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公寓和住宅樓建筑測量工程施工方案(34頁).doc

  • 資源ID:659220       資源大小:1.84MB        全文頁數:3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公寓和住宅樓建筑測量工程施工方案(34頁).doc

1、測量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xx市xx瑞府 編制日期: xx 年 目 錄一 、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1 1.1 工程概況 11.2 編制依據 2二、施工條件及準備3三、平面控制網建立 33.1 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33.2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及復測 53.3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網 5四、軸線控制測施 54.1 0.000以下施工測量54.2 0.000以上施工測量11五、高程控制網建立175.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175.2 平面高程控制網的布設17六、高程控制測施 206.1 0.000以下高程控制206.2 0.000以上高程控制206.3 各分項工程高程控制23七、 沉降觀測 257.1 沉降

2、基準點的埋設257.2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圖267.3 沉降觀測287.4 沉降觀測周期及期限287.5 沉降變形資料的提交29八、 基坑變形觀測 298.1 監測目的298.2 監測內容298.3 測點布置及觀測方法308.4 觀測頻率31一、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1.1工程概況xx市xx瑞府建安工程位于xx電信局南側,xx區韶山北路641號。該工程地下二層,主要功能為人防和地下車庫,地上三十三層,為公寓和住宅樓,占地面積為12104.3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86914.5平方米。主樓建筑總高為99米,層高均為2.95米,本工程塔樓部分基礎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地下室擴大部分為柱下獨立樁基和條形基礎

3、。地下室為框剪結構,頂板、負一層、負二層底板全部采用無梁預應力結構板。主體結構采用現澆鋼筋砼框剪力墻結構。因施工場地狹窄,基坑開挖不能滿足放坡要求,故基坑支護采用人工挖孔樁加橫向砼冠梁結合錨桿掛鋼筋網噴漿共同作用支護。本工程0.00相當于絕對標高76.600 m,基坑土方大面積開挖:塔樓部分開挖至68.300 m;擴大部分開挖至68.800 m,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深基坑開挖和基坑支護工程。平面控制軸線網由南北向交東西向正軸線網,其中地下室軸線網橫軸(1/01軸至26軸)長76.500 m,縱軸(2/0A軸至Z軸)長99.600 m;地上主樓軸線網橫軸(1軸至23軸)長57.300 m ,縱軸(

4、A軸至V軸)長63.300 m。1.2編制依據1.2.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場區平面測量成果;工程施工圖紙;場區平面布置圖二、施工條件及準備 本工程合同工期短,要求進度快,開工前由建設方測設三個已知控制點坐標:X=96647.388,Y=50210.615;:X=96575.152,Y=50292.550;:X=96639.559,Y=50298.071及水準控制點一個:A=77.000 m。本工程建筑場施工現場位于xx北,韶山路東側,接韶山路一條近8米寬道路近100米,進入施工現場北向。其余三向均靠近住宅建筑。施工場地狹窄,施工測量

5、有一定的難度,根據本工程施工工期緊,施工速度快,結構較為復雜,測量放線任務重,配置一臺BST-812CHA全站儀(測角精度2,測距精度(2+2ppmD)一臺、激光鉛直儀一臺、J6激光經緯儀一臺、DS3水準儀器2臺,經檢定的50米鋼卷尺3把、測傘一把等測量儀器和工具,需成立專門的測量組,由專職測量工程師主持,另配測量技術人員2人進行作業。人員機構圖:技術負責人:陳順良測量組長:黃祖德測量員:李清福測量員:王旭三、平面控制網建立3.1場區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平面控制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合理布設,現場施工平面示意圖如圖 1所示; 圖1

6、 施工平面示意圖(首級平面控制網) 選點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樁位用混凝土保護,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3.2 場區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及復測由于該工程占地面積較大,根據總平面圖及建設方提供的放線回單附圖利用BST-812CHA全站儀,進行角度、距離、坐標校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作為主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如圖1 所示)。 地下室的平面控制與主場區首級平面控制同時進行,并要進行相互校核。場區平面控制網的精度等級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要求,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表1 的規定。 表1 控制網技術指標 等 級測角中誤差( ) 邊長相對中誤差二級

