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園綜合體發展背景、內涵及意義 田園綜合體發展背景、內涵及意義 2017-05-04 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的基礎上,特別注重抓手、平臺和載體建設,即“三區、三園 和一體”。“三區、三園和一體”建設將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 進三產的深度融合,并集聚農村各種資金、科技、人才、項 目等要素,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其中“一體”即田園綜 合體, 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 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 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的提出有其 必然的原因和背景,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以下幾方面: 01 經濟新常
2、態下,農業發展承擔更多的功能 當前我 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地方經濟增長面臨新的問題和困難, 尤其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逐步開展,對第一、二產業發展方式 提出更高的“質”的方面要求,農業在此大環境下既承擔生態 保護的功能, 又承擔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功能。 02 傳 統農業園區發展模式固化,轉型升級面臨較大壓力 農業 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村產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 化,傳統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科技帶動能力及發展模 式與區域發展過程中條件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使得農業園區 新業態、新模式的轉變面臨較多的困難,瓶頸明顯出現。 03 農業供給側改革,社會資本高度關注農業,綜合發展 的期望較強 經過十余
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及各級政策的 引導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產業布局逐步優化、市場個性化需求分化、市場空間得到拓 展,生產供給端各環節的改革需求也日趨緊迫,社會工商資 本也開始關注并進入到農業農村領域,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起 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工商資本進入該領域,也期望能 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從事農業生產之外的二產加工業、三產 服務業等與農業相關的產業,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模式。 04 “史上最嚴土地政策”影響下, 土地管理的強度越來越大, 尋求綜合方式解決發展問題 隨著經濟新常態,國家實施 了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 戰略舉措,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嚴格節約集 約用地管理。先后出臺了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 農村土地 承包法等,對土地開發的用途管制有非常明確的規定。特 別是國土資源部 農業部關于進一步支持設施農業健康發 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