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公路工程高墩柱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9頁).doc

  • 資源ID:612956       資源大?。?span id="0u4jouz" class="font-tahoma">115.50KB        全文頁數:2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公路工程高墩柱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9頁).doc

1、 高墩柱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 1、編制目的為加強對高墩柱施工事故的防范,并對可能引起高墩柱施工安全事故因素進行分析,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及時、有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發生后的搶險救災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事故損失,編制本預案。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安全事故應急管理辦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1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湖南省安全生產條例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施工現場在高墩柱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指導性措施。4、事

2、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危險源辨識應全面考慮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六種類型,經過對施工生產全過程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確認可能發生高墩柱事故的作業活動和作業內容等因素。一旦發生高墩柱施工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人員重傷,甚至發生死亡事件。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按照“安全第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資源共享,應急迅速”的基本方針,實行先近后遠、先重后輕、先搶救后治療的基本原則。6、總體要求6.1兩個控制對事故預防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6.1.1前期控制:編制預案時,針對高墩柱施工安全事故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護措施。6.1.2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執行

3、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6.2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管理6.2.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組織事故搶險突擊隊。要求具體責任分工、落實到個人。接到事故報告,事故預防領導小組要立即開展工作,統一布置,全體人員進入應急搶險狀態。搶險后,立即組織人員清理現場,修復損壞的設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6.2.2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防范意識。6.2.3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6.2.4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6.3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6.3.1必須高墩柱作業人員

4、進行高處作業安全交底。6.3.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項目部實施。6.3.3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6.3.4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二、工程概況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起于貝江鄉黃沙村,終于水口鎮泮水村,起訖樁號為K35+000K44+866,全長9.866km。S355江華分水嶺至白芒營公路設計采用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路基寬

5、度10米,全線設計總長約 78.569 公里。三、應急機構、職責和分工應急預案能否在應急救援中成功地發揮作用,不僅取決于應急預案自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與否。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項目部建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1、組織機構領導小組由下列人員組成:組 長:尹紅星 副組長:彭本輝、彭玉良成 員:李萬成、石江伶、周云達、鄭耀文、呂義斌、尹培生、黃友銀、屈輝、余明寶、余明松、張安平、各施工區(隊)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石江伶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檢查和落實工作。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2.1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2.2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并開展專

6、業培訓和演練。2.3配備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物資、裝備。2.4檢查、督促、落實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2.5發生事故,根據事故的發生情況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現場應急救援。2.6組織有關力量,全力支援現場搶救。2.7必要時組織疏散人員,盡可能控制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3、領導小組成員分工組長:為總指揮,協調、落實和處理應急救援的一切工作;副組長:為副總指揮,負責收集歸納各種信息,提出初步救援方案,供總指揮參考;總工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技術決策工作,對預案的技術部分進行定期檢查和修正;物資部: )負責應急救援材料的供應和機械設備的調度;安全部:)是組長的第一助手,負責收集歸納各種信

7、息,提出初步救援方案,供總指揮參考;辦公室:)負責信息的收集和應急救援指令的下達,并做好記錄;做好傷員的搶救、安撫工作和親屬接待;)負責救援資金的籌集;現場治安隊:維持事故現場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控制事故區邊界人員車輛的進出。現場治安隊負責人:成員:搶險搶修隊:對事故現場、地形、設備、工藝等熟悉的情況下,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尋找傷員及搶修設備等,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搶險搶修隊負責人:成員:醫療救護隊:尋找、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的受傷人員。醫療救護隊負責人:成員: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總指揮:尹紅星副總指揮:彭本輝 善后組:余明松 保障組:屈

8、暉 疏導組:石江伶 救護組:魏建通 搶險組:蔣小建5、聯絡通訊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通訊錄序號姓名職務1項目經理2常務副經理3項目總工4副總工5合約部6安全負責人7工程科8測量部9財務科10物資部11安全部12安全部13駕駛員14駕駛員其它應急聯系電話表單位電話單位電話火警119江華縣安全委員會公安局110水口醫院交警122四、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1.1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重大危險源信息的收集、調查處理、統計、分析、總結和報告,建立生產安全事故監測、預警等資料信息,依托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平臺及局域網絡,構建安全監控信息網絡,逐步建成集監測、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預警體

9、系。發布安全預警信息及相應預防措施,實現資源共享。1.2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有關規定,做好事故預防工作,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重點監控,及時分析重點監控信息并跟蹤整改情況。1.3所用于高墩柱腳手架的材料應詳細檢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鑄蝕、扭曲嚴重的萬能桿件和鋼管等。1.4地基承載能力應符合設計標準和施工方案,否則應采取加固措施,使其達到設計要求。1.5根據施工季節,支架工程應采取防沖刷或凍漲等安全措施。1.6支架設計方案要進行驗算,經有關技術部門審批。1.7支立排架要按設計要求施工,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并要與支架樁聯結牢固,防止不均勻沉落(降)、失穩和變形。

