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超高層主樓及其附屬設施建筑工程測量施工方案(30頁).doc

  • 資源ID:638207       資源大小:1.49MB        全文頁數:3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超高層主樓及其附屬設施建筑工程測量施工方案(30頁).doc

1、附錄17-001工程測量施工方案范例工程測量施工方案范例1第一節 工程測量總體規劃1一、 概述1二、 編制依據2三、 測量準備2四、 平面控制網的建立3五、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5第二節 土方工程測量6一、 平面控制測量6二、 高程控制測量6三、 基坑護坡的變形監測7第三節 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9一、 軸線控制樁的校測9二、 平面控制測量9三、 高程控制測量10第四節 地上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11一、 平面控制測量11二、 高程控制測量16三、 其他部位的控制測量17第五節 鋼結構工程施工測量20一、 鋼結構控制總體思路20二、 平面控制測量20三、 高程控制測量21四、 其他部位的測量控

2、制21五、 對鋼結構安裝測量的要求22六、 鋼結構安裝工程中的測量順序22第六節 裝飾工程施工測量23一、 軸線的恢復和引測23二、 標高的抄測23三、 幕墻的控制測量23第七節 建筑物沉降測量24一、 沉降觀測的目的:24二、 沉降基準點布設24三、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24四、 觀測技術要求26五、 觀測周期26六、 沉降資料的提交27第八節 施工測量的質量控制27一、 質量過程控制27二、 施工測量注意事項及季節性施工測量措施29三、 資料的編制29第一節 工程測量總體規劃一、 概述針對超高層主樓及其附屬設施,本工程通過采用科學的測控技術,先進的測量儀器,以及嚴格的復核校正手段來保證施工測量

3、精度目標要求。本工程平面控制網分兩級測設,首級為平面控制網,二級控制網為各建筑物軸線控制網。首級平面控制網的建立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為基準,采用全站儀進行測設。平面控制網共布設4個基準點分別為P1P4。二級控制網依據首級平面總控制網采用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來測設主樓中心點及控制軸線。標高控制根據業主提供的由規劃勘測部門設置的水準點為依據,引測到現場首級平面控制網P1P4控制點,建立水準基準組。采用高精度水準儀進行數次往返閉合測量形成正式基準點資料,便于相互校核和滿足分段施工的需要。這樣控制點P1P4組成測量總控制網,可以用于護坡監測和建筑物沉降觀測的基準點。詳見圖070101-01。圖07010

4、1-01:測量總控制網布置圖地下施工平面測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經緯儀投測各控制軸線,高程采用懸吊鋼尺法進行傳遞;地上施工測量采用內控法,用激光鉛直儀將軸線控制點整體同步傳遞,高程用50m鋼尺整尺向上傳遞。控制點多次往返復核校正,通過GPS衛星,采用高精度的載波相位定位的測定方法進行檢測校正。二、 編制依據1.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2.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3. 建筑變形觀測規程(JGJ/T 8-97);4.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91;根據以上規范、規程關于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精度的有關要求,本著“技術先進,確保質量”的

5、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三、 測量準備施工測量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洞口是否有沖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及時解決;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并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根據圖紙條件及工程內部結構特征確定軸線控制網形式。1. 人員的組織,本工程的實際人員分配見表070103-01。(具體人員編制,項目應以工程實體規模,難易程度具體選擇。有特殊分項工程時

6、,具體考慮。)表070103-01:測量人員安排表職務人數崗位責任具備的條件測量負責人1名工作組織安排,設備管理,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工作進度;從事測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測量技術負責人1名測量技術管理,測量放線質量管理,測量技術資料編制;從事測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測量放線工5名測量放線操作從事測量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相應測量崗位證書。2. 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為了保證超高層主樓和混凝土核芯筒的測量精度,采用了全站儀、激光鉛直儀、電子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詳見表070103-02。 (儀器的選擇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儀器使用應符合

7、計量要求) 表070103-02:主要測量儀器及性能表名 稱型號數量用 途精 度全站儀索佳SET2130R1臺平面控制網的設置、閉合,平面控制的測量放線角度測量精度1距離測量精度(2mm+2ppm)激光鉛直儀徠卡ZL1臺網點的豎向投遞1/200000水準儀北光AL3282臺標高測量控制2mm/km激光掃平儀北光SJ21臺標高水平線提供1數字水準儀蔡司DINI101臺沉降觀測0.3mm經緯儀北光TDJ2E2臺角度測量2GPS接收機徠卡GX12303臺實時提供觀測點的三維坐標3mm(單機)50m鋼卷尺3把高程的豎向傳遞四、 平面控制網的建立1.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及精度指標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