7、81/200003.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網 首級控制網布設完成后,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建立建筑物二級平面控制網,二級平面控制網懸掛于首級平面控制網上。 四、軸線控制測施4.1 0.000以下施工測量 軸線控制樁的校測.1 在建筑物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2 采用BST-812CHA全站儀,根據首級控制進行校測。校測無誤后,在各施工階段對二級軸線網進行校測,測量結果誤差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下步工作,否則將檢測結果報有關技術部門及監理單位。 軸線投測施工.1 人工挖孔灌注支護樁開挖及樁頂砼冠梁施測依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和基坑支護

8、設計(人工挖孔灌注支護樁設計定位圖),用全站儀測放出各樁中心點,打鋼筋頭指導開挖。為防止在成孔施工過程中樁徑及垂直度發生偏差,根據樁孔尺寸用10鋼筋焊接形鋼筋圈檢查樁徑,用吊線錘檢查樁孔垂直度。樁孔成型后每個樁孔用鋼筋圈和吊線錘檢查驗收。樁頂砼冠梁的土方開挖及施工可由二級平面控制網(一)如下圖2投測控制。.2 基坑開挖及基坑噴錨支護施測依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基礎開挖平面圖,用全站儀測投測控制樁點,建立二級平面控制網(一),再根據基坑土方開挖施工方案及基坑支護設計,由二級平面控制網(一)測放出基坑開挖邊線,并用白石灰撒出。土方開挖根據設計分3次開挖,開外方向由南向北開挖;錨桿支護按設計規定分層

9、、分段開挖,做到隨時開挖,隨時支護,隨時噴混凝土。當用機械進行開挖時,為控制邊壁出現超挖、邊壁土體松動或挖掘不夠的情況,用經緯儀架設于開挖邊線的控制樁上,隨時對開挖邊壁進行監測,然后人工修整,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噴錨支護。圖2 二級平面控制網(一) .3人工挖孔樁開挖施測 依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和人工挖孔樁施工圖,用全站儀測放出樁中心點,打樁指導開挖。待樁口上部護壁施工完畢,用全站儀投測主軸線控制點于基坑內,并打控制樁。將經緯儀架設于控制樁上,照準同方向樁點,將軸線投測于每個樁孔內壁,用紅油漆標記,指導并檢測樁孔開挖。其樁徑及垂直度的檢查同支護樁開挖。.3 負二層底板施測在負二層底板以下結構開

10、挖時,依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地下室底板圖,用全站儀測投測控制樁點,建立二級平面控制網(二)。用經緯儀分別投測出縱橫四條控制軸線,并打控制樁,掛線,鋼尺測距,用白石灰撒出地胎梁、承臺、柱下獨立基礎、外擋土墻條形基礎、集水坑、電梯井基坑開挖邊線,指導開挖。待砂漿墊層澆搗后,重復操作將底板各構件內邊線(由于本工采用結構自防水,構件尺寸僅加大粉刷找平層20mm)投測與墊層上,指導砌筑地胎模。備注:二級控制網(二)說明: 如圖3地下室的軸線投測主要以二級控制網(二)為依據。其中基坑周邊設置永久軸線樁控制點:、;因施工場區受限,、為基坑內臨時軸線樁點。控制樁投測完畢后,將經緯儀架設于控制點上,照準(偏東

