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廠供水工程建設項目凈水廠工程深基坑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1、工程概況及特點41。1、參建單位41。2、工程概況41。3、工程特點51。4、質量要求51。5、編制依據52、基坑開挖施工方案62.1、工程測量62.2、施工任務102.3、施工布署122。3、基坑開挖162。4、土釘墻施工213、特殊情況的處理措施243.1、優化施工243.2、特殊情況應急處理253.3、基坑防、排水處理264、質量保證措施274.1、落實施工責任制274。2、值班制度284。3、技術培訓制度284。4、班組會議制度284.5、嚴把材料進場關284。6、加強施工質檢工作284。7、加強施工監督管理295、工期保證措施
2、295.1、縮短施工準備期295.2、建立高效管理制度305.3、采用新工藝、新設備305。4、提高機械設備完好率315.5、合理安排平行和流水作業316、確保安全生產的措施326。1、現場安全技術措施:326。2、用電安全措施:336.3、基坑安全措施347、確保文明施工措施358、施工監測361、工程概況及特點1.1、參建單位建設單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設計單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監理單位:0000000000000施工單位:000000000000000001.2、工程概況工程名稱:0000000000
3、000000000000000000000工程地點:000000000000工程規模:0000000000000工程建設項目凈水廠工程處理水量3萬m3/d。廠區擬建絮凝池、沉淀池、過濾池、清水池、送水泵房等地表水處理工藝一套;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等污泥處理工藝一套;加藥消毒間、工具間、變配電室、綜合樓、食堂收費大廳、傳達室等附屬生產和生活設施等若干。占地面積27畝。1.3、工程特點(1)、工程所在地土質為粉質粘土,土體穩定性較好。(2)、工程所在地地下水位深89m,對施工沒影響。但雨季需考慮降水的排除.1。4、質量要求本工程土方開挖要求施工質量達到國家或行業質量檢驗評定的合格標準。1。5、編制
4、依據(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4)、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2-2002)。(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6)、城縣第三水廠及配套管網設計圖紙。2、基坑開挖施工方案2.1、工程測量測量總則根據以往的測量順序,請業主、設計提供城市坐標控制點及標高基準點,在施工準備期內派測量技術人員進場,對布置在施工現場內的軸線及標高進行復測,以確保軸線、標高無誤,然后根據自己的施工要求新設或以此為依據,進行軸線定位測放及標高測
5、放控制。根據我們的測量經驗,地下室結構軸線用控制軸線形成控制網控制:標高水準測量采用“往返水準”測量法進行測量,上部結構軸線及垂直度控制采用“天頂法”測量。平面軸線控制測量根據業主提供的城市坐標控制點,采用極坐標計算方法定位軸線,在施工現場南西二面圍墻上及基坑外便道上縱橫向設置10組軸線控制布置點,為投放底板及地下室軸線組做好準備。同時不定期對控制點進行復測。控制點的精確性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精度控制點設置滿足穩定、可靠、通視三個要求,精度應控制在2mm之內,并做好明顯的標志和必要的保護措施。為防止發生不可預測的破壞或其他情況,另建一組輔助控制點來確保軸線投放正確.考慮到工期較緊,不可能等到
