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梁場箱梁預制工程起重吊裝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231
2024-09-06
15頁
91.04KB
1、制梁場箱梁預制工程起重吊裝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基本情況2二、危險源分布情況及辨識和評價3三、預防監控措施4(一)、龍門吊的安全防護措施。42、龍門吊起重機工作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43、司機操作室必須設在視野良好的位置。5(二)自行式起重機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5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7(一)應急指揮部7(二)現場應急救援隊伍81、現場指揮辦公室82、現場搶險搶修組84、疏散協調警戒組95、后勤保障組9人員組成:組 長:XXX9五、事故報告規定和現場保護91、報告程序93、2、現場保護10六、事故處理程序101、現場指揮辦公室112、搶險搶修組113、醫療救護組114、疏散協調警戒組115、后勤保障組11八、警戒、疏散、信息發布12九、應急救援資源的配置12十、應急救援工作的恢復12十一、延伸、次生事故的預防12十二、培訓和應急演練132、所用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清單;13起重、吊裝應急救援人員名單14 起重吊裝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基本情況在制梁場的箱梁預制工程中,尤其是在梁體移動、模板吊裝與拆卸、物料裝運、梁體制備運輸等作業中,經常要進行起重吊裝作業,為防止在起重吊裝過程中避免或預防發生安全事故,根據突發事件應對辦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此制定起重事故預防監控3、措施及應急救援預案。二、危險源分布情況及辨識和評價起重吊裝作業中容易發生夾擠傷害、脫鉤、物體打擊、斷繩、機械傷害、觸電、翻車等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操作者的原因:司機對工作缺乏責任感,操作技術不過關;操作時精力不集中,誤聽、錯看指揮信號;司機和指揮起重人員協調配合不好,盲目起吊或落鉤;司機加班加點,疲勞作業;非司機開車,緊急情況處理不當;司機違章作業,不按規程操作。(2)指揮者的原因:作業未設專人指揮;指揮信號不明確,不統一;指揮信號單一,司機獲得信息單調,出現錯誤信號;指揮人員觀察不細,盲目指揮。(3)機械故障:對機械易損部件沒有定期檢修保養潤滑,及時更換;機械帶病作業;沒有配置4、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失靈;制動器不靈敏,其重軸磨損厲害不及時更換。(4)電器故障:起重用電機漏電;沒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電器接觸器接觸不良,接觸器動作時間不適宜,工作時燥聲大。(5)其他原因:超負荷起吊重物;對氣候變化沒有實施防范措施,起吊后吊物搖擺;起吊作業位置選擇不當,造成斜拉硬拽,吊物重心偏斜,吊物旋轉;掛鉤馬虎,沒有將鋼絲繩穩定掛在鉤上,也沒有上保險環。起重吊裝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傷害之一。三、預防監控措施起重傷害事故,仍然是建筑施工企業的重大災害之一,必須引起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的高度重視。(一)、龍門吊的安全防護措施。1、龍門吊起重機司機與信號員應有統一的信號,操作人員應從專用5、梯上、下操作室,合閘前應先把控制器轉到零位。操作室內應墊木板或膠皮絕緣板。2、龍門吊起重機工作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1)、檢查鋼結構部件連接是否牢固。2)、檢查各轉動部位潤滑是否良好,剎車裝置是否靈敏可靠。3)、檢查電器設備連線是否正確,絕緣是否良好。4)、檢查并實驗各限位開關是否靈敏,照明設備是否齊全良好。5)、檢查腳手板、欄桿、扶梯是否合乎安全要求。6)、三角架兩后支腿銷子及卡板是否移動。7)、機房及操作室內消防器材是否齊全有效。3、司機操作室必須設在視野良好的位置。4、龍門吊吊重、變幅、回轉所用的卷揚機,必須滿足“卷揚機”安全技術要求,走行用電機必須符合“電動機”的有關安全技術規定, 6、5、開車前檢查軌道上、地面和運行范圍內應無起重機所用的鋼絲繩必須滿足有關安全技術要求。人或障礙物,并鳴鈴示意。起吊時,應先進行空運轉,然后試吊,離地100-150mm,發現重物捆縛不正確時,應重新進行捆縛。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用品,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作業區。(二)自行式起重機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1、嚴禁非司機開車。特別是汽車式起重機司機必須取得汽車駕駛執照和起重機操作合格證后才可駕駛車輛。2、司機應掌握與掛鉤、吊運、安裝等工種的協同操作及信號聯系方法,在吊運中由一人統一指揮,注意相互聯系配合。3、在重物或起重臂下嚴禁站人,以防鋼絲繩斷裂或重物滑脫時造成事故。4、不準超力矩起吊重物,也不得仰7、角超過限度,以防“翻車”、“折臂”事故。5、風力超過6級時,應停止作業,并卸下重物,將起重臂放到運行位置,拉緊手制動器。6、汽車起重機工作地面應平坦,不得在泥濘或沒有夯實的地面上工作,在斜坡或坑邊工作時要正確利用地形保持機身平衡,正確使用角度,工作地點要有足夠的照明和暢通的吊運通道。7、起重機不得在架空輸電線下作業,起重臂、鋼絲繩或重物等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不應小于下表規定:輸電線路電壓1千伏以下1-20千伏35-110千伏154千伏220千伏允許與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米)1.524568、吊運作業中不準扳動支撐腳操作手柄,如必須調整撐腳時,應先將重物放下再調整。