10、1.8支立排架時,應設專人統一指揮。支立排架以整排樹立為宜。排架樹立后,用臨時支撐撐牢后豎立第二排,兩排架間的水平和剪刀撐用螺絲擰緊,形成整體。1.9夜間在支架上安裝紅色警示裝置。1.10現場施工人員(特種工種)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1.11從事高處作業的員工必須定期進行體檢,患有高血壓、低血壓、嚴重心臟貧血病、癲癇病等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1.12起重設備必須經過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檢測手續。2、墩柱施工風險防控對策2.1采用支架模板法應根據結構特點,混凝土施工工藝和現行的有關要求對支架進行專項安全設計,并要求安裝,拆除程序和安全技術措施。2.2墩柱施工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2.2.1

11、腳手架、模板、基礎的承載力經驗算符合施工要求。2.2.3參加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2.2.4作業前應檢查所有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防護板、安全網)必須安全可靠,嚴禁無防護作業。2.2.5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子。必須從指定的路線上下,嚴禁人員隨起吊物一同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擲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將易滾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工作完畢應及時易地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墜落物件清理干凈,以防落下傷人,上下大型零件時,應采用可靠的起吊機具。2.2.6施工中應經常與當地氣象臺站取得聯系,遇有雷雨、六級(

12、含)以上大風時必須停止施工,并將作業平臺上的設備、工具、材料等固定牢固,人員撤離。2.2.7腳手架必須要制定專項施工方案,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2.2.8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當一塊或幾塊模板單獨豎立和豎立較大模板時,應設立臨時支撐,上下必須頂牢。操作時要搭設腳手架和工作臺。整體模板時全攏后,就及時用拉桿斜撐固定牢靠,模板支撐不得固定在腳手架上。2.2.9拆除模板作業時,應按順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動或懸掛的模板,嚴禁硬砸或用機械大面積拉倒。在起吊模板前,應先檢查連接螺桿是否全部卸掉,確認無連接后方可起吊。2.2.10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沖擊、振動模板及其支撐。2.2.11夜間施工應有足夠

13、的照明。便攜式照明應采用36V(含)以下的安全電壓。固定照明燈具距平臺不得低于2.5m。2.2.12拆除腳手架必須按專項方案要求進行。3、預警行動針對生產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和突發緊急事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工作,當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時,以隱患整改通知、通報等形式傳遞預警信息,并責令責任人立即進行隱患整改,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督促消除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實現事故前預防、降低損失的目的。五、信息報告程序1、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發生死亡、重傷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時,應立即

14、向工程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或事故單位應于1小時內向總公司和事故發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2、事故報告的內容2.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及工程詳細名稱;2.2發生事故的部門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2.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估計;2.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2.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2.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2.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

15、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封存內業資料,為事故調查提供原始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當自有應急無法保證控制事態發展時,應尋求外部支援。六、應急處置1、響應分級按安全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級。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條件時,項目部應啟動本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1.1級應急響應:(1)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蹤)的事故;(2)導致10以上集體中毒、重傷事件;(3)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事故。1.2級應急響應:(1)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3-10人中毒、重傷事故;(2)發生與安全生

16、產有關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件;(3)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安全事故。1.3發生級(3人以下中毒、重傷、其他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項目部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項目部必須結合實際和工程特點,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并組織有關人員演練,熟悉、掌握預案要求和相關措施,并根據現場條件和環境的變化適時修改、補充和完善預案的內容。2、響應程序2.1應急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步驟。事故發生報警報警警情判斷響應級別信息反饋 否指揮人員到位有關人員趕赴現場應急資源到位 是現場搶救信息收集聯絡、上報應急啟動

17、醫療救護擴大應急應急增援人員撤離、疏散事態控制應急增援 否信息傳遞 區 是現場清理應急恢復 應急避險解除警戒應急結束總結評審善后處理事故調查事故應急處理流程圖2.2應急響應行動級響應行動(1)發生級事故及險情應由事故現場負責上報項目部,項目部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項目應急預案,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有關成員,組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重大應急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總公司匯報。(2)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3)當出現救援人員及現場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的緊急情況時,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避險命令;當救援困難,事態有進一步擴大等緊急情況出

18、現時,應擴大應急相應程序,請求外部支援。級響應行動(1)級應急響應由項目部負責啟動,并向指揮部報告。(2)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前往事故地點,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信息發布、治安保衛、事故調查等應急救援工作。(3)向指揮部報告有關事故處理進展情況。級響應行動發生級以下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項目按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采取相應措施,消除社會影響。在救援過程中,要考慮傷者及傷者的朋友和親屬的心理感覺,應進行必要的心理撫慰,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緒過激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3、處置措

19、施3.1高處墜落處置措施3.1.1當施工現場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報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擔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3.1.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它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高處墜落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1)從腳手架上、挖孔樁孔口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墜落高度超過3米以上的,傷勢一般是

20、較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搶救,避免延誤時間;應急負責人可依據緊急情況,撥打120求助。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特別是要防止腳手架上或臨邊的其它作業人員的圍觀。2)從腳手架上、挖孔樁孔口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架體內的防護層上、水平安全網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護層上時,項目經理或應急領導負責人應迅速對掉落人員的受傷情況做出判斷,如有必要應護送醫院進行救治,避免延誤時間。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落地點的所有作業要馬上停止,離開作業面,不得在現場圍觀或逗留。3)如掉落地點搶救難度大,首先應轉移