6、挖土施工全部完成后再進行定位,故軸線投放將結合基坑挖土施工共同開展,采取分區域投放方式,即先將控制軸線投放至基坑四周的地面及圍墻上,再根據基坑底墊層完成區域情況,將相關控制軸線部分(或全部)投放至墊層面,并以此軸線為基礎,在墊層投放與其相關軸線時,隨時進行閉合復測,對出現的偏差及時糾正,直至定位出整個軸線組。垂直度測量因各種外部因素都會對測量工作帶來影響,要求儀器操作者按操作程序測量。作為上部軸線控制點,各組控制點以“”形設置,為防止產生平行四邊形狀的偏差存在,需再測量對角線距離來保證控制點位置準確.根據對投放至施工面的垂直、軸線控制點,檢測無誤后,按其與軸線間的方向、數值關系,依次投放施工層
7、其他軸線位置,便于施工人員定位梁、柱、墻。為確保測量的準確性,應對控制基準點加強防護。由于混凝土的收縮徐變,會使基準控制點之間產生相對位移,相互之間距離會縮短。因此,要定期校核糾正。項目部采用的測量方法,無論從儀器還是外界環境等因素考慮均能滿足一次投放的要求,保證規范要求之精度,故控制點不做二次轉移。水準控制測量將業主提供的標高基準點采用往返閉合水準測量引測至施工現場易顯眼且不受影響處,在現場設置的臨時水準點不得少于4個,每個水準點要定期相互校核,以保證水準點的準確性。現場測設的各水準點,跟業主提供的基準水準點閉合精度應控制在12以內,L為水準線路長度(km)。在現場設置的臨時水準點采用圓頭鉚
8、釘焊上腳鐵板后,混凝土澆筑保護.見下圖:現場座標樁及BM點設置祥圖地下結構高程控制,在基坑邊尋找一處可垂直傳遞高程的地方,在托尺上下面架設一臺水準儀將托尺上的高程傳遞至施工面上.地下室水準高程控制詳見示意圖。水準點高程傳遞示意圖高空結構水準點傳遞,先將水準點測引至建筑物墻處,用鋼卷尺引測至建筑物施工面,再用水準儀傳遞至各施工部位。水準控制點隨結構施工及時跟進設置,并按每20m重新設置,來控制建筑物總高度及層高,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現累計誤差。表2。1-1 測量儀器選用及要求名 稱型 號精 度數 量用 途全站儀(SOKKA)SET2C21座標點、角度、軸線測量精密水準儀Mi005A1mm/km1沉降
9、測量水準儀(SOKKA)C403mm/km3標高測量塔尺5m檢驗合格3標高測量50m鋼卷尺檢驗合格2垂直、水平距離測量線錘5kg2垂直測量上述儀器均需經專業計量單位、技術監督局檢測合格,且在有效期限方可使用;使用過程中,加強對儀器的常用指標檢查,一旦偏差超過允許范圍,及時送校正保證精度。測量精度主要保證措施全站儀工作狀態應滿足豎盤豎直,水平度盤水平,望遠鏡上下轉動時,視準軸形成一面必須是一個豎直平面。水準儀工作狀態應滿足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控制軸線前、后視點計算時,注意數值及角度的取值,計算步驟均仔細.測量采用三測回,測角誤差控制在10,測距要往返測量,取平均值.操作各種儀器時,均需按規按步
10、進行,不可操之過急,發生差錯測量值均應立表,并有專職技術人員計算、復核。使用鋼卷尺操作前進行鋼尺鑒定誤差、溫度測定誤差的修正,消除定線誤差、鋼尺傾斜誤差、掛力不均勻誤差、鋼尺對準誤差、數誤差等。軸線之間的偏差在2mm。層高垂直誤差在2mm.2。2、施工任務廠區內主體凈水構筑物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凈深17。05m不等,基坑開挖深度0.056。4m不等。其中挖深超過5m的為深基坑,構筑物有送水泵房吸水井和反沖洗廢水池及排泥池,基坑平面尺寸和挖深分別為18。4m8.4m6。4m和4。55m4.05m5。75m(兩個)。總挖方量約為17160m3。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表1。2-1 第三水廠及配套設施
11、規模統計序號構筑物名稱構筑物相關尺寸長(m)墊層長(m)寬(m)墊層寬(m)凈深(m)地面下凈深(m)外墻厚度(m)基礎厚度(m)墊層厚度(m)總高(m)地下挖深(m)占地面積(m2)備注1進廠配水井5.37.15.16.910。153。10。40。50。110.753。727。03整體埋深比設計值向上提高0.3m2反應沉淀池23.423.625.625.85。850.90。40.50。16。451.5599。043氣水反沖濾池30.230.427。928.110。31。50.40.50.110。92。1842.584清水池57.8558.0530。530.75.254。30.350.450.
