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目錄,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及預防,CONTENTS PAGE,職業病預防和控制措施,職業病的概念: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 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職業病理解要點(1)職業活動中、形成勞動關系(2)接觸職業危害因素(3)疾病與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構成因果關系(4)疾病屬國家公布的職業病范圍,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職業病的特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防治法第二條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
2、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13年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職業病目錄將職業病的范圍確定為10類132種(即法定職業?。?、塵肺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9種)如矽肺、水泥塵肺、電焊工塵肺等;2、職業性放射性疾?。?1種)如放射性皮膚??;3、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如鎘及其化合物中毒,CO中毒;,職業病的種類,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特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的種類,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特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及其特點,4、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種)如中署、高原病;5、職業性傳染?。?種)如布魯氏桿菌病;6、職業性皮膚病(9
3、種)如接觸性皮炎、電光性皮炎;7、職業性眼病(3種)如電光性眼炎;8、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種)如噪聲聾;9、職業性腫瘤(11種)如苯所致白血病、焦爐工人 肺癌;10、其他職業?。?種)如滑囊炎、金屬煙熱。,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的特點,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的特點:1、病因明確。職業病一般是由于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2、發病與勞動條件密切相關。發病與否及發病時間的早與遲往往取決于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時間、數量。勞動強度大、作業場所環境惡劣是導致職業病發病的根本原因。3、具有群體性發病的特征。在同一作業環境下,多是同時或先后出現一批相同的職
4、業病患者,很少出現僅有個別人發病的情況。,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的特點,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的特點:4、具有臨床特征。同一種職業病在發病時間、臨床表現、病程進展上往往具有特定的表現。5、職業病的范圍日趨擴大。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職業病將被發現。6、已經被發現的職業病可以預防或減少。對已經發現的職業病的預防或減少的程序主要取決于國家和企業對預防或減少職業病的預防(治療)措施的投入力量大小。,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職業病的特點,職業病及其特點,從業人員作業的勞動條件包括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作業環
5、境幾個方面。如在生產過程中、勞動過程中、作業環境中存在有危害因素,并危及從業人員健康的,稱為職業性危害因素。職業病 危害因素包括:化學因素(外源性化學物質,如苯、氯、一氧化碳;生產性的粉塵,如金屬粉塵、有機粉塵、無機粉塵、混合粉塵)物理(如高溫、高壓、噪聲)生物因素(如細菌、病毒)職業損傷因素(如強迫性體位、精神高度緊張)社會心理因素(如職業性的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大)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它職業有 害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什么是職業病,職業病的種類,職業病的特點,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危害因素,塔河油田主要職業危害因素?塔河油田現檢測職業危害因素共計25種。物理類:粉塵
6、、工頻電場、噪聲、高溫?;瘜W類:氨、苯、甲苯、二甲苯、氟化氫、汞、硫化氫、一氧化碳、甲醛、正己烷、丙酮、二氧化碳、酚、甲醇、硫酸、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液化石油氣、鹽酸、非甲烷總烴、溶劑汽油。,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目錄,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及預防,CONTENTS PAGE,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病預防和控制措施,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一般只有幾微米以下的細小粉塵能進入肺泡導致慢性肺臟疾病。粉塵進人肺泡后,肺泡內的巨噬細胞視粉塵為異物將其吞噬,導致一系列復雜的肌體反應,促使肺組織纖維化,使受影響的肺泡逐漸失去換氣功能而“死亡”
