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車站路管線上改下和人行道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目 錄1.概述31.1.項目概況31.2.編制依據、原則和范圍31.2.1.編制依據31.2.2.編制原則31.3.研究的范圍及內容41.4.主要研究結論41.4.1.工程項目結論性評價41.4.2.對下階段工作的建議42.現狀評價及建設條件52.1.嘉善縣概況52.2.建設條件52.2.1.氣象52.2.2.工程水文地質62.2.3.集疏運狀況62.3.工程現狀73.工程建設必要性論證94.采用的規范和標準104.1.建設原則104.2.采用規范105.改造工程方案內容115.1.平面設計115.1.1.公共設施帶125.1.2.人行道135.2
2、.人行道鋪裝結構145.3.車站路總體改造方案146.綜合管道156.1.車站路管道現狀156.2.管道鋪設原則156.3.管位布設斷面圖167.環境評價187.1.環境保護187.1.1.編制原則與編制依據187.1.2.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87.1.3.減緩工程環境影響的對策197.2.水土保持197.2.1.原則和目標197.2.2.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207.2.3.防止措施207.3.消防208.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和進度計劃安排208.1.實施進度計劃208.2.招投標管理209.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219.1.投資估算2110.經濟評價2310.1.國民經濟評價2511.結論和建議271
3、1.1.結論2711.2.建議27 其他附圖1. 概述1.1. 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嘉善縣車站路管線上改下和人行道改造工程。建設單位:嘉善縣城市建設發展公司。項目實施地點:項目位于環北東路以南,陽光路以北,亭橋路與談公南路之間。建設內容:人行道改造工程、弱電綜合管道工程等。項目總投資:1686.37萬元。資金來源:財政撥款。實施時間:6個月。1.2. 編制依據、原則和范圍1.2.1. 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本工程調查資料(如人行道病害現狀、弱電管道鋪設走向等現狀)國家和地方相關法規、規范1.2.2. 編制原則1、執行國家及地方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
4、,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與標準。2、項目所選材料及設備力求安全可靠、高效節能、經濟環保,以節省工程投資和減少日常維護費用。1.3. 研究的范圍及內容本報告以嘉善縣車站路管線上改下和人行道改造工程項目為研究對象,編制內容包括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項目建設初步方案、項目組織和實施進度計劃、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經濟評價,并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內容提出項目實施的結論與建議,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供有關單位與部門決策參考。1.4. 主要研究結論1.4.1. 工程項目結論性評價1)本項目符合規劃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各種優勢的基礎上,建設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對于推進基礎設施的完善,提升嘉
5、善縣整體品味和改善周邊居民出行環境等有重要作用。 2)本項目屬于基礎設施項目,通過項目的建設可以完善區域功能,改善環境,有效組織地區公共設施配套。3)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充分,工程方案合理可行,建設資金落實,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明顯。4)本報告認為此項目是可行的。1.4.2. 對下階段工作的建議1)盡快落實建設資金,加大籌資力度,使本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2)本項目沿線現狀情況復雜,深入研究不同路段的處理措施,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節約工程投資。2. 現狀評價及建設條件2.1. 嘉善縣概況嘉善縣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東南側,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是全國
