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工程名稱:樓觀臺道教文化展示區室外總體工程單項工程名稱:雨、污水管道工程一、工程簡介工程管材選用化學管材(UPVC)和鋼筋混凝土管材兩種結構型式。其中硬質鋪裝范圍內采用鋼筋混凝土管材。雨水管道設計管徑300600mm,管道埋深0.6m-2.46m。污水管道設計管徑200mm,埋深0.6m-3.45m。根據現場情況及考慮管道交叉處理原則,施工先后順序依據靠近道路、埋深最深的管道先施工,其他隨后,按從里到外、從低到高的原則施工。二、測量放樣1、測量前先對甲方移交的水準點、導線點進行復核,滿足要求后再根據施工需要加設必要的臨時水準點及導線點并進行平差計算。2、在測量過程中,沿
2、管道線路應設臨時水準點,水準點間距不大于100m并與原水準點相閉合。施工水準點應按順序編號,并測定相應高程。3、若管道線路與地下原有構筑物交叉,必須在地面上用標志標明位置。4、定線測量過程應作好準確記錄,并標明全部水準點和連接線。5、根據圖紙和現場交底的控制點,進行管道和井位的復測,做好中心樁、方向樁固定井位樁的驗樁、拴點工作,測量高程閉合差要滿足規范要求。6、施工過程中發現樁釘錯位或丟失及時校正或補樁。三、UPVC管道施工工藝人工清理坑壁基坑周邊圍護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地表垃圾清除坑槽土方開挖管道吊裝鋪設坑槽底部平整夯實填筑灰土及砂墊層管道中部回填管井連接管道閉水試驗溝槽檢查驗收管道剩余回填收尾
3、工作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壓實度檢測1、UPVC管安裝前先進行管材外觀質量的檢查,要求如下:管材的顏色應一致、無色澤不均及分解變色現象;管材的內外壁應光滑、平整、無汽泡、無裂口、無明顯痕跡和凹陷;管材端面應平整,并垂直于軸線;管材不得有異向彎曲,直線度公差應小于3;管材應完整無損、澆口、溢邊應修平整,內外表面光滑、無明顯裂紋。經外觀質量檢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2、管道在管底標高和管基質量檢查合格后,所用管材、管道配件及其材料經抽樣檢查(按根或件數的10)合格后,方進行鋪設。3、溝槽開挖(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開槽以機械開挖人工配合的方式進行。管道槽底部的開挖寬度為:B=D1+2b1式中B管道槽
4、底部的開槽寬度();D1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b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工作寬度不包括支撐區域。各種管徑的開挖寬度根據上式計算得出。本工程管道管徑范圍為200-600mm。(2)按設計圖紙要求和測量定位的中心線,依據溝槽開挖尺寸,撒好灰線。(3)采用機械挖槽時,應向機械司機詳細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挖槽斷面、堆土位置,現有地下構筑物情況及施工技術、安全要求等,并應指定專人與司機配合,其配合人員應熟悉機械挖土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并與測量人員配合,及時量測槽底高程和寬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4)根據現場地質情況,本工程管道開挖深度基本在4m以內,當考慮不加支撐時,開挖坡度不得陡于1:1,當現場不
5、具備放坡條件時,采用開挖坡度1:0.33,但須加設支撐。另外開挖坡度需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加以區別。土的類別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載坡頂有動載中密的砂土1: 1.001: 1.251: 1.50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 0.751: 1.001: 1.25硬塑的輕亞粘土1: 0.671: 0.751: 1.00中密的碎石類土 (充填物為粘性土)1: 0.501: 0.671: 0.75硬塑的亞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老黃土1: 0.101: 0.251: 0.33軟土(經井點降水后)1: 1.00-(5)機械挖槽,應確保槽底土壤結構不被擾動和破壞