8、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軸線控制網的布設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等進行。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平面控制網的精度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表070104-01的規定:表070104-01:平面控制網的精度表等 級測角中誤差(m)邊長相對中誤差(k)二 級121/15000控制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地面以上設醒目的圍護欄桿,防止施工機具車輛碰壓。詳見圖:070104-01。圖070104-01:控制樁位保護圖2.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方法使用電子全站儀根據測量總控制網的成果資料,采用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來測設建筑物所需要的軸線控制樁,經復核無誤后作為建筑物

9、平面控制網,外觀型號如圖:070104-02。結合本工程錯綜復雜的軸線布置,測量控制網擬采用分不同的坐標系進行單體控制。各個坐標系之間建立相互轉換關系,作為單體組合及單體之間相互校合的依據。鑒于設計圖紙未明確表明各坐標系之間的直接關系或間接關系,因此各坐標系的轉換關系暫不作說明,待設計圖紙明確后在作補充。選用儀器見圖070104-02。索佳SET2130R全站儀萊卡GX1230GPS接收機 圖070104-02:測量儀器五、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應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精度采用國家二等水準精度。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據業主提供的場

10、區水準基點(至少應提供三個),采用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按二等水準精度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總控制網控制點P1P4,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 場區內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應小于1公里,距離建筑物應大于25m,距離回填土邊線應不小于15m。詳見圖:070105-01。1、直徑700mm的鑄鐵井蓋 4、金屬根絡2、金屬標志(銅芯) 5、護壁3、鋼管柱石 6、礦渣填充物金屬標志(銅芯)圖:070105-01:水準點埋設圖2. 水準線路應按附合路線和環形閉合差計算,每km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W = 式中MW-高差

11、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 L -相應線路長度: 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的個數。3.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表:070105-01規定。表070105-01: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之差(mm)平地閉合差(mm)二等301.03.00.30.344. 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或附近城市水準點,測設一條二等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出場區所布設施工水準控制點高程,經平差計算后的結果作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點布置見測量總控制網布置圖。第二節 土方工程測量一、 平面控制測量1.

12、 自然地面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軸線控制樁采用經緯儀投測出外邊框主輪廓控制軸線,然后根據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開挖線的陰、陽角點釘出木樁并用小鐵釘作標記,以便開挖線被破壞后能及時恢復。2. 基坑底面開挖線放樣土方開挖至基坑底面時,首先投測控制軸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然后根據開挖底口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底口線,同樣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同樣的方法,以控制軸線為依據,放樣出集水坑、電梯井坑等開挖線,也一樣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為了避免開挖錯誤,測量人員要在基坑開挖現場實時指導挖土司機作業。3. 基槽驗線當土方開挖完成后,根據各軸線控制樁投測外輪廓控制

13、軸線到基坑底,并釘出木樁,在木樁頂面軸線方向上釘小鐵釘,然后栓小白線檢查基坑底口和集水坑、電梯井坑等位置是否正確。同時測量人員要積極配合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驗槽。二、 高程控制測量1.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 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土方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測標高基準點,引測方法: 懸吊鋼尺法。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詳見圖:070202-01。3. 基底土方開挖標高控制在土

14、方開挖即將挖到基坑開挖底標高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用S3水準儀抄測出挖土標高,每隔2米距離撒一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標高清土。圖070202-01:懸吊鋼尺法傳遞高程示意圖三、 基坑護坡的變形監測1. 變形觀測儀器的選擇(如圖:070203-01)索佳SET2130R全站儀蔡司Dini10數字式水準儀圖070203-01:變形觀測所用儀器 2. 變形觀測基準點采用測量總控制網布設的控制點P1P4。3. 變形觀測點的布設變形觀測點布設在基坑噴錨坡頂面,每一轉角處布設一個,其他每一邊護坡隔20m左右布設一個。變形觀測點的具體位置根據基坑護坡的實際情