6、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個國家命名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1)自然條件:嘉善縣屬于亞熱帶東亞季風區,雨水豐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7,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嘉善縣區內地勢平坦,水網密布。2)社會經濟:2013年,嘉善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5億元,可比增長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15182美元。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8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快0.1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0.1%和10.2%,跑贏9.0%的GDP增速;財政金融實力進一步增強。2
7、013年,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54.77億元,增長4.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億元,增長6.2%;被評選為首屆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在省2012年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水平排名中嘉善縣列浙江省第七、嘉興市第一,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體系全面融合階段。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創歷史新高,利用外資、浙商回歸實績均繼續保持全市前列。2.2. 建設條件2.2.1. 氣象嘉善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沛、四季分明,空氣濕度大,夏季炎熱,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寒冷。據氣象觀測統計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5.8。歷年平均降雨量1155.7毫米,最多年份雨量1683.4毫米,出現在1999年;最少年
8、份雨量695.1毫米,出現在1978年。年平均降雨日138.5天,日最大降水量167.6毫米,出現在1977年8月22日。歷年平均降雪日數7.8天,1月最多,達3.5天。最大積雪深度22厘米,出現在2008年2月2日。2.2.2. 工程水文地質該地區的地質構造屬華夏古陸的北緣,地體剛性較差,活動性較大。該地區的地層和巖層為第四系覆蓋層,無基巖出露,下伏基巖為上古生界、白堊系地層,巖性主要為泥巖、砂巖,地質性能穩定,其他層分布為:地面下至4.4m為雜填土,4.46.7m為淤泥質亞粘土,0.78.8m為淤泥,8.810m為亞粘土,基本承載力為18t/m2,10m以下為粉砂,基本承載力為18t/m2
9、。嘉善境域輪廓呈田字形,地勢南高北低,平均高3.67米(吳淞標高)。縣境北部多湖蕩,水域面積750畝以上的有:汾湖、長白蕩、夏墓蕩、祥符蕩、蔣家漾、馬斜湖、北許漾、沉香蕩、白魚蕩、西滸蕩、六百畝蕩。汾湖位于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交界,東西長6公里,南北長3公里,一半屬浙江、一半屬江蘇。汾湖古稱分湖,總面積9700畝。太浦河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河流,也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大河,溝通太湖和黃浦江。2.2.3. 集疏運狀況交通便捷,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滬杭鐵路復線、320國道、滬杭高速公路等貫通境內,筑路材料和運輸條件很好。2.2.3.1. 石料道路建筑所采用的石料可以在杭嘉湖地區選購。該地區料場儲量豐富
10、,開采運輸方便,巖性為砂巖、花崗巖和石灰巖,強度較高,能加工成碎石、片石、塊石等不同規格的石料,滿足道路建設的要求。運輸采用內河水運及公路運輸均可。2.2.3.2. 砂、砂礫料砂、砂礫料基本采用浙江本地及江蘇省的材料,砂、礫符合道路工程的有關要求,水運極為便利。2.2.3.3. 工業廢渣工業廢渣主要為粉煤灰。粉煤灰來源于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的火力發電廠及化工廠等。粉煤灰基本能符合道路使用標準,可用于路面基層及部分路堤的填筑材料。市內各料場至工程地點運輸便利。2.2.3.4. 石灰主要在浙江長興、湖州等地生產,質量較佳,儲量豐富,運輸方便,可滿足路用要求。2.2.3.5. 四大建材鋼材、水泥、木
11、材和瀝青四大建材,嘉興市場貨源豐富,運輸條件便利。2.3. 工程現狀1)人行道 本次建設的人行道改造位置位于嘉善縣車站路兩側,周邊多為居民區、店鋪和企業。狀人行道損壞較為嚴重,并多樣性存在各病害情況如下: 鋪裝破損,積水嚴重 人行道破損嚴重 幾乎無人行道鋪裝 局部路緣石破損嚴重 人行道拱起較為嚴重 鋪裝間間縫較大,松散嚴重另外,局部人行道經過翻修與現狀破損位置形成較大反差:2)管線 現狀管線均為空中架設,甚至利用民房為支撐物或穿插于行道樹中,彰顯城市帶的凌亂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隨著縣城的發展與百姓的生活需要,管線的地下埋設是一種城市發展趨勢,從安全與美觀上改善嘉善縣的形象。3. 工程建設必要性
