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背景11.1 行業態勢11.2 江蘇有線電視網絡現狀2二、指導思想、遵循原則和任務目標32.1 指導思想32.2 遵循原則32.3 任務目標4三、廣電業務分析43.1有線電視網絡主要業務類型43.2江蘇省廣電網絡業務發展預測53.3帶寬測算6四、技術方案74.1廣播網絡7廣播網絡改造原則84.1.2 廣播網絡頻譜配置8網絡管理94.2雙向網絡94.2.1 光纖到樓、五類線入戶(FTTB+EPON+LAN)方案10(1)適用網絡10(2)組網方案10(3)光纖和波長配置11(4)網絡管理11(5)網絡特點12(6)用戶帶寬優化124.2.2 光纖到小區、同軸纜入戶(FTTC+EPON+
2、EOC)方案12(1)適用網絡12(2)組網方案12(3)光纖和波長配置13(4)網絡管理13(5)網絡特點14(6)用戶帶寬優化144.2.3 光纖到小區、電纜調制入戶(FTTC+CMTS)方案15(1)適用網絡15(2)總體組網方案15(3)光纖和波長配置16(4)網絡管理16(5)網絡特點16(6)用戶帶寬優化16五、網絡改造實施策略175.1 幾種技術存在的風險175.2網絡建設、改造分步實施建議17六、引用標準與參考文件19七、縮略語20一、背景1.1 行業態勢(1)廣電現狀截止2007年底,全國有線電視用戶已超過1.5億,完成有線數字電視轉換的用戶近3000萬,已有超過50個城市完
3、成了市區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還有近100個城市和省市已經啟動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工作。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由點到面全面推進,在整體轉換完成之后,有線數字電視進入持續、蓬勃發展的良性循環,但在繁榮的現象之后隱藏著有線數字電視終極價值的危機。(2)電信行業發展趨勢根據中國電信光進銅退的發展戰略,現有的以銅纜為傳輸媒質、基于 ADSL 技術為基礎的寬帶接入建設模式將不再滿足未來開展視頻等高速率帶寬業務的需求,實施光進銅退工作可大幅度提高接入帶寬,提升網絡對多業務的支撐能力,增強中國電信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進數據、視頻、語音的多業務融合。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已大規模開展光纖到樓的實施工作。
4、(3)競爭態勢可以說整個行業面臨的是立體競爭:前有堵截-IPTV,手機電視,后有追兵-直播衛星,地面數字電視。IPTV電信運營商為了留住固網用戶、開發新的業務增長點,大力發展IPTV業務。當前,已有多家廣電內容提供商和電信運營商合作開展IPTV業務。相信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放開,IPTV業務對電信行業的全面放開為期不遠。衛星直播中國直播衛星產業報告認為,第129號令對個人接收衛星節目的限制,將分階段、分區域逐步放開。但政策一旦放開,將無法禁止城市家庭、店面接收衛星電視。將對城市有線電視網絡的低端用戶、店面接收和家庭第二臺機頂盒產生較大的競爭壓力。1.2 江蘇有線電視網絡現狀江蘇作為中國的經濟文
5、化大省,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有線電視用戶約1452萬,有線電視網絡的建設和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由于廣電行業條塊分割的現狀和江蘇南北經濟發展的差距,導致各地網絡狀況存在極大的差異,網絡雙向化改造進程參差不齊,采取的改造技術也不盡相同。其中南京、常州、無錫、蘇州、揚州等地市已基本完成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泰州、南通、淮安等地市完成部分網絡雙向化改造,鎮江、鹽城、連云港、宿遷、徐州等地市基本沒有進行網絡雙向化改造。各地市網絡雙向化改造情況調查表地市用戶數(萬)網改情況雙向網改造采用技術南京90三層以上樓房已完成改造CMTS(EPON正在測試)蘇州40剩余老城區約1
