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墩身預埋件鋼筋模板澆筑及養護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767
2024-09-06
11頁
114.72KB
1、鐵路墩身預埋件鋼筋、模板、澆筑及養護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適用范圍適用于xx鐵路客運專線xx標段項目經理部一份部xx大橋改xx改xx里程段和xx大橋xxxx橋梁工程墩身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2、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現場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滿足架子隊管理要求,材料經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技術要求3.1預埋件的品種、規格、間距、接頭及焊接等均符合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要求,并嚴格做好原材料焊接檢驗。3.2預埋鋼筋的加工以及現場綁扎焊接符合規范要求,尺寸偏差符合規范要求。3.3預埋件安裝預埋位置正確,尺寸符合設計要求。3.4墊石施工支座螺栓預留孔標高控制符合設計要求。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在墩身鋼筋綁扎的過程中安裝預埋件。預埋件包括預埋接地鋼筋、沉降觀測標、測溫線、檢查梯、吊籃、墊石鋼筋、電纜上下橋槽道3、集中排水設施預埋。預埋件相關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線鋼筋加工與安裝預埋件安裝模板加工與安裝。4.2 工藝流程主要施工工藝流程圖5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材料進場前,需根據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進行材料計劃。物資部門根據工程部提供的工程量和試驗室試驗情況,確定材料進場。材料進場與調撥必須根據現場情況合理采購,靈活調撥,以免出現誤工,窩工等情況。項目部設置物資部,負責本橋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經自檢合格,主要材料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方可使用。采購進場的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由物資部統一發放,建立可追溯記錄,工程材料一律限額發放,統一核算。貯存過程中防止銹蝕、污染,避免壓彎,按廠名、4、級別、品種、規格分批堆置在倉庫內,并架離地面,懸掛識別標牌。5.2施工工藝5.2.1施工放樣墩身墩帽施工前后均應復測中線和高程位置,施工中應確保支承墊石鋼筋網及錨栓孔位置正確,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并且放出預埋件埋設位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暫不架梁的錨栓孔或其他預留孔,應排除積水將孔口封閉。墊石鋼筋必須在頂帽鋼筋安裝完畢并由測量班放樣后才能綁扎。5.2.2 橋墩預埋件安裝(1)綜合接地橋墩綜合接地鋼筋嚴格按照設計圖布置,即:接地鋼筋利用橋墩豎向主筋作為N1鋼筋(橋墩主筋直徑為16mm和25mm,滿足總截面200mm2的規定),無需改變結構鋼筋。在墩身大里程方向墩柱立面中心對稱預埋2根豎向接地鋼筋,5、接地鋼筋為距中心距離為95cm的結構主筋,N1上端采用接地端子與梁上的接地系統相連接,下端與承臺環型接地鋼筋N2焊接,N1接地鋼筋伸入頂帽中,要與頂帽鋼筋焊接形成電氣回路,N1 伸入承臺與承臺底層鋼筋網焊接形成電氣回路。接地鋼筋之間全部采用焊接連接,鋼筋焊接要求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5d且不小于55mm;單面焊時不小于10d且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采用橋墩主筋作為接地鋼筋時,只準許采用搭接焊。接地鋼筋在“十字交叉”時采用“L”型焊接,焊縫長度與接地鋼筋之間的鏈接相同,墩帽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接地鋼筋網應保證各點電氣連接貫通,混凝土澆筑前應逐個測試無誤后方可施工。不銹6、鋼接地端子采用材質為GB00Cr17Ni14M02,其外露面與混凝土表面平齊,條件允許情況下,連接端子外露面高出混凝土表面12mm為宜,接地端子和連接鋼筋需進行鋅鉻涂層防銹處理。橋墩頂接地端子位置詳見附件鐵路綜合接地系統及經規標準【2009】273號“關于鐵路綜合基地系統通用參考圖通號(2009)9301局部修改的通知。每個接地連接端子內設M16內螺栓,為防止掉入雜物可先擰上螺栓,對于用做綜合接地的鋼筋,施工時應采用紅油漆涂刷做好標識以備核查。橋墩模板安裝前檢驗綜合接地鋼筋的電阻,電阻值不大于1。(2) 沉降觀測標本標段xx大橋橋墩均處于4m-14m之間,墩臺全高小于等于14m時,埋設一個觀測7、標,設置于小里程端左側距中線1m處,距離地面或水面線高50cm,觀測標接頭外露墩身混凝土面35mm。石方臺橋臺觀測標應設置在臺頂(臺帽及背墻頂),觀測點數量不少于4個,臺帽兩個觀測標分別設置在臺帽梁側70cm距臺帽頂50cm處,胸墻兩個觀測標分別設置在胸墻梁側1.25m距胸墻頂2.2m處。觀測標具體埋設位置參考附件橋涵變形觀測標構造及安裝圖。觀測標由套筒和螺桿組成,預埋時將螺桿拆下,套筒抵緊模板,并與橋墩鋼筋焊接牢固,防止移動。拆模后,找出套筒,裝上螺桿,并焊接牢固,防止被人拆走。為防止混凝土進入套筒內,在套筒內填塞棉花或泡沫板,拆模后用鐵鉤掏出。