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基坑邊坡支護及降水(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 22。工程概況 23。邊坡支護及基坑降水方案設計 54。安全設計 85。施工部署136.施工準備167.分部分項施工方法238.監測控制方案239.應急預案2310。技術措施 231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312。附件 23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基坑邊坡支護及降水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 :1。1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招標文件;1。2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施工圖紙;1。3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勘察報告;1。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1。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
2、002);1。6土力學地基基礎陳希哲編著;1。7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編著;1。8建筑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建筑施工手冊以及現場情況等;1。9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1.10熱軋帶肋鋼筋(GB1449。22007);1.11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1.1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2006);1.13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井管標準(SL/T1541995);1.14鋼絲網水泥板(GB/T 16308-2008);1.15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1.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1.17建筑地基基
3、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18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1。19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1.20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CECS96:97)1。2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2. 工程概況2.1工程簡要概況:擬建的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位于xxxxx,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本工程包括6棟24層高層住宅和2層地下車庫及會所。總建筑面積55678.8m2.地下車庫及會所住宅樓總建筑面積約11778 m2 ,其中地下車庫9062 m2;會所2716 m2,地下一層3.6米,局部4.2米,地下二層4。0米,
4、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結構。1#住宅樓總建筑面積約10857。5 m2 ,地上10006。9 m2;地下850.6 m2.2住宅樓總建筑面積約15751.9 m2 ,地上14566.2 m2;地下1185.7 m2.3#住宅樓總建筑面積約14171。3 m2 ,地上12697。8 m2;地下1473。5平方米。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筏板基礎。2.2巖土工程條件及水文條件經鉆探揭露,擬建場地表層為人工填土,較多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其下依次為第四系全新統海相沉積細砂、淤泥質粉質粘土及沖洪積粉質粘土,下伏基巖為下元古界荊山群祿格莊組云母片巖,局部夾多層變粒巖及石英巖脈。
