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大渡河安谷水電站排澇洞工程專項竣工驗收安谷水電站排澇洞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報告目錄一、工程概況 .11.1 工程概況 .1二、工程投標 .8三、施工總體布置、施工進度.93.1 施工總體布置 .93.2 施工總進度 .10四、主要項目施工方法 .104.1 土石明挖施工 .104.2 巖石洞室開挖 .134.3 支護工程 .164.4 混凝土工程施工.214.5 回填灌漿工程施工.274.6 排水孔施工 .294.7 砌體工程施工 .29五、施工質量管理.305.1 質量保證體系 .305.2 質量管理措施 .305.3 質量技術管理 .315.4 主要材料的質量保證措施.325.5 工程
2、評定情況 .32六、文明施工與安全生產.416.1 安全生產指導思想.416.2 安全生產管理措施.41七、合同管理 .42八、經驗與建議.43九、附件 .449.1 施工管理機構設置及主要工作人員情況表.44一、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太平鎮的排澇問題采用隧洞自流的方式解決,排澇標準為10 年一遇,調節后排澇洞下泄流量為 7.05 m3/s。排澇建筑物由隧洞和暗渠組成,隧洞進口位于太平集鎮下游黑巖,出口位于大樹子,隧洞及暗渠長3701.78m(隧洞總長度縮短,是根據設計方根據現場實際做出調整,由 R2版圖紙代替 R0版圖紙后的結果),將太平鎮和草壩的區間集水導入柏溪河。排澇隧洞為無壓隧洞,進
3、口底板高程 389.50m,出口底板高程 387.65m,比降 1/2000。隧洞采用城門洞型,斷面為底寬3.5m,直墻高 3.0m,圓拱半徑 2.02m。洞身襯砌厚度類圍巖為40cm,類圍巖為 35cm,均采用 C25鋼筋砼,暗渠斷面與隧洞一致,襯砌厚度與類圍巖一致。1.2 水文氣象和工程地質(1)氣象大渡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受山勢地形的影響,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季受西風帶氣流影響,寒冷少雨;夏季受東南暖濕氣流控制,溫濕多雨。在季節上具有春遲、夏短、秋早、冬長等特點,并多低溫、秋雨綿綿天氣。根據大渡河下游樂山市氣象站歷年觀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7.1,極端最高氣溫 36.8(1988
4、年 5 月 3 日),極端最低氣溫-2.9(1976 年 12 月 29 日)。多年平均降水量 1323.2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80%。多年平均風速 1.3m/s,歷年最大風速 17.0m/s(1975 年 8 月 9 日),相應風向 NNE。樂山市氣象站氣象要素統計表表 1-1 月份項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降水量多年平均(mm)16.8 21.9 38.7 76.7 107.8 156.0 303.0 307.4 165.1 76.9 39.1 13.8 1323.2 最大一日(mm)17.5 13.8 24.3 51.2 144.2 168.4 213
5、.7 248.2 247.3 72.9 42.5 11.5 248.2 0.1mm 降水日數(日)9.4 11.8 13.5 14.4 16.9 17.1 17.1 15.8 18.6 16.5 11.5 9.4 172.3 10mm 降水日數(日)0.1 0.1 0.8 2.4 3.2 4.0 7.1 6.8 4.2 2.1 0.9 0.1 31.8 25mm 降水日數(日)0 0 0 0.7 0.8 1.8 3.8 3.7 1.3 0.4 0.2 0 12.5 50mm 降水日數(日)0 0 0 0 0.2 0.5 1.7 2.0 0.5 0 0 0 5.0 氣溫多年平均()7.2 8.6
6、 13.1 17.9 21.8 23.9 25.8 25.8 21.7 17.8 13.3 8.7 17.1 極端最高()17.8 22.7 29.6 34.7 36.5 36.8 36.3 36.8 35.6 28.8 25.5 20.9 36.8 極端最低()-2.5-1.9 0.2 2.2 10.3 13.6 17.6 17.4 13.3 5.3 2.2-2.9-2.9 各月蒸發量(mm)34.4 42.6 76.3 114.7 146.1 134.7 147.6 144.2 86.2 66.0 45.9 32.9 1071.5 風速多年平均(m/s)1.0 1.2 1.5 1.6 1.
7、6 1.4 1.4 1.4 1.3 1.1 1.1 1.0 1.3 最多風向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最大風速(m/s)7.3 7.3 10.0 10.3 17.0 13.7 14.0 15.0 9.7 10.3 11.7 7.3 17.0 相應風向N NNE NE NNE NNE ENE NE NNE N NNE N NNE NNE 多年平均相對濕度(%)80 79 76 75 75 79 83 82 85 85 82 82 80 多年平均日照時數(h)47.6 54.4 92.4 113.9 125.1 118.3 156.9 171.2 76.6 55.1 51
8、.9 45.5 1108.8 多年平均霜日數(日)1.8 0.8 0 0 0 0 0 0 0 0 0 1.2 3.8 多年平均雷暴日數(日)0 0 0.7 4.4 4.2 4.1 12.1 12.4 2.4 0.4 0.4 0 41.1 多年平均河水溫度()7.5 9 11.7 15.7 17.4 17.9 19.2 19.6 17.8 15.2 12 9 14.3(2)水文大渡河安谷水電站位于樂山市安谷河段的生姜坡,壩址以上集水面積76717km2,河長約 1043km,河道比降 1.31。銅街子至河口段為大渡河下游地區集水面積為 1017 km2,屬四川盆地邊緣,為丘陵寬谷區,河谷開闊,水
9、流平緩,階地甚多,沙洲和岔流極為發育,河道平均坡降僅 1.3。右岸副壩河段河道平均坡降僅1.76。大渡河流域內的徑流主要由降雨補給,徑流的年內變化與降雨特性基本一致。徑流的年際變化較小,枯季徑流較為穩定。據銅街子水文站 19372002 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流量 1490m 3/s,系列內最大年平均流量為1990m 3/s(1949年),最小年平均流量為 1130m 3/s(1987 年),相差僅 1.76 倍。徑流在年內的分配較不均勻,豐水期 510 月水量占年水量的 80.1,114 月只占 19.7,而最枯的 2 月份僅占約 2.09。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現在2 月。經調查,并結合上游銅街子
10、電站投入運行以來,福祿鎮水文站實測水文資料分析,在枯期 124 月,銅街子電站最大調峰容量僅為三臺,其滿發(或超發)時相應最大下泄流量為1870m 3/s,因此,枯期 124 月施工洪水最小流量不小于銅街子電站最大調峰發電流量1870m 3/s。經調查,并結合上游銅街子電站投入運行以來,福祿鎮水文站實測水文資料分析,在枯期 124 月,銅街子電站最大調峰容量僅為三臺,其滿發(或超發)時相應最大下泄流量為1870m 3/s,因此,枯期 124 月施工洪水最小流量不小于銅街子電站最大調峰發電流量1870m 3/s。安谷水電站分期洪水成果表表 1-2 時段各頻率設計值(m3/s)P=2%P=3.33
11、%P=5%P=10%P=20%P=33.3%P=50%1 月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2 月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3 月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4 月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5 月3330 3180 3050 2810 2540 2300 2070 6-9 月10000 9410 8940 8090 7190 6480 5820 10 月4280 4090 3930 3630 3290 3000 2720 11
12、月2090 2000 1920 1870 1870 1870 1870 12 月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870 10-5 月4300 4120 3970 3690 3380 3110 2840 10-4 月4280 4090 3930 3630 3290 3000 2720 11-5 月3730 3520 3350 3040 2690 2400 2110 11-4 月2130 2030 1950 1870 1870 1870 1870 安谷電站防洪堤1 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流率表表 1-3 水位水位0 0.1 0.2 0.3 0.4 0.5 0.6 0.7 0
