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砟軌道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鐵道部頒布客運專線(TB107512010 J 11472011);1.2 鐵道部頒布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1。3 鐵道部頒布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1.4 鐵道部頒布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 J 1155-2011);1。5客運專線鐵路工程質量安全監控要點手冊工管技200977號;1。6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1。7 XX城際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圖及XX城際鐵路路基工程設計總說明及詳圖集;1.8XX城際客運專線施工圖設計文件;1.9 建設單位
2、、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知;1。10 設計單位下發的相關路基施工圖;1。11 XXXX城際鐵路聯合體項目部二分部編制的總體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路基總況本標段范圍內的路基總況見表1-1.表1-1 本標段路基總況序號里 程 樁 號長度(m)備注1DK28+549。51DK29+6201070。492DK31+390。74DK32+501。81111。063DK32+579。01DK33+690。461111。454DK35+749。29DK37+031。761282.475DK37+208.18DK38+773。221565。046DK39+342.73DK39+679。9533
3、7.2157DYK31+430。36DYK31+581。40151.048DYK31+659。40DYK31+827167。62、各部位設計情況路基附屬設施的設計情況主要包括:拱型骨架、噴播植草、栽植喬灌木、混凝土擋土墻、路基排水工程、接觸網支柱基礎、綜合接地、電纜槽、聲屏障及防護柵欄等.三、有砟軌道施工工藝流程1、有砟軌道施工基本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鋪軌前預鋪道砟鋪枕、鋪設長鋼軌單元軌焊接分層上砟整軌分層上砟整軌單元軌焊接應力放散、無縫線路鎖定軌道整理鋼軌預打磨竣工驗收四、工藝操作(一)底層道砟鋪設 1、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1)、京滬高速鐵路攤鋪用道砟應符合客運專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
4、Z211-2005)中特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求。檢驗方法:查驗道砟廠建廠檢驗證書、生產檢驗證書和產品合格證。2)、道砟進廠時的粒徑級配、顆粒形狀及清潔度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技術條件的規定.檢驗方法:采用篩分、專用量規或特定檢驗.每5000m3為一批,不足5000 m3時亦按一批計。每批抽檢一次.3)、底層道砟應采用壓強不小于160kPa的機械蹍壓,道床密度不應低于1.6g/c m3.檢驗方法:檢算蹍壓機械壓強,用道床密度儀或灌水法檢測。每5km抽檢5處。4)、底層道砟厚度宜為150mm,單線寬度一般為4.5m。砟面應平整,其平整度為10mm/3m,砟面中間不應凸起。檢驗方法:目視觀察、鋼尺、3m靠
5、尺量。每千米各抽檢4處.2、施工準備1)、上砟前由鋪軌單位與路基施工單位共同對路基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查驗收,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鋪砟作業。 2)、對路基中線、水平進行復測。 3)、配置攤鋪、蹍壓機械,各種檢測設備,對機械進行安裝調試,對檢測設備進行檢定。3、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 1)、攤鋪設備主要包括自卸汽車、灑水車、攤鋪機、裝載車、壓路機. 2)、配套設備主要包括激光發射器、激光接收器、定位標桿。 3)、檢測設備主要包括密度儀、方孔篩、全站儀、水準儀、3m靠尺及直尺.4、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 底層道砟鋪設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見圖41.1。圖41。1 底層道砟鋪設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二)換鋪
