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前言.1 工程概況 .1 勘察目的與任務 .1 勘察技術標準 .1 勘察工作方法 .1 勘察工作說明 .2二、道路巖土工程條件.2 氣象水文 .2 地形地貌 .3 區域地質概況 .3 地層.3 巖土物理力學性質 .4三、水文地質條件.4 水文地質特征 .4 環境介質對建材腐蝕性 .5四、地震效應.5 地震.5 地震基本烈度 .6 路基場地土類型 .6五、不良地質作用.6 液化.6 震陷.6 采坑.6其他不良地質作用.7抗震地段劃分.7六、巖土工程評價.7 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7 路基土干濕類型.7 巖土工程性質評價.7 巖土工程設計參數.7 土石工程分級.7七、地基與基礎方案.7八
2、、環境影響.8九、結論與建議.8 結論.8 建議.9圖、附表、附圖、附件1、勘探點平面位置圖 (圖1-11-4)2、工程地質剖面圖 (圖2-12-22)3、鉆孔柱狀圖 (圖3-13-116)4、勘探點一覽表(附表1-1)5、土工試驗成果表 (附表2-12-7)6、水質檢驗報告 (附表3-13-3)7、土樣檢驗報告 (附表4-14-3)8、標準貫入試驗一覽表 (附表5-1)9、巖芯相片 (附件2).KC2014-149 蝴蝶蘭路工 程 地 質 勘 察 報 告(詳細勘察)XXX勘察院二 一 四 年 十 一 月.一、前言受文昌市 XXX的委托,我院對其擬建的蝴蝶蘭路進行詳細工程地質勘察,第一次進場野
3、外鉆探工作從2014年 04 月 12 日至 04 月 20 日,室內試驗工作時間從2014 年 04 月 21 日至 04 月 24 日,室內試驗工作時間從2014 年 04 月 21 日至 04月 24 日。第二次進場野外鉆探工作從2014 年 05 月 18 日至 05 月 21 日,室內試驗工作時間從 2014 年 05 月 22 日至 05 月 28日。第三次進場野外鉆探工作從2014年 09月 04 日至 09 月 20 日,室內試驗工作時間從2014年 09 月 19 日至 09 月 22日,室內資料整理工作從2014 年 09 月 23 日至 2014 年 10 月 30 日,
4、正式報告于2014 年 11 月 15 日提交。工程概況擬建道路位于文昌市昌灑鎮月亮灣南邊,屬城市次干道。設計道路總長為2250m,設計路基寬度為34m,水泥路面,總體呈東-西走向,道路起點坐標為X=184775.32,Y=263408.29,終點坐標為 X=184817.81,Y=265642.01(見圖 1),道路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場地復雜程度等級為二級,巖土條件復雜程度等級為二級,市政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勘察目的與任務1、勘察目的勘察目的是通過多種勘察手段,查明道路沿線工程地質條件,為擬建道路施工圖設計提供工程地質資料。2、勘察任務查明沿線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劃分地貌單元;查明沿
5、線地段的地質構造及路基的濕度狀況,提供劃分路基干濕類型所需的參數;實測沿線地下水位,查明沿線各地段的地下水類型、地表水的來源以及排水條件,論證地表水、地下水對路基穩定性及對混凝土腐蝕性的影響;調查了解地下埋設物及回填土的類別、厚度及其密度;查明沿線地段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性質、空間分布、發生和誘發條件、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論證對路基穩定性的影響程度,并提出計算參數及整治措施的建議;判明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勘察技術標準本次勘察主要遵循下列技術標準:1、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2、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3、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