墩臺觀測標一般設置在墩臺身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8、5m左右,觀測標的設置位置由測量班在模板上標出。每個墩臺從承臺施工完成后,開始進行沉降觀測,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承臺回填前,觀測點應移至墩臺身或墩臺頂,二者高程轉換時測量精度要求不應低于首次測量要求,回填完成后臨時觀測點取消,觀測頻率為1次/周。(3) 測溫線墩身混凝土澆筑后,芯部溫度最高不能超過65,混凝土芯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大于20。在墩身內部預埋測溫線,有效監控混凝土溫度,防止混凝土由于內外溫差過大產生開裂。混凝土測溫系統采用外部測溫設備,在橋墩中心埋設一根2m長的測溫線、在橋墩兩側圓弧端距離模板10cm埋設1m長的測溫線各一根,中線位置的測溫線主要監測混9、凝土內部溫度,兩端埋設的測溫線主要監測混凝土表層溫度。通過溫度觀測,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調整混凝土養護措施。(4)檢查梯、吊籃預埋件布置根據設計圖紙在墩頂設置檢查檢查梯與吊籃,按設計位置布置預埋件,后期安裝墩頂檢查梯、吊籃。每孔簡支梁設固定支座的一端均設置檢查梯,其中雙固定支座橋墩上只設置一處,按規定預埋檢查梯預埋件。檢查梯在頂帽預埋兩根63*63*6角鋼,角鋼長32.5cm,露出頂帽開槽底面12.5cm,角鋼背對預埋,內間距50cm,檢查梯中心線距頂帽中心線30cm。預埋件詳細位置見附件橋梁附屬結構及預埋件設計圖。墩高4m及以上和水中墩橋墩均需設置吊籃,每個圓端形橋墩墩頂吊籃預埋8根20的U形10、螺栓及16根50cm長16的U形螺栓分布鋼筋,每個圓柱形橋墩墩頂吊籃預埋12根20的U形螺栓及24根500mm長16的U形螺栓分布鋼筋。在每個設置吊籃的墩頂預埋3根踏梯鋼筋20,間距30cm布置,以便支座搶修人員從墩頂下到吊籃上。U型螺栓、分布鋼筋及踏梯鋼筋按圖紙要求位置預埋,在模板相應位置鉆孔,安裝時固定在墩身鋼筋上,預埋螺栓露出墩身邊線6cm,用膠帶包裹。吊籃圍欄固定鋼筋在每側圍欄頂以下8cm、43cm、78cm處共三排,每排4根,預埋進墩帽20cm,露頭20cm以便以后搭接。吊籃鋼構件防腐采用鐵路鋼橋保護涂裝機涂料供貨技術條件(TB/T1527-2011)第V體系進行涂裝。預埋U型螺栓、11、墊圈、螺母采用多元合金共滲+鋅鉻涂層+封閉處理,防腐處理的工藝及各項技術指標應滿足鐵路混凝土梁配件多元合金共滲防腐技術條件(TB/T3274-2011)。(5)墊石鋼筋預埋及支座螺栓孔預留在頂帽鋼筋綁扎完成后,測量班對墊石位置及支座螺栓孔位置進行測量放樣,墩身鋼筋綁扎時,提前預埋墊石鋼筋。在支承墊石施工前,實測墩頂標高,并根據實測標高調整墊石高度,采取跟蹤測量和精確定位措施嚴格控制墊石和螺栓孔位置和標高。支座螺栓孔位置參考附件鐵路橋梁球形支座TJQZ-8360、鐵路橋梁球形支座TJQZ-通橋8361。(6)電纜上下橋槽道及排水設施預埋本大橋段施工范圍包含通信、信號、電力、接觸網供電電纜上下橋,12、電力電纜爬架和通信電纜爬架分開設置。預埋槽道型號為EHMQ-31,槽道布置在墩身小里程方向平面上一角或兩角,緊挨圓弧面,具體設在橋墩哪個角以及其他各角是否需要預埋應參考表5-1電纜上下橋位置統計表。墩身最上一層槽道距頂帽頂30cm,往下1.5m間距,距離地面小于0.5m時不埋,槽道大樣圖及具體預埋位置參考附件橋梁附屬結構及預埋件設計圖。預埋槽道的安裝采用鋼筋定位法,將槽道固定連接在定位鋼筋網上,可以與錨釘點焊連接,預埋槽道的錨釘與鋼筋網片沖突時,不允許切斷錨釘。槽道內的發泡填充物在鋼結構安裝階段剔除。模板拆除后,對于外露槽道采用高標號砂漿封堵。表5-1電纜上下橋位置統計表說明電纜上橋位置墩號墩13、臺中心里程備注橋梁疏散平臺8#改DK352+936.45右側,僅為信息專業預留鋸齒孔改DK352+936.45右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橋梁疏散平臺91#改DK355+639.17左側,僅為信息專業預留鋸齒孔;右側,為電力專業預留上橋滑槽和鋸齒孔改DK355+639.17左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橋梁疏散平臺182#改DK358+550.71右側,僅為信息專業預留鋸齒孔改DK358+550.71右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183#改DK358+583.41右側,為電力專業預留上橋滑槽和鋸齒孔橋梁疏散平臺275#改DK361+14、524.33左側,僅為信息專業預留鋸齒孔;右側,為電力專業預留上橋滑槽和鋸齒孔改DK361+524.33左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AT所360#改DK364+199.83右側,預留牽引變電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64#改DK364+330.63左側,預留牽引變電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68#改DK364+445.43左右線兩側墩臺預留通信、信息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69#改DK364+470.13左右兩側,預留牽引變電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69#改DK364+470.13左右線兩側墩臺預留通信、信息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70#改DK364+495.12右側,僅為電力專業預留15、上橋滑槽和鋸齒孔375#改DK364+658.33左右兩側,預留接觸網電纜上橋滑槽和鋸齒孔,槽道位于小里程側橋梁疏散平臺375#改DK364+658.33右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橋梁疏散平臺376#改DK364+658.33右側,通信電纜槽下為通信預留電纜引下孔,孔徑100為了方便集中排水設施管道定位及安裝,正線簡支梁、連續梁橋面集中排水設施在墩身及梁體施工完成后集中安裝,管道安裝位置參考附件橋梁附屬結構及預埋件設計圖。