5、現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分布于整個場區表層,為新近回填,主要成分由建筑垃圾、粘性土、碎石等,含塊石及生活垃圾等,場區普遍分布,厚度:1.504。30m,平均2。77m。(2)淤泥質粉質粘土:灰白-灰黃色,飽和.厚度:0。706。30m,平均2.13m。(2)-1粉質粘土:呈夾層分布于第(2)層中。淺黃-淺灰色,可塑-流塑狀態,飽和。厚度:0.706。30m,平均2。13m。(2)-2細砂:呈夾層分布于第(2)層中,僅少部分鉆孔有分布。灰白灰黃色,飽和,松散中密,厚度:0.504。10m,平均7.87m。(3)粉質粘土:黃褐色,可塑-軟塑狀態,含砂,場區部分鉆孔分布,厚度:1。004.
6、80m,平均2。26m。(4)中砂:黃褐色灰黃色,中密密實,飽和。場區部分鉆孔分布。厚度:0。701.80m,平均1.170m。(5)全風化云母片巖:黃色灰褐色,極破碎,極軟巖,場區普遍分布,厚度:0。705。00m,平均2.15m。(6)強風化云母片巖:風華程度很強,極破碎,極軟巖,場區普遍分布,厚度:2.2012。40m,平均7。56m。(7)中風化云母片巖:該層未穿透。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本場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和第四系孔隙潛水.上層滯水含水層為(1)層素填土,潛水主要含水層為(2)2層細砂、(4)層中砂中。場區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垂直滲透和相鄰含水層側向徑流補給,并以蒸發及地下
7、徑流等方式排泄,天然動態類型為滲入蒸發、徑流型,地下水水位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其水位年動態變化規律一般為:6月份9月份水位較高,其他月份相對較低.2.3分項工程概況擬建場地原為農用耕地,部分為水溝,勘察期間已進行回填。現地形較平坦,地面絕對標高介于3.40m-5。50m,地表相對高差2m。場地地貌單元為濱海平原。xxCBD-A1配套住宅工程基坑周長約470m,開挖深度8。55-16.00m,1#住宅樓的設計室內地坪為絕對高程6.20m,其余三棟均為6.90m。基底絕對高程依次為-4。2m(地下車庫)、-6.3m(1)、-8.7m(2#)、6。8m(3#)、7。3m(4#左)、8。8m(4#右)
8、.地下穩定水位標高為1.54。9m。降水深度約為5.713。7m。3. 邊坡支護及基坑降水方案設計3。1基坑開挖方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工程需要,計劃進場后先完成降水井及管道鋪設,邊鋪設管道邊降水,滿足要求后開始挖第一層土,挖土深度2。02。5m,第一層挖土先開挖基坑四周,寬度45m,為邊坡支護提供作業面。基坑往下開挖應逐層開挖,每層開挖深度不超過4m,配合土釘錨桿施工,待土釘錨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強度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3.2邊坡支護方案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基坑周邊環境,本工程選用復合土釘墻支護和土釘墻支護.基坑分為9個斷面。其中BC段、DE段、GH段、KL段采用土釘墻支護方式,放坡比率為1:1或
9、1:0。5,土釘成孔直徑為130mm,入射角均為15度,土釘的水平間距為1。5m,土釘選用C 18、C 20的鋼筋,土釘端部與2B16的鋼筋通長焊接。坡面掛A8200200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C20細石砼,厚度80mm,坡頂外翻2m。AB段、CD段、EF段、FG段、HJ段采用復合土釘墻支護,下部全風化云母片巖放坡比率為1:0.5,上部土層的放坡比率為1:1或1:0。8,對于JK段、LA段,下部全風化云母片巖放坡比率為1:0。3,上部土層的放坡比率為1:0.5。土釘成孔直徑為130mm,入射角均為15度,土釘的水平間距為1。5m,土釘選用C 18、C 20的鋼筋,土釘端部與2B1
10、6的鋼筋通長焊接.土釘腰梁選用22b的槽鋼。坡面掛A8200200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C20,厚度80mm,坡頂外翻2m.在基坑坡頂水平方向2。0m處坡內布置一排水泥攪拌樁,樁長以樁端作用在全風化巖上為準,樁與樁之間咬合100mm作為止水帷幕,將基坑外圍的水截住。3.3基坑降水: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本場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和第四系孔隙潛水。上層滯水含水層為(1)層素填土,潛水主要含水層為(2)-2層細砂、(4)層中砂中。本工程基坑地下水擬采用管井降水與明排降水結合措施。 (1)在基坑頂周邊布置49口降水井,基坑內共布置6口疏干井,井深20m,基坑周邊井間距約10m,基坑
