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供水工程地質勘探試驗洞施工地質實施細則(21頁).doc

  • 資源ID:630593       資源大小:173KB        全文頁數:2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供水工程地質勘探試驗洞施工地質實施細則(21頁).doc

1、供水工程地質勘探試驗洞施工地質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總 則2基本規定3隧洞圍巖施工地質工作3.1地質編錄3.2地質測繪3.3數碼影像3.4 取樣3.5 試驗3.6 巖體波速測試3.7 短期地質預報3.8中長期地質預報3.9 地質觀測3.10 資料整理3.11 驗收4質量保證措施及工作方法4.1 質量保證措施4.2 工作方法5提交資料6附則附錄目錄附錄A 圍巖工程地質分類附錄B 邊坡穩定分析附錄C 點荷載試驗成果計算附錄D 洞室展示圖范本附錄E 洞室剖面圖范本附錄F 洞室橫斷面圖范本附錄G

2、圖例匯總 附錄H 巖體完整程度確定方法附錄I PAT文件在Autocad 2007的安裝方法及本工程常用巖性花紋代號附 表 目 錄序號表 格 名 稱表 格 編 號1地質測繪卡片DZ-012節理裂隙統計DZ-023地下水活動性統計DZ-034巖石點荷載試驗成果計算DZ-045洞室圍巖分類DZ-056地質預報DZ-067中長期地質預報申請DZ-078施工地質日志DZ-089洞室圍巖RQD統計表DZ-091總 則 為了保證本段隧洞工程施工地質工作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有效指導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及提高投資效益,特制定本細則。 本細則編寫依據: 1)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地質勘察規程(SL31

3、32004); 2)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 504872008); 3)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規程(SL2992004); 4) 水利水電工程制圖標準-勘測圖(SL 73.395); 5)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規程(SL3262005); 6) 水電水利巖土工程施工及巖體測試造孔規程(DL/T 51252001); 7) 水利水電工程巖石試驗規程(SL 2642001); 8) 巖石專用測試儀器校驗方法(SL 120-95)等。 本細則適用范圍:xx供水工程xxxx段地質勘探試驗洞。 施工地質工作由xxxx供水工程施工地質部全面負責,現場部分施工地質工作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施工地質工作,

4、除應符合本細則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2基本規定為優化設計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質資料,復合前期資料,選擇合理的施工參數,須進行隧洞施工地質工作。施工地質人員應深入調查研究,如實反映情況,認真負責,堅持原則,與設計、監理、施工緊密配合,及時交流情況。2.0.3施工地質工作應根據合同等要求,按本實施細則的規定,根據工程和地質特點編制工作大綱,闡明工作項目、內容、技術要求、工作方法、提交的資料、成果質量保證措施、人員安排、儀器設備配置等。2.0.4 施工地質工作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編錄、測繪施工揭露的各種地質現象;2)進行取樣與試驗;3)地質觀測;4)圍巖類別判定; 5)短期地

5、質預報;6)中長期地質預報;7)檢驗、修正前期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并進行評價,8)及時提出對不良工程地質問題的處理意見和建議;9)參加地基、圍巖、工程邊坡及其它隱蔽工程的地質評價與驗收;10)編制施工地質報告。2.0.5 施工地質工作中,2.0.4中1)6)項工作應由承包人完成,施工地質部負責對此進行審核,現場監理負責對此工作監督。2.0.6 各分部工程竣工后,承包人應提供分部工程竣工地質驗收報告。2.0.7 其它施工地質工作由施工地質部完成。2.0.8 承包人地質人員具體規定:1) 人員安排:各工區應安排施工地質人員23名;2) 上崗資格:每一工區應安排1名具工程地質專業大專以上文憑并從事類似工

6、程地質工作滿3年以上,其它施工地質人員應具工程地質專業中專文憑以上,從事地質工作年限不限。2.0.9 作為工程開工的一項必要條件,承包人應在各分部工程開工前五日內上報地質人員名單及相應設備配置清單,由監理部負責審查。2.0.10 承包人若中途更換地質人員,應按2.0.8中規定具體執行。1 承包人應及時清理和沖洗洞室圍巖及其它隱蔽工程地基,并提供照明設施,為施工地質工作順利進行創造條件。3隧洞圍巖施工地質工作3.1地質編錄施工地質工作按洞室工程單元進行,若在一個工程單元內存在較大斷層等不良地質段,應單獨劃分地質單元進行編錄。 施工地質編錄應以填寫地質測繪卡片為主,地質測繪卡片見附表DZ-01。