6、012);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6、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07);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 年版);9、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10、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50585-2010);11、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勘察工作方法1、線路工程地質調查調查范圍為道路沿線左、右幅50m寬度范圍,調查內容為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表水體、路基土質及不良地質現象。2、工程測量.本工程采用文昌獨立坐
7、標系及國家85 高程基準,使用 RTK進行鉆孔坐標位置及孔口高程測放。鉆孔地下水位測量:初見水位在鉆孔施工中進行測量,靜止水位待終孔 24 小時以后進行測量。3、工程地質鉆探工程鉆探使用 4 臺 XY-1 型鉆機,采取泥漿護壁或跟管鉆進技術,鉆孔直徑 91mm,孔斜每十米不超過1 度。上部 1.50m每回次鉆探進尺 0.50m,1.50m以下,每回次鉆探進尺1.502.00m,巖土層分層誤差小于5cm。4、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采用重錘質量63.5kg;落高 76cm,全長 700mm 對開式貫入器,其外徑 51mm,內徑35mm,刃口角度 1820 度,刃口單刃厚 2.5mm,鉆桿使用42
8、mm 鉆桿。5、重型動力觸探(N63.5):采用重錘質量 63.5kg,落高 76cm,探頭直徑 74mm,錐角 60,探桿直徑 42mm,每次試驗不少于 3 組,每組貫入 10cm,記錄每組貫入10cm的錘擊數,并將錘擊數標示在成果圖上。6、室內試驗本工程室內試驗由我院完成,土樣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進行,另取地下水、土樣作腐蝕性分析。7、鉆孔巖芯編錄:我院安排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在鉆探現場跟班編錄,負責和監督鉆機施工進程,把好技術關,工程總負責人對整個施工監督負責,把好編錄的質量關,保證第一手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8、質量管理體系:為了保證每一道工序的工程質量,我院
9、實施了院長總工工程負責工程技術員施工人員的一套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環環相扣,層層落實,施工過程中就所出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研究解決的辦法,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勘察工作說明我院根據國家現行相關規范、規程及業主要求完成以下工作量:在道路兩邊布孔,共布設 116個鉆孔,均為控制性勘探點,孔距約為 3040m,孔深為 10.60 20.20m。總共完成工作量見表1 及勘探點一覽表(見附表1-1),各巖芯相片見附件2。表 1勘察工作量一覽表勘察項目單位數量技術要求工程地質調查km22.25 調查范圍為道路沿線左、右幅50m寬度范圍,調查內容為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表水體、路基土質及不良地質現象
10、。測量鉆孔放點個116 RTK 測放,采用文昌獨立坐標系,85國家高程。實際完成施工鉆孔個116 1、0.0 3.0m回次進尺 1.50m,3.0m以下回次進尺 2.0m。2、砂性土 70%,粘性土巖芯采取率90%。3、進行孔內標貫試驗時,孔內清除干凈。總進尺(m)m 1535.10 取樣土樣件194 普通取土器。水樣組8 容量 500ml,塑膠瓶裝,加大理石粉,密封。腐蝕性土樣件4 1kg。原位測試標準貫入試驗次230 依據規范標準規格,自動落錘。重型動探次10 進尺 134.5m 室內試驗常規土工試驗組194 依據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參透系數組24 垂直參透。