6、,開挖時應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左右一層不挖,用人工清底(機挖人清)。(6)人工清挖槽時,應認真控制高程和寬度,并保護槽底土壤結構不受破壞。(7)溝槽邊緣堆土至槽邊的距離做到不小于0.8m,堆土高度不大于1.5m。(8)溝槽支撐根據現場溝槽的土質、開槽斷面、荷載條件等因素設計,支撐材料采用木材。施工中若遇特殊地質情況,根據現場情況編制專項支撐方案報批后方可施工。根據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1-83)第3.5.4條規定,土質均勻且地下水位低于溝槽后管溝底面標高時,直槽槽壁不加支撐應符合以下規定:密實、中密的砂土和碎石類土 1m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及亞粘土 1.25m硬塑、可塑
7、的粘土及碎石類土 1.5m堅硬的粘土 2m支撐加設常規為2-4m采用稀板疏支撐;4m以下采用密板支撐。若特殊地質環境,按實際情況確定支撐措施。本工程溝槽深度設計均在4m以下,采用稀排支撐,溝槽撐板支撐做法如下示意圖:稀板撐板支撐:稀排支撐 (1-撐板,2-縱梁,3-橫撐)支撐要求:a.每根橫梁或縱梁不少于2根橫撐;b.橫撐的水平間距1.52m;c.橫撐垂直間距不大于1.5m;d.木撐板厚度50mm,長度小于4m;e.橫梁或縱梁采用方木,斷面150*150mm;f.橫撐圓木,梢徑大于100mm;g.撐板安裝需與溝槽槽壁緊貼,當有空隙時需填實。橫排支撐需水平,立排支撐需順直;h.撐板支撐需隨挖土的
8、加深及時安裝;i.支撐需經常檢查,當發現支撐構件有彎曲、松動、移位或劈裂等跡象時,需及時處理;j.支撐后,溝槽中心線每側凈寬度不得小于規范規定,橫撐需預留下管和穩管空間;k.上下溝槽使用竹梯,不得攀登支撐;l.承托翻土板的橫撐必須加固,人工翻土板鋪設需平整,其與橫撐的連接必須牢固;m.支撐拆除需與回填土的高度配合進行,拆除后需立即回填。4、溝槽檢查驗收溝槽開挖完成后,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項目包括開挖斷面、槽底標高、軸線位置、溝槽邊坡等。溝槽開挖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見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頻率檢查方法范 圍點 數1槽底高程0,-30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6掛中
9、心線用尺量每側3點3溝槽邊坡不小于規定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5、管道基礎墊層施工墊層碾壓采用蛙式打夯機與沖擊夯配合夯實,砂墊層需澆水沉淀,并采用平板振動器振動或木錘配合夯實(現場澆水采用灑水車供水,水源為自來水),灌水時須保證砂層全部浸泡,使砂子充分沉淀,浸泡砂層的水經槽底流至下游積水坑,采用水泵及時抽走。每一層結構均做壓實度檢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6、管道鋪設基本要求(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內雜物,排除基坑內的積水,然后在墊層上用細繩拉出管道中線,復核墊層面標高。(2)管材應附有出廠合格證,安裝前檢查管的外觀質量,不使用有裂縫、褶皺現象的管材。(3)根據現場情況,管材較輕且
10、溝槽不深,采用人力下管。下管時先將管道排好,然后對線校正,嚴格控制中線和標高,自下游向上游進行下管,并用中心線法或邊線法控制管道的中線和高程。(4)管道穩定后,再復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縱坡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7、UPVC排水管鋪設(1) UPVC管主要采用機械裝卸,裝卸時采用柔韌性好的皮帶、吊帶或吊繩進行安裝,不得采用鋼絲繩和鏈條來裝卸或運輸管道。(2) 管道裝卸時采用兩個支撐吊點,其兩支撐吊點位置宜放在管長的四分點一處,以保持管道穩定。(3) 在管道裝卸過程中需防止管道撞擊或摔跌,尤其須注意對管端保護,如有擦傷及時與供應方聯系,以便妥善處理。(4)短距離搬運,采用人
11、工扛抬,不準在堅硬不平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滾動,以防損傷管道。長距離運輸采用配套車輛運輸。(5)下管:采用人工將管道放入溝槽。下管時采用軟帶吊具,平穩下溝,不得在溝壁與溝底激烈碰撞,以防管道損壞。同一批次的產品下管時按廠家提供的管段編號順序下管。(6)管節安裝從低處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應與墊層緊貼。(7)敷設完畢必須清理管內雜物。(8)管道安裝經監理檢驗合格后,中間的檢查井穿插同步施工。回填砂子應在兩側管腔同時對稱進行,用水沖并配合打夯機夯實,滿足壓實度要求。8、UPVC管材的接口處理方法(1)承插式連接如下(DN500): 管道接頭采用彈性密封橡膠圈連接的承插式柔性接口,橡膠圈接口需遵
