資金3446萬元,占總投資16.73%(每平方米配套45元);3、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531萬元,占總投資7.43%(每平方米配套20元);4、用戶出資6179萬元,占總投資30%.5、供熱中心出資熱源及熱平衡改造資金5230萬元,占總投資25.40%。1.2 改造項目現狀1、氣候情況固原市采暖期天數為165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3.3,采暖室外計算溫度為14,年平均溫度6.2;冬季最低日平均溫度為22,極端最低溫度-28.1,最大凍土深度1.14米,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2、既有建筑面積固原市區域集中供熱總面積438萬平方米,其中既有居
5、住建筑面積268.5萬平方米,約占全市集中供熱總面積的61%,大部分建于19852007年。市區既有居住有建筑中,除建成時間在20年以上和擬拆遷建筑,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居住建筑面積239萬平方米,其中南塬供熱區域102萬平方方米、北塬供熱區域137萬平方方米。3、圍護結構既有居住建筑結構為磚混結構,外墻一般為370或240燒結磚墻,屋頂為爐渣保溫,沒有采取保溫節能措施;房屋層高2.8米左右,多數安裝單層鋁合金窗或鋼窗,冷風滲透量大,單位面積耗熱量大。4、室內采暖設施室內采暖系統全部為傳統的雙管或單管系統,管材為鋼管,沒有分戶控制,室溫不可調控,散熱器全部為鑄鐵制散熱器;由于原供熱鍋爐全部為小型
6、燃煤鍋爐,因水處理差甚至沒有水處理設施,室內管道銹蝕、堵塞嚴重,采暖效果差。5、熱源及供熱管網固原市區目前共有30座換熱站,其中:南塬、北塬供熱區域各15座,全部安排值班人員值守啟停設備,記錄和調節各設備運行參數及運行情況,各換熱站供熱溫度、壓力、流量、用戶采暖溫度等運行參數及設備運行情況沒有實現遠程監控,各換熱站運行不穩定,供熱溫度不均衡;同時各換熱站至用戶間的二級管網多數為原供熱管網,管道運行年代較長,以地溝敷設為主,保溫設施差,沒有平衡調節設施,并網集中供熱水力失調嚴重,尤其是既有建筑進戶地溝管道銹蝕、堵塞、漏水、水力失調現象普遍存在,在采暖運行中浪費能源較為嚴重。1.3 改造項目匯總我
7、市擬對固原市區21個小區進行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建筑的建造年代為1994年至2007年之間,結構形式均為磚混結構,建筑層數為五層至六層,擬改造項目總戶數為 6784戶,總建筑面積為765699,共計172棟樓。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匯總表編號項目所在市縣項目名稱(小區名稱)建造年度結構類型改造面積(平方米)樓棟數戶數改造內容備注1固原市區東擴小區2001磚混100850219101、2、32固原市區北苑小區2001磚混3129093101、2、33固原市區利民小區2002磚混89243238161、2、34固原市區山城名邸一期2005磚混3952193201、2、35固原
8、市區金城花園一期2005磚混59846135121、2、36固原市區清河苑小區2006磚混1485631301、2、37固原市區東關村小區2002磚混2019261831、2、38固原市區紫薇花園小區2002磚混1632941151、2、39固原市區信合小區2002磚混122893841、2、310固原市區稅苑小區2002磚混1251131121、2、311固原市區東海園區2004磚混1560342814041、2、312固原市區家樂園小區2002磚混2840772481、2、313固原市區物資小區2003磚混3287542861、2、314固原市區西花苑小區2004磚混2419542101、
9、2、315固原市區水利小區2002磚混2131551861、2、316固原市區師范學院小區1994磚混2055681801、2、317固原市區行署北院家屬樓1998磚混2327262021、2、318固原市區王洼煤礦家屬樓2002磚混2003761961、2、319固原市區梅園小區2003磚混1939341801、2、320固原市區寧新小區2004磚混1170531021、2、321固原市區郵政小區2001磚混109833981、2、3合計7656991726784注、改造內容:1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2熱源和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3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填相應序號即可)。第二章 改