15、況進行布設,本工程護坡變形觀測點共布設32個點(Jk1Jk32),每一變形觀測點處均用紅油漆作好標記,標明點號。詳見圖:070203-02。圖070203-02:變形觀測點平面位置圖4. 觀測方法基坑護坡平面位移觀測時,將全站儀支設在觀測基準點上,后視另一觀測基準點,然后在觀測點處架設棱鏡,全站儀操作人員逐一觀測棱鏡,并記錄該觀測點坐標。基坑護坡沉降位移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為后前前后; 偶數站為前后后前。返測:奇數站為前后后前;偶數站為后前前后。5. 變形數據的計算各個變形觀測點第一次的觀測值為初始值,以后每次觀測值均與首次觀測值

16、進行比較,其差值即為位移變形值。6. 監測周期各個變形觀測點第一次的觀測值為初始值,初始值觀測不少于2次;其他時段每周觀測兩次;因故停工,復工前加測一次,期間仍按常規(每周兩次)監測。當遇大雨等特殊情況時,適當加密觀測次數;當測量的位移值大于計算值時,加密觀測次數。7. 基坑監測注意事項施工前對原場地進行全面調查, 查清有無原始裂縫和異常并作記錄,必要時照像存檔。每次觀測結果詳細記入匯總表并繪制沉降與位移曲線。每次觀測應用相同的觀測方法,觀測其間使用一種儀器,一個人操作,不能更換。在埋設觀測點和施工期間的觀測過程中,對基準點和觀測點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和沉降點不被破壞,保證沉降觀測順

17、利進行,以及測量人員和儀器的安全,監測數據、資料要及時整理,及時反饋給有關人員,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匯報,基坑邊報警值為槽深的3,如超過以上數值,應盡快進行加固處理。沉降觀測工作完成后,向甲方提交正式報告,報告內容如下:文字說明;垂直位移成果表;時間、沉降變形曲線圖。第三節 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一、 軸線控制樁的校測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校測儀器采用測量精度1”級、測距精度2mm+2ppm的全站儀。二、 平面控制測量1. 墊層軸線投測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

18、經緯儀以正倒鏡挑直法投測各主控線,投測允許誤差2mm。墊層上建筑物輪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暗柱、暗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詳見圖:070302-01。圖070302-01:軸線定位示意圖2. 樓層軸線投測將DJ2E經緯儀架設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的縱、橫線各不得少于二條,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3mm。3. 每一層平面或每

19、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進行下道工序。4. 軸線允許偏差如表:070302-01所示。表070302-01:軸線允許偏差主軸線間距允許偏差(mm)相臨軸線3L 30 m530mL 60m1060m90m205. 立模板時的測量控制中心線及標高的測設 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靠近墻體底部的樓層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抄測出樓層+500mm或+1000mm標高線,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模板垂直度檢測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線墜與軸線間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三、 高程控制測量1. 標高引測在向基

20、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 標高基準點的建立采用鋼卷尺水準法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高程點,與各層標高控制點作相互校核,每次校核不少于3個點,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段施工標高的基準點,引測到附近的立柱上進行標識,以便施工中使用。3. 標高控制線的建立待模板支好檢查無誤后,用水準儀在高程控制點以外的立柱上抄測結構+1.000m線,作為該層結構施工標高控制的依據。第四節 地上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測量一、 平面控制測量本工程各建筑物0.000以上的軸線傳遞采用激光鉛直儀測法。在進行內控點的豎向傳

21、遞時,選用采用儀器為瑞士徠卡儀器公司的徠卡ZL型激光鉛直儀(如圖:070401-01)。該儀器精度高,投點精度1/200000。軸線平面投測采用普通DJ2E經緯儀完成。圖070401-01:徠卡ZL型激光鉛直儀1. 軸線內控點的布設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地上結構施工測量所用的軸線控制點按坐標系的不同分別布置于主樓、展覽廳、數碼影院、視聽室、劇院、錄音棚,分別如下:主樓使用A1坐標系,共布設10個內控點,其中四個用于控制核心筒部分,布置于首層樓面,根據施工進程,再將此控制網傳遞到F18層樓面作為基準層,控制網見圖:070401-02。圖070401-02:主樓使用A1坐標系展覽廳用Ac1c坐標系控制