12、守下列規定: 接口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橡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為確保工程質量確保不漏水,擬采用兩道橡膠圈保護。(正在同監理甲方協商,洽商回復前先按照一道橡膠圈施工) 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潤滑劑(或洗潔劑),然后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軸線對齊。 接口方法按下述程序進行:DN200-300管道,先由一人用棉紗繩吊住被安裝管道的插口,另一人用長撬棒斜插入基礎,并抵住該管端部中心位置的橫擋板,然后用力將該管緩緩插入待安裝管道的承口至預定位置;也可用兩臺手扳葫蘆或者緊線器將管節拉動就位。接口合攏時,管節兩側的手扳葫蘆應同步拉動,使橡膠密封圈正確
13、就位,不扭曲、不脫落。冬季施工時,管道插口與承口需預留1cm位置,利于管道伸縮。UPVC管與檢查井連接大樣圖9、閉水試驗(1)污水管道要求每段做閉水試驗,雨水管道抽檢25%。圖示:(2)閉水試驗時下游堵頭可采用磚堵,也可以采用橡膠套堵。閉水試驗嚴格按照埋地塑料排水管施工(04S520)對閉水試驗要求進行。(3)閉水試驗應在管道與檢查井灌滿水經過24小時后再進行,(4)對滲水量的測量時間30min。實測滲水量按按下式計算q=W/TL。q實測滲水量(Lminm)W補水量(L)T觀測時間(min)L試驗段長度(m)混凝土管道允許滲水量Q1.25D Q允許滲水量m3/(24h.km,D管道內徑mm)化
14、學管道允許滲水量Q0.0046D Q允許滲水量m3/(24h.km,D管道內徑mm) (5)閉水試驗用水采用自來水,灑水車供水,當閉水試驗完成后,及時將水抽走,防止浸泡路床。10、管道回填(1)管道兩側采用中砂回填,回填時人工用鏟將砂子均勻攤鋪在管道兩側,分層攤鋪,每層厚度15cm。(2)管道攤鋪完成后,先用水澆灌使砂子充分沉淀,(現場澆水采用灑水車供水,水源為自來水)再用木錘和沖擊夯兩側對稱細細打夯23遍,直到無印跡為止。管道兩側夯實過程中,施工人員要隨時觀察管道變形和移位情況,確保管道不被擾動。浸泡砂層的水經槽底流至下游積水坑,采用水泵及時抽走。(3)管頂回填:管頂砂層以上在硬質鋪裝范圍內
15、為灰土回填,為確保管頂灰土層與道路結構層形成整體,灰土層必須與道路灰土結構層錯臺搭接。搭接寬度不小于50cm,層厚不大于15cm。錯臺開挖采用人工開挖,人工分層夯填。施工回填做法如下圖示:(見下頁)(4)壓實系數控制:依據設計要求及埋地塑料排水管施工(04S520)中對化學管材的壓實要求,管道各區域壓實度要求如下圖示:四、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材安裝目前設計上同意將硬質鋪裝內的管材更換為鋼筋混凝土管材但是還沒有具體的做法,待變更出來后再進行交底。五、檢查井施工1、基坑開挖:同管道開挖。2、基底處理及墊層施工:基坑挖至設計高度后,需對基底進行壓實度及承載力檢測,若達不到設計及規范要求,需對地基進行加
16、固處理。根據現場情況報批加固方案,然后實施。基底經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基礎墊層施工。3、井底底板混凝土井底底板混凝土澆筑前要對底板中線樁、高程線進行復核。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用溜槽下混凝土時要避免骨料分離,要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澆筑完成后,及時采取保溫、養護措施。 4、井室砌筑工程:砌磚前必須對砌筑所用材料進行檢驗和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磚前必須檢查基底的尺寸,高程及底板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要求。砌圓井時應隨時掌握直徑尺寸,井室(筒)內的踏步在安裝前刷防銹漆,砌筑時應注意踏步相互間尺寸,并用砂漿埋固。1)與混凝土基礎相接的砌筑面應先清掃,并用水沖刷干凈。2)砌磚前應根據所放井位線,撂底擺縫確定法砌筑。3)砌井時,砂漿應滿鋪滿擠,灰縫不得有豎向通縫,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以1為標準。4)砌筑完畢后按設計要求,對檢查井內壁進行防水砂漿抹面。交底人:(簽字)接受人:(簽字)交底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