7、,當有大量肺泡“死亡”時,最終可導致塵肺病,人將感覺胸悶、呼吸困難。塵肺病有許多并發癥,如肺氣腫、感染、肺結核等等,病人最終往往因無法呼吸而死亡。,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生產性粉塵是指在生產中形成的、并能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按粉塵的性質可根據為三大類:(1)無機粉塵。礦物性粉塵,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鉛、錳、鐵、錫、鋅等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粉塵,如金剛砂、水泥、玻璃纖維等。(2)有機粉塵。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質等;植物性粉塵,如棉、麻、谷物、茶等粉塵;人工有機粉塵,如有機
8、染料、農藥、合成樹脂、橡膠、纖維等粉塵。(3)混合性粉塵。在生產環境中,以單純一種粉塵存在的較少見,大部分情況下為兩種或多種粉塵混合存在,一般稱之為混合性粉塵。,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塵肺是由于吸入生產性粉塵引起的,以肺纖維化為主的職業病。由于粉塵的性質、成分不同,對肺臟所造成的損害、引起纖維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從病因上分析,可將塵肺分為6類:矽肺、硅酸鹽肺、炭塵肺、金屬塵肺、混合性塵肺、有機塵肺。2013年衛生部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公布的職業病名單中,列
9、出了13種法定塵肺,即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及其他塵肺。,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1矽塵矽塵也稱為游離二氧化硅(SiO2)粉塵,生產中接觸SiO2粉塵的作業非常多。如冶金、煤炭行業的開采、爆破;修路、筑橋等作業;機械制造、加工業的原料破碎、研磨、配料、鑄造、清砂等生產過程;還有陶瓷、水泥廠作業均可接觸SiO2粉塵。二氧化硅粉塵能引起嚴重的職業病矽肺。2煤塵這里主要是指井下開采,在掘進和采煤工作中接觸大量粉塵,主要是煤塵和SiO2粉塵,這種混合性
10、粉塵叫煤矽塵,是對煤礦工人造成明顯危害的粉塵,主要引起煤矽肺。3石棉塵接觸石棉作業主要是石棉采礦、紡織、建筑、造船業以及耐火材料、剎車板制造和使用等作業中。石棉被公認為致癌物,發達國家已禁止使用,并組織研究石棉替代品。,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防塵的主要措施:宣、革、濕、風、密、護、管、查(1)宣:加強宣傳教育,使防塵工作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2)革:即工藝改革和技術改造,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根本途徑;(3)濕:即濕式作業,可防止粉塵飛揚,降低環境粉塵濃度;(4)風:加強通風及抽風措
11、施,將工作面的含塵空氣抽出,并將新鮮空氣送入工作面;(5)密:加裝防塵罩,把生產性粉塵的發生源密閉起來;(6)護:即個人防護,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和增強體質;(7)管:維修管理,加強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塵制度;(8)查:定期檢測環境空氣中粉塵濃度,對接觸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粉塵與塵肺病預防,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生產性粉塵與塵肺,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正確配戴防毒口罩:,3M 8247 R95防毒口罩(正確),正確,一次性口罩(錯誤),一次性口罩(錯誤),3M 8577 P95防毒口罩(正確),3M 8210 N95防塵口罩,職業病防治知
12、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職業性噪聲聾:是指人們在工作過程中長期接觸生產性噪聲而發生的一種進行性感音性聽覺障礙。生產性噪聲:物體受振動后,在彈性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當傳到人耳時能引起音響感覺的振動稱為聲音,各種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雜亂無規律地組合,波形呈無規則變化的聲音稱為噪聲,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聲音稱為生產性噪聲。,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包括對聽力、生理、心理及生產活動的影響。1、對聽力的危害:噪聲
13、對聽力的影響是引起聽覺疲勞直到耳聾,在噪聲長期作用下,聽覺器官過度受到刺激,聽覺第三性發生顯著降低,導致聽閾升高。聽沉恢復不到原有水平的,稱為永久性聽力閾位移,輕者造成聽力損傷,重者造成噪聲聾。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據測定,超過115分貝的噪聲還會造成耳聾。跟據臨床醫學統計,如果在80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者可達50%。,噪聲對人體的危害,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2、噪聲對生理的危害:噪聲對生理效應是誘發一些疾病,噪聲會使人大腦皮層興奮和壓抑失去平衡,使中樞神經功能出
14、現障礙。損害心血管:噪聲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醫學專家經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噪聲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分貝的噪聲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噪聲還可以引起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精神障礙、內分泌紊亂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聲的工作環境,可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恐懼、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錯亂。,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3、噪聲對心理的危害:噪聲的心理效應反