11、內井間距約30m;管井孔徑不小于600mm,井管采用內徑300mm的水泥濾水管,排水管道采用直徑400mm的波紋管,設6個沉淀池,長寬均為1.0m,深0.8-1。2m。(2)在基坑底部周邊設置300mm*300mm的排水盲溝,內填20-40mm石子,排水盲溝坡度0。5%,在盲溝連接處中間或拐點布置長寬深均為0。5m集水坑(共14個),底填石子。(3)在基坑頂邊外1。5m四周磚砌220mm*300mm截水擋墻.(4)在基坑邊坡上按垂直3米,水平4米的間距布置泄水孔,泄水管采用管徑50mm的塑料管,長度0。5米,外露0.3米,泄水管端部用濾網包扎。 4安全設計 本工程基坑支護為xxx有限責任公司設
12、計,且已經過專家論證審查,所有支護結構型式均滿足有關規范、規定的要求,是安全可靠的.5. 施工部署5。1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組織管理機構網絡圖如下:工作崗位姓名工作職責范圍項目經理x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向建設單位全面負責;代表公司履行對建設單位的合約,并代表建設單位行使對項目所有建設單位指定分包商的管理權.項目副經理x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向建設單位全面負責;代表公司履行對建設單位的合約,并代表建設單位行使對項目所有建設單位指定分包商的管理權。主任工程師x協助項目經理溝通好建設單位、設計部門、及時解決好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施工員x負責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組織,工期進度
13、,安全文明施工.技術員xx負責實施項目技術管理工作,協助主任工程師及時解決好施工過程中的的各種技術問題。材料員x負責工程材料設備的詢價、采購、供貨、現場物料管理及器材租賃.5.2施工段的劃分:施工工序如下:打井、降水土方開挖邊坡支護基底清槽.本工程土方開挖,AG軸為一個施工區,GN軸為一個施工區。兩個施工區土方同時開挖,邊坡支護共安排兩組專業施工隊進行協調施工。為保證土方開挖與土釘配合施工,土方開挖采取分層開挖方式,分層深度2米;挖土通道坡度15,挖土施工時坡面砼噴射與挖土協調進行,杜絕超挖情況發生。5.3資源部署:5.3。1勞務來源: 本工程挖土、降水、支護樁、錨桿、噴坡等施工所用勞動力由專
14、業勞務公司提供,均選用與我公司有多年合作經驗的合格分包方。5.3。2主要材料供應:本工程施工中所用的各種原材料,均由與我們集團公司合作多年的合格分供方負責供應,保證滿足供應。5。3。3周轉器材、機械設備供應:周轉器材由集團公司設備器材經營部負責提供,機械設備本著質優價廉、公平合理的原則在公司內部及社會上租賃使用。5。3。4施工場區范圍:詳見xxCBD-A1基坑開挖及邊坡支護工程現場平面布置圖。5。4施工進度計劃: 施工進度計劃:(詳見xxCDBA1配套住宅基坑開挖及邊坡支護工程施工進度計劃)5.5安全目標: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一般工傷事故頻率控制在3以下,確保安全生產。6.施工準備6.1技術
15、準備:組織項目部成員熟悉施工圖紙,搜集相關基礎施工及驗收規范,了解現場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圖紙會審;做好三通一平、臨時設施、測量控制網的工作,組織材料、機具進場,制定環保及安全措施.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完成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主任工程師組織確定施工工藝,負責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設備供應計劃、檢試驗計劃和檢驗批計劃、監視測量設備計劃等各種計劃;對現場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培訓。6.2勞動力準備:各階段勞動力安排如下: 階段工 種按工程施工階段投入勞動力情況(單位:人)管井階段支護階段挖土階段清理階段壯工20201230鋼筋工0600架工0500電焊工1200鉆孔操作工4440
16、噴面操作工0600電工1111測量工12206。3器械準備:擬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如下表所示: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生產能力用于施工部位1挖掘機PC35021。5M3挖土2自卸汽車JN117/127620 M3運土3錨桿鉆機MZ604錨桿4成井鉆機XY14管井5噴漿機TZ52護坡6裝載機ZL50025T土方7電焊機BX13154護坡8鋼筋切斷機QJ401護坡9鋼筋調直機GT6/121護坡10空壓機3.12立方2模板11潛水泵QDX15-36754m3/h降水6.4材料準備:主要材料計劃如下表所示:序號材料名稱規格數量執行標準1HPB235853tGB1499.1-20082HRB33