6、/7用戶未改造CMTS無錫30城區約3萬舊網用戶(即將拆遷)未改造CMTS常州16網改基本結束(CMTS方案),約1萬新用戶采用EPON方案CMTS、EPON鎮江184萬新用戶完成雙向網改造,但未入戶,老用戶網改至光節點,未入戶CMTS揚州18新建五類線入戶,入戶率90五類線泰州11已完成部分地區CMTS試點原CMTS,新改計劃EPON南通26城區16萬戶網改基本結束,剩余約4萬戶未改造CMTS連云港11正在進行改造原CMTS,新改計劃EPON徐州36未實施改造EPON淮安10正在實施網改,除以太網區域(約2萬戶)外,擬使用CMTS方案;新建小區用戶準備使用EPON方案CMTS+EPON鹽城1
7、6完成部分網改原CMTS,新改計劃EPON宿遷3已進行部分改造試驗,有寬帶用戶305戶,采用光纖收發器+EOC技術新雙向網改造計劃采用EPON+EOC技術二、指導思想、遵循原則和任務目標2.1 指導思想按照國家信息化的總體要求和廣電總局科技發展的統一部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根據雙向、交互、多功能發展的具體要求,加快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步伐,擴大廣播電視的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構建以廣播電視網絡為基礎、滿足“三網融合”要求的下一代有線數字電視網。2.2 遵循原則(1) 前瞻性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的改造和建設要具有一定前瞻性,要能滿足今后規劃期內網絡建
8、設和用戶帶寬的需求。(2) 可靠性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的改造和建設應遵循低故障、易維護、可控制、可管理原則,確保有線電視雙向網絡的系統安全和可靠運行。(3) 注重投資效益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的改造和建設投資較大,必需注重投資效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注意對原有投資的保護和有效利用。(4) 考慮地區差異性省內各市人口、地理及經濟差異很大,網絡建設要根據市場調研情況,進行帶寬預測,因地而異,不強求統一。2.3 任務目標“光進銅退”是有線電視網絡寬帶化、雙向化的發展趨勢,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應將光纖進一步向用戶端推進,實現高可靠、高帶寬、高承載力、可管理、可運營的目標。各地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建設應因地制
9、宜的擴大光纖傳輸覆蓋范圍,基本實現光纖到樓,逐步向光纖到戶發展。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化改造和建設應依據各自的業務規劃,充分利用入戶線路的同軸電纜資源,采用適合當地的寬帶雙向接入技術,使有線電視網絡具備承載模擬和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節目、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節目、廣播、視頻點播、寬帶數據接入、語音服務等多種業務的能力。三、廣電業務分析近幾年,運營商和廣電的競爭態勢已日趨激烈,從個人寬帶到IPTV,廣電依托政策因素尚未處下風。今年的國辦一號文,給廣電和電信均帶來不同程度的機遇和挑戰。和電信相比,我們從技術、資金、基礎設施的積累,到全程全網均存在較大差距。廣電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謀生存,求發展,應緊緊圍繞強項