11、天然坡角組24 風干及水下狀態。工程水分析組8 試驗項目為 pH值、Ca2+、Mg2+、Cl-、SO42-、CO32-、HCO3-、游離 CO2、侵蝕性CO2、NH4+、OH-、總礦化度等。土的腐蝕性試驗組4 pH值、Mg2+、Ca2+、Cl-、SO42-、CO3-、HCO3-。二、道路巖土工程條件 氣象水文1、氣象場區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 23.6C,平均最低溫度 18.8C,歷史上絕對最低溫度2.8C,絕對最高溫度38.8 C。場區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710mm,510 月份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8.1%,其中 9 月份為降雨高峰期,多有臺風登陸。11月份至次年
12、 4月份為旱季。年平均蒸發量約為1806.2mm。全年多吹東北風,其次吹東南風,正常風力在4 級以下,秋季常受8 級以上熱帶.風暴及臺風的襲擊。2、水文擬建道路沿線地表水主要分布有:鈦礦坑、水溝。地形地貌擬建道路位于文昌市昌灑鎮月亮灣南側,縱方向總體中間高兩邊低,根據現場工程地質調查,道路沿線地貌單元為段為海成一級階地,(詳見平面圖 1-1 1-4)。微地貌分述如下(見表2):表 2 地貌及道路沿線現狀地貌單元里程微地貌道路沿線現狀及埋藏物地面標高海成一級階地K0+000K0+780 坡地該路段現狀為木麻黃,原為采鈦礦地。23.70 26.40m K0+780K0+860 坡地該路段現狀為砂堆
13、,原為采鈦礦地。24.80 30.40m K0+860K1+270 坡地該路段現狀為西瓜地,原為采鈦礦地。26.40 32.40m K1+270K2+250 坡地該路段現狀為木麻黃。20.12 29.68m K0+040K0+060 鈦礦坑該路段南側為鈦礦坑,面積約200m2,坡度約為40度,坡高約為1.2m,自然條件下較穩定,無崩塌,水深約 0.3-0.8m。26.20 26.40m K0+395K0+432 鈦礦坑鈦礦坑橫跨該路段,面積約370m2,坡度約為 55 度,坡高約為 4.0m,自然條件下較穩定,無崩塌,水深約 0.2-2.8m。23.70 24.73m K0+560K0+585
14、 鈦礦坑鈦礦坑橫跨該路段,面積約 340m2,坡度為約 50度,坡高為約 4.5m,自然條件下較穩定,無崩塌,水深約 0.3-2.2m。25.30 25.40m K0+955K0+975 鈦礦坑該路段北側為鈦礦坑,面積約300m2,坡度約為60度,坡高約為9.8m,自然條件下較穩定,無崩塌,水深約 0.4-4.6m。25.65 25.80m K1+110K1+150 鈦礦坑該路段北側為鈦礦坑,面積約 1300m2,坡度約為 75度,坡高約為10.5m,自然條件下較穩定,無崩塌,水深約 0.3-4.2m。15.70 26.49m K0+684K0+696 沖溝該路段現為沖溝。寬約12m,水深約
15、0.20 0.40m,流速 0.5m/s,最高洪水位標高為24.80m。23.30 26.60m 區域地質概況根據區域地質資料,擬建場地位于文昌市昌灑鎮月亮灣南側,區域出露的地層第四系全新統海相沉積土(Q4m)、第四系上更新統海相沉積土(Q3m)。勘察區以南側約 9km有東西向王五文教深大斷裂及西南側約16km有鋪前清瀾斷裂帶。勘察區內未發現全新世活動斷裂形跡。地層根據鉆探揭露及道路沿線工程地質調查,道路沿線20.2m深度范圍內,地層巖性從上到下為:素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統海相沉積土(Q4m)、第四系上更新統海相沉積土(Q3m)。共劃分為 3 個工程地質層。各土層分布特征見剖面圖(圖 2
16、-12-22)和柱狀圖(圖 3-13-116)。道路沿線土層巖性特征分述如下(地層統計見表 3):層素填土(QmL)根據野外踏勘調查結合鉆探結果,分布于道路沿線,灰色、褐色、淺灰色、淺黃色,稍濕飽和,松散,主要填料為中砂,頂部含少量植根,個別鉆孔局部夾泥,堆填時間約2 年以上。層中砂(Q4m)該層分布于道路東部場地,灰黃色、淺黃色、磚紅色,濕飽和,稍密中密,以中粒為主,細粒次之,次圓狀,石英質,粘粒含量占410%,顆粒級配良好,分選性差,未揭穿。層細砂(Q3m)該層分布于道路西部場地,白色,飽和,稍密中密,以細粒為主,粉粒次之,次圓狀,石英質,粘粒含量占612%,顆粒級配良好,分選性良好,未揭
17、穿。表 3 路基地層統計表層號巖土名稱統計項目層厚層頂高程層底高程層頂深度層底深度素填土統計個數116 116 116 116 116 最大值15.40 30.19 29.69 0.00 15.40 最小值0.50 20.00 10.41 0.00 0.50 平均值5.79 25.69 19.90 0.00 5.79 中砂統計個數52 52 52 52 52 最大值(揭露)19.50 29.69 19.59 0.90 20.20 最小值(揭露)9.70 19.20 0.46 0.50 10.60 平均值(揭露)11.41 24.24 12.82 0.73 12.14 細砂統計個數64 64 6