11、3 m)控制線同一方向樁,將此控制線投測南向護壁上釘鋼釘和紅色油漆畫三角形標記。用同樣方法將(偏東3 m)、(偏北2 m)控制線投測于護壁上并釘釘紅色油漆標記。圖3 二級平面控制網(二) .4 墻柱等豎向結構插筋定位施測待墊層澆筑完后,用經緯儀重新投測軸線控制點與基坑內,打樁標記,根據基坑內上的軸線控制樁,將經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照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二級平面控制線投測于施工的平面層上,并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掛線,鋼尺測距,在平面上放出其他相應的設計軸線的偏移線(可選擇偏移軸線1 m),在底板墊層上彈墨線標明,作為墻、柱插筋定位的依據。對電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測量放線

12、中是一個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在電梯井位附近設置縱、橫主控制軸線各一條, 在墊層平面上放出其他相應的設計軸線,再通過經緯儀或拉線吊垂法,將定位軸線測設到電梯井基底鋼筋上,用紅色或藍色油漆標記,插筋定位后綁扎焊接牢固,確保電梯井構件平面位置的正確性。.5 墻柱等豎向結構支模施測 待底板砼澆搗完后,經緯儀重新投測軸線控制樁,重復.4操作,將控制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再鋼尺測距放出墻、柱等豎向結構細部線及控模線(通常設置為偏移模線20 cm的控制線),以此作為墻、柱支模依據。施工放樣技術要求如下表2。表2 施工放樣技術要求建筑物結構特征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 () 豎向傳

13、遞軸線點中誤差(mm)鋼混結構1/2000054 墻、柱模板支好后,用吊垂法檢驗其垂直度;用卷尺量取控模線至模板距離,檢驗支模的水平位置,并用經緯儀架設在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上檢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4mm。.6 梁、板等水平結構的施測根據梁、板施工圖紙,從混凝土墻柱邊用鋼尺直接水平量取,確定梁模板、板塊邊模的支設位置,再通過在下層板面上投測的控制線采用吊垂法與之相互校核。若發現問題,現場改正,符合表3的要求表3 現澆結構模板(水平結構)安裝允許偏差值 軸線位置5 mm截面內部尺寸+4,-5 mm4.2 0.000以上施工測量 軸線控制建立對于首

14、層的軸線傳遞,采用全站儀復測二級平面控制點,再用經緯儀方向交會法測量(即外控法),與基礎工程軸線控制施測相同。二層以上的層面采用內控為主,外控為輔的方法。內控方面:在建筑物0.000層面上測設軸線內部控制點,其上架設激光垂準儀,向上傳遞平面軸線網。 外控方面:建筑物的邊柱(不含角柱)拆模之后,用吊垂的方法,在柱外邊面相應的軸線或控制線上彈墨線標記,作為柱模安裝的控制線;角柱在其外側陽角的兩側投測出中心線或控制線,以此控制墻、柱模板安裝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角柱的控制線,也可作為建筑物總垂直度檢驗及控制的方法之一。彈線時注意,吊垂時下吊,與初始線重合3個標準層,以保證其準確性。 每隔3個標準層,用

15、經緯儀檢查柱模控制線及墻柱邊線,檢驗其幾何尺寸、水平位置及垂直度,若發現有向一邊傾倒的趨勢或尺寸偏差超過允許范圍,立即采取措施改正,直至符合表4的要求表4 垂直度要求模板安裝工程現澆混凝土結構層高5m8 mm層高5m6 mm層高5 m10 mm層高5 m8 mm全高H/100,且304.2.2 內控法施測4.2.2.1內控點的布設0.000樓板施工完后,將控制軸線引測至建筑物內,根據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基準點及劃分的流水施工段,在各建筑物內布設內控點(每一流水段至少縱橫兩條主控線)。內控點的布設避開梁及其支模系統以及不與樓層標高平齊的板面,使內控點能順利向上傳遞,并且盡量使內控線避開墻、柱、梁及

