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AAAA大壩樞紐工程棄渣場施工方案編制: 審批: 審核: xx年12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 工程地質與水文31。 水文環(huán)境32. 地質環(huán)境3四主要施工內容3五。 施工組織安排4六施工技術工藝及流程41。便道施工42.擋墻施工53.涵管施工84.廢方整理10七. 人員、機械設備配置10八. 環(huán)保措施10九. 復耕措施11十。 施工注意事項11十一. 安全保證措施11AAAAA大壩樞紐工程棄渣場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本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圖紙等相關資料;2。水利部現(xiàn)行的有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驗收標準.3.現(xiàn)場實地勘察資料(交通運輸、材料來源、民俗民情資料等)。4.合同總工期及
2、業(yè)主對安全、質量、工期的要求。5.我單位管理水平、技術和機械裝備水平,同類或類似工程所積累的施工經驗和各種施工統(tǒng)計資料.二、工程概況 AAAAA大壩樞紐工程棄渣場位于大壩下游左側沖溝,呈狹長狀分布,溝谷上下高差5060m,占地平面面積約24999m2,設計堆渣頂高程805m,頂面積6494m2,最大堆高50m,溝內常年流水,根據設計圖土石方估算,初步估算能容納棄土15。96萬m3.為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并滿足堆渣要求,棄渣場設計修建攔土用擋土墻、地面截水溝、延沖溝流道設置一排DN1000承插式混凝土管涵等工程構造物,確保棄土場及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性.見下圖: 三。 工程地質與水文1。 水文環(huán)境溝內
3、常年流水,水系系周圍山谷滲水及洪水期排水匯入沖溝范圍,且溝谷內兩側山體多有滲水點分布,泄水量較大。沖溝內部含一條地方既有灌溉渠,渠寬0.5m,渠壁及底厚均為0.2m,水泥混凝土結構。填筑施工前需將該灌溉溝填埋,在其上方埋設混凝土涵管,保證施工期間及施工完成后排水通暢。2。 地質環(huán)境溝谷內,寬度較窄,車輛無法進入。兩側山體穩(wěn)定性較好,可延左側山體開挖出一條臨時道路,便于車輛進入。四主要施工內容根據施工組織和設計院提供的設計圖紙,該新建棄土場設置排水管涵一道,沿沖溝最低處分布;為防止棄土場泥土外流,在棄土場結尾處設置重力式擋墻一座,墻頂高程761m,擋墻頂寬1m,內側放坡1:0。35;堆渣體坡腳處
4、分層碼放鋼筋鉛絲籠。擋墻外側設置B類排水溝對既有沖溝進行改溝引流,溝寬0.5m;棄渣完成后分級放坡。為確保正常棄渣,計劃沖溝左側坡腳位置修建施工便道,便道回填石方與改溝位置碎石墊層共用,便于施工車輛進場施工。五. 施工組織安排根據現(xiàn)場情況分析,施工擋墻、涵管需先期進行臨時施工便道修建.修建的臨時便道寬度按照能夠同時兩輛車錯車的要求修建,計劃寬度修至6m,下部鋪設0.5m厚大渣料,便道全長約150m。施工便道修建完成后,及時進行棄渣場擋墻施工,防止棄土場內泥水漫流至外側河道。擋墻施工完成后在擋墻內側既有沖溝位置沿沖溝走向設置混凝土涵管,保證棄土場上游積水可以及時通過涵管排出.六施工技術工藝及流程
5、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植被表土及既有構筑物清理既有道路擴寬施工擋土墻施工涵管施工臨時棄渣便道施工質檢棄土堆放1.便道施工臨時施工便道建設前,確定便道修筑位置,方便施工.施工時,先清除表土,開挖便道斷面,對填方區(qū)域填筑石渣,保證臨時道路不積水。跨越自然溝谷時,先施工臨時便道,再進行涵管施工。 棄渣場外側臨時便道利用棄渣場改溝位置,計劃根據A類水溝寬度修至1m,下部鋪設0。5m厚級配碎石,便道全長約50m。2。擋墻施工2.1。施工工藝框圖施工測量基坑開挖基坑驗收養(yǎng) 護沉降縫設置反濾層施工監(jiān)理工程師簽證工料機準備原材料試驗及砂漿配合比設計基礎混凝土澆筑墻身澆筑模板拆除 墻后反濾層 2.2.施工方法2.2
6、。1測量放樣利用施工圖紙擋墻控制點坐標,按地質和開挖深度正確放出基坑開挖位置。2.2.2基坑開挖根據設計斷面開挖至基底設計高程以上,保留20cm,采用人工清挖,找平至設計標高.基坑挖至標高后及時核對基底地質情況,基底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及時聯(lián)系相關單位現(xiàn)場復核,并制定換填處理方案.墻基位于斜坡時其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離符合設計要求;采用傾斜基底時準確挖鑿,不得用填補方法筑成斜面;擋墻開挖后及時砌筑、回填,減少基坑暴露時間。有水地段做好排水措施,開挖至施工過程中,保持基底干燥施工。設計圖紙明確擋墻基礎應置于基巖上或老土層上,擋墻靠近棄渣場端頭位置根據設計資料及現(xiàn)場勘查情況顯示,下部為淤泥質