10、造目標及主要內容2.1 改造原則2.1.1、以人為本,惠及民主;把改善居住條件,為民辦事作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出發點,通過進行供熱計量和圍護結構改造,使居住建筑實現冬暖夏涼,隔聲降噪,達到節能減排,提升品味的效果。2.1.2、節能與節費并舉、顧各方利益原則;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降低既有建筑采暖能耗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目標任務。改造要尊重居民意愿,保障群眾權益,兼顧供熱單位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2.1.3、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統一規劃,分階段、分批次對
11、全市進行節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實行科學規劃,統籌安排,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節能減排規劃協調一致,有序推進此項工作。 精選一批業主改造意愿強,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居住舒適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為示范項目進行改造,探索和積累改造技術及政策經驗,加強示范宣傳,以點帶面,逐步推進。2.1.4、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共同實施、財政支持,多方籌資的原則。 完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政策法規,明確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術路線、激勵政策和財政資金支持方式,促進供熱企業加強節能管理和進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引導社會資金投資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鼓勵和支持有經濟能力的單位和節能改造要求的業主進行節能改造,提高業主、合同能
12、源管理公司和全社會參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積極性,促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化機制的形成。2.2 改造目標“十二五”期間計劃改造市區既有居住建筑共計89.17萬平方米,占市區具有改造價值既有居住建筑總量的33.7%。其中,南塬供熱區域44.47萬平方米;北塬供熱區域44.7萬平方米,2012年、2013年市區共計完成改造任務12.6萬平方米,占總改造任務的14.13%,剩余76.57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計劃于2014年完成。通過對既有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建筑室內采暖系統熱量及溫度調控改造、熱源及管網熱平衡進行全面改造,實現居民采暖環境明顯改善,總體節能要達到寧夏居住建筑50%節能設計標準,管網
13、調節更為合理,滿足供熱計量要求,使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和居民能耗支出大幅度降低,室內熱舒適度大幅度提高,建筑物外觀整潔美觀,環境優美,與住宅樓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位更加協調,實現直接效益年節約1.19萬噸標準煤目標。2.3 改造主要內容2.3.1、改造范圍1、改造范圍包括舊城區既有建筑中能夠保證連續安全使用20年不拆除,且在城市規劃區實行集中供熱的非節能居住小區。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的既有居住建筑及屬于城市拆遷范圍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得列為改造對象。2、管理單位清楚,住宅小區或獨立居住建筑有明確的管理單位或機構,且管理單位或機構有進行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的積極性,愿意牽頭組織實施。3、按照建筑能耗