6、長鋼軌施工工藝 1、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1)、長鋼軌的類型、規格、質量應符合施工圖要求。檢驗方法:查驗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文件、觀察檢查、尺量。檢驗數量:全部檢查。 2)、軌枕及其扣配件類型、規格、質量應符合施工圖及產品標準規定.檢驗方法:查驗產品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文件、觀察檢查.檢驗數量:全部檢查。 3)、軌枕的外觀質量和各部尺寸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施工單位用刻度1mm的鋼尺及其他專用工具測量、觀察檢查.檢驗數量:抽檢2。 4)、扣件的扣壓力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施工單位用彈條扣壓力測定儀測定。檢驗數量:抽檢2. 5)、扣配件的型式尺寸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尺量
7、.檢驗數量:抽檢2. 6)、軌枕及其扣配件的鋪設數量應符合施工圖要求。檢驗方法:對照設計文件點數。檢驗數量:全部檢查. 7)、軌枕應正位,并與軌道中心線垂直。軌枕間距為600m,允許偏差為20mm,連續6根軌枕的距離為3m30mm。檢驗方法:尺量。檢驗數量:每千米抽檢100m。 8)、軌道中心線與線路施工圖標示中心線一致,允許偏差為30mm。檢驗方法:尺量.檢驗數量:每2km抽檢100m,每10m一個測點. 9)、鋼軌扣件系統安裝時:絕緣軌距塊的配置,應符合施工圖要求;各零部件應安裝齊全,位置正確。檢驗方法:尺量、觀察檢查.檢驗數量:每千米抽檢100m。 2、施工準備 1)、軌排生產前的工作:
8、軌枕、扣件進場檢驗。工具軌配軌丈量、修整。 2)、軌排鋪設前的工作:底層道砟鋪設的檢驗。線路中線測設的檢驗.3)、換鋪長鋼軌前的準備工作:軌道初期穩定狀態的檢驗。軌枕間距、扣件配置的檢驗. 3、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換鋪法長鋼軌鋪設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見圖42.1圖4-2.5.圖4-2.1 軌排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 圖42.2 軌排鋪設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圖42。3 卸長鋼軌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 圖4-2。4 換鋪長鋼軌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圖42。5 工具軌回收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4、工藝布序說明 1)、軌排生產 軌排組裝方式:應采用25m、60kg/m新軌作工具軌,有兩種軌排生產方式。一種
9、方式為:三排為一組,一排前端鋼軌懸出軌枕40cm,一排兩端鋼軌均懸出軌枕20cm,一排后端鋼軌懸出軌枕40cm。該種軌排在鋪設時,軌排間用斷軌急救器連接,可臨時調整軌縫處軌枕位置。另一種方式為:所有軌排兩端鋼軌均懸出軌枕20cm,每組軌排備一根長20cm、軌腰帶兩個螺栓孔德鋼軌頭及一付帶螺栓的夾板。該種軌排在鋪設時,可臨時調整軌縫處的軌枕位置,使兩根軌枕并排位于軌縫下,軌縫兩側的軌端用帶夾板的鋼軌頭夾住。臺位準備:在臺位上標出每根軌枕的位置,標出每根鋼軌兩端的位置。共用10個臺位生產軌排,可用25m標準軌排作生產臺位。吊放軌枕:一臺龍門吊用兩根等長的鋼絲繩每次吊一垛軌枕(以一層4根、4層為一垛
10、).一垛軌枕吊放到臺位上后,用龍門吊分三次將該垛軌枕分層均勻平放在臺位上。每個臺位每次布置42根軌枕。撥勻軌枕:兩人為一組,每人持一根撬棍,將軌枕撥到標定的位置。安放墊板:將墊板按設計位置擺放到軌枕的承軌槽中。吊放鋼軌:一臺龍門吊用吊軌架將兩根鋼軌分別吊放到軌枕的承軌槽中。安裝軌距塊:兩人為一組,一人持撬棍,一人持軌距塊。撥動鋼軌,將軌距塊安放到位。檢查軌排:檢查枕位是否準確,墊板是否到位,軌距塊是否按號碼、內外次序擺放到位,鋼軌兩端是否齊平、縱向位置是否均勻.安裝彈條:兩人一組,一人持扳手,一人持彈條,將彈條安裝到位.存放軌排:兩臺龍門吊用四根等長鋼絲繩,將軌排吊放到存放位置.2)、軌排鋪設
11、軌排裝車:按五節軌排一組裝在兩輛N17平板車上。每公里線路的軌排裝16輛平板車。列車前端設兩輛平板車裝載倒裝龍門架。軌排運輸:用機車將軌排列車推送到距鋪軌位置5001000m的地點。支立倒裝龍門架:將倒裝龍門架按規定間距對稱線路中心支立在路基上.軌排倒裝:機車推送列車,使一組軌排位于倒裝龍門架下。龍門架吊起軌排組,列車退行.軌排運輸平車進入龍門架下對位.龍門架將軌排組落放到平車上。平車將軌排組運向鋪軌機.軌排組過渡:運輸平車與鋪軌機對接,鋪軌機上的卷揚機將軌排拖入鋪軌機內。鋪設軌排:鋪軌機進入鋪軌位置,吊起一節軌排前出到位并落向底層道砟面.軌排定位:當軌排接近底層砟面時,人工用撬棍將軌排撥向正