12、論證1) 本工程建設是提升城鎮整體品位的必然需要。本次改造人行道現狀均為建成區,建筑及道路建設年代久遠,周邊環境較為破舊。目前嘉善縣區內正在積極建設,努力打造成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城區。現狀人行道大多采用彩磚鋪設,由于時過境遷,多已殘缺不全或破損,沿街店鋪私自在側、平石上澆筑搭接,對嘉善縣的整體形象影響較大。因此,通過本工程的建設將大大提升該段的形象,并帶動周邊開發,從而提升整體品位。區內弱電管道鋪設不夠完善,部分鋪設與規劃不符,需對現狀管線實行“上改下”,對弱電綜合管道進行部分改進及增設。2) 本工程建設是改善市民出行安全、舒適的必然需要。現狀人行道破損非常嚴重,有些地段未設置人行道或已破損成為
13、一個個“水雷區”,不能較好的體現文明城鎮安全出行的宗旨。因此,通過本工程的建設對于改善市民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是十分必要的。4. 采用的規范和標準4.1. 建設原則1、遵循實用、經濟、美觀、耐久的原則;2、結合現狀,調研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設計;3、針對不同路段、不同使用要求進行多樣化設計;4、充分利用現狀,現狀使用情況良好的道面盡量利用,節省投資。4.2. 采用規范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 (CJJ37-201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4-2006)給水排水管道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GB50332-2002)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ECS 164:2004)城市道路和建
14、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 (JGJ50-2001)混凝土道面磚 (JC/T446-2000)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GB/T18601-2001)城市道路混凝土道面磚 DB11/T152-2003)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CECS165:2004)電信設備通用文字符號 (GB/T1418-1995)市內通信全塑電纜線路工程設計規范 (YDJ9-90)其他國家與地方相關技術規定5. 改造工程方案內容5.1. 平面設計將路側帶分為:公共設施帶、人行道二類,兼非機動車道停放區域:方案一(高側石)方案二(低側石)低側石方案中需整體降低現狀人行道標高,故要在臨街建筑門前設置臺階以消除高差引起的安全隱
15、患。5.1.1. 公共設施帶距側石外邊線2m范圍為公共設施帶,是用于設置公共設施的特定區域。公共設施是設置在人行道上的公益性設施、公共服務性設施及廣告等設施。設置原則如下:1)公益性設施包括交通標志桿(信號燈桿)、郵筒、廢物箱、消防栓、路燈桿、電桿、公交候車亭及公交站牌等設施。公益性設施設置優先于公共服務設施的設置,應布置在設施帶(人行道靠側石一側)內,設施外緣應控制在2m范圍內。2)公共服務性設施包括書報亭、閱報欄、電話亭、流動廁所、出租車揚招站牌等設施。公共服務性設施的設置以道路紅線外的廣場、公共場地等為主,適當可利用寬度大于3m的人行道,但路口人行道(轉角范圍及轉角兩側15m范圍內人行道
16、)不得設置。3)廣告設施:寬度大于3m的人行道,廣告應在公共設施帶內規范有序的設置,寬度不大于3m的人行道不得設置廣告。路口人行道不得設置廣告。4)大型配電、變電設施應設置在道路紅線以外;小型配電、變電設施確無條件設于道路紅線外的,在人行道寬度大于3m時可以設置于公共設施帶內。5)對所有附屬設施基礎與主體連接處的混凝土基座采用與周邊人行道板相同顏色砂漿粉刷,并刷油漆,顏色同周邊人行道鋪裝顏色。5.1.2. 人行道方案一(高側石):重新做人行道結構,統一采用花崗巖面層,側石高度同現狀側石高度(約為15cm)。方案二(低側石):重新做人行道結構,統一采用花崗巖面層,側石高度高于現狀車行道路面5cm
17、。方案比較:經現場勘察,與車站路相鄰道路路側石高出路面均為1217cm,并滿足國家標準1218cm的要求。現狀人行道地坪標高均高于車站路車行道1217cm左右,若降低路側石至5cm,將產生大量土方外運,并在周邊已成形居民門口設置一高度約為10cm的臺階;又有車站路部分兩側人行道現狀良好,考慮保留處理,所以此路段路側石外露高度均保持現狀(15cm)高度。從經濟、美觀與百姓出門方便性的角度考慮,本工程推薦方案一。5.2. 人行道鋪裝結構全線人行道道面改造結構采用:1)花崗巖面層鋪裝4cm 花崗巖(4x20x40cm)+2cm M10水泥砂漿+15cm C20水泥混凝土+10cm級配碎石。2)側石花
18、崗巖側石規格為:1525(20)100cm。5.3. 車站路總體改造方案項目現狀情況改造方案人行道1、至建筑間寬度一般為4.510m。2、鋪裝有花崗巖、彩磚(破損嚴重)。3、部分人行道缺失。4、一些廠門口鋪裝破損較多。1、全部翻修為花崗巖面層2、機動車停車位采用植草磚,非機動車停車及通道采用花崗巖鋪裝。側石方案一水泥砼材質,外露高度一般為15cm,破損嚴重。局部路段為花崗巖側石。更換為花崗巖材質,外露高度為15cm。側石方案二更換為花崗巖材質,外露高度為5cm。行道樹樹池部分路段樹池缺失、損壞嚴重。缺失的增設,現有的翻修為花崗巖樹框。無障礙設施缺失。增設盲道、坡道和無障礙指示牌弱電管道主要為電