14、數據采集標準JGJ/T152007要求,對本市區內既有建筑信息和能耗息進行調查,優先將節能潛力大的項目確定為改造對象。采取入戶調查、問卷調查、集中座談等方式,廣泛聽取居民、產權單位、供熱單位等對實施改造及投資改造的意見,優先將各方主體改造意愿統一、改造資金落實的建筑確定為改造對象。2.3.2、改造內容:節能改造包括以下三項內容:1.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包括安裝熱計量表、溫控閥,實現分樓(戶)計量、分室控溫的目標。2.熱源及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主要指熱源燃燒系統、循環系統和輸送系統的智能控制改造,實現室外溫度補償、風煤聯動和變頻自控運行及水力自動平衡,提高供熱效率。 3.建筑圍護結構
15、節能改造。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的重點可根據建筑所處的氣候區、結構體系、圍護結構構造類型的不同有所側重。改造前應首先對外墻平均傳熱系數、保溫材料的厚度,以及相關的構造措施和節點做法等進行分析和評價,確定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的重點部位和重點內容。應優先選用對居民干擾小、工期短、對環境影響小、安裝工藝便捷的圍護結構改造技術。應首先考慮透明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提高門窗的熱工性能和氣密性,鼓勵業主以參與投資的方式更換原有品質差的門窗。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工程必須確保建筑物的抗震、結構安全、防火和主要使用功能。 第三章 改造技術方案3.1 編制依據3.1.1、建設單位提出的有關項目要求和資料。3.1.2、建筑設
16、計專業執行的國家主要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供熱計量技術規程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DBJ64/0542009供熱計量及溫控裝置驗收辦法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民用建筑能耗數據采集標準JGJ/T1542007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 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7107)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2004)關于組織申報20122013年度全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改造項目的通知(寧財(建)發2011939號);固原市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固政辦發201376號相關的法規、設計規范
17、。3.2 改造前建筑節能情況3.2.1、建筑維護結構:建筑外墻結構為370粘土實心磚墻、由于擬改造小區建設年代久遠,建筑外墻、屋面均未做保溫處理,屋面、墻面傳熱系數均不滿足節能標準、保溫性能極差,能量耗散嚴重,建筑外窗部分為單玻璃鋼窗、部分為單腔鋁合金中空玻璃窗、部分為塑鋼中空玻璃窗(5+9A+5),外窗大部分不滿足保溫性、氣密性、水密性等要求,單元門損壞嚴重,外立面裝飾材料臟、亂,嚴重影響小區居住環境。 3.2.2、建筑供暖情況:本工程熱源已改造完成,熱源為城市集中供熱,故本工程熱源及熱力主干管不須改造,住宅樓室外供熱支管由于當時對供熱管道防腐、保溫處理標準較低,施工質量較差,經過多年的使用
18、,許多管道腐蝕、跑冒漏滴以及熱損失嚴重,同時由于小區內采暖系統為傳統下供下回雙管散熱器采暖系統,不能夠進行熱計量和室溫調節,熱網水利失調嚴重,樓與樓之間、戶與戶之間供熱不平衡,室內舒適度較差,已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節能改造工作勢在必行。當地的群眾對本項目建設也積極配合,并盼早日開工。3.3 改造的內容、做法和技術要求3.3.1、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熱計量方式,應優先實行熱源計量和樓棟計量。室內采暖系統改造應以溫度調控和熱計量為手段、實現建筑節能為目的,不應僅局限于熱量收費。改造采用合理可行、投資經濟、簡單易行的技術方案。特別注意根據既有室內采暖系統現狀選擇