12、位。使軌排縱向中心接近設計線路中心,并使軌排后端與已鋪軌排對接。軌縫處安裝軌縫卡片,保證軌縫大小適度.安裝夾板:軌排落實后,用夾板或鋼軌急救器將鋪設軌排與前一軌排連接牢固.鋪軌機對位:鋪軌機前行一節軌排距離,準備鋪設下一節軌排。 3)、卸放長鋼軌長鋼軌裝車:每對長鋼軌工作邊向內且對稱于運輸列車縱向中心裝車,列車上每層裝12根長鋼軌.列車每端設防止長鋼軌串動的擋板,列車中的一輛平板上設兩道長鋼軌鎖緊裝置。列車前端設長鋼軌降坡裝置。長鋼軌運輸及對位:機車推送長鋼軌運輸列車到達卸軌現場。列車對位的位置為列車上長鋼軌的后端與線路上已換長鋼軌或已卸長鋼軌的前端。捆綁長鋼軌:拆除列車前端擋板,解除一對長鋼
13、軌的鎖定裝置。用一對鋼絲繩的一端分別通過鋼軌卡子與長鋼軌連接,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降坡裝置捆綁在線路中心.卸放長鋼軌:機車牽引長鋼軌運輸列車退行,將長鋼軌卸放在線路的中心位置。列車對位:長鋼軌運輸列車前行一對長鋼軌的距離,進行卸放下一對長鋼軌的對位作業。 4)、換鋪長鋼軌換軌車及工具運輸:軌道車牽引23輛平板車送換軌車、工具及施工人員。拆卸扣件:兩人一組持一把扣件扳手拆除一對長鋼軌范圍內軌排的鋼軌扣件,將拆下的扣件擺放在鋼軌兩側的軌枕面上.安放換軌車:將換軌車從平板車上卸下安放在軌道上,將線路鋼軌及長鋼軌分別穿入換軌車上的相應框架.換鋪長鋼軌:軌道車牽引換軌車前行,將工具軌引導到軌枕的兩端,同時
14、將長鋼軌引導進入承軌槽。安裝扣件:將一對長鋼軌換入承軌槽后,兩人一組持一把扣件扳手將長鋼軌的扣件安裝齊全。換軌說明:如工具軌之間是用夾板連接,則用換軌車換下工具軌比較容易。如工具軌是用帶夾板的鋼軌頭或斷軌急救器連接的,則用換軌車換下工具軌比較麻煩,可考慮先將工具軌撥到軌枕兩端,然后再用換軌車鋪設長鋼軌. 5)、回收工具軌工具軌回收車:一種回收車可在N17平板車中部設T型吊軌架,吊軌架上橫梁兩端設電動葫蘆,橫梁長度4m。兩輛平板為一組.另一種回收車以兩輛N17平板車為一組,在一組平板車的兩端各設一個倒L形吊軌架.每個吊軌架橫梁上設一個電動葫蘆,倒L形上部懸臂長度6m,橫梁長度4m.一組回收車一次
15、最多可回收25m鋼軌約80根。每輛平板車上應設兩道裝軌轉向架。工具軌裝車:一組回收車與一對工具軌對應停放,兩個吊軌架上電葫蘆的夾軌鉗夾住工具軌顎部將工具軌吊上平板車密排在轉向架上。工具軌回運:軌道車牽引回收車返回鋪軌基地,將工具軌卸放到鋼軌垛上以便繼續生產軌排。工具軌倒用35次,應進行一次檢驗矯直。(三)上砟整道施工工藝 1、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1)、京滬高速鐵路攤鋪用道砟應符合客運專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12005)中特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求。檢驗方法:查驗道砟廠建廠檢驗證書、生產檢驗證書和產品合格證.2)、道砟進廠時的粒徑級配、顆粒形狀及清潔度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技術條件的規定。
16、檢驗方法:采用篩分、專用量規或特定檢驗.每5000m3為一批,不足5000 m3時亦按一批計。每批抽檢一次. 3)、道床經分層鋪設、起道、搗固、穩定作業后,達到初期穩定階段時,道床狀態參數應達到表4-3.1要求.表4-3。1 初期穩定階段道床狀態參數指標及檢驗階段枕下道床剛度(kN/mm)道床橫向阻力(kN/枕)檢驗方法檢驗數量初期穩定階段707。5用道床剛度儀檢測每5km作為一個檢驗批,每千米檢測2根軌枕,求平均值 4)、整道后的道床斷面應滿足設計要求,曲線外軌超高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并應在緩和曲線全長范圍內均勻遞減。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尺量.檢驗數量:全部檢查。 5)、軌道達到初期穩定階段
17、狀態時,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3。2的規定.表43.2 道床初期穩定階段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檢驗數量高低410m弦量每5km抽檢2處,每處抽檢10個測點軌向4直線10m弦量,曲線20m弦量扭曲(基長6。25m)4軌距尺量軌距2軌距尺量水平4軌距尺量 6)、道床到達穩定狀態時,道床狀態參數指標應符合表43.3的規定.表4-3。3 穩定道床狀態參數指標及檢驗列車設計行車速度v(km/h)枕下道床密度(g/cm3)枕下道床剛度(kN/mm)道床橫向阻力(kN/枕)道床縱向阻力(kn/枕)檢驗方法檢驗數量2001.701001012用道床剛
