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噎喀鞘唇態變學運贅倍沿柄曾憎稼蹦襖邵再嘻盼糙自巡偽拐釁蘋詞遞懦癌侈搜兩拍貓肆那擲村冬客棲蚊奶顱亮謬睦涌嗡神插痰吳螞澎斌疼廠艇熄章煽矣虞瑪肘靡鯉栽窮宗擒稼貨侯輕收糟撐痙酗劇辛勘付凍曼郴微備糊寇富兵茹我訪鞍伙宣躬耍誓糕螺乍粳鉆齡龐妓切蘿藹主左撫鞍宦諸怖蔓毋錠砍套緩申某皮精駝剩壹稠農彎命鬃頑滿惕菲聲婪嫂哮滿酋繪羊種受閻相硝罵迫魁竟虧玉肥柬閡京肌淤樁粗痞墊駱甥兢欺扭謹撰康跡脊箋鞘整練與湯襲朗辛煉卒嘔庶閏昔褂昔羚凍逼薔頑健叼鐵傈遷輝督晰街謬瘧囚剔毀譏蛇辦謅殃鵝祿粥若邱哩并宴腐糧鄲薯室鱗怕將粗類暮鉻豁采販鬃壓請怪嫂締壬14目 錄第一部分:工程概況2第二部分:設計說明3第三部分:場地工程地質條件3第四部分:
2、載體樁簡介6第五部分:施工工藝簡介7第六部分:工程質量保證10第七部分:質量管理措施12第八部分:施工組織13第九部分:進度計劃15第十部分:安全生產措施16第十一部分:文明施工措施17第一部分 工程概況擬建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德陽職工安居房工程,位于德陽市沱江路與岷山路交匯處東北角地塊內。本工程為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德陽職工安居房工程,包括商用房,住宅、地下車庫總平、綠化等,規劃建設凈用地面積29129.6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5943.0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783.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859.59平方米。擬建建筑包括10棟18F-27F高層住宅樓(上部結
3、構荷載為270400kPa)和2F商業建筑及地下車庫部分,住宅樓為剪力墻結構,設1層地下室,擬采用筏板基礎;商業樓和地下車庫為框架結構, 設1層地下室,擬采用獨立柱基礎。預計0.00標高489.20m,基礎底板埋深約-6.0m。各擬建建筑物性質見下表。建筑物名 稱層數/高度地下室情況建筑物結構估計基礎埋置深度(m)基礎型式荷載對差異沉降敏感程度住宅樓1#-6#21F/61.2一層剪力墻-6.0筏板基礎/敏感住宅樓7#-9#27F/78.6/剪力墻-6.0筏板基礎/敏感住宅樓10#18F/52.5一層剪力墻-6.0筏板基礎/敏感商業樓2F/7.9一層框架-6.0獨立基礎/一般地下車庫一層框架-6
4、.0獨立基礎一般根據該工程地質條件及上部結構情況,基礎采用載體樁基礎。該技術工藝簡單,施工質量易控制,同時該樁基礎具有沉降變形小、單樁承載力高、綜合造價低廉等特點。載體樁基礎持力層以稍密(或中密)卵石層為樁端持力層(即成樁管進入稍密卵石層后再進行夯擴端頭施工),其單樁承載力特征值Ra1300KN。樁身直徑450 mm,樁長 6m,最終樁身長度以樁端擴頭進入稍密卵石層為準。由于填料擠密,使承載體所在土層更加密實、均勻,壓縮模量得到很大提高。從而有效提高了單樁承載力,減少了建筑物的總體變形。第二部分 設計說明 (1)、本工程0.000標高為490.1m。(2)、采用樁身直徑為450mm復合載體夯擴
5、樁。以稍密卵石層為樁端持力層(即成樁管進入稍密卵石層后再進行夯擴端頭施工),其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 1300KN。三擊貫入度不大于10cm。(3)、樁身混凝土強度為C30,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0mm。(4)、樁施工前應進行試樁以確保樁基工程實施的可能性,樁基工程質量檢查與檢測應滿足載體樁設計規程(JGJ1352007)的要求,并將試樁結果及時通知設計單位。(5)、施工時為保持樁頂土層不受擾動,機械不能直接作用于樁頂標高的土層,施工樁時應根據施工經驗預留適當厚度的土層。(6)、樁頂嵌入承臺要求為50mm,樁身鋼筋伸入承臺內的錨固長度為35d。(7)、樁的保護層厚度50mm。(8)、沉管夯擴混凝
6、土灌注樁鋼筋籠采用614主筋,螺旋箍徑為8200,上部2.0米范圍內8100,環狀加勁箍鋼筋采用514。第三部分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3.1 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德陽市沱江路與岷山路交匯處東北角地塊內。場地視野開闊,交通方便。地貌單元屬沱江水系綿遠河II級階地。勘察期間測得場地勘探點孔口地面高程487.50m488.75m,高差1.25m,地勢較平坦,場地部分地段現為耕地,種植莊稼。3.2場地區域地質構造及穩定性本場地在區域構造上屬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四川盆地的川西坳陷和龍泉山褶皺帶的結合部,挽近時期西部以間歇性緩慢下降,東部以間歇性緩慢上升為特征。西部屬成都斷陷盆地,其下有綿遠河谷隱伏斷裂。東部屬龍
