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安裝工程放線就位找正調平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903
2024-09-06
8頁
25.04KB
1、設備安裝工程放線就位、找正調平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 總則1.1 為了在設備安裝施工中的規程化、標準化,使其滿足規范、設計、合同要求,根據公司頒布的質量管理作業文件設備安裝工程規程化、標準化實施辦法的有關要求,并結合本項目經理部實際情況編制本作業指導書。1.2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本項目經理部承建的所有工程項目的設備安裝施工。2. 職責2.1 本作業指導書由XXX項目經理部工程部負責制定、修訂、歸口管理。2.2 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負責作業指導書的領導。2.3 項目經理部工程部是本作2、業指導書的實施管理部門。安全部、調度室、物資設備部是本作業指導書的協辦部門。2.4 安裝隊隊長是本作業指導書的實施負責人。2.5 現場班組長及班組員工是本作業指導書的實施者。3. 作業內容3.1系統設備安裝前,機電、土建技術人員應編排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并對安裝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監察員對安裝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以上交底應形成記錄以備案。依據驗收記錄,進行設備開箱,作安裝前檢查,并作好記錄。如:箱號和箱數,以及包裝情況;設備名稱、型號和規格;裝箱清單、設備技術文件、資料及專用工具;設備有無缺件、表面有無損壞和銹蝕等。對于業主提供的設備,所有隨機工具將由專人管理,以便系統完工后隨設備一并交3、付。3.2、在主要設備安裝前,按施工圖紙規定的內容,全面檢查安裝部位的安裝基準、幾何尺寸和平整度,同時檢查設備主體以及零部件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對重要構件或部件通過預拼裝進行檢查。預埋件埋設部位一、二期混凝土結合面在設備就位前鑿毛處理并沖洗干凈;預埋件的位置,必須與設計圖或廠家設備的安裝要求相符。設備就位前,將認真對設備總成進行檢查和必要的解體清洗;對要求灌注潤滑油(脂)的部位,按說明書要求灌注。3.3、放線就位和找正調平(1)設備就位前,按施工圖和有關建筑物的軸線或邊緣線及標高線,劃定安裝的基準線。(2)互相有連接、銜接或排列關系的設備,劃定共同的安裝基準線。必要時,按設備的具體要求,埋設永久4、性的中心標板或基準點。(3)平面位置安裝基準線與基礎實際軸線,或與廠房墻(柱)的實際軸線、邊緣線的距離,其允許偏差按10mm控制。(4)設備定位基準的面、線或點對安裝基準線的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為2mm,設備定位基準的面、線或點對安裝基準線的標高的允許偏差為1mm。(5)設備找正、調平的定位基準面、線或點確定后,設備的找正、調平均在給定的測量位置上進行檢驗;復檢時按原來測量記錄的位置進行檢測。(6)設備的找正、調平的測量位置,當設備技術文件沒有規定時,將在設備的主要工作面、支承滑動部件的導向面、保持轉動部件的導向面或軸線、部件上加工精度較高的表面、設備上以水平或鉛垂的主要輪廓面等進行選擇;連續運5、輸設備和金屬結構上,選擇在可調的部位,兩測點間距離不超過6m。(7)設備安裝精度的偏差,要求滿足能補償受力或溫度變化后所引起的偏差、能補償使用過程中磨損所引起的偏差、不增加功率損耗、轉動要求平穩、部件在負荷作用下受力最小、能有利于有關部件的連接和配合、能有利于提高被加工件的精度。(8)當測量直線度、平行度和同軸度采用重錘水平拉鋼絲測量方法時,選用直徑為0.350.5mm的整根鋼絲作為安裝基線或鉛垂線,水平線兩端用滑輪支撐在同一標高面上,重錘質量根據重錘產生的水平拉力和鋼絲直徑確定,重錘產生的水平拉力確保鋼絲垂度不超過0.5mm/m。(9)找正調平設備用的墊鐵和平墊鐵可按設備工作載荷考慮,每一墊6、鐵組的面積和厚度,根據設備負荷,按有關公式作專門設計,確保設備工作平穩。當設備的負荷由墊鐵組承受時,墊鐵組的位置和數量,要求每個地腳螺栓旁邊至少有一組墊鐵;墊鐵組在能放穩和不影響灌漿的情況下,放在靠近地腳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相鄰兩墊鐵組間的距離按300600mm控制;設備底座有接縫處的兩側各墊一組墊鐵。使用斜墊鐵或平墊鐵調平時,規定承受負荷的墊鐵組,使用成對斜墊鐵,且調平后灌漿前用定位焊焊牢,鉤頭成對斜墊鐵用灌漿層固定牢固的可不焊;承受重負荷或有較強連續振動的設備,使用面積較大的平墊鐵;每一墊鐵組盡量減少墊鐵的塊數,且不宜超過5塊,不允許采用薄墊鐵;放置平墊鐵時,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7、中間且不小于2mm,并應將各墊鐵相互用定位焊焊牢,鑄鐵墊鐵可不焊;每一墊鐵組應放置整齊平穩,接觸良好。設備調平后,每組墊鐵均要求壓緊,并應用手錘逐組輕擊聽音檢查。對高速運轉的設備,當采用0.05mm塞尺檢查墊鐵之間及墊鐵與底座面之間的間隙時,在墊鐵同一斷面處由兩側塞入的長度總和不得超過墊鐵長度或寬度的1/3。