21、至平臺上才方便進行救治。因此應急救援領導人必須召集在現場醫務人員和現場搶險組一起確定轉移方案。a、如掉到與墩柱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由醫務人員視察墜落者的傷勢情況,如其本人能起動,則由二個救護人員在旁邊保護的情況下,自己走下來;如不能起動或已失去意識,則應派二個身力壯的救護人員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把傷者反到作業平臺上;b、如掉到與墩柱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外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除由醫務人員先上去視察墜落者的傷勢外,其它救援人員必須要先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才能上去救援,防護措施有使用爬梯、系好安全帶、派人在旁邊看護等措施,避免救援人員在轉移時發生高處墜落事故。c、如墜落都江堰市掉到

22、挖孔樁孔內防護層時,如防護層是模板或鋼筋網片等硬質材料上時,先由搶險人員察看防護結構的安全性能、使用荷載情況,在確定能多人下去時才由現場醫務人員下去察看墜落者的傷勢情況,然后派二個救護人員下去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轉移到孔口平臺上,否則要先加固防護結構;如孔徑較小,不能由多人進行轉移時,必須要派體力強健的人員救援,并且醫務人員一定要把要點講清楚才能實施救援行動。d、如墜落者掉到高支模架等的水平安全網等柔性防護層上時,只要在墜落過程中墜落者沒有在空中碰撞或沒有被同時掉下的硬物擊傷,墜落者應是神志清醒的;救援人員首先要對其高聲喊話,要其不要亂動或用力掙扎,必須先保持安靜,避免水平安全網在墜落者的重力沖

23、擊下或本身強度不足等原因在墜落者的換氣怔破裂,墜落者再一次墜地受到傷害;墜落者應該保持安靜,由身體強壯系安全帶的救援人員(安全帶掛到由墜落地點的上層位置垂下的安全繩子上)的幫助下爬到作業平臺。如果墜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體打擊等原因已昏迷或神志不清時,墜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護措施,應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帶,由上一層作業平臺或上一層架子上垂下來的安全繩子牽引著進入安全網中共同把墜落者轉移到作業平臺上進行救治。e、如墜落者掉到水中時,為排水性較好的人員攜帶救生物品(營救人員必須確認自身處在安全狀態下)下水營救,營救時營救人員必須注意從溺水者背后靠近,抱住溺水者將其頭部托出水面游至岸邊。3.2腳手

24、架、模板垮塌處置措施3.2.1當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模板垮塌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報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擔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3.2.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它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腳手架、模板垮塌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3.2.3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

25、業,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特別是要防止腳手架上或臨邊的其它作業人員的圍觀。全體人員應按照應急疏散路線有序地撤離。撤到安全地點后,各部門清點人數,發現有沒有撤出的人員,及時挖掘、打撈受傷人員,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2.4由搶救組進行現場搶救,組織有經驗的架子工對垮塌現場進行察看,如發現架子內有人在,救援之前要保證垮塌架子應穩定再實施救援。3.2.5組織技術水平高的架子工從垮塌架子圍向壓有人員的部位進行拆除,拆除速度要快,爭取時間。拆除的架子應及時運送到安全的地方,清理好現場。3.2.6將傷者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后對傷者進行檢查、清除傷員口

26、鼻泥塊、血塊、嘔吐物等急救,直到救護車到來。如心跳、呼吸停止,馬上進行心肺復蘇術等措施。3.3起重傷害處置措施3.3.1當施工現場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報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擔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3.3.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它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起重傷害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同時要采取

27、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3.3吊物、吊臂打擊事故(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就近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暢通?;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

28、扎后,及時送就近醫院治療。3.3.4吊機超負荷起吊、吊機支撐不穩,導致傾覆(1)發機體傾覆,應馬上組織搶救司機,司機受傷,則采取應對的鼾措施。(2)確保人員安全情況下,救援工作組長組織其他設備清理損壞設備,實施現場救助。3.4觸電事故處置措施3.4.1發現有人觸電時,首先應盡快切斷電源,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A、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閘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B、 用干燥的

29、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C、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D、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E、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F、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得進入斷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

30、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3.4.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A、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B、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C、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D、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E、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體挑開電源,同時應根據具

31、體情況迅速對癥救治,并向醫務部門呼救或報120急救中心。3.4.3脫離電源后的救護A、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召請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

32、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B、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S。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

33、自行呼氣,為時S。 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救護者脆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

34、;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開化縣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電話0570-6014544。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3.5物體打擊事故處置措施3.5.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胸部骨

35、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3.5.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3.5.3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沙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5.4發現脊椎受傷

36、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躺平后,用沙土袋放在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只能采用抬頷使其氣道通暢,不能將頭部后移或轉動。疑有腰椎骨折時,應將傷員平臥在硬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走時應平移,不能扭曲。3.6機械傷害事故處置措施機械性傷害常常是意外的、突出性的,可對人體造成各種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生命安全。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傷口,局部組

37、織的完整性被破壞,包括局部組織器官的毀損脫離。(2)出血,包括內出血、外出血。(3)骨折,包括脫骱、其中有閉合性和開放性。(4)休克,由于失血或疼痛等原因造成。(5)心跳,呼吸停止,由于嚴重損傷引起,如不及時搶救則可能造成死亡。(6)其它嚴重的損害,如內臟破裂、氣胸、腦及脊髓損傷等。發生機械傷害時,首先應關停機器。如果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上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將傷者送醫院進行搶救。注意: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3.6