7、泉山背斜的北東傾沒端。北部為綿陽帚狀構造帶,由一系列寬緩背、向斜組成。歷史地震資料表明,市中區一帶尚無強震記錄,震源來自平原周邊50100km以外的遠震影響。1933年迭溪7.5級極震,1958年北川6.2級強震,1967年雙流藉田5.5級中強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級極震,以及1971年新都3.4級弱震,市區均未遭受破壞性地震危害。近期汶川512特大地震,本區影響烈度亦未超過7度,無破壞影響。區域地殼穩定性良好。3.3 場地地層場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Q4al)粘土、砂土、圓礫,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Q3al)卵石層組成。地層從上至下描述如下:雜
8、填土:雜色,干稍濕,結構紊亂、松散。主要由砼、磚塊、卵石等建筑垃圾組成,場地內局部分布。層厚0.500.90m。素填土:褐黃色,濕,結構松散,以粘性土為主,含植物根系,部分含少量碎磚、卵石、砼碎塊,分布整個場地。層厚0.52.10m。粘土:灰、灰黃色,濕,硬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含斑點狀鐵、錳質。場地內較連續分布,局部缺失,層厚1.305.50m。中砂:灰色為主,松散,濕。成份以長石、石英為主,次為云母片及暗色礦物,不均勻含夾卵、礫石。連續分布于卵石層之上,層厚0.803.60m。粗砂:灰色為主,松散,濕。成份以長石、石英為主,次為云母片及暗色礦物,不均勻含夾卵、礫石
9、。分布于卵石層中,僅在40#、135#鉆孔內揭露,層厚0.500.80m。圓礫:灰色為主,濕飽和,松散,局部稍密。主要成份為石英巖、花崗巖、灰巖、砂巖,亞圓形,少數呈棱角形,中微風化狀,一般粒徑210mm,大者10-20mm,不均勻含夾卵石;充填中粗砂,局部充填泥質。連續分布于地基上部,厚度變化較大,N120擊數4擊,層厚0.805.70m。卵石:灰黃色,稍濕飽和,松散密實。卵石主要成份為砂巖、灰巖,次為花崗巖、閃長巖、變質巖等,礫、卵石亞圓形,花崗巖卵石多風化(全-強風化)呈粒狀;一般粒徑28cm,大者10-12cm,最大達20cm,充填物為礫石、砂土和粘性土,層頂埋深9.20-14.00m
10、,標高483.17-487.77m。根據鉆探揭露并結合超重型動力觸探測試,按密實度差異劃分為松散卵石-1、稍密卵石-2、中密卵石-3、密實卵石-4四個亞層。松散卵石-1:連續分布于卵石層頂部或以夾層及透鏡體形式分布于卵石層間,礫卵石排列混亂,大部分不接觸;粒徑大于20mm的卵石含量不大于55%,N120擊數一般13擊,平均擊數2.45擊。層厚0.907.00m。稍密卵石-2:主要分布于卵石層中上部或以夾層及透鏡體形式分布于卵石層間,礫卵石呈交錯排列,部分接觸;粒徑大于20mm的卵石含量約為5560%,N120擊數一般36擊,平均擊數5.26擊。層厚1.105.20m。中密卵石-3:主要分布于卵
11、石層中上部,礫卵石呈交錯排列,大部分接觸;粒徑大于20mm的卵石含量約為6070%,N120動力觸探試驗擊數一般611擊,平均擊數8.28擊,層厚0.602.30m。密實卵石-4:主要分布于卵石層中下部,礫卵石呈交錯排列,大部分接觸;粒徑大于20mm的卵石含量大于70%,N120動力觸探試驗擊數一般大于11擊,平均擊數13.5擊,層厚0.602.30m,本次勘察未揭穿該層。各地基巖土層厚度及空間分布特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第四部分 載體夯擴樁簡介載體樁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樁,它是由上部樁身和下部“載體”兩部分組成。樁身一般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載體”是位于樁端底部、經深層填料夯實的復合體,
12、它是該種樁型的技術核心。技術發明點:它是以樁端土層為研究對象,利用柱錘的自由落體運動對樁端深層土體進行反復地填料夯實擠密操作,使樁端以下一定范圍內的土體得到最為有效地加固擠密,形成“載體”。它是一個呈層狀分布、由不同材料組成的載體,如圖所示。 “載體”的這種特殊的構造可以使樁端的應力水平逐層地進行擴散和降低,直至降低到與“載體”以外的原狀土體承載力相同的程度,這樣,改變了傳統的樁端與地基土體之間的作用關系,充分地調動了樁端地基土體的承載力, 從而使樁的承載能力大大提高。技術特點:第一,力改傳統的地基處理觀念,避軟就硬,因地制宜,充分地將建筑物的結構形式與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地基