7、土,基底承載力無法滿足換填要求,考慮外側為既有河道,下游30m范圍換填塊石處理(塊石直徑大于30cm),處理深度為4m,直達持力層,消除安全隱患,右側端頭墻按照浸水擋墻考慮處理.2.2.3基坑驗收擋墻基坑開挖后,必須采用輕便觸探儀進行地基承載力的檢測,若與設計要求承載力有出入,應進行相應變更處理。(設計要求基底實地承載力大于180KPa)自檢合格后,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檢,經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2.2。4 基礎、墻身砌筑a 混凝土 采用商品混凝土,試驗人員全程監(jiān)控。b 澆筑方法基礎:石質基底應清理干凈松散巖層,進行澆筑;土質基底清理虛土后澆筑;地面線以下部分可不修鑿鑲面石;基礎澆筑出地面后
8、立即回填夯實,并作好頂面排水、防滲設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軟化;基礎應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做到隨開挖、隨下基、隨砌筑.墻身:砌筑分段位置設于沉降縫處.砌筑前先將瀝青木板按設計結構斷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縫位置,計算層數(shù)選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墻身先掛線于沉降縫木板上(根據選好的用料高度)。2。2.5沉降縫設置基礎、墻身沉降縫按設計要求(一般為1015m)設置,縫寬23cm,橫向貫通,豎直,縫寬一致,不得有相互咬合或擠壓現(xiàn)象,采用瀝青麻絮在擋墻內、外、頂三面填塞密實。2。2.6泄水孔及反濾層設置砌筑時每隔23 米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設可用100PVC 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墻中(泄水孔設置為
9、4向外流水的斜坡,嚴禁倒坡),最低一排泄水孔應高于地表20cm.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側設置反濾層,厚度為0.4 m,反濾層采用袋裝級配碎石分層堆碼填筑,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粘土隔水層,粘土隔水層以人工進行夯實、整平。2。2.7養(yǎng)護砌體砌筑完畢應在砂漿初凝后開始灑水養(yǎng)護,以保持濕潤為準,常溫下養(yǎng)護期不小于7天,養(yǎng)護期間應避免碰撞、振動或承重。2。2.8墻后填筑待擋墻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方可分層填筑夯實墻后路基.3.涵管施工在填筑施工前,延沖溝底部埋設DN1000承插式涵管,涵管埋設可有效排除原沖溝上游來水,涵管埋設采用邊埋設邊填渣推進的方法.3。1施工步驟:3.1.1先按沖溝走向位置放樣
10、;3。1。2人工挖土;深度、寬度按設計;3.1.3安裝鋼筋砼涵管;3。1。4回填夯實土。3。2涵管施工要點3。2。1涵管施工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方開挖-驗槽涵管安裝-灌水試驗-回填土方-交工驗收3.2。2管槽開挖采用人工開挖,深度、寬度按設計。開挖時根據涵管的走向,從沖溝的下游向上游挖進。溝槽開挖完成后,應及時安排人員進行清除余土,排水溝積水,不得使基底暴露過久。若基底土壤已受擾動或超挖,用碎石砂夯實填平.3。2。3涵管施工 運輸與裝卸:涵管在運輸、裝卸過程中,應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節(jié)損壞或產生裂紋。 施工要求基礎開挖應符合圖紙要求。基槽開挖后,應緊接著進行涵管敷設及基槽回填等作業(yè)。當
11、基底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時,可采用砂礫石或灰土換填50cm厚.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成品質量:管節(jié)端面應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斜交管涵進出水口管節(jié)的外端面,應接斜交角度進行處理.管壁內外側表面應平直圓滑,如果缺陷小于下列規(guī)定時,應修補完善后方可使用.每處蜂窩面積不得大于30mm*30mm.其蜂窩深度不得超過10mm。蜂窩總面積不得超過全面積的1,并不得露筋。管節(jié)混凝土強度應符合圖紙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要求.管節(jié)各部尺寸,不得超過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值. 圓管涵敷設施工管節(jié)安裝從下游開始,每節(jié)涵管應緊貼于或基底上,使涵管受力均勻;所有管節(jié)應接正確的軸線和圖紙所示坡度敷設.如管壁厚度不同,應便內壁