18、4 最大值(揭露)10.90 23.93 15.40 最小值(揭露)0.60 10.41 2.60 平均值(揭露)4.22 16.37 9.90.巖土物理力學性質1、土工常規試驗本次勘察在道路沿線共取194 組土樣進行土工常規試驗試驗,試驗成果見附表 2-12-8,顆分統計見果表4。表 4顆粒分析統計結果表層號及巖性樣品礫粒砂粒粉粒粘粒中礫細礫粗中細10 5mm 52mm 20.5mm 0.50.25mm 0.25 0.075mm 0.075 0.005mm 0.005mm%層素填土樣品數量2 7 87 87 87 87 4 最小值6.2 4 19.1 58.9 61 14.3 4.5 最大值
19、2.3 0.4 1.1 27.3 27.3 0.9 3.5 平均值4.250 1.371 7.492 47.270 40.999 3.851 4.000 層中砂樣品數量20 76 76 76 76 23 最小值10.30 32.50 59.20 64.20 20.30 3.60 最大值0.30 0.90 18.10 10.60 0.80 1.40 平均值2.415 9.350 39.642 43.217 6.425 2.413 層細砂樣品數量28 28 28 28 24 最小值10 44.9 66.6 21.9 2.6 最大值0.7 18 36 8.9 1.2 平均值4.714 36.636
20、45.261 11.882 1.767 2、砂土層室內休止角試驗本次勘察在、層采取代表性土樣進行室內天然坡角測試,試驗結果見附表 2-12-8,統計結果見表 5。表 5休止角試驗成果統計表層號及巖性樣品休止角風干水下(度)(度)層素填土樣品數 量44最大值3531最小值3430平均值34.5030.50層中砂樣品數 量1212最大值3633最小值3228平均值34.6730.75層細砂樣品數 量8 8 最大值34 29 最小值31 28 平均值32.75 28.38 3、砂土層室內試驗參透系數本次勘察在、層采取代表性土樣進行室內天然坡角測試,試驗結果見附表2-12-8,統計結果見表 5-1。表
21、 5-1 滲透系數統計表層號土層名稱試驗項目統計個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個)(cm/s)(cm/s)(cm/s)素填土垂直滲透4 2.3 10-21.9 10-32.15 10-2中砂垂直滲透12 2.6 10-23.2 10-31.4 10-2細砂垂直滲透8 2.9 10-37.6 10-41.62 10-34、標準貫入試驗本次勘察在機械鉆孔中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其實測擊數均標繪在工程地質剖面圖(圖 2)和鉆孔柱狀圖(圖 3)上,數理統計結果見表6。表 6標準貫入試驗(N)成果統計表層號土層名稱統計個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次)(擊)(擊)(擊)素填土63 6 2 3.56 0.9
22、29 0.261 中砂116 25 5 12.72 5.117 0.402 細砂47 20 6 14.38 2.626 0.183 注:統計時已剔除部分異常值。5、重型動力觸探試驗(N63.5)本次勘察在 10個鉆孔中對層素填土及層中砂細砂中進行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各層土的重型動探擊數實測值標繪于工程地質剖面圖(圖2-12-22)上,重型動探試驗成果的數理統計結果見表7。表 7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N63.5)成果統計表層號土層名稱統計個數修正擊數標準差變異系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次)(擊)(擊)(擊)素填土504 7 1 3.12 1.75 0.50 中砂452 16 4 8.37 2.61 0
23、.31 細砂106 25 6 11.57 4.06 0.35 三、水文地質條件 水文地質特征1、地表水根據野外實地踏勘調查及周邊資料收集,擬建道路沿線地表水主要分布有:.(1)K0+684 K0+696 路段橫跨沖溝段,該河寬為 12.0m,水深為0.200.40m,流速0.5m/s,勘察期間水位標高為 24.1m,最高洪水位標高為 24.80m。(2)K0+040 K0+060 段南側為礦坑,面積約 200m2,水深約 0.30.8m。K0+395 K0+432 段為礦坑,面積約 370m2,水深約0.2 2.8m。K0+560 K0+585 段為礦坑,面積約340m2,水深約 0.3 2.