16、不與樓層標高平齊的板面(如衛生間、陽臺等)。內控點的埋設采用10cm10cm 鋼板,鋼針刻劃十字線,鋼板通過錨固筋與首層樓面鋼筋焊牢,作為豎向軸線投測的基準點,向上各層在相應位置留出預留洞(20cm20cm) 。內控點及預留洞做有效的保護,防止堆物、及人為破壞。依照本工程的結構特點、施工平面布置及分段施工區域的要求,形成十字軸線控制網。內控點布設平面圖如下:圖4 內控點布設平面圖4.2.2.2內控點的測設豎向投測前,對內控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見表5。 表5 軸線豎向投測允許誤差 高 度(m)允許誤差(mm)

17、 每 層3H30m530m60m15 內控點的投測,采用激光準直儀,先在底層基準點處架設激光準直儀,調校到準直狀態后,發射和該點鉛垂的可見光束,在樓板預留洞口處用接收靶接收。測量組員通過對講機交流,調校可見光光斑直徑,達到最佳狀態時,通知觀測人員逆時針旋轉準直儀,這樣在接收靶處就可見到一個同心圓(光環),取其圓心作為向上的投測點,并將接收靶固定(如圖5)。圖5 激光激光準直儀垂直傳遞原理示意圖 投測內控點的接受靶靶心即為該樓層軸線控制點,以此作為角度及距離校核的依據。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組成閉合圖形,且間距在所用鋼尺長度內。施工層放線時,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測設細部軸線。

18、當每一層平面或每段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校核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報送報驗單必須寫明層數、部位、報驗內容并附一份報驗內容的測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程度狀況。4.2.2.3內控點的再次布設本工程建筑總高度99 m,地上33層。 隨著激光準直儀的投射高度增加,接收靶接收到的光環同心圓慢慢擴大。當H60 m,光環同心圓會擴大到約15 mm。為滿足測量精度要求,需要在中間層再次布設內控點,進行平面控制網的傳遞。本工程預設,在第16層樓板處(即相對標高為47.75 m處)第二次布設內控點。平面圖如下: 圖6 內控點二次布設平面圖五、 高程控制網建立5.1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為保

19、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建立是根據甲方提供的場區水準基點,采用DS3精密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高程控制網的精度,采用三等水準的精度。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前,結合場區情況,在場區埋設半永久性高程點,埋設 36個月后,再進行聯測,測出場區半永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也將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場區內設置2個水準點。 5.2 平面高程控制網的布設 基準點埋深及形式在本工程中,水準基準點的設置如圖7所示。1、粗鋼筋;2、回填土;3、混凝土圖7 水準基準點做法測

20、量器具配置選用DSZ3自動安平水準儀二臺,5m銦鋼尺兩把,50m鋼卷尺一把。 技術要求將甲方提供水準點復檢合格后組成閉合環,采用雙儀150高法進行引測。水準線路按附合路線和環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 MW =(W / L)/N0.5式中 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 L相應線路長度; 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的個數。 采用三等水準測量,具體要求如表6表6 三等水準測量要求表水準儀型號觀測次數視線長度(m)水準尺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差累計(m)視線離地面最小高度(m) 讀數誤差(mm)一測站高差較差(雙儀高法) (mm)閉合差(mm)n為測站L為公里

21、數DS2往返各不大于一次不大于50銦鋼尺361.5不大于11.512L0.5成果的處理及復測周期。每一測站觀測成果于觀測時直接記錄于三等水準測量手薄中,不得記于其他紙張上最后進行轉抄,每一測站觀測完畢,立即進行計算和校核,各項校核數據都在規范允許范圍內,方可將儀器轉入下一站。由于本工程水準網較簡單,只進行簡單的高差改正即可。各高程基準點的復測工作,每一月進行一次。測量偏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及時準確地為工程提供可靠的高程基準點,緊密配合施工,指導施工。高程施工放樣技術要求如表7表7施工放樣高程技術要求表建筑物結構特征測站測定高差中誤差(mm)起始與施工測定高程中誤差(mm)鋼混結構16六、