22、,共布設4個軸線控制點于首層樓面,控制網見圖:070401-03。圖070401-03:展覽廳用Ac1c坐標系視聽室根據不同的施工階段用Ab1b、Ad1d坐標系控制,共布設8個軸線控制點于首層樓面,分別如圖:070401-04、070401-05。圖070401-04:視聽室Ab1b坐標系圖070401-05:視聽室Ad1d坐標系劇院與錄音棚二用Ba1a坐標系控制,布設12個軸線控制點,舞臺、劇院座位、錄音棚二各4個;錄音棚一與后舞臺用A1坐標系控制布設9個軸線控制點,錄音棚5個,后舞臺3個;數碼影院用Ae1e坐標系控制,布設3個軸線控制點。以上各控制點均布置于首層樓面,控制網見圖:07040

23、1-06。圖070401-06:劇院與錄音棚二用Ba1a坐標系2. 預埋件的埋設內控點所在樓層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各層施工澆筑混凝土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鋼筋,且與底板焊接澆筑。預埋件及預埋件埋設方法詳見圖:070401-07。圖070401-07:預埋件埋設示意圖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用徠卡GX1230 GPS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坐標校核,精度合格后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內控網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的精度。3

24、. 內控點豎向投測將激光鉛直儀架設在首層樓面基準點,調平后,接通電源射出激光束。把有光學成象物鏡與CCD光點傳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導線引入計算機系統。根據計算機顯示器顯示偏移方向的偏移值移動激光接收靶。基準控制點與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確定控制點的點為并加以保護。4.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見表:070401-01。表070401-01: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5. 軸線控制點傳遞示意見圖:070401-08。 軸線控制點投遞軸線點激光接收靶激光鉛直儀計算機顯示平差后投遞的激光點與激光靶中心的偏差。接收靶

25、中心投遞激光點經過計算機平差得到的控制點。按計算機顯示的方向移動接收靶,使兩點重合。圖070401-08:軸線控制點傳遞示意圖6. 施工層放線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細部放線。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列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二、 高程控制測量1. 標高基準點的建立在0.00m以上標高引測,首先在首層建立3條+1000mm的標高基準線設置于電梯井周圍墻立面,采用水準儀由施工現場內高程測量控制點引測,校核合格后

26、作為起始標高線。2. 標高傳遞各層的施工高程采用50m的鋼尺從測量基準點直接丈量,當丈量高度超過50m時,分別在F12層、F23層、F30層設立第二、第三、第四高程基準點,采用換尺點作為高程測量基準點的方法傳遞,兩測量基準點(換尺點)之間的距離為結合樓層面標高,小于50m的整尺數。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3. 抄測精度應符合表:070402-01中的要求。表070402-01:抄測精度項 目允許誤差(mm) 層3高度(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4. 標高控制線的建立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

27、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采用水準儀、塔尺引測高程控制點的標高。方法是:調整儀器高度使其后視線正對水平線,前視則用鉛筆直接在鋼筋或鋼柱上標出視線。這種測法與一般的塔尺標記測法相比,精度可以提高12mm。三、 其他部位的控制測量1. 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剪力墻、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50cm的控制線。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2. 斜柱的測量放樣具體放樣方法:首先將斜柱設定標高處在

28、平面上的投影線與平面軸線的尺寸關系計算出來,根據樓層平面軸線放樣出斜柱在平面上的投影線,然后在相應標高處支設木方并用經緯儀將平面投影線投測到木方上,同時抄測出具體標高線來控制看臺的模板支設。詳見圖:070403-01。儀器視線斜柱平面投影柱定位線柱中心線圖070403-01:斜柱的測量放樣3. 劇院圓弧控制放樣1) 平面控制圓弧通過弧線與軸線控制點的坐標關系利用全站儀進行放樣,先將圓弧等分并計算空間圓弧等分點在平面上的投影坐標,然后在軸線控制點處架設全站儀以另一軸線控制點方向為基準方向逐個放樣圓弧的等分點。詳見圖:070403-02。2) 標高控制通過設立在首層的標高基準點用水準儀引測至斜柱側