13、.8 0.9 395 627 674 396 730 795 870 955 1050 1160 1280 1410 1540 1690 397 1840 2000 2180 2360 2560 2760 2970 3190 3420 3660 398 3920 4190 4470 4770 5090 5420 5750 6100 6460 6840 399 7220 7620 8040 8470 8920 安谷水電站防洪堤4 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流率表表 1-4水位水位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389.00 630 675
14、 730 795 870 956 1050 1160 1280 390.00 1400 1540 1680 1840 2000 2180 2360 2560 2760 2970 391.00 3200 3430 3670 3920 4190 4480 4780 5090 5420 5760 392.00 6100 6460 6840 7220 7620 8040 8470 8920 過渡期各月旬平均流量頻率計算成果及調峰流量表表 1-5 時段均值(m3/s)調峰流量(m3/s)各 頻 率 設 計 值(m3/s)P(%)5 10 20 50 90 4 月上旬498 700 649 591 489
15、 358 中旬609 953 854 746 578 405 下旬727 1090 997 890 708 481 5 月上旬960 1550 1390 1220 923 573 中旬1190 1700 1570 1420 1170 842 下旬1540 2310 2110 1890 1500 1020 10 月上旬2270 2080 3320 3050 2750 2220 1550 中旬1930 2060 2610 2440 2250 1900 1450 下旬1540 2060 2080 1950 1790 1520 1160 11 月上旬1200 1870 1580 1480 1380 1
16、190 933 中旬983 1630 1260 1190 1110 975 788 下旬829 1470 1030 981 925 824 684(3)地質太平 排 澇 隧洞(太 排)從 太平 鎮 下 游黑 巖 處 陡巖 腳引 水 進洞 沿方 向 S 5819E 于太平至安谷公路土門子附近轉為S 1637E,在楊村壩雙河附近出洞接暗涵引至白溪河,隧洞全長3701.78m(隧洞總長度縮短,是根據設計方根據現場實際做出調整,由 R2版圖紙代替 R0版圖紙后的結果),暗渠 848.59m,進口底板高程387.50m,出口底板高程 387.65m,洞寬為 3.5m,高 4.01m。現以進口為樁號0+0
17、00,將太排工程地質條件分段評價于下。第一段:樁號 0+0000+050,長約 50m,為進口洞段,地面高程390.2 428.9,天然邊坡坡度 3385,坡高 20m,巖性為白堊系下統夾關組K1j 之厚層巨厚層狀砂巖夾薄層狀泥巖,巖層產狀 N80 ENW 8,傾向坡外,巖體受卸荷裂隙切割較嚴重,洞室處于風化帶中,巖體完整性較差,對洞頂穩固不利。洞頂以上巖體厚度 1025m,具備成洞條件,圍巖分類屬類圍巖,建議施工中及時支護襯砌。建議進口段掛口于樁號0000 處,洞頂以上巖體厚 510m,可以掛口成洞,洞口主要為強風化砂巖夾泥巖薄層,完整性差,裂隙較發育,洞室和洞臉邊坡穩定性較差,建議施工中及
18、時支護并襯砌。第二段:樁號 0+0502+168長 2118m,地面高程 402.6 480.0m,洞室埋深一般 3060m,最大垂直埋深達 90m,最淺約 10m。洞室圍巖在樁號 0+0500+080巖性為白堊系下統夾關組K1j 之厚層巨厚層狀砂巖夾薄層狀泥巖。樁號0+0802+168組成洞身段巖體為侏羅系蓬萊鎮組、中統遂寧組和沙溪廟組上段之新鮮及弱風化泥巖、粉砂質泥巖及泥質粉砂巖和少量砂巖組成。巖層產狀由N80 E/NW 8轉為N75 W/NE 710,傾向進口,走向與洞軸線交角為50。巖體強、弱風化帶厚度分別為 35m與 810m。地下水位于洞底板以上。洞室位于新鮮巖體中,洞頂厚度較大,
19、成洞條件較好。由于洞頂為軟硬相間的互層巖體,層間結合力弱,施工中洞頂易產生脫層或掉塊,應及時進行襯砌處理。圍巖類別屬類。在樁號 0+482.30+541.8 為過溝段,地面高程402.6 405.1m,隧洞頂板埋深79m,溝床分布 47m坡洪積之碎石夾粘土,洞頂以上基巖厚度1.5 5.5m,洞室為弱風化帶泥巖及粉砂質泥巖,巖體中隱蔽裂隙較發育,且巖層為互層狀結構,圍巖不穩定,易產生洞頂坍塌,圍巖分類為類,隧洞開挖中應加強支護,并且加強排水工作。第三段:樁號 2+1682+893.2,長 725.2m,地面高程 396.5410.0m,洞室位于侏羅系沙溪廟組粉砂質泥巖夾少量泥質粉砂巖及砂巖,巖體
20、強、弱風化帶厚度分別為 3.0 7.5m 與 6.0 12.0m。在樁號 2205.92341.0、2430.6 2568.6、2700.62797.2 段為隧洞過溝段,溝中Q4dl+pl 粘土夾碎石厚度 310m,根據鉆孔注水試驗資料,其滲透系數K=1.210-4cm/s,屬中等透水層,在過溝段樁號2205.9 2341.0 段中部 90m長度之間洞頂和洞室上部為粘土夾碎石層,洞底置于強風化粉砂質泥巖中,樁號 2+430.62+568.6 段中部 55m長度洞頂為粘土夾碎石層,洞室大部為強風化粉砂質泥巖;樁號 2+700.62+797.2 段中部長度 20m之洞頂巖體厚僅 0.5 1.0m,
21、洞室位于強風化粉砂質泥巖中。其洞頂和洞室圍巖穩定性差,洞頂易垮塌,建議采取特殊的工程施工措施成洞或明挖成暗渠通過。其余過溝段洞頂以上巖體 27m,洞室圍巖均為強風化巖體,成洞條件差,洞頂易垮塌或掉塊,圍巖分類屬類,建議及時支護和襯砌,并加強排水工作。其余洞段洞頂以上巖體厚度516m,具備成洞條件,洞室圍巖為弱風化巖體,裂隙較發育,完整性較差,巖體為弱中等透水層,圍巖主要為粉砂質泥巖夾泥質粉砂巖,巖性軟弱,層間結合力差,洞頂易產生脫層或掉塊,洞頂穩定性差,屬類圍巖,局部為類圍巖,建議及時支護和襯砌。建議出口掛于樁號2+893.2 處,洞頂以上巖體厚度8m,主要為強風化粉砂質泥巖,性較軟弱,裂隙較
22、發育,巖體較破碎,洞臉邊坡及洞室穩定性差,建議采取護坡措施,洞室開挖中及時支護襯砌。第四段:樁號2893.23+701.78,長 808.58m,為出口渠段。底板位于侏羅系沙溪廟組粉砂質泥巖夾少量泥質粉砂巖及砂巖弱風化帶內,局部段位于第四系全新統覆蓋層內。地面高程 390.0396.5m,地表為第四系坡洪積之粘土夾塊碎石,可塑狀,厚度 4.0 6.5m。渠底板為強風化粉砂質泥巖,局部為弱風化巖體。根據鉆孔注水試驗資料,風化巖體滲透系數K=1.810-4cm/s,屬中等透水層。邊坡開挖高度一般 38m,最大開挖高度達1016m,施工開挖后由于基坑上部土層及風化巖體穩定性差,建議設置成暗渠;渠道底
23、板及邊墻抗沖刷能力弱,建議進行全斷面襯砌。二、工程投標我方于 2011年 01月 20 日參加了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圣達水電有限公司召開的施工競標、談判會,經競標談判組評議我方為中標人。2011 年 03 月 02 日我方收到四川大渡河安谷水電站右岸太平副壩及排澇洞工程主體土建工程中標通知書,并在2011 年 03 月 09 日簽訂了四川大渡河安谷水電站右岸太平副壩及排澇洞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三、施工總體布置、施工進度3.1 施工總體布置本工程臨建設施的規模和容量按施工總進度及施工強度的需要進行規劃設計,力求布置緊湊、合理、方便使用,規模精簡,管理集中、調度靈活、運行方便、節約用地及安全可靠,并盡
24、量避免與其它標段工程施工的干擾和影響;施工風、水、電在布置上綜合考慮施工程序、施工強度、施工交通、施工安全、開挖爆破影響、均衡施工強度等因素。施工供風系統擬采用一臺或多臺移動空壓機組成移動式供風站并在施工區域內就近布置;施工供水采用分區域供水的原則進行各區域供水系統的規劃;施工供電采用在各10KV供電點引接高壓架空線和10KV高壓電纜進入施工區域內,并布置變壓器就近降壓至0.4KV 供電;施工營地均按要求配置足夠的環保設施、消防設施及綠化帶;所有生產、生活設施的布置均體現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給排水:生活用水排澇洞進口采取打井,布置一臺水泵抽取;排澇洞出口采用附近村民用水管接入。生產用水進口采用
25、直接抽取大渡河水,出口采取抽取沫江堰溝渠中水。施工排水采取水泵抽除,保證操作面積無水。供電、供風:從排澇洞出口接線點接10KV 架空線,至本標排澇洞出口的施工場地的變電所,以供排澇洞出口段施工開挖、混凝土生產和澆筑等生產用電;從排澇洞進口接 10KV 架空線,至排澇洞進口的施工場地及施工工作面的生產用電。本供風系統共分 1 座供風站(設在進口),選用 LG-20/8G(20m3/min)電動空壓機,選用 4 臺 17m3/min 油動移動空壓機,以滿足施工準備期和整個施工期的臨時用風需要,必要時作為壓氣站的備用設備、以滿足設備檢修需要。施工用風通過DN200、DN150、DN100 供風主干管