38、.1止血當一個人受傷時,尤其是動脈血管受到傷害時,會造成大量的出血,大出血使傷員迅速喪失了有效的血容量,出現失血性休克,危及傷員的生命。因此,在事故發生時要學會識別出血的類型,及時阻止血液外流。出血的特征:(1)動脈出血的特征:出血量大而快,常見到鮮紅色的血液從傷口噴射而出,并有隨脈搏跳動頻率而不斷射出。(2)靜脈出血的特征:出血量比較小,多為暗紅色的血液從傷口處涌出。止血的方法:(1)傷口較小時,應用壓迫止血法止血,如是四肢出血應盡量抬高出血部位,以減少局部組織的血流量。(2)直接壓迫法,出血量較大時,應用干凈毛巾等柔軟物用力地按壓在出血部位;不要經常移開觀察止血效果,以免影響血小板的凝血止

39、血效果。(3)指壓法,發現傷員大量出血時,立即果斷地用手指沿著出血血管的走向,在近心端以手指壓到此部位的骨骼上。如手指出血,則在手指的兩側壓迫動脈即可止血;如手掌出血,則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腕橫紋稍上的內側(此處各有一搏動點,即尺動脈和橈動脈)即可。(4)加壓包扎法,此法對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的出血最有效,適用于四肢和頭皮出血的急救。用干凈的紗布或衣料蓋住傷口,再用繃帶或領帶壓包扎,如果身邊沒有消毒布,可撕下襯衣的一只袖子,并用火(如打火機或火柴的火)進行簡單的火焰消毒,在準備貼附傷口的那一面迅速移動烘烤30秒左右,迅速將襯衣布敷在傷口上,并加壓包扎好。此法不易造成并發癥,頸部大血管出血,可用對

40、側上肢做支架加壓包扎止血。(5)止血帶法,此法僅適用于四肢大動脈出血,常用充氣止血帶和橡皮止血,也可用橡皮管、布帶、繩索、三角巾或毛巾等代替止血帶,其寬幅最好超過5cm ,在患肢傷口近心端綁扎,綁前先包一層布或單衣,以免皮膚、肌肉及神經被勒傷。如傷口仍在出血未止說明血帶太松;但止血帶也不可過緊,以免局部組織缺血而發生壞死,松緊程度以最松而又能止血為好。放松止血帶時,應慢慢地松開,并用手指緊壓傷口,以減少出血;如果上止血帶時間過長(超過5小時)會引起肌肉壞死,發生“止血帶休克”等現象,切不可用各種電線或鐵絲來代替止血帶。(6)藥物止血法,可用凝血酶、云南白藥或止血粉進行外敷止血;或適量口服三七片

41、、云南白藥及白茅根煎劑等。(7)如傷員有明確的外傷(如墜落或遇車禍等),而無明顯體表流血現象,應考慮有體內臟器破裂出血的可能,要迅速將受傷人送到附近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及早地進行手術止血。3.6.2傷口包扎傷口包扎的方法:受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要立即用紗布、繃帶或干凈的毛巾等對傷員的局部傷口迅速進行覆蓋和包扎?,F場的包扎可以起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輕疼痛等作用,防止進一步損害和避免傷口污染。傷口包扎的原則:潔:盡可能地注意無菌操作原則,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快:包扎動作迅速敏捷,盡量減少出血;輕:包扎動作輕巧,打結要避開傷口和關節部位,以減少疼痛;準:包扎部位要準確,傷口要全部覆蓋,

42、范圍要超過傷口邊緣5cm-10cm;牢:包扎要牢靠,既要松緊合適,又要避免繃帶滑脫。包扎的方法:包扎的材料是紗布繃帶和三角巾,可用一塊正方形棉布,對角折疊成三角形,剪開即成為兩塊三角巾;如果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用干凈的衣服、床單、毛巾或頭巾等來代替??噹О幕痉椒ㄓ校涵h繞法:適用于額部、腕部及腰部受傷;螺旋法:適用于四肢和軀干傷; “8”字法:適用于關節傷;蛇形法:適用于固定敷料和夾板等,雖與螺旋法相似,但每圈互不覆蓋。包扎時,如遇內臟器官和骨折斷端的外露,不要隨便還納,應將露出的組織包好或用搪瓷碗蓋好后再包扎。3.6.3骨折固定骨折是一種比較多見的創傷,如果傷員的受傷部位出現劇烈的疼痛、腫脹

43、、變形以及不能活動等現象時,就有可能是發生了骨折。這時候,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迅速、及時而準確地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發生骨折時如果骨折不固定就可能出現兩種危害:一是劇烈疼痛引起疼痛性休克,二是可能進一步加重傷害。因此,在發現傷員有骨折時,應作簡易、可靠的固定。骨折傷肢的固定可以減少傷員的疼痛,避免由于骨折端的活動損傷血管和神經,減少出血和感染的機會,便于傷員的運輸。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則:(1)伴有出血和傷口的傷員,固定前要先止血、包扎好傷口防止繼續出血,如果受傷人員已休克,應先處理休克。(2)夾板與肢體之間要用紗布或衣服墊好,空隙地方要填緊,夾板長度要合適,長度須超過骨折部位的上下二個關