6勞動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已經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表6-1 每個作業工16、地人員配備表序號人員類別數量(人)1負 責 人12技術主管13專兼職安全員14工 班 長35技術、質檢、測量及試驗人員66機械工、普工13其中負責人、工班長、技術人員、專兼職安全員必須由施工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工人。7材料要求鋼材:鋼筋、預埋角鋼、U形螺栓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8設備機具配置每個作業班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種類機械數量(臺)1吊車12裝載機13灑水車14挖掘機15自卸汽車236混凝土罐車469質量控制及檢驗9.1質量控制 支承墊石、錨栓孔以及預埋件采取跟蹤測量和精確定位措施嚴格控制其位置和標高。墊石鋼筋預埋17、要嚴格按照測量班放樣進行控制。9.2質量檢驗(1)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表9-1所示。鋼筋安裝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2所示。表9-1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全長10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表9-2鋼筋安裝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排距5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基礎、板、墻203柱、梁104分布鋼筋間距20尺量連續3處5箍筋間距106彎起點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內)+30尺量7鋼筋保護層厚度cC30mm+100尺量兩端、中間各18、2處8C30mm+50(2)模板安裝完成后要仔細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及其緊固程度,墩臺模板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表9-3。表9-3 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1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3相鄰模板錯臺1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5墩臺支承墊石頂面高程0,-5經緯儀測量6預埋鐵件和預留孔位置5縱橫兩向尺量檢查(3)混凝土墩臺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符合表9-4規定。表9-4 混凝土墩臺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檢測方法1墩臺前后、左右邊緣距設計中心線尺寸20測量檢查不少19、于5處2橋墩平面扭角23表面平整度5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4支撐墊石頂面高程0,-10測量檢查5預埋件和預留孔位置5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鋼筋使用前要除銹,操作工要著工作服,將袖口扎緊,帶好口罩、手套和防護眼鏡,防止銹粉侵入呼吸道、眼睛,酸洗除銹時要防止酸液濺到衣服和皮膚上模造成燒傷。(2)鋼筋加工時,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機具(調直機、彎曲機、切斷機、鐓頭機、電焊機等)是否良好,卷揚機拉直鋼筋時應選好場地并設置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地錨、夾具、平衡設備是否安全可靠。(3)電焊機使用時應檢查電器設備、冷卻系統、氣路系統及機體外殼有無漏電現象;多臺弧焊機集中使用時應分別接在三相電20、源三相負載平衡,分別接地,不得串聯;不得在負載時調節電流及極性開關。(4)電焊操作人員操作電焊設備時,嚴禁穿帶化纖和絲綢服裝,要穿戴電焊工作服、手套、腳罩和防護面罩;嚴禁非電焊工作人員進入作業區,防止傷害眼睛。(5)氣焊時要求使用合格的氧氣,乙炔設備,嚴禁自制氧氣、乙炔設備;氧氣瓶和乙炔瓶要分開存放,并要立放;氧氣瓶要絕對禁油,嚴禁氧氣瓶在油類品附近存放,并防猛烈撞擊;露天作業時,氧氣瓶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曬,防止爆炸;氣焊作業區嚴禁存入易燃物品;氣焊工焊接操作要配帶防護眼罩。10.2環保要求(1)施工場地應經常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杜絕漏灑材料。(2)墩身養生用水不得隨意排放,包裹墩身的塑料布不得隨意丟棄。(3)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政策,為使環境得到保護,隨時準備按受政府有關環保機構工作人員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