9、起重機在吊裝高處重物時8、,吊鉤與滑輪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以防過卷揚把鋼絲繩拉斷吊臂后翻。過卷揚限制器應靈活可靠。10、起重機在吊重載時,盡量避免吊重變幅。特別是不準在特性曲線規定的范圍外進行帶載變幅,回轉時動作應緩慢,以防重物搖擺翻車。11、作業時,每一動作前都要先鳴笛示警。12、夜間作業,應有良好的照明。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救援小組,具體負責整個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一)應急指揮部組長由制梁場的主要負責人擔任,各科室負責人和施工工班為應急救援小組組員。人員組成:組 長: XXX 副組長: XXX 成 員:XXX、XXX、XXX、XXX、XXX、XXX組長職責:負責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的9、部門和事故單位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指揮疏散事故影響區域的人員,調集搶險隊伍和救援機械,進行搶險和救援,搜尋遇難和幸存人員。籌措調集應急救援所需的交通工具、器材和通信設備。負責事故現場新聞管理與信息發布的決定,承辦指揮中心交辦的其它工作。副組長職責:負責協助組長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對信息媒體及周圍群眾等有關人員的信息發布,當組長不在位的時候代替指揮長職責。成員職責:在組長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所分管的救援小組的救援活動,并對組長和副組長負責。(二)現場應急救援隊伍1、現場指揮辦公室職責: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及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善后問題,同時在組長的10、授權下負責對事故的上報。人員組成:組 長:XXX組 員:XXX、XXX、XXX、XXX2、現場搶險搶修組職責:事故發生后,現場搶險搶修組負責事故現場的處置。根據事故發生的實際情況,分析事故原因,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同時,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器材物資的搶救,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小,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和再次發生。應急救援人員要有豐富施工及搶險經驗的管理人員及特種工人員組成。人員組成:組 長:XXX 組 員:XXX、XXX及特種作業人員3、醫療救護組 職責: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的醫療救護,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輕傷人員,現場及時進行包扎11、救治,傷情嚴重的,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搶救。人員組成:組 長:XXX組 員:XXX4、疏散協調警戒組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安全疏散工作,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人員組成:組 長:XXX 組 員:XXX、XXX5、后勤保障組職責:為了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實施,后勤保障組負責準備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等所需物資供應。 人員組成:組 長:XXX組 員:XXX、XXX五、事故報告規定和現場保護1、報告程序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人員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事故的情況報制梁場場部主要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制梁場負責12、人立即報告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以上時間不得遲于20分鐘),同時按照預定的應急救援程序派人立即趕赴現場,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地方政府部門給予支援。2、報告內容1)、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估計;3)、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4)、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救援和處理的有關事宜;6)、上報人姓名、聯系電話。3、現場保護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錄像、詳13、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六、事故處理程序應急救援組長做出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決策后,按照該應急救援程序確定應急救援方案,協調各有關方面,調動各應急救援小組、物資和設備展開應急救援工作。1)、事故發生后,梁場在組織搶險、保護事故現場同時,按照有關規定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告。