22、高程控制測施6.1 0.000以下高程控制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的臨時用點。 標高的豎向傳遞 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設置三個基準點,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兩點的校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本工程中,塔吊首節標準節嵌固在負二層底板內。因此可以通過塔吊標準節立桿進行高程傳遞,各層面基準點在塔吊立桿上用紅色油漆作三角標志,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以便施工中使用。基坑開挖階段的高程傳遞,土方開挖

23、至最后一步時,在基坑邊懸吊鋼尺,將高程傳遞至基坑護坡面上并用紅色油漆標記。在基坑底部架設水準儀,隨清槽隨時觀測基底標高。6.2 0.000以上高程控制標高引測點的設置在首層的柱子和第二層樓板澆筑完后,根據二個施工區域基準水準點,用DS3水準儀在每個施工區域設置二個標高引測點。并準確地測出相同的起始高程線(可測設出+1.000 m標高線),用紅色油漆作三角形標記,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在施工層,每個施工區域由設置二個標高引測點。抄平并相互校核,標高引測點一般設置在邊柱外柱邊或電梯井內壁等構件表面平整、垂直度精度高、便于鋼尺量距的地方。 標高的豎向傳遞 第一方案: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首層起始

24、高程點(即邊柱外柱邊或電梯井內壁位置)用鋼尺向上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每個流水施工區域由設置二個標高引測點分別向上傳遞,測設到施工層后相互校核。當校差小于3mm 時,以其平均點引測水平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3mm。第二方案:如下圖8,標高的豎向傳遞利用兩臺水準儀,兩根塔尺和一把50m 鋼尺,依次將每個施工區域的標高引測點由軸線內控點的激光洞口,取兩個洞口向上傳遞至待測樓層,并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得該樓層的儀器的視線標高,測設到施工層后相互校核。當校差小于3m

25、m 時,以其平均引測水平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3mm。以平均引測水平線作為本樓層統一的標高基準點,用紅三角標記于邊柱外柱邊或電梯井內壁,依此進行各項測量工作。圖8 0.000以上高程傳遞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H2=H1+ b1+a2-a1-b2 公式其中:H1首層引測點標高值;H2待測樓層基準點標高值;a1S1 水準儀在鋼尺讀數;a2S2 水準儀在塔尺讀數;b1S1 水準儀在鋼尺讀數;b2S2 水準儀在塔尺讀數。進行聯測,高差滿足2 mm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兩種方案的現場優劣。也可同時使用復核標高測設。標高測量的允許誤差

26、見下表8。表8 標高測量允許誤差 高 度 (m)層 高 全 高允許誤差(mm)10306.3 各分項工程高程控制鋼筋工程利用往返觀測將工作基點的抄平水平線引測至柱豎向鋼筋上,現場標高點用紅或藍油漆進行標識(尤其在洞口連梁位置)。在過程控制中,注意檢查以下部位標高情況:梁鋼筋的頂標高、梁鋼筋錨入本樓層的墻筋頂標高、門窗洞口過梁或連梁頂標高、電梯井下口上部筋頂標高等,以免造成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過厚或過薄的質量問題。模板工程梁、板底模支設高度是依據測設于腳手架立桿的標高點,所以測設腳手架立桿的標高點是模板工程標高控制的著重點。測設時可選擇位于滿堂腳手架的角點、中間點、梁底兩側穩定可靠、垂直的立桿

27、,將標高測設其上,扶尺人員注意保持塔尺垂直度、標高的上方是否有扣件、橫桿阻礙標高點向上的傳遞,然后用紅藍油漆做或畫筆統一的標識。測設完畢后可沿立桿向上傳遞,定出水平桿的標高點,利用細線將各標高點連線,檢查合格后(連線重合,偏差值小于3mm),可將此細線作為其他腳手架搭設的依據。 待部分板模鋪設完成后,可將水準儀架設其上,檢查模板面標高、平整度以及相鄰兩塊模板的高低差。若發現問題,現場改正,直至符合表9的要求。表9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高程)允許偏差值 底模上表面標高相鄰兩板表面高差 表面平面度(2m)5mm2mm5mm 在過程控制中,著重注意檢查以下部位標高情況:梁模側模底標高;外墻模板標高是否