12、15。754。81764。435送水泵房吸水井17.617.87。67.87.055。850.40。450.17.66。4133。76送水泵房25.125。31010.232。40.30。40。13.52。9251。006加藥間及加氯間溶液池4。254.452.52.71。95-0.350.250。30。12。350.0510。63加藥間及加氯間設備基坑3。954。153.23.410。70。250.30.11。41.112.647反沖洗、廢水池及排泥池19。8520。059。59.765。20。350.450。16。555.75188。568污泥濃縮池D11。5D11.75.30。40.35
13、0.40。15.80。9103。829污泥脫水間均質池D4.6D4。82。810.30.350.13。251。4516.61脫水間反沖洗水池3。13.32.62.83.520.250.30。13.92。48.06脫水間水泵池5.555。753.841.51.20。250。30。11.91.621.0910流量計及管道混合器井8.99。84.95.83.73.10.30。40.14。23。643。6111合計4022。8612建筑物名稱長(m)寬(m)高(m)層數占地面積(m2)建筑結構建筑材料建筑基礎13形式基底高程(m)14綜合樓36。514.98。42543。85框架鋼筋、水泥、機磚、加氣
14、混凝土塊柱下獨立基礎及室內填充墻下條形基礎1。315收費大廳2212.84.21281。616機修間及倉庫50。810.34。51523.2417污泥脫水間26。613.96.51369.7418門衛室(北)5。744。944.5128.3556無筋條形基礎1.919門衛室(東)5。744。944.5128。355620合計1775.14122.3、施工布署2.3.1施工組織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機管員安全員施工員資料員材料員質量員施工班組2.3.2施工進度計劃本工程基坑開挖土方量約17160m3 ,按每天開挖土方800m3 計算,工期為27日歷天。開挖進度計劃橫道圖如下:2。3.3
15、技術準備(1)、學習有關圖集、施工規范以及技術文件。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全面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明確質量要求。(2)、進行圖紙交底,做好圖紙會審工作。(3)、做好對機組人員的技術、安全及文明施工交底工作。(4)、組織召開安全技術交底會議。(5)、會同甲方單位做好定位和水準點的現場交接、復核、簽證工作;提請監理在開始施工前,組織技術、安全、綜合交底,對標高、坐標和基準點進行交接。(6)、根據定位線放出圍護結構定位控制點,圍護開挖線。2。3.4施工機械準備本次施工暫擬選用:履帶式1.1m3 液壓挖掘機1臺,運土車選用3。5T自卸式運輸車兩輛。PZ-5B型潮式混凝土噴射機一套.設備配置一覽表如下:
16、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 量產地制造年 份額定功 率(KW)生產能 力用于施工部 位備注1液壓挖掘機日立TZH1201合肥20101001。1m3斗土方開挖2裝載機ZLM50C2臨沂20111203.5 m3/斗土方運輸3灑水車SLA50901武漢20091505T道路降塵4噴漿機PZ-5B1江蘇20105.5土釘墻5空壓機WY9/7-Y2浦沅20099m3土釘墻6注漿機UBJ1.81武漢20102.2土釘墻7電焊機BX350/4001鄭州20086.83鋼筋焊接8切割機L304001鄭州20082.2鋼筋切割9鋼筋調直機12。2鋼筋調直2.3.5人員配備施工人員的配置采用技術工人與農民工相結合
17、的原則,技術人員由本公司配備。具體人員配置情況如下:序號工種人數工作內容備注1電焊工1錨管制作及鋼筋焊接、錨固2砼噴射工1面層砼噴射槍操作3注漿工1錨管內注漿操作4電工1各種電器設備管理及線路鋪設5輔助工10錨管打設及其它輔助性工作6管理后勤2施工管理及材料管理7合計162.3、基坑開挖(1)、開挖方法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基坑深度H在2m以內采用放坡開挖(圖1),根據當地土質為粉質粘土的特性,放坡坡度取n=1:0。5。基坑深度2mH5m的,采用分層開挖、中間留臺的隊梯斷面(圖2),上層2m,其余留待下層開挖。中間留臺寬度為0。81.5m,以利于二次翻土。如清水池等超大基坑可以在基坑一側修筑斜