12、齊平。在敷設過程中,應保持管內清潔無贓物、無多余的砂漿及其他雜物。 回填土回填土管涵安裝管節(jié)接縫完成后進行。回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壓實度不應超過20cm。在涵管兩側回填土應對稱進行,夯填時兩側填土高差不宜超過30cm,以防夯實時管涵發(fā)生移位現(xiàn)象.管涵頂覆土達到50cm以上時,方可采用機械碾壓,以防對涵管造成損傷。4。廢方整理渣體堆放應按照有用料堆放區(qū)域、表土堆放區(qū)域、棄土體堆放區(qū)域堆放;渣體應逐層鋪填、壓實,分層厚度不大于0.8m,并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在渣壩前80m以內堆放粒徑不小于50cm的石渣,表土堆放于庫尾,工程有用料堆放于交通便利區(qū)域。在棄土場設50裝載機、320挖掘各一臺進行棄土平整及
13、配合渣車傾倒,棄土隨倒隨平,并采取擋護、碾壓、排水等措施進行處理,不得任意堆放棄土,嚴禁向河道傾倒棄土,及時對渣場邊坡、渣場地面進行處理,防止和減少水土流失.當場內傾倒淤泥質土或含水量較大土體時,及時利用廢棄石方填筑渣車行走便道,防止重載渣車運行在濕軟位置,存在傾覆危險。棄渣完成后及時依據設計圖紙分級放坡,分級坡度為1:2,分級完成后及時處理邊坡。七。 人員、機械設備配置計劃安排2個作業(yè)班組,流水化作業(yè).一個班組進行便道修筑及涵管埋設,投入320挖機1臺,50裝載機一臺,自卸汽車2輛,工人6人;另外一個班組進行棄渣場重力式擋墻施工,擬投入320挖機1臺,50裝載機一臺,自卸汽車2輛,工人6人。
14、八。 環(huán)保措施施工過程中,配備專用的灑水車視路面干燥情況進行灑水除塵。九。 復耕措施將原來集中堆放的有機土、耕植土按照相關要求平整覆蓋在棄土上,對棄土場進行復耕。十。 施工注意事項棄土前對場地表層有機質土、耕植土進行清方集中堆放,棄土后用于覆蓋復耕綠化.棄土場設置以不堵塞河道,不形成泥石流料源為原則,并分層壓實,堆坡坡度1:1。51:2。擋土墻長度為該段山谷出口橫向長度。擋土墻采用混凝土澆筑,墻面上間距2米梅花形設置泄水孔。棄土場共5級放坡,坡度1:2,坡底設置防滑平臺,并設置排水溝。棄土場沿左側山體設置A類排水溝,排水溝隨填筑棄土而逐步升高,溝深1。1米,寬1米,矩形。由裝載機推平,并由中間
15、向下游走向放坡,坡度1%,方便排水。棄土場馬道設置排水溝,溝深0。4米,寬0.3米,矩形。棄土場沿右側堆面設置B類排水溝,溝深0.6米,寬0。5米,矩形。為保證棄土場的穩(wěn)定,棄土場棄土壓實度必須達到85。十一。 安全保證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組織結構,確保在發(fā)生意外事故時能夠迅速安排、及時處理;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完善了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安全生產保證體系2。 現(xiàn)場危險源的篩查與應對,臨時施工便道和去棄土場永久便道為連續(xù)坡道,故為防止上坡彎道溜車,必須定期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和保養(yǎng),確保車輛行車安全;3. 棄土場便道及現(xiàn)場應安排專人監(jiān)管,發(fā)現(xiàn)不
16、安全因素時,及時處理和修正。4、機械設備安全管理(1)大中型機械設備必須定機、定人,責任要落實到人,操作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準操作。(2)設備場所必須干凈,機械外觀清潔,儀表齊全,按規(guī)定保養(yǎng)。(3)各種機械設備應視其工作性質、性能采取必要的防護保護措施;機械設備附近設標志牌、規(guī)則牌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要點。5、現(xiàn)場機械管理:(1)現(xiàn)場配備專職的設備管理員,負責現(xiàn)場的機械管理維修、保養(yǎng)、建立機械帳卡,嚴格執(zhí)行機械操作規(guī)程.(2)保持機械狀況的良好,機身清潔無灰塵。(3)現(xiàn)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按平面布置規(guī)劃固定點停放,遵守機械安全規(guī)程,經常保持機身及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