28、低于混凝土頂面標高;跨度不小于4m,梁、板跨中標高是否按要求起拱;電梯井底模;焊接預埋件標高高差等。 混凝土工程工作重點:控制板混凝土頂面標高。待板底模鋪設完成后,即可將水準儀架設其上,將距混凝土面500mm的控制標高測設在剪力墻豎筋及暗柱立筋上,測設標高的數量保證每面墻上有一標高點。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將各標高點拉線,檢查找平,將混凝土頂面標高偏差值控制在15mm以內。 6.3.4室內工程 施測時可將建筑高于露面500 mm標高沿內墻每35m測設一點以及柱側面上,后彈墨線紅油漆標識。室內地面找平時,在地面1m1m方格網上做灰餅。澆筑地面時將各標高點拉線,檢查找平,將混凝土頂面標高偏差值控制

29、在10mm以內。此標高還可作為水電、門窗安裝依據。七、沉降觀測 7.1 沉降基準點埋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2007)的有關沉降基準點埋設規定;沉降基準點布設原則.1 布設的沉降基準點必須堅固穩定且便于長期保存。 .2 為了對沉降基準點進行相互檢查,沉降基準點的數目為四個,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 .3 沉降基準點與觀測點的距離不太遠,以保證觀測精度。 .4 沉降基準點須埋設在建筑物的壓力傳播范圍以外,同時為了防止沉降基準點受到凍脹的影響,沉降基準點的埋設深度不小于1.5m,以保證沉降基準點的穩定。沉降觀測基準點埋設在變形區以外,數量四個,按國家二等水

30、準測量的技術要求施測,每千米高差中誤差 0.2mm,閉合差4L0.5。.5 沉降基準點的布設與高程控制網的建立同時進行,即為半永久性高程水準點B、C、D,。本工程地地下室工程(包括基坑土方開挖及人工挖孔樁施工)工期計劃為3個月,施工至地上結構時,對再進行聯測,采用往返附合水準測量,測設ABCDCBA附合水準路線,測出場區半永久性點的高程。沉降基準點埋設方法基點埋設參照工程測量規范及有關變形觀測基點埋設標準進行(見下圖)。基準點的埋設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時確定,埋設為半永久性高程點,本工程地地下室工程(包括基坑土方開挖及人工挖孔樁施工)工期計劃為3個月,施工至地上結構時,對再進行聯測,測出場區半永

31、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也將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1、直徑700鑄鐵井蓋;2、金屬標志(可選銅芯);3、鋼筋柱石;4、金屬根洛;5、混凝土護壁;6、填充物圖 9變形觀測基點詳圖7.2 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的有關沉降觀測點埋設規定進行沉降點的埋設。變形觀測點是直接反映建筑物變形的參照點,與變形體固結為一體,布設在能敏感反映變形的位置。基準點及沉降沉降點埋設如下圖所示: 圖10 沉降觀測點布設圖在承重墻柱上沉降觀測點標志采用內藏式,用 32電錘在設計位置位置打孔,將直徑 28mm預埋件放入孔內,周圍用環氧樹脂填充使牢固,觀測時將活動

32、標志旋緊,測畢取出外旋保護蓋,既不影響原有建筑物的外觀又起到保護標志的作用見下圖。 圖11 沉降觀測點標志7.3 沉降觀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 (GB 50026-2007)的有關沉降觀測的規定,按工程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作業要求進行。觀測儀器采用DS3精密水準儀,配合銦鋼尺作業,采用相同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并要固定觀測人員,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基準點A對應觀測點、;基準點B對應觀測點、;基準點C對應觀測點、;基準點D對應觀測點、。 7.4沉降觀測周期及期限(1)沉降觀測周期按每兩個結構觀測一次,直至封頂,封頂后每月觀測一次,直至竣工。(2