29、立面,作為標高控制的依據。4. 核心筒爬模施工測量控制1) 垂直度控制測量利用激光鉛直儀射出的激光束垂直投射到爬模平臺上設置的激光接收靶,當激光束的紅點與激光靶中心重合時,偏差為零;當激光束紅點偏離激光靶中心時,則可以根據偏離的方向、偏差值進行平臺垂直偏差和旋轉位移的測定。2) 標高控制測量首先將樓層+1.000m標高引測到爬模施工層的下層墻體側立面上,并做出標志作為爬模標高控制的基準點。模 板全站儀全站儀圖070403-02:劇院圓弧控制放樣圖爬模要求所有的支承桿標高都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而爬模平臺處于動態,平臺標高不斷上升變化,采用水準儀抄平的方式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很難準確也很難滿足施工進度

30、要求,為此高層建筑爬模的水平控制通常采用激光掃平儀進行掃描,當紅色激光束射到支承桿上時,及時用石筆或彩筆作出標記,對局部受障礙影響,激光束不能傳遞的支承桿可采取拉線傳遞。核心筒控制使用儀器及操作示意見圖:070403-03。激光接收靶激光射線測量操作架模板圖070403-03:核心筒控制使用儀器及操作示意圖第五節 鋼結構工程施工測量一、 鋼結構控制總體思路鋼結構測量分平面和高程兩部分,平面控制地下部分采用外控法,用全站儀直接對各軸線進行放樣,地上部分采用內控法控制,軸線控制點使用激光鉛直儀逐層向上傳遞,每一次傳遞的控制點經點位自檢閉合后由GPS復測。高程控制點地下部分采用懸吊鋼尺法將高程引測到

31、施工部位,地上部分高程的傳遞使用50m鋼尺分段向上量距。每層高程傳遞的點位不少于3個。鋼結構測量儀器及方法的選擇詳見第十章。二、 平面控制測量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減小誤差,本工程鋼結構部分平面控制網使用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布設平面控制網。具體如下:1. 地下部分施工時使用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的平面控制網的軸線控制樁,因為這些控制樁在建筑物基坑周圍固定并能架設儀器,通視條件良好,便于向基坑內觀測。2. 地上部分施工時使用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布設在建筑物首層平面控制網的內控點,這樣即做到方便施工又做到了兩者之間的有機組合。3. 平面控制網中的軸線控制點和內控點布置圖見上述第一、四節中平面控制測量部分。三、

32、高程控制測量本工程鋼結構按相對標高法進行高程控制測量。1. 標高基準點的建立根據測量總控制網的控制點P1P4,用水準儀標高引測到建筑物首層外圍通視條件好并且位置固定處確定相同的標高控制線,并做好標記。2. 標高傳遞從作好標記并經過復測合格的標高點處,用50m標準鋼尺垂直向上量至各施工層,在同一層的標高點應檢測相互閉合,閉合后的標高點則作為該施工層標高測量的后視點并作好標記。超出50m時,分別在另布設標高基準點,重新布設的標高起始點經過檢測閉合后,作為向上傳遞的依據。四、 其他部位的測量控制1. 鋼柱的偏差校正(如圖:070504-01)鋼柱安裝校正時,用兩臺視線相互垂直的DJ2E經緯儀跟蹤校正

33、,當兩臺DJ2E經緯儀視線不能相互垂直時,可將儀器偏離軸線150以內。經緯儀操作人員測出鋼柱偏差并指揮校正。儀器視線鋼柱外邊線鋼柱定位線經緯儀圖070504-01:鋼柱的偏差校正2. 鋼桁架和鋼梁的吊裝測量1) 在桁架和鋼梁安裝前,要先對其安裝接口處的安裝軸線和標高進行復測,確認后才能對其進行安裝。2) 桁架和鋼梁安裝時,將其接口處的安裝軸線相互對齊,并用水準儀控制其標高,軸線和標高符合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3) 桁架安裝好后,要對桁架的垂直度和側向彎曲進行校正,使其達到設計規范要求才能進行螺栓安裝和焊接工作。3. 空間鋼結構網架的吊裝測量由于本工程建筑物的屋頂是空間網架結構,節點和構件都部

34、規則,所以每個節點位置的精確測量定位難度相當大,因此在本工程中采用三維空間坐標來確定節點的位置,三維空間坐標既節點的X、Y、Z坐標,考慮到節點和構件的不規則及測量定位工作的難度,確保施工質量和工期,將采用GPS RTK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和高精度全站儀相結合的綜合測量方法。五、 對鋼結構安裝測量的要求1. 檢定儀器和鋼尺,在鋼結構工程施工中所用的鋼尺和儀器應符合要求,并切實做到定期校核,保證精度。2. 基礎驗線,根據土建提供的控制點,測設柱軸線,并閉合復核。在測設柱軸線時,不宜在太陽暴曬下進行,鋼尺應先平鋪攤開,待鋼尺與地面溫度相近時再進行量距。3. 主軸線閉合,復核檢驗主軸線應從土建提供之基準點