(10)設備調平后,墊鐵端面應露出設備底面外緣,平墊鐵露出1030mm,斜墊鐵露出1050mm;墊鐵組伸入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超過設備地腳螺栓的中心。安裝在金屬結構上的設備調平后,其墊鐵均應同金屬結構用定位焊焊牢。不作永久性支承的調整螺釘調平后,設備底座下用墊鐵墊實,再將調整螺釘松開,作為8、永久性支承的調整螺釘伸出設備底座底面的長度,應小于螺釘直徑。(11)設備采用無墊鐵安裝施工時,根據設備的重量和底座的結構確定臨時墊鐵、小型千斤頂或調整頂絲的位置和數量;當設備底座上設有安裝用的調整頂絲(螺釘)時,支撐頂絲用的鋼墊板放置后,其頂面水平度的允許偏差為1/1000;采用無收縮混凝土灌注應隨即搗實灌漿層,待灌漿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方可松掉頂絲或取出臨時支撐件,并復測設備水平度,將支撐件的空隙用砂漿填實。(12)設備采用減震墊鐵調平,在設備占地范圍內,地坪(基礎)的高低差不得超出減震墊鐵調整量的30%50%;放置減震墊鐵的部位應平整;設備調平時,各減震墊鐵的受力應基本均勻,在其9、調整范圍內應留有余量,調平后應將螺母鎖緊;采用橡膠墊型減震墊鐵時,設備調平后經過12周,再進行一次調平。3.4、預留地腳螺栓孔或設備底座與基礎之間的灌漿,按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執行;預留孔灌漿前,灌漿處應清洗潔凈;灌漿采用細碎石混凝土,其強度比基礎或地坪的混凝土強度高一級;灌漿時同時搗實,保證地腳螺栓不影響設備的安裝精度;當灌漿層與設備底座面接觸要求較高時,采用無收縮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灌漿層厚度不小于25mm;灌漿前應敷設外模板,外模板至設備底座面外緣的距離不小于60mm,模板拆除后,表面進行抹面處理;當設備底座下不需全部灌漿,且灌漿層需承受設備負荷時,敷設內模板。3.510、裝配前,先了解設備的結構、裝配技術要求,對需要裝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關精度、配合面、滑動面進行復查和清洗處理,并按照標記及裝配順序進行裝配。(1)當用易燃油料進行清洗處理時,按照具體情況及清洗處理方法先采取相應的勞動保護和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施。(2)設備及零、部件表面有銹蝕時,先進行除銹處理。(3)裝配件表面除銹及污垢清除采用堿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進行清洗。(4)對設備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用乙醇和金屬清洗劑進行擦洗和涮洗;對中、小型形狀較復雜的裝配件,可采用相應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時間根據清洗液的性質,溫度和裝配件的要求確定,宜為220min,且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結合清洗法11、,采用加熱浸洗時,應控制清洗液溫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觸容器壁;對精密零件、滾動軸承等不得用噴洗法;當對裝配件進行最后清洗時,采用超聲波裝置,并采用溶劑油、清洗汽油、輕柴油、金屬清洗劑和三氯乙烯等進行超聲波清洗;對形狀復雜,油垢粘附嚴重、清洗要求高的裝配件,采用溶劑油、蒸氣、熱空氣、清洗汽油、輕柴油、金屬清洗劑、三氯乙烯和堿液等進行浸-噴聯合清洗;設備加工表面上的防銹漆,采用相應的稀釋劑或脫漆劑等溶劑進行清洗;對禁油條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及管路進行脫脂,脫脂后應將殘留的脫脂劑清除干凈;設備零、部件經清洗后,應立即進行干燥處理,防止再次生銹,或表面涂少量潤滑油,同時覆蓋防塵。(5)清洗后,當采用目測法12、時,在室內白天或在15 20W日光燈下,肉眼觀察表面無任何殘留污物;當采用擦試法時,用清潔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檢驗部位,布的表面無異物污染;當采用溶劑法時,最后溶液洗滌,觀察或分析溶劑中應無污物、懸浮或沉淀物;將清洗后的金屬表面用蒸餾水局部潤濕,用精密pH試紙測定殘留酸堿度,應符合其設備技術要求。(6)設備組裝時,一般固定結合面組裝后,用0.05mm塞尺檢查,插入深度不小于20mm,移動長度應小于檢驗長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結合面緊固后,用0.04mm塞尺檢查,不能插入;特別重要的固定結合,在緊固前后均不能插入。(7)設備上較精密的螺紋連接或溫度高于200條件下工作的連接件及配合件等裝配時,在其配合表面涂上防咬合劑,防咬合劑宜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8)帶有內腔的設備或部件在封閉前,應仔細檢查和清理,其內部不得有任何異物。(9)對安裝后不易拆卸、檢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裝配前作滲漏檢查。(10)設備安裝完畢,安裝人員要把設備和場地清掃干凈,對設備易受潮、生銹和被盜的部位采取保護措施。多余的材料和零件回收倉庫或轉移到合適的地方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