19、改造后的室內采暖系統形式,改造盡量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改造后的室內采暖系統既要滿足室溫可調和分戶計量的要求,又要滿足運行和管理控制的要求。改造的供熱采暖系統,必須明確一處供熱企業和終端用戶之間的熱費決算位置,并在該位置上安裝熱量表根據現場踏勘,用戶熱表法:拆除原采暖系統管道,在每一單元樓梯間新裝一組獨立雙管,室內采暖改造為單管跨越水平串聯分戶控制系統,在樓梯間每戶安裝鎖閉閥、過濾器和熱量表;在每組散熱器上安裝溫控裝置。3.3.2、熱源和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 根據現場踏勘,本工程熱源為城市集中供熱,故本工程各小區熱源運行良好。改造更換項目室外管網系統管徑偏小、管道堵塞漏水造成水力失調的管道,更換
20、不能調節啟閉的管道閥門,對未采取保溫防腐措施或保溫防腐措施不到位的管網重新保溫,并在每棟樓安裝一熱計量表和水力平衡閥。3.3.3、圍護結構節能改造1、外墻保溫改造施工前做下列準備工作:原墻面上由于拆除、凍害、泛堿或侵蝕所產生的缺損、孔洞應予修補;原墻面上油漬及污染部分進行清理;原墻面上管線、構件、設備應提前拆除改裝;原墻面飾面層為涂料及面磚應于清除;外墻面改造采用預制外保溫板或成品保溫板裝飾板,其板縫須采用相應的保溫和防水材料進行密封,滿足保溫防水及防裂的要求;門窗洞口外側墻體、封閉陽臺擋板及底層陽臺底板、外挑構件等熱橋部位應進行保溫處理,保溫層外露部位應做好密封和防水處理。陽臺及挑出露臺用加
21、氣混凝土等輕型墻體砌筑砂漿脫落的部位應將墻體砂漿清理干凈,按照寧02J1-外14做法進行修補處理后再進行保溫改造。2、外墻保溫改造措施:所有外墻外表面均貼50厚EPS板保溫,容重為18kg/m 3.具體做法見寧02J12-1,須嚴格按圖集要求施工。外墻面地面以底層窗下墻范圍貼仿石面磚,作法詳見寧02J12-1-9。3、外門窗(1)、原有窗為普通單腔鋁合金玻璃窗時,在原有門窗的內側加裝一層單腔鋁合金單玻窗,其間距應按照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確定。加裝窗為60系列鋁合金框單玻璃推拉窗(5厚玻璃),改造后傳熱系數為2.38K(w/m 2.k)。外門窗抗風壓性能Wk大于2500Pa,
22、氣密性等級為4級,水密性能不低于3級,隔聲等級為3級。 (3)、門窗框或門窗副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應采用高效保溫材料加彈性密封膠封堵,避免該部位的開裂、結露和空氣滲透。(4)、更換單元門,應在門框與墻體連接的部位進行保溫、密封處理,單元門為鋼質防盜保溫自閉式門。4、屋面和地面(1)、屋面改造對原房屋結構進行復核、驗算,滿足改造施工要求。(2)、屋面改造采用翻新屋面防水后做倒置式保溫屋面,具體做法為揭取原有防水層,在原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鋪40厚EPS保溫板,容重為20kg/m 3,然后用水泥砂漿找平做防水層,水泥砂漿找平層厚度為35mm。(3)、屋面改造工程,根據設計要求,設置太陽能設施安裝構件。太
23、陽能支座做法見寧07J16-20-。5、樓梯間隔墻 (1)、樓梯間隔墻貼20厚膠粉聚苯顆粒 ,做法詳見寧02J12-3。(2)、改造工程施工前,墻面為面磚或其他材料飾面層應予以清除。(3)、 距樓梯平臺、踏步面1500mm高的墻體保溫層應采取加強措施,防止碰撞破壞。6、建筑外墻保溫材料防火設計:(1)、保溫板在一、三層樓板標高處設500寬防火巖棉板水平防火隔離帶(交圈),防火隔離帶遇到門窗阻斷時,應沿門窗洞口側向及豎向設置同寬度的防火隔離帶,并與水平防火隔離帶交圈,交圈,防火隔離帶與墻面全面積粘貼。屋面開口部位其四周的保溫層應設置500mm寬、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
24、保溫材料完全覆蓋。首層的防護層厚度不應的防火隔離帶。小于6mm,其他層不應小于3mm。(2)、 EPS保溫板為阻燃性材料,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E級,保溫板表面應全部涂覆聚合物膠漿防火界面層。3.4 改造工程涉及的基本參數及指標,節能計算本次改造工程采用50%節能標準,建筑節能計算采用天正建筑節能計算軟件,要求單位耗煤量指標小于16.3。并且改造后各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限值滿足表1的規定指標:表一 寧夏地區居住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限值:屋面外墻外墻( 含陽臺門上部)體形系數傳熱系數體形系數傳熱系數窗墻面積比傳熱系數北0.254.000.30.700.30.68東、西0.300.30.