44、節。(3)露出傷口的骨片,不要放回傷口,以免把污染帶入傷口深部。也不要任意撥出或拿掉,留待醫院處理。(4)固定時,先固定傷口或骨折處的兩邊,再固定上下兩關節部位。(5)四肢固定要露出手指頭(腳趾頭),以便觀察,如發現手指頭(腳趾頭)麻木、疼痛、發冷、蒼白或紫紺等,說明包扎過緊,應松開一點,再重新固定。(6)固定后傷肢要注意保暖(可用暖水袋、棉被等),禁止亂搬動。骨折固定的方法:(1)鎖骨骨折固定以“8”字形繃帶包扎法固定最好。固定時雙肩盡量向后,兩側腋窩處墊一些棉墊或其它代用品。用寬繃帶或布巾從患肩前經背到對側腋下,再從肩經背返回患側腋下,然后再繞過患側肩部經背部到對側腋下。如此反復5-7次,

45、最后拉緊,結牢繃帶。(2)肱骨骨折固定用合適的夾板或代替品,置于傷肢外側(如有條件內側同時放一塊更好)。用折疊或帶狀的三角巾固定骨折的上、下兩端,再用三角巾將手臂吊起,最后用三角巾把傷肢綁在軀干上加以固定。(3)前臂骨折固定將傷員前臂的掌側和背側各放一塊夾板,用三角巾綁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傷肢懸吊在胸前。(4)股骨骨折固定要求夾板長度從腋下、腰部直到足跟。將其置于傷腿外側(如外側不便也可放在下面),分別于骨折上、下端、腰部、臀部、膝下、足跟等處用布帶或三角巾綁扎固定。(5)小腿骨折固定要求夾板長度從大腿中部直到足跟。將其置于傷腿外側(也可下面),分別于骨折上、下端、膝上、膝下、足跟等處用布帶

46、或三角巾固定。注意足跟部用“8”字形包扎固定。(6)骨盆骨折固定傷員仰臥于硬板床上,用寬布或三角巾兜住臀部,圍繞下腹部、會陰部扎緊固定。再在傷員膝下墊枕或衣物使膝半屈,并將兩大腿用布帶扎住以防外旋。初步固定后即可轉送醫院。(7)肋骨骨折固定讓傷員端坐或側臥,先作深呼氣后屏住氣,而后用寬約7-8厘米的膠布條,從未受傷的一側背部(肩胛骨線)貼起,經過傷側,由后各前,邊拉緊邊粘貼至未受傷一側胸部,(鎖骨中線);再用同樣方法依次自下而上粘貼,上、下膠布重疊2-3厘米。如無膠布也可用較大的膏藥粘貼骨折局部,也可用繃帶、三角巾等加壓包扎固定。(8)脊柱骨折固定脊柱骨折一般傷勢都較嚴重,關鍵是要安全轉送,防

47、止脊柱彎曲,加重椎骨和脊髓損傷,造成傷員截癱或死亡等。(9)斷肢處理在事故中因不慎被機器或設備碾壓或切割造成斷肢體(手指或足指)時,應用干凈的止血布等,包好受傷部位,將傷員和斷肢(手指或足指)立即送到醫院。注意:斷肢不能涂各種藥物,不能浸泡在任何溶液里保存。3.6.4傷員轉送在進行上述現場處理后,應根據傷員的傷情和現場的條件,迅速轉送傷員。轉送傷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搬運不當,可能使傷情加重,嚴重時還能造成神經、血管損傷,甚至癱瘓,難以治療,給受傷者帶來終身的痛苦。所以轉送傷員時要十分注意。傷員轉送的原則:(1)對危及傷員生命的緊急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大出血等,必須進行有效的現場搶救后

48、才能轉送,否則就有可能在轉送過程中造成死亡,或加重傷害程度。(2)對其它緊急情況,如開放性傷口,嚴重骨折等,也應視情況采取必要的救護措施后再轉送。(3)在轉送中不能停止對傷員的搶救,如在救護車中繼續進行心臟按壓、人工呼吸、止血和靜脈輸液等。(4)在轉送中要密切注意傷員情況,如出現危及傷員生命的緊急情況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搶救。(5)轉送過程既要快速又要平穩,盡量避免加重傷員的痛苦和損傷。(6)轉送時應隨帶傷員傷情及其處理情況的簡要紀錄。(7)對傷員的離體組織(如手、腳指、頭皮等)不要輕意拋棄,要妥善保管,隨傷員一道轉送醫院。傷員轉送方法: (1)徒手搬運法 如果受傷人傷勢不重,可采用背、抱、扶的

49、方法將傷員運走,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a用雙人拉車靠背椅作臨時擔架轉送傷員;救護人員一人在前,反手緊抱傷員的腋窩,另一人在后,分別用手托起傷員的腋窩,進行轉送。 b單人背法徒手轉送傷員;背法:救護人員把傷員放置于背上的轉送方法;c單人抱法徒手轉送傷員;抱法:救護人員一手放置于傷員腋下,另一手放置于雙腿下,把傷員抱起的轉送方法。(2)擔架轉送法如果受傷人傷勢較重,有大腿或脊柱骨折、大出血或休克等情況時,就不能用以上方法進行轉送傷員,一定要把傷員小心地放在擔架或木板上抬送。 把傷員放置在擔架上轉送,動作要平穩。上下坡或樓梯時,擔架要保持平衡,不能一頭高,一頭低。傷員應頭在后,這樣便于觀察傷員情況。在