17、5 166tGB1499.120083HRB40018、2070tGB1499。2-20074普通硅酸鹽水泥PC32。51400噸GB175-20075砂中砂480立方JGJ52-20066石子0.5cm780立方JGJ5220067水泥濾水管3001050米/6.5施工過程中需配置的測量、檢測設備主要有:序號名稱型號用途單位數量技術要求1測繩(測錘)測量孔深個5外觀良好尺寸正確2波美儀或泥漿比重計測量泥漿物理性能個10有合格證或經鑒定合格3探孔器檢驗有無塌孔、縮孔現象個2大于鋼筋籠直徑100mm,長度為46倍外徑4自動安平水準儀DZS3測量標高臺1鑒定合格,有鑒定證書5全站儀SET230R施
18、工放線臺1鑒定合格,有鑒定證書所有設備均應事先進行檢修,合格后進場,以確保設備的過程能力。6。6 現場準備及施工環境要求6。6。1現場準備工作:本工程施工前沿建筑物四周設置臨時道路,生活用水采用城市管網的自來水。 施工環境要求(1)土方開挖前,根據施工圖紙要求,將施工區域內妨礙施工的建筑物、構筑物及樹木、道路、管線等妥善處理.(2)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及設備卸車地點等應事先做好。(3)遇有大雨時除降水外應停止一切施工。7。分部分項施工方法:7。1工程施工測量方案現場施工時根據規劃部門提供的原始水準點和軸線定位點,建立平面控制網,利用全站儀、水準儀進行定位放線。具體方法如下:7.1。1
19、利用GPS將規劃部門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引測入施工現場。并用GPS分別測出邊坡各控制點并在挖土范圍以外設置控制樁,以便挖土過程中進行復核控制。7。1。2將坐標控制點引測完畢后,聯系建設單位、監理方對水準點和坐標控制點進行復測,并做好工程定位放線記錄,作為我方軸網控制的依據。控制點設置在不受施工影響處,采用可靠的保護措施并設明顯的標志。7。1。4 標高控制:標高采用1臺DZS3電子水準儀進行抄測控制.將規劃提供的水準點引測至場區軸線控制點上,并注明其高程,作為施工用水準點。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采用水準儀將高程控制點引至基坑內。為避免施工的累計誤差,基坑內引測標高控制點6個,以便進行回路閉合
20、校核。7。1。5邊坡坡度控制:采用自然放坡部分邊坡分層向下開挖,隨挖隨測邊坡坡度,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修坡,再噴射混凝土護面,確保邊坡尺寸正確。7.1。6降水管井位置控制:按設計方案,對應邊坡基準線將降水井逐個測出,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7。1。7基坑邊坡監測:按設計圖紙布置觀測點,主要由建設單位并委托有資質的專業公司按期檢測,并做好記錄。項目部安排專人每日兩次對基坑周圍環境進行觀察檢測,主要檢測項目有:地表沉降、土體測斜裂縫等。地表沉降采用精密水準儀,基坑開挖前設點,并記錄初讀數。各測點觀測為閉合路線,測點是在基坑附近,沿基坑延伸方向布置,測點之間的距離為15m。每次量測提供各測點本次沉降
21、和累計沉降報表,并繪制沉降曲線,必要時對沉降變化量大而快的測點繪制沉降速率曲線。土體測斜裂縫采用觀察檢測,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施工,通知設計院商討處理方案。7.2基坑降水施工:7。2。1降水管井的施工: 降水管井采用正循環鉆機進行成孔,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測放井位鉆孔清孔(換漿)井管包網下井管填礫(濾)料洗井(排水、排漿)安泵聯網開始抽降 7.2。2 施工過程簡述(1)根據降水井平面布置圖放出井位點,并人工開挖孔口,清除井位下障礙物。(2)鉆進與成孔:鉆機安裝時要求對準井位,偏差不大于5cm,將鉆機平穩后再立鉆塔,使鉆塔保持垂直,待檢查水、電合格后方可開鉆。成孔后檢查孔深,鉆孔深度宜比設計深度大0.
22、10。3m,達到設計深度后換漿沖孔. (3)成井:成孔后應立即下入井管,井管應保持垂直和居中.采用37mm的石屑濾料沿四周均勻下入。下濾料至距井口1。0m左右后用粘性土封孔。(4)洗井的時間、設備:成井后采用空壓機和水泵聯合洗井,洗井方法為:自上而下逐段反復吹洗井壁,洗至水清砂凈后,再用潛水泵抽水至地下水位變化反應靈敏為止.洗井與成井可交叉進行。(5)抽水的時間、設備:所有井點洗井完成后,根據地下水位情況,下入潛水泵至井底以上1.5m,鋪設電纜線,開始聯網試抽水,在此期間要全面檢查降水設施、排水管路、電器設備等有無不達標情況,合格后即可連續降水,并定期觀察水位、流量的動態變化,觀察了解周邊建筑
23、物的安全狀況.7。2.3 降水相關問題處理措施(1)為使抽出的清潔水能順利排出基坑外,甲方應提供23個排水口(就近市政雨污水管線)。采用架設集水管向排水口集中排水.(2)殘留水頭的處理基坑側壁在含水層底板位置局部可能出現少量殘留水(或滯水),此時在基坑四周邊坡的含水層底部,插入引流管(根據實際情況布置,數量不限)并在槽底內設置排水盲溝(深寬尺寸30cm20cm,坡度為3并填入濾料),同時在基坑角部設置集水井(埋入12節降水管,管外填入濾料),將殘留水引入集水井中用水泵抽排出槽外.(3)地面防滲措施a。 在基坑四周5m范圍內不得設置用水點;在場地內的所有用水點,均應設置排水溝,將水引入下水管道.