25、500.30.65南0.35續表一 寧夏地區居住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限值:不采暖樓梯間地板地面陽臺門下部門芯板體形系數體形系數體形系數體形系數隔墻0.68接觸室外空氣地板0.68周邊地面0.680.68戶門0.68不采暖地下室頂板0.68非周邊地面0.68外門窗抗風壓性能Wk大于2500Pa,氣密性等級為4級, 水密性能不低于3級,隔聲等級為3級,其性能等級劃分應符合GB/T7106(71077108)-2002的規定。改造前墻體傳熱系數計算表:各層材料名稱厚度mm導熱系數W/( m.K)修正系數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熱阻值R(m2.K)/W聚合物膠漿網格布面層0EPS板0水泥
26、砂漿抹面200.931.000.930.022燒結實心磚3700.811.000.810.457內抹混合砂漿200.8701.000.8700.023合 計4100.502墻主體傳熱阻 (m2.K)/WR0 = Ri+R+Re = 0.662注:Ri取0.11,Re取0.05墻主體傳熱系數 W/( m2.K)K = 1/R0 = 1.51改造后墻體傳熱系數計算表:各層材料名稱厚度mm導熱系數W/( m.K)修正系數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熱阻值R(m2.K)/W聚合物膠漿網格布面層0EPS板500.0411.200.0491.020水泥砂漿抹面200.931.000.930.022燒結實
27、心磚3700.811.000.810.457內抹混合砂漿200.8701.000.8700.023合 計4601.522墻主體傳熱阻 (m2.K)/WR0 = Ri+R+Re = 1.682注:Ri取0.11,Re取0.05墻主體傳熱系數 W/( m2.K)K = 1/R0 = 0.60改造前屋面傳熱系數計算表:各層材料名稱厚度mm導熱系數W/( m.K)修正系數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熱阻值R(m2.K)/W防水層40.1701.000.1700.024水泥砂漿1350.9301.000.9300.038EPS板-水泥膨脹珍珠巖4800.1601.500.240.333爐渣找平層700
28、.291.500.4350.161鋼筋混凝土圓孔板1200.871.000.870.138頂棚抹灰200.8701.000.8700.023合 計3290.717傳熱阻 (m2.K)/WR0 = Ri+R+Re = 0.877注:Ri取0.11,Re取0.05傳熱系數 W/( m2.K)K = 1/R0 = 1.14標 準 規 定體形系數0.3, K應0.70結 論不滿足要求改造后屋面傳熱系數計算表: 各層材料名稱厚度mm導熱系數W/( m.K)修正系數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熱阻值R(m2.K)/W防水層40.1701.000.1700.024水泥砂漿1350.9301.000.930
29、0.038EPS板400.0411.200.0490.816水泥膨脹珍珠巖4800.1601.500.240.333爐渣找平層700.291.500.4350.161鋼筋混凝土圓孔板1200.871.000.870.138頂棚抹灰200.8701.000.8700.023合 計3691.533傳熱阻 (m2.K)/WR0 = Ri+R+Re = 1.693注:Ri取0.11,Re取0.05傳熱系數 W/( m2.K)K = 1/R0 = 0.59標 準 規 定體形系數0.3, K應0.70結 論滿足要求以利民小區8#樓為節能前與節能后分析:利民小區8#樓(改造前)層數:五層層高:2.8米建筑面
30、積:3042.6m2圍護結構傳熱量計算數據計算項目iKiw/m2kFi(m2)iKiFi傳熱系數限值w/(m2k)單位建筑面積透過圍護結構的傳熱量(w/m2) 屋面0.950.44599.4250.55 0.7(F0/V00.3) 0.5(F0/V00.3)外墻東0.891.50 33.344.46 0.68(F0/V00.3)0.65(F0/V00.3)qHT=30.64 西0.891.50 33.344.46 南0.781.50 536.3627.47 單位建筑面積空氣滲透耗熱量(w/m2)北0.931.50 543.3757.90 外窗有陽臺雙層東0.816.40 00.00 4.0 樓
31、梯間不采暖時:西0.816.40 00.00 南0.656.40 169.3704.29 qINF=10.72 北0.896.40 162.2923.89 無陽臺雙層東0.68 0.00 4.0 建筑物耗熱量指標(w/m2)西0.68 0.00 qH=37.56 南0.40 0.00 北0.84 0.00 陽臺門下部門芯板東0.89 0.00 1.7 西0.89 0.00 南0.78 0.00 建筑物體型系數:0.26北0.93 0.00 建筑物外表面積2723.17不采暖樓梯間隔墻0.60 2.2571.2753.98 0.94 建筑物的體積10582.2戶門0.60 6.50 63245.