50、事故現場沒有擔架時,可用椅子、長凳、衣服、竹子、繩子、被單、門板等制成簡易擔架使用。 對于脊柱骨折的傷員,一定要用硬木板做的擔架抬送,傷員放在擔架上以后,要讓他平臥,腰部墊一個衣服墊,然后用東西把傷員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轉送中滾動或跌落,否則極易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轉,刺激血管和神經,使下肢癱瘓。3.6.5頭部機械性傷害頭皮裂傷:由尖銳物體直接作用于頭皮所致。如機械加工,高空墜物等事故易造成頭皮傷害。(1)較小的頭皮裂傷:可剪去傷口周圍毛發,再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傷口及周圍組織,再用無菌紗布或干凈手帕包扎即可。(2)較大的頭皮裂傷:由于頭皮血液循環豐富,因此,出血比較多,處理原則是先止血、包扎,然后

51、迅速送往醫院。止血的方法:a環形加壓包扎法:由于頭皮血供方向是從周圍向頂部,故用繃帶圍繞前額、枕后,作環形加壓包扎即可止血。b局部加壓包扎法:對出血傷口局部,可用干凈的紗布、手帕等加壓包扎,也可直接用手指壓迫傷口兩側止血。頭皮血腫:多由頭皮挫傷和顱骨骨折引起。較大血腫需要送醫院處理,較小的血腫可按下列方法處理:(1)頭部受傷后出現時,應局部加壓包扎處理,以防血腫繼續擴大。(2)頭皮血腫剛出現時也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以減少局部血液供應。(3)頭部血腫禁止按揉,以免加重出血。頭皮撕脫:多見于女工長發卷入正在轉動的機器里所致。一般傷害都比較重,應作緊急搶救后,迅速送醫院。事故現場搶救方法如下:(1

52、)加壓包扎止血:a用無菌的紗布或干凈的布料、毛巾覆蓋創面;b用繃帶從前額到枕后,加壓圍繞兩圈固定,起到環形加壓止血的作用;c從中線開始向左右兩側,做前后返折包扎。最后再從前額繞枕后包扎兩圈固定。(2)止痛:由于頭皮撕脫后,疼痛劇烈,出血較多,傷員高度緊張,極易發生休克。所以應根據事故現場的條件盡快想辦法止痛,如服用止痛藥,打止痛針等。(3)處理并發傷:如面部還有其它損傷時,應采取相應的救護方法。(4)妥善處理撕脫頭皮:將頭皮用無菌或干凈的布巾包好,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內,再放入盛有冰塊的保溫瓶內,將傷員迅速送醫院。3.6.6眼部傷害眼結膜及角膜異物當砂輪機打磨,機械鐵屑、煤屑等異物入眼內時,不要用

53、手或手絹揉擦眼睛,應讓旁人用兩個指頭捏住上眼皮,輕輕向前提起同時向眼內輕吹,刺激眼睛流淚將沙塵沖出。如果進入的異物較多,可用清水沖洗。如經上述處理,異物不能排出,尤其角膜異物,應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眼部創傷眼部組織脆弱,結構復雜,受傷后一般傷情較重,需??漆t生作特殊處理。即使較輕的損傷,由于組織特殊又在面部,也最好到醫院請??漆t生處理為妥。現場包扎方法:(1)用無菌紗布或干凈手巾、布料等覆蓋傷眼。(2)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指寬的帶條。先斜蓋在一側傷眼上,下部從同側耳下繞過枕后,經對側耳上回到前額,壓住另一頭。(3)將壓住的一頭翻下,蓋住另一側傷眼,再繞到耳旁或枕后打結。(4)若僅一只眼睛受傷,則

54、只覆蓋傷眼。(5)也可以用三角巾面部包扎。3.6.7耳部傷害鼓膜破裂鼓膜較薄,如耳部受外部物體打擊或氣壓劇變(如震動)時發生破裂。破裂后的鼓膜往往出現劇烈耳痛、耳鳴、耳聾,并有少量的血液從外耳流出。救護的原則是保持干燥,防止感染。(1)用酒精棉簽擦洗外耳道,然后用消毒干棉球輕塞外耳道口,注意不要塞緊。(2)禁止滴耳和洗耳,以免將病菌帶入中耳。(3)不要擤鼻,以免病菌從咽鼓管污染鼓室。并可用麻黃素液等滴鼻,使鼻腔通暢。(4)可口服消炎藥,預防感染。(5)如外耳道流血較多或流水,應警惕顱腦損傷,立即送醫院治療。耳廓創傷(1)耳廓外傷傷口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巾覆蓋并包扎,然后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2)

