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專線鐵路有砟道床軌道工程上砟整道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418
2024-09-06
10頁
103.36KB
1、客運專線鐵路有砟道床軌道工程上砟整道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補砟整道施工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適用于鐵路有砟道床軌道工程上砟整道作業。 2.作業準備2.1鋪軌后應及時按3m間距測量各點的總起道量,每次將確定的各點起道量輸入微機。2.2平直地段用激光準直,根據中線樁在200600范圍內安裝激光發射儀。2.3曲線上把曲線要素資料輸入微機。2.4按照起道量確定需要補砟的數量。3、技術要求 3.1設計速度為200kmh的客運專線用道砟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TB2140)中一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2、求。設計速度為200kmh以上的客運專線用道砟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TB2140)中特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求。 3.2道砟進廠(場)時的粒徑級配、顆粒形狀及清潔度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相關技術條件的規定。3.3鋪軌后應使用大型機械化整道作業車組分層上碴、分層整道。3.4長鋼軌鋪設后應及時上碴整道或進行單元軌焊接,為確保線路穩定,第一次上碴整道應及時進行。3.5曲線外軌超高應按設計設置。 曲線外軌超高應在緩和曲線全長范圍內均勻遞減。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大型機械化養整道作業由補砟、整形、起撥搗、動力穩定四部分組成,補砟整道均在長軌鋪設后進行。道床補砟采用K13風動卸砟車,大養機組分次整道作3、業后線路即可達到初期穩定狀態要求,然后進行線路鎖定等作業。4.2工藝流程開始道碴裝補砟作業車補砟車上道補砟整道作業車起撥道搗固、穩定作業否是道床檢驗合格補砟,MDZ機組作業整道作業車起撥道搗固、穩定作業否是道床檢驗合格補砟,MDZ機組作業整道作業車起撥道搗固、穩定作業否是道床檢驗合格線路應力放散及鎖定軌向、高低、水平檢查及位移觀測軌道精整加強動力穩定軌道整形否是軌道驗收合格結束補砟整道施工工藝流程圖5.施工要求 5.1施工準備長鋼軌鋪設完成后,及時拆除影響機械化整道作業的線路設施及障礙物,對線路進行測量,確定起、撥道量,在直線線段標出起、撥道量,并并標明起撥道起止點。曲線只需測出起道量(以曲線4、內股為準),標記在大機作業方向混凝土枕的左半部,并按照提供的曲線資料(曲線起始點里程、半徑、偏角、曲線半徑,緩和曲線長,圓曲線長、外軌超高)準確標注ZH(ZY)、HY、YH、HZ(YZ)點位置。5.2卸砟組織根據底砟攤鋪情況及道床設計標高,確定起道次數和起道量,結合日進度,確定日道砟需要量、卸砟次數和每次卸砟量。K13風動卸砟車由機車牽引進行卸砟,第一次卸砟在鋪軌后 立即進行,卸砟量按設計面砟數量的65%控制,第二次卸砟在MDZ機組作業一遍后進行,卸砟量按設計數量的20控制;MDZ機組作業兩遍后卸完剩下的道砟,約為設計量的15%。直至道床厚度達到設計標準,軌面標高符合設計規定要求。5.3施工方5、法及作業流程補砟列車補砟后,大養機組運行至作業地點,配砟整形車將道砟收攏,通過其肩犁向道心補砟,填滿軌枕盒,使道砟配置高度低于鋼軌頭,高于軌枕不大于l0mm(也可通過人工進行補砟后的配砟、整形工作),隨后搗固車對線路進行起道、撥道、搗固、夯拍作業。搗固車作業時,應有兩人在機前沿線路前進方向清除障礙,并在400600 m范圍內安裝激光發射儀,0832型搗固車根據輸入的資料進行光電轉換,自動控制對線路進行起撥搗作業。兩人在機后用萬能道尺對整道后的線路進行檢查。線路每次搗固作業完成后,用帥320型動力穩定車對道床進行動力穩定,以穩定、密實道床,從而全面提高線路質量。動力穩定是通過油缸滾輪夾住鋼軌,紅6、外線控制水平方向,機械振動傳給鋼軌附加荷載使道床達到密實。穩定車走行速度0.60.9kmh,由道床下層至道床上層,穩定作業速度逐漸降低。