10、業務,與電信運營商展開差異化競爭。3.1有線電視網絡主要業務類型未來幾年內,有線電視網絡將承擔四類業務:廣播業務、交互業務、數據業務和增值業務。第一類,廣播業務是目前的基本業務,主要是以廣播電視節目為主,信號由頭端設備到用戶下行傳輸,有線電視網可以支持模擬電視信號和數字電視信號(其中包括數據廣播業務),下行信號頻率范圍在87862MHz之間,可提供十幾套調頻廣播、部分模擬電視廣播和幾百套數字音頻、數字電視廣播業務。業務對網絡的要求是單向廣播網。第二類,交互業務是基于數字技術的業務,主要包括電視點播(VOD)、互動電視(iTV)、時移電視(TSTV)、錄播電視(RDTV)等業務種類,業務對網絡要
11、求是雙向網絡。由于現有有線數字電視網絡中開展的交互業務,大多采用了下行寬帶視音頻流與上行交互信道分離的技術體制,大量的下行視音頻流利用了廣播信道帶寬,故對交互信道的上下行帶寬要求不高。第三類,數據業務為有線電視網絡新業務,主要有Internet訪問、數據下載、網絡電視IPTV、郵件收發、辦公自動化、在線游戲等信息化應用,提供TCP/IP協議數據的計算機雙向通訊服務,業務對網絡要求是雙向網絡,下行帶寬要求大,上行可以較小。然而,由于P2P技術的發展,事實上對網絡上下行帶寬帶來極大地考驗。第四類,增值業務:增值業務為雙向數據網絡提供的新增收費業務,主要有IP電話(VOIP)、視頻電話(V-Phon
12、e)、視頻會議(V-Conference)、即時通訊(IM)等新通信業務,提供了視頻語音數據的交互通信服務,其特點是點對點或點對多點雙向對稱的視音頻數據通信,視覺、聽覺、讀寫等全互動交流,是完全的寬帶數據應用。網絡為支持傳輸TCP/IP的寬帶雙向網絡。但其對上下行帶寬的要求不是太高。3.2江蘇省廣電網絡業務發展預測根據江蘇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部署,當前我們應全力確保全省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在此基礎上開展雙向互動業務。近期主要業務有: 保留部分模擬電視廣播; 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廣播; 數據廣播; 準視頻點播; 視頻點播; 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寬帶接入業務; 依托省委省政府,全力
13、發展黨政機關、銀行等優質行業用戶。在完成全省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后,我們可重點發展以下業務: 高清晰度數字電視廣播; 高清晰度視頻點播; 建立多媒體網站,發展網絡游戲、視音頻流點播等基于廣電內網的互聯網業務; 推廣視頻電話,帶動話音業務; 視頻會議; 增加大量豐富內網的內容服務。3.3帶寬測算有線電視網絡是一個多媒體通信網,它有兩個信道:廣播信道和交互信道。其中,廣播信道頻道配置由廣電總局有線數字電視頻道配置指導性意見規定,這里的帶寬測算只考慮各項業務占用交互信道的帶寬。參考其它運營商的業務發展預測,我們結合對江蘇省廣電網絡業務模式分析,設計出用戶帶寬需求(下表)。業務使用信道下行帶寬上行帶寬
14、用戶需求模擬電視廣播信道下行帶寬10M左右,上行帶寬512K-4MSDTV廣播信道HDTV廣播信道數據廣播廣播信道準視頻點播廣播信道視頻點播廣播信道/交互信道300K100K視頻通信交互信道512K-2M512K-2MIP語音交互信道100K100K2路網絡游戲交互信道256K-1M256K-1M高速上網交互信道2-8M512K-1M其它增值業務交互信道256K50K從上表來看,由于模擬電視、標清數字電視(SDTV)、高清數字電視(HDTV)、數據廣播、準視頻點播業務大量的視音頻流,只占用單向廣播信道,故上下行帶寬不作測算;視頻點播業務大量的視音頻流下行也是占用單向廣播信道,只有交互主頁及控制