18、度儀及密度儀檢驗以5km作為一個檢驗批,每千米檢測2根軌枕,求平均值,要求每一實測值與批平均值之差不超過平均值的20%,有橋梁和隧道的區間應在橋隧范圍內至少抽檢10根軌枕200v2501。751101012300v3501.751201214 7)、有砟軌道靜態平順度鋪設精度標準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3。4的規定。表43.4 有砟軌道平順度鋪設精度標準(mm)及檢驗序號項目列車設計行車速度v (km/h) 檢驗方法檢驗數量2002001軌距22軌檢小車檢測每5km抽檢2處,每處各抽檢10個測點2高低323水平324扭曲(基長6。25m)325軌向32 8)、道床厚度、砟肩寬度及堆高允許偏差應符合
19、表4-3。5的規定.表4-3。5 道床厚度、砟肩寬度及堆高檢驗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檢驗數量1道床厚度20尺量每千米抽檢5處2砟肩寬度203砟肩堆高不得有負偏差 9)、軌面高程、軌道中線、線間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3。6 的規定。表4-3.6 道床穩定階段軌道幾何尺寸靜態檢驗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檢驗數量1軌面高程與設計比較一般路基上20水準儀測量每5km抽檢2處,每處各抽檢10個測點在建筑物上10緊靠站臺20,不得有負偏差2軌道中線偏差30尺量3線間距差0,202、施工準備1)、鋪軌后應及時按3m間距測量各點的總起道量,每次將確定的各點起道量輸入微機. 2)、平直
20、地段用激光準直,根據中線樁在200600m范圍內安裝激光發射儀。 3)、曲線上把曲線資料輸入微機。 4)、按照套道方式和起道量確定需要補充道砟的數量。3、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 1)、施工機械包括內燃機車、K13風動卸砟車、配砟整形車、起撥搗固車、動力穩定車、裝載機。 2)、工藝裝備包括全站儀、水準儀、直靠尺、鋼尺、測繩、軌檢儀、道床剛度儀。 4、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 上砟整道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見圖4-3.1。5、工藝布序說明 1)、風動卸砟車內燃機車牽引布砟,牽引速度不得大于10km/h.補砟分3次進行,前2次各完成需要砟量的1/22/3,第3次補足全部道砟。布砟時應使枕盒飽滿,道肩豐厚. 2
21、)、每次布砟后,由軌道作業車進行起道和穩定作業.前2次各完成總起道量的1/22/3,第3次按設計軌面高程起道. 3)、配砟整形車將道砟收攏,通過側犁收攏道砟向線路中心補砟,使道砟充滿枕盒。道砟配置高度低于鋼軌頭部但高于軌枕面不大于10cm,并清除鋼軌及軌枕面上道砟。按設計斷面對道床進行整形,做道肩堆高。 4)、搗固車作業前在200600m范圍內安裝激光發射儀,搗固車根據輸入的資料進行光電轉換,自動控制對線路進行起、撥、搗作業。每次搗固兩根軌枕并夯實道肩道砟。起道量在6080mm時,搗固兩次;起道量60mm以下時,搗固一次.圖4-3。1 上砟整道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圖5)、動力穩定車在首次搗固
22、作業后對道床進行兩次動力穩定,動力穩定車的行進速度為1.5km/h.以后每搗固一次,動力穩定一次,動力穩定車的行進速度為0。6km/h。 6)、質量要求起撥道、搗固作業,在長鋼軌鎖定軌溫2015范圍內進行. 每次整道作業完畢,利用軌檢儀對線路狀況的檢測結果,對搗固車和動力穩定車給定的作業參數進行調整,以便有針對性地安排精整作業.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標準參見表43。7、表4-3。8。表4-3。7 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標準序號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后標準第一遍作業第二遍作業第三遍作業精細整道第四遍作業第五遍作業1搗固深度(mm)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80插入枕底
23、以下802夾持時間(s)0.60。60。80。80。83搗固次數雙搗單搗雙搗單搗單搗4搗固速度(m/m)20202018185搗鎬振動頻率(Hz)35353535356中線差(mm)503030307軌向(mm)328水平(mm)54329高低(mm)43210扭曲()1.111111道床剛度(kN/mm)7012012縱向阻力(kN/枕)1413橫向阻力(kN/枕)7.510備注依中樁撥道繩正法撥道繩正法撥道繩正法撥道找小坑作業表4-3.8 穩定作業參數序號穩定作業參數第一遍穩定第二遍穩定第三遍穩定第四遍穩定1動力穩定頻率(Hz)353535352下沉量(mm)20左右20左右10左右10左