18、坡以便于運土車進出基坑運土.基坑深度H5m的,為深基坑。本工程有二處存在深基坑,送水泵房吸水井基坑深6。4m,由于其與北側送水泵房水平距離只有3.1米,泵房基礎底面深度為2。9m,如果吸水井基坑采用放坡開挖會直接影響到泵房地基土的穩定性,故考慮采用土釘墻支護措施(圖3),以減小開挖坡度,由原來的n=1:0.5調整為n=1:0。2,以保證泵房地基土受擾動。反沖洗廢水池及排泥池里有兩個平面尺寸較小的深基坑,基坑深度為5。75m,擬采用放坡開挖方法(圖4),坡度取與上層相同的1:0。5放坡。基坑開挖斷面如下: 圖1 圖2 圖3圖4(2)、開挖施工作業從本工程自身特點,土方開挖采用單機組、多層次立體交
19、叉流水作業,做到充分利用空間和時間,確保土方開挖和圍護施工的順利進行.為配和圍護結構施工,在圍護施工期間,土方開挖需要根據土釘墻每日能夠施工完成的工作量進行開挖,開挖總的原則是平面分區、豎向分層、限量平衡開挖。遇狹長形基坑,開挖時應將兩條長邊進行平面分區,每一個區段長度不大于30米。在基坑內部用建筑垃圾等硬渣鋪設一道寬度大于6米的臨時通道,或用挖土機壓實.開挖時先從基坑內部開始開挖,逐步向預留的出土口處退土.在圍護施工期間用一臺挖機配合土釘墻施工開挖。先挖出土釘墻施工的基槽。根據土釘墻施工要求,基坑底面與坡面的夾角不能小于113,按分區要求,分段開挖每段開挖長度不可大于30米.(開挖第一層時可
20、以連續開挖,不分區分段開挖)。分層開挖深度時第一層為設計第一道土釘下20cm,以后以每層1.3米控制開挖,直至到底。土釘墻施工過程中開挖不得撞擊土釘墻的面層和鋼管錨頭。土釘墻施工完成后,集中車輛并加派挖機,進行24小時施工,大面積開挖出土。(3)、挖土控制土方出地面后做到即挖即裝車,場地上不留余土,保證現場整潔,道路暢通.土釘墻施工過程中開挖設專人指揮,按照土釘墻每日能完成的工作量限量開挖,控制好開挖深度,不超挖不多挖。土方開挖接近設計標高時,由專人測定坑底標高,并設置標高控制木樁,再引至挖土控制竹簽標樁。最后基底表層約200mm厚土方由人工挖除。(4)、質量及安全措施針對挖土期間易發生的安全
21、隱患,制定相應的措施加以防范。挖土機作業范圍內,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挖機指揮人員若無特殊情況,應站在挖機作業范圍外,不得進入作業范內部指揮,需要進入挖機作業范圍內時,應先讓挖機停止作業再行進入。各類機械及車輛的司機和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做好班前班后交底工作。土方開挖嚴禁超深多挖,如確因無法避免造成的超挖,應盡快施工完成,若無法施工完成的部位,應先進行回填。坑底最后留200mm厚土方采用人工挖除,防止或減小機械挖土對地基的擾動。已開挖至設計標高的基坑區域應即時澆筑墊層,嚴禁任意擾動.開挖施工土釘墻的過程中加強監測,及時反饋土體回彈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發生。土層表面設置排水盲溝及集水井,
22、排除坑內積水,施工過程中應及時疏通,防止堵塞。在開挖時應注意避開電纜、煤氣等管線障礙,防止造成事故3。1、優化施工(1)、施工前對各種地下障礙及外部環境進行實地勘察,并與提供的資料進行核對,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方案,探明周圍地下障礙的位置及埋深,確定該部位土釘打設的位置和角度。(2)、根據已知資料進行施工,盡量減少對外部的影響.(3)、在施工過程中如遇到地下障礙,且在施工范圍內,應變換位置,根據情況增大或減小土釘上下距離,并根據情況增大或減小土釘施工角度,調整土釘參數。避開障礙。土釘置入后應及時注漿、噴錨.根據現場情況,如遇到障礙,可減小注漿壓力和水泥用量。注漿泵必須壓力恒定,流量不大于5L/mi
23、n,水泥注入量為平均每延長米25kg,每延長米不大于35kg。(4)、加強外部監測,周圍道路、土體的形變.5)、基坑周邊地面堆載不得超過4KN/m2。3.2、特殊情況應急處理(1)、邊坡局部涌水的處理:迅速用止水材料縮小范圍,埋管引流,注漿封堵。(2)、位移、沉降過大的處理:在位移沉降過大區域根據產生的原因或加大加密土釘,或加大注漿量。(3)、坑底局部管涌、突涌的處理:如因特殊情況出現突涌,應立即用粘土或水泥封漿,在最短的時間內制止突涌的發展.(4)、遇有雨天,必須作好基坑內的明排水,避免明水對邊壁的浸泡。且每次開挖嚴禁不顧實際情況超挖。同時應做好基坑外的明排水,防止基坑外的水流進基坑內。地面