32、70 2.00 地板接觸室外空氣地板0.00 0.50 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0.55 建筑專業地面周邊地面2.60 129.2335.92 0.52 非周邊地面0.30 470.6141.18 0.30 設備專業4829.80 注:本表建筑面積()維護結構部分的傳熱面積(i)及建筑物的體型系數(/)2013 年V0=10582.15 A0=3042.6qHT=30.64 qinf(不采暖)=6.70 qinf(采暖)=7.26 Qh(不采暖)=33.54 Qh(采暖)=34.09 耗煤量(改造前)31.04利民小區8#樓(改造后)層數:五層層高:2.8米建筑面積:3042.6m2圍護結構傳熱量
33、計算數據計算項目iKiw/m2kFi(m2)iKiFi傳熱系數限值w/(m2k)單位建筑面積透過圍護結構的傳熱量(w/m2) 屋面0.950.44599.4250.55 0.7(F0/V00.3) 0.5(F0/V00.3)外墻東0.890.50 33.314.82 0.68(F0/V00.3)0.65(F0/V00.3)qHT=15.06 西0.890.50 33.314.82 南0.780.50 536.3209.16 單位建筑面積空氣滲透耗熱量(w/m2)北0.930.50 543.3252.63 外窗有陽臺雙層東0.813.00 00.00 4.0 樓梯間不采暖時:西0.813.00
34、00.00 南0.653.00 169.3330.14 qINF=6.70 北0.893.00 162.2433.07 無陽臺雙層東0.68 0.00 4.0 建筑物耗熱量指標(w/m2)西0.68 0.00 qH=17.96 南0.40 0.00 北0.84 0.00 陽臺門下部門芯板東0.89 0.00 1.7 西0.89 0.00 南0.78 0.00 建筑物體型系數:0.26北0.93 0.00 建筑物外表面積2723.17不采暖樓梯間隔墻0.60 0.93571.2318.73 0.94 建筑物的體積10582.2戶門0.60 1.95 6373.71 2.00 地板接觸室外空氣地板
35、0.00 0.50 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0.55 建筑專業地面周邊地面2.60 129.2335.92 0.52 非周邊地面0.30 470.6141.18 0.30 設備專業2374.73 注:本表建筑面積()維護結構部分的傳熱面積(i)及建筑物的體型系數(/)2013 年V0=10582.15 A0=3042.6qHT=15.06 qinf(不采暖)=6.70 qinf(采暖)=7.26 Qh(不采暖)=17.96 Qh(采暖)=18.52 耗煤量(改造后)14.278318通過比較改造后每平米節約標煤16.76公斤,節能54%,達到節能改造標準要求。第四章 實施進度和計劃4.1 項目實施
36、進度4.1.1.項目選定階段:根據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和小區的認定選擇原則,及“十二五”期間我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任務,2014年5月底前完成改造項目的選定工作。4.1.2.項目申報階段:2014年2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申報工作。4.1.3.設計階段:2014年3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整體方案和施工圖設計。4.1.4.組織階段:2014年4月1日至30日。本階段重點: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工程預算,招標投標等前期工作,選擇好施工隊伍,協調相關單位抓好落實。4.1.5.施工階段:2014年5月1日至10月30日。此階段重點抓好工程施工質量,房屋產權單位要協同市質量監督站、工程
37、監理單位,嚴格質量管理,確保優質工程。4.1.6.驗收階段: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工程驗收由改造實施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質監、供熱企業等相關部門參加,按照國家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施工規范進行驗收。4.2 項目實施計劃 2014年計劃完成市區既有居住建筑改造76.57萬平方米。第五章 改造效益分析由于本項目為節能減排,是以改善民生、改善生活環境、服務于人民為主要目的,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外部效果,所產生的效益是難以用貨幣量化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本工程的效益除了考慮經濟效益之外,應從社會全局著眼,與人民生活環境和健康條件的改善、與工農業的加速發展等宏觀效益結合
38、在一起來評價。5.1 經濟效益 我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按76.57萬平方米來計算,冬季采暖:改造前,冬季供暖單位面積耗煤量為31.04/標準煤,年耗煤量為23767噸標準煤;按50節能標準進行改造后,單位面積耗煤量為15.52/標準煤,節約15.52/標準煤,整個供暖季節約標準煤76.57萬平方米15.52/=11884噸標準煤,合11884噸標準煤1.27=15092噸普通煤,每噸煤價格按650元計算,整個供暖期實際節約981萬元。5.2、社會效益 建筑節能是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建筑節能的主要措施,也是環境保護的需要。減少城市供暖燃煤對緩解大氣污染問題有直接影響,通過
39、對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可以減少采暖煤炭消耗,節約電力資源,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的排放量,降低溫室效應。5.3 環境效益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建筑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28以上。在既有的近40億平方米建筑中,99均屬于高耗能建筑,單位面積采暖所耗能源相當于緯度相近的發達國家的23倍。按照國際經驗和我國目前建筑用能水平發展預測,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將達到35左右,超越工業用能,成為用能的第一領域。我市完成76.57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后,全年采暖運行節約11884噸標準煤,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合物排放、煙塵排放量。改造后可節約大量