24、2m。K0+955 K0+975段北側為礦坑,面積約300m2,水深約0.44.6m。K1+110 K1+150 段北側為礦坑,面積約 1300m2,水深約 0.3-4.2m。分布有鈦礦坑 (分布面域見平面圖)。2、地下水道路沿線勘探深度20.20 范圍內,、層為強透水層,地下水賦存于、層中,類型屬孔隙潛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總體向東逕流,向南海排泄。鉆探期間實測地下水位埋深為0.605.90m,地下水位標高為 19.10 25.53m。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補給。據區域水文地質資料及附近深水井調查,地下水位年變幅為1.502.00m。環境介質對建材腐蝕性1、環境水對建材腐蝕性本次勘察
25、在道路沿線采取多組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環境水對混凝土腐蝕性分析,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 2011)附錄K的規定,按類環境、強透水土層進行腐蝕性評價。水質檢驗報告見附表3-13-2,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腐蝕性評價見表8-18-2。表8-1 地表水對建材的腐蝕性評價表評價條件類直接臨水對混凝土的綜合評價對鋼筋混凝土中鋼筋腐蝕性腐蝕指標SO42-(mg/L)Mg2+(mg/L)NH4+(mg/L)OH-(mg/L)總礦化度(mg/L)pH值侵蝕性CO2(mg/L)Cl-(mg/L)長期浸水干濕交替1#水塘K0+040 ZK82附近36.0 5.33 0.00 0.00 141.62 6.
26、51 15.05 弱18.36 微微2#水塘K0+420 ZK91附近20.0 8.72 0.00 0.00 134.71 6.82 5.02 微20.99 微微3#水塘K0+490 ZK95附近24.0 7.27 0.00 0.00 133.81 6.55 10.03 微18.36 微微4#水塘K0+600 ZK104附近32.0 14.53 0.00 0.00 182.55 7.28 8.36 微23.61 微微5#水塘K1+140 ZK105附近12.0 4.36 0.00 0.00 161.07 8.12 6.69 微20.99 微微水溝水K0+684 ZK98附近20.0 5.81
27、0.00 0.00 148.89 6.81 5.02 微26.23 微微綜合評價,擬建道路沿線地表水1#水塘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其它地段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在長期浸水及干濕交替環境下,地表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表8-2地下水對建材的腐蝕性評價表評價條件類強透水層對混凝土的綜合評價對鋼筋混凝土中鋼筋腐蝕性腐蝕指標SO42-(mg/L)Mg2+(mg/L)NH4+(mg/L)OH-(mg/L)總礦化度(mg/L)pH值侵蝕性CO2(mg/L)Cl-(mg/L)長期浸水干濕交替鉆孔水ZK81 30.00 4.04 0.00 0.00 146.54 6.73 3.34 微
28、28.86 微微鉆孔水ZK92 50.00 12.60 0.00 0.00 204.14 6.57 3.34 微24.92 微微綜合評價,擬建道路沿線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在長期浸水及干濕交替環境下,地表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2、路基土對建材腐蝕性本次勘察在道路沿線不同位置采取采取4組地下水位以上的地表土樣進行腐蝕性分析,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附錄K的規定,按類環境進行腐蝕性評價。土樣測試報告見附表 4-14-2,場地土的腐蝕性評價見表 9。表9土對建材的腐蝕性評價表評價條件類強透水土層對混凝土結構的綜合評價土對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的腐蝕性腐蝕