26、向施工區各用風用戶供風。交通道路:利用現有機耕道和鄉間小路修筑至排澇洞各個施工工作面的道路,路面寬度為 2.5m4.5m,長度約為 3.7km。這些道路長期無人維護,多數路段無路肩,由于路面太窄,排澇洞施工時無法滿足大量材料和大型設備通過。為了滿足施工需要,我部建議新修兩條施工便道,1#施工便道:小黃坡 1#暗渠;2#施工便道:小黃坡 3#暗渠。便道修建主要形式為在原有機耕道和鄉間小路上加寬,1#施工便道路基加寬4.05.0M,2#施工便道路基加寬5.5M,沿線遇引水渠溝埋設涵管,部分地段加設漿砌石擋墻。施工生產設置:本工程所用砂石骨料采用自產與外購相結合,外購料取自林毅砂石廠。本工程砼拌制在
27、進口及出口各設置一個拌合站,采用人工配料,機械拌合。砼澆筑采用砼罐車運至澆筑地點泵送入倉。3.2 施工總進度排澇洞工程:2011年 2 月 12至 2012年 12月 31 日進行排澇洞的開挖。2011 年4 月 13 日至 2013 年 4 月 30 進行排澇洞混凝土施工。2011 年 5 月 1 日至 2013 年 4月 30 進行排澇洞回填灌漿施工;2012年 10 月 1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進行排澇洞回填砂卵石施工。四、主要項目施工方法4.1 土石明挖施工土方明挖采用自上而下進行削坡,在覆蓋層各級開挖邊坡形成之前完成相應高程的地表截水系統施工。土方明挖以5m為一層進行
28、分層開挖施工。不論開挖工程量和開挖強度大小,均應嚴格按照邊坡自上而下進行,嚴禁掏洞取土,不得亂挖超挖,并盡可能杜絕邊坡欠挖;邊坡修整支護緊跟開挖進行;在開挖過程中若遇到地質條件發生變化而需更改設計方案或邊坡坡度時,須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4.1.1 土方明挖(1)場地清理采用人工輔助推土機進行主體工程開挖區施工場地清理。地表植被清理范圍延伸至離施工圖所示最大開挖邊線外側或建筑物邊線外側至少5m的距離;須予挖除樹根的范圍應延伸到離施工圖所示最大開挖邊線、填筑邊線外側3m的距離;并注意保護清理區域附近的天然植被,凡屬無價值的可燃物,盡快在有消防安全措施的保護下將其焚毀,凡屬無法燒盡或嚴重影響環境的清
29、除物,在監理工程師指定的區域內進行掩埋。按照監理工程師指示的表土開挖深度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場地的表土挖除,并將有機土壤運到指定地區妥善存放,以防止土壤沖刷流失。(2)土方開挖土方開挖的原則A、土方開挖應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施工中適時做好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同時在開挖的過程中應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內形成積水;B、對于邊坡易風化崩解的土層,若開挖層不能及時回填或支護的,應預留保護層;C、在主體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圖紙要求開挖和清理完成邊坡的風化巖塊、坡積物、殘積物和滑坡體,并在適當位置修筑攔碴坎和擋碴墻,保證施工安全。D、不允許在開挖范圍的上側棄土,在沖溝內或沿河岸邊棄土時,應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或引起河道
30、堵塞;土方開挖的施工方法土方開挖采用 CAT330B(1.6m3)液壓反鏟挖裝,然后采用15t 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4.1.2 石方開挖(一)石方明挖施工工序石方明挖施工工序見圖4-1。圖 4-1 石方明挖施工工序圖(二)石方明挖施工排澇洞石方開挖分層鉆爆,邊坡預裂孔和主爆控均采用QZJ-100B潛孔鉆鉆爆,CAT330B(1.6m3)液壓反鏟挖裝,然后采用15t 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場地清理測量放線施工道路大面積造孔測放點線清理出碴巖石頂面檢平覆蓋層開挖裝藥堵塞連 線起 爆安全檢查記錄炸材塞料準備警 報人員機械撤離出 碴開挖結束建基面清理驗收出 碴保護層開挖爆破設計現場試驗4.2 巖石洞室開
31、挖洞室開挖前完成洞臉支護,洞室施工沿洞身段全斷面進行開挖支護,主要采用手風鉆靠邊沿洞室設計輪廓線進行光面爆破,以保證洞室成型準確。在較好地質段,系統支護滯后開挖面適時跟進;在不良地質段施工,全斷面開挖的洞室遵循“預錨固、預灌漿、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對分臺階開挖的洞室,開挖前實施超前支護或超前灌注,增加圍巖穩定能力,在上臺階開挖完成后及時進行錨噴支護和鋼支撐,在錨噴支護和鋼支撐結束后再進行下臺階的開挖、支護,如此循環施工。其中洞室2+171之前的排澇洞從兩頭雙向進行開挖。其余洞室均采用單頭進尺。排澇洞根據地質地形條件分為四條洞室,分別為樁號0+0002+171,樁
32、號2+2872+414。樁號 2+4832+697,樁號 2+7482+980。隧洞斷面尺寸為 3.9m4.5m。開挖采用全斷面開挖支護,以手風鉆沿設計開挖輪廓線進行光面爆破。類圍巖采用超前錨桿支護,開挖爆破后進行安全處理,噴錨支護及時跟進,系統支護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循環開挖。、類圍巖開挖支護工藝流程如框圖 4-2。工藝流程框圖 4-2 開挖準備工作洞內風、水、電就緒,施工人員、施工機具就位。測量放線洞內導線控制網測量采用全站儀進行。施工測量采用全站儀配水準儀進行。測量作業由專業人員實施,每排炮后進行洞室中心線、設計規格線測放,并根據爆破設計參數點布孔位。開挖斷面測量在噴砼前進行,測量間距 10
33、m。定期進行洞軸線的全面檢查、復測,確保測量控制工序質量。同時,隨洞室開挖、支護進度,每隔10m在系統錨噴支護下一循環出渣安全監測初噴砼、隨機錨桿支護測量放線超前錨桿支護裝藥爆破施工準備通風散煙、灑水除塵局部洞段加強支護兩側洞壁及洞頂設一樁號標志。洞內測量控制點埋設牢固隱蔽,作好保護,防止機械設備破壞。鉆孔作業鉆孔采用手風鉆在腳手架上作業,由合格鉆工嚴格按照測量定出的中線、腰線、開挖輪廓線和測量布孔進行鉆孔作業。各鉆工分區、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鉆,實行嚴格的鉆工作業質量經濟責任制。技術人員現場旁站,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技術問題。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師按“平、直、齊”的要求進行檢查,做到炮孔的孔底落在
34、爆破規定的同一個鉛直斷面上;為了減少超挖,周邊孔的外偏角控制在設備所能達到的最小角度。光爆孔、預裂孔及掏槽孔的偏差不大于5cm,其它炮孔孔位偏差不大于 10cm。裝藥、連線、起爆裝藥前用高壓風沖掃孔內,炮孔經檢查合格后進行裝藥爆破;炮孔的裝藥、堵塞和引爆線路的聯結,由考核合格的炮工嚴格按批準的鉆爆設計進行施作,裝藥嚴格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規程。由熟練的炮工負責裝藥,光爆孔、預裂孔用小藥卷捆綁于竹片上間隔裝藥。水平開挖洞室利用腳手架作為登高設備裝藥,掏槽孔、擴槽孔和其它爆破孔裝藥要密實,堵塞良好,嚴格按照爆破設計圖(爆破參數實施過程不斷調整優化)進行裝藥、用非電雷管聯結起爆網絡,最后由炮工和值班技術
35、員復核檢查,確認無誤后,撤離人員和設備,炮工負責引爆。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效果達到以下要求:a、殘留炮孔痕跡在開挖輪廓面上均勻分布;b、炮孔痕跡保存率:節理裂隙不發育的巖體在 80%以上,節理裂隙較發育和發育巖體80%50%,節理裂隙極發育的巖體 50%10%;c、相鄰兩孔間的巖面平整,孔壁無明顯的爆震裂隙;d、相鄰兩茬炮之間的臺階最大外斜值小于10cm;e、超挖符合規定,不出現欠挖;f、預裂爆破后,形成貫穿連續性的裂縫,預裂縫寬度不小于0.5cm。通風散煙及除塵各洞室開挖施工過程中一直啟動通風設備通風,利用已形成的排風系統進行排煙除塵,保證在放炮后規定時間內將有害氣體濃度降到允許范圍內。爆破散
36、煙結束后,對開挖面爆破渣堆進行灑水除塵。安全處理由專職安全員全過程監控。爆破后,人工清除掌子面及邊頂拱上殘留的危石及碎塊,保證進入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巖面破碎洞段在進行安全處理后,先噴一層 5cm厚鋼纖維砼,出渣后再次進行安全檢查及處理。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已開挖洞段的圍巖穩定情況,清撬可能塌落的松動巖塊。出渣及清底排澇洞開挖采用手風鉆鉆爆,ZL30(1.7m3)裝載機挖裝,1.2t 農用車運輸至洞口在洞口采用 ZL50C(3.0m3)裝載機挖裝,15t 自卸汽車運至回采場,每隔100 米設置一個回車道。4.3 支護工程在進行洞內、類圍巖及斷層、破碎帶等部位開挖時,由于地質條件較差和存在地質缺