55、嚴重耳部創傷,多有骨折、耳內損傷,并常合并顱腦損傷。此時顱腦損傷已成為主要矛盾,因此應立即送醫院治療。(3)應注意保護耳廓,如損傷應妥善包扎,如耳廓脫落應按要求收集保存,隨同傷員一同送往醫院。3.6.8鼻部傷害(1)鼻部位于面部中央,緊鄰顱底,系呼吸道上口,血液循環極為豐富。因此,鼻部創傷常伴有嚴重出血、窒息、骨折和顱腦損傷。其搶救的基本方法如下:(2)較重的鼻部創傷,有大量的血液、凝血塊、異物、碎骨片等流入咽喉部。極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尤其是伴有顱腦損傷昏迷的傷員,此時除按顱腦傷采取側臥外,還應特別注意清除口咽部的血塊等異物,保持呼吸通暢。如出血量大,可采取側俯臥位,使口腔盡量處于低位,

56、以利血液順利流出,如果傷員出現窒息,又不能緩解時,應立即送醫院進行氣管插管吸出血液等異物。(3)對鼻部創傷后出血,現場可按上述鼻出血方法處置,但對較大出血往往效果不佳。因多為鼻后部出血,需專科醫生處理,此時可按壓頸動脈減少出血,并迅速送醫院。(4)鼻部創傷情況較危急,應迅速送醫院,如有離體鼻或其他組織應一道送醫院。(5)對鼻部傷口,不論輕重,均用無菌紗布或干凈布巾覆蓋包扎,送醫院作進一步處理。注意不要在傷口涂擦任何藥品,傷口對合要整齊,以免以后影響面部美觀3.6.9心肺復蘇 當人體受到嚴重的機械外傷時,傷員可能會出現心跳呼吸停止6分鐘,傷員的腦細胞會受到傷害,使傷員喪失搶救存活的機會,搶救人員

57、必須在心跳停止后5-6分鐘內,進行有效的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這是搶救傷員成敗的關鍵,因此在發現傷員出現心跳呼吸停止時,應毫不猶豫地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心臟復蘇措施。(1)胸前叩擊法當傷員心跳停止時,首先采用胸前叩擊法復蘇。方法是傷員仰臥,搶救者右手握拳,拳心向上,從距胸壁上方20-30厘米高處落拳,用中等力量快速猛擊胸骨中下1/3交界處。立即觸摸頸動脈,聽心音,如無頸動脈搏動及心音出現,則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注意:切記反復進行叩擊,以免延誤了搶救時機。胸外心臟按壓法:(1)傷員仰臥位,背后須是平整的硬地或木板以保證擠壓效果。注意:傷員不能臥于帆布擔架或軟床上,此時應移出或在背上墊一塊木板。(2

58、)救護人員立于或蹲于傷員的右側,將一手掌根放在傷員胸骨下1/3處,手指稍微抬起不與胸臂接觸,另一只手掌疊加于該手背上。(3)兩臂伸直,上身前傾,依靠搶救者的體重,肘及臂有節奏地垂直按壓胸骨。注意:用力要適中,過輕按壓無效,過重易造成肋骨骨折,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為宜。(4)按壓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復原位,但掌根不要離開胸骨。(5)每次按壓時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每分鐘按壓60-100次。口對口人工呼吸:(1)傷員仰臥,首先清除口中的污物,取出假牙,解開衣領、腰帶等。(2)救護人員用手托起傷員的后頸,使其頭部后仰打開呼吸道,使呼吸道開放。(3)救護人員用另一只手捏住傷員的鼻孔,先深吸一口氣,然

59、后緊貼傷員口部用力吹入,使其胸部上抬。(4)然后將捏鼻孔的手放松,臉偏聽偏向一側,讓傷員胸部及肺部自然回縮將氣排出。(5)每5秒鐘吹氣一次,即五次心臟按壓后進行一次口對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1)搶救時最好是兩個人,一人作胸外心臟按壓,另一人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兩人可記數配合,每按壓五次,人工呼吸一次。注意:要在停止按壓的瞬間立即吹氣。(2)如果現場只有一人,則可按壓十五次心臟后,連續作兩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注意:兩次吹氣應在5-6秒鐘內完成,以免心臟按壓停止過久。心肺復蘇有效的指標可用下列指標來判斷心肺復蘇是否有效,如有效則應繼續進行搶救,直到傷員出現較穩定的自主心跳呼

60、吸為止,如無效則應尋找原因,并堅持搶救直到醫務人員趕到或傷者確實死亡。心肺復蘇的有效表現:(1)口唇、指甲漸漸轉紅。(2)可摸到頸動脈或股動脈博跳動。(3)可測到血壓。(4)瞳孔由大逐漸縮小。(5)逐漸恢復自主呼吸。(6)出現自主心跳。(7)神志逐漸恢復。4、現場應急救治措施4.1發生腳手架、模板垮塌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2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杳哉邞?/p>

61、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疑有顱腦損傷,應使傷員采取平臥位,保持氣道通暢。若有嘔吐,應扶好頭部和身體,使頭部和身體同時側轉,防止嘔吐物造成窒息。在鼻有液體流出時,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輕輕拭去,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液或將鼻液再吸入鼻內。顱腦外傷時,禁止給予進食。4.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

62、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躺平后,用沙土袋放在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只能采用抬頷使其氣道通暢,不能將頭部后移或轉動。疑有腰椎骨折時,應將傷員平臥在硬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走時應平移,不能扭曲。4.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骨折時用夾板或木棍等將

