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頁 第一章 總 論 一、項目概況 龍泉山風景區位于武漢市東南郊21公里處, 該地不僅風 景優美,更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明代自楚昭 王起,在此修建了九座王寢,另有各代圣賢名人的古墓共 48 座,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墓群。龍泉山的歷史文化是武漢市 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武漢市旅游業十五規劃和 2015 年遠景發展規劃中,該景區被列入九大重點旅游區之 一,同時也是武漢南部史跡旅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開 發龍泉山風景區的旅游資源,帶動武漢市的旅游業的持續發 展,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龍泉山風景區管理處擬利用其悠 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景觀特點進行開發建設,在 保留其原有功
2、能基礎上,恢復歷史生態,保護生態平衡,實 行滾動式開發,使其成為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布局合理、 網絡暢通、集考古、休閑、娛樂、生態游為一體的旅游景點。 武漢龍泉山風景區規劃范圍以龍泉山 7.6 平方公里盆地 為核心的規劃范圍,以牛山湖、龍泉山、三汊港、豹解南部 地域約 136 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水上游樂、 生態旅游規劃范圍。 該項目分兩期開發,其中一期工程規劃用地 7.6 平方公里, 主要進行核心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并建設四大區:古跡文物 區、水上游樂區、避暑療養區、生活服務區。 第2頁 經測算,一期工程總投資約為 11029 萬元,建設資金主 要通過江夏區財政、上級專項撥款及招商引資解決。 二、
3、龍泉山簡介 龍泉山在漢晉南北朝直到隋代,名叫江夏山,唐初稱為 夾山,取兩山夾道而行之義。唐天寶末年,宰相李開基造屋, 鑿地得泉,形成東西兩井,東井顯氣則晴,西井無氣則雨, 頗為靈準,故稱為靈泉山。宋代后更名為龍泉山。但明清兩 代仍多沿用“靈泉山”的稱謂。 龍泉山由兩條山脈組成,自西向東連綿 9 公里,山勢如 二條巨龍蟠臥于梁子湖之濱。這里三面環水,峰巒競秀,林 木蔥郁,古跡遍布。有“詩鄉福地” 、 “世外桃源”和“三九 寢十二景”之一稱。被譽為“武漢九王陵” ,與北京十三陵 形成呼應之勢。此外,此處還葬有西漢舞陽候樊噲、晉代荊 州剌史陶侃,唐江夏王李道宗等歷代先賢古墓共 48 座,形 成寵大的古建筑、古墓葬群,在省內至全國范圍內均占有重 要位置。1956 年,明代楚王墓群等一批古墓、古建筑相繼被 列為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秀山碧水,山勢獨特,使得這里頗受文臣武將、騷人 墨客、士紳賢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