37、陷,必須先進行地質缺陷處理,開挖完成后及時進行臨時支護。開挖一段,支護一段,并視地質情況變化在每茬炮鉆孔前進行超前支護,以確保洞室圍巖的穩定和安全。根據支護部位和混凝土性能的不同,噴射混凝土支護設計有素噴和網噴。噴射混凝土配合比,通過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選定,并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在保證噴層性能指標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速凝劑的摻量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噴射混凝土的初凝和終凝時間,滿足施工圖紙和現場噴射工藝的要求,噴射混凝土的強度符合施工圖紙要求。4.3.1 素噴混凝土混凝土噴射施工準備工作做好后,嚴格掌握規定的速凝劑摻量,并添加均勻。噴射時,使噴層表面平整光滑,無干斑和滑移流淌現象。如噴
38、嘴壓力不足(適宜的風壓一般為 0.1 0.15Mpa),可能是出料口堵塞;如噴嘴不出風,可能是輸料管堵塞。對機械故障及時排除,開電動機,先進行空轉,待噴機運轉正常后才開始投料、攪拌和噴射。噴射混凝土作業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自下而上,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若終凝1h 后再行噴射,先用風水清洗噴層面:噴射作業緊跟開挖工作面,混凝土終凝至下循環放炮時間不少于3h。調節好風壓,風壓與噴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過大的風壓會造成噴射速度太高而加大回彈量,損失水泥,風壓過小會使噴射力減弱,則混凝土密實性差。因此,根據噴射情況適當調整風壓。細骨料粗骨料水泥水攪拌機自卸汽車砼噴噴嘴待空壓
39、縮空速 凝空壓機壓縮空氣速凝劑自卸汽車噴射機噴嘴噴面4.3.2 掛網噴射混凝土鋼筋網片由 5t 載重車運輸至施工現場,移動式升降平臺車輔助人工進行安裝、綁扎;個別地方只能靠人工進行安裝綁扎,混凝土采用0.5 m3 強制攪拌機現場拌制,TK961噴射機噴護。鋼筋網與錨桿、鋼支撐或其他錨定裝置連接牢固,噴射時,鋼筋網不得晃動。鋼筋網噴射混凝土的施工按GBJ86-85第 6.6.1 條至第 6.6.2 條的有關規定執行。4.3.3 錨桿施工錨桿鉆孔前,對邊坡進行安全處理,及時清除松動石塊和碎石。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墜落傷人。同時準備施工材料和鉆孔、注漿機具設備;敷設通風和供水管路。邊坡錨桿施工根據現場情
40、況利用邊坡現有馬道或搭設腳手架。腳手架分層高度一般不超過 1.5 1.8m,且牢固可靠,并鋪設馬道板,掛好安全網;馬道板兩端用鉛絲綁扎牢固,形成鉆孔和灌注施工平臺。本工程錨桿施工采用先灌漿在插錨桿的方法,施工工藝流程見4-3 圖 4-3 先注漿后插錨桿施工工藝流程框圖錨桿施工前進行砂漿配合比試驗及注漿密度試驗,選取與現場錨桿的直徑、長度、錨孔孔徑和傾斜度相同的錨桿和塑料管(或鋼管),采用與現場注漿相同的材料和配比拌制的砂漿,并按現場施工相同的注漿工藝進行注漿,養護7 天后剖管檢查其密實度。不同類型和不同長度的錨桿均需進行試驗,試驗計劃報送監理人審批。測量放線錨桿制作基礎面清理造孔清洗注漿安插錨
41、桿檢查驗收施工前安裝測量環進行預應力錨固受力性能試驗。分級加載,起始荷載為錨桿拉力設計值的 30,分級加載分別為拉力設計值的0.5、0.75、1.0、1.2、1.33、1.5 倍,但最大試驗荷載不大于桿體承載力標準值的0.8 倍。實驗過程中,荷載每增加一級,均穩壓510min,記錄位移計數。最后一級試驗荷載維持 10min。如果在 110min 內,位移量超過 1.0mm,則該有荷載再維持50min,并在 15、20、30、45 和 60min 時記錄其位移量。采用 Y28手風鉆鉆孔,孔徑42mm。鉆孔點有明顯標志,開孔的位置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均小于 100mm。錨桿孔的孔軸方向嚴格按施工圖紙的
42、要求執行。施工圖紙未作規定時,其系統錨桿的孔軸方向垂直于開挖面;局部隨機加固錨桿的孔軸方向與可能滑動面的傾向相反,其與滑動面的交角大于45,鉆孔方位偏差不大于5。錨孔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鉆孔結束,對每一鉆孔的孔徑、孔向、孔深及孔底清潔度進行認真檢查記錄。鉆孔完成后用風、水聯合清洗,將孔內松散巖粉粒和積水清除干凈;如果不需要立即插入錨桿,孔口加蓋或堵塞予以適當保護,在錨桿安裝前對鉆孔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需要重新清洗。砂漿錨桿的鉆孔孔徑大于錨桿直徑,采用“先注漿后安裝錨桿”的程序施工,鉆頭直徑大于錨桿直徑15mm 以上。砂漿錨桿,上傾角 45且長度 7m的砂漿錨桿和全部錨
43、筋樁先插錨桿后注漿,其灌漿系統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其余砂漿錨桿必須先注漿后插錨桿。先注漿的錨桿在鉆孔內注滿漿后立即插桿,后注漿的錨桿在錨桿安裝后立即進行注漿。錨桿插送方向要與孔向一致,插送過程中要適當旋轉(人工扭送或管鉗扭轉);錨桿插送速度要緩、均,有“彈壓感”時要作旋轉再插送,盡量避免敲擊安插。4.3.4 鋼支撐施工鋼支撐主要用在地質條件較差的、V 類圍巖自穩時間很短的洞段;早期圍巖壓力增長快,需要提高初期支護的強度和剛度時,采用鋼支撐與錨桿、噴混凝土的聯合作用可承受開挖后引起的松弛與變形壓力;斷層帶、軟弱地層,大面積淋水地段,以及為了抑制圍巖大的變形需要增強支護抗力時用。在、類地圍巖地質下開
44、挖時,我部采用I12 工字鋼支撐對不穩定的巖體進行支護。考慮到鋼架的安全和降低施工難度,工字鋼支撐架分幾段制作,在加工場按本措施要求加工成型后,根據現場情況運至作業面備用。根據、類地圍巖地質下即開挖即支護的施工要求,工字鋼支撐應在相應洞段的各層開挖作業完成后立即進行施工,若開挖面的巖體異常破碎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時,宜在完成安全處理后,先向開挖面素噴一層砼(厚約5cm)后方可進行鋼支撐支護,鋼支撐按如下程序施工。鋼支撐加工開挖面清理測量定位鎖腳錨桿造孔及注裝工字鋼支撐安裝及固定驗收(噴砼)(1)、鎖腳錨桿:采用 20 L=2.5米規格桿體,待測量人員放樣定位后以手風鉆造孔,每節工字鋼支撐兩端布置
45、4 根(左右側各 2 根),頂拱布置 2 根。(2)、鋼支撐安裝及固定:待鎖腳錨桿達到預定的強度后即可開始安裝鋼支撐,安裝時利用裝載機或其它設備將鋼支撐提升到安裝高度,人工配合就位后進行簡易支撐,經測量校核無誤后便可利用鎖腳錨桿將鋼支撐加固。鋼支撐的間距為100cm,為保證鋼支撐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安裝好的鋼支撐在洞軸線方向用20 鋼筋焊接連成一體,連接鋼筋的間距采用100cm。4.4 混凝土工程施工排澇洞工程混凝土均為C25鋼筋混凝土。底板澆筑采用混凝土輸送泵和普通澆筑方法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澆筑。由于排澇洞距離較長,即使分段澆筑每段的長度也比較大,如果全部利用泵車輸送混凝土,則泵車的管線布置較長
46、,很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導致間斷砼澆筑。故我部采用兩種澆筑方案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底板砼澆筑。邊墻和頂拱我部采用鋼模臺車配合HB60輸送泵進行澆筑。4.4.1、底板澆筑、基礎清理首先進行底板基礎清理,洞挖完成后進行測量放線,檢查隧洞結構尺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果滿足設計要求,則進行底板清理,并組織聯合檢驗,驗收通過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單元工程劃分根據監理部下達的單元工程劃分依據排澇洞工程洞內砼澆筑沿洞軸線每12m長度為一個單元。、底板鋼筋制作安裝底板鋼筋制作及安裝比較簡便,按照設計圖紙制作出符合結構要求的鋼筋,利用裝載機運輸至倉位,進行綁扎。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35d,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底板為雙