15、信令占用上、下行帶寬,故視頻點播業務需要交互信道下行300K、上行100K帶寬。根據近期省廣電業務模型預測,對于選購了視頻點播業務的用戶,每用戶僅需下行帶寬300K、上行帶寬100K左右;對于選購了寬帶上網的用戶,每戶需要下行帶寬1M、上行帶寬512K左右(按照近期寬帶用戶需求預測)。根據中長期業務發展模型預測,中長期我們將增加高清電視, 視頻通信,網絡游戲,IP語音,高速上網等業務,每用戶將需要下行18M帶寬,上行512K-4M帶寬。四、技術方案根據廣電總局有線電視網雙向化改造指導意見,有線電視網絡應提供集數據、語音、文字、圖象等多種媒介的多媒體信息服務,具有集成性、同步性與交互性等顯著特點
16、。有線電視網絡改造應同時考慮廣播網絡和雙向網絡。4.1廣播網絡有線電視廣播網絡是一個點到多點的網絡,它由三大部分組成:一個總前端和若干個分前端、一級和二級光纖干線網、接入網。一級光纖干線網通常采用環形網結構,二級光纖干線網一般采用樹、星形網結構。城市范圍太大時,二級光纖干線網也可由環形網組成,這時要求構建第三級光纖網,通常采用樹、星形網結構,如下圖所示。廣播網絡改造原則1. 現有廣播網為860M帶寬的,保持不變。2. 原有廣播網為750M帶寬的,短期內可保持不變,逐步向860M帶寬過渡。3. 原有廣播網為750M以下帶寬的,應直接改造為860M帶寬。4. 新建廣播網絡要求860M帶寬。5. 無
17、源同軸電纜網要求按1G帶寬建設。6. 建議每3萬戶設一分前端。7. 廣播網連接總前端和各分前端的一級光鏈路采用1550nm的環網或帶保護路由的1550nm 光傳輸,二級光鏈路以1310 nm光傳輸為主。8. 二級光鏈路改造建議如下:光纖到小區:分前端采用統一的小功率光發射機低分光比(推薦平均分光比1:4)分配后傳送至光節點,分前端至每光節點應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纖。光纖到樓:分前端采用統一的大功率光發射機傳送至小區光分配點,高分光比(推薦平均分光比1:8)分配后傳至光節點。從分前端至小區光分配點布放的光纜芯數建議等于分前端所帶樓棟數,并留有20%的纖芯余量(例如:某小區光分配點覆蓋10棟
18、樓,500戶規模,分前端至小區光分配點應配置12芯光纖),小區光分配點至每光節點應布放不低于4芯G.652光纖。9. 根據未來業務發展,提倡光纖到樓,光站直接帶用戶;對于確有需求的用戶,可以實施光纖到戶。10. 一般情況下,建議每光節點帶用戶數為50-200戶。11. 對采用CMTS技術的網絡及特殊用戶,建議每光節點帶用戶數不大于500戶,光節點下帶一級放大器,光站及放大器采用集中供電方式。 廣播網絡頻譜配置參照國家GY/T 106-1999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網絡管理廣播網絡光傳輸系統設備包括光發射機、光放大器、樓棟光接收機,均應支持基于以太網接口的SNMP網管功能。網管通訊
19、協議應遵循國標“GB/T 20030-2005 HFC網絡設備管理系統規范”。設備應答器MIB遵循網管系統國標規范的定義。4.2雙向網絡總局有線電視網雙向化改造指導意見指出,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必須合理利用現有HFC 的網絡資源,充分發揮用戶接入電纜的帶寬優勢,因地制宜選擇改造方法,以提高有線電視網絡的承載能力,逐步實現雙向、交互、多功能;同時,應把握“光進銅退”的整體發展趨勢,不斷擴大光纖傳輸覆蓋范圍,逐步實現光纖到樓、光纖到戶,使得有線電視基礎網絡具有寬帶、雙向、多功能的承載能力,從基礎網絡建設角度看,光纖到樓的網絡結構將為下一代廣電網絡的發展奠定基礎。有線電視雙向網絡也是一個點到多點的
20、網絡,從網絡層面看,由核心層網絡、匯聚層網絡、接入層網絡三大部分組成。從網絡物理結構看,雙向網絡由一個主中心和若干個分中心、一級光纖干線網和二級光纖干線網以及接入網絡組成。 圍繞技術服務市場的原則,我們提出如下FTTB+EPON+LAN、FTTC+EPON+EOC、FTTC+CMTS等三種雙向網絡改造方案,下面分別作簡要闡述。4.2.1 光纖到樓、五類線入戶(FTTB+EPON+LAN)方案(1)適用網絡原有網絡狀況較差,入戶線需改造,預期用戶ARPU值較高的地區;新建網絡。(2)組網方案采用“光纖到樓、雙網覆蓋、光機直帶用戶、點對多點連接”的網絡結構。雙向網絡采用基于EPON的點對多點光以太