13、處理獲得最優的效果,第二,將地基處理與基礎施工合二為一,即降低地基處理費用,又節約基礎投資,使得施工方有利可得,與此同時又可使得建設方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可謂一舉兩得。第三,極大地改善了樁的承載性狀,使得單樁承載力出乎尋常的高,一般是普通樁的3-8倍,第四,可以通過調整“載體樁”的施工控制參數,任意改變其單樁豎向承載力極限特征值,使之最優化地滿足工程之需要,第五,施工中能就地取材,充分地利用固體廢物或廉價的建筑材料作為填充料,變廢為寶,利國利民,保護環境,降低了樁基礎的成本,。該技術利用柱錘對填料反復進行填充和夯實操作,使樁端下縱向35m、橫向2-3m、體積約10m的土體得到加固擠密,而且通過
14、在濕陷性黃土地區施工后的土樣分析,“載體”周圍的濕陷性得到有效消除。在不影響相鄰樁已完成的擠密土體的破壞和松動的情況下,使填料底端形成最大最優的密實體和影響土體,樁身承受的集中荷載通過載體的分層擴散作用,消除樁端的應力集中,并逐層降低至天然土體能夠承受的程度,從而改善了土體的受力狀態。第五部分 施工工藝簡介5.1、復測樁位線工程項目部放線人員依據規劃定點將樁位放線完畢,經監理驗線合格后,在施工前,各施工組技術員對所要打的樁位再進行一遍復測,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5.2、移動樁機就位檢查樁機設備工作是否正常,移動樁機就位。5.3、錘擊成孔在確定所要打的樁位上,使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對齊。先用細長
15、錘低落距夯擊地面,在地面土體中形成一個淺孔,用反壓系統將護筒沉至孔底,并調整護筒垂直。5.4、沉護筒至設計標高提高柱錘夯擊成孔,將護筒沉至孔底,經反復操作后,將護筒沉至設計標高處。當接近樁底標高時,控制柱錘落距,準確將護筒沉至設計標高。5.5、填料夯擊護筒沉至設計標高后,提升柱錘高出填料口,進行填料,錘做自由落體運動,夯擊填充料(填料量以錘底出護筒底4060cm為依據)。5.6、實測三擊貫入度承載體形成密實狀態后,在不填料的情況下,令柱錘以6m落距做自由落體運動,嚴禁帶剎車。實測三擊貫入度,每擊貫入度應比前擊小或相等,且三擊貫入度的累計值滿足設計要求;如不滿足設計要求,則應繼續填料夯擊至滿足三
16、擊貫入度的要求。測量放線挖樁位孔準備工作移動樁機就位安放護筒、放置柱錘提起柱錘、填料、沉護筒至設計標高填料進行夯擊夯填干硬性混凝土提出柱錘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提出護筒、振搗混凝土結束、移至下一根樁設備維護、試車檢查就位偏差檢查護筒垂直度檢查標高檢查鋼筋籠頂標高、保護檢查混凝土質量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實測貫入量實測貫入量5.7夯填干硬性混凝土三擊貫入度滿足設計要求后,分次夯填0.3m3的干硬性混凝土,繼續夯擊至錘底出護筒25cm。5.8、放鋼筋籠至標高放鋼筋籠之前先灌注2050cm混凝土,在護筒內放入預制鋼筋籠,測量鋼筋籠頂標高,使鋼筋籠沉至設計標高。5.9、澆注混凝土從護筒填料口灌入混凝土,連
17、續灌至樁頂標高,并適當進行超灌3050cm。5.10、拔護筒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將護筒拔出,拔護筒時速度要慢,同時注意觀察鋼筋籠是否有位移。5.11、振搗混凝土振搗時,要快插,并逐漸慢慢上拔至樁頂。第六部分 工程質量保證6.1、載體樁質量控制主要指標1、樁孔的垂直度偏差樁長的1%。2、樁位允許偏差:沿軸線150mm,垂直軸線70mm。3、樁徑允許偏差為-20mm。4、放置鋼筋籠頂標高允許偏差為50mm。5、鋼筋籠主體保護層允許偏差為20mm。6、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鋼筋籠直徑10mm;鋼筋籠長度50mm。7、細長錘錘出護筒深度填料時:4060cm;夯填干硬混凝
18、土時:25cm。8、夯填 0.3 m3干硬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為C30,樁身混凝土為C30。9、樁身混凝土配合比滿足設計要求,坍落度控制在810cm左右,原材料投量允許偏差:水泥2%,砂石3%;水、外加劑2%。10、樁頂混凝土灌注標高應超出設計標高3050cm。11、樁身灌注充盈系數1.10。12、樁的混凝土試塊要有專人負責,每臺班不少于1組。13、控制三擊貫入度不大于設計要求,柱錘落距為6.0m,錘重3.5噸。14、未盡事項嚴格執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及載體樁設計規程JGJ135-2007和企業標準載體樁施工及驗收規程QB10-2007。6.2、質量保證措施1、夯擴樁正式施工前