19、力、通訊桿線管道不夠完善。東西兩側分別增設PVC-U弱電管道局部路面破損較為嚴重翻挖路面及路基后重做道路結構6. 綜合管道6.1. 車站路管道現狀管道現狀位于道路東側,為2孔PE102管,解放路至晉陽路有架空光纜。現擬新增設埋地管道以滿足架空光纜上改下的需要。另外車站(環城北路晉陽路)路兩側人行道位置無天然氣管道,現擬在此路段增設天然氣管道。6.2. 管道鋪設原則1)工程材料等的選用均考慮節能、環保的要求。2)施工機械和主要施工工藝流程,應采取節能新技術和新工藝,節約能源,降低工程等造價。新鋪設弱電管道、與部分原弱電管道的改造按區內規劃進行鋪設。3)管道鋪設方式有開挖及頂管兩種。4)施工過程中
20、電力消耗應對電網供電和自發電進行比較,以節能降耗為目的而合理選擇電力。5)管材采用PVC-U管,開挖埋設時管道采用混凝土包封。6)管道鋪設施工時要采取節水措施。6.3. 管位布設斷面圖:弱電管道主要鋪設于車站路兩側人行道下,以減少對車行道結構的干擾。其布設斷面如下:7. 環境評價7.1. 環境保護7.1.1. 編制原則與編制依據7.1.1.1. 編制原則貫徹執行國家及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法規和標準。落實項目所涉及的各項環保措施,執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在技術經濟合理條件下,對涉及本項目有關污染源進行防治。7.1.1.2. 編制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3838-200
2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7.1.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本項目的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來自施工期和運行期。施工期間大氣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為土石方運輸過程中的粉塵飛揚,水泥、砂、石料攪拌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瀝青混合過程中的瀝青煙,施工機械燃油產生的污染物。水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是土方開挖及調配運輸中對河渠的影響,特別是在雨季,由于施工便道設置而影響較大。噪聲污染源主要為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的空氣動力性噪聲、機械噪聲和交通噪聲。運行期大氣污染源及污染物主要為汽車尾氣污染汽油的揮發。7.1.3. 減緩工程
22、環境影響的對策7.1.3.1. 水源和水質保護路線布置時,注重保護自然水流,盡量不改變水流的方向、不壓縮過水斷面、不阻塞和阻隔水流。并采取綠化、隔離等措施,以保護水質免受污染。7.1.3.2. 設計控制路基設計標高要嚴格要求控制,合理使用技術指標,避免高填深挖。路基取、棄土綜合考慮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加強路基、路面排水系統設計。7.1.3.3. 取、棄土場的選擇取土時,保護當地的植被和水土資源。廢棄堆土不得阻塞原有的排水系統或污染水源。7.1.3.4. 道路施工期間的環保措施所有路堤邊坡、排水設施都應施工完成后迅速防護并加固,防治水土流失,以促進植被的恢復和形成多層植被的形式。施工單位完工
23、離場前,應在臨時所占用的土地上拆除臨時建筑。7.1.3.5. 道路施工期間噪聲和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加強對各種筑路機械、車輛的維修養護,包括安裝有效的消聲器。避免夜間過晚施工。砂石料堆場要經常灑水。石灰、水泥倉庫要密封。臨時施工便道要經常灑水、整修。7.2. 水土保持7.2.1. 原則和目標建設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區,均應達到不同程度的治理。7.2.2. 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引起水土流失與水源污染發生在施工期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基礎開挖占用堆壓土地;二是填土所需的遠距離取土,開挖和運輸過程中的水土流失。7.2.3. 防止措施1、施工期間要求盡量做到挖填同步,及時對場地平整、復原和植被保護,運輸時應
24、避免揚塵和撒落。2、水土保持各項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步進行。7.3. 消防在城市給水規劃中保證5%的城市用水作為消防用水。市政消防栓的間距不超過120m。8. 工程建設階段劃分和進度計劃安排8.1. 實施進度計劃根據該項目的工程規模和主要工程內容,初步估計建設工期為6個月。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1、前期準備階段2個月2、項目實施階段3個月3、驗收和投入使用階段1個月8.2. 招投標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和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9號令(2001年6月18日),本工程建設項目應依法進行招、投標活動。招標范圍:本項目的施工、監理等過程全部招標。招標組織形式:根據本項目特點和建設單位管理能力
