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發展戰略規劃集錦城市發展戰略規劃集錦 武漢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戰略目標 聚焦中部崛起, 打造中國區域經濟新增長極。 創造更具凝聚力的資源環境和更好的創新氛圍, 建設區域性的國際化大都市。 戰略導向 找回武漢,重塑江城。抓住國家交通體系重構、國際產業轉移和有利的政策環境 等三大機遇,重點解決三大關鍵問題:一是如何打破區域封閉,領導區域發展;二是如何確 立城市中心,再現中心城市輝煌;三是如何完善體系,找尋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 戰略選擇 戰略之一“都市內核, 國際中樞”, 建設整合武漢三鎮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間 (UC, 即 Urban Core),引導武漢快速建立起華中金融、貿易、產業
2、服務和現代物流的區域精密控制內核, 作為武漢邁向國際化的載體。 戰略之二“智力先導,產城一體”,提出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為導向的“十字型” 產業空間布局構想。 戰略之三“濱江而展,一帶多心”,突破當前城市圈層構架,構筑沿長江兩岸的綜合城市 發展走廊,通過帶形的跳躍式增長提供城市持續的發展框架。 戰略之四“破環成帶,軸向拉伸”,強化濱江道路交通建設,形成區域式組團發展構架。 戰略之五“以江為脊,連湖成網”,充分發揮武漢水優勢,打響“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 路。 戰略之六“產業整合,價值鏈接”,以研發銷售為核心,實現武漢區域“1+8”產業和區域 契合發展,構成主導產業加工為依托的新城發展模式;
3、 戰略之七“近展雙翼,遠視三極”,向東連接,武漢城市圈沿京廣線和沿京九線兩個帶狀 區域, 近期橫跨京九京廣的武漢都市走廊, 未來構筑武漢、 長沙和南昌為基點的三角經濟區, 繼而形成中國的第四極三角經濟區的目標。 戰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漢正街為代表的漢味市民文化等傳統型文化和 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轉化為具有鮮明地緣識別性的城市形象。 場景分析 基于對現狀發展的不同解讀和對未來發展的不同預期, 分別編制了三條發展戰略鏈, 形成低、 中、高三個不同的戰略場景(即戰略實施體系)。 低線戰略場景依托區域內部的整合和集聚起步, 合力做強具有品牌效應的中心城市, 進 而遵循極化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占據經濟發展的絕對優勢地位中心城市經濟輻射區 域發展的過程,最終成為富有全球競爭力的城市區域,成為具有全國戰略地位的樞紐城市。 中線戰略場景針對外資的持續涌入與愈發激烈的城市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