24、b. 在基坑坡口外側設排水溝,并對基坑四周邊緣1m范圍的地面用水泥抹面,防止降雨和人工用水的入滲。7。2.4降水維護與處理(1)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2)成井后注意保護井口,防止雜物落入井內,經常檢查排水管溝,防止滲漏。(3)在整個降水期間,必須保證降水井點和抽水設備的完好,對抽水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修保養,不得隨意停抽。(4)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抽水設備始終處在正常運行狀態,確保施工安全進行。(5)降水初期對水位每12小時觀測1次,降水穩定后每天觀測1次,由專人填寫水位觀測記錄。(6)降水結束后人員撤離現場前,對全部降水井點進行回填.7.3基坑土方開挖基坑土方開挖施工
25、工序如下:測量放線排降水分層開挖修坡護坡作業基底預留土層人工清槽基槽驗收。土方采用機械大開挖形式.7.3。1 土方開挖施工土方開挖前做好現場踏勘工作,將各管線、設施等做出明顯標記,防止挖土過程中破壞。采用管井井點降水,等水位降低至坑以下500mm后可以進行挖方工作。根據不同段的設計坡度,開挖前按照開挖深度及放坡比例將基坑邊坡頂邊線放出并灑白灰標明,經驗收無誤后進行土方開挖。土方挖運采用PC250挖掘機開挖,采用自卸汽車進行土方外運.每層土方開挖完畢后及時進行修坡,驗收合格后及時進行混凝土噴面護坡工作,噴面護坡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土方挖運工作。在接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時應預留300mm厚的土層
26、,由人工開挖和修整,邊挖邊修坡,以保證不擾動基底土和保證標高要求.土方開挖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抄平作業,嚴格控制基底標高。當遇有局部超挖時,不得用松土回填,采用C15毛石砼填壓(夯)實到設計標高;當地基局部存在軟弱土層,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與勘察、設計、建設部門共同提出方案進行處理。土方開挖部署為保證土方開挖與土釘配合施工,土方開挖分層進行,分層開挖深度2m,下層土開挖前上層邊坡支護已完成且邊坡噴射砼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杜絕超挖情況發生.上層土方開挖完畢后施工下層時需鋪設48cm碎石60cm厚寬度8m施工道路,確保自卸汽車的正常運行。土方挖運前確定好具體的堆土地點、運土行走路線及辦理好運輸車輛的準
27、運證等手續.組織固定人員巡視運土路線,發現有撒漏泥土污染路面情況時,及時清掃.調整挖土作業時間,避開上下班交通高峰階段,并利用夜間道路車輛較少時間,加快挖土速度。1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1.1安全保證措施為確保施工質量,提高生產效益,所有施工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施工原則,結合本工程的施工特點特別提出以下具體措施,以確保達到市文明安全施工現場標準。11.1。1安全體系針對該工程規模和特點,以項目經理為首,由專職安全員,以及各項工程的管理人員組成安全保證體系。安全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11。1.2 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組織學習相應工種作業安全操作
28、規程,確保安全生產。(2)加強安全教育,定期組織人員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 (3)施工人員要遵守國家安全法令、法規,遵守施工現場安全條例。(4)項目經理負責全面安全工作,設置專、兼職安全員,加強巡視現場水、電、機械設備使用情況,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及時匯報。專職安全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全面安全質量控制。(5)各班組每天要根據施工工藝要求、作業環境、施工狀況和人員狀況進行班前交底,并做好記錄.(6)對施工現場的勞務隊,簽訂安全生產責任協議書,明確勞務隊的安全負責人,服從現場安全技術部門人員的管理。(7)新進企業工人須進行公司、項目和班組的三級教育,工人變換工種,須進行新工種的安全技術
29、教育。工人應掌據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8)項目部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了解安全生產情況,發現施工中的不安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定期組織安全會,制定安全值班制度,掌握實際情況,實施安全監控.(9)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安全施工警示牌。基坑四周設置防護圍欄、防護網.夜間施工時必須配備足夠照明設備。(10)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現場。11。1.3施工安全用電(1)進場后,組織電工和機組人員對現場進行踏勘,確定電源進線、配電箱、分電箱等的位置和走向.(2)配電箱要結構牢固,門鎖齊全,防雨,箱門上要標志明顯。箱內開關電器要合格有效,開關靈敏,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