47、層鋼筋,底層鋼筋應滿足其保護層的要求,不能直接將底層鋼筋放置于基巖上。兩層鋼筋之間設置架立筋,保證雙層鋼筋間凈空距離。綁扎底板鋼筋時要預埋邊墻鋼筋。、止水安裝底板無止水。、砼澆筑,入倉底板厚 35cm,每單元長度 12m。采用 6m 3砼罐車運輸砼,將砼卸入準備好的輸送泵內,泵送入倉。如一次性準備幾個單元,則澆筑時需從遠處入倉慢慢收縮,如只有一個單元,則要從底板遠端下料慢慢收縮,直至澆筑完成。切忌滿倉鋪料。采用兩臺50 軟軸式振搗器進行砼振搗,由于底板厚度為35cm,下料一次性到位,故振搗時振搗棒應插到位,快查慢拔,直至砼不再明顯沉降,不再有氣泡冒出和明顯泌水。底板砼要求抹面,在澆筑過程中進行
48、初次收面,之后進行拋光處理,并用2m直尺進行檢查其平整度。4.4.2、邊墻,頂拱澆筑邊墻,頂拱澆筑采用鋼模臺車配合HB60混凝土輸送泵。、邊墻及頂拱單元劃分與底板保持一致。、全襯段砼施工工藝流程鋼筋綁扎鋼模臺車行走至澆筑位置涂刷脫模擠(或脫模油)縫面處理及測量放線頂模就位邊模就位封邊墻堵頭模及底腳模安裝灌漿管清倉倉面驗收澆筑邊墻及立頂拱堵頭模澆筑頂拱等強24小時脫模頂拱噴養護劑邊墻灑水養護 28 天。、頂拱不襯段施工工藝流程鋼筋綁扎鋼模臺車行走至澆筑位置涂刷脫模擠(或脫模油)縫面處理及測量放線頂模就位邊模就位封邊墻堵頭模及底腳模清倉倉面驗收澆筑邊墻砼等強 20 小時脫模灑水養護28 天。、鋼筋
49、制作,綁扎首先在鋼筋加工場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制作出符合規格的邊墻及頂拱鋼筋。鋼筋安裝的位置、間距、保護層及各部分鋼筋尺寸的大小,均應符合施工詳圖的規定。其偏差不得超過規范的規定。、邊墻鋼筋綁扎:邊墻鋼筋綁扎采用在鋼筋臺車上用1.5 寸鋼管按結構鋼筋綁扎尺寸做成鋼管架,在鋼管上由技術員按鋼筋間距作出標志,利用鋼筋臺車前端的吊鉤將結構鋼筋逐層運至鋼筋臺車各平臺上,人工按標志線依次將結構主筋綁扎牢固,再在主筋上作出分布筋標志,再由人工從下向上依次將分布筋綁扎在主筋上,結構鋼筋網綁扎成形,測量檢查驗收合格后,利用系統錨桿將鋼筋網片按結構位置固定牢固。、頂拱鋼筋綁扎:全襯段在完成邊墻鋼筋的綁扎后,進行頂拱
50、鋼筋的綁扎,頂拱鋼筋綁扎時先將頂拱托架校正到鋼筋設計位置,通常是校正鋼筋臺車最上面托架控制鋼筋保護層的4 根鋼管位置,校正后即可進行頂拱鋼筋的綁扎,主筋連接采用正反絲牙及絲套連接;頂拱鋼筋成網后用短鋼筋與頂拱錨桿焊固在一起,最后將托架及兩邊鋼管收回,往前移動,即完成一段鋼筋的綁扎。進行兩次循環后,完成一塊鋼筋的綁扎。、鋼筋保護層:砼鋼筋保護層采用在鋼筋與模板之間設置強度不低于結構設計強度的砼墊塊。墊塊預埋直徑大于16mm 的鋼筋腳與洞身結構鋼筋點焊固定。墊塊應互相錯開,分散布置。保護層偏差不得大于 2cm、-1cm。、鋼模臺車就位及堵頭模板施工、臺車清理:鋼摸臺車就位之前必須進行模板的清理和刷
51、油。為使模板清理及刷油操作方便,綁扎鋼筋時在分縫部位留出1.0m 不綁扎,主筋先固定在已綁扎的鋼筋上,待模板就位后恢復。脫模后,臺車先往前移動1m,施工人員沿所留 1m空間下游側鋼筋上按間距 2m環向而站,進行鋼模板的清理,同時將脫模劑裝入小膠皮桶中,人工手持毛刷將脫模劑均勻涂刷在鋼模臺車面板上。清刷完 1m 后臺車再往前移動 1m,如此周而復始清理和刷油,直致鋼模全部清理干凈、刷完脫模油,鋼模才能就位。、鋼模臺車就位及脫模:臺車沿軌道通過自行設備移動至待澆倉位,調節橫送油缸使模板與隧洞中心對齊,然后起升頂模油缸,頂模到位后把側模用油缸調整到位,并把手動螺旋千斤頂及撐桿安裝、上緊。施工前需測量
52、放點,作為臺車起升、張開控制點。鋼模臺車校正時,先將頂拱部分的柔性搭接與上一倉砼搭接嚴密鎖定,再進行下游模板的校正。下游模板采用全站儀及垂線法進行校正。安裝好鋼模后,檢查鋼模臺車周邊與已澆筑砼的搭結處是否吻合,并用木楔將模板撐緊,使鋼模臺車周邊與已澆筑砼的搭接嚴密,避免漏漿和錯臺。鋼模臺車直段設計澆筑長度為12m,模板面由 11.85m的硬邊和 25cm的柔邊組成。正常澆筑段包括 11.85m的硬邊和 15cm的柔邊,設計搭接長度為10cm。側模底腳 20cm縫隙用與縫隙較為匹配的方木(實際用 1212 方木加厚)封堵,內襯層板以使砼表面光滑。鋪釘層板時,必須從一邊向另一邊推進,層板間不允許有
53、搭接臺階出現,只允許對接或拼接,如果拼接時層板相互重疊,則應將上面的一層切除。拼接后,及時用釘子將層板與方木嚴密釘實。為避免拆模時砼表面被拉毛,層板表面應涂一層脫模劑或脫模油。底腳模板的固定采用絲桿撐在鋼軌上,絲桿間距 1m。并在兩側各均勻布置11 個底腳螺旋千斤頂做垂直支撐,防止澆筑時側模下塌。脫模拆去手動螺旋千斤頂及撐桿,側模下段先用撐桿脫開,后換用手拉葫蘆回收,再用側模油缸脫模,并將底腳千斤頂升起,然后降下頂模油缸,完成脫模。、校模、堵頭模安裝及補縫:鋼模臺車按測量點就位后,通知測量隊進行校、驗模板,模板合格以后才能進行堵頭模封堵。由于側模兩邊均由3 個油缸控制,中間油缸與上下游油缸運行
54、速度和伸出長度不一致,也會致使模板中部發生變形,為此在鋼模臺車縱向拉線,上、下吊線來控制模板平整度。每邊邊模吊3 根線,中部和上、下游各一根。縱向拉3 根線,起拱處下 1.5m 開始,間距 5m,即在邊模油缸正對位置附近。這樣就可以避免中間部位由于全站儀無法檢測、難以控制的弊病。封堵頭模前先將倉面沖洗干凈,采用 3cm木板,1010cm方木作為背枋及背檔。在鋼模臺車模板端部焊制鋼筋套環,將1010cm背枋穿入鋼筋套環固定在鋼模臺車上,另一端用拉筋固定,使整個堵頭模板穩固。堵頭模板采用12 拉筋固定,拉筋沿周圈布置兩排,排距約50cm,間距不大于 60cm;拉筋應焊在牢固錨桿或鋼筋上,若焊在鋼筋
55、上時,此鋼筋要求和周圍的結構鋼筋在上下游方向至少各有5 個焊點,以形成穩固的鋼筋網。拉筋不夠長時可以焊接一端帶彎鉤的12 鋼筋作為連接筋,連接筋一端與拉筋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 12cm,另一端與錨桿底部或結構鋼筋焊接。為防止漏漿產生質量問題,堵頭模應拼接嚴密,靠巖石側的縫隙需堵塞嚴密,靠模板邊的縫隙采用環向襯一圈10cm寬 3 層板處理。堵頭模先封邊墻部分,然后可以開始澆筑,在澆筑邊墻的過程中,將頂拱堵頭模封堵完畢。鋼模臺車模板間絞接部位一般存在縫隙,對此縫隙采用107 膠兌水泥抹灰處。、砼澆筑、施工通道及下料口:鋼模臺車底板以上5 米及 10 米的兩側模上各開有三個窗口,用于進人、觀察及振搗
56、。邊墻下料口設置于拱頂上靠近拱腳的地方,兩邊中部各開一個孔。拱頂中心線兩側 1.5 米處各開三個孔,相互錯列布置,用于頂拱下料。全襯段另在堵頭模板頂拱最高處開一個寬60cm,高度不小于 40cm的通道孔。通道孔主要作為澆筑用材料設備和人員等進出倉面的施工通道,在澆筑到頂拱封倉后,再封堵。頂拱不襯段僅封邊墻堵頭模,頂拱作為進人通道。、拖泵及泵管布設:邊頂砼澆筑應配置兩臺拖泵,每邊一臺,鋼模臺車上的豎向泵管預先架設,相對固定,用圓鋼牢牢焊接固定在臺車架上;在臺車上部平臺處設置泵管彎頭,以備連接邊墻泵管及頂拱泵管。邊墻下料采用兩拱腳的開口,泵管進倉后用每節 1.5m 的連接軟管進行下料,軟管用鉛絲加
57、固,人工兩邊拖動,軟管隨砼的上升而逐節拆除。下料口距砼面高度不超過1.5 米。全襯段的頂拱澆筑,對于 0.40m襯砌厚度的斷面,如頂拱超挖較小,采用沖天管法入倉,0.40m厚襯砌斷面中頂部超挖較大者,采取從堵頭部位入倉,退管法澆筑。倉面內導管由于要經常拆裝,要采用 1m 2m的短導管。導管架設要盡量縮短泵送距離,靠近泵車的導管要盡量用新管,減少爆管和堵管的可能。、清倉沖洗、設備就位澆筑前將倉面內的木屑等垃圾清理干凈。并將澆筑設備準備到位。振搗設備為手提式振搗棒,在開倉前每邊墻放置3 臺振搗棒,并準備好2 臺備用,配電盤在鋼模臺車上設置。倉內照明必須采用36V低壓,220V、380V動力電源必須
58、裝配漏電保護器。倉外照明可用 220V電壓,堵頭處及泵管沿線、砼泵車、支撐處等必須有照明。對砼澆筑時倉面與泵車送料聯系用電鈴等進行。全襯段頂拱部位主要考慮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安排砼泵車就位,將導管和泵車出料管連接,在泵車接料口后搭設上料平臺。、下料,平倉:砼澆筑時必須先鋪一層23cm的同標號水泥砂漿或不小于10cm厚的同標號一級配砼,澆筑速度控制在1m/h以下,兩邊墻砼上升應均衡,澆筑高差小于 80cm。邊墻砼襯砌下料采用橡膠軟管接泵管,每節橡膠軟管長度為1.5m,為避免下料點集中,人工用繩子拴住橡膠軟管,拖動橡膠軟管向左右方向調整,隨著澆筑高度,將橡膠軟管逐段拆除,為便于排
59、水,每層砼亦可由中部向兩邊分坡或一邊向另一邊放坡,倉內砼高差以不大于1m為原則。全襯段頂拱砼襯砌下料形式:利用臺車頂模上設置的6 個相互錯列布置的下料口,由已澆段向待澆段方向依次下料、封孔,砼振搗采用固定在臺車頂模上的附著式振搗器。采用退管法下料澆筑施工,封拱時砼應盡量填滿頂拱空間。振搗設備為手提式振搗棒,輔以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搗。在開倉前每邊墻放置3 臺振搗棒,并準備好 2 臺備用,配電盤在鋼模臺車上設置。排澇洞襯砌厚度在0.40m,頂拱混凝土采用沖天管法入倉,待砼初凝后,拔出泵管用同標號砼填塞。、振搗:混凝土振搗一定要由經過培訓的砼工操作。根據砼澆筑振搗試驗結果,砼振搗時間選用 50s 為