35、開始。4. 水準點施測,復核檢驗水準點用附合法,閉合差應小于允許偏差。5. 根據場地情況及設計與施工的要求,合理布置鋼結構平面控制網和標高控制網。六、 鋼結構安裝工程中的測量順序1. 測量、安裝、高強螺栓安裝與緊固、焊接四大工序的協同配合是鋼結構安裝工程質量的控制要素,而鋼結構安裝工程的核心是安裝過程中的測量工作。所以,測量工作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貫穿于整個鋼結構安裝施工過程中,才能達到質量的預控目標。2. 建立鋼結構安裝測量的“三校制度”,鋼結構安裝測量經過基準線的設立,平面控制網的投測、閉合,柱頂軸線偏差值的測量以及柱頂標高的控制等一系列的測量準備,到鋼柱吊裝就位,就由鋼結構吊裝過渡到鋼結構

36、校正。通過以上鋼結構安裝測量程序的運行,測量要求的貫徹、測量順序的執行,使鋼結構安裝的質量自始至終都處于受控狀態,以達到不斷提高鋼結構安裝質量的目的。第六節 裝飾工程施工測量裝修階段的測量以結構施工中各樓層軸線為依據,標高采用結構施工中各樓層傳遞的+1.000m標高點(不少于3個)為基準在每個樓層形成閉合曲線,保證每條標高控制線的精度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一、 軸線的恢復和引測1. 軸線恢復前對每條軸線的相對距離、角度進行校核,方法為:用鋼尺直接丈量距離,用經緯儀測量軸線、軸線控制線之間的角度。2. 在施工中被砂漿覆蓋和因為時間久而模糊的軸線、軸線控制線,把面層的附著物清理干凈,用墨線重新彈出。

37、用于閣墻的平面位置控制。3. 柱立面的軸線由恢復后的軸線進行引測,并彈出墨線用紅油漆標識。4. 根據恢復后的軸線及圖紙上閣墻線與軸線的關系依次放出各樓層的隔墻線,用墨線彈出。二、 標高的抄測+0.500m線在裝飾工程中因為高度太低上返距離過長,會造成誤差,一般把裝飾線定在+1.000m,這樣可以為施工時定標高提供方便,不用為了上返標高而總是彎腰,而且1.000m線用水平儀抄平更方便快捷,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而且為施工也提供了方便。1. 樓層+1.000m抄測前應先校測結構施工從首層傳遞在電梯井內壁的標高控制點,當較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2. 樓層+1.000m線抄測時

38、,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采用水準儀、塔尺抄測高程控制點的標高,各標高點之間用墨線連接并用紅油漆標明數據。三、 幕墻的控制測量1. 輪廓線測量依據設計圖紙標定的建筑結構各軸線與外徑尺寸的關系,選好基準控制層,分別用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垂直度盤確定出控制幕墻內徑周長的處于同一垂直面的矩形基準點控制網絡及其連線的距離,基準點之間的垂直誤差控制在直徑為5mm的投影范圍內,基準點連線的直接距離誤差不大于3mm。以矩形基準控制網絡為基礎測放出結構輪廓線。2. 高度、水平度、鉛垂線測量用水準儀從0.000為基準,測出各樓層周長邊的平整度,用水平尺、水準儀測出各轉接件的橫向和縱向水平度,在樓層

39、外立面處分層固定懸掛20kg重捶的50M鋼卷尺,靜置后用等高法分別測量,算出各樓層的實際標高和建筑結構實際總高度,高度標志用油漆記錄在立柱或剪力墻的同一位置處,在幕墻安裝完畢之前,此高度標志必須予以保護不被消除破壞,標高測量誤差:層與層之間3mm,總標高20mm。鉛垂方向用鉛垂儀在基準軸的位置放鉛垂線,測出樓板的出入誤差,并確定控制線。第七節 建筑物沉降測量一、 沉降觀測的目的:沉降觀測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高層建筑的沉降進行一個時期的跟蹤觀測,獲得建筑物準確可靠的沉降數據,了解建筑物的實際沉降情況,為建筑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數據保證。二、 沉降基準點布設1. 基準點布點原則沉降基準點是沉降觀測的依

