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方案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方案 一、生態園功能分區規劃 依據資源屬性、景觀特征性及其現存環境,在考慮保持原有 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態園的完整性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發展和 客觀需要,規劃中應采取適當的設計實現園內的功能分區, 以惠東永記生態園為例,設計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設置生態農 業示范區、觀光農業旅游區和科普教育功能區。 1.1 生態農業示范區 生態農業示范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 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范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 礎。生態農業示范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 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采用的 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 消費
2、者, 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記生態園的新規劃中,稻田生態區“動植物共生系 統”式的生態農業類型,采用稻魚鴨萍種養共生模式;果園 生態區采用“立體種植業”式的生態農業類型,采用果園結 合養殖的模式;魚塘生態區設計采用“食物鏈、加工鏈式生 態農業”類型豬鴨魚草相結合的種養模式。這些生態農 業類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種生物的共生關系,將各生態元素以 食物鏈串在一起,相互轉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質,由此形 成良性物質能量的生態循環,體現較高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另外,為了提高生態園的經濟效益,生態園中蔬菜栽培區采 用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不僅有生產效益高、產業帶動 性強和集中性統一的優點,還能對其他農業產業
3、化企業起到 示范性和參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區主要生產各種食用和觀 賞性花卉,供游人品嘗、欣賞和購買消費。食用菌中心在生 態園規劃中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體現了廢物充分利用 的功能。經過科學規劃后的生態園,將會以生態農業作為生 態園主要的“生態旅游”核心內容,體現“綠色、生態、示 范”多種功能,可以成為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游精品和主導 產品。 1.2 觀光旅游區域 進入 21 世紀,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及 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深入,農業已從傳統的生產形式 逐步轉向景觀、生態、健康、醫療、教育、觀光、休閑、度 假等方向,所以生態熱、回歸熱、休閑熱已成為市民的追求 與渴望。 生態園新設計著重把農業、 生態和旅游業結合起來, 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經 營模式,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習作、農事體驗、健身、 科學考察、環保教育、度假、購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