60、宜,砼澆筑層厚 40cm60cm,砼澆筑時兩邊墻和上下游之間上升速度要均勻,邊墻砼上升高差不超過一層澆筑厚度,每小時上升速度不超過1m/h;人工拖動軟管均勻下料,砼層布料應均勻,避免用振搗器平倉,防止過振。倉內砼應安排專人邊澆邊平倉,不得堆積。倉內若有骨料堆積時,應均勻散布于砂漿較多處,但不得用砂漿覆蓋,以免造成內部蜂窩,人工平倉距離不應大于1.5m,采用三角耙或釘耙進行。下料口距離砼面高差不大于1.5 m,在下料口 5m范圍的鋼模表面掛一塊 5m長、1.5 寬彩條布,防止下料時水泥漿濺到模板上,引起拉毛現象。澆筑過程中如有骨料堆積用人工均勻散料。、砼養護:混凝土澆筑結束后12h,灑水養護,使
61、其保持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一般為 14 天,在干燥、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適當延長養護時間。4.5 回填灌漿工程施工主要針對排澇洞洞混凝土襯砌頂部與圍巖之間的縫隙做灌漿充填。回填灌漿施工一般按兩個次序進行,先施工I 序孔,后施工 II 序孔,孔位按設計要求布置,分類編號。施工工藝見圖4-4。圖 4-4 襯砌頂拱回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圖在鋼筋混凝土襯砌的回填灌漿孔采用預埋管中鉆孔的方法。洞室襯砌混凝土澆筑前,按施工圖紙要求預埋鋼管,鋼管與襯砌混凝土中的鋼筋采用電焊焊接牢固,以免混凝土澆筑時預埋管移位,并保證孔位孔向正確。回填灌漿鉆孔灌漿施工均在施工排架上進行。采用YT-28 型氣腿鉆進行鉆孔。孔深入巖
62、10cm,采用“鉤檢法”測量并記錄混凝土空腔尺寸。遇有圍巖塌陷、超挖較大等情況時,在該部位預埋灌漿管(排氣管),且其數量不少于 2 個。或采取其它措施,報送監理人審批。序孔灌漿布 孔序孔灌漿結束預埋灌漿管序孔造孔(入巖10cm)序孔施工停止吸漿達到設計壓力制漿檢查孔施工開始灌漿前,先對襯砌混凝土的施工縫和混凝土缺陷等進行全面檢查(如注水、風檢查等),對可能漏漿的部位先進行堵漏處理;鉆孔后對頂拱混凝土脫空部分進行檢查,并記錄脫空高度,便于灌漿后對照檢查回填效果。采用BW200 灌漿泵進行孔口阻塞(或卡塞)、純壓式灌漿法施工。回填灌漿的壓力和漿液水灰比按施工圖紙的要求或監理人的指示確定。一序孔灌注
63、水灰比0.6(或 0.5):1 的水泥漿,二序孔灌注 1:1 和 0.6(或 0.5):1 兩個比級的水泥漿。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漿,但摻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回填灌漿在規定的壓力下,灌漿孔停止吸漿,并繼續灌注 5min 即可結束。灌漿結束后,先關閉孔口閘閥,再停泵,待孔內漿液終凝后拆除孔口閘閥。4.6 排水孔施工本標的排水孔主要位于邊坡處,屬于邊坡淺層排水孔,主要采用YG40鉆機在施工排架上進行施工。排水孔位置、深度及傾斜度均符合設計要求。4.7 砌體工程施工本標砌體工程主要包括渣場漿砌石擋渣墻、漿砌石排水溝等,以及按施工圖紙和監理工程師指示的其它砌體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基
64、礎開挖、整平、夯實立標尺砌筑勾縫清理、養護驗收。漿砌石施工采用鋪漿法砌筑,砂漿稠度為 35cm,當氣溫變化時,應適當調整。在基礎面上先鋪一層23cm厚水泥砂漿,再鋪塊石,砌石體采用臥砌法,塊石大面朝下,分層鋪設,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灰縫厚度為23cm,縫間用砂漿填滿,石塊間有較大的空隙,先用砂漿填滿,再用碎石或片石嵌實,但碎石或片石用量不能超過該處砌體重量的10%。五、施工質量管理5.1 質量保證體系我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方法,貫徹執行GB/T19001-2000 標準、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為指南,依據合同文件組建施工項目部;建立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5.2 質量管理措施1、項目經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
65、導小組。質量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掛帥,成員由項目經理部所轄工程部、質檢部、測量隊、物資供應等職能部門、作業班組長等組成,日常工作由質檢部負責。2、成立質檢部,負責具體質量管理工作,貫徹和執行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和技術檢驗制度,進行項目經理部級的質量檢查驗收,各項檢查工作必須經質檢科檢查驗收合格后方能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批。在施工中全面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增強每位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3、試驗措施:認真執行材料檢驗,以確保所有工程材料的質量。為確保工序質量和工程質量,配備專職人員負責現場的質量的質量控制與檢測,及時反饋施工質量信息,并做好原始記錄,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施工期間,我項目部委托水電七
66、局試驗室,負責各種原材料檢測、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及抗壓試驗,對混凝土施工嚴格控制,對本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全過程監控。做到試驗數據真實、準確且具有代表性。4、QC活動:認真做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開展好質量小組活動,設立QC小組。由項目經理兼任組長,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用QC 科學理論指導質檢,施工人員開展 QC活動,從而帶動全體施工質檢人員全方位、全過程、高質量地進行施工、質檢工作。5、施工單位質量三檢制:嚴格執行“三檢制”,實行生產班組自檢、項目部專職質檢員復檢、質檢部負責人終檢,層層把關,做到質量不達標準不提交驗收,上道工序未經驗收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嚴把材料關:工程質量的優劣,
67、原材料、成品料、半成品料的質量是關鍵,為確保整個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在保證材料合格率方面進行嚴格把關。7、認真做好原始記錄及資料整理工作。做到資料齊全、準確、工整。工程完成后由質檢科整理并與竣工資料一場移交業主。對質量事故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不合格工程堅決返工,不留隱患。8、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接受監理工程師對工程一切部位施工質量監督和檢查,包括查閱施工原始記錄、復核測量成果及現場放樣,并向監理工程師提供所有試驗報告,主動配合建設單位和當地質檢部門督促和指導工作,并接受有關部門、質量檢查站監督。9、對連續作業的工作,實行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記錄。10、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獎罰制度,并按各項工程驗
68、收情況,每月考核兌現,責任到人,獎罰分明。5.3 質量技術管理1、實行技術交底制度,嚴格按設計圖紙、工程招標合同文件、有關現行的施工規范和質量標準制定實施措施,使施工人員都明確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工藝方法和注意事項。2、經常進行技術方案的研究,對施工中容易出現的通病制定預防對策及保證措施,經常檢查各級質量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反饋,及時協調,對出現質量事故堅持“三不放過”原則。3、工序設專人負責,認真仔細做好各項技術復核工作。4、測量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基準和水準點的數據經復核后,建立高精度施工控制網,對于永久性標樁、水準點、三角網點及放樣檢驗所必需的標樁,樹立牢固易識別的標志并認真加以保護。5、