7、施工地質編錄應包括:1) 巖石名稱與產狀、成巖時代、顏色、主要礦物組成成份、結構與構造、膠結、蝕變和風化程度、巖石強度等。2) 巖體完整程度。3)斷層與節理密集帶發育位置、規模、寬度、產狀、組成物質、性質等;結構面狀態及產狀。4)地下水出溢點位置的巖性、構造、巖體完整情況、出露形態(潮濕、滲水、滴水、線狀流水、涌水)、流量變化與降雨或地表徑流的關系、洞室內地下水出溢點與地表水的水力聯系。 5)掉塊位置及塊徑大小,局部坍方的位置及范圍,坍方高度。6)施工方法,如超前鉆孔、成洞速度、石渣塊度等。 節理裂隙編錄應按附表DZ-02進行。 附表DZ-02中主要結構面是指在一個工程單元中所測得的所有節理裂

8、隙中比較發育的一至兩組節理中對洞室穩定影響較大的一組節理裂隙。 洞室單元地下水活動性統計按附表DZ-03進行。3.2地質測繪 施工地質測繪隨地質編錄進行。 本工程區磁偏角為西偏8。 現場進行洞室展示圖填圖,繪圖比例1:100。 展示圖內應包括:1)圍巖名稱、地層代號、風化程度和風化分帶及地質界線。2)斷層、軟弱夾層、節理裂隙、巖脈及地下水溢出點位置。3)爆破松動帶和爆窩、爆破裂隙位置。4)坍方、掉塊、變形破壞位置及范圍。5)現場測試斷面(點),物探檢測點(段),勘探孔洞等位置。6)基準線、樁號、洞室輪廓線、實測剖面線位置。7)支護、噴錨、襯砌及重點處理地段,并注明處理方式方法。 展示圖內各種代

9、表符號按附錄G-圖例規定執行。 相關地質測繪技術要求:1)各斷層、節理密集帶、軟弱夾層、巖脈出露樁號及其范圍,誤差小于5cm,且應圈定其范圍,現場繪制草圖。2)地下水溢出點的出露樁號,誤差小于5cm,且應注明地下水溢出點的位置(洞頂、洞底、洞壁)。3)內鼓面(段)、片幫、坍方、彎折變形段的出露樁號,誤差小于5cm,且應圈定其范圍,現場繪制草圖。4)爆破松動帶和爆窩、爆破裂隙的出露樁號,誤差小于5cm,且應圈定其范圍,現場繪制草圖。5)現場測試斷面(點)、物探檢測點(段)、勘探孔洞的樁號,誤差小于5cm。 地質測繪編號1)工程編號,為探洞號。2)單元編號按實際施工工程單元進行。3)節理裂隙編號,

10、按J(探洞號)-1、2、3編號; 4)斷層編號,如為前期所定斷層,編號按勘察期所定編號進行,如為新揭露斷層,斷層編號可參照節理裂隙編號,就是前面節理代表字母J改為斷層代表字母F。5)點荷載試驗編號結合工程編號及單元編號進行,參照節理裂隙編號,按DHZ(探洞號)-單元號編號。例如:DHZ4-1。 6)地下水出溢點編號,按W(探洞號)-單元號-序號編號,例如:W4-1-2。3.3數碼影像 數碼拍照隨地質編錄與地質測繪進行。 對地質條件簡單的單元,選擇代表位置中心樁號進行洞頂與洞兩壁拍照,并制作鑲嵌圖像,按展示圖格示附于附錄表DZ-01特征照片欄里,且應注明中心樁號及洞室洞頂與兩壁分界線。 對地質條

11、件復雜洞段,應進行洞室巖體連續拍照,按展示圖格式編制洞室鑲嵌圖像,必要時可編制附件附于附錄表DZ-01地質測繪卡片后,且應注明樁號、洞室洞頂與兩壁分界線及構造編號等。 對嚴重不良地質條件洞段,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考慮到安全的情況下,可在安全位置進行連續拍照或錄像,拍照時應盡量包括全面,制作洞室鑲嵌圖像附于附錄表DZ-01特征照片欄里或必要時可編制附件附于附錄表DZ-01地質測繪卡片后,且應注明拍照點與工程點的距離、角度及方向。3.4 取樣 巖石點荷載試樣采取隨著地質編錄與地質測繪進行,即每一地質單元取一組。 巖石點荷載試樣采取規格及數量應按附錄C點荷載試驗成果計算中規定進行。3.4.3 必要