24、的排水溝布置應盡量避免靠近基坑邊.(5)、基坑開挖到底后,開挖的排水溝應盡量避免緊貼基坑邊壁.(6)、如開挖過程中,基坑內突涌、流沙現象的產生,必須進行基坑二級井點降水.并加強監測,注意土體的變化。(7)、如因開超挖多挖出現局部坍塌,應迅速回填,待穩定后再慢慢開挖并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如位移較大,應在距離基坑邊相對較遠的地方(大于等于基坑深度)打入豎向的錨桿土釘,拉錨焊接、注漿錨固。(8)、坑壁滲水、流水的處理:坑壁滲水、流水是由于水壓力太大,可用導管引流集中流出,或事先設置導流管,遇大雨時將其打開,當導流管的水無壓力時再將導管封堵。3.3、基坑防、排水處理根據地勘報告,在基坑開挖范圍內地下水
25、相對較為貧乏,基坑施工時主要考慮地下潛水對基坑穩定性的影響。且應加強基坑開挖后,因天氣降水以及管道漏水和地層起伏所形成邊坡側壁滲水及其滲水處理。施工前,對場地做好排水措施;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基坑側壁可能存在一定量的上層滯水,即在雜填土中,局部可能出現少量因降雨、管道漏水形成的殘留滯水,可采用在基坑四周邊坡的含水層底部,插入引流管將隔水層所托之少量殘留滯水引入槽內盲溝內。同時安排如下:(1)、在基坑5m范圍內不宜設置用水點;(2)、在基坑四周邊做好地面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和人工用水的入滲引起邊坡坍塌。在基坑上口外0.8m位置設排水溝。(3)、基坑排水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排水溝和集水井布置在擬建建筑
26、物基礎邊近距0.4m以外,排水溝邊緣離開邊坡腳不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m設一個集水井.排水溝底面比挖土面低0。4m,集水井底面比排水溝底面低0。5m.(4)、抽水設備按以下要求確定:V1。5Q V排水量Q總涌水量4、質量保證措施4.1、落實施工責任制施工全過程實行責任制,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施工人員明確職責,保證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4。2、值班制度實行工程各班組管理人員現場值班制度,保證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在崗在位.4。3、技術培訓制度技術人員定期向各施工班、組技術交底,做好技術培訓和勞動教育,使全體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熟悉操作規程。4。4、班組會議制度值班負責人及施工班組開好施
27、工碰頭會,及時布置施工計劃,解決施工難題。4。5、嚴把材料進場關所有材料均應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水泥、鋼材均應進行復檢,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入施工現場.4。6、加強施工質檢工作鉆孔、傾角、孔深、注漿量達到方案要求,由質檢員對每道工序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做好施工記錄.4。7、加強施工監督管理技術人員負責工程進度、質量和邊坡安全情況全面了解,密切注意邊坡位移和地面沉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工期保證措施5。1、縮短施工準備期(1)、我單位組織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在確定開工前3日內進入現場,進行詳細的施工調查、積極開展復測、臨設等施工準備工作。縮短施工準備期.(2)、采用先進合理
28、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和操作順序,以免發生工種間的矛盾.(3)、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勞動力和施工機械,避免發生因勞動力不足或機械不到位等原因影響施工進度.(4)、提前聯系材料,充分考慮材料的復試時間,保證材料能及時到場.5.2、建立高效管理制度(1)、組織實踐經驗豐富,又年富力強的管理人員和有施工經驗、戰斗力強的施工隊伍,按照工程的需要統一部署,組建高效、精干的項目部和作業隊。(2)、加強現場施工組織指揮,做到指揮正確、指揮得力、效率高、應變能力強。(3)、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施工人員定崗定責,嚴格技術標準備、工藝措施,明確施工紀律,按設計要求施工。(4)、加強組織管理,各專業、各工種、班組