19、按設計要求先作試樁,試樁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2、樁位放線:首先由測量人員根據設計要求放出樁位線,由專人驗線并報監理單位合驗,做好樁位預檢記錄。3、移樁機就位,調整護筒垂直,確保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4、錘擊放置鋼筋籠時,用水平儀測量其標高,確保鋼筋籠頂標高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提升護筒時,觀察鋼筋籠是否有豎向位移。5、采取加墊塊等措施控制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6、鋼筋籠應較直,完成后,復測主筋間距、長度及箍筋間距,確保其在誤差范圍內。運輸吊放過程中嚴禁高起高落,以防彎曲、扭曲變形。7、混凝土攪拌時,砂與卵石每車都要過秤計量,嚴格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下料,每盤攪拌時間不少于2分鐘,塌落度控
20、制在810cm左右。8、干硬性混凝土水泥、砂石配合比,用水量減少,以手攥成團為宜。9、派專人負責按有關規定留取砼試塊,并隨時檢查砼塌落度是否滿足要求。10、測三擊貫入度時嚴禁帶剎車和離合,測量要細致、準確,如實記錄測量數據。11、成樁過程中隨時測量對鄰樁的影響,發現鄰樁水平及豎向位移超過30mm,則停止夯擊。12、成樁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地面隆起,當隆起超出規范要求時(小于50mm),應立即停止施工,報告技術人員解決。13、混凝土振搗時,確保樁頭混凝土密實。14、施工原始記錄應詳實、項目完整、簽字齊備。15、設置專職資料員,負責進度報表、資料收集整理等工作。16、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實行的檢測檢驗
21、規定。第七部分 質量管理措施 1、為確保達到上述施工質量標準,實行質量三檢制,即在項目部質檢員自檢基礎上,由我公司質檢員互檢,合格后向監理進行交接驗收,確保施工質量。2、公司總工程師,對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和資料進行定期檢查和指導,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否則實行質量否決權。3、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技術負責為首的質量管理小組,對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工作質量進行管理,對整個工程質量負全面責任,質檢員負具體檢查責任。4、班組長認真執行質量標準,按規程作業,對工序質量負責。5、工程開工前,落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做好技術交底,使每個施工人員對工程總體要求明確,對崗位職責、崗位技術要求及質量要求,有深刻了解,使人
22、人具有“質量=企業生命”的意識。6、按建委有關要求,及時做好各項施工記錄,包括隱檢、預檢、分項檢,做到準確、及時、齊全。施工報告按市建委有關要求提交。7、要積極配合甲方、設計、監理和質檢站對施工質量的檢查驗收,積極聽取其意見和建議,有問題及時糾正。第八部分 施工組織 8.1、人員組織為保證該工程順利進行和優質高效完成,我公司成立項目經理部。由項目經理全權負責工程的領導、指揮、協調等重大事宜,對工程進度、成本、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負全部責任。使工程的生產組織協調、質量監督、安全管理到位,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項目管理體系如下:序號類別姓名職 能1項目經理代表公司對項目全面負責,在項目上實施質
23、量方針和經營宗旨,全面履行與業主簽定的合同2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項目的技術、質量管理工作,編制單項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圖紙自審計劃、施工技術交底、參加圖紙會審3質檢員對工程質量進行控制,對不合格品提出處理方案、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監督實施、組織進行質量等級評定4施工員負責與各班組進行質量、勞動紀律、文明施工教育,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保證施工質量及進度5安全員組織現場的安全、勞動紀律、文明施工教育,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并負責監督檢查6材料員負責采購材料、半成品、設備,并作好驗證、保管、試驗、標識、發送管理工作7資料員負責施工中的全面技術文檔整理、發放并保存8.2、設備組織序號設備名稱規格數量