40、據,每項工程應有4個穩定可靠的基準點,并每半年檢測一次,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沉降基準點與觀測點的距離不宜太遠,以保證足夠的觀測精度;沉降基準點須埋設在建筑物的壓力傳播范圍以外,距離建筑物基坑邊線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2. 基準點的埋設及測量沉降觀測基準點采用測量總控制所網埋設的4個控制點P1P4。基準點高程的校測:基準點使用前,用蔡司 Dini10電子水準儀從業主提供的水準基點與場區內四個水準基準點聯測,經平差計算后的4個基準點高程數據作為本工程沉降觀測的基準點高程。沉降觀測基準點布設閉合路線,其主要技術要求和測法應符合表:070702-01規定。表070702-01:沉降觀測技術要求(

41、單位mm)等 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每站高差中誤差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高差較差觀測方法及要求二 等1.00.300.60.8往、返各兩次注:n為測站數三、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1. 布點原則依據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的要求,沉降觀測點布設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置在變形明顯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 穩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響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觀;3) 避開暖氣管、落水管、窗臺、配電盤及臨時構筑物;4) 承重墻可沿墻的長度每隔20m左右設置一個觀測點在轉角處、沉降縫兩側也應設置觀測點;5) 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物應在柱基上設置觀測點。2. 埋設方法為了便于觀測及長

42、期保存,觀測點采用暗藏式。埋設時用32的電錘在設計位置打孔,將直徑28mm、長度12cm的預埋件放入孔內,周圍用環氧樹脂填充使牢固。觀測時將活動標志旋緊,測畢取出,蓋好保護蓋。這樣既不影響建筑物的外觀又起到保護標志的作用。詳見圖:070703-01。預埋件標頭封蓋預埋件標頭封蓋圖070703-01:沉降觀測點埋設構造圖3. 沉降觀測點的布置針對本工程建筑結構形式,沉降觀測點共步設129個,其中地下部分71個,埋設在地下二層距底板+0.5m的墻、柱側立面上。考慮到北側結構只有地下部分,所以以東西向后澆帶為界限,南部布設沉降觀測點,北部只有靠近后澆帶的柱布設觀測點,這樣通過高低層對比更能明顯的對沉

43、降點觀測的數據進行比較。地上部分布設58個觀測點,埋設在首層墻、柱側立面樓層標高+0.5m處。四、 觀測技術要求1. 觀測儀器觀測儀器選用德國蔡司 Dini10數字式精密自動安平電子水準儀及與其配套銦瓦條碼尺。該儀器相對于光學精密水準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精度高。該儀器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誤差為0.3mm;自動化程度高。該儀器采用CCD測量傳感器自動測量條碼尺,自動顯示與記錄標尺讀數和視距,對觀測數據進行自動平差并能夠與計算機進行數據通訊。它取代了觀測員肉眼觀測、人工記錄、計算,消除了讀數誤差,提高了作業速度。2. 觀測方法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采用單路線往返觀

44、測。觀測過程中應做到:主要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及附屬設備固定、安置的鏡位固定、觀測方法及程序固定。3. 觀測的技術要求沉降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視線高度按表070704-01要求進行:表070704-01:沉降觀測要求等 級儀器型號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二等蔡司 Dini1030m1.0m3.0m0.3m44. 數據記錄及處理采用蔡司 Dini10數字式水準器的平差程序自動進行平差計算,減少人為誤差發生,提高工作效率。5. 觀測中應遵守的事項1) 觀測前30分鐘,晴天應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2) 在連續各測站上安置水準儀

45、的三腳架時,應使其中兩腳與水準路線的方向平行,第三腳輪換置于路線方向的左側與右側;3) 水準儀圓水準器應嚴格置平;4) 除路線轉彎處外,每一測站上儀器與前后視標尺的三個位置應接近一條直線。五、 觀測周期1. 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往返觀測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2. 荷載變化期間的觀測周期要求:1) 施工期間地下室每層觀測一次,地上部分每兩層觀測一次;2) 基礎周圍大量積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應觀測;3) 出現不均勻沉降時,根據情況增加觀測次數;3. 結構封頂至工程竣工,觀測周期按下列要求進行:1) 均勻沉降且連續三個月內月平均沉降量不超過1mm時,每三個月觀測一次;