29、之間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緊密協作,服從統一指揮,做到協調一致。5。3、采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強施工的動態管理,積極采用新工藝、新設備,依靠科技加快施工進度。(1)、精心安排施工,強化管理,在深入調查復核、吃透設計文件意圖的基礎上,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認真貫徹實施,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2)、抓施工的程序化作業和標準化施工,通過合理的組織與正確的施工方法,盡快形成生產能力,提高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3)、認真做好工程的統籌、網絡計劃工作,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均衡生產,充分考慮雨季施工的影響.(4)、牢牢抓住關鍵工序的管理與施工,控制循環作業時間,減少工序銜接時間,提高施工效率。
30、(5)、組織QC小組并開展活動,充分聽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和開展崗位技術創新活動,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5.4、提高機械設備完好率(1)、進場施工之前,認真檢查機械設備,確設備完好率為100。同時施工時,必須按照機械操作規程操作;施工過程中,每天對機械進行清理保養,確保機械正常運作。(2)、加強對施工設備管、用、養、修的動態管理,提高機械設備使用率,使機械設備安全、高效、低耗的運行.(3)、備有足夠的機械配件,作到維修后勤保障.5。5、合理安排平行和流水作業施工時必須充分利用平行作業時間,輕型井點安裝一段后即可進行土釘墻的施工,砼壓頂的澆筑可跟蹤土釘墻施工,預降水可在土釘墻施工的前期進行。總
31、之,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動態管理,合理有序地安排施工,充分調動和利用一切資源,以減少其他分項工程對圍護施工的影響,和本工程停工、窩工、待料等現象的發生,保證施工順利高效地進行。通過以上方法仍不能按期完工時,增加施工機組,調整施工流程,以確保施工進程。6、確保安全生產的措施在施工中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和當地政府、行業的有關法令和規章制度,本項目的安全生產目標為杜絕重大傷亡事故。6.1、現場安全技術措施:(1)、開工前組織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學習有關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辦理三級安全教育卡。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術.(2)、
32、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紀律,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正確使用勞防用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未經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工人不許上崗。(3)、對各種機械設備按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做好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嚴禁設備帶病作業,做到“防患于未然。(4)、各種電器設備均應用安全可靠接地及防雷裝置。(5)、施工人員應熟知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酒后操作。(6)、電工、焊工,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7)、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保護條例及規定,加強教育,層層把關,發生事故嚴格執行“四不放過”原則。(8)、鋼絲繩、滑輪、高壓漿管及各種設備應經常保養,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調換或采取有效安全措施。(9)、夜