29、指標SO42-(mg/kg)Mg2+(mg/kg)pH值Cl-(mg/kg)評價(按 A類)ZK81 140.00 9.69 7.89 微48.64 微ZK92 130.00 14.53 7.60 微20.84 微ZK129 30.00 31.48 7.90 微27.79 微ZK136 20.00 26.64 7.95 微34.74 微綜合評價,擬建道路沿線路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道路沿線路基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四、地震效應 地震歷史上 1605 年 7 月 13 日發生的瓊州大地震,震級7.5 級,震中位于場地西北側約 45km處的原瓊山市的塔市、光村鋪前斷裂和東寨港
30、清瀾斷裂交匯處,.同年 12 月 15 日發生的瓊山大地震,震級為 7 級,以后沒發生過大于級的地震。地震基本烈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附錄 A.0.19 和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的規定,擬建道路沿線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須按有關規定設防。路基場地土類型根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C20-2011)的規定,進行地基土類型劃分,擬建道路沿線各土層剪切波速建議如下:層素填土,剪切波速約為124153m/s,屬軟弱土;層中砂,剪切波速約為150193m/s,屬中軟土;層細砂,剪切波速約為2
31、81340m/s,屬中軟土;根據附近和威月光海岸項目工程建設資料,場地等效剪切波速se=122144m/s,場 地 覆蓋 層 厚 度 15mdov80m,根 據 公 路 工 程地 質 勘 察 規 范(JTGC20-2011)第 7.10.12 條規定,場地類別屬類。五、不良地質作用 液化本場地深度 20.20m范圍內,層、層、層為飽和砂土,其中層為第四紀上更新統海相沉積土(Q4m)、層為第四紀中更新統海相沉積土(Q3m),場地所屬抗震設防烈度為 7度,依據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第4.3.3條,層可判為不液化;、層初步判斷屬可液化砂土,本次勘察采用標貫試驗法對
32、、層進行進一步判別,K0+000 K1+240 段液化指數為 37.371.0,平均為61.73為嚴重液化;K1+240 K2+250 段液化指數為 0.2 18.6,平均為7.7 為輕微中等液化;見表 12。震陷場地內不存在軟土層,可不考慮軟土震陷影響。采坑里程 K0+040K0+060段南側為采礦坑,長約20m,寬約 10m,面積約為200m2,坡度約為 40度,坡高 1.2m,人工開采形成,坡面表層為素填土,水位高程約為24.5m,危害性小,自然條件下,坡面較為穩定。該坑已無人采礦,邊坡對道路影響較大,建議場地整平時回填該坑。里程 K0+395 K0+432段為采礦坑,橫跨該路段,長約3
33、7m,寬約 10m,面積約為370m2,坡度約為 55度,坡高 4.0m,人工開采形成,坡面表層為素填土,水位高程約為 23.6m,規模小,危害性小,自然條件下,坡面較為穩定。該坑已無人采礦,邊坡對道路影響較大,建議場地整平時回填該坑。里程 K0+560 K0+585段南側為采礦坑,長約25m,寬約 14m,面積約為340m2,坡度約為 50度,坡高 4.5m,人工開采形成,坡面表層為素填土,坑底和周邊都長有水草,水位高程約為22.8m,規模小,危害性小,自然條件下,坡面較為穩定。該坑已無人采礦,邊坡對道路影響較大,建議場地整平時回填該坑。里程 K0+955 K0+975段北側為采礦坑,長約2