24、右3穩定走行速度(km/h)0。90。80.70。64穩定荷載(kN)19.819.819。819。8備注搗固第五、六遍作業不進行動力穩定。穩定車在橋上作業時,荷載采用9.8kN,頻率采用30Hz。橋上穩定作業不得進行停機、重新起振作業和終止作業五、單元軌工地焊長鋼軌運輸到達工地后,將長鋼軌在工地焊接成1。5km的單元軌,單元軌采用鋁熱焊,現場鋁熱焊接的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以后無縫線路的使用壽命長短及安全與否.因此,如何保證現場鋁熱焊接的質量將成為關鍵,工地鋁熱焊接前必須先做型式試驗,且其結果應符合鋼軌焊接(TB/T1632-2005)中的要求。(一)鋁熱焊接工藝流程鋁熱焊接工藝流程為:到焊接
25、現場前的準備工作在焊接現場的準備工作軌道的準備工作鋼軌端頭的準備鋼軌端頭的對正砂模的準備預熱焊藥包的準備澆注拆除砂模與推瘤熱打磨冷打磨收尾工作。圖-1為鋁熱焊接斷面圖.(二)工藝說明為確保現場鋁熱焊接質量,必須按照鋁熱焊接的工藝流程操作,嚴格控制好每一步驟.下面就對各個步驟及其注意事項作詳細介紹。(三)到焊接現場前的準備工作焊工要檢查并確認施工過程中所有必需的工具、材料是否已齊全,作用是否良好,并分類放置。待焊接頭應做好如下準備:1、如果需要,應撤去夾板。2、在焊頭兩端各卸掉36根軌枕上的扣件,如果是曲線部分,應依據曲線半徑的大小去掉更多的扣件.3、用鋼絲刷或者打磨機清理接頭的端面,以除去氧化
26、物。4、檢查端部尺寸,并確認端頭鋼軌無裂縫。5、調查軌頭是否有壓塌現象,如有壓塌,應先進行鋸軌。鋸軌時,應注意保證鋼軌斷面的垂直度,不能內斜( ),確保澆注時鋼水能灌滿軌縫。鋸軌外斜時( )應保證兩軌頭上下間距均在2327mm范圍內。(四)在焊接現場的準備工作 1、在調整軌縫前測軌溫10min,掌握軌溫情況.2、檢查并找出任何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隱患及障礙。3、確認鋼軌類型并記錄下來,檢查是否和焊劑類型一致.4、在線路外合適的地方挖一個深300mm的坑,以備放置澆注后的坩堝等廢棄物。在挖洞之前一定要檢查是否有地下電纜.(五)軌道的準備工作1、落實軌道的直度和表面。2、落實鋼軌的型號及重量與所使
27、用的QPCJ焊劑是否相對應。3、檢查鋼軌的間隙:距離軌枕應不小于100mm,否則,焊接前應先方枕,直至達到要求為止。4、除去間隙下方的道碴100mm。5、鎖定距軌端15m范圍內的線路,如果預計在施工過程中鋼軌伸縮量較大,應使用拉軌器鎖定。6、檢查并落實推瘤機和打磨機能夠正常工作.(六)鋼軌端頭的準備落實鋼軌端頭的直角垂直公差應為1。0mm,且端頭以前未被氣焊或電焊過。(七)鋼軌端頭的對正對鋼軌端頭進行對正時,應考慮四個參數,即間距、尖點、水平對正和扭轉。1、間隙調整(圖2):軌端間隙必須為252mm(如果間隙小于23mm,將達不到預熱的效果,而且熔化的鋼水會因過量而溢出廢渣盤。如果間隙大于27
28、mm,預熱也將達不到效果,而且熔化的鋼水還會不夠注滿整個間隙),間隙尺寸最好采用梯度式測距尺或采用端帶尺分別測量鋼軌頭部和根部的各兩個點,得到四個尺寸,四個尺寸必須在公差范圍內(2327mm)。2、尖點(垂直對正):在焊接之前,兩端鋼軌向上應有一交點,這樣就不會因為焊完后的冷卻造成焊頭凹陷,并能保證留有一定的凸出余量供打磨。用1m靠尺放置在鋼軌運行表的正中央,水泥枕上兩端間隙必須是1.6mm(木枕上必須是3。2mm)。3、水平對正:用直尺規分別檢查鋼軌對接尺寸的一段鋼軌軌頭、軌腰和軌底,如果兩根鋼軌不一樣寬,將兩端鋼軌的中心線對齊,差異均分。4、扭轉:軌頭內側表面和軌肋的底部必須同時對直.端頭
29、對正時用鋼軌對正架或鋼軌對正架梁或對正桿來調整各個參數。鋼軌端頭的對正是鋁熱焊接工藝中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將直接影響到焊接接頭的質量.因此,在鋼軌端頭對正的過程中,絕對不要踩在鋼軌上而且對正好后,要按照同樣的程序再重新檢查一遍,確保對正的準確性。(八)砂模的準備1、砂模安裝前應將兩側的砂模在鋼軌上輕輕摩擦,以使其與鋼軌結合得更緊密。2、所有影響砂模精確定位的斷面缺陷(如毛刺等)必須去除.3、砂模的中心線與鋼軌接頭的軸線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4、在砂模的出料口及夾具螺紋處抹上防漏泥。(九)預熱預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亦是鋁熱焊的重要工藝因素,其作用在于消除砂模中殘余濕氣含量和提高鋼軌及砂模
30、的溫度。預熱過程如下:1、記錄鋼軌的溫度。2、使用調節器增大壓力,一直獲得丙烷壓力為10PSI,氧氣壓力為70PSI,然后關掉鋼瓶。3、將加熱器裝于支架上,調整噴咀對準砂模的中心,并將分流塞放在砂模的邊緣上.4、將加熱器裝從支架上拿開,點燃噴火咀。5、調整丙烷氣和氧氣的壓力混合比,以得到最佳的火焰.6、預熱時間從火焰調節好之后計起,用跑表嚴格控制在5min(60kg/m鋼軌).7、預熱完成后,先關掉丙烷氣,后關掉氧氣將預熱器拿出,操作時注意不要將砂模壁碰壞。8、預熱時要注意觀察各縫隙上的防漏泥是否有裂紋或掉下.(十)焊藥包的準備(在預熱之前或預熱過程中)1、檢查焊藥包是否有破裂或受潮.2、坩堝