線路經的0832型搗周車搗同、WD320動力穩定車穩定后,再用SPZ200型配砟整形車對道床按設計道床斷面形狀進行整形(或采用人工進行道床斷面整形),第一、二次作業主要清除軌枕面上道砟,并攏道砟于軌枕盒內,夯實砟肩,第三次作業時清掃攏昨,夯實砟肩砼,做標準斷面。線路檢測。第三遍整道作業完成后,若線路達到初期穩定狀態要求,即可進行應力放散、線路鎖定。利用軌檢儀對軌向、高低、水平、軌距、扭曲進行檢測;道床剛度儀對枕下道床剛度、道床橫向阻力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即可進行7、放散鎖定;不合格地段,要追加大機養作業次數,直到合格為止。另外還要進行軌道標高的測量,以確定精細整道的工作量。精細整道。對鋇定完的線路還要進行精細整道,以最終使軌道線路達到穩定狀態,軌面設計標高,道床密度、道床剛度、道床橫縱向阻力、軌道幾何形態能夠符合規定要求。鎖定好的線路由大養機組進行最后一次整道,既要對軌道水平、方向進行整正,又要對軌道標高進行微量調整,井對遭床斷面進行整修。在精細整道過程中,大養機組必須在實際鎖定軌溫-15-20范圍內作業,以保證鎖定軌溫不變并防止發生脹軌跑道現象5.4注意事項卸砟必須拉運進行,卸車順序應由機車向守車方向逐輛卸完。卸砟速度一般控制在510 kmh。提高整體8、的測量精度。從線路交接工作開始,交出的水平基樁、線路中心樁、曲線五大樁的精度必須符合軌道工程的精度要求,以此為依據放出規范的邊樁,此后的整道作業均以邊樁為準。前三遍整道作業,第一遍作業使線路中心線基本到位,第二遍作業即開始按繩正法初步整正曲線,井同時作超高;第三遍作業則按繩正法細致整正曲線,同時將超高作到位。前三遍整道作業后,軌道標高距設計標高預留2040 mm的起道量(曲線地段僅留20mm),軌道幾何形態基本達標。第四、五遍在正線區間鞋道作業,軌溫應在實際鎖定軌溫+15-20范圍內,連續扒開道床不超過50 m,起道高度不超過50 mm,撥道量不超過20 mm,禁止連續扒開枕頭道床。起道:第一9、二次起道量不宜大于80mm,第三、四次起道量不宜大于50mm。每次起道作業后軌枕頭外側應有足夠道砟,以保證長軌軌道的穩定性。撥道:一次撥道量不宜大于50mm。 搗固:起道量50mm以上時,宜選擇雙搗作業;起道量50mm以下時,宜選擇單搗作業。插鎬深度,從枕下算起至鎬尖不少于起道量。在有砟橋上,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時,不能進行搗固作業。 搗固作業結束前,應在作業終點劃上標記,并以此開始招按不大于2的坡度遞減順坡。一般不在圓曲線上順坡,嚴禁在緩和曲線上順坡結束作業。動力穩定:每層道床起道、搗固作業后,應進行1至2次動力穩定作業,穩定車在路基上工作速度一般為0.60.9kmh,由道床下層至道10、床上層,穩定作業速度逐漸降低。從路基向橋上進行動力穩定時,應在上橋前30m范圍內把加載值逐漸降低50%,并在下橋后30m范圍內再把加載值逐漸提高到原來的數值。隧道中采用在橋上同樣的方法處理。穩定車在橋上進行動力穩定應避開橋梁自振頻率,工作速度不得低于1km/h,在橋上不得開始起振、也不宜結束動力穩定作業。 5.5每次整道作業完畢,利用軌檢儀對線路狀況的檢測結果,對搗固車和動力穩定車給定的作業參數進行調整,以便有針對性地安排精整作業。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標準參見表5-1、表5-2。表5-1 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標準序號搗固作業參數及作業后標準第一遍作業第二遍作業第三遍作業精細整道第四遍作業第五遍作業11、1搗固深度(mm)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100插入枕底以下80插入枕底以下802夾持時間(s)0.60.60.80.80.83搗固次數雙搗單搗雙搗單搗單搗4搗固速度(mm)20202018185搗鎬振動頻率(Hz)35353535356中線差(mm)503030307軌向(mm)328水平(mm)54329高低(ram)43210扭曲()1.111111道床剛度(kNmm)7012012縱向阻力(kN枕)1413橫向阻力(kN枕)7.5l0備注依中樁撥道繩正法撥道繩正法撥道繩正法撥道找小坑作業表5-2 穩定作業參數序號穩定作業參數第一遍穩定第二遍穩定第三遍穩定第四遍穩12、定1動力穩定頻率(Hz)353535352下沉量(mm)20左右20左右10左右10左右3穩定走行速度(kinh)0.90.80.70.64穩定荷載(kN)19.819.819.819.8備注搗固第五、六遍作業不進行動力穩定。