12、時,可采取巖樣進行室內抗壓強度試驗。3.4.4 進行洞室圍巖不同巖性采取保存工作制度,同一巖性最大采取距離控制在500m以內。每塊試樣應詳細注明采取位置樁號、巖性等,同時按不同的工程分部進行裝箱保存,不定期轉交業主單位。 應根據洞室開挖地下水出溢情況,分別在滴水、線流、涌水部位采取地下水樣品,進行地下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3.5 試驗 巖石點荷載試驗數據統計及計算應按附錄C點荷載試驗成果計算中規定進行。 巖石點荷載試驗應按附表DZ-04點荷載試驗計算表填寫。 可取代表樣進行巖石物理力學性質測試。3.5.4 采取地下水試樣進行水質簡分析試驗。3.6 巖體波速測試為滿足圍巖工程地質

13、分類需要,須對巖體及同一巖體的巖石進行彈性波測試,測試工作應滿足水利水電巖土工程施工及巖體測試造孔規程(DL/T 5125-2001)、水利水電工程巖石試驗規程(SL 2642001)及水利水電工程物探規程(SL3262005)的規定。 對地質條件較簡單洞段,巖體測試可采用單孔法;對地質條件較復雜洞段,應采用跨孔法。 巖體測試鉆孔應滿足如下要求:1)測試孔一般選擇在洞壁,與水平面下傾45,孔徑不小于50mm,孔身平直、孔徑均勻、無殘留巖塊及巖粉。2)鉆進中必須采用清水鉆進,嚴禁采用乳化液或泥漿鉆進沖洗液。3)鉆孔深度一般56m,如有特殊地質條件視情況增減孔深。4)對地質條件較復雜洞段,選擇代表

14、性地段造2個巖體聲波測試孔,測試孔間距為25m。測試孔之間必須平行,傾角一致,沖洗鉆孔并注滿水。 巖石聲波測試可選取巖石室內試驗的鉆孔巖芯或鉆爆法巖塊進行,應取同一巖體的完整試樣。 巖體波速測試成果應及時交于承包人地質人員,待工程單元圍巖類別初步確定后,由承包人地質人員統一交于施工地質部。3.7 短期地質預報 短期地質預報作為現場施工最有效、及時的指導文件,應隨著地質編錄與地質測繪進行,若洞室圍巖類別為IV類或V類圍巖時,則短期地質預報按10m進行一次;其它圍巖類別按工程單元長度(20m)進行預報。在一個預報單元隧洞施工過程中,若圍巖地質情況出現變化,則應在此樁號重新進行地質預報,預報長度可根

15、據現場實際地質條件而定。 短期地質預報應按附表DZ-06地質預報填寫。 預報應包括以下內容:1)未開挖地段的地質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工程地質問題。2)已開挖洞室可能失穩或坍方段、涌砂、涌水的位置、樁號、規模及發展趨勢等。 對下列情況應分析可能發生的問題并及時預報:1)洞室開挖揭露的實際地質情況與前期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有較大變化;2)遇到軟弱巖層、斷層破碎帶、蝕變帶與富水帶;3)圍巖不斷掉塊,洞室內灰塵突然增多,支撐連續發出響聲;4)圍巖產生裂縫錯位、裂縫加寬、位移速率加大;5)出現涌水涌沙現象、涌水量加大、涌水突然變渾濁;6)地溫發生變化,洞內出現冷空氣對流;7)出現片幫、巖爆等;8)鉆孔時,純鉆進

16、速度加快,并經常發生卡鉆及鉆孔回水消失。 施工地質預報應以書面形式為主,即認真全面按附表DZ-06地質預報填寫。作為有效的施工指導文件,短期地質預報由承包人地質人員完成,并經過施工地質部相關人員審核后,轉交現場監理人員。對危及洞室圍巖穩定和施工安全的重大問題,應及時向有關單位作口頭預報,并立即整理書面預報材料和圖幅,正式報出。若有關方面對圍巖分類有疑義,可由監理單位組織各方現場復核后共同確認。3.8 中長期地質預報承包人可根據前期勘察資料及洞室開挖揭露地質情況提出中長期地質預報的書面申請,經施工地質部、監理單位及業主批復后方可進行。 中長期地質預報書面申請按附錄表DZ-07填寫。 對發生下列情