63、斷骨上下方二個關節固定,如有出血則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凈布覆蓋傷口,迅速送醫院。4.5 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4.6安全人員接報后,迅速到現場維護現場秩序,疏導交通,并采取保護事故現場,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4.7盡快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5、應急過程中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1)發生腳手架、模板垮塌的傷者可能有骨折類傷害,搬運時要輕、穩、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模板、鋼管等制作簡單擔架運送。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剌破血管和神經。有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

64、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子,以免嘔吐誤吸。避免救治不當引起二次傷害。2)如傷者掉落時身體穿有鋼筋、鋼管、木剌等異物時,不能隨便撥出,避免體內大出血造成二次傷害。3)發生腳手架、模板垮塌處應立即封閉,禁止施工人員圍觀,避免人多擁護造成無關人員的傷害或其它事故的發生。5)要特別防止傷者的親屬和朋友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傷者的搬動、摟抱、晃動等動作或其它不正確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動作造成對傷者的二次傷害。6)在及時對腳手架垮塌點派專人進行看護或臨時進行防護,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應由熟悉現場環境的專職安全員帶路,前往現場調查取證,在取得充分證據,事故原因調查完畢后應及

65、時對該位置和類似位置進行安全防護。防止人員進入該位置造成二次事故發生。6、應急心理輔導6.1在救援過程中,要對傷者的朋友和親屬進行心理撫慰,主要把事故發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還有什么意見和要求,合理的意見給予采納,合理的要求予以滿足,避免情緒激動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6.2對被壓傷員在危險位置,一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傷員,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要由救援負責人或醫生對被壓者進行心理安慰,告訴其應急救援小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援,勸其平靜、不要亂動,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鬧,避免其不當的動作造成二次傷害或由于情緒激動消耗體力加重

66、傷勢。6.3發生高墩柱施工安全事故后,人員往往受傷較重,特別是因傷致辭殘時候,受傷人員會覺得很悲觀,應由傷者的朋友或親屬在旁邊對其進行鼓勵;同時項目領導或公司領導要派專人對其進行安慰,使其恢復對生活的信心,從而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早日恢復,做好善后處理工作。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根據項目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物資在施工現場配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協調好社會資源,以保證應急狀態時的調用和擴大應急之需1、常用物資裝備應急救援物資表設備分類名稱及數量存放地通訊器材移動電話15105888029移動電話18767060999對講機3對項目部移動電話18268895

67、828電話(傳真)0570-6405155項目部交通工具指揮車湘EQ0628聯系電話13587029671項目部救援車湘DNK707聯系電話18805753376項目部急救藥品及器材急救箱(內置中暑、燙傷等急救藥品)5只項目部擔架5幅項目部物資擴音喇叭5只項目部手電筒10只項目部鐵鍬20把項目部鐵鎬10把項目部雨具(雨衣、雨鞋)40套項目部防護用品防毒面具5幅項目部空氣呼吸器5套項目部防護服、護目鏡、口罩若干項目部絕緣手套、鞋、服5套項目部機械設備挖掘機4臺路基工區裝載機2臺橋梁工區運輸車輛10臺路基工區吊車2臺橋梁工區八、應急處置要求1、項目部要高度重視項目工程中各個子項的安全工作,認真貫徹

68、落實上級部門有關批示和規定,確保各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2、項目部要根據上述情況,結合本項目部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3、一旦發生各類緊急事故,各項目部應本著在第一時間救人原則,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4、各職能部門要保證應急物資、設備、材料等相關緊急用品的到位,以備急用。5、保證聯絡暢通。一旦發生各類緊急事件,在組織搶救的同時向有關職能部門、相應的機關、組織報告。九、應急結束當事已得到控制,不再擴大發展,傷員已得到相應的救護,現場險情已排除,現場經檢測沒有危險,現場救援工作視為結束,此時可以由指揮中心發布指令,解除緊急狀態,并通知相關單位事故危險已解除。項目部應

69、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取證、事故調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寫出事故報告,擬定糾正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十、應急恢復 應急結束后,經批準,事故責任單位應組織現場清理,盡快恢復生產,并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十一、檢驗與更新應急預案檢驗的目的是檢驗應急預案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響應過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檢驗測試的方法有桌面推演,計算機模擬,功能性演練和現場實際演練。演練應做好記錄。應急預案進行測試后,應根據結果對應急準備的充分性和應急響應原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找出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問題,對于在搶險過程中發現的不當之處采取予以補充、修復,更新,改進應急準備和響應過程,使完善。


注意事項

本文(公路工程高墩柱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9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栾川县| 横峰县| 河北省| 鄱阳县| 逊克县| 闻喜县| 富民县| 新龙县| 灌南县| 深水埗区| 东乡县| 磐石市| 沁源县| 团风县| 桓仁| 建瓯市| 富宁县| 龙泉市| 肃南| 清徐县| 阳信县| 雷山县| 耿马| 塘沽区| 武义县| 潮安县| 米林县| 巍山| 油尖旺区| 梁河县| 西畴县| 惠州市| 荔浦县| 古蔺县| 石屏县| 鹿邑县| 舞钢市| 阿拉善右旗| 永平县|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