2)、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前往事故現場,確定危險目標,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遇有特殊危急情況,要立即向當地政府、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救援,防止事態擴大。3)、梁場及相關單位要按本預案要求,參與搶險救援工作,在救援過程中要聽從指揮,密切配合,協調作戰,保14、證搶險救援工作做到有條不紊。七、應急處理措施1、現場指揮辦公室發生事故后,負責事故處理中各救援隊伍之間的通訊聯系,并在指揮長的授權下向上級應急中心和地方公安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負責傷亡人員的親屬接待,善后問題。2、搶險搶修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和排除險情,控制事態進一步惡化。現場局面難以控制時,可聯系附近駐軍、武裝警察部隊、消防機構等協助處理。3、醫療救護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現場搶救傷員。對事故中的輕傷人員,現場及時進行包扎救治,傷情嚴重的,專人負責送至附近醫院緊急搶救。4、疏散協調警戒組接到任務后,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15、負責現場周圍人員和群眾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傷害,設置警戒,封鎖保護現場。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及廠區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5、后勤保障組接到任務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確保準備應急救援車輛、物資、資金等所需物資的供應。八、警戒、疏散、信息發布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可能危及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時,救援小組組長授權疏散協調警戒組組長負責發出指令,動員可能受到事故危害范圍內的公眾,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或者緊急撤離危險場所。組織現場勘察和治安保衛,負責現場警戒和清理疏散現場方人員。副組長負責對媒體和新聞單位統一發布事故信息。九、應急救援資源的配置應16、急救援資源包括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兩個方面。應急救援隊伍由訓練有素的專業救援隊伍和培訓合格的自愿人員組成。根據建筑施工生產經營活動的性質、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配置應急救援資源,例如:發電照明器材、切割焊接機械、挖掘裝載機械、搶險工程車、起重吊裝機械、簡單醫療急救設備、個體防護設備等。十、應急救援工作的恢復首先,根據事故情況,由應急指揮部對事故可能造成對基礎設施、環境等的危害進行預測。根據預測結果,決定應急程序的結束和制定恢復方案。當發生重大事故時,由事故調查單位和上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組織專家組對基礎設施、環境等進行技術鑒定,制定技術措施,實施恢復。十一、延伸、次生事故的預17、防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一切作業。對事故起因成立專項調查小組,建立健全預警和預防機制,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事故隱患消除后,不可盲目恢復生產,必須經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十二、培訓和應急演練本應急方案由XX制梁場場部組織按照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培訓與演練規定執行,由安質科巫健負責記錄收集。附1、應急救援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2、所用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清單;起重、吊裝應急救援人員名單序號姓 名部 門職 務應急機構職務電 話 1XXXXX制梁場場長組長 2XXXXX制梁場副場長副組長 3XXX安質科科長組員4XXX安質科安全員組員5XXX安質科安全員組員6XX18、X安質科安全員組員7XXX安質科安全員組員8XXX設備科科長組員9XXX物資科科長組員10XXX物資科科員組員11XXX物資科科員組員12XXX辦公室主任組員13XXX試驗室主任組員14XXX試驗室試驗員組員15 XXX試驗室試驗員組員16XXX拌合站站長組員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器材清單序號范 圍設 備 設 施、器 材所在單位聯系方式1拆除設備設施金屬切割機、電焊機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2高空搶險設備設施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梯子、安全繩、救生氣墊施工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3夜間搶險設備設施強光照明、個人照明、發電機施工現場自備后勤保障組4醫療支持設備救護車、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應急救援隊伍自備醫療救護組5通信聯絡設備對講機、移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等現場自備指揮部辦公室