17、況并經過分析后,可申請中長期地質預報:1)據前期勘察資料,在洞室開挖前方近100m范圍內發育區域性較大構造斷裂;2)掌子面成孔后,地下水順鉆孔噴出,且壓力較大;3)配合短期地質預報,地溫變化急劇加大;4)已開挖洞室內連續出現具有一定規律的小型構造,且掌子面巖體開始逐變破碎;5)據前期勘察資料,在洞室開挖前方近50100m范圍內存在巖溶發育地段;6)已開挖洞段揭露巖溶發育跡象。 中長期地質預報成果應及時反饋于承包人,承包人可根據預報成果制定相應的施工開挖程序及支護措施。對于較大工程地質問題,施工地質部可建議申請利用其它預報手段,將工程地質危害降到最低程度。3.9 地質觀測 除監控量測實施細則中規

18、定的觀測內容以外,施工地質部可根據洞室實際地質情況提出其它觀測建議。 觀測建議以書面形式傳達于承包人,如遇特大工程地質問題可先口頭傳達,之后及時補充書面通知。 如遇下列地質情況可提觀測建議。1)洞頂和頂拱出現較大不利的軟弱結構面;2)個別地段地下水出溢點流量加大或變渾等;3)邊墻有與洞軸線平行的陡傾角軟弱結構面;4)上覆巖體較薄地段;5)進出口地段、主支交岔段及漸變段。 觀測成果資料應按要求及期限提交于施工地質部。3.10 資料整理3.10.1工程單元結束后,應按附錄A對工程單元洞室進行圍巖工程地質分類。3.10.2 洞室圍巖工程地質分類按附表DZ-05洞室圍巖分類計算填寫。3.10.3 洞室

19、展示圖按附錄D范本制圖,規格為A3標準紙。內容應符合節3.2.4規定。3.10.4 單元洞室剖面圖按附錄E范本制圖,規格為A3標準紙。內容應包括地層代號、地質界線、風化界線、巖性、斷層位置、產狀及編號、巖層產狀等。3.10.5 單元洞室橫斷面圖應選取在代表性位置,按附錄F范本制圖,規格為A4標準紙。內容應包括開挖斷面外側2-3m范圍內巖性、節理裂隙及構造伸展情況。3.10.6 承包人地質人員在完成單元地質資料整理后,應及時提交于施工地質部進行審查復核,在審查復核無誤后由承包人交于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審核后轉發于其它各單位。3.10.7 承包人提交的地質資料應包括:1) 附表DZ-01DZ-06;

20、2) 單元完整性系數Kv測試成果;3) 洞室展示圖;4) 洞室剖面圖;5) 洞室橫斷面圖。3.11 驗收3.11.1 工程單元驗收前應準備3.10.7中規定的單元地質資料。3.11.2 圍巖驗收前應檢查以下內容:1)圍巖風化、完整程度;2)各結構面相互切割構成楔形巖體(塊)的處理情況;3)地下水活動情況、涌水、滴水、浸潤的位置、水量及其處理情況;4)進出口段、洞室穿過地形低洼地段巖體穩定狀況及其處理情況;5)工程地質不良洞段的加固處理情況。3.11.3 按上述檢查內容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在驗收文件中填寫地質結論意見,如驗收不合格應提出處理或加固意見。3.12 洞臉施工地質工作進出口洞臉及兩側邊

21、坡地質編錄與測繪,可根據工程邊坡形態、施工進度,隨著開挖順序進行。3.12.2 地質編錄應包括下列內容:1)工程邊坡所處部位的地形地貌、邊坡高度、坡度;2)邊坡類型、巖性、顏色、單層厚度、風化分帶、結構類型、卸荷帶發育深度等;3)各類軟弱結構面的出露位置、產狀、性質、間距、寬度及其變化、充填物的組成與膠結密實情況、透水性、延伸情況、結構面的形狀、交匯組合切割情況及與邊坡面的關系,應特別注意順坡向軟弱結構面的分布、延伸與性狀;4)邊坡透水情況,暴雨、凍融引起邊坡水文地質變化情況,引、排水情況;5)開挖方式、松動范圍、堆渣、開挖面附近的裂縫發生、擴展情況;6)工程處理措施。3.12.3 地質測繪應