15、應在噪聲干擾人們的交談,休息和睡眠,從而使人產生煩躁、焦急、厭惡,妨礙注意力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發現,噪聲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噪聲越強,引起煩惱的可能性越大。4、噪聲對生產活動的危害:噪聲可誘發事故,在高噪聲的環境中作業,人的心情煩躁,容易疲勞,反應遲鈍,工作效率下降,工傷事故增多。噪聲對視力的損害。人們只知道噪聲影響聽力,其實噪聲還影響視力。試驗表明:當噪聲強度達到90分貝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
16、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防止噪聲危害從聲源、傳遞途徑和接收者三個方面考慮。1、聲源控制:控制和消除噪聲源,這是防止噪聲危害的根本措施;比如設備升級,采用無聲的或低聲設備代替發出噪聲的設備。2、傳播途徑控制:如果噪聲源的控制已達到極限情況,則考慮控制噪聲的傳播途徑來減少噪聲;比如設置聲屏障
17、是控制傳聲途徑的重要措施。傳聲途徑降噪主要針對噪聲敏感區,在軌道靠近敏感點一側設置聲屏障。3、接受者控制:個體防護,使用勞保用品,如進入高分貝區佩戴防護耳塞。,噪聲與噪聲聾預防,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高溫與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噪聲與噪聲聾預防,3M1110耳塞,降噪29分貝,3M1270/1圣誕樹耳塞(帶繩),降噪25分貝,空壓站與生產區域隔離 熔噴空壓泵采取隔音措施,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與中暑,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高溫熱浪:連續數
18、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高溫作業:在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達到本地區夏季室外最高氣溫時,其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室外氣溫2 或2 以上的作業,稱為高溫作業。,高溫:,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與中暑,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1.對循環系統的影響:高溫皮膚血管擴張及排汗血流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減少心臟負荷加重,心率加快心肌損傷(衰竭)2.對消化系統的影響:高溫腸胃活動抑制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消化不良,食欲減退。3.對泌尿系統的影響:高溫排汗腎血流量和腎小球過濾率降低尿量減少,尿液濃縮腎負擔加重,
19、腎功能衰竭。,高溫對人體的危害,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與中暑,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4.對精神系統的影響:高溫,熱輻射 肌肉工作能力,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反應速度及注意力降低。5.中暑:,輕度中暑:除中暑先兆加重外,同時伴隨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加快。,重度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個類型常以混合型為多見。,中暑先兆:在高溫條件下工作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癥狀。,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與中暑,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熱射?。喝嗽跓岘h
20、境下,散熱途徑受阻,體溫調節機制紊亂所致。其臨床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可高達40以上,開始時大量出汗,以后無汗,并伴有干熱和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熱痙攣:由于高溫過量出汗,體內鈉、鉀過量丟失所致。其臨床特點是骨骼肌突然痙攣,并伴有收縮痛。痙攣以腓腸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為多見。痙攣發作多對稱性,自行緩解,患者神志清醒,體溫正常。熱衰竭:發病機制不明確。多數認為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皮膚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內臟血管收縮或血容量的相應增加,導致腦部暫時供血減少而暈厥。發病一般迅速,先有頭昏、頭痛、心悸、出汗、惡心、嘔吐、皮膚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繼而暈厥,體溫不高或稍高;休
21、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高溫與中暑,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改進工藝,對熱源采取隔離措施;通風降溫,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制冷降溫,中央空調等;保健措施,個體防護、清涼與含鹽飲料、藿香正氣 液、仁丹等;醫療預防,高血壓、肝腎疾病、內分泌疾病、重病 患者恢復期以及體弱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高溫中暑的預防,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一氧化碳中毒,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 引起中毒。一氧化碳:一種無色、無味,幾