34、0m,寬約 15m,面積約為300m2,坡度約為 60度,坡高 9.8m,人工開采形成,坡面表層為素填土,水位高程約為23.5m,規模小,危害性小,自然條件下,坡面較為穩定。該坑已無人采礦,邊坡對道路影響較大,建議場地整平時回填該坑。里程 K1+110 K1+150 段北側為采礦坑,長約40m,寬約32m,面積約為 1300m2,坡度約為 75度,坡高 10.5m,人工開采形成,坡面表層為素填土,水位高程約為15.7m,規模小,危害性小,自然條件下,坡面較為穩定。該坑已無人采礦,邊坡對道路影響較大,建議場地整平時回填該坑。.其他不良地質作用本次勘察未發現有影響場地穩定的新構造斷裂、巖溶、滑坡、
35、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抗震地段劃分里程 K0+000 K1+250段為抗震不利地段,里程K1+250 K2+250段為抗震一般地段。六、巖土工程評價 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性本次勘察結果表明,場地平緩、開闊,未發現滑坡、危巖、崩塌、采空區、地面沉降及影響場地穩定性的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作用,未發現其它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是穩定的,層為人工填砂土,具嚴重液化潛勢,采取防治措施后方可進行本工程建設。路基土干濕類型根據道路沿線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按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規定應判別路基土干濕類型,根據地下水位年變幅為1.502.00m,路基土干濕類型見表 10。表 10 路基土干濕
36、類型里程地下水位埋深路基土干濕類型K0+000K0+780 0.60 2.00m 過濕類型K0+780K1+380 2.20 5.90m 中濕類型K1+380K1+580 1.40 1.70m 過濕類型K1+580K1+720 2.30 2.80m 中濕類型K1+720K1+820 1.60 1.70m 過濕類型K1+820K1+920 2.80 3.50m 中濕類型K1+920K2+250 0.80 1.80m 過濕類型 巖土工程性質評價層素填土(Qml)分布于道路沿線,稍濕濕,松散。層厚 0.5015.40m,尚未形成自重固結,工程性質差,不能直接作為擬建道路路基持力層。層中砂(Q4m)該
37、層分布于道路東部場地,褐紅色、淺黃色、粉紅色,層厚9.7019.50m,飽和,稍密中密,以中粒為主,細、粉粒次之,次圓狀,石英質,粘粒含量占 410%,實測標貫擊數 525 擊,承載力基本容許值 fa0=190kPa,可作為擬建道路路基下臥層。層細砂(Q3m)該層分布于道路西部場地,白色、灰白色,層厚 0.6010.90m,飽和,稍密中密,以細粒為主,粉粒次之,次圓狀,石英質,粘粒含量占59%,實測標貫擊數 620 擊,承載力基本容許值 fa0=170kPa,可作為擬建道路路基下臥層。巖土工程設計參數根據鉆探、土工試驗、現場標準貫入試驗,結合地區經驗,綜合確定路基各工程地質層容許承載力及工程設
38、計參數建議值見表11。表 11工程設計參數建議值表層序土層名稱承載力基本容許值天然重度壓縮模量粘聚力標準值內摩擦角標準值毛石擋土墻與地基土之間的摩擦系數fa0 Es1-2Ckkf kPa kN/m3MPa kPa 度素填土*18.5*3.5*25 0.30 中砂190*20*9*30 0.45 細砂170*19*8*29 0.30 備注:前加*數值為經驗值。土石工程分級根據本次勘察結果,按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附錄 J 規定,道路沿線場區內的層均為砂土,土、石等級為級,定為松土。七、地基與基礎方案1、K0+000K1+240段該段地面標高為24.0032.30m,設計
39、標高為24.6328.05m,表層為2.8.15.5m 深的素填土,不能直接作為路基持力層,建議對層進行地基處理。換填采用紀配砂石或塊石對層進行換填處理,換填厚度必須經過驗算確定,換填處理后應滿足路基變形及抗液化要求。可采用標貫試驗、動力觸探、土層密實度測試等方法檢驗。該方案優點是對環境無污染。缺點是處理質量較難控制,成本高,工期較長。建議先進行試驗段施工,質量合格并取得準確施工參數后方可采用本方案全面施工。強夯采用強夯法對層進行加固處理,處理深度必須經過驗算確定,加固處理后應滿足路基變形及抗液化要求。標貫試驗、動力觸探、土層密實度測試等方法檢驗。以檢驗合格后的復合地基作為路基基礎持力層。該方