21、網傳輸技術,樓棟至用戶采用五類線方式。網絡拓撲結構為“環-星”型,組網示意圖如下。各部分結構分別描述如下: 分前端部署匯聚交換機和OLT等設備,提供雙向數據業務信號。 分前端至小區接入線路,平均距離為3000至5000米。 小區接入點放置光交接箱,在交接箱內對主干光纜和小區分配網光纜進行接續、分配和調度。 樓棟接入點放置樓棟設備箱,箱內配置ONU,樓棟接入點覆蓋用戶數平均為50戶。 樓棟接入點至用戶終端線路采用五類線敷設,接入距離應小于80米。 家庭網關:用于為用戶提供多端口數據業務接口。(3)光纖和波長配置端口線,采用G.652標準單模光纖。雙向網絡利用一根光纖,分別選用1490、1310n
22、m波長進行數據信號傳輸。(4)網絡管理EPON系統網管功能支持對OLT和ONU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等管理功能。OLT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通過EPON網元管理系統進行。OLT的網絡管理功能應支持SNMP協議和IEEE802.3-2005中規定的OAM功能。ONU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采取本地管理和遠程管理兩種方式。(5)網絡特點FTTB+EPON+LAN方案特點是性能高,千兆到樓,百兆入戶,可靠性高,建設和維護成本低,完全滿足互動新媒體網絡的要求,有利于向FTTH演進。作為新建網絡統一標準和網絡改造的優選標準。(6)用戶帶寬優化EPON:目前是FTTH/FTTB/FTTC(Fiber To T
23、he Home/Building/Curb,光纖到戶/大樓/路邊)的普遍解決方案。EPON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光線路終端(OLT)、光分配網(ODN)、光網絡終端(ONU)三大部分。其上下行帶寬為1.25G。考慮EPON技術用戶帶寬優化路線如下: 鑒于建設初期用戶較少的因素,可考慮OLT的PON口用大分光比的光分路器連接ONU,實現廣覆蓋。 遠期用戶帶寬需求更高時可再進行網絡優化提速,以盡量不更改用戶端設備、保護線路投資為原則,縮小分光比,并適當增加OLT的PON口即可。所有ONU和用戶端設備保持不變。 10G EPON正在研制中,標準將在2009年發布,屆時將提供帶寬為10G的PON口。相關產
24、品已研發并在測試中。4.2.2 光纖到小區、同軸纜入戶(FTTC+EPON+EOC)方案(1)適用網絡干線網絡改造工程量較大,用戶接入段改造難度較大(入戶難),同軸電纜網傳輸距離較遠、網絡狀況較好的地區。(2)組網方案雙向網絡分前端至小區接入點采用EPON技術,小區接入點后采用EOC技術。網絡拓撲結構為“環-星”型,光站輸出帶一級電放大器或直接覆蓋用戶。光節點覆蓋用戶數范圍為500戶以內。組網示意圖如下:各部分結構分別描述如下: 分前端:分前端部署匯聚交換機和OLT等設備,提供雙向數據業務信號。 分前端至小區接入線路占用2芯光纖(其中,雙向數據網占用1芯光纖)。 小區接入點:放置ONU和EOC
25、頭端。 樓棟接入點:放置樓棟設備箱,箱內配置樓棟放大器和EOC旁路器或EOC有源延長器。 EOC終端:向用戶提供數據業務。(3)光纖和波長配置采用G.652標準單模光纖。雙向網絡利用一根光纖,分別選用1490、1310nm波長進行數據信號傳輸。(4)網絡管理EPON系統網管功能支持對OLT和ONU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等管理功能。OLT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通過EPON網元管理系統進行。OLT的網絡管理功能應支持SNMP協議和IEEE802.3-2005中規定的OAM功能。ONU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采取本地管理和遠程管理兩種方式。EOC系統網管功能支持對EOC頭端和終端的配置、故障、性能、安全