25、,施工、監理階段應委托招標代理結構辦理招標事宜。招標方式:上述列入招標范圍的,設計可采用邀請招標,其他均采用公開招標形式,發布招標公告。9. 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9.1. 投資估算1.編制說明(1)本估算按本報告確定的建設方案的要求進行編制;(2)單個項目估算內容中已包括人行道改造工程、弱電管道工程等所需費用。 2.編制依據(1)浙江省市政工程預算定額(2010版);(2)市政工程投資估算指標;(3)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費用定額(2010版);(4)浙江省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定額(2010版);(5)嘉興造價管理信息價(2014年第4期);(6)類似工程技術經濟指標;3.其他費用及有關說明(1)建設單
26、位管理費:按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計取;(2)建設管理其他費:按浙江省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定額計取;(3)勞動安全衛生評價費:按工程費用的0.03%計取;(4)工程監理費:按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標準計取;(5)工程保險費:按工程費用的0.3%計取;(6)勘察設計費:按國家計委及建設部頒布的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計算;(7)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按工程費用的0.8%計取;(8)基本預備費:按工程費用及其他費用之和的5%計算。4.投資估算總投資1686.37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1448.76萬元。詳見工程估算匯總表。估算匯總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金額(萬元)技術經濟指標備注單
27、位數量經濟指標I第一部分工程建安費1448.76 一人行道工程709.18 1人行道路面599.46 23056260 花崗巖2花崗巖側石69.22 m5768120 花崗巖3花崗巖道牙20.30 m580035 花崗巖4花崗巖樹池20.21 m367455 花崗巖二弱電管線工程350.14 根據專業單位提供數據1晉陽路-陽光路156.03 2環北路-晉陽路194.12 三強電管線工程389.44 根據專業單位提供數據1強電管線工程389.44 II第二部分其他基本費用157.30 1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11.59 I*0.8%2勞動安全衛生評價費0.43 I*0.03%3建設單位管理費14.
28、27 4建設管理其他費13.96 5工程監理費40.87 6工程保險費4.35 I*0.3%7設計費71.83 III工程建設預備費80.30 1工程預備費80.30 (I+II)*5%合計1686.37 10. 經濟評價經濟評價說明1.本項目經濟評價依據建筑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及其他規定編制。2.本項目計算期為12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0年。3.社會折現率取8%。效益預計本項目范圍內的效益主要為改造路面來增加車輛通行量,從而節約居民出行在途時間方面的效益。節約居民出行在途時間方面的效益:年市居民人均國民收入約3.6萬元,年人均每年增長比例為8%,年人均工作時間2000小時左
29、右,人均時間價值18元,出行比例按60%,節約時間利用系數按60%,按365天計算,路途節約時間按5分鐘計,平均行人每天經過約14000人。費用預測道路養護費用:按8萬/(年.KM)計(包括中修、大修),并以2%的速度增長;見收益估算表。收益估算表項 目合計營 運 期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 營 業 收 入 來 源1居民出行節省時間產生的效益4655.09 275.94 292.50 310.05 328.65 348.37 369.27 391.43 414.91 439.81 466.19 494.17 523.82 小 計4655.0
30、9 275.94 292.50 310.05 328.65 348.37 369.27 391.43 414.91 439.81 466.19 494.17 523.82 二扣除項目107.30 8.00 8.16 8.32 8.49 8.66 8.83 9.01 9.19 9.37 9.56 9.75 9.95 1道路養護費107.30 8.00 8.16 8.32 8.49 8.66 8.83 9.01 9.19 9.37 9.56 9.75 9.95 三可用收入凈額4547.79 267.94 284.34 301.72 320.16 339.71 360.44 382.42 405.7