22、乎不溶于水的氣體。一氧化碳攻擊性很強,空氣中含0.04%0.06%或以上濃度很快進入血流,在較短的時間內強占人體內所有的紅細胞,緊緊抓住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取代正常情況下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的氧合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體血液不能及時供給全身組織器官充分的氧氣,血中含氧量明顯下降。大腦是最需要氧氣的器官之一,一旦斷絕氧氣供應,由于體內的氧氣只夠消耗10分鐘,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當人們意識到已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時,往往已為時已晚。因為支配人體運動的大腦皮質最先受到麻痹損害,
23、使人無法實現有目的的自主運動。此時,中毒者頭腦中仍有清醒的意識,也想打開門窗逃出,可手腳已不聽使喚。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救。,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一氧化碳中毒,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1.輕型:中毒時間短,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為10%-20%。表現為中毒的早期癥狀,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甚至出現短暫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鮮空氣,脫離中毒環境后,癥狀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遺癥。2.中型:中毒時間稍長,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占30%40%,在輕型癥狀的基礎上,可出現虛脫或昏迷。皮膚和黏膜呈現煤氣中毒特有的櫻
24、桃紅色。如搶救及時,可迅速清醒,數天內完全恢復,一般無后遺癥狀。3.重型:發現時間過晚,吸入煤氣過多,或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現深度昏迷,各種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呼吸急促,會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時間越長,預后越嚴重,常留有癡呆、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肢體癱瘓等后遺癥。,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一氧化碳中毒,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預防,生產性粉塵與塵肺,噪聲與職業性噪聲聾,一氧化碳中毒,(1)進入可能存在煤氣泄漏區域作業、巡檢時必須兩人以上互保,并攜帶便攜式CO報警器;(2)確定有煤氣泄漏區域,要懸掛明顯的警示
25、標識并拉警戒線,嚴禁人員逗留;(3)注意風向,在上風向觀察煤氣區域;(4)煤氣設施檢修前要趕凈殘余煤氣,并防止其他管道竄進煤氣;(5)帶煤氣作業或進入煤氣區域應急救援時,必須穿戴好防護設備;(6)新建、擴建、大修后的煤氣設備設施投產前,應按照煤氣安全技術規程進行驗收。,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目錄,職業病預防控制措施,CONTENTS PAGE,職業病及其特點,職業危害因素的主要危害及預防,1、職業病危害的防護主要有兩個方面:(1)作業場所防護設施的防護,(2)個人防護用品的防護。2、使用防護用品的注意事項:(1)正確選擇符合要求的用品。(2)使用人員要接受了解使用防護的目的、
26、意義、性能方面的教育。(3)應急防護用品要定期檢查,接近點擺放,及時可用。(4)要熟悉各種防護用品的性能的使用、維護和保養。(5)有組織、有制度、正確、合理地發放防護用品。3、毒物進入人體的三個途徑 生產性毒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消化道三條途徑進入人體。經呼吸道吸入并通過肺吸收,是最常見最危險的途徑。有些毒物可以通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經消化道進入引起職業中毒的機會極少,但是如果個人衛生習慣不良,也可使少量毒物進入消化道吸收。,職業病預防和控制措施:,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預防和控制措施,職業衛生意識所有人員組織機構人員明確職責和權利識別危害危害因素,正常和非正常,設備、人、活動控制危害:一
27、、工程措施:1、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質,是防止職業病發生的根本措施;2、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管道化可減少接觸機會;3、有害車間與無害車間分開,對有害氣體、粉塵的散發源進行密閉、隔離,盡量把有害物控制在一定范圍;4、采用工業通風,及時排出有害物,降低車間有害物濃度。,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職業病預防和控制措施,二、管理措施:1、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職業病防治意識;2、加強生產設備的維修管理,防止毒物跑、冒、滴漏;3、制定和嚴格遵守安全衛生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4、定期檢測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個人防護措施:1、佩戴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毒物、粉塵進入體內;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注意營養,增強機體對毒物的抵抗能力;3、對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前的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和早期職業健康損害。,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