31、干凈,無裂縫裂紋。3、自熔塞安全地位于底部中央位置。4、在開封之前,焊藥的包裝袋是密封并且干燥的.杜絕使用結塊的焊藥。(十一)澆注在澆注前焊工應穿戴好安全保護裝備,待預熱結束后,將一次性坩堝放置在砂模的正中央,30秒鐘之內必須將焊藥點燃,引火芯插入焊藥中最深為25mm。在澆注的過程中,應在鋼軌的兩側分別準備兩根裹有防漏泥的短棒。在澆注結束之前,人不要站在焊接區的軌枕上.當廢渣停止留出,按下跑表開始計時。(十二)拆除砂模與推瘤在澆注5分鐘后,移走廢渣盤和一次性坩堝,拆除砂模;在澆注6分半鐘后,將多余的焊料切除掉,軌基處凸出的焊料打彎,以便打磨機打磨焊頭。(十三)熱打磨熱打磨是重新恢復交通前必須要
32、做的一道工序。在熱打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1、焊工應穿戴好安全保護裝備.2、在熱打磨時,應在鋼軌踏面上保留至少高出鋼軌0。8mm的焊頭金屬.3、打磨焊頭的內側及外側與鋼軌的兩側平齊。4、在澆注完15分鐘后去掉楔子,以便讓焊頭冷卻至水平.5、假如使用了起軌器來使鋼軌端頭降低,可以澆注后過30分鐘將其撤掉.(十四)冷打磨冷打磨是為了除掉由于焊接生成的任何幾何不連續,也是為了最終對焊頭的驗收。冷打磨應在澆注后1小時后進行,先去掉軌基抬高器,目測尖點,對鋼軌表面進行冷打磨使其整體平齊,注意千萬不要在某一處打磨過度而造成鋼軌淬火。做到寧可少打不可多打,邊打邊檢測直至達到其技術要求為止。(十五)收尾工作
33、以上工作完畢后,焊工應徹底清理焊凸緣,去掉毛刺,并清除焊接現場,完成焊接記錄報告,以便于驗收的順利進行。(十六)特殊條件下的鋁熱焊接由于鋼軌的條件,不同的冶金、類型,甚至溫度,使得在某些情況下需對標準的QPCJ焊接工藝作相應的調整,最經常遇到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十七)對于已磨損的鋼軌1、當出現軌頭寬度不相同的情況時,解決的辦法有:對直鋼軌的軌底和軌腰,并在焊接完成進行打磨時,打磨軌頭的內側和外側成一直線。2、當出現軌頭高度不相同的情況時,若小于3mm,解決的辦法有:對直運行表面,高度的差異將在軌基處予以抵消.若軌頭的差異大于3mm而小于8mm時,則應使用QPCJ中和組件。(十八)寒冷氣候條件(
34、刮風或下雨及下雪、溫度低于15)1、加熱程序如果鋼軌溫度低于15,必須在預熱開始前或在預熱過程中,用渦輪式焊槍將鋼軌加熱至37,需要加熱的鋼軌長度為1m,并且是砂模的兩側,每段鋼軌的兩側。2、冷卻程序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同樣也會遇到一種危險,即焊頭會冷卻過快,如果溫度低于15或風特別大,則須在除瘤后立即用保溫箱或保溫罩將焊頭蓋起來,時間至少為10分鐘,之后再進行打磨。(十九)對于使用鋼軌擴張器的情況當需要使用鋼軌擴張器時,那么只能在鋼軌溫度低于下面的溫度時才能去掉擴張器:應力 溫度張力 370壓力 600(二十)對于出現焊藥“凍結”的緊急情況這是一種十分少見但卻有潛在危險的情況,即焊藥在點著后,
35、在一分鐘之風沒有熔化的鐵水澆注下來。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立即離開坩堝,然后鋸下焊頭,按規范要求插入軌重焊.(二十一) 焊接質量檢查及數據分析每個焊接接頭都應在焊后(焊縫冷卻到50以下)進行超聲波探傷。發現焊頭任何部位有未焊透、裂紋、氣孔、夾雜物等有害缺陷,應予重焊。焊接接頭打磨后進行外觀質量檢測,焊縫及兩側100mm范圍內不能有壓痕、碰痕、劃傷及電擊傷等缺陷。工地鋼軌焊接接頭平直度幾何偏差應符合表1中的規定.(二十二) 現場焊接失敗時的處理措施在焊接過程中出現焊藥“結塊現象或焊完檢測焊頭探傷時出現表1 工地鋁熱焊接接頭幾何允許偏差及檢測記錄表未焊透、過燒、裂紋、氣孔夾碴等有害缺陷或過度打磨等均
36、視為焊接失敗。出現這種情況可采取以下措施:1、單元軌焊接失敗時,可直接鋸軌(軌縫兩側鋼軌至少各100mm),然后串軌重焊。2、鎖定焊接失敗時,宜插入長度不小于6m的短軌(鋸軌處至軌縫的距離不小于100mm),然后重焊.頭 10 個 焊 頭后 10 個 焊 頭備 注軌 頂 面(00.3mm)軌頭內側工作面(-0。30.3mm)軌 頂 面(00。3mm)軌頭內側工作面(-0.30。3mm)打“*”的為不合格的。軌底因還未打磨,無檢測,其幾何偏差為00.5mm。1+0.25-0。25+0.120。242+0.175+0。10+0。05+0。203+0。050。22+0。150.234+0。42+0。
37、14+0。24+0。155+0。150。20+0。26+0。106+0。250。40*+0。1250。2570.15-0。15+0。100。058+0。120。05+0.050.1759+0.10-0。53+0.05-0。0810+0。08+0。25+0.25+0.15(二十三)現場鋁熱焊施工要點1、必須十分熟練掌握各工序的工藝,并嚴格按照鋁熱焊接的操作手冊對每一步驟進行操作。2、冷打磨時,應杜絕出現發藍現象,以免造成鋼軌斷裂,且應邊打磨邊對其平直度進行檢測,做到寧可多打磨幾次,不可一次多打,避免造成低接頭。3、鋼軌端頭對正時,應反復多次檢查,確保四個參數對正的準確性.4、仔細檢查焊藥,杜絕使