31、2 430.43 456.63 484.41 513.87 10.1. 國民經濟評價一、基礎數據的調整建安工程費調整:由于本項目的工程費用絕大部分為道路建設費用,為簡化計算,按影子價格換算系數1.1對工程費用進行調整。由1448.76萬元調整到1593.64萬元。工程建設其他基本費用調整:按影子價格換算系數1.1對工程費用進行調整。由157.30萬元調整到173.03萬元。預備費調整:預備費只含基本預備費,因此不作調整,仍為80.30萬元。綜上計算,調整后的固定資產投資費用為1846.97萬元。二、國民經濟盈利能力分析根據以上的投資估算和收入估算調整后數據,編制全部投資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
32、計算出本項目的經濟內部收益率及經濟凈現值指標如下: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1.38%。經濟凈現值(I=8%)為345.71萬元。三、不確定分析不確定分析僅作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項目投資、收益變化時對經濟內部收益率、經濟凈現值的影響程度。分析結果見表國民經濟敏感性分析表。國民經濟敏感性分析表單位:%、萬元分析因素基本方案投資變化收益變化+5%-5%+5%-5%內部收益率11.3810.4312.4112.3810.35經濟凈現值345.71256.78434.64454.61236.81從上表可以看出,項目最敏感的因素為項目收益。當項目收益增加5%時,經濟內部收益率提高到12.38%,經濟凈現值提高到
33、454.61萬元;當項目收益減少5%時,經濟內部收益率降低至10.35%,經濟凈現值降低至236.81萬元。其次敏感因素為項目投資。當項目投資減少5%時,經濟內部收益率提高至12.41%,經濟凈現值提高至434.64萬元;當項目投資增加5%時,經濟內部收益率降低到10.43%,經濟凈現值降低到256.78萬元。國民經濟評價結論:該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1.38%,高于折現率8%,經濟凈現值為345.71萬元(I=8%),說明該項目的國民經濟效益較好,從國民經濟評價角度來看,本項目是可以接受。國民經濟效益費用流量表序號項 目合計建設期營 運 期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
34、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運營負荷(%)1效益流量3637.11 0.00 0.00 275.94 292.50 310.05 328.65 348.37 369.27 391.43 414.91 439.81 466.19 1.1居民出行節省時間產生的效益3637.11 0.00 0.00 275.94 292.50 310.05 328.65 348.37 369.27 391.43 414.91 439.81 466.19 2費用流量1934.57 923.49 923.49 8.00 8.16 8.32 8.49 8.66 8.83 9.01 9.19 9.37 9.56
35、2.1期初建設資金1846.97 923.49 923.4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2養護費用87.60 0.00 0.00 8.00 8.16 8.32 8.49 8.66 8.83 9.01 9.19 9.37 9.56 3凈收益流量(1-2)1702.54 -923.49 -923.49 267.94 284.34 301.72 320.16 339.71 360.44 382.42 405.72 430.43 456.63 4累計凈效益流量-923.49 -1846.97 -1579.03 -1294.6
36、9 -992.97 -672.81 -333.10 27.33 409.75 815.47 1245.91 1702.54 11. 結論和建議11.1. 結論(1)本項目符合規劃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各種優勢的基礎上,建設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對于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2)本項目包括人行道改造工程、弱電管道工程等建設內容,估算工程總投資為1686.37萬元。(3)項目的社會效益良好,工程方案基本合理,建設是必要的,應盡快組織實施。11.2. 建議(1)按招投標法和嘉興市對工程建設招標管理辦法,組織工程招標,擇優選擇施工單位。(2)盡快落實建設資金,加大籌資力度,使本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3)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注重環境保護,減少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的影響。(4)實施過程中,加強質量管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保證投資效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