26、等管理功能。EOC頭端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通過EOC網元管理系統進行。EOC頭端的網絡管理功能應支持SNMP協議。EOC終端的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采取本地管理和遠程管理兩種方式。(5)網絡特點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同軸電纜資源,實現網絡的快速雙向化改造,改造工程量小,成本低。(6)用戶帶寬優化EPON:目前是FTTH/FTTB/FTTC(Fiber To The Home/Building/Curb,光纖到戶/大樓/路邊)的普遍解決方案。EPON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光線路終端(OLT)、光分配網(ODN)、光網絡終端(ONU)三大部分。其上下行帶寬為1.25G。考慮EPON技術用戶帶寬優化路線如下:
27、鑒于建設初期用戶較少的因素,可考慮OLT的PON口用大分光比的光分路器連接ONU,實現廣覆蓋。 遠期用戶帶寬需求更高時可再進行網絡優化提速,以盡量不更改用戶端設備、保護線路投資為原則,縮小分光比,并適當增加OLT的PON口即可。所有ONU和用戶端設備保持不變。 10G EPON正在研制中,標準將在2009年發布,屆時將提供帶寬為10G的PON口。相關產品已研發并在測試中。EOC:EOC(Ethernet Over Cable)是基于有線電視同軸電纜網使用以太網協議的接入技術。EOC分為基帶傳輸方式(無源EOC)和調制傳輸方式(有源EOC)。有源EOC根據調制技術不同,物理層速率為54M,最大可
28、至270M。有源EOC包括EOC頭端、旁路器和EOC終端。考慮有源EOC技術用戶帶寬優化路線如下: 每個EOC頭端允許并發用戶數有限,在網絡改造初期,可將EOC頭端布置在光節點上,實現廣覆蓋。 隨著用戶并發數提高,可將EOC頭端設備下移靠近用戶,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4.2.3 光纖到小區、電纜調制入戶(FTTC+CMTS)方案(1)適用網絡嚴格按雙向HFC網絡標準設計和建設的網絡。(2)總體組網方案采用基于CMTS技術的的雙向化改造技術。分前端部署機房反向光接收機、搭建反向射頻混合線路;增加光節點和放大器的反向模塊;開通光節點至機房的1310nm反向光鏈路,在所有覆蓋用戶門頭增加高通濾波
29、器;配置機房CMTS設備,完成系統開通。網絡拓撲結構為“環-星”型,光站輸出帶一級電放大器或直接覆蓋用戶,電纜網絡采取“雙向傳輸、集中接入”的原則設計。光站和放大器(可選)均需要配置回傳模塊。光節點覆蓋用戶數范圍為500戶以內。組網示意圖如下所示。各部分結構分別描述如下: 分前端部署匯聚交換機和CMTS頭端等設備,提供雙向數據業務信號。 分前端至小區接入線路占用2芯雙向光纖。 小區接入點放置光站,實現正向和回傳的1310nm波長光信號進行光電和電光轉換。 樓棟接入點放置樓棟設備箱,箱內可配置電放大器。 用戶信息終端:部署數字機頂盒接收廣播式或交互式數字電視信號,并可通過Cable Modem向
30、用戶提供數據業務。(3)光纖和波長配置采用G.652標準單模光纖。分前端以下采用1310nm波長,正向和回傳向各占用1芯光纖。(4)網絡管理CMTS系統設備應支持SNMP網管功能。(5)網絡特點充分利用現有同軸電纜資源,入戶施工難度小,可實現快速改造,但對HFC網絡要求高,整改難度較大,后期帶寬升級空間小,不能滿足下一代廣電網絡的需求。性能適中、可靠性低、成本較高。僅適用于已經嚴格按雙向HFC網絡標準設計和建設的網絡。(6)用戶帶寬優化CMTS: CMTS系統是基于DOCSIS標準來設計的,系統主要由前端設備:CMTS和Cable Modem組成。CMTS技術目前已成熟應用的是DOCSIS2.