30、分開設置。(3)現場配電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所用電纜均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車輛碾壓。對現場用電線路、用電設施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4)電器設備安、拆、維修由專職電工操作。現場人員不得隨意操作與自己工作無關的電器設備。11.1。4機械安全管理(1)現場所用機械設備要布局合理,安裝牢穩,周正,符合規范要求。(2)定期對使用的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設備完好,發現機械故障及時處理,不帶病運轉。(3)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機械設備安、拆、維修由專職人員操作。嚴格按照機械操作規程進行機械操作,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4)各種施工設備根據自身機械特點,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杜絕“三違”,經常檢查各種機械、電
31、器設備運轉情況,確保施工順利進行.11。1.5施工人員管理(1)進場前對工人進行系統的行政法規、安全、技能等三級教育和培訓。施工開始前,作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2)工地行政管理人員負責民工的行政、后勤管理。杜絕酗酒鬧事、打架斗毆、偷盜賭博等現象的發生。(3)施工人員及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無條件服從施工現場安全員的管理。11.1。6保衛、消防措施(1)現場備有必需的消防設備,消防器材和消防器具按規定擺放,整齊有序。(2)建立健全消防保衛體系和制度,設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3)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單獨存放,并有明顯標志。(4)氧氣瓶、乙炔瓶符合使用規定,兩瓶間距
32、不小于5.0m,兩瓶距用火點不小于10.0m,并配備防火裝置。(5)明火作業應符合防火規定,電氣焊施工需辦理用火證,并設專人看管.(6)電氣焊工必須持證上崗。(7)組建消防領導小組,由消防隊承擔該工程的治安、消防、救護工作。(8)辦公區內設干粉滅火器,專人看管,遇有火情及時采取滅火措施。(9)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要害部位應配備不少于2個滅火器,要有明顯防火標志,并經常檢查、維護、保養,保證滅火器材靈敏有效.(10)定期培訓施工人員,使其提高消防意識,遇火情及時處理,并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11.2文明施工措施貫徹執行上級發布的場容管理條例,合理劃分施工現場管理范圍,
33、明確責任,定崗定人。11。2.1施工現場管理(1)根據現場情況,合理規劃布置施工材料、工具、機械設備的堆放,施工材料與小型機具分類堆積,碼放整齊,標識規范醒目,機械設備要周正清潔,擺放布局合理,安裝牢穩,不得妨礙交通。(2)聽從建設單位及現場監理的管理,嚴格遵守工地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與周邊建設單位委員會、現場監督部門的聯系.(3)班前及工作期間不得飲酒,現場禁止吸煙、打鬧。(4)現場道路要暢通、平坦、整潔;建筑基坑周邊保持清潔,場地平整,垃圾集中堆放,及時處理。(5)每天使用后將機具洗凈,做好日常保養,閑置設備退回基地。(6)在拌料區域搭建臨時防塵圍擋,并及時灑水降塵。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細顆粒的散體材料要嚴密遮蓋,以減少揚塵。(7)保持施工現場整潔,對水泥袋、鋼筋頭等廢棄物及時清理,做到工完場清。11。2.2環境保護措施(1)加強所有參施人員的環保教育,遵守項目部的環保規定。健全組織,專人負責環保工作的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現場施工注意粉塵、廢氣、廢水、噪音污染,盡量將污染降到最低程度,達到環保要求。(3)對工地使用的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及時進行覆蓋。運輸時要采取措施防止遺灑、飛揚.卸車時盡量輕拿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