24、合計序號設備名稱規格數量1載體樁機60kw4臺240kw6臺秤200kg1臺2攪拌機0.35 m34臺30kw7水準儀DNS1臺3振動棒8m4根12kw8經緯儀TDJ6E1臺4電焊機3151臺5.5kw9小推車0.1 m310輛5照明用電3.8kw4架15.2kw翻斗車0.35 m34輛總計功率約310kw8.3、材料進場1、材料采購根據合同文件中規定的物資采購范圍進行采購。2、除特殊注明外,本工程所用材料、材質、規格、施工及驗收等按照國家批準的現行規范、規程辦理,所采購的材料或設備須有出廠合格證、材質證明及相關應具備的文件。3、由項目部根據工程進度情況,編制材料的進場計劃和使用計劃。4、工程
25、所用材料如需使用其它規格材料代替,須按照相關規范、規程進行核算,報總承包方,監理方和設計方同意后,方可實施。8.4、工程物資實驗1、進場的材料須按國家現行規范、規定要求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嚴禁不合格和無證材料用于該工程;3、所有材料的抽樣、養護、試驗等須有專人負責。第九部分 進度計劃 9.1、進度計劃本工程共1508根載體樁,計劃工期為60天(不含檢測工期)。我公司將根據甲方的工期要求來安排足夠量的設備,以保施工工期。開工日期從現場達到規定要求,監理方同意開工時起算。如遇特殊情況,工期做相應調整。9.2、進度計劃保證措施為保證進度計劃目標得以實現,制定以下工期保證措施:1、根據施工設
26、計方案,確保人員、設備、材料等按時到位。安排足夠的勞動力及設備,組織班組立體交叉施工,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及作業面。2、合理分配施工作業面,使勞動力按照工序劃分,每個工人的操作跟加細致,更加專業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3、在施工中對施工進度進行動態管理。4、制定階段性工期目標,嚴格執行關鍵線路工期,根據工期動態管理分析,確定影響線路的因素,找出解決辦法,及時對工期進行調整,再按照調整后的關鍵線路組織實施。5、項目經理部同總包單位、監理單位及設計單位密切配合,統一領導施工,統一指揮協調,提高工作效率,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方面負責,從組織上保證總進度實現。6、建立有效的物資供應系統。項目經理部根據
27、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提前作出物資供應計劃及物資進場,并按照規定送審、送檢,確保材料物資供應能夠連續不斷。7、建立每周同總包單位、監理單位的例會制度,解決與業主、總包、監理、設計等單位的配合問題。現場對進度每天早交底晚檢查,做到責任到人。對安排的工期提前或延誤實行獎懲制度。第十部分 安全生產措施 1、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應戴好安全帽,并接受入場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設專職安全員一名,現場各種機電設備專人負責維護并定期檢修,非操作人員不得擅動設備。2、每臺班開工前及收工后,及時檢查樁機配電箱、電纜、卷揚機、鋼絲繩及連接處等部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作好交接手續。3、樁機嚴禁吊錘、回轉和行走同時
28、進行,樁機在吊有錘的情況下,嚴禁操作人員離開工作崗位。4、填料人員填料前應向樁機操作人員提示:填料后,填料人員應迅速離開填料孔,并向樁機操作人員提示;樁機操作人員在得到填料人員提示后方可進行相應操作程序。5、現場交叉作業要注意相互配合,聽從指揮,發現問題及時解決。6、未及事項均應按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部分 文明施工措施 1、做好文明施工,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整理清掃,保證現場衛生清潔。2、施工現場內的材料和工具要在指定位置堆放整齊,不得隨意堆放雜物。3、保持住宿帳篷或臨建設施內的清潔衛生,值勤人員要每天打掃,做到被褥疊放整齊、物品擺放有序。4、注意飲食衛生,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保持周圍環境衛生,防止疾病發生。5、與甲方及其它協作的兄弟單位,互相幫助,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