22、包括下列內容:1)巖性及其分界線、風化分帶界線、軟弱夾層及特殊土層分布位置;2)斷層、軟弱夾層、主要節理裂隙的產狀、延伸方向、性狀;3)地下水出溢點出露位置;4)巖體結構及在開挖期間出現的變形、拉裂、松弛、掉塊、坍方、滑坡等的分布位置;5)各項工程處理措施的位置。3.12.4 地質測繪所完成工程地質平面圖和坡面展示圖,是工程邊坡竣工后的地質圖,應反映竣工后邊坡的全部地質現象,當邊坡坡角大于45,可只測繪坡面展示圖。測繪比例采用1/200。4質量保證措施及工作方法4.1 質量保證措施4.1.1 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下設各施工地質組組長。4.1.2 施工地質部成員實行隧洞跟蹤方案,即每個施工地質組

23、成員具體負責兩到三個掌子面,在承包人施工地質人員配合下隨時掌握洞室圍巖工程地質條件,并及時反饋于施工地質組組長。4.1.3 各施工地質組組長實行巡視方案,即穿插于各掌子面之間,及時了解各掌子面圍巖工程地質條件,如遇工程地質復雜段,則實行全面跟蹤方案,并及時反饋于項目負責人。4.1.4 項目負責人隨時向各施工地質組組長詢問現場施工地質條件,并不定時進行各掌子面巡視,如遇工程地質復雜段,則實行現場跟蹤,與業主、承包人、監理單位共同商討研究確定處理方法,確保施工安全。4.2 工作方法4.2.1 建立施工地質日志,及時記載有關施工地質事項,特別是地質變異情況和工程重大事項,以及工程處理要求、實施結果和

24、施工進度。4.2.2 各施工地質部每個成員實行洞室專門負責制,全面跟蹤,校核承包人所提交的地質資料。4.2.3 各施工地質組組長負責各洞室地質資料的校審與復核,對地質條件復雜段必要時由項目負責人進行校審與復核。5提交資料5.0.1 工程結束后應提交施工地質報告及相應圖件。5.0.2 施工地質報告提綱如下:1)緒言工程位置、規模及效益、工程地質勘察過程及勘察工作量,施工地質工作起止日期、完成工作項目及工作量。2)區域地質條件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地層巖性、構造、地下水類型等。3)主洞工程地質條件勘察期所定圍巖類別、工程地質結論及開挖后實際工程地質條件,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的施工處理情況和質量

25、評價等;進出口洞臉工程地質條件,工程處理措施及穩定性評價。4)支洞工程地質條件勘察期所定圍巖類別、工程地質結論及開挖后實際工程地質條件,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的施工處理情況和質量評價等;進口洞臉工程地質條件,工程處理措施及穩定性評價。4)天然建筑材料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結論,施工開采料源的實際情況、數量和質量的評價、開挖方法。5)結論與建議施工地質報告應附隧洞分段地質說明書,詳細敘述圍巖巖性、圍巖類別、圍巖評價、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及處理情況。5.0.3 應提交圖件:洞軸線工程地質剖面圖(比例 1:2000)、各隧洞單元地質展示圖等。6 附則6.0.1 本細則在實施過程中,將根據實際情況補充、修改和完善。6

26、.0.2 本細則中規定的各附表可在施工地質工作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減或修改。6.0.3 本細則自下發之日起執行。附錄A 圍巖工程地質分類 圍巖工程地質分類應以控制圍巖穩定的巖石強度、巖體完整程度、結構面狀態、地下水和主要結構面產狀五項因素之和的總評分為基本判據,圍巖強度應力比為限定判據,并應符合表A.0.1的規定。表 圍巖工程地質分類圍巖類別圍巖穩定性圍 巖總評分T圍巖強度應力比S支護類型I穩定。圍巖可長期穩定,一般無不穩定塊體。T854不支護或局部錨桿或噴薄層混凝土。II基本穩定。圍巖整體穩定,不會產生塑性變形,局部可能產生掉塊。85T654局部穩定性差。圍巖強度不足局部會產生塑性變形