38、用受潮結塊的焊藥。六、應力放散與線路鎖定應力放散與線路鎖定是一次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施工中繼鋪底碴、鋪設長軌、現場鋁熱焊接、上碴整道之后的一道工序,是一次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成功與否的關鍵。(一)施工方法1. 布設位移觀測樁位移觀測樁是無縫線路養護的重要標志樁.位移觀測樁應滿足牢固可靠、易于觀測和不易被破壞的要求,成對的位移觀測樁應垂直于線路方向。位移觀測樁可以就近利用接觸網基礎(桿)及橋梁擋碴墻設置,單元軌節起終點的位移觀測樁盡量與單元軌節焊接接頭相對應,縱向相錯量不得大于30m,位移觀測樁間的相對位置應保持基本不變.區間按單線每500m設置一對,岔區按每付道岔5對設置.岔區、伸縮調節器位移觀測
39、樁布置如圖所示.跨區間無縫線路的長軌長起、終點,距長軌條起始點100m位置各設置一對位移觀測樁.在長大橋梁兩端、調節器基本軌接頭和距離基本軌接頭100150m處增設位移觀測樁。位移觀測樁必須預先埋設牢固,在單元軌節兩端就位后立即進行標記,標記應明顯、耐久、可靠。圖1:單元軌節位移觀測樁的布置圖2:單組道岔位移觀測樁的設置圖2中:A、B、C分別表示道岔頭、限位器、岔尾的對應位置設置位移觀測樁2、放散方法圖3:應力放散施工示意圖采用滾筒放散法和綜合放散法,當軌溫逐漸升高時進行應力放散,則左股(第一股)采用綜合放散法,應力放散時軌溫低于鎖定軌溫,應力放散均勻后,測量軌溫,計算拉伸量,進行拉軌至鎖定軌
40、溫,上扣件鎖定鋼軌,右股(第二股)應力放散時軌溫控制在設計鎖定軌溫附近時,在滾筒上進行應力放散后直接落軌進行鎖定。當軌溫降低時進行應力放散施工,左右股施工方法正好相反。3、接頭連接已放散的單元軌與相鄰待放散的單元軌之間用接頭夾板臨時連接。軌縫處穿上22的螺桿,已放散完畢的單元軌之間在應力放散完成后立即進行鎖定鋁熱焊接。4、伸縮區放散本次單元軌節時考慮上一單元軌節的伸縮區100米。5、鋼軌支墊每隔10米的距離,在軌枕之間支墊一滾輪,高度為橡膠墊板之上5厘米左右(頂起的軌底面與軌枕上的預埋鐵座頂面大致平齊),如圖4示。鋼 軌軌 枕滾 輪滾 輪 支 座圖4:鋼軌支墊示意圖6、臨時位移觀測為檢測應力是
41、否放散均勻,在應力放散過程中在鋼軌上標記臨時位移觀測點,全過程地觀察鋼軌的位移以檢驗鋼軌內部應力是否放散為0,在上一單元軌的伸縮區起終點設1、2點,本次放散單元軌每隔300米(當單元軌長度不為1500米時參照進行觀測點設置)設置3、4、5、6、7、8共8個臨時移觀測點。7、施工鎖定軌溫考慮到施工中鋼軌內部應力放散不可能完全均勻及列車碾壓導致鋼軌伸長等因素,施工鎖定軌溫控制在設計鎖定軌溫另加3-40C左右.(二)施工工藝1、施工流程圖:如圖5示。軌道狀態檢測近期軌溫調查位移觀測樁設置標記臨位移觀測點卸扣件、頂起鋼軌撞軌臨時位移觀測記錄軌溫、拉軌卸扣件落軌、鎖定鋼軌鎖定焊接圖5:應力放散與線路鎖定
42、施工流程圖2、施工步驟1)、在應力放散前對底碴攤鋪、長軌鋪設、現場鋁熱焊接、上碴整道等工序施工質量,線路狀態進行全面檢測,重點檢測彈條扣壓力、道床剛度及橫向阻力、現場鋁熱焊接質量、軌道幾何尺寸,要確認線路已經達到初期穩定狀態. 2)、通過現場調查,了解近期軌溫的變化情況,決定應力放散與線路鎖定的作業時間。3)、按照要求,埋設鋼軌永久位移觀測樁的埋設、編號。 4)、到達施工現場后,按圖1所示,在本次放散單元軌節和上一放散單元軌節伸縮區標記臨時位移觀測零點。 5)、在本次放散單元軌節和上一放散單元軌節伸縮區范圍內,用專用工具拆卸彈條,用起道機將鋼軌頂起,支立于滾輪上,頂起高度為5厘米,滾輪間距為1
43、0米。6)、由于長軌鋪設時軌溫與正在進行的作業軌溫不一致,彈條卸除、鋼軌頂起后,鋼軌的束縛解除,鋼軌將產生位移,但由于鋼軌內部應力及滾輪摩擦阻力等影響,此時鋼軌內部應力不為零,記錄鋼軌臨時位移(第1次),作為以后施工放散的依據。7)、如圖3所示,在本次放散單元軌前后各布置一臺拉軌器,拉軌器固定于本次放散單元軌與相鄰單元軌的鋼軌上。用拉軌器2拉動放散單元軌向上一放散單元軌節方向移動。用拉軌器1拉動放散單元軌向下一放散單元軌節方向移動. 用拉軌器2再次拉動放散單元軌向上一放散單元軌方向移動,并保證軌縫2為25mm.經以上3次來回拉動鋼軌,鋼軌與滾輪之間的摩擦阻力已基本被克服,鋼軌內部的應力也基本為
44、零。此時記錄下各點的臨時位移(第2次).用小錘來回錘擊鋼軌,進一步放散鋼軌內部個別段的殘余應力,記錄下各點的臨時位移(第3次).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分析鋼軌內部應力為0.8)、記錄鋼軌應力放散為零時的軌溫,若此時軌溫正好符合設計鎖定軌溫,則鎖定鋼軌。若此時軌溫低于設計鎖定軌溫,記錄軌溫,按下列公式計算拉伸量進行拉軌,并現場測量鋼軌的實際拉伸量(第4次),與計算拉伸量比較,若與計算拉伸量相符合,則鎖定鋼軌,若與計算拉伸量不符合,則要查找原因并采取相關措施如應力放散不均勻滾輪卡死鋼軌等因素。l=l(T鎖-t)l:各臨時位移觀測點的鋼軌計算拉伸量;:鋼軌的線膨脹系數:取0。0000118米/0C;