40、案優點是成本較低,對環境無污染。缺點是處理質量較難控制,工期較長,對周邊建筑和設施影響較大。建議先試驗段作現場試夯,經檢驗合格,并取得準確施工參數后方可采用本方案全面施工。振沖砂石樁采用振沖砂石樁對層進行加固處理,處理深度必須經過驗算確定,可采用載荷試驗、標貫試驗、動力觸探等方法檢驗。以檢驗合格后的復合地基作為路基基礎持力層。該方案優點處理質量較好控制,缺點是工期較長,成本高。須作現場試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采用本方案全面施工。2、K1+240 K2+250段該段地面標高為20.0629.31m,設計標高為 23.0026.85m,表層為 0.6 0.9m 的素填土,建議清除層,以層作為路基持力
41、層,因層表層松散為輕微中等液化砂土,建議采用震碾法對表層進行處理。3、管溝方案因管溝設計溝底未定,除層外,層及以下地層均可作為管溝持力層,當管溝位于層時,可對層進行加固處理,檢驗合格后作為持力層。溝槽一般不宜放坡開挖,開挖深度小于2m時可采用木樁和砂袋支護,基礎開挖深度大于2m時采用鋼板樁支護,溝槽施工應考慮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影響,可采用明排降水或井點降水。八、環境影響1、強夯對周邊建筑和設施影響較大,應設置減震溝。2、場地位于文昌市昌灑鎮月亮灣,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將場地封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垃圾應及時運離場地掩埋,并應盡量減少噪音和粉塵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九、結論與建議 結論1、本次勘
42、察未發現有影響場地穩定的新構造斷裂、巖溶、滑坡、采空區、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質作用,但沿線分布大面積采坑及回填區,采取防治措施后方可進行工程建設。2、道路沿線地貌單元屬海成一級階地,各路段的微地貌詳見第二章的地形地貌部分描述。3、道路沿線路基土干濕類型為:中濕-過濕類型(詳見表 10)。4、道路所在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道路沿線場地類別為類,里程 K0+000 K1+250段為抗震不利地段,里程 K1+250 K2+250段為抗震不利地段。5、擬建道路沿線,地表水 1#水塘對混凝土結構具弱腐蝕性,其它地段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
43、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在長期浸水及干濕交替環境下,地表水及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擬建道路沿線路基土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6、道路沿線 K0+000 K1+240 段液化指數為 37.371.0,平均為 61.73 為嚴重液化;K1+240 K2+250 段液化指數為 0.2 18.6,平均為 7.7 為輕微中等液化;不存在軟土震陷影響。.建議1、建議 K0+000 K1+240段對層進行地基處理,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作為路基持力層。K1+240 K2+250建議清除層,以層作為路基持力層,因層表層松散為輕微中等液化砂土,建議采用震碾法對表層進行處理。2、管溝開挖小于 2m時可采用木樁和砂袋支護,開挖大于 2m時宜采用鋼板樁支護,一般可采用明排或井點降水。3、路基施工時,應注意控制粉塵和噪音,以免影響周邊環境。4、道路沿線路基施工挖填方形成路堤和路塹邊坡路段,需對邊坡進行支護,可采用毛石擋土墻支護,臨時可采用木樁、砂袋支護,參數見表11。5、路基施工時,應進行驗槽工作。6、路基開挖大于5m區或路段應進行方案設計及專家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