40、燃煤,城市居住環境將大幅度改善,區域內居民采暖質量得以提高,采暖費用明顯降低,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多贏。第六章 工程管理、技術和資金保障情況6.1 項目工程管理該項目實行政府統一領導下的部門分工負責制,由市住建局作為項目牽頭實施單位,具體負責項目的申報、實施和管理,市城管局、財政局共同配合,做好對既改項目分戶熱計量、投資及竣工驗收等工作。、相關部門職責1、市住建局:負責改造項目申報及建設方案、技術方案的編制;負責整個項目的改造建設及竣工驗收工作。2、市城管局:參與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申報;負責整個項目改造過程中分戶熱計量的輔助建設,以及既改項目的實施熱計量收費管理。3、市財政局:
41、參與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督;參與實施方案的編制申報、技術方案的審定和工程竣工驗收工作;具體負責項目投資使用管理,并按照工程建設計劃和實施進度及時撥付啟動資金和建設資金;負責工程項目預決算審核。、項目建設管理1、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和內容。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和建設方案批復的建設規模、內容、質量要求及投資額度與籌資比例組織實施,不得擅自變更;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確需變更建設規模、內容或標準的,要按照程序逐級上報原審批部門進行批復變更。2、規范撥款程序。項目建設資金實施財政集中支付,并按工程實施進度依次審批撥付。在實施方案和建設方案批復后,先行撥付啟動資金;工程建設中,建設單位依據核驗后的
42、單位工程進度上報資金撥付審批表,經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項目監管部門(財政、住建)和市政府分管領導審核同意后,由財政部門按用款計劃向項目建設單位撥付資金。3、嚴格圖紙審批。為確保施工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實現節約投資、控制規模的目標,建設單位在建設方案批復后,應委托有專業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設計圖設計,完成施工圖設計后,由市住建局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進行圖紙審查并形成審查意見,施工圖修改完善并經市住建局專家組審查通過后,方可開工建設。4、加強監督檢查。項目實施過程中,市財政、住建等部門依據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定期不定期對工程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以通
43、報或督辦的形式,責成項目建設單位督促施工企業限期整改;對未按期限和標準要求完成整改任務的實施相應處罰。、項目竣工驗收1、項目嚴格按照國家建設部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驗收辦法及相關工程驗收標準進行驗收,建設單位完成年度改造任務、改造內容和資料匯總整理后,由市財政、住建等部門組織初步驗收,對初步驗收中發現的問題,書面責成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報請自治區財政、住建廳及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終驗,終驗完成后,予以核撥全部工程資金。2、項目建成后,建設單位應及時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工程竣工決算報告,報市財政部門進行審核;同時審計部門依法對政府投資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全面進行審計。
44、6.2、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市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該項工作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決定成立市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領導小組。組 長:黃思明 市政府副市長副組長:馬寶福 市財政局局長李俊國 市住建局局長何永吉 市城管局局長成 員:魏志剛 市財政局副局長劉泰保 市住建局副局長張彩虹 市城管局副局長李國琴 市財政局經建科科長張雅莉 市住建局墻材節能中心主任蒙慧森 市城管局公用事業科科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負責項目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劉泰保擔任辦公室主任。、完善協調機制。市住建、財政、城管等部門應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加強聯系,密切
45、協作,通過工作協調機制的建立,確保改造項目的同步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成立專門工作小組,抽調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宣傳動員、組織計劃、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工程初驗和節能效果的測評認定工作。、完善配套政策。市住建局結合國家自治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相關規定,相應制定固原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實施細則,為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程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市城管局作為供熱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建設部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等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固原市供熱計量價格及收費辦法及相關政策法規,作為熱計量收費的政策依據,同時結合供熱計量改造的工作實際,研究制定監管辦法及實施細則。
