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土地開發強度,是指建設用地總量占行政區域面積的比例。一般來說主要包括容積率、房屋建筑的密度以及建筑高度等主要內容。這些指標將決定國土開發的強度。那么,開發強度受哪些因素影響?,
什么是國土開發強度Tag內容描述:
1、初步方案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重“發展計劃”、輕“布局規劃”的偏差。
空間布局規劃的缺失成為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國土空間開發無序、區域發展失衡的重要原因。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開始積極探索新時期國土空間管制的途徑。
區域發展逐步形成了東部率先、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四大板塊”的總體戰略,同時近百項重點區域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經國務院批復實施。
空間規劃越來越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在實踐層面也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但是,直到這個發展階段,我國仍然缺乏國土空間開發總體格局的規劃藍圖。
我國區域發展條件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即使是在“四大板塊”內部,自然地理環境、資源基礎和區位條件的區域差異也很大,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基本特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我國的國土開發非常需要“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和“長遠部署”。
我國國土開發的總體格局和長遠部署應該是什么形態?哪些區域將成為未來人口和產業的集聚區?哪些區域應當采取保護和整治為主的措施?這些基礎性、戰略性和長遠性的問題擺在了學術界和政府的面前。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
其是以服務國家自上而下的國土空間保護與利用的政府管制為宗旨,采用地理學綜合區劃的方法,通過確定每個區縣行政單元在全國和省區等不同空間尺度中開發和保護的主體功能定位,對未來國土空間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整治格局的總體藍圖的設計、規劃。
為了便于中央政府的宏觀管理、明確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