27、,不支護可能產生塌方或變形破壞。完整的較軟巖,可能暫時穩定。65T452噴混凝土、系統錨桿加鋼筋網。不穩定。圍巖自穩時間很短,規模較大的各種變形和破壞都可能發生。45T252噴混凝土、系統錨桿加鋼筋網,并澆筑混凝土襯砌。極不穩定。圍巖不能自穩,變形破壞嚴重。T25注:II、III、IV類圍巖,當其強度應力比小于本表規定時,圍巖類別宜相應降低一級。 圍巖強度應力比S根據下式求得:SRbKv /m式中 Rb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MPa); Kv巖體完整性系數; m圍巖的最大主應力(MPa)。 圍巖工程地質分類中五項因素的評分應符合下列標準:1 巖石強度的評分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巖石強度評分

28、巖 質 類 型硬 質 巖軟 質 巖堅 硬 巖中 硬 巖較 軟 巖軟 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Rb(MPa)Rb6060Rb3030Rb1515Rb5巖石強度評分 A3020201010550注:1 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大于100MPa時,巖石強度的評分為30; 2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小于5MPa時,巖石強度的評分為0。2 巖體完整程度的評分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 巖體完整程度評分巖體完整程度完 整較完整完整性差較破碎破 碎巖體完整性系數KvKv0.750.75Kv0.550.55Kv0.350.35Kv0.15Kv 0.15評分 B硬質巖4030302222141466軟質巖2519191414

29、9944注: 1 當60MPaRb30MPa,巖體完整性程度與結構面狀態評分之和65時,按65評分;2 當30MPaRb15MPa,巖體完整性程度與結構面狀態評分之和55時,按55評分;3 當15MPaRb5MPa,巖體完整性程度與結構面狀態評分之和40時,按40評分;4 當Rb5MPa,巖體完整性程度與結構面狀態不參加評分。3結構面狀態的評分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 結構面狀態評分結構面狀態張開度W(mm)閉 合W0.5微 張0.5W5.0張 開W5.0充填物無充填巖 屑泥 質巖屑泥質無充填起伏粗糙狀況起伏粗糙平直光滑起伏粗糙起伏光滑或平直粗糙平直光滑起伏粗糙起伏光滑或平直粗糙平直光滑起伏

30、粗糙起伏光滑或平直粗糙平直光滑評分C硬質巖27212421152117121512912603較軟巖272124211521171215129126軟 巖1814171481411810868402注: 1 結構面的延伸長度小于3m時,硬質巖、較軟巖的結構面狀態評分另加3分,軟巖加2分;結構面的延伸長度大于10m時,硬質巖、較軟巖減3分,軟巖減2分;2 當結構面張開度大于10mm,無充填時,結構面狀態的評分為零。4 地下水狀態的評分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 地下水評分活 動 狀 態干燥到滲水滴水線狀流水涌 水水量q(L/min10m洞長)或壓力水頭H(m)q25或H1025q125或10H1

31、00Q125或H100基本因素評分TT85地下水評分D0022685T65022661065T4526610101445T2561010141418T25101414181820注:基本因素評分T系前述巖石強度評分A、巖體完整性評分B和結構面狀態評分C的和。干燥狀態取0分5 主要結構面產狀的評分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 主要結構面產狀評分結構面走向與洞軸線夾角9060603030結構面傾角()707045452020707045452020707045452020評分E洞頂025102510125101212邊墻252051020101250注:按巖體完整程度分級為完整性差、較破碎和破碎的圍

32、巖不進行主要結構面產狀評分的修正。附錄 B 邊坡穩定分析B.0.1 邊坡穩定分析應具備下列資料:1 地形和地貌特征;2 地層巖性和巖土體結構特征;3 斷層、裂隙和軟弱層的展布、產狀、充填物質以及結構面的組合與連通率;4 邊坡巖體風化、卸荷深度;5 各類巖土和潛在滑動面的物理力學參數以及巖體應力;6 巖土體變形監測和地下水觀測資料;7 坡角淹沒、地表水位變幅和坡體透水與排水資料;8 降雨歷時、降雨強度和凍融資料;9 地震基本烈度和動參數;10 邊坡施工開挖方式、開挖程序、爆破方法、邊坡外荷載、坡角采空和開挖坡的高度與坡度等。B.0.2 邊坡變形破壞應根據表B進行分類。表B 邊坡變形破壞分類變形破

