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巴達鐵路站前I標TGP隧道地質超前預報現場工作技術交底交底:復核:接收:中鐵七局巴達鐵路指揮部2011-5-31TGP隧道地質超前預報現場工作布置與鉆孔要求TGP隧道地質預報的測量裝置與炮孔布置示意圖TGP隧道地質超前預報測量裝置與炮孔布置圖一、工作布置1、孔的布置原則在隧道軸線與主要地質構造方向不正交時,激發炮孔應選擇在夾角小的一側洞壁為宜。各洞口負責布置接收和激發的孔位,用紅色油漆毛筆準確標注在隧道的洞壁上。接收孔標明里程樁號,起始激發孔標明里程樁號。2、激發孔與接收孔的布置高度激發孔與接收孔的布置高度為一條直線,該直線距離隧道當前地板的高度在1.0 1.2米范圍內,選擇一個確定的高度
2、布置。3、激發孔布置與間距激發炮孔由掌子面退后X3=35米開始,宜等間距布置,炮孔之間的距離為2米。當成孔困難時,可上下左右錯開,但應在10cm以內。4、接收孔布置接收孔在距離最近炮孔X2=2030米范圍,選擇巖體相對完整的地段確定孔位,左右洞壁對稱(同里程)布置。5、激發孔的數量為24個。二、鉆孔孔徑與驗孔要求1、接收孔必須采用50mm鉆頭鑿孔,垂直隧道軸向,水平布置或略微朝下。2、激發孔可以采用隧道施工打炮孔的鉆頭鑿孔,向內傾斜利于灌水。3、鉆孔完畢后需要吹孔,保證孔內無巖粉。三、測量距離要求1、測量接收孔到最近炮孔的距離,并記錄接收孔的里程。2、測量激發炮孔之間的間距。3、測量掌子面至最
3、近激發炮孔的距離,并記錄掌子面里程。4、測量接收孔位置處左右洞壁距離。詳見TGP隧道地質超前預報工作班報 。四、其它要求及注意事項1、每次預報需瞬發電雷管27支,防水乳化炸藥2kg(32 藥卷)。2、提供接收孔和掌子面兩者之間的地質素描圖。3、配備與接收孔和炮孔直徑大小相當、長度比孔深稍長的PVC管。完鉆后應將PVC管放入孔中,防止圍巖掉塊,以便于套管和藥包放置到位。4、配備往孔中灌水的工具。5、采集數據時必須停止洞內一切作業,應切斷影響數據質量的干擾源。6、炮孔深度2米,用40mm或42mm鉆頭鉆進。7、接收孔深度1.8米,用50mm鉆頭鉆進。8、所有孔下傾10左右,便于灌水,且處于同一水平
4、線上。9、炮孔間距分為1米,1.5米和2米三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如進尺)調整。10、炮孔從距離掌子面最近的開始編號,1號、5號、10號、15號、20號等,其余不用編號。圖中X2距離20米不許變動。11、預報時要人工灌水,所以打孔時考慮灌水方便。 12、備好普通電雷管、乳化炸藥(每孔半卷),炮工及協助人員3名。13、孔打完后,做好板報記錄,及時聯系局指工程部。TGP隧道地質超前預報工作班報 工作地區: 文件存儲路徑 : 掌子面里程: 1#接收孔深: 工程名稱 : 隧道寬度: 接收點里程: 2#接收孔深: 日期: 激發孔在洞壁 側 掌子面與最近炮孔距離: 接收孔與最近炮孔距離: 序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孔深文件名孔距【注】1#激發孔為與接收孔距離最近的孔。【地質描述】操作者: 記錄者: 檢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