穩定車在橋上作業時,荷載采用9.8kN,頻率采用30Hz。橋上穩定作業不得進行停機、重新起振作業和終止作業6.材料要求6.1設計速度為200kmh的客運專線用道砟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TB2140)中一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求。設計速度為200kmh以上的客運專線用道砟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TB2140)中特級碎石道砟的材質要求。6.2道砟進廠(場)時的粒徑級配、顆粒形狀及清潔度13、應符合鐵路碎石道砟相關技術條件的規定。7.勞力組織7.1勞動組織模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 7.2作業工地應配備專職隊長、技術負責人,技術,質量、安全、試驗、材料、領工員,工班長。均由施工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勞力組織及機械設備應按現場工程量及勞力機械情況來確定開工作面的數量。每班主要勞動人員配備表 序號崗位名稱人數(人)1負 責 人12技術主管13專兼職安全員14工 班 長15技術、質檢、測量人員356風動卸砟車操作人員307起撥搗固車操作人員6-108配砟整形車操作人員99動力穩定車操作人員310其他輔助人員8-108.機具設備配置主要機具設備配備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風動卸碴車K114、3輛102起撥搗固車0932臺23配碴整形車SPZ200臺14動力穩定車WD320臺19.質量控制及檢驗工班在作業時,按照下列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質檢員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驗。9.1曲線正矢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規定要求。9.2機養作業后軌道達到初期穩定階段狀態時,正線軌道幾何形態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1規定:表9-1 初期穩定階段軌道幾何尺寸允許偏差(靜態)項目軌距水平軌向高低扭曲允許偏差(mm)24444弦長(m)10基長6.25注:表中軌向靜態測量弦長:直線10m,曲線20m。9.3道床達到穩定狀態時,其道床狀態參數指標應滿足表9-2規定要求:表9-2 穩定道床狀態參數指標枕下道床15、密度(g/cm3)枕下道床剛度(kN/mm)道床橫向阻力(kN/枕)道床縱向阻力(kN/枕)道床參數值1.7010010129.4道床厚度、碴肩寬度及堆高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3的規定。表9-3 道床厚度、碴肩寬度及堆高道床厚度碴肩寬度碴肩堆高允許偏差(mm)一2020不得有負偏差9.5軌面高程符合設計規定要求:允許偏差+20mm,緊靠站臺的軌道不得有負偏差。9.6軌道中心線與線路中心線允許偏差+30mm。 9.7線間距允許偏差020mm。9.8 道砟標準:道砟采用一級及以上級別道砟標準,必須具有“碎石道砟產品合格證”。 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工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及各工序崗位責任制。任何人非經許可,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10.2非經領導同意,非值班司機不準擅自進入機械司機操作室。10.3車輛走動時,嚴禁扒車、跳車及強行穿越車輛。10.4工作條件發生變化時,如機械故障、設備損壞、斷電線路、大風、大雪、霧等時,應及時采取措施。10.5各工位操作人員應在上崗前接受培訓考核,工作中嚴格按規程操作機械、使用機具。10.6防止設備油管路漏滴機油,廢油料統一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