33、壞類型變 形 破 壞 特 征崩塌邊坡巖體墜落或滾動滑動平面型邊坡巖體沿某一結構面滑動弧面型散體結構、碎裂結構的巖質邊坡或土坡沿弧形滑動面滑動楔型體結構面組合的楔型體,沿滑動面交線方向滑動蠕變傾倒反傾向層狀結構的邊坡,表部巖層逐漸向外彎曲、傾倒漬屈順傾向層狀結構的邊坡,巖層傾角與坡角大致相似,邊坡下部巖層逐漸向下鼓起,產生層面拉裂和脫開側向張裂 雙層結構的邊坡,下部軟巖產生塑性變型或流動,使上部巖層發生擴展、移動張裂和下沉流動崩塌碎屑類堆積向坡腳流動,形成碎屑流B.0.3 當邊坡存在下列現象之一時,應進行穩定分析:1 坡腳被水淹沒或被開挖的新老滑坡或崩塌體;2 邊坡巖體中存在傾向坡外、傾角小于坡

34、角的結構面;3 邊坡巖體中存在兩組或兩組以上結構面組合的楔形體,其交線傾向坡外、傾角小于邊坡角;4 坡面上出現平行坡向的張裂縫或環形裂縫的邊坡;5 順坡向卸荷裂隙發育的高陡邊坡,表層巖體已發生蠕變的邊坡;6 已發生傾倒變形的高陡邊坡;7 已發生張裂變形的下軟上硬的雙層結構邊坡;8 分布有巨厚崩坡擊物的高陡邊坡;9 其他穩定性可疑的邊坡。B.0.4 邊坡穩定分析應符合下列要求:1 對邊坡巖體中實測結構面的產狀、延伸長度,應進行結構面網絡模擬,確定結構面貫通情況或連通率;應用赤平投影方法,確定結構面組合交線產狀。2 根據邊坡工程地質條件,對邊坡的變形破壞類型做出初步判斷。3 巖質邊坡穩定分析可采用

35、剛體極限平衡方法,根據滑動面或潛在滑動面的幾何形狀,選用適合的公式計算。同傾角多滑動面的巖質邊坡宜采用平面斜分條塊法和斜分塊弧面滑動法,試算出臨界滑動面和最小安全系數;均勻的土質邊坡可采用滑弧條分法計算。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可進行模擬試驗和原位監測資料的反分析,驗證其穩定性。4 應選擇代表的地質剖面進行計算,并應采用不同的計算公式進行校核,綜合評定該邊坡的穩定安全系數。當不同地質剖面用同一公式計算而得出不同的邊坡穩定安全系數值時,宜取其最小值;當同一地質剖面采用不同公式計算得出不同的邊坡穩定安全系數值時,宜采取其平均值。5 計算中應考慮地下水壓力對邊坡穩定性的不利作用。分析水位驟降時的庫岸穩定性應

36、計入地下水滲透壓力的影響。6 穩定性驗算的巖土力學性質參數地質建議值,應符合水利水電地質勘察規范(GB 50287-99)附錄D規定選取,并應遵守下述原則:巖質邊坡潛在的滑動面抗剪強度可取峰值強度;古滑坡或多次滑動的滑動面的抗剪強度可取殘余強度,或取滑坡反算得抗剪強度。附錄C 點荷載試驗成果計算C.0.1 采取無規則塊體進行試驗,無規則塊體尺寸長、寬為5035mm,厚度(高)與試件平均寬度比宜在0.31。C.0.2 取樣按工程單元進行,即每一工程單元取一組點荷載試驗,每組試驗試件不得少于15塊。C.0.3 計算公式=Is 巖石的點荷載強度(MPa)P 試件兩點之間的破壞荷載(KN)De等價巖芯直徑(mm)W試件加載點處的平均厚度(mm)D加載點距離(mm)F修正系數m修正系數,可取0.40.45C.0.4 Is(50)平均值的確定舍去前兩個最大值和后兩個最小值,再計算其它數的算術平均值,以該算術平均值為該組巖石點荷載強度。C.0.5 飽和抗壓強度Rc的計算Rc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MPa)


注意事項

本文(供水工程地質勘探試驗洞施工地質實施細則(21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厦门市| 韩城市| 三台县| 密山市| 水城县| 鄂尔多斯市| 莒南县| 酒泉市| 崇仁县| 会同县| 玛多县| 杭锦旗| 舟山市| 开平市| 易门县| 绥德县| 和政县| 仲巴县| 黄龙县| 西宁市| 衡山县| 大悟县| 威远县| 巴中市| 雷州市| 南宫市| 锡林浩特市| 武川县| 肃宁县| 汉阴县| 镇康县| 大英县| 忻州市| 宜兰县| 西充县| 宣化县| 白河县| 靖江市| 深州市|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