46、2) 連續兩次每三個月平均沉降量不超過2mm時,每六個月觀測一次;3) 外界發生劇烈變化時應及時觀測;4) 交工前觀測一次。4. 竣工后,第一年觀測2次,以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 012195決定觀測次數。直至建筑物達到基本穩定(1mm/100d)時,停止觀測。六、 沉降資料的提交1. 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觀測兩次,取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術報告。技術報告包括作業說明;沉降觀測記錄;基準點與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圖。2. 正常觀測過程中,每觀測一次,提供作業說明、沉降觀測記錄、時間-荷載-沉降量曲線圖。3. 沉降觀測工作完成(作業終止)后,提供

47、匯總分析報告。技術報告包括:作業說明;基準點與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圖;沉降數據技術分析;沉降觀測記錄;時間-荷載-沉降量曲線圖。第八節 施工測量的質量控制一、 質量過程控制1. 測量人員要按照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作好施工測量日志。2. 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3. 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的精度要求。4. 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1) 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測量放線完成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

48、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2) 復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3) 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準備工作交底測量工作測量資料整理復核圖紙技術資料審閱查閱質量規范測量線路選擇基準點交接人員設備的組織計算測量數據儀器檢定合格證自檢記錄測量計算數據測量成果記錄 技術員書面交底測量人員參加交底中間檢查精度控制測量數據復核采用另一線路復核測量精度復核不合格處理(返工)施工測量日志測量質量控制流程見圖070801-01。圖070801-01:測量質量控制流程圖二、 施工測量注意

49、事項及季節性施工測量措施1. 施工測量注意事項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復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專人復核。測量儀器均在計量局規定周期內檢定,并有專人負責。非專業人員不能操作儀器,以防損壞而影響精度。對原始坐標基準點和軸線控制網定期復查。由于施工分項多,為保證各班組相互配合,以求緊密搭接,施工測量應與各專業工種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量措施。所有施工測量記錄和計算成果均應按工程項目分類裝訂,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說明。2. 季節性施工測量應采取的措施即時注意天氣變化,提前采取應急措施;盡量避免雨中進行測量作業,如確需在雨中進行測量作業時,應打傘遮儀器主機及棱鏡等,避免雨淋;雨季測量作

50、業完畢應先將儀器表面水汽擦干,然后放置陰涼處或用電吹風吹干才可放入儀器箱內,才不致造成水汽進入儀器內部導致儀器失準現象;夏季空氣潮濕,最好備有防潮箱,以利每次儀器使用完畢后,將主機體及光電配件放入,以防濕氣浸入;在進行二等水準測量等精密測量作業時,應避開地面蒸汽大的時間段,減少地面蒸汽引起的視線誤差;高溫氣候下作業需用遮陽傘遮擋儀器,避免高溫影響測量精度;冬季氣溫低,作業前30分鐘,先將儀器置于外界露天中,使儀器溫度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作業前測定外界溫度,鋼尺量距時進行溫差改正;三級風以上不利于儀器施工測量,三級風力以下作業時隨時觀察儀器水準氣泡的變化。三、 資料的編制本工程的測量技術資料編制、管理依據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03)進行,提供的測量資料包括:1. 工程定位測量記錄(C3-1);2. 基槽驗線記錄(C3-2);3. 樓層平面放線記錄(C3-3);4. 樓層標高抄測記錄(C3-4);5.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觀測記錄(C3-5);6. 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B2-2)A2監;7. 業主或監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注意事項

本文(超高層主樓及其附屬設施建筑工程測量施工方案(30頁).doc)為本站會員(Le****97)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丰台区| 长子县| 叙永县| 花垣县| 昌黎县| 凭祥市| 诏安县| 牙克石市| 疏勒县| 云阳县| 睢宁县| 资源县| 宜兰县| 新邵县| 府谷县| 晋城| 嫩江县| 临湘市| 新安县| 玉门市| 肃宁县| 镇江市| 奉新县| 定陶县| 临武县| 邻水| 车致| 滦平县| 辉南县| 鸡西市| 通榆县| 灵石县| 文山县| 大方县| 越西县| 筠连县| 凤冈县| 上虞市| 克什克腾旗|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