33、間施工應設置照明燈具,確保施工正常、安全。(10)、灰漿臺操作人員務必戴好防塵保護用品(捆緊褲口、袖口、領口),以免粉塵粘附皮膚。(11)、工地安全員隨時檢查安全操作,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必要時有權暫停施工,及時研究解決。6.2、用電安全措施:(1)、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處,均應采取絕緣保護以及保護安全距離,電氣設備如電焊機等要驗收掛牌后使用.(2)、按地裝置必須在線路及配電裝置投入運行前完工,每個電箱都必須有良好的接地。(3)、電箱應用雙扇開啟門、門鎖、插銷,統一編號及指令性標志,總、分配電箱均須有漏電保護裝置,電箱做到防雨防水、門鎖齊全。(4)、電源線進箱必須先進大熔斷器后方可再進開關。(5
34、)、必須明確分開“動力、“照明”、“電焊”使用插座。(6)、現場使用的移動電器和照明燈具一律用輕質橡皮線,不準用塑料膠線代替。(7)、定期對電箱接地電阻測試,對移動設備進行絕緣電阻測試.6。3、基坑安全措施(1)、定期招開例會,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措施,做到人人關心生產,重視安全.(2)、所有機械設備要經常檢查,不可帶故障使用。挖土機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鏟下及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3)、現場設值班電工,電器設備均按要求安裝漏電保護裝置.(4)、電焊作業時,佩帶防護器具并遵守電焊操作規程。(5)、基坑周邊設置防護欄,夜間安裝指示燈;禁止向坑內扔、倒雜物,拋擲工具.(6)、嚴禁基坑邊大量堆載,基
35、坑周邊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荷載,以免導致圍護結構發生變形乃至破壞,造成事故.(7)、加強安全監控措施,必要時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加以補救,從而確保基坑安全.(8)、雨天及時排水,防止雨水泡塌邊坡.7、確保文明施工措施(1)、認真貫徹執行公司文明施工管理細則,提高企業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人員素質,統一規劃、科學布置,創造一個文明、整潔的工地.(2)、及時排除場內積水、污水。(3)、施工現場道路保持清潔,路面硬化處理,強度滿足施工和行車要求。保持場區道路暢通,保證材料、人員的運行,現場垃圾統一管理、統一清除,嚴禁亂扔亂倒。(4)、施工現場內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機具設備,不得侵占道路及安全防護
36、設施,做到材料碼放整齊,井然有序。(5)、現場用電線路、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符合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6)、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工作,施工作業區干凈、整齊,辦公生活區明亮、清潔。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7)、搞好文明施工教育,加強消防、保安工作.(8)、定期對施工場地進行檢查,總結評比,及時整改,不斷提高。8、施工監測施工監測應由甲方或總包請有資質的專業監測單位進行,并需有經過審核的監測方案。信息法施工是基坑支護工程的一個特點,為了確保基坑安全,不影響周圍建筑物及市政設施,要求隨時掌握開挖及支護施工整個過程中邊坡的動態變化,因此必須在支護施工過程中實施信息法施工。施工監測包括對周邊環境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保護監測,和對工程本體位移及沉降的監測,及時預報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并把獲得的信息通過修改設計反饋到施工工作中去,以指導施工,監測應由專業監測單位實施。監測內容包括:(1)、圍護結構頂面位移及沉降;(2)、圍護結構外側土體側向變形及沉降監測;3、周邊地下管線變形監測;(4)、基坑內外地下水的動態監測;(5)、周邊建筑物及道路的位移及沉降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