69、為保證質量總目標的實現,在施工中對不合格的材料廢棄,并在施工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嚴格工藝要求,確保工程質量。6、砂漿拌和物嚴格控制原材料品質,配合比掛牌施工,明確各項原材料的級配并計量準確,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5.4 主要材料的質量保證措施工程質量的優劣,原材料、成品料、半成品料的質量是關鍵,為確保整個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在保證材料合格率方面進行嚴格把關。1、水泥、鋼材、為甲供材料,每批材料均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出廠報告。2、砂石骨料自產與外購相結合,其他建筑材料外購。3、進場材料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取樣試驗。取樣工作在現場監理工程師監督下進行,樣品送水電七局試驗室進行試驗,試驗合格方
70、可用于本工程施工。4、對進場物資進行標識,不同來源的材料分類堆放,不混合堆放。5.5 工程評定情況材料水泥:本工程所用水泥為業主供應的“峨勝”PO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檢測方法及質量評定按 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的有關規定進行,共檢測95 組,檢測的水泥各項性能指標均為合格。水泥物理性能檢測統計表見表5.1。表 5.1 水泥物理性能檢測統計表品種及等級檢測項目規范要求累計統計值次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峨勝”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標準稠度(%)30 95 25.9 24.0 24.5 100 比表面積(/)300 95 374 352 359.02 100 初凝時間(
71、min)45 95 191 121 148 100 終凝時間(min)600 95 291 177 212 100 抗折強度(MPa)3d 3.5 95 6.4 4.0 5.4 100 28d 6.5 95 9.7 7.9 9.1 100 抗壓強度(MPa)3d 17.0 95 32.7 17.1 24.3 100 28d 42.5 95 55.1 44.4 49.1 100 安定性沸煮法必須合格95 合格100 砂石骨料:本工程所用砂石骨料為林毅砂石廠砂石骨料生產,檢測方法按照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檢測規程(超遜徑采用原孔篩檢測)有關規定進行。細骨料共計檢測56組、粗骨
72、料共計檢測343 組,質量評定按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試驗規程 DL/5151-2001 及 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執行。檢測結果表明,粗、細骨料檢測指標符合規范要求,質量合格。細骨料和粗骨料性能檢測統計表見表5.2 和表 5.3。5.2 細骨料性能檢測統計表檢測項目標準要求累計統計值次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天然砂細度模數FM 宜為中砂56 1.92 1.60 1.76 100 泥含量(%)C9030 時,含泥量5 56 2.6 1.1 1.78 100 泥塊含量(%)不允許56 無100 空隙率(%)47 6 46 44 45 100 表觀密度(kg/m3)2500
73、6 2710 2670 2690 100 堆積密度(kg/m3)1350 6 1500 1460 1480 100 飽和面干吸水率(%)/6 1.2 1.0 1.08/含水率(%)宜不大于 6%56 5.8 3.8 4.7 100 表 5.3 粗骨料性能檢測統計表骨料檢測項目標準要求累計統計值名稱組數 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小石超徑(%)5 149 4.8 0 2.05 100 遜徑(%)10 149 9.6 0 2.76 100 針片狀(%)15 16 6.3 0 2.1 100 含泥量(%)1.0 149 0.5 0 0.26 100 泥塊含量(%)不允許149 無100 表觀密度(
74、kg/m3)2550 16 2770 2700 2740 100 吸水率(%)2.5 16 0.69 0.38 0.59 100 壓碎指標(%)當 C9055C9040 時 12 當 C9035 時 16 16 3.7 1.7 2.91 100 中石超徑(%)5 149 4.7 0 1.9 100 遜徑(%)10 149 10 0.5 5.65 100 針片狀(%)15 16 4.2 0 1.26 100 含泥量(%)1.0 149 0.4 0 0.13 100 泥塊含量(%)不允許149 無100 表觀密度(kg/m3)2550 16 2760 2710 2740 100 吸水率(%)2.5
75、 16 0.52 0.21 0.36 100 壓碎指標(%)當 C9055C9040 時 12 當 C9035 時 16 16 3.7 1.7 2.91 100 大石超徑(%)5 29 4.9 0 0.71 100 遜徑(%)10 29 9.8 0.2 6.27 100 針片狀(%)15 6 0 0 0 100 含泥量(%)0.5 29 0.4 0 0.06 100 泥塊含量(%)不允許29 無100 表觀密度(kg/m3)2550 6 2750 2720 2740 100 吸水率(%)2.5 6 0.24 0.1 0.17 100 壓碎指標(%)當 C9055C9040 時 12 當 C90
76、35 時 16 6 3.5 2.8 3.2 100 豆石(515mm噴射混凝土用)超徑(%)5 16 2.2 0 0.95 100 遜徑(%)10 16 2.6 1.0 1.71 100 針片狀(%)15 16 1.8 0.6 1.34 100 含泥量(%)0.5 16 0.5 0.2 0.35 100 泥塊含量(%)不允許16 無100 表觀密度(kg/m3)2550 16 2750 2700 2730 100 吸水率(%)2.5 16 0.77 0.5 0.58 100 壓碎指標(%)當 C9055C9040 時 12 當 C9035 時 16 16 4.5 3.5 3.8 100 鋼筋:
77、本工程所用鋼筋為四川德勝集團鋼鐵有限公司生產,鋼筋原材檢測方法按照低碳鋼熱軋圓盤條 GB/T 701-2008 及鋼筋混凝土用鋼第二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鋼筋原材共檢測98 次,檢測結果表明,鋼筋原材各項指標符合質量標準。鋼筋母材性能檢測成果統計表見表5.4。表 5.4 鋼筋母材性能檢測成果統計品種規格檢測項目單位開工至今累計抽樣組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6.5 屈服強度(mpa)4 325 295 313.8 100 極限強度(mpa)4 475 415 443.8 100 伸長率%4 34 31 32.5 100 8 屈服強度(mpa)6 360 300 3
78、35 100 極限強度(mpa)6 495 475 488 100 伸長率%6 33 30 31.7 100 10 屈服強度(mpa)8 355 345 350 100 極限強度(mpa)8 460 435 447.5 100 伸長率%8 20 18 19 100 12 屈服強度(mpa)12 435 407 421 100 極限強度(mpa)12 548 530 539 100 伸長率%12 27 18 22.5 100 14 屈服強度(mpa)20 435 383 409 100 極限強度(mpa)20 539 507 523 100 伸長率%20 29 22 25.5 100 16 屈服
79、強度(mpa)16 378 338 358 100 極限強度(mpa)16 502 472 487 100 伸長率%16 30 27 28.5 100 18 屈服強度(mpa)10 393 381 387 100 極限強度(mpa)10 530 503 516.5 100 伸長率%10 32 19 25.5 100 20 屈服強度(mpa)12 420 366 393 100 極限強度(mpa)12 566 521 543.5 100 伸長率%12 27 25 26 100 22 屈服強度(mpa)10 430 400 413.5 100 極限強度(mpa)10 560 540 552.5 1
80、00 伸長率%10 26 21 24.5 100 粉煤灰:本工程所用粉煤灰為樂山寧輝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東電”牌級粉煤灰,檢測方法按照 DL/T5055-2007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有關規定進行,粉煤灰共檢測16 組,檢測結果表明,粉煤灰各項指標符合級灰質量標準,質量合格。粉煤灰性能檢查結果統計表見表5.5。表 5.5 粉煤灰性能檢測結果統計表品種及等級檢測項目質量標準累計統計值次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東電”級灰細度(%)25.0 16 20.1 18.0 19.05 100 需水量比(%)105 16 105 102 103.5 100 含水率(%)1.0 16 0.3 0.