45、T鎖:施工控制鎖定軌溫; T:拉伸鋼軌時鋼軌的平均軌溫; l:各位移觀測點至上次放散單元軌伸縮區起點的距離;9)、軌溫合適或鋼軌拉伸到位時,按圖1所示鎖定方向依次去除支墊在鋼軌下的滾輪,將鋼軌落到軌枕上,上好扣件,緊固鋼軌,在拉軌器前后各50米范圍內的鋼軌鎖定完成后,方可松掉拉軌器的液壓油門,拆除拉軌器。10)、對本次放散單元軌與上一次放散單元軌的接頭用法國QPCJ鋁熱焊接技術及焊劑進行現場鋁熱焊接.11)、在埋設有鋼軌永久位移觀測樁位置的垂直線上鋼軌軌頭外側面標記鋼軌位移零點。12)、定期對鋼軌位移進行觀測。七、無縫線路軌道整理(一)軌道整理應作好以下各項工作 1、根據設計要求,在規定的作業
46、軌溫范圍內,應對線路進行至少兩遍精細調整,使之達到驗交標準。 2、 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道床斷面,應進行整修,堆高砟肩,拍攏夯實。 3、緩和曲線、豎曲線區段調整圓順. 4、整修打磨不平順焊縫,提高軌面平順性。 5、調整軌距,補齊扣、配件. 6、測取鋼軌爬行量,復核鎖定軌溫.(二)軌道整理基本工藝流程圖7-2.1 軌道整理基本工藝流程八、鋼軌預打磨在線路驗收前,應對全線鋼軌進行預打磨作業。打磨列車到達工地后,根據軌面狀態,可采用列車運行打磨、成形打磨等方式進行作業。打磨列車的使用和管理按其操作手冊及維修保養手冊的相關規定執行。(一)鋼軌全線預打磨施工基本工藝1、主要設備:打磨列車、人工操作的鋼軌波
47、紋研磨機. 2、打磨工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打磨前,應調整好打磨頭的偏轉面和對鋼軌的施壓力.2)、打磨前用安裝在打磨列車上的測量設備對整個打磨段上的鋼軌進行縱斷面的零位測量。3)、道岔尖軌及可動心軌、轍叉和鋼軌伸縮調節器尖軌,用人工操作的鋼軌波紋研磨機進行打磨,嚴禁用普通打磨列車打磨。(二)質量檢驗1、檢驗機具包括直尺、塞尺、鋼軌平直度測量儀、波紋磨耗測量儀、鋼軌頭部橫斷面繪圖儀和打磨列車上的測量儀器。2、在使用打磨列車時,必須用安裝在打磨列車上的測量設備做打磨后測量。3、打磨后的鋼軌應符合京滬鐵路設計要求。九、質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預防控制措施質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預防控制措施表通 病現 象原 因
48、 分 析預 防 措 施軌節生產質量通病錨固強度不足,錨固螺栓高度超標,軌頭欠方正,螺栓扭矩不足。硫磺錨固砂漿熬制工藝不符合規范要求,灌注時砂漿溫度低。嚴格按規范要求熬制硫磺砂漿,砂漿溫度低于130時不能進行錨固作業.錨固螺栓長度超標,錨固模板尺寸不標準。嚴格檢查錨固螺栓質量,定期檢查錨固模板磨耗情況.鋼軌長度丈量不準確,方尺不標準。選擇經校核的鋼尺丈量鋼軌,并嚴格按規范要求配軌,定期校核方尺。電動扳手扭力不足.及時檢查、調節電動扳手扭力矩.線路養護質量通病整道過程中軌道頂面高程調控不利、曲線軌道不圓順形成三角坑、硬彎等。測量精度偏低,段落誤差發生累積超標.提高測量精度,相鄰段落進行聯測,綜合平
49、差,消滅誤差積累。作業連續性不夠,間斷施工造成銜接不好.連續作業,從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進.道床搗固不密實、鋼軌與軌枕聯接件松動或缺失,過車后發生沉降或變形。加強道床搗固,檢查扣、配件是否有松動缺失現象,如有馬上補齊。軌道鋪設質量通病軌道軌縫預留不均勻配軌計算過程中,對施工現場具體情況考慮不充分;對鋼軌溫度變化掌握不及時;線路中線控制不到位.在配軌計算前,對施工現場情況進行周密的調查,充分考慮影響軌縫預留的各種因素;隨時掌握鋼軌溫度變化;精確測量,準確控制線路中線.十、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一)施工安全1、長鋼軌裝車和鋪設使用必須對稱,軌枕裝車和倒運應保證每節平板車不得出現偏載。2、橋上穩定作業時
50、不得停機、重新起振作業和終止作業。一旦出現非故障停機時,應立即關掉垂直預加載和振動.如要繼續進行穩定作業,必須先將動力穩定車退出橋梁區段后,然后再規定上橋作業.3、各種作業車輛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速度行車,避免出現脫線甚至顛覆事故.4、大型機械作業時,人員不得進入作業范圍。5、長鋼軌卸放、換鋪長鋼軌及工具軌回收工序作業中,須防止鋼軌彈傷作業人員及鋼軌傾倒砸傷作業人員。6、各種線上作業車輛按規定速度運行,進入區間應憑調度命令。7、安全員應現場跟班作業,做好各項安全工作的檢查。 8、在路基上運行的運砟汽車,不得急剎車、急起步及急轉彎。(二)環境保護 1、用后的扣件袋子、捆綁鐵線、木條等應隨車收回.2、現場機械維修所使用的棉紗、潤滑油包裝、油品等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 3、自卸汽車運送道砟的道路(含路基面)應灑水,防止粉塵對周邊的污染. 4、防止設備油管路漏滴機油,廢油料統一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