33、)出現不均沉降時,根據情況增加觀測次數。(3)施工期間因故停工超過三個月,在停工時及復工前進行觀測。(4)結構封頂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符合下列要求:均勻沉降且連續三個月內平均沉降量不超過 1mm時,每三個月觀測一次;連續二次每三個月平均沉降量不超過 2mm時,每六個月觀測一次;外界發生劇烈變化時及時觀測;封頂后每六個月觀測一次,直至基本穩定(1mm/100d)為止。 7.5沉降變形資料的提交(1) 垂直位移量成果表;(2) 觀測點位置圖;(3) 荷載、時間、位移量、曲線圖;(4) 變形分析報告。八、基坑變形觀測 8.1監測目的通過對支護結構的位移變形觀測和基底土標高變化的觀測,準確了解基坑支護結

34、構和基底土的變化以及深基坑開挖對周邊建筑的影響情況,以利于對變形和應力的發展作出評價,從而判定支護結構的安全性。 8.2監測內容 (1)支護樁頂部的位移;(2)基坑護壁錨噴裂縫觀測;(3)降水井水位觀測;(4)周邊路面及建筑物裂縫及沉降情況。 8.3測點布置及觀測方法(1)支護樁頂部的位移使用BST-812CHA全站儀棱鏡配合,采用坐標法進行觀測。基坑四周冠梁頂部插入鋼筋頭混凝土攪拌固定,并用紅色油漆標記作為觀測點,統一編號,間距合理布置。基坑變形觀測平面示意如下圖: 圖12 基坑變形觀測平面示意圖(2)發現混凝土護壁產生裂紋后,每天做好裂紋分布及發展情況記錄。(3)降水井水位用鋼卷尺進行測量

35、。(4)周邊路面及建筑物裂縫及沉降:采用全站儀坐標法觀測。觀測點采用鋼釘直接釘在馬路上,路面上觀測點采用涂三角作標識。路面沉降觀測采用高精度水準儀,沉降觀測點利用裂縫觀測點做為觀測點。觀測時與裂縫觀測一同進行。周邊建筑物基礎發現裂縫后,在其建筑物外墻上設立沉降觀測點,采用打入長鋼釘,并用紅色油漆劃圓圈做標記。8.4 觀測頻率支護樁頂部的位移觀測,在土方開挖及護壁施工時每天觀測一次。護壁完成后,地下室施工時,一般情況下沒周觀測一次。下列情況下增加觀測次數:(1)發現變形速率較大時;(2)遇連續雨天。;基坑周邊沉降觀測一般情況下每周周三次,遇上述特許情況,增加觀測次數。護壁裂縫觀測、降水井水位觀測每三天記錄一次。周邊路面及建筑物裂縫及沉降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同監測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監測工作。每次的觀測結果必須整理打印出來報業主、監理、設計和分局技術部門。每次觀測完畢后,觀測數據及時整理填入相應的表中,并及時報告項目技術負責人和值班監理,基坑每個方向挑選 12各點繪制位移和標高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若發現變位速率較大,支護結構發生異常等情況,及時向各有關單位聯絡人匯報。


注意事項

本文(公寓和住宅樓建筑測量工程施工方案(34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贡县| 南华县| 乌兰浩特市| 衡阳县| 香河县| 桂林市| 永康市| 靖江市| 南宁市| 东丰县| 资阳市| 远安县| 屏东县| 南京市| 三河市| 高阳县| 搜索| 柯坪县| 石屏县| 旌德县| 鹤壁市| 商水县| 忻城县| 德昌县| 海丰县| 巨鹿县| 永寿县| 珠海市| 寻乌县| 孟连| 宜宾县| 抚宁县| 扶绥县| 都安| 望城县| 斗六市| 济源市| 买车| 大悟县| 西畴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