81、12 0.21 100 燒失量(%)8.0 16 6.7 3.6 5.15 100 外加劑:本工程選用的外加劑為彭山仁和外加劑廠生產的速凝劑和泵送劑,速凝劑共檢測 29 組,泵送劑共檢測13 組。檢測方法均按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劑的有關規定及 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范執行,質量評定按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外加劑檢測指標全部達到合格標準。速凝劑性能檢測統計表見表5.6,泵送劑性能檢測統計表見5.7。表 5.6 速凝劑性能檢測統計表外加劑品種項目細度(%)凝結時間差(min)抗壓強度比(MPa)初凝終凝1d 28d 速凝
82、劑質量標準15 6 12 150 140 組數29 29 29 29 29 最大值6.9 55811077.0 73 最小值4.6 4089236.5 70 平均值5.75 52310156.3 71.5 合格率%100 100 100 100 100 表 5.7 泵送劑性能檢測統計表外加劑品種項目塌落度增加值(cm)常壓泌水率比(%)壓力泌水率比(%)含 氣量(%)坍落度損失率(%)抗壓強度比(MPa)30min 60min 3d 7d 28d 泵送劑質量標準10 100 95 4.5 20 30 85 85 85 組數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最大值15 72
83、56 1.8 20 29 95 93 88 最小值12 52 34 1.2 14 20 88 87 85 平均值12.7 61.2 42.8 1.5 16.5 24.8 92 89.7 86.6 合格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從上述各項原材料試驗檢測結果分析,原材料均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質量合格。混凝土厚度檢測結果噴射混凝土質量檢測由我部聯合監理單位共同檢測,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測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全程旁站。排澇洞1#隧洞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測統計表見表5.8。表 5.8 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測統計表部位噴層厚度檢測厚度(mm)檢查點數合格點數設計值最大
84、值最小值平均值洞臉100 116 102 107.8 10 10 排 0+056排0+128 120 140 125 131.3 10 10 排 0+128排0+299.39 120 131 122 126.3 15 15 排 0+602排0+770 120 148 122 133.3 15 15 排 0+770排0+794 120 135 123 129.6 5 5 排 0+794排0+854 120 128 120 124.4 5 5 排 0+974排1+478 120 146 120 130.5 50 50 排 1+478排2+054 120 150 128 134.8 55 55 混凝
85、土質量檢查情況統計表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檢測:按規范要求的檢測頻率對太平排澇隧洞C25 結構混凝土的拌和質量和拌合物性能進行檢測,原材料稱量共檢測4598 次,砂石骨料含水率檢測 822 次,混凝土坍落度共檢測1258次。均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檢測結果統計表見表5.9。表 5.9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檢測結果統計表施工部位坍落度設計值(mm)檢測組數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C25普通砼5070 1258 70 50 58 混凝土試件性能檢測:按規范要求的檢測頻率對太平排澇隧洞的C20、C25噴射及 C25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進行檢測,抗壓強度共檢測915 組,對 C25結構混凝土抗凍性能進行檢
86、測,共檢測24 組,檢測結果均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混凝土力學性能檢測統計表見表5.10,混凝土抗凍性能檢測統計表見表5.11 表 5.10 混凝土力學性能檢測統計表混凝土種類設計等級檢測組數抗壓強度指標(Mpa)標準差()離差系數(Cv)強度保證率(%)最大最小平均C20噴射砼C20 1 21.2 21.2 21/C25噴射砼C25 285 32.1 26.4 29.3 1.29 0.04 99.9 C25普通砼C25 629 32.7 25.0 28.9 1.20 0.04 99.9 表 5.11 混凝土抗凍性能檢測統計表部位設計抗凍等級取樣組數凍融循環次數相對動彈模量(平均%)質量損失率(
87、平均%)結論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排澇隧洞F50 24 50 97.8 90.8 94.5 1.2 0.4 0.76 合格 混凝土外形輪廓檢查情況排澇隧洞混凝土外形輪廓測量共計1431 點,檢測偏差允許值均符合要求。綜上所述,根據上述試驗及檢查結果,該混凝土分部工程施工質量合格。(4)回填灌漿質量檢測:回填灌漿質量檢測由我部聯合監理單位共同檢測,檢測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全程旁站。采用鉆孔注漿法檢測,漿液水灰比 2:1,初始 10min注入量不超過 10L 為合格,檢測孔數為總灌漿孔數的5%。回填灌漿質量檢測統計表見表 5.12 表 5.12 回填灌漿質量檢測統計表檢測部位檢測孔數最大
88、值(初始10min 注入量)最小值(初始10min 注入量)平均值評定排 0+000.00 排 0+056.00 1 8L 8L 8L 合格排 0+299.39 排 0+602.00 4 9.2L 6.5L 8.1L 合格排 0+854.00 排 0+974.00 2 9.2L 8.5L 8.85L 合格排 2+054.00 排 2+200.70 2 9.4L 8.8L 9.1L 合格排 2+287.0 排2+425.7 2 9.2L 6.5L 7.85L 合格排 2+494.49 排 2+748.00 3 9.7L 6.7L 9.2L 合格排 2+748.00 排 3+008.30 3 9.
89、8L 7.6L 8.7L 合格(5)錨桿檢測:錨桿抗拉拔檢測和錨桿無損檢測均由我部聯合監理單位共同檢測,檢測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全程旁站。系統錨桿788 根,為 22,L=2.0m;鎖腳錨桿 394 根,為22,L=2.5m;洞臉錨桿 48 根,20,L=4.5m,均為全長黏結型錨桿,抗拉拔力 310N/mm 2,錨桿實測入孔長度不小于設計長度的95%,錨桿注漿飽滿度D80%為合格。錨桿抗拉拔力檢測統計表見表5.13,錨桿無損檢測質量統計表見表5.14。表 5.13 錨桿抗拉拔力檢測統計表表 5.14 錨桿無損檢測質量統計表錨桿類型檢測根數注漿飽滿度最大值注漿飽滿度最小值平均值備注20,L=4.5
90、m 5 91.0%82.0%86.2%檢測長度及頻率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2,L=2.0m 90 93.0%80.0%85.5%檢測長度及頻率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2,L=2.5m 47 93.0%81.0%84.6%檢測長度及頻率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5.5.1 單位工程質量評定排澇洞工程原始資料齊全,原材料及中間產品質量合格,各分部工程均達到了合格標準。單位工程名稱單元工程個數合格個數優良個數合格率%優良率分部工程評定等級太平排澇隧洞1531 1531 1387 100 90.6 優良共計 1531個單元工程,合格1531 個,合格率 100%。優良單元個數 1387個,優良率 90.6%。
91、經驗收全部合格。項次項目取樣組數 最大值 最小值平均值合格率(%)施工單位自檢20 L=4.5m 實測加壓(KN)3 112 110 110.7 100 位移(mm)3 3 2 2.3 100 說明:310N/mm 2根據錨桿直徑不同進行換算,20 錨桿抗拉拔力97.3KN。六、文明施工與安全生產6.1 安全生產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班組管理,扎實安全工作基礎,加大反違章力度,消滅重大事故,盡量減少事故。6.2 安全生產管理措施建立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領導機構,健全安全管理系統,成立施工安全科,設置專職安全員,各隊班組設置兼職安全員。在工程施工中堅決貫徹“安
92、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程及工程施工招標文件規定的施工安全要求,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做到教育制度化、經常化,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對新進場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特殊工種持證上崗。不準無證操作,嚴格操作規程,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檢查,發現隱患及時予以清除,定期進行班組安全活動,樹立高度安全意識。定期組織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工作,主要安全負責人和各作業隊的負責人參加,重點對施工用電、訊息工期設備、安全防火狀況進行仔細檢查,對不安全因素制訂具體的限期整改措施,落實到人。制定安全考核獎罰制度,安全考核與班組、個人經濟責任制掛鉤,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
93、實行安全否決權。七、合同管理本工程嚴格按照合同規定和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完成。工程結算每月嚴格按照合同辦理一次,由監理工程師根據本月完成情況做出結算初稿,業主審核后,監理工程師根據結算意見做出最終結算報告,由業主進行支付。對勞務隊項目部統一管理,并對工人工資發放情況進行監督,嚴格執行勞務分包內條款。八、經驗與建議1、工程建設中不可預見因素較多,應加強與業主、監理、設計的溝通與交流,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2、施工期間各工序之間的銜接、配合相當重要,應多溝通交流,避免重復施工。3、我標段對日常施工中的施工日記的記錄不夠重視,記錄不全,在今后的工程管理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加強對原始資料的管理力度。4、本
94、工程在多方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同時在業主、質監、設計、監理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指導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克服了施工中的種種困難,順利完工,我公司將在以后的工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規范施工,科學管理。九、附件9.1 施工管理機構設置及主要工作人員情況表9.2 投標時計劃投入的資源與施工實際投入資源情況表施工管理機構名稱四川大渡河右岸太平副壩及排澇洞工程項目經理部主要工作人員姓名本工程任職職稱備注周殿彬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王曉黎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翟志良生產副經理工程師廖曉峰總經濟師經濟師仝飛質檢部主任工程師楊樂兵物資部主任/王偉測量隊主管中級測量工袁成友排澇洞工區主任/曾志強施工、
95、質檢員質檢員何兵實驗員質檢員9.3 完成工程量統計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表土開挖m 34943.04 2 淤泥質土開挖m 336922.80 3 土夾石、砂卵石開挖m 317929.30 4 石方開挖m 323487.70 5 石方洞挖(類)m 328509.86 6 石方洞挖(類)m 321410.61 7 地質超挖m 32286.50 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投標時擬投入數量實際投入數量1 挖掘機CAT325 臺6 7 2 自卸汽車25T 輛3 3 3 自卸汽車5T 輛4 5 4 裝載機ZL50 輛5 7 6 膠輪車/輛/5 7 發電機組200KW 臺3 3 8 砂漿攪拌機0.5m
96、3臺4 5 9 空壓機20m 3臺3 4 10 砼拌合機0.35m3臺6 8 11 砼罐車6m 3輛2 2 12 電焊機500A 臺5 5 13 潛水泵15KW 臺10 14 14 潛水泵7.5KW 臺6 6 15 全站儀賓得 R-422NM 臺1 1 16 水準儀蘇光臺1 1 17 GPS HuaceNav-M500 臺2 2 18 振動棒2.2KW 套6 6 8 網噴砼 d=10cm(邊坡)m 3138.36 9 錨桿20,L=4.5m(邊坡)根48.00 10 系統錨桿 22,L=2.0m 根788.00 11 鎖腳錨桿 22,L=4.5m 根394.00 12 類圍巖洞內臨時支護m 1
97、639.00 13 類圍巖洞內臨時支護m 1214.21 14 砼襯砌m 318571.54 15 鋼筋制安t 986.26 16 隧洞回填灌漿m 26478.55 鉆排水孔m 4608 石渣回填m 31366 鋼筋制安t 986 PVC排水管(100)m 570 M7.5漿砌石護坡m 392 9.4 工程大事記1、2011年 3 月 9 日排澇洞工程正式開工;2、2011年 4 月 8 日排澇洞首次爆破施工;3、2012年 1 月 9 日排澇洞開始澆筑第一倉混凝土;4、2012年 4 月 8 日開始噴錨支護;5、2012年 4 月 17 日 1#隧洞貫通;6、2012年 4 月 14 日 3#及 4#隧洞貫通;7、2011年 12月 3 日 2#隧洞貫通;8、2012年 10月 10 日排澇洞開始回填灌漿,2012 年 1 月 24 日回填灌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