31、0協議標準,可達到下行38M、上行 30M帶寬(共享方式)。考慮CMTS技術用戶帶寬優化路線如下: 隨著用戶帶寬需求提高,可將CMTS頭端設備下移靠近用戶來擴展用戶帶寬。 CMTS技術正在向DOCSIS3.0協議標準發展,通過捆綁4個頻道,實現下行160M、上行120M帶寬(共享方式),解決目前帶寬不足的問題。五、網絡改造實施策略5.1 幾種技術存在的風險EPON技術風險1. 由于IEEE802.3ah只規定了MAC層和物理層,MAC層以上的標準靠制造商自行開發,設備互聯互通性差。2. 設計較少考慮到直接支持以太網以外的業務,多業務支持能力較差。EOC技術風險1. 調制EOC存在的問題是技術尚
32、在發展之中,多種技術標準并存,競爭市場的局面尚有時日,部分EOC價格仍比較高,究竟何種技術領先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判斷。2. 目前大規模的商用案例較少,需逐步探索各種技術的運營能力,再作最后的選型和大規模推廣應用。CMTS技術風險1. 上行噪聲將破壞上行通道的數據傳輸,使系統傳輸質量降低。上行噪聲匯聚也給工程和維護帶來困難。2. 單位帶寬成本較高。3. 我國人口稠密,CMTS的Cable接入屬于共享線路方式,可承載業務有限,無法滿足大帶寬業務的需求,不利于有高帶寬需求的新業務的開展。5.2網絡建設、改造分步實施建議鑒于以上各種技術存在的風險,提出如下網絡雙向化改造實施建議:1. 盡快設立EPON技
33、術科研課題,參照信產部行業標準,制定廣電網絡EPON設備互聯互通規范。2. 盡快設立EOC技術科研課題,對不同的EOC技術標準的產品進行測試選型,最終確定江蘇省廣電網絡EOC產品技術標準。3. 進行EPON、EOC設備入圍招標,選定主流設備廠商。4. 在設備入圍選型時,要求設備廠商分別選擇不同地區開通實驗局。建議2000戶以上用戶規模。5. 對于網絡狀況較好,嚴格按雙向HFC網絡標準設計和建設的有線電視網絡,可采用CMTS技術快速完成廣覆蓋、低用戶開通率的雙向網絡改造。6. 根據各地網絡狀況,決定選用FTTB+EPON+LAN和FTTC+EPON+EOC方案進行網絡雙向化改造的地市,可以在開通
34、實驗局的同時,逐步部署網絡雙向化改造工作。六、引用標準與參考文件本方案引用下列標準所含的條文。GB/T 177681999 有線電視頻率配置GB/T 200302005 HFC網絡設備管理系統規范GY/T 121-1995 有線電視系統測試方法GY/T 106-1999 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GY/T 180-2001 HFC 網絡上行傳輸物理通道技術規范GY/T 200-2004 HFC網絡數據傳輸系統技術規范 1:總體要求GY/T 200-2004 HFC網絡數據傳輸系統技術規范 2:射頻接收協議GY/T 221-2006 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GY50732005 有線電視
35、網絡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Y50752005 城市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設計規范IEEE802.3ah (Ethernet in First Mile) 基于以太網的PON標準 在本方案制訂時還參考了下列文件:廣電總局有線電視網雙向化改造指導意見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寬帶接入發展指導意見七、縮略語CM Cable Modem電纜調制解調器CMTS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電纜調制解調器終端系統EOC Ethernet Over Cable 以太同軸網絡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無源光網絡FTTB Fiber To Th
36、e Building光纖到樓FTTC 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路邊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千兆比無源光網絡HFC Hybrid Fiber-Coax光纖同軸混合網HomePlug 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 家庭電力線聯盟HomePNA Home Phoneline Network Alliance 家庭電話線聯盟IP Internet Protocol 網際協議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
37、網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NVOD Near Video-on-Demand 準視頻點播系統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線路終端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網絡單元PC Personal Computer 個人電腦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無源光網絡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正交相移鍵控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調制STB Set Top Box 機頂盒WiFi Wireless Fidelity 無線接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