46、、建立技術支持體系。以固原市建筑設計院及其他科研院所為依托,為改造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技術方案應嚴格按照住建部集中供熱系統熱計量技術規程及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技術導則執行,并參照周邊城市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成熟經驗技術,完善本市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技術標準、技術路徑和實施指南。、建立節能評估機制。市住建、財政、城管等部門應建立完善節能改造評估體系,對改造的任務完成情況、節能改造項目設計、施工資料等進行驗收前,應委托具備資質的建筑能效測評機構對改造工作量、節能效果及熱費支出降低等情況進行評價,達不到預期指標的,應分析原因,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監督落實。、強化宣傳引導。市住建、財政、城管、等部
47、門及實施單位要積極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宣傳媒體,采取制作展板、懸掛橫幅、張貼公告、散發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對既有居住證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重要意義、改造效果、政策措施等進行廣泛、深入宣傳,動員相關部門、供熱企業、居民等積極參與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與節能改造工作。爭取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要對實施改造的成功案例及時總結推廣,不斷擴大影響,努力形成有利于改造工作良好的輿論氛圍。6.3 資金保障與投資估算情況6.3.1、 資金來源1、按照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的規定,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費用由政府、建筑所有權人共同負擔。國家鼓勵社會資金投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節能改造項目資金來源:(1)申
48、請國家財政獎勵資金4211萬元,占總投資20.44%(每平方米獎補55元);(2)自治區財政配套資金3446萬元,占總投資16.73%(每平方米配套45元);(3)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531萬元,占總投資7.43%(每平方米配套20元);(4)用戶出資6179萬元,占總投資30%.(5)供熱中心出資熱源及熱平衡改造資金5230萬元,占總投資25.40%。、 投資估算1、概算的編制依據(1)、工程量按設計人員提供的初步設計資料計算。(2)、建筑工程計價定額(2008),裝飾裝修工程計價定額(2008),安裝工程計價定額(2008),建設工程費用定額(2008)。(3)、工程材料價采用寧夏工程造價2
49、013第四期固原市1012月份主要材料預測綜合價格計算。(4)、取費標準按三類取費標準計算。(5)、(2007)建設項目設計概算編審規程。(6)、建設單位管理費按財政部財建2002394號文計算。(7)、工程設計費按國家計委、建設部計價格(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計算。(8)、施工圖審查費按寧建(設)字200111號轉發自治區物價局關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收費試行標準的通知的通知。(9)、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費按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計價格19991283號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目前期工作咨詢收費暫行規定的通知計算。(10)、建設工程監理費按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發改價格2007670號文計算。
50、(11)、招標代理服務費按國家計委計價格20021980號文計算。2、編制說明(1)、本概算依據: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圖紙要求編制,三類工程取費,執行固原地區2013年第四季度建筑調差文件。(2)、概算中個別材料單價和補充定額參考固原地區同類工程預、結算資料確定。(3)、工程建設其它費中各項費用按照國家、地方相關部門、行業計價辦法取定。(4)、預備費費率3%。項目概算總投資20597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18705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1292萬元,預備費600萬元。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估算表序號項目規格、型號單位單數單價(元)投資(萬元)備注(結構)一工程費用1建筑供熱計量
51、及節能改造磚混m187051.1外墻貼5cm厚苯板m7656996045941.2外墻抹灰粉刷m7656993022971.3屋面保溫改造(含重做防水層)m7656994030631.4增加鋁合金單腔單玻窗m7656995038281.5保溫防盜門樘6784150010181.6室內供熱系統計量戶6784300020351.7溫度調控改造個339201003391.8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m765699201531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取費基數費率12921工程監理費187052.54682設計費187051.52814圖紙審查費28120565標底編制費187050.4756決算審核費187050.4757工程招投標費187050.5948工程保險費187051.01879建設單位管理費187050.